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西漢 東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西漢 東漢 "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桃園市立大溪高中歷史科許文瑄老師彙編(二版 10607)

中國史總複習講義(歷史第二、三冊) 班級: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P.1

龍山文化 河南仰韶文化

浙江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大坌坑文化 黃河流域

粟作文化

長江流域 稻作文化

台灣 根莖作物 彩陶、半穴居

干欄式建築

黑陶、輪製陶器、夯土牆 晚期出現國家組織(夏朝)

玉器

※中國古史的重建:王國維「二重証據法」,地下史料與文獻需相互佐證

1. 早期常遷都(例:河南鄭州商城),盤庚遷殷(河南安 陽小屯村)後始不再遷徙。

2. 迷信鬼神,好酒,多祭祀活動,以祖先崇拜及占卜 鞏固其神權統治。

3. 甲骨文:中國最早文字,又稱為「卜辭」,內容多 為占卜。商亡後,至清朝末年才發現此文字。

※ 周滅商後,因小邦周滅大邦商,出現「天命靡常,

唯德是輔」的觀念。認為天命的轉移,取決於人的 作為,而非像商代只要祭祀即可求得鬼神的保佑。

春秋 戰國

史前

舊石器 三 皇 傳 說 , 反 映 舊 石 器 到 新 石 器 的 發展(燧人 .有 巢.伏羲.神農)

新石器

五帝傳說(黃帝.顓頊.帝 嚳.堯.舜),反映從氏族社 會(血緣)發展到部落聯 盟(地緣)、國家的文明

歷程 河南 二里頭文化

-5000 -4000 -3000

前期為夏代都城,並發現陶文

政由天子 政由方伯 政由大夫

禮樂制度 禮崩樂壞

戰國七雄 韓趙魏楚燕齊秦 春秋五霸;齊桓公

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楚莊王

東周

人文精神出現

東晉

十六國

西漢 東漢

封建:天子-諸侯-大夫-士 戰爭由國人出征(貴族的同 族人)

宗法:嫡長子制(任天者不爭,

任人者爭,定之以天,爭乃不生) 禮樂:階級尊卑關係(禮不下 庶人,刑不上大夫),教育為 貴族掌握(貴族官學) 井田:土地為貴族所有,工 商由貴族經營(工商食官)

天子衰微,諸侯提尊王攘夷 戰事擴大,開始招募野人(農 民)從軍,此謂編戶齊民。

與大宗(嫡長子)血緣疏遠的 貴族沒落

上下尊卑關係瓦解,諸侯僭 越 禮 制 。 用 人 唯 才 (布 衣 卿 相),私人講學出現。

春秋末年鐵製農具出現,井 田漸崩潰,土地私有制興起

各國不再承認周天子,封建 幾乎瓦解,兼併的土地不再 分封,改設「郡縣」 貴族沒落、平民崛起

各國變法圖強,例:魏國李 悝(平糴法)、秦國商鞅。為求 國富兵強,學術上百家爭鳴 農業興盛,貨幣廣泛流通,

商業發達(例:商人呂不韋)。

隋唐採科舉制,拔擢平民人才 以壓制世族勢力

亂事 西漢初:七國之亂 東漢末:黨錮之禍 西晉:八王之亂(衰) 北魏:六鎮之亂 唐:安史之亂(衰)、黃巢之亂(亡) 北宋:靖康之難(北宋亡) 明:靖難之變 清:三藩之亂

※灰底亂事表示使經濟重心南移 黃巾之亂 永嘉之禍(亡) 梁:侯景之亂 牛李黨爭[科舉寒門 vs 山東世族] 新舊黨爭[王安石 vs 司馬光] 東林黨爭[宦官魏忠賢 vs 東林書院]

選才 漢代:察舉制(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曹魏:九品官人法,原欲改革察舉制 隋~清:科舉(隋煬帝大業元年~清光緒帝) 宋代:確立殿試(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明清:科舉考八股文,以致思想僵化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晚期流弊 弊病,但卻流弊更深,造成門閥政治 唐代科舉須經禮部、吏部(身言書判) 元代:四書集注成考試定本

官制 秦漢: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魏晉:尚書、中書、門下取代宰相 隋唐:三省六部(尚書省[執行]、中書省[決 策]、門下省[審核]),延續至清 明:廢宰相,設內閣(皇權大漲) 清:除內閣外,增設軍機處 經濟 漢代:均輸[貢品受往高價]、平準[平抑物價] 西晉:占田制 北魏:均田制 唐:前期─租庸調[田租.勞役.布匹] 北宋:交子 南宋:蘇常熟,天下足 明:湖廣熟,天下足(蘇常改種經濟作物) 清:攤丁入地[人丁稅併入田租]

算緡[營業所得稅]→重農抑商 [因人少田多] [為民置產] 後期─兩稅法[收銅錢,一年兩次] 出現夜市(無宵禁) 會子(紙鈔) 一條鞭法[收銀,勞役併入田租] 清初為防明鄭實施海禁、遷界 專賣:鹽、鐵、酒 專賣:鹽鐵酒茶。出現飛錢 元:泉州為世界級大港 為防倭寇實施海禁及朝貢貿易 乾隆時僅開廣州一口通商 於廣州設市舶司(海關) 地理大發現後,菸草、美洲作 鴉片流入,白銀大量外流 宗教 西漢末:佛教傳入 東漢末:道教創立[張角-太平道、張陵-五斗米道] 唐:佛教中國化(例:禪宗) 物傳入,白銀大量流入 ※明清出現專業市鎮(江西景德.江蘇盛澤)

學術 秦:以吏為師,以法為教(法家) 魏晉:玄學 (佛、道教興盛,儒學衰) 唐:佛學→古文復興運動(儒學復興) 宋~明:理學(出現分歧) 明末:因心學流於空泛 明末清初:考據學(樸學/乾嘉之學) 漢:前期為黃老之學,漢武帝採董仲舒建議,罷黜 例:東晉-葛洪(抱朴子、肘後備急方) 提倡者:韓愈 外求:北宋程頤→南宋朱熹(程朱學派) 經世致用之學興起

百家,獨尊儒術,但實則陽儒陰法。 北朝-寇謙之。南朝-陸脩靜(道經目錄) 內求:(陸王學派) 南宋陸九淵→明代王陽明(王守仁)[心學] ※明末、清末皆有經世致用之學以及西學 出現今古文之爭,至東漢末鄭玄遍註群經後解決 南朝-陶弘景(建立道教神仙譜系)

外族 秦漢:匈奴、西羌(東漢末) 魏晉:匈奴、鮮卑、氐、羌、羯、突厥 唐:突厥、吐蕃、回紇、南紹 宋:遼、金、西夏、蒙古

其他 西漢:鑒秦郡縣孤立,實施郡國並行制(引發七國之亂) 西晉:鑒曹魏削弱宗室被篡,行封建 隋:修築五條運河(江南河、廣通渠、 宋:鑒於五代割據,故採強幹弱枝,重文 東漢:流行讖緯之學(迷信),外戚-宦官的惡性循環 引發八王之亂 邗溝、通濟渠、永濟渠)。三征高麗 輕武。三權分立:宰相、三司使、樞密院 新莽:復古改制,目標解決西漢末土地兼併的問題 東晉:主弱臣強,王與馬共天下 遼(契丹):二元統治,分南面官、北面官 但因太過理想化而失敗。唯一一個以古文經 北魏:因孝文帝漢化引發六鎮之亂, 唐:武則天提拔進士對抗李唐的關隴 與北宋簽「澶淵之盟」,首度對等國交。

為官學的朝代。 分裂後,東魏-北齊胡漢衝突,西魏- 統治集團(此集團從西魏-北周-隋-唐) 金(女真):北宋連金滅遼後,趁機滅北宋 北周胡漢合作,故最後北周敗北齊 唐末藩鎮割據問題延續至五代十國, 元(蒙古):依種族分蒙古、色目、漢、南人 故五代十國有「槍桿子出政權」之稱 依職業分戶籍,稱為戶計制度。

世族的萌芽與衰弱

漢末察舉 出現流弊

曹 魏 九 品 官 人 法 改 革,反更加深門閥

東晉時達極盛

南朝梁時因侯景之亂遭遇打擊

唐末黃巢之亂徹底摧毀門閥 宋代為庶民社會

年代 1840 1860 1874 1884-5 1894-5 1900 1904-5 戰爭 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 牡丹社 中法戰爭 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 日俄戰爭 條約 南京條約 天津北京 北京專約 天津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

內容

領事裁判權 片面最惠國 租界.關稅 中國開港

鴉片合法 互派公使 內河航行權 台灣開港

琉球宗主權 歸日

法國成越南 保護國

割台灣、遼 東半島 通商口岸設 廠製造

拆除砲台 外國可於使 館、天津、

北京駐軍

日 本 . 俄 國 爭中國東北 利益 改革 -- 1860-1895 自強運動

※英法聯軍毀圓明園

1898 戊戌變法

1901-1905 庚子後新政

1906-1911 立憲運動 內容 -- 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同文館

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等

京師大學堂 (唯一留存)

廢八股,廢科 舉。改總理衙 門為外務部

立 憲 誠 意 不 足,立憲派轉 而支持革命

※內亂:嘉慶年間川楚白蓮教之亂,1850~1864 太平天國之亂

(2)

桃園市立大溪高中歷史科許文瑄老師彙編(二版 10607)

中國史總複習講義(歷史第二、三冊) 班級: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P.2

1905 1894

( )

( )

1912 民元年

( )

2 年 3 年 4 年 5 年 6 年 8 年 11 年 12 年 13 年 15 年 16 年 17 年 19 年 20 年 25 年 26 年 34 年 38 年

( )

( )

( )

使 ( )

調

( )

護法運動(護臨時約法)[失敗] 北伐

第一次國共合作(民 12~16) 第二次國共合作(民 25~34)

中國南北分裂(護法運動~北伐結束)[民 6~17]

剿共(中原大戰後~西安事變)[民 19~25]

中日戰爭(1937~1945)

黃金十年(統一後~抗戰前)[民 17~26] 國共內戰(1945~1949)

1919 10

10 年 (

)

( )

( )

西

滿

1931

西

1945

1941 1949

( )

民 17 年(1928)起,陸續收回關稅自主權

民 20 年(1931),廢除釐金(始自太平天國) 民 22 年,廢(銀)兩改(銀)元

民 23 年,蔣介石推行新生活運動

民 24 年,發行法幣(中國.中央.交通.農民銀行)

36 年

7

2

10

8

10

10

7

1

調

35 年

新文化運動內容

抨擊儒家傳統、提倡西方民主(德先生)科學(賽 先生)、提倡白話文(胡適/陳獨秀/魯迅)、婦女解 放、引入新思潮(例-共產主義)

五四運動精神(新文化運動的延伸)

反軍閥割據、反帝國主義 洪憲帝制

護國軍起義

1979 中華

民國

軍事衝突時期(民 38~68),蔣介石(反攻大陸) vs 毛澤東(武力解放台灣) 和平統戰時期(民 68~76)

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及「三不政策」

1987 2016

1949

國民經濟

恢復期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三面紅旗 調整時期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 70 ) 1. 土地改革

2. 新民主主義 ( 對 私 營 工 商業者暫時 容忍) 3. 鎮壓反革命 4. 三 反 ( 針 對 中共官員) 5. 五 反 ( 整 頓

私營企業的 貪腐) 6. 思想改造運

動 ( 針 對 知 識份子)

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 1. 蘇 聯 協 助 其 發 展 重

工業

2. 農 村 往 共 產 主 義 發 展:糧食統購統銷、

城鄉有別、農業集體

3. 經 五 反 整 肅 → 公 私 合 營 → 徹 底 消 滅 私 營,成為計畫經濟

反右派鬥爭:大鳴大放 運動,批鬥提出建言的 知識份子,使社會批判 力蕩然無存,毛澤東更 趨向個人獨裁

超英趕美 因 三 面 紅 旗 全 面 失 敗 , 毛 澤 東 退 居 幕 後,由劉少奇、鄧小 平繼任。

因劉、鄧允許有限度 的市場經濟活動,經 濟很快復甦,引發毛 澤東猜忌。故在 1966 年 發 動 無 產 階 級 文 化大革命奪權。

1. 導火線:因為歷史劇《海瑞罷官》 姚文元借題批判劉少奇,開啟文化 大革命。

2. 過程:鬥爭總動員,橫掃一切牛鬼 蛇神。四人幫策動組織紅衛兵,進 行破除舊風俗、舊文化、舊思想、

舊習慣的破四舊、立四新。而群眾 動員到後來完全失控,毛澤東與林 彪動用軍隊鎮壓,並將學生下放鄉 間學習,一整代年輕人幾乎耗損掉。

3. 結束:1976 年毛澤東病逝,國務總 理 華 國 鋒 以 四 人 幫 企 圖 奪 權 為 理 由,將其逮捕,結束了長達十年的 文化大革命。

※四人幫:江青、姚文元 王洪文、張春橋

1. 鄧小平:四個現代化(農業.工業.國 防.科技),

引發 1978 年底魏京生發起「北京之 春」,要求第五個現代化─民主。

2. 針對北京之春,鄧小平的回應為四 個堅持。(堅持社會主義.無產階級專 政.馬列毛思想及共產黨領導)→等 同拒絕民主化。

3. 1989 年,以追懷胡耀邦及五四運動 70 週年為名,學運要求民主,造成 天安門事件。事後趙紫陽遭罷黜,

改由江澤民接任總書記。

4. 鄧小平對台政策:1979 年發表〈告 台灣同胞書〉,主張和平統戰。並提 出「一國兩制」及「三通四流」

1952 1958 1960

大飢荒

1966 1976 1978 1989

鄧小平時代

2002 2012

江澤民 胡錦濤 習近平

1999 2008

民間交流時期(民 76~88) (李登輝)

意識對抗時期(民 88~97) (李登輝、陳水扁)

經貿交流時期

(馬英九) 蔡英文

台美斷交 解嚴

政黨 輪替 政黨

輪替

※ 1991 年中國成立海協 會,台灣成立海基會、

陸委會。

※ 江澤民於 1995 年提出

「江八點」:主張以一 個中國為前提,不放棄 對台動武。

※ 李登輝則以「李六條」

回應:強調必須在台灣 與中國屬於兩個互不 隸屬的政治實體的前 提下,才有討論兩岸統 一方式的可能。

※ 1999 年李登輝發表「兩國 論」,即「特殊國與國關係」

聲明台灣與中國之關係已 是「國家與國家」。造成辜 汪會談中斷。

※ 2002 年陳水扁發表台灣和 中國是「一邊一國」的言 論,加上推動公投,被中共 視為台獨分裂活動。因此中 共於 2005 年制定《反分裂 國家法》,企圖將武力犯台 合法化。

馬 英 九 主 張 不 統、不獨、不武,

落實兩岸直航與 開放觀光。

美國 蘇聯

敵對 1972

1969 1991

2017

一面倒向蘇 1953 漸行漸遠 不合

友好(美國欲聯中制蘇) 不合

例:韓戰(1950-1953)時抗美援朝,痛批美國為「美帝」(帝國主義)

例:1958 年發動八二三炮戰,赫魯雪夫不滿;1960 年蘇於中共飢荒嚴 重時撤回技術人員、1963 年中共批蘇為修正主義、1969 年珍寶島事件

例:1972 年尼克森總統訪中,簽《上海公報》。1979 年中共與美建交,簽《聯合公報》。1982 年,承諾減少對台軍售,簽《八一七公報》。

蘇聯解體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四章 直角座標與二元一次方程式.

第四章 直角座標與二元一次方程式.

 今年全國媒體、人民幾乎將所有關注焦點都放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但我很希 望大家不要忽略了社會上其他的問題。博幼基金會主要是推動教育脫貧計畫,我 們在 33 個鄉鎮有

建立常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 慣,懂得尊重課堂,努力完成家課,.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經過小學四年級輔助課程四十多小時密集式的活動,組員有不同程度及層面的學習和參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 : :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引導而不操控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帶領的社區林業研究團隊長期深 耕,陪伴墾丁國家公園(台 26 線)及屏北原鄉部落(台 24 線),建立森 林與部落的生態旅遊推動模式,研究成果於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