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因此終身教育 以及成人教育的理念也愈來愈受到重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因此終身教育 以及成人教育的理念也愈來愈受到重視"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將對引起研究的動機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步驟、並對 本論文涉及的幾個重要的名詞加以界定、研究的範圍以及資料的來源 作一說明,最後。因此第一節介紹研究問題的動機及目的,第二節敘 述研究進行的步驟,第三節則為本研究所涉及到的重要名詞加以界 定,同時對於研究的範圍將在第四節加以說明,最後第五節說明資料 的來源。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科技日益進步的社會中,人類的壽命有逐漸延長趨勢,再加上 現代社會快速發展,人類生活的方式也大大地改變,使得人們舊有的 社會經驗已不足以適應當代社會,為了能夠更適應於當代多元的社 會,成人必須不斷地學習。再者,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現代社 會的個人身份定位,逐漸從傳統社會中由先賦地位(ascribed status)所 決定的現象,轉變為由個人後天的成就地位(achieved status)所決定,

而影響個人的社會階層或社會經濟地位的因素,包括教育、收入、職 業等,也就是說,教育與社會階層化具有重要的關連。因此終身教育 以及成人教育的理念也愈來愈受到重視。每個成人都有學習的潛能與 機會,對於早年失學的民眾,其更有繼續學習的必要。為了實現社會 正義和公平性,必須確保其教育機會的均等,所以對於早年失學或中 途輟學民眾基本教育及進修教育機會也應該給予特別保障。因此,政 府為低教育程度及處於不利地位的成人給予補救性的教育,提供一條 重要的教育管道,使他們能獲得有組織的短期學習,幫助他們脫離文 盲,充實基本生活知能以適應於當代社會與參與社會活動,並進而實

(2)

現其人生的理想。而這些針對失學的成人提供基本的讀、寫、算等社 會技能、生活知能、生產技能及科學文化素養等適應社會的能力而設 計的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成人基本教育」(Adult basic education)。

成人基本教育的實施是為了使失學民眾能夠學習更多的社會技 能,來幫助他們適應現代的社會環境,因此,為成人基本教育所設計 的教材內容不可避免地就涉及到當代社會的社會文化層面,而在透過 成人基本教育傳遞社會文化的過程中,也傳遞了原本隱藏的、可能具 有規範作用的意識型態。而且這些具有規範作用的意識型態往往是不 容易被察覺而被視為理所當然地接受了,而要使人們深深地接受這些 意識型態的方式,在本研究探討主題上的表現便是透過殖民的途徑。

在探討成人教育及殖民現象的基本關係之前,我們必須先認識到 殖民現象在人類歷史上是一直存在的,從西方羅馬帝國建立並統治 歐、亞、非三地的龐大帝國一直到十九世紀西方各國對亞洲、非洲世 界的殖民,廣義來說,都是殖民統治的時期。尤其十九世紀時,西方 帝國主義對亞洲、非洲等地的侵略活動更是達到高峰,列強的殖民橫 跨各地。到了二十世紀,許多殖民地紛紛獨立,這些原本受到西方殖 民的國家慢慢獲得自主性、獨立性,逐漸在其軍事上、政治上獲得獨 立。然而這些殖民地所獲得的只是軍事上、政治上的獨立,並沒有獲 得文化上的獨立。在獨立之後,這些看似獨立的國家,其實在文化上 反而是陷入了比殖民時代更深層的統治狀況中,這些看似獨立的國家 反而更加地依賴於西方世界,因此可以說,殖民並沒有結束,相反地,

人們卻是正在毫無警覺的情況下被另一種手段繼續殖民了。

臺灣遭受多次殖民的歷史經驗,從近代來看,從 17 世紀荷蘭人 的統治、並歷經葡萄牙、西班牙的統治,以及日本長達五十年的殖民

(3)

統治,這些殖民者對台灣的殖民是以其「母國」的利益為主要考量,

例如日本統治時期提出「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口號便是一個相當 顯著的例子。這些殖民統治是存在著「殖民」的性格,使得臺灣在不 同國家殖民統治下,即使在脫離各個殖民國的統治後,仍然深受殖民 國的思想文化所影響。因此臺灣的文化也呈現出相當複雜的文化現 象,也就是說,臺灣文化可以說是歷經多國殖民統治下的混合產物,

是不同殖民國的文化相互混雜而成的。台灣現今所表現出來的文化正 由於台灣獨特的殖民經驗,而對台灣社會、文化、教育各個社會領域 造成了獨特且複雜的影響。

在說明了台灣歷史演進與殖民史的基本發展過程後,我們將視野 轉移到整個世界的殖民發展的宏觀進程上,我們可以發現,二十世紀 中,人類社會不單是在政治上有很大的轉變,在經濟上以及科學技術 上的發達同樣有著不同於過去社會的變遷速度。現代社會由於科學與 技術的蓬勃發展,傳播媒體不斷更新及發達,資訊的流通已經不同於 以往受限於時間、空間的限制,因此人類交換訊息的工具也更加的快 速及進步,通過全球化的過程更是促使了存在於社會當中的文化與訊 息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社會與社會之間毫無阻礙的進行溝通和流 動。存在於世界各地的人們不論其族群、語言等的差異,彼此可以在 現代社會中,排除時間、空間因素的限制進行各種的交流與互動。然 而在這個全球化的流動過程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產品自然會 通過各種管道侵襲到非西方國家的日常生活中,並且在毫無預警的情 況下對非西方國家的人們進行文化上的直接影響。

在這個不對稱的權力關係的殖民狀態下,逐漸有學者開始質疑一 切原本視為合理的事實,並思考殖民者的權力/霸權依然透過各種形 式進行合法化的工作。這些描述存在於不同種族、族群、語言之間的

(4)

不對稱的不平等關係,便是後殖民論點的主要工作。

由於語言是人們用來認識、表達與描述世界的符號之一,因此語 言是涵蓋了該社會文化的特徵,也因此,有相同語言的人很容易被視 為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我群」。正由於語言是最容易入侵人類社會生 活的特性,如此一來,語言便很容易地成為殖民者宰控被殖民者的工 具,殖民者透過全球化的途徑,將其語言推展到全世界,迫使被殖民 者為了與殖民者溝通,也為了不被全世界所排除或排斥,而接受其語 言。

從殖民到後殖民的發展歷程一直是研究殖民議題的學者一直著 重的焦點。但有關殖民與後殖民的討論在某種程度上必須在某一個國 家或地區的歷史討論上才可以彰顯其意義。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即在通 過近代在社會學界受到眾人矚目的後殖民觀點,將之用來同屬於台灣 本土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作一理論以及研究上的串連,期望能從中發 現「後殖民」相關論述中的主要概念能否在台灣教育以及文本上體 現,並進一步預測台灣在所謂「文化霸權」「全球化」「後殖民」混 合的時代中其自我的位置為何。

如上所述,正由於臺灣具有被殖民的經驗以及語言所具有的社會 性特徵,所以在研究臺灣的成人基本教育的教材,殖民或後殖民論述 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切入點。因此,本研究選定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所出 版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作為分析對象,而在台北市教育局所編纂的成 人基本教育教材中,認為成人在適應當代社會生活中,必須具有閱讀 本國文字的能力、經濟上的能力以及因應國際化潮流而必須具備的英 語能力,於是將教材內容分為三種科目:國語篇、英語篇與數學篇。

在這些被要求具備的能力中,必須要問的是,為什麼我們要學習英 語,是因為英語是跟世界相互溝通的重要工具,還是英語是殖民者用

(5)

來殖民的工具?也就是因為英語很清楚地可以看出是殖民下的產 物。因此,本研究便以立意抽樣的方式,選取台北市政府所出版的成 人基本教育教材其中的英語篇部分作為研究對象。

總的來說,本研究是試圖透過對台北市政府出版的成人基本教育 教材的英語篇教材部分做一深刻的分析,拓展研究方向至西方資本主 義國家如何透過全球化過程,利用文化手段對全世界進行經濟與文化 同時雙向影響的問題上。同時,因為這些現象與問題同當代社會的內 部結構有著高度的相關性,更可以藉此研究,更清楚的瞭解後殖民時 代資本主義全球化過程中西方國家推行文化霸權與台灣成人基本教 育教材之間的相互複雜關係。

因此,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擬分為三點,茲臚列如下:

一、了解台北市成人基本教育英語教材的內容文字在全球化概念上的 世界性、商業性與技術性意涵。

二、了解台北市成人基本教育英語教材的內容文字在後殖民性概念上 的他者性、在地性與反抗性意涵。

三、了解台北市成人基本教育英語教材在後殖民時代中,在台灣社會 中所處的定位以及扮演的角色為何?究竟是作為一個殖民的他 者?抑或是致力保存本土價值的文化捍衛者?

(6)

第二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主要是從語言符號、全球化以及後殖民的觀點,分析台北 市政府所出版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英語篇的教材內容,並透過內容分 析、文本分析以及後結構主義方法論的研究方法,分析英語篇教材與 後殖民之間的相互複雜關係。對於研究進行的過程,分述如下:

1.首先閱讀相關的文獻,並蒐集本研究所需要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

2.依據文獻探討的結果,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擬 採取後結構主義方法論、內容分析法與文本分析法。

3.設計研究工具:本論文的研究工具的設計主要是依據文獻探討以及 選取的研究方法為基礎而設計出來的。研究工具擬利用語言性、全 球性與後殖民性三個概念作為檢驗的基礎,而這三種概念基本上是 一種複合的關係(multiple connection),因此設計一個以語言性、全 球性與後殖民性三個概念分析的表格,稱為「複合關係紀錄表」(見 附表一)。此「複合關係記錄表」之中的分析類目計有兩種,一為 語言性類目,另一為概念類目:

(1)語言性類目:分為語言的外顯性(manifest)、內隱性(latent)。

(2)概念類目:分為全球性與後殖民性兩個概念。關於全球性再細 分為「世界性」「商業性」「技術性」三個分析的概念標準;後 殖民性再分為「他者性」「在地性」「反抗性」三個分析的概念 標準。

4.決定分析單位:本論文擬從台北市成人基本教育英語教材中的詞 彙、句子為分析單位。

5.透過文獻探討的結果以及複合關係記錄表進行分析的工作。

6.最後利用分析的結果,探討台北市成人基本教育英語教材與殖民文

(7)

化之間的關係。

閱讀相關文獻

蒐集本研究所需要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

建構內容分析的類目

1.語言性:語言的外顯性、內隱性 2.分析的概念:全球性與後殖民性

以 成 人 基 本 教 育 教 材 英 語 篇 內 的 詞彙、句子為分析 單位,依據語言性 類目,分析其與全 球 性 概 念 的 相 關

以 成 人 基 本 教 育 教 材 英 語 篇 內 的 詞彙、句子為分析 單位,依據語言性 類目,分析其與後 殖 民 概 念 的 相 關

決定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

設計「複合關係記錄表」

作為內容分析時的研究工具

決定分析單位

(8)

全球性 後殖民性

台北市成人基本教育教材英語篇

圖 1-2 本研究的研究步驟圖

(9)

第三節 重要名詞界定

在重要名詞界定的部分,茲將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幾個重要的相 關名詞定義如下:

1.成人基本教育教材:成人基本教育目標在於提供無法讀寫的成人學 習機會和職業訓練,提升其能力,以便不依賴旁人而負擔本身的生 活和公民責任。而為成人基本教育的學習者所設計編撰的資料,則 為成人基本教育教材。教材主要有兩種的界定方式,一是指教師用 以協助學生學習的各種材料,例如,教科書、學習手冊、操作單、

幻燈片、影片、錄影帶等;另一是指各種教學材料包含的題材或內 容。本研究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則是專指台北市政府為成人基本教 育之學員所設計編撰而後出版的書面資料,即為成人基本教育教 材。

2.後殖民性(post-coloniality):本論文中所使用的後殖民一詞基本上指 的是一種狀態(condition)。在這種狀態中顯露出兩個明顯的特徵:

一是從舊殖民過渡到以文化全球化為基礎所發酵出來的後殖民主 義,另一個意涵所指的是從全球性中去堅持各個區域的異質性、差 異性和歷史性。在這樣的語境裡,後殖民所包含的不僅是西方資本 主義國家通過各種文化手段對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文化殖民 的事實,同時還包含了對全世界各個區域自身價值的重新關懷。總 而言之,後殖民是一種狀態,是一種持續在產生變化並且會不斷更 新自身定義的狀態。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分析對象是以台北市政府所出版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為 分析對象。自行政院於民國八十年四月頒訂「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 年計畫綱要」之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也積極的配合中央教育政策,

大力推動成人教育工作,尤其針對失學民眾辦理成人基本教育。但是 國內在推動成人基本教育工作時,在教學上往往會遇到一個普遍的困 難,就是缺乏一套適合成人使用的教材。於是,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為 編印一套適合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學員之教材,邀集積極投入推動成 人基本教育,同時也深具實務經驗之八所國小的校長、主任、教師參 與編輯工作。至民國八十三年六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出版其所編印 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直至八十四年六月,一年之間前後共再版三 次。另外,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為充實教材內容,於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以及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三度重新改版,八十八年六 月之版本則沿用至今。

本論文所分析的教材則是採用台北市政府於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出版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作為研究分析的對象。在這套於民國八十八 年六月間,由台北市政府出版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中,共有十六冊,

該教材內容共分為三篇:國語篇、英語篇以及數學篇。第一、二、三、

四、五、七、八冊為國語篇;第六、九、十、十一、十二冊為英語篇;

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冊為數學篇,且每冊均附有習作一本。

由於本論文是期望研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如何透過全球化過程,利用 英語作為其對全世界進行經濟與文化同時雙向影響的問題上,並從其 中探討所存在的後殖民意涵。因此國語篇與數學篇並不列入研究分析 的範圍之內,僅以英語篇的教材內容進行瞭解、分析的工作,所以著

(11)

重的範圍並不包含習作等課文以外的內容。同時對於教材內容的分析 將以文字內容為主,有關圖片訊息的部分並不納入研究分析的範圍之 中。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大坑國小的文心蘭步道以及縱向課 程非常值得學習,最特別的是他們 的樹屋是因為來我們學校參訪後模 仿學習的,真正達到了自發互動共

101 年度國際哲學教育年會時,為嘉義市林業文化特色進行了世界 性的展演與解說,讓嘉義市林業文化在地風情得以發揚光大。此 外,嘉大附小全體教師也在 101

課程分為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進步的科技 對台灣看世界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及來講好聽話

配合教育革新趨勢 發揮教育統整功能 因應開放教育理念 促進教學效能提升 符應教育學習理論

被賦予「算聖」之稱的關孝和,是和算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和算自他開始進入

北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我們熟悉的是它的過去,陌生的是它

• 承接視覺藝術科作為高中課程的 選修科,並繼續推動本科課程的 發展,教育局於2020/21學年開

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2 年提出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 同,以及承擔精神,作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首要培育的正 面價值觀和態度;並因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要,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