•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杜老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杜老師"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杜老師

第一節 教育理念

壹、對哲學的認知-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哲學

從國中開始接觸哲學,大學到研究所階段也就讀於哲學系所的杜老 師,一方面自我摸索,一方面接受學術的訓練,在經過長時間的探索,

杜老師對於「哲學」這門學科,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杜老師在研究所求學 的時候,已經漸漸察覺到在學校裡面無法學到「真正的哲學」,主要的問 題是在於傳統學院哲學的侷限性。

杜老師認為,古典哲學對一般人而言困難的地方,在於概念的不易 理解,而概念不易理解的原因,是在於哲學裡許多的概念是來自於經 驗,如果缺乏經驗上的印證,而只是純粹就抽象概念去討論,並不容易 為大部份人所接受的。至於如何從經驗上去印證?杜老師認為是透過一 種所謂「形而上的體驗」:

我是主張哲學裡面有境界的存在的人,這是古典的看法...

然後這個哲學通常是從心理的層面要朝向靈性的層面去做一 個探討,心理的層面我們把它稱為形而上的層面,就是超過 形的、超過物質的那個層面,超過形而上層面的我們把它稱 為靈性的層面。現在哲學的一個困難就是說,通常我們都沒 有超過這個物質的層面來談,所以造成說古典哲學的一些想 法不太容易理解,就是說為什麼我們現在理解柏拉圖、亞里 斯多德,或是了解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很困難的緣故,

就是沒有進入那個形而上的層面來談哲學,而這個形而上的 東西它不只是一個概念上的東西,它還是一個經驗上的東 西,它是需要有一個經驗上的印證,就是說了解那些形而上 學的話需要有一些形而上的經驗...(2002/11/9 訪談)

杜老師是在大學時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發生了這種「形而上的體驗」,

再加上從書本上獲得了證實,使他確信有這種現象的存在。杜老師所謂 的「形而上的體驗」,是一種透過個人的自我觀照與覺察,以達到超越外

(2)

在有形世界的特殊體驗。這種體驗是個人對於判斷外在事 物的直覺能力 的基礎,可視為是個人自我反思的一種能力,使人能從一種超然的視野 檢視自己的態度和行為,進而產生自發性的理性決策。杜老師認為這種 直覺的能力是為現代社會所忽略,然而卻是十分需要的部份,而這樣的 理念自始至終也貫穿了杜老師的教學實踐,不論是採取什麼樣的內容,

運用什麼樣的方法,都成為杜老師哲學教學的核心理念。

杜老師主張哲學必須朝向形而上的層面去探討,藉由形而上經驗的 體驗,到達哲學的境界,換言之,形而上經驗的體驗,是到達哲學境界 的過程,而哲學的境界,對杜老師而言,不僅是概念的理解而已,還要 從行為上改變,能進一步落實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因此,杜老師的哲 學課有很大的成份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探討,杜老師希望能藉由他的哲學 課,培養學生能用哲學的角度去思考在生活上所面臨的問題,也包括一 些當前社會的種種現象,能夠跳脫從事件表象層面或意識形態的思考模 式,以更寬廣更深入的視野去討論。

杜老師所主張的哲學,是一種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哲學,他認 為,哲學知識要能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可以幫助問題的解決,如果只是 一味地談論空泛的抽象概念,對人並無實質的幫助。他也指出,現代人 在生活上所面臨的許多煩惱和困擾,和當代資本主義體系的社會型態有 關,由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工具理性的發達,使得人的價值理性受到忽 視,亦即只考慮手段方法是否有效的問題,關於目標合理性等價值判斷 的問題則不被考慮,使得人的意識和主體性在社會實踐中岌岌可危,而 在存在價值受到壓縮之下不知不覺中淪為被宰制的客體,如果任由這種 偏差的型態繼續發展下去,最終將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人類則會成為 最大的受害者。

他十分憂心以目前資本主義這種「利益至上」的社會型態,人人都以 自己的利益出發,汲汲營營於利益與權力的爭奪,是一種「沒有救」的社 會,因此這個社會需要新的領導人,而且這種新的領導人是擁有豐富知 識的哲學家:

目前這種政治社會經濟社會是在我看來目前沒有救,因為沒

(3)

有整體的看法,每個人都是人人為己、人人為自己的組織,

然後黨同伐異,忙著賺錢、忙著爭取權力,那我們需要新的 領導人,這種新的領導人也不是真正新的,是古代那種好的 領導人,能夠像柏拉圖所講的那種哲學家國王,或是孔子講 的那些聖賢,而這種人出來領導才有救...這樣人要更多 而且他知識面能夠更廣的話,我們台灣社會,不是台灣社會 而已,整個世界才會有救,這是我的看法,光光是了解現代 知識還不夠,他還要了解這種形而上層面的,靈性層面的東 西。(2002/11/9 訪談)

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下,杜老師的教育理念是植基於一種打造理想社 會的願景之上,他以其教育理念作為扭轉這種偏差的一條出路,他是透 過教育的方式,藉此培養人自我覺察的能力,喚起個人的主體意識,在 日常生活中能運用自己的理性去做為決策的基礎,真正發揮個人的自主 性。而杜老師這樣的看法,和社區大學改造社會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 妙,在這樣的一個場域中,找到了實踐的可能性。

貳、視社區大學為引領改革的基礎

一、逆勢操作的教育革命

杜老師認為,目前的教育制度存在著許多的弊病,主要的問題是在 於學科知識和人之間所產生的疏離:

目前的學院制度本身有它的慣性:每個學科它的一些傳統、

它的要求。然後是學科跟學科之間的那種合作關係,尤其在 台灣不是很好。最重要是說學問跟人有什麼關係他慢慢疏離 了,所以學問跟追求人的自由生活、自由的生命無關,追求 幸福無關,那這個東西就是學問使人異化,越大的學問使人 越大的異化,造成一個這樣問題...(2002/11/9 訪談)

學問和人的異化造成的結果就是,所學到的知識是一些工具性的知 識,這種實用知識發達人的工具理性,卻無益於人的價值理性,人漸漸 成為異化的人,成為配合工具的工作機器。在這樣的教育體系 之下學 習,缺乏關於人生價值目的的思考,因此習得再多的知識,也無助於幸

(4)

福生活的追求,杜老師認為,教育的目的應該要提昇人的精神層面,使 人的精神層面主宰物質層面,唯有如此,教育事業才能幫助社會的整體 提昇。

基於這樣的思考脈絡,杜老師認為,社區大學的發展事實上是一種 教育革命,而且是逆勢操作的,這是因為社區大學的存在就是要逆轉這 種「發達人的工具理性」的教育體系,要能夠有助於提昇人的精神層面或 是學識層面,因此一個理想的社區大學應該是要朝這樣的方向發展:

教育這個東西它不是一個經濟事業,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它 的目的不是在賺更多的錢,所以教育這個東西是跟人的精神 面有關的,它的目的是要提昇人的精神面...(2002/11/9 訪談)

就杜老師的看法,社區大學之所以是一種「教育革命」,是企圖在目 前既有的教育制度中尋求另一種可能性,其辦學的目的,並不在於以取 得文憑或是培養工作技能,而是希望能夠彌補目前教育體系使人異化的 缺失,因此杜老師認為,社區大學的發展不應該再走譁眾取寵的路線,

若是一味迎合流行或主流價值,社區大學將失去存在的意義。

杜老師認為社區大學提供了自由自在學習的教育環境,使成年人有 機會重新享受到知識的生活和教育的生活,人們在這裡的學習是自由而 且主動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生命的意義,去思考如何追求幸 福的生活,而這是在一般大學裡所看不到的。杜老師曾經就「理想中的社 區大學」勾勒了一幅美好的圖像:

...學校有核心課程、專業課程、選修課程,學生欲取得 學位資格者,在修滿學分數後得到學士學位,學校正在籌設 研究所,欲提供碩士與之後的博士學位,由於學校的學生學 習主動性高、歷練較深、課程設計靈活、貫通性高,所以學 員以較佳的條件在社會上逐步成為有前瞻性、有分析批判 力、有實踐領導力的份子。有兩人已當上市議員,特別在教 育文化上推動有生命力的改革,我校的社團與課程也細水長 流地帶動台灣社會質的改造。

(5)

國外的碩學鴻儒、社運人士、觀光客、學生聞風而悅之,前 來本校講學、參訪、取經、就學、濡染,不一而足。(摘自社 區大學「顛覆社大座談會」《一泓願景-重新想像我們要什麼 樣的社大》一文)

雖然這只是杜老師心中一個浪漫的夢想,然而對他而言,這個夢想 的真義在於,當聚集到社區大學的人們都開始去思考個人的幸福生活甚 至是整體社會的幸福生活時,漸漸會形成以這種價值為核心的生命共同 體,而聚集的人越多,擴散出去的影響力也越大,如此一來台灣社會的 重建就會成為可能。杜老師對社區大學的夢想,是建築在重建社會的願 景之上,而這和社區大學當初創辦的宗旨正是不謀而合的。

二、哲學理念和社大目標的結合-「內聖外王」的理想公民

杜老師基本上認同黃武雄所提出之社區大學宗旨-知識解放、打造 公民社會,不過他認為這樣的論述在策略上是不明確的,而導致了在實 際操作上的困難,因此針對黃武雄的說法,杜老師進一步加以詮釋並修 正。黃武雄所提出「知識解放」的概念,是指重構學院裡的「套裝知識」,

使其與「經驗知識」相融合(黃武雄,1999),杜老師認為,現代學院的 知識是很少觸及形而上層面的知識,光是解放「套裝知識」仍舊是停留在

「形而下」的層次,而形而下的知識對於人格的改變是有限的,如果要以

「改造社會」為最終目標,必須要將知識提昇到「形而上」的層次,亦即 除了了解現代知識,還需要了解形而上層面、靈性層面的知識,如此一 來,才能真正使知識獲得解放:

...它(社區大學)缺乏靈性層面,缺乏形而上層面,這是 我認為現代教育的一個危機,一個根本問題,所以第一個是 不通,第二個是沒有高度,要把這兩個東西合在一起的話,

社區大學我認為才可能達到黃武雄所設想的解放知識跟打造 公民社會的目的...(2002/11/9 訪談)

杜老師以「知識解放」和「打造公民社會」的理想做為他建構其課程 目標的基礎,他將自己的哲學理念和社區大學的理想結合,賦予一番新 的詮釋,使其更具有實踐性,亦即將形而上層面的哲學融入其課程內容

(6)

當中,以做為使人發生人格改變、成為公民的前提:

如果能夠進入到形而上層面的話,他才能進入到無限的世 界,對無限的世界事實上有體驗,這時候人的那種對於有限 事情的執著這種心才會放掉,他心胸才會打開來,進入無限 的世界裡,所以自然而然他的人格會產生改變。如果說他有 形而上的體驗,以至於有形而上的知識的話,對於人的人格 的改變會有幫助,那改變了這一點以後,人要變成公民就變 成可能,就是說,因為他對於無限的世界有體驗,就容易有 那種無限的心,大公的心而沒有私心,不陷在有限的世界裡 面,那這樣的話,改造這個社會才有一個人格上的前提或是 一個心理上的前提...(2002/11/9 訪談)

杜老師的理念是以「人格改變」做為達成「知識解放」或是「公民社 會」的指標,唯有群眾的人格發生良性的改變,更高的目標才有達成的可 能性,而根據他的看法,「形而下」層面的知識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必 須藉由形而上的體驗以獲得形而上的知識,人格才能產生根本的改變,

達到無私無我的境界,公民性格的形塑就有可能。因此他特別著重形而 上哲學的重要性,以之做為培養公民的途徑。

從這樣的思考出發,杜老師在社區大學的實踐目標,就是「培養哲學 家」,他期許他的學生們透過他的課程,人人都夠成為哲學家,而他口中 的「哲學家」,是指能夠達到「內聖」與「外王」1的人,這是一種古典 哲學的看法,也正是充分結合社區大學宗旨的一種理想:

...內在是一個聖人,那外在就是實行王道的社會,那這 是我的哲學理想,那我認為這種哲學理想是可以跟社大的這 種解放知識跟這個改造社會配合在一起。解放知識把知識解 放到聖人層面,然後改造社會呢,把它變成一個王道社會。

這個是內聖外王的想法跟那個解放知識改造社會結合在一起 的一種構想,那我覺得社區大學可以朝這個方面去做,雖然 我相信我一定是少數派裡面的少數派,但是我認為這個路這 樣走才能夠找得通。(2002/11/9 訪談)

1

「內聖外王」一詞出自於《莊子》的「天下篇」。

(7)

在杜老師的心中,「哲學家」才是符合理想公民的條件,這樣條件的 公民,其內在心靈已經進入到更高的層面,跟大我合而為一,不會執著 於有形的物質層面,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會放下私心產生大公的心,不 會汲汲營營於利益、名聲或權力,對於整體社會而言,競爭以及佔有的 問題就會減少許多,公民社會的目標就有可能達成。他期許在他的課程 中,能夠培養出這樣的哲學家,同時在他們的日常生活領域或是組織 中,成為有影響力的領導人物,也就是由「內聖」走向「外王」,具有前 瞻性、分析批判力以及實踐能力,在社會的各個位置上發揮向上提昇的 力量,這便是他在社區大學開設哲學課程的真正意義。

Freire 曾經指出(1985: 188-189),無論第一世界或是第三世界地區,

無論是在大學、中學、小學或是成人識字教育,教育都是一種政治行動,

因為教育行動蘊含著政治的本質,而政治行動亦蘊含了教育的本質。此 外,教育是一連串付諸實行的理論,無論所討論的內容為何,最重要的是 置於教育工作者身上的知識目標。一旦投入在教育的實務中,就是投入認 識的實踐中。教師必須去定位自己在這些認知行動中的位置如何、去思考 自己對這些知識的觀點、如何接近知識的目標、用這目標去「餵食」(feed) 學生或是去激勵他們認識… … 等。從 Freire 的觀點來看,教育本質上含有 意圖成份,因此就不會是中性的,教師如何面對自己的知識觀和教育目標 就至為重要,這決定了教師採取何種方法去達成這樣的目標,教師必須不 斷地提醒自己:「我的知識是我的實在(reality),不是他們(學生)的。」(Freire, 1985: 189),因為教師並非是教育過程中唯一的認知主體。

圖 4-1 杜老師的教育理念示意圖

(8)

參、視學生為主動探究的差異個體

對於杜老師而言,這群來到社區大學的成人學生,其實是很「傳統」

的學生,這表現在他們對老師無微不至的「侍候」上:

譬如說,我們那個班長,送我到這邊來,對不對?然後什麼 事情他都打點,然後,上課啊吃飯啊,他們會幫我準備午飯 啊,之類的,然後到外面吃飯的話或是去看戲(音樂會或歌劇) 的話,就是他們付錢我不用付錢。(2002/11/30 訪談)

杜老師認為這是他們「尊師重道」的表現,而這不僅表示他們對老師 的尊敬,也是一種認同的表現。他也覺得這些學生來到這裡,並且選修 他的課程,無非是為了想找尋人生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從中得到一些提 示,而那些繼續選修他的課程的學生,也許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答案,

這也表示這門課程是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因此無形之中老師自己也從 學生身上得到了對自我的肯定。

杜老師覺得每一位學生都有差異性,從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可以察覺 出來:

背景啊、性格啊、他們想問的東西都不一樣,只是有的人要 問 CD 的版本,那有人可能要對他最近生活裡面發生的一些事 情,一些譬如說他做的夢,或是說他的人生方向的抉擇參考 我的意見,那有些人可能對他怎麼管教子女要諮詢我的意 見,然後可能有人對我們上課的時候談過的東西繼續談下 去。(2002/11/30 訪談)

針對每個人的差異性可能對學習產生影響的情形,杜老師認為必須

「不去管它」(2002/11/30 訪談),也就是去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無論 他們的背景或性格如何,不同的人問不同的問題,就針對他們的需要去 為他們解答,亦即「因材施教」的概念,因此無論如何,只要有學生提出 疑問,杜老師都會悉心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儘可能幫助他們解決疑惑,

希望藉由哲學解決實際上的問題,不論是觀念上或是生活上的問題。

杜老師對學生的認知與理解,是透過學生的意見表達,因此他鼓勵

(9)

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儘可能採取討論的方式,而不是由老師 唱獨角戲:

哲學課就是要他們不斷的討論,我鼓勵不斷討論...因為 只有他們討論我才知道他們心裡想什麼,我才能按照他們所 心想的那個東西,給出我要給他們的答案,不然我就獨白不 知道他們到底聽了什麼,然後有什麼反應,不知道。

(2002/11/30 訪談)

除此之外,杜老師認為這種意見的表達與陳述,也是一種學習成為

「哲學家」的過程,但是由於過去的教育經驗以致於使這方面能力受到壓 抑,因此他也希望能藉由他的哲學課,重新建立他們自我表達的信心:

我希望每個人都變成哲學家,有自己的想法,那中間總是要 有個過程,那過程就是希望他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不要怕 被人家嘲笑。我希望說他們講出來以後啊,然後得到支持,

會源源不斷的講,把心裡的話講出來,然後反正人嘛,就是 沒有辦法面面俱到啊,所以總是要不斷學習,那講的過程當 中不要害怕。我是認為說我們從小教育這方面好像受到鼓勵 的人不多啊,所以大家都覺得害怕自己講錯話,或是很怕講 話以後人家反駁回來。(2002/12/28 訪談)

杜老師對學生的認識是建立在觀念的基礎上,透過他們的表達,體 會他們對一些事情的觀感,漸漸地理解到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而這 是影響人的思想和行動至為重要的一個部份,也是成為「哲學家」的關鍵 因素,杜老師從此方面加以著力,做為他實踐其教育理念的施力點。

肆、小結

杜老師的教育理念是鑲嵌在當前社會發展脈絡之中的,而且是以朝 向一個理想社會為實踐的核心價值,他看到了當代社會「唯物」思考模式 的危機,以及資本主義社會中工具理性的發達使人淪為被宰制的客體,

是這個社會環境中種種問題的根本來源,造成現代人不安及不快樂的最 大原因,因此,針對這樣的體認,他身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所思考的

(10)

是個人如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安身立命,以及追求理想社會的可能 性。

杜老師以其長久以來自我領悟出來的哲學觀做為實踐的途徑,他強 調以經驗為基礎的哲學的重要性,摒棄抽離社會情境的抽象概念,使哲 學知識更具實踐性。他所主張的「形而上」的哲學,是指透過自我覺察、

自我啟示的一種感性經驗,一方面幫助理解哲學裡面所討論的種種抽象 概念,另一方面,藉此做為達到人格改變的基礎。而他這樣的理念,在 社區大學這個場域中找到了實踐的可能性,社區大學「知識解放」和「打 造公民社會」的創辦理想,恰恰能夠和他「內聖外王」的哲學理想充分結 合,身為一位社區大學的教師,他不僅是自己哲學理想的實踐者,也一 步步地在落實社區大學的理念。

杜老師在社區大學的教育理念是希望培養出「哲學家」,他以理解學 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做為著力點,鼓勵學生表達意見,以「討論」作為課 程進行的理想方式,同時根據每個學生的特質,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回 應每個人的不同需求,希望學生藉由哲學知識的學習,有助於實際生活 中所面臨各種問題的解決。

杜老師的教育理念反映了 Freire 所稱教育帶有意圖的主張,Freire 並 未明確說明如何判別教育工作者的意圖究竟是否是有益的,然而他也強調 教師不應將自己個人的意識型態強加於學生身上,應理解學生的處境,秉 持辯證對話的精神與學生一起合作,使教學成為人性化的行動。

(11)

第二節 教學實踐歷程

圖 4-2 杜老師教學實踐歷程示意圖

(12)

壹、使哲學與現代生活連結

一、現實社會與理性思辨

人在現實社會中的處境,是杜老師所關切的問題之一,他透過對現 代社會的質問與批判,引發學生對自身所處的社會條件進行反思,從較 整體鉅觀的層面去檢視人在現實社會中的思惟與舉措,進一步去省思因 應之道。而關於這部份的探討,杜老師主要是透過影片的觀賞做為課程 進行的方式,他認為影片有影像有劇情,大家在討論的時候有共同的基 礎,有助於觀念的釐清。在討論時,杜老師採取引導學生去分析影片中 各個角色的性格和特性的方式,逐一了解每個人的心理動機,而杜老師 也會從社會脈絡的架構加以詮釋,以突顯出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在 這部份的進行,大致可歸納出科學知識極限性和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性 這兩個層面:

(一)科學知識極限性

1. 科學方法不是知識唯一來源

在影片「魔法阿媽」2和「接觸未來」3中,探討了某些無法以實證科 學驗證的現象,以致於造成現代社會以實證科學取向為主流的價值觀,

和傳統社會價值觀的衝突,杜老師希望藉由影片,讓同學了解目前的實 證科學其實是有某種侷限性,仍舊有無法解釋或驗證的現象存在。

師:這個事情很有趣哦,一個人看到其他人沒看到,所以大 家覺得可信度比較低。那麼五個人都看到其他人都反 對。這個就很奇怪啊,這五個人裡面四個是科學家一個 是政治局委員,為什麼會這樣?

2

「魔法阿媽」:國人自製之本土動畫長片,由導演王小棣執導,曾獲第一屆台北電影 節商業類年度最佳影片。在都市化的興起,一般人對於民間習俗陌生,人與人之間 的互動也隨之疏離,該片透過祖孫之間的互動、民間習俗與陰陽兩界的交會,以逗 趣的方式描繪台灣的民間信仰與習俗。

3

「接觸未來」(Contact):Robert Zemeckis 執導,Jodie Foster, Matthew McConaughey 等人

主演,改編自天文學家 Carl Segan 的同名小說。描述一位畢生致力於和外太空生物

取得聯繫的女科學家艾莉,在一名熱愛科學的富豪支持下,登上了根據藍圖打造的

宇宙傳送機,進入深邃的銀河系,展開一趟疾馳、神秘、不可預測的接觸未來之

旅。

(13)

生 A:進入精神世界。

師:如果大家都能看到精神世界,為什麼不接受?

生 B:覺得那是幻覺。

師:要怎麼證明它不是幻覺?如果一個科學家要證明它不是 幻覺,要怎麼樣的條件證明?

生 C:實際的證據。

師:實際的證據,什麼樣的證據?

生 C:拍照、攝影起來...

……

師:碰到這種情況,不是上帝的情況,她也沒有證據,沒有

「物質上」的證據……內在的感受卻沒有辦法用外在的、

超乎一般的狀態,其實這也不是這種情況沒有辦法跟別 人說,因為別人沒有這種經驗,說了別人可能也不相 信,第二種可能是這個事情不能承認……

(2002/12/21 課堂觀察)

在「接觸未來」的影片中,在關於人以外最高的存在(supreme being) 有相當多的討論,而神學家和科學家則持有分歧的看法,神學家認為在 人以外有更高的存在,而科學家則以「無法用科學加以驗證」的理由拒斥 這種存在,衝突於是產生。如果有人確實體驗到這種現象,但是由於是 一種基於個人的經驗而缺乏物質上的證據,以致於無法用科學的方式予 以驗證時,徒留下無解的謎團。杜老師藉由此片指出了目前的實證科學 的確存在著某些侷限性,只能檢證物質上的現象,但是對於人的體驗或 是精神世界的經驗無法有進一步的解釋,以致於產生這樣的困境。不過 杜老師仍強調懷疑態度的重要性,對於存疑的未知或無法解釋現象加以 求證的重要性,而檢證的方法有很多,追求更多的解釋或是說法、透過 自己的理性、直覺進行判斷等等,實證科學知識並非唯一絕對可信的方 式。

2. 科學知識非價值中立

杜老師透過華格納(Richard Wagner)著名的樂劇(music drama)「尼布龍 根的指環—萊茵的黃金」4,和同學們討論(科學)知識的目的,進一步

4

「尼布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德國歌劇大師華格納根據北歐神話及中

古尼布龍根詩歌所創作,包含四個連篇的歌劇—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女武神

(Die Walkure)、齊格菲(Siegfried)和諸神的黃昏(Cotterdammerung)。

(14)

探討到知識和權力的關係。

師:在基督宗教神學的核心,基督是一個 logos,是一個愛,

是一個中世紀的概念...權力是一個現代的概念、力 量是一個現代的概念。現代社會和中古世紀不一樣的地 方是,透過權力透過力量控制這個世界,其中一個重要 的方式是透過知識取得權力,從這邊開始……這個戲是 在暗示什麼?科學是什麼?是一種煉金術,目的是找出 哲人之石,每個人目的不一樣,有的人找智慧、有的人 找權力、有的人找青春、有的人找黃金,它是講我們現 代世界的問題。煉金、打造戒指是個隱喻,讓戒指控制 這個世界。科技這個東西呢,能夠控制世界,很多人都 去追求這個東西。很多人願意犧牲愛情,追求這個東 西。由這個知識來獲取權力,這是這個故事的隱喻。另 一個是在講當時社會的變化...

……

師:...知識權力化的問題,赫塞的想法是說知識應該回 到一種遊戲的狀態,這概念是席勒的概念,然後從教 育,回到一個更高的概念,知識是一個奉獻的概念,如 果知識是為了取得權力的話,就會造成一個超人、一個 英雄要控制這個世界,是造成世界大戰的問題……

生 A:從比較白一點講,知識是要從愛出發嗎?

師:對,從愛的出發點,不是從控制的出發點。

生 B:這樣子的話,知識不就是一種手段嗎?

師:應該這樣講,知識事實上有不同的層次,高層次的知識 會有無限的感覺,進入無限的高層次知識的時候,自我 的感覺融化,自己的心變大後,被無限的世界所吸引,

那時候那種狀態是愛,愛的概念是和那個無限的世界有 關,那個無限的世界被人所體驗到的感覺…….

(2002/11/23 課堂觀察)

杜老師藉由這部樂劇中最重要的象徵物-指環,幫助大家思考關於 科學知識在應用上的危險。劇中人物為了取得象徵權力的指環,彼此爭 戰。杜老師加以延伸,如果知識的使用者動機不當,將會造成人類的危 機。而這部影片同時也是導引到《玻璃珠遊戲》的背景介紹,用來幫助說 明知識的存在應具有無私、奉獻的價值。科學知識的本身並沒有是非,

問題在於人們是如何去認知和使用這些知識,如果動機不純正,諸如為

(15)

了個人的利益或權力,或是基於仇恨等等,災難將紛至沓來。換言之,

科學知識應當被運用在益於公眾的事物上,以造福人群為目的,不是基 於一己之私,科學知識才有可能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二)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迷思

在電影「紅色情深」5、「神隱少女」6及「大國民」7中,杜老師直接 點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迷思,他認為影片中人物性格的扭曲並非天生 使然,而是和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邏輯有關。這三部影片雖然是不同的 故事和背景,然而從杜老師的觀感,這三部影片都是在指控當前這個社 會的危機,人物之間的關係和劇情的發展正是反映著不同的問題,他引 導同學釐清片中人物的行為動機,追究導致問題發生的最根本原因,從 劇情中去反思和當前社會環境的關係,幫助同學能以較整體的角度去看 待個別發生的問題,進一步去反思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處境和處事。

1. 生命價值喪失

杜老師順著劇中人物的表現和劇情發展和同學們討論到現代社會 中,人的生命價值喪失的問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於唯物的世界觀 和理性算計的結果,使人往往因抓不住不確定的事物而感到徬徨不安,

也因為內在的價值受到漠視而感到空虛,以致於產生物質生活富裕,但 是精神生活貧乏的矛盾情形。

師:大家看那個導演為什麼要讓那個廣告跟最後一個鏡頭是

5

「紅色情深」(Three Colors: Red):波蘭籍導演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三色電影 (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的最後一部,Irene Jacob 主演。描述一位年輕單純且善良的大 學生范倫堤娜,渴望擁有完整的愛跟平靜,但總是徘徊在不知名的苦悶與疑問之 中,並常常感到無助與寂寞。無意間認識了一名自我禁閉於人群的角落的退休老法 官,透過范倫堤娜的純潔,老法官一步步找回人性的光明面,走出自我的牢籠。

6

「神隱少女」: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製作的卡通動畫,曾獲第 52 屆柏林影展金熊獎。

描述任性的十歲少女千尋無意間陷入一個人類禁止進入的世界,必須在湯屋工作才 能拯救變成豬的父母和回到人類世界。在充滿驚險的經歷中,千尋的「生存之力」

漸漸被喚醒,真誠的本性也被激發,在眾人的協助之下,救出父母。

7

「大國民」 (Citizen Kane):Orson Welles 編導、主演。描述美國報業鉅子肯恩(影射 Hearst)

一生的故事,出生貧窮家庭,幼年時由沒有子嗣的銀行家柴契爾收養,繼承龐大產

業後投入辦報,經歷競選州長失利、兩次婚姻破裂、好友離去,最後孤獨老死豪

宅,臨死前留下一句謎樣的字「玫瑰花蕾」(RoseBud),成了眾人追尋肯恩內心世界

的唯一線索,透過另一報社記者湯生四處訪查,揭開肯恩失去幼年時最需要的親情

(16)

一樣的?這樣的手法有什麼意義?

生 C:是真的。

師:好,是真的,真的什麼?

生 D:真的情感。

師:那個情感是什麼樣的情感?

生 E:發自內心的……

師:發自內心的什麼?什麼樣的感受?

生 E:對生命的茫然……

師:對,對生命的茫然!

生 F:……對於自己的命運感到茫然。

師:是是,這是重點,這個是在戲裡面是很重要的一點,就 是對於命運的探索,未可知,她在追求這個,這非常重 要,是突破資本主義體系的一個突破點,大家能理解這 一點?我們再回來,資本主義體系是什麼樣的體系?資 本主義體系有一些基本的假設,譬如說經濟人的假設,

經濟人的假設是什麼?我們學校有沒有開經濟學?沒 有,好,那大家有沒有修過經濟學?好,很簡單,做一 個經濟人他的最大動機就是要獲得最大利潤,所以心理 上就是越貪婪越好,貪婪的對象是什麼?貨幣、商品,

是不是?譬如說名牌服裝,這些東西都是存在於物質界 的,大家能理解?換句話說,資本主義基本上是一種唯 物主義的世界觀,人是貪婪的自私的,因為貪婪自私,

人是會嫉妒的,然後呢,這世界的特性是會不斷變動 的,抓不住永恆不變的東西,造成對生命目標是茫然 的,除了能夠抓住物質世界的東西,她不知道還能抓住 什麼東西,我們就活在這個世界裡面。……這在暗示我 們,有關於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這個事情在資本主 義體系裡這是空白,每個人要自己去找……大家看她用 什麼方法去找尋生命的意義?

……

師:……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能不能得到幸福?透過電話她有 沒有得到幸福?她都跟誰講電話?跟媽媽講話、弟弟、

男朋友、瑪莉,男朋友從來沒有出現媽媽沒有出現弟弟 沒有出現,實際上出現的是她身邊那些人。電話裡面她 為什麼沒有得到幸福?為什麼?

(2002/10/19 課堂觀察-討論影片「紅色情深」)

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社會關係也產生了疏離的現

(17)

象,在社會互動中,人的情感沒有獲得滿足而感到寂寞,甚至因此產生 人格扭曲的現象:

師:他們沒有招呼裡面的人就開始吃起來了,那爸爸怎麼說?

生 A:大不了付錢給他

師:對,吃完再付錢,反正有現金、有信用卡,一切 OK,對 不對?這在講我們現代這個世界,金錢萬能,用錢來換 食物,為什麼要吃這麼多東西?因為需要滿足空虛的心 靈,台灣有點類似這個情形,一年可以吃掉一條高速公 路。那吃吃吃最後變成豬了對不對?事實上這是個隱喻 啊,就是身體裡面都是食物而靈魂是空虛的,這樣人的 地位和豬沒有兩樣!

...

師:這部片在講我們現代社會的故事,現代社會的少女,單 子家庭,嬌生慣養,爸爸媽媽是中產階級,最後喜歡吃 東西變成豬……工作這個事情變成一種勞力、沒有內在 的意義,是苦差事。小朋友的學校學習沒有意義,換了 新學校還沒有交到朋友,所以她在這個社會裡是疏離 的。她的爸爸媽媽在這個社會裡是異化的,解決辦法是 泡湯、吃東西。所以這個在講這個社會的問題,它的根 本藥方是要解決寂寞的問題,友誼、愛、犧牲,需要去 追求,由愛的力量發動去追求,追求一些犧牲,讓工作 變得有意義。

(2002/11/9 課堂觀察-討論影片「神隱少女」)

師:如果這樣,這個說法我們可以同意,回到一個問題,各 位認為這個悲劇發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社會環境造 成的,還是他自己造成的,還是有別的原因?

生 A:都有。

生 B:對他太好。

生 C:他的爸爸媽媽因為家裡沒有錢,不能提供他好的教育環 境,以為給他有錢的生活這樣是對他最好,結果反而造 成他從小失去父母親的愛。

師:這是什麼樣的教育?

生 D:物質的、權力。

生 E:他媽媽也是愛她的小孩,可是愛的方式是對方不能承受

(18)

的,也不是對方想要的。

師:所以他媽媽對怎麼給他愛不了解,她希望提供他優渥的 生活,他最重視是雪橇板那個時刻的他,後面都是一連 串的失落,不管他有錢啦、有地位啊、都不是重要的。

他要朋友的愛,朋友不理他,老婆也離開他,所有的人 都遺棄他……

生 B:最後回到原點,他開始擁有的東西才是他自己的,後來 所得到的都不是自己的。

生 A:老師,這部片和導言(指《玻璃珠遊戲》的導言)有什麼 關係?

師:我們在導言講那個部份是報業的問題,這個戲裡面很快 的帶過,它是在指控推動新聞工作的人他背後的動機。

如果跟這個 Kane 一樣,如果他也缺乏愛的話,會造成這 個世界的問題,那我們回過來,這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 的問題。

生 D:我覺得這好像是我們很多人碰到的問題,有的人衣服很 多還是少那麼一件,鞋子很多還是少那麼一雙,錢很多 還要再賺,到死了以後……我覺得我們很像蘇珊,被操 控的感覺!

師:比較像蘇珊!那美國的領導者像什麼?

生 D:像 Kane!

師:大家同不同意這是在講資本主義的問題?資本主義的問 題就是這樣的問題,結構是這樣:缺乏愛,資本家缺乏 愛就像 Kane,轉而追求這個,不只資本家,任何一個人 缺乏愛,如果愛是他人生的追求,有一個理論(馬斯洛需 求理論)……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如果缺乏愛,自我實現 就會出現問題……

……

師:在我們這個社會裡,我們相信一個人有意義過的生活他 要社會地位高、受的教育高、有錢,這是目前的想法,

是不是?如果這個想法是資本主義的社會觀的話,造成 這樣的人格是很容易的,這種人格是非常強烈的,他會 按照自己的意志來表現他對別人的關係,而且表現的方 式是無法理解的,第二個是說如果他有很大的力量的 話,他會和這個社會起衝突,然後這個社會不會原諒 他……

(2002/11/30 課堂觀察-討論影片「大國民」)

杜老師從「紅色情深」、「神隱少女」及「大國民」這三部影片探討

(19)

了人性價值的問題。影片中的人物所共同面對的困境都是精神領域的空 洞化,導致了行為表現的失衡狀態。人在物質層面慾望的滿足,無法使 人得到真正的快樂,唯有精神層面的充實,例如追求生命的價值與意 義、愛的滿足等,在精神心靈臻於和諧的狀態下,產生良善的行為表 現,進一步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疏離感是資本主義社會下,物質 文明的發達而導致人在精神性衰微的結果,人處在當前這樣的社會環境 中,若要擺脫這種扭曲的現象,杜老師認為「愛」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也就是一種無私的關懷精神,由「愛」的力量去化解人心中的寂寞,一旦 人在情感上獲得滿足,人的自我實現才不會產生矛盾扭曲的現象。

2. 工作認同喪失

工作生活是人在社會的生存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杜老師透過影片中 角色的職業和工作,和同學探討工作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師:大家猜猜看這個女主角為什麼要去當模特兒?她的性格 跟模特兒合不合?她對這個職業的態度是什麼?

生 A:賺錢。

師:為了賺錢對不對?是她的 job。OK,那這個女孩子的特色 是什麼?她喜歡炫耀自己嗎?

生 B:不是。

師:不喜歡?性格上這和模特兒性格不太一樣對不對,那然 後呢?很有同情心對不對?

生 B:她很專情。

師:很專情、很天真,是不是?這些性格都和典型的資本主 義性格相反的,是不是?那為什麼她變成廣告模特兒?

( 2002/10/19 課堂觀察-討論影片「紅色情深」)

師:...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呢?看起來,從她的爸爸媽媽 這邊,工作純粹是為了 XX 為了食物,至少從這個片子看 起來,工作本身並沒有讓人滿意的目的。那我們再回到 魔法的世界來,在這個魔法世界裡,鍋爐爺爺工作、那 些煤蟲工作、小玲工作對不對?那些人工作為了什麼?

生 C:不工作會被趕走。

生 D:要留在這裡工作才能救她的父母。

(20)

師:對,這是千尋的想法,工作是為了救她的父母。那其他 人呢?

生 C:不工作就變成豬啦!最後就等著被宰掉。

師:最初的想法是好吃懶做對不對?為了什麼事情工作為了 誰工作為了什麼目的工作,為的都是消極的理由,……

他們為什麼工作?這是一個問題,好。其中一個目的,

他們不工作的話會受到湯婆婆懲罰,……那還有一個目 的呢,是為了那個金子……這是我們目前這個社會根本 的問題,我們這個社會呢以工作為中心,每個人工作為 了什麼目的?除了消極的目的,還有沒有積極的目的存 在,這是這個片子要談這個問題。

...

師:……她的工作具有服務,帶有愛的出發點,即使她不認 識那個人……工作要有意義,要有內在動機,從內在發 出情感的力量以致於產生服務的行為甚至是犧牲的行 為,才能得到最後的解脫最後的自由,才能把夢轉過 來,從柏拉圖或是從莊子的話來講,就是了解人生的真 相……

( 2002/11/9 課堂觀察-討論影片「神隱少女」)

在這些影片中的角色,都面臨工作認同的異化,亦即工作本身沒有 帶給人內在的滿足感,工作變成是達成某種目的的手段,例如為了得到 報償或其他目的,而不是目的本身,而這些目的對個人而言都是消極 的,缺乏正面積極的價值,因此工作本身並沒有使人獲得對自我的肯 定,也不會令人感到快樂,但是人為了要在社會中生存又必須工作,更 加劇了這種矛盾的現象。杜老師認為,工作唯有以內在動機為出發點,

對工作本身發自內心的認同去發動服務的行為,才可能使他人甚至整個 社會因此而受益。

Freire 指出,教育工作者對於新社會誕生的特殊貢獻在於以批判教育 去促成批判態度的形成(1973: 32)。他主張教育的過程應該要鼓勵批判 的態度,尤其是對社會的提問與批判,使人們去討論他們所處社會情境 (context)的問題並介入其中,教育的過程能帶給他們信心和力量去面對各 種危險。雖然 Freire 對於整體社會發展的分析著墨不多,然而他也曾針對 大眾社會(mass society)的問題提出他的看法,主要是在於高度技術化、專

(21)

業化所產生的種種現象,大規模的生產活動使人與勞動異化,人不需要有 對於生產的批判態度,此外由於過度窄化了專業化的界定,技術限制了人 的視界,使人成為被動的、敬畏的和幼稚的個體,技 術也成為少數精英去 馴化操縱多數人的有力工具,造成了非人性化的社會(Freire, 1973:

32-34)。Freire 也認為,解決大眾社會的技術化問題的解答不在於擯棄機 器,而是在於人的人性化。

二、形而上體驗與理想社會

在杜老師的教育理念中,杜老師所強調的形而上體驗或是靈性層面 知識,不僅是做為達到一種哲學境界的方法,也是人格改變、形塑公民 性格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課程教學的實際運作上,這兩者是密不可分 而且是交錯進行的。杜老師以文本的閱讀與討論做為建構理想社會願景 的輔助,而以音樂和人物參訪做為體驗和理解感性經驗的媒介和方法,

兩者相互配合,從文本中獲得概念,從體驗中得到行動力。

(一)理想社會的願景

杜老師以赫塞8的《玻璃珠遊戲》(Das Glasperlenspiel )做為幫助學生建 構理想社會願景的教材。在這學期之前,他曾經以柏拉圖的《理想國》和 同學探討理想社會的觀念,包括社會制度、政治制度、人際關係、職 業、道德等等。人處在當前這個價值混亂的現代社會該如何自處,又理 想的社會建制如何達成,杜老師認為這兩本書指引了明確的方向。《理想

8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生於德國卡爾夫鎮一個基督教新教牧師家庭,

雙親和外祖父都曾在印度當傳教士,從小對東方文化有極為深厚的修養和感情。少 年時被送到了神學院的預備學校就讀,然而他的求學生涯在一連串受壓抑、逃學、

自殺、再上學循環不斷的過程後,他下決心開始集中精力於「自我教育」,寫詩和 研讀,他到書店工作,後來協助父親的宣教出版事業,接著又實習機械工、書店店 員、古董店店員等。赫塞在 1904 年出版《鄉愁》後聲名大噪,一舉成名,之後便陸 續出版了《心靈的歸宿》、《徬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等書,

期間雖功成名就,但因內心空虛不安,曾到南洋新加玻、蘇門答臘、錫蘭等地遊 歷,也曾因工作過勞、遭國人批評(一次大戰期間發表倡導和平言論)、父親死去、

太太又受精神分裂之苦,而求助於榮格學派的精神醫生朗博士(Dr.Josef B.Lang)。在 與第三任妻子妮儂結婚後,由於生活、寫作各方面皆臻至平和,完成了小說《東方 之旅》,並著手進行最後一部小說《玻璃珠遊戲》,於 1946 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之後仍陸續創作詩、散文、自傳式感想等。1962 年 8 月 9 日因腦溢血,於睡夢中病

逝,享年八十五。

(22)

國》一書談的是古代的理想社會,而《玻璃珠遊戲》談的則是現代理想社 會的構想,杜老師透過這兩本書,和同學分享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他 也希望藉此能讓更多人了解這些觀念。

在赫塞的《玻璃珠遊戲》中,以一個假想的未來社會為故事背景,主 要情節是發生在一個教育組織「卡斯達林」,這裡的氣氛純淨未受物質慾 望所污染,有一群學生和學者專心研究一個名叫「玻璃珠遊戲」的遊戲。

「珠戲」本是以鐵絲和玻璃珠所組成的一種類似算盤的珠子遊戲,後來發 展成以音樂或數學或古典語言學或文學等為單位組合的高級遊戲,以取 代玻璃珠。這是一種智慧遊戲,代表著追求完美的象徵形式,是一種超 乎意象的心靈境界,透過珠戲的符號與公式,將哲學和音樂、科學與藝 術組合在一起,以追求完整純粹的現實世界。小說中的主人翁-象徵最 高智慧的珠戲大師約瑟夫.克涅奇,除了是智者是聖人,而且他還是個 領導者,他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地位的提高,逐漸不滿足於這個與世隔絕 的生活和精神王國,在這樣的象牙塔裏是不可能為人民作出貢獻的,他 決定離開卡斯達林這個精神王國,來到現實世界中,企圖用教育來改善 整個世界。但是最後事業未竟,為了不願失去學生的信任,接受學生的 挑激,跳入冰冷的湖面游泳而淹死。

杜老師評述「珠戲」和卡斯達林的產生,「是有識之士自覺地反抗『副 刊時代』的偽文化,認真創造一種結合了科學與藝術的遊戲形式,鎮之以 瑜珈靜坐,上承古代東、西方精神傳統的產物」(摘自杜老師所撰「玻璃 珠遊戲」一文)。而小說中所描述的「副刊時代」-生活枯燥、道德墮落、

信念喪失、藝術虛偽等症狀,杜老師認為也充分地表現在我們現在的這 個時代。赫塞在當時已經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隱憂,透過這部作品傳 達了達成理想社會的方案,以解決當時西方社會工業高度發展、科學技 術成就卓著,但是群眾的精神空虛、心靈扭曲的現象,赫塞處在這樣一 種時代氛圍,提出結合了藝術、科學和精神性,揉合了東方與西方的文 化思想,強調追求精神上的理想境界,這些都體現在「珠戲」的境界之 中;而珠戲大師克涅奇,所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位智者和聖人的形象,

他感受到「珠戲文化」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之道,出自於靈性召喚的服 務犧牲走入現實社會中來改善社會,傳達了赫塞期許人們走向集體、走

(23)

向社會的理想,尋求積極改變現狀的行動。杜老師進一步加以詮譯,靈 性的「愛」高於心智的「戲」,這是作者貫穿全書的要旨。這也就是點出:

不朽人物之所以是不朽人物,不是在於他的驚人成就或才華洋溢,而是 在於他對於眾生的愛和犧牲的勇氣。

從作品整體精神,以及作者的創作動機與意圖來看,相當程度地呼 應了杜老師的教育理念。珠戲本身代表的是一種文化境界的高峰,科學 的突飛猛進、精神的陶冶和音樂的新觀念與詮釋,而激發了文化的新觀 念,對於杜老師而言,是邁向理想社會的途徑,尤其是在著重精神和心 靈的陶冶方面,有共通之處。至於克涅奇則是代表著典範人物,除了擁 有智慧,最重要的是對於眾生的愛和犧牲的勇氣,這種人格特質十分符 合杜老師理想的哲學家-「內聖外王」的境界。要打造一個理想社會,須 從培育理想的公民著手,教育是一種培育的方法,但是在杜老師的想法 中,目前的教育制度中最缺乏的部份-精神和靈性層面的啟發,實為陶 冶理想人格的要件,再透過美感經驗開展人的心靈,將兩者加以結合,

然後配合現代科學和科技的妥善運用,這個世界將有別於現在這個令人 不快樂的資本主義世界,而是一個人人幸福的美好國度。

(二)靈性經驗探求

1. 透過音樂作為感性經驗的媒介

感性經驗,在杜老師的教育理念中的佔有核心的位置,因此他在社 區大學的教學也特別著重在這個層面的探討,然而,靈性層面的知識和 一般學科知識有很大的不同,是在感性的經驗須藉由個人體驗的方式才 能獲得,光憑老師個人的講述對學生而言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在課程 的實際操作上無疑是一大挑戰。杜老師從自己的經驗得到靈感,以「音 樂」做為體會這種經驗的媒介。

基於對古典音樂的喜好,杜老師從高中到大學都參加「愛樂社」,而 多年來一直陪伴他的這個興趣,也使他在古典音樂方面擁有十分深厚的 知識和素養,此外,杜老師自己是透過音樂的聆聽而理解到靈性層面的 世界,因此他將「音樂」與「哲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他「音樂與 哲學」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24)

哲學它是一個概念的事業,它是一個概念的活動,那音樂本 身是一個感性的活動,一個是概念體一個是感性體。一般而 言是這樣的。但是,哲學本身呢,它要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 面,反過來說呢,對於音樂的反省則產生的音樂學。所以哲 學裡面有經驗,然後音樂裡面也有概念。那我教音樂跟哲學 的關係啊,是希望說透過音樂這個感性的媒介呢,能夠把聽 的人帶到一個哲學的境界裡面去。(2002/11/9 訪談)

在杜老師的課程中,音樂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元素,是作為幫助使人 達到哲學境界的媒介,在「音樂與哲學」課程中,杜老師從大家耳熟能詳 的音樂家如巴哈、韓德爾、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等人著手,按照時代 的先後順序介紹起,一方面是藉由廣泛地聆聽古典樂,了解關於這方面 的知識,另一方面在介紹音樂的同時,也會把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中屬於 形而上層次的部份帶出,使同學漸漸將注意力從音樂本身轉移到形而上 層次的哲學。

那麼,杜老師是如何運用音樂這個媒介使人體會到「境界」的存在?

某一次「《玻璃珠遊戲》導讀」的教學中,正好進行到《玻璃珠遊戲》一 書中的其中一個篇章「造雨師」9,杜老師為了讓大家體會主人翁造雨師 克涅奇當時內心的狀態,他選擇了他認為能夠反映主角心境的音樂-布 魯克納的第二號交響曲10。他熄滅了教室裡的燈接著開始播放音樂,大家 在一片漆黑的空間裡,閉上眼睛彷彿像在聽故事一般專注地聆聽著,任 由自己的情緒與感覺跟著樂曲的線條而流動。當樂曲的最後一個音符結 束之後,杜老師將教室的燈點亮,趁著大家的情緒隨著樂曲正滾滾擁出 時,請大家將自己所聽到的感覺寫在白紙上。在一陣振筆疾書之後,杜 老師將每個人所寫下的東西收集起來,然後將其摘要抄錄在黑板上:

寧靜 不平靜 無限的宇宙 光明 和緩 祥和 赤子 之心 濃濃的情感 夏末初秋 探索 憂鬱 漫步 堅定的

9

《玻璃珠遊戲》小說由三部分相對獨立的內容組成:第一部分是卡斯達林後代一位歷 史學家玻璃珠遊戲撰寫的序言,介紹了「遊戲」的來源、歷史和意義;第二部分 是正文—玻璃珠遊戲大師克涅奇傳略;第三部分是克涅奇遺著,為三篇傳記。「造 雨師」乃是第三部份的其中一篇。

10

布魯克納第二號交響曲:奧地利作曲家布魯克納(Anton Bruckener, 1824-1896)所創作的

交響曲。

(25)

步伐 沈重 力量 莊嚴 溫柔 穩進 飛翔於虛空中 理 永恆 山水 電影畫面 平凡卻溫暖的愛包圍著自己 夜之神秘 日夜之海上 睡去 覆蓋大地的嚴肅 溫柔安慰 低語 如泣如訴 遼闊 深遠不祥 絲絲絕望 大地將醒 萬物生長 愁 悲泣 嘆息 認命

杜老師首先讓學生聆聽音樂,然後請他們寫下自己的感覺,而從他 們的回饋當中,杜老師確認這個方法獲得奏效,因為從學生的回饋,他 認為他們確實感受到作曲者布魯克納的創作精神,也體會到小說主角當 時的心靈狀態。於是他便進一步說明布魯克納的個人背景以及創作緣 起,以及這個樂曲和這個單元的關係是什麼,逐步進入小說內容的討論 之中。

杜老師經常運用這樣的方法,根據課程進行的內容選擇適當或相關 的音樂,而他也特別強調音樂版本的重要性,所謂的「版本」是指同樣的 樂曲,會隨著不同的指揮家、演奏者等而有不同的詮釋方式,而不同的 版本所呈現出來的品質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杜老師認為,一個好的版本 容易提昇人的精神層次,而為了教學,杜老師會購買同樣樂曲的不同版 本自己加以比較,然後在課堂上呈現他認為理想的版本,以達到最好的 效果。

2. 典範人物的實際接觸

杜老師為了能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這種靈性層面的知識,他認為實 地去接觸具有這方面狀態的人,會有更好的效果:

他們有這種經驗的狀態的,他們的那個行為舉止、他們的言 語也會跟平常人不太一樣,他們多接觸的話就慢慢知道是怎 麼回事。(2002/12/28 訪談)

在偶然的情況下,杜老師從一位泰雅族的友人得知其正在進行泰雅 族巫醫的口述歷史,認為這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決定透過這位 友人安排巫醫的參訪活動,以做為課程教學的一部份。在活動的當天,

由幾位自告奮勇提供交通工具並擔任駕駛的同學負責全程交通,一行十 多位同學在老師及其友人的領軍之下,興致勃勃地往目的地-新竹縣尖

(26)

石鄉泰雅族部落出發,在經過將近四小時風塵僕僕的車程,終於抵達目 的地。那位巫醫年事已高(九十多歲),行動不便,然而言談及意識仍十 分健朗,在一陣寒暄問候之後,透過杜老師友人的翻譯,老師率先發 問,接下來同學們也陸陸續續提出問題,所提問的內容大致是關於巫醫 學習的過程、行醫的過程、對祖靈的認知 ...等等,同時在訪問的過程 中,也有同學負責全程的錄影。

巫醫是原始社會的職業,在現代化社會中僅存於少數原住民部落,

而且漸漸在消逝中。和現代醫學所不同的是,巫醫行醫是建立在一種超 自然的世界觀之上,透過特殊的儀式,以重建人的心靈著手,進而使人 恢復健康的醫療方式。杜老師認為這樣的人的意識狀態相當接近他所謂 的「靈性層面」的境界,他一方面是希望透過和泰雅族巫醫的接觸,能使 學生體會出其人格狀態和一般人有何差異,另一方面,這樣的安排也是 為了配合《玻璃珠遊戲》的《造雨師》一章,能有助於理解遠古時代的世 界觀,和書本中的人物進行對照,以充分了解書中主人翁的意識和動 機。

貳、營造對話思辨的情境

「討論」是杜老師認為較理想的哲學課上課方式,因此在他的課堂中 討論往往是課程進行的主軸,而老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產 生激辯,更是司空見慣的情形,他的學生們也十分習慣這樣的課程進行 方式,思辨與對話的過程可說是杜老師教學的最大特色。

一、引導破題

在討論進行當中,杜老師往往扮演發問者的角色,主導討論的方 向,但是當影片結束或是進行課程內容時,杜老師一定會先詢問同學有 沒有想和大家分享的部份,如果當時沒有同學主動提出,杜老師就會開 始拋出問題。例如在討論影片時,會先從較簡單、事實性、人人都可回 答的問題開始,如影片中有哪些角色、每個角色的性格為何,然後接下 來進入較複雜的問題,如造成他們這種性格和行為的原因是什麼等等。

同學會回應老師的問題,杜老師接著再提出問題,然後再有同學回應,

(27)

經過幾番的問答之後,開始會有同學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師或同學 再予以回應,在一來一往之中,多數的同學已經深入討論的內容之中,

而概念的輪廓也逐漸一一清晰地浮出,杜老師會將之前的討論加以綜合 歸納,做出最後的結論。

二、促進師生對話

(一)鼓勵學生發言

為了讓課堂有自由討論的風氣,杜老師鼓勵同學多多發表意見,最 重要的是要讓同學對於自己的發言有信心,因此在質問之餘,杜老師會 專心傾聽同學的發言,了解他們的想法,從中進一步回應,而當他們說 出一些不同的見解時,他也會以「好!繼續說下去!」這樣的話表現出傾 聽的意願,也表示支持同學的發言,鼓勵他們源源不斷地說話,以完整 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如果說承認這個事情的話,會怎麼樣?

生 A:世界大亂!

師:怎麼說?願聞其詳!

...

師:如果外星人存在的話,會對宗教、科學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生 A:倫理的破產。

師:好!倫理的破產,怎麼說怎麼說?

生 A:把原來的秩序都攪亂啦!

師:來!繼續說下去!怎麼攪亂?

(2002/12/28 課堂觀察)

但是自由討論的進行並非一直都很順利,不時會出現「冷場」的狀 況,亦即同學不想說話的情形,當這種情形發生時,在試圖引導同學發 言而沒有奏效之下,由於不希望造成同學上課時的壓力,杜老師便會一 人獨撐大局,以講述的方式進行課程內容。雖然這並不是杜老師所樂見 的情形,但是在考量同學心裡的感受之下,杜老師鼓勵同學主動發言,

並不採取強制的方式讓學生開口說話。

(二)主動提問

數據

圖 4-2   杜老師教學實踐歷程示意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課輔師資人力的不足,往往也成為學童持續學習的重大問題。也因此我們長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 假如學校有特殊的校本需要,校董會/法團校董 會可考慮聘用現職或中斷服務不超逾一年 (過剩教 師不受此限

協助他們反思和計劃未來升學和就業目標。政府在 2014

第一學習階段 學習範疇六: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 33 驗及觀點. 欣賞世界上存在著的不同

韓愈〈師說〉系統地提出了「師道」的理論,以及論證「從師」的必要,期

中東地區衝突不斷,無情的炮火肆虐,除了國破家碎、民不聊生,也讓在這塊土地上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