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原大學12月雙月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原大學12月雙月刊"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原 大 學

2 0 2 0 . 1 2 N O . 3 8

服 務 學 習

S E R V I C E L E A R N I N G

(2)

在從桃園、馬祖與課堂出發,從一篇篇 採訪的錄音中能夠聽見受訪者言語中的 溫度,看見中壢一角有著想盡力保存的 五號倉庫的人們;有一群人為馬祖當地 留下最美的人情與眷戀;有一個老師努 力地想為龍潭三合社區帶來生機 ... 這 些故事的種種將娓娓為你道來。

服務學習記者團 敬上

(3)

設 計 與 地 方 創 生 迸 新 火 花 , 文 創 所 與 桃 園 三 和 攜 手 合 作

記者 / 陳緯玲、黃逸軒 設計不只是帶來視覺上的美感、空間上的最佳運用,更能向大眾道出鮮為人知的客家農村社區的文化點滴。搭上 政府推動 2019 年為「地方創生元年」的順風車,2020 年,中原大學文創設計碩士學程的師生,用文創、空間 設計結合地方創生,為這個保有濃濃客家氣息的桃園龍潭三和社區描繪農村再生的新藍圖 。

文創設計碩士學程(以下簡稱文創所),是整合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四系——景觀系、建築系、室設系和商設系所 開創的碩士班,以社會設計為核心,強調設計目的要滿足社會的需求,正好也是符合「地方創生」發起理念:解 決鄉村人口老化、青年流失,都市化造成區域發展不均等問題。透過課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讓學生用設計 解決問題,讓逐漸在時光洪流中消逝的農村,重新被社會看見。

文化融入餐桌,餐桌看見文化 遠離市區的喧囂,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稻田和茶園,以及每 年五月將大地染白的「五月雪」——桐花美景,配上讓人 難以忘懷的客家菜餚,就是被譽為「金牌農村」的龍潭三 和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體現出農業文化,文創所學生在 著手社區的設計前,先展開實地訪查,對三和社區做環境 與產業分析,整合繪製資源地圖,並與當地耆老、居民訪 談互動,暸解到民以食為天的道理,所有的農作都是為了 生活中的每一餐,於是發起「食農餐桌」的想法,將當地 種植的多肉植物和艾草等直送到餐桌,居民與師生一起手 作客家料理,從餐桌上發掘「食」與「農」之間的聯繫。「食 農餐桌」讓食用的每一個人,能透過每一口多肉蛋糕的酸 甜、艾草蛋糕捲的獨特香氣,品出三和社區居民的農村日 常、認識他們的文化脈絡、走入在地的真實生活。

青年志工力量大

(4)

空間再造創新意 品牌聯想在地性

時任文創所學程主任、現任景觀系教授的周融駿老師鼓勵學生,

把三和社區的客家文化融入設計,延伸餐桌上的產品,而來自 不同設計專業背景的學生,各個發揮所長,有的人是從用餐會 使用到的餐具設計著手,結合三和社區窯燒陶瓷為素材;有的 人是設計餐桌上的花藝擺飾和餐巾圖紋,利用在地花卉以及植 物手工藍染,讓這些創意更能體現客家文化。

「設計鏈結到真實生活環境,我們不只是呈現一個客家的餐桌」

周融駿老師引導學生將設計往更多面向發想。廢棄豬圈的空間 再設計,讓在地居民能夠有別於制式的社區活動中心,在更為 活潑、輕鬆的新空間,成為貼近社區居民生活的聚會場所,以 及經營社區地方創生的基地。

從小在三和社區長大的學生廖緗翎,暸解三和地景有青山環繞、

桐花盛開,所以使用青綠色呈現,結合地景為主視覺,設計出

「繞山花」品牌 Logo。品牌是一種識別,一種讓大眾看見的手 法,像是吃到「福義軒」的餅乾,會想到這是來自嘉義;而看 見「繞山花」,讓人們聯想到三和社區的客家農村文化,這就 是學生為三和創立地方品牌的動機,未來打算與當地的空間和 食農教育結合,在社群曝光品牌、讓大家看見三和社區的特色。

跨出校園外的設計 服務初衷的延續

「設計領域屬於應用科學,更強調走出教室以外的場域去實踐 理論。」這是周融駿老師在《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這堂課的期 盼,也是他帶文創所的學生們到三和社區與當地居民合作地方 創生的初衷,這只是推廣的一開始。

文創所的師生將自己設計專業,為三和社區打造品牌,利用社 群推廣農村,打造空間凝聚社區,滿足三和居民想要保存這塊 土地的客家文化,這才是服務者與被服務者彼此良性的互動。

(上)三和社區的社區地圖已及學生設計空間的作品。

(中)具有三和社區代表的食農餐桌周邊用具。

(下)在地食材餐盒。

駿

青年志工力量大

(5)

被 遺 忘 的 繁 華 - 中 壢 五 號 倉 庫 的 興 衰 與 重 生

記者 / 張鈺沛、邱品慈

問起當年如何毅然決然放下公職成立桃園藝文陣線 時,理事長劉醇遠望向了倉庫的彼端。近日為了中 壢車站旁的五號倉庫即將拆遷一事,不斷奔波勞 碌,使他的眼神略顯疲憊,卻仍舊藏不住為了實現 文化保存,那顆不服輸與堅定的心。五號倉庫的故 事,說來話長。

發現:意外的緣分

那一年桃園藝文陣線的成員會來到這裡,完全是個意外。

2017 年,成員們在文史工作群組收到鐵道倉庫招租的消息,

原本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想不到就此與五號倉庫結緣。成 員惠如回想起當時,連鐵道倉庫在哪裡都不知道,經細查才 發現,這些鐵道倉庫從日治時期便坐落在中壢車站旁,是當 時熱鬧的貨物集散地;然而因時代變遷,鐵路運輸的需求大 減,倉庫逐漸被人們遺忘。直到今日,才被藝文陣線的成員 們揭開它塵封已久的故事,並著手進行保存工作。

五號倉庫偌大的空間,使剛來到的成員們充滿想像。「有 些人想作展場,有些人想做劇場,也討論過咖啡廳、甚至在 地長輩說,可以在倉庫後面做一個看火車的看台。」成員彥 穎說道。「但藝術節之後,就發現桃園很少有自由的展演空 間,而我們也是一邊做、一邊修正這個空間的使用方式,最 後選擇保持它的使用彈性,讓這裡成為一個可以實現各種可 能的空間。」 於是,五號倉庫,可以是展場、劇場、文化 資產,也能是裝載附近長輩們回憶的地方,從原本保存貨物 的倉庫,到如今成為了保存思想的空間。

每個地方都需要做夢的人,

但當這個夢想一直提出去,

卻沒有辦法被實現的時候,

那就會很痛苦,

也是我們離職的原因。

火車看台的打造。重建耆老們過往的回憶。

屋頂修整。年久失修的倉庫漏水嚴重,是團隊成員極為頭痛的問題。

(6)

重建:現實與實現

經營:以故事連結

構想雖然很美,實踐才是考驗。由於倉庫長久沒有良好的 維護,白蟻蛀蝕,結構被破壞,加上來去的店家複雜,從承 租到正式開幕,還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幫倉庫作修整。

「人的問題,錢的問題…好多問題。」談到當初重建五號 倉庫的時光,藝文陣線的大家都有感而發。「因為餐廳都搬 走了,還記得剛來的時候,老鼠都餓死了。我們辦公室那裏 當初是水溝的位置,水溝蓋打開,裡面全部都是老鼠的屍 體,還要一隻一隻挖出來才能整理。」醇遠說到這裡,小記 者們已經毛骨悚然,他卻仍舊淡然。

「我印象很深,因為整修我們是一直在做苦力,那就有 員工會說,明天可以請假嗎 ? 或是參與政府活動而來的義 工,發現是勞力活,我們還要安撫他們這些志工的心態。」

彥穎說著,而這次,陣線的大家明顯有了反應,是種對現實 的無奈,以及他們無法言語的心酸。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幫忙,里長阿、成員的父母,

真的要感謝很多人。」惠如補充到。要從無到有成就一件 事,真的不容易,也正因如此,成員們更加感謝所有的幫 助,正因為這些人無私奉獻的精神,今天的五號倉庫藝文空 間才得以實現。

「常常會有人問很多空間經營者,到底為什麼自己想經營一個藝文空間,這麼辛苦,為什麼 不好好當設計師、藝術家辦活動就好 ?」談起這兩年的經營,醇遠再度露出堅定的眼神。「空 間就像是一個容器,將這個空間養好之後,就會有人進駐。但如果這個空間不在的話,這些感 動的故事就不會在中壢發生。」兩年下來,這裡已經成為許多展覽或戲劇演出的選擇之一,也 時常有附近居民當作休閒的處所。

彥穎聊到:「進來看展覽的人很多是阿公阿婆,他們看完之後,也會很想做自己的作品展 覽,偶爾聽他們憶當年,說說以前生活的故事,對我來說,這個倉庫保存的,是他們以前的記 憶。」從原本的廢墟,到如今的藝文空間,成員們無償的努力,讓中壢多了一個地方,可以自 由的交換故事。

而提到這段時間經營下來的感動,惠如頗有感觸的說:「很感動的是,你知道這些藝文人 在中壢這塊土地努力很久,當他有一個好團隊需要表演時,會願意在五號倉庫這個地方,讓這 件事發生。」醇遠接著說:「其實我們也在慢慢地完成其他人想在中壢做的事情:之前有一個 老師,我們一直邀請她來看戲,但她討厭死中壢了,每次來就想趕快回台北,因為這邊沒有什 麼事情讓她可以停留,沒有辦法參與什麼。後來真的來了之後,她大受感動:「我們真的弄了 一個很棒的空間。」

空間創造了連結,將人與人的關係牽在了一起,往後,當這些人再度來到中壢,五號倉庫,

會成了大家的落腳之處,即使身處異鄉也不孤單,只是這樣的中壢之美,是否能持續發生?

五號倉庫內部景。

世外桃源

(7)

衝擊:未知的命運

「其實今年我們都很怕面對這個問題,大家都會問說,租約今 年 12 月就到了,那你們之後怎麼辦 ?」問起拆遷的問題,陣線 的夥伴除了遺憾,更多的是迷惘。

由於桃園市政府的鐵路地下化政策,團隊辛苦兩年的藝文空間極 可能面臨拆除的命運,即使團隊努力與政府和地主展開溝通,卻 都得不到正面回應。

「我們也試著去溝通倉庫的價值。我們其實不反對商業開發,

文化也可以變成商業的一環,例如台北松菸等等。」而在多次請 願後,政府給的回應是:部分列冊追蹤。至於列冊追蹤是否能夠 真正的保存這個日治時期就存在的倉庫?翻看過往列冊追蹤的 案例,藝文陣線的夥伴們留下一個大問號。

「我必須說所有的規劃都不是死的,只是看大家願不願意調 整跟改善。畢竟這件事情也不是只有我們一個團隊的事情,它是 整個中壢共同的決定。如果文化局真的沒有要好好面對這個城市 的形象和特色,那為什麼壓力要到文化資產保存的團隊身上 ?」

這是藝文陣線成立這幾年下來,最大的感慨。僅僅憑著幾個人之 力,該怎麼撐起整個中壢的文化保存?如何喚起大家對於這片土 地的心,團隊努力了這幾年,依舊是個難題。

「我們要想的是,如果沒有建築的保存,該如何累積足夠的 文化能量?當別人問起中壢的特色是什麼,我們拿什麼跟其他人 說?如果要擺脫文化沙漠的稱號,減少中壢的負面行銷,那我們 總該做些什麼才能站的住腳吧?」彥穎的期盼,也是藝文陣線一 直想提醒大家的話,若只有少數人的努力,多數人只是漠視,那 這些歷史,最終只會被時光的長河帶走,有一天,這塊土地將再 也沒有過往的痕跡,值得後人訴說,我們會徹底失了根。

中壢人的文化保存行動。

世外桃源

(8)

未來:待完成的夢

「即使是在剛剛的訪談過程中,我都還在想,要有什麼辦法 讓這裡繼續活下去。」雖然拆除倉庫幾乎已經成為不可動搖的結 果,藝文陣線的大家,仍舊想在年底前做最後的努力。聊到未來 的想像時,惠如提及許多未盡之事。

「如果還有下個三年,我們也許可以用另一種型態讓他更完 整?現在的倉庫很多硬體設備都不夠好,許多規劃也不夠精緻,

對我而言這個倉庫的狀態並不是終點,我們總會思考還能做些什 麼,讓來到這個空間的人,可以喜歡這裡。」

在面對這些事的心態上,醇遠提到自己的轉變:「前面幾年 我們給自己的壓力或心態,或覺得這件事情一定要被完成,但後 來我自己心態調整後,會覺得文化保存未必是一定要我們來完 成,以五號倉庫來說,我們在這裡的任務是使用它,開放它,讓 別人看到他的價值,讓他有機會被保存,這就夠了。如果還有未 來,就繼續使用,如果真的沒了,換一個空間換一個形式,我們 還是有其他方法去推動我們想要的事情。」

人生的課題總是如此,會失去些什麼,但同時也會帶著一些 收穫:有形的,無形的,並往下個路程前進,「這兩年,我開始 去思考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我不想為做而做,不想只是符合案 子的業績,我想要有實質上的意義。因此,就算再小的計劃,我 都希望可以推動些什麼事情。」惠如說到這裡,陣線的大家輕輕 的點了點頭。

也許未來再也見不到五號倉庫,但在它生命的最後兩年,有 一群人,努力讓中壢的人們看見它,了解它,並帶著它的故事繼 續往前走,這或許是最美麗的謝幕了吧。

「在最後怪手要來的那刻,我們還是會去擋怪手,擋不下來 的話也沒辦法,至少目前我們做到了,讓大家記得這件事。」

五號倉庫靜靜的聽著,正如同它過往那樣,靜靜地注視著中壢的 變化。服務會繼續,歷史會傳承,只要那雙炙熱的眼神還在,藏 在成員腦海裡的藍圖總會有完成的一天。

世外桃源

(9)

有一群人選擇拿起他們手中的 相機,跨越海洋,距離臺灣 114 海里 的 島 嶼,展 開為 期兩 個禮 拜的 探 訪 之 旅。 並將 感受 到的 溫暖,拍攝成一部又一部的紀錄 片。他們是—中原大學服務學習 V 落客團隊。

Video Blogger V 落客

服務地點的選擇-文化式微的馬祖

「透過影像紀錄保存,藉此推廣臺灣的當地文化」是 V 落客團隊的核心服務理念。2020 年的夏天,他們前往位在 馬祖最南端的島嶼—東莒,和當地的大浦 Plus+ 團隊合作 成立工作坊,帶領馬祖高中的學生,一同參與紀錄與傳承 文化的行列。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兩位 V 落客的團員來與 我們分享他們在服務過程中所得到的珍貴體驗,分別是應 外四甲的團長余昱慧與應外二乙的團員余姵萱。

50 年代臺灣進入到工業時期,更多的工作機會吸引早期以 漁業維生的馬祖居民,臺灣本島成為馬祖人移入的最佳選 擇,在人口逐漸外移的情況下,隨之而來的,是面臨傳統 文化的凋零。他們希望能用自己在團隊中學習到的拍攝與 剪輯能力,實地深入服務馬祖,推廣在地文化,延續當地 過往的繁榮景象。

島嶼上的人情與文化

文化是長久累積演變、自然而然凝聚出來的,馬祖人對馬 祖的真情,是連結一切的文化源頭。不論是餐桌上的美食,

或是在傳統信仰的莊重虔誠,都可以感受到馬祖人是如此 珍重、的珍惜這塊土地孕育出的一切,因此 V 落客選出了

「飲食」、「 信仰」、「洄」這三個主題,期望以這三個 主題為記錄主軸,將馬祖人生活中的日常與在地文化、風 情,保存紀錄,細細珍藏。

V

/ 廖

細細聆聽馬祖耆老們對擺暝祭的過往記憶。

中原大小事

(10)

飲食與人情味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馬祖保留著淳樸的生活模式:島上 沒有市場,食物採購不易,居民們大多以自給自足的方式 生活著。也產生許多在地的美味,譬如:紅糟。紅糟,以 糯米、紅麴、水三者融合發酵而成,甜中帶有些酒味,是 馬祖人共同的回憶。然而隨著外移人口的增加,這份家鄉 味逐漸消失,於是 V 落客決定深入瞭解東莒的居民,一同 傳承這項手藝、歷史及淵源,延續這個記憶中的美味。

提到這段採訪時,V 落客想起當地居民的熱情,臉上堆滿 了笑容。馬祖人好客,每每採訪結束,總會端出一道道私 房料理招待早已餓到不行的團員們,其中最令團長印象深 刻的,是刀子嘴豆腐心的阿華阿姨,面對素食主義的團長,

嘴巴上說著:吃素怎麼會飽啊!這麼年輕幹嘛吃素!嘴巴 嘮叨的同時,卻又默默的從身後端出一碗加菜又加蛋的豐 盛菜餚,原來在陌生的環境,彼此互不相識的人,也能因 為人情的連結,體會到心中的溫情。

信仰與記憶

此起彼落的鞭炮聲與人聲交雜下,廟會人員抬著神轎經過 家家戶戶的門前,各式各樣的神祇出巡繞境,穿梭在煙霧 與火花之間,有人敲打著鼓板,有人穿著傳統服飾,這是 每年元宵節前後,馬祖的各個村落會舉行「擺冥祭」,居 民向神明祈求今年平安順遂,祭拜完後的「食福」,是在 廟宇裡大家一起用餐,凝聚那些許久才回鄉的居民們,祭 典持續整個夜晚,通明的燈火照亮所有街道,也為居民之 間的情感加溫。

久久才回來馬祖一次的爺爺奶奶和團隊們提到,每逢祭典 時他們會特地搭船來參加,而剛好活動期間的風浪是最危 險的,他們卻願意冒這個風險也要上船,馬祖人可以過年 不回馬祖,但「擺暝」一定會回去!因為這裡乘載著他們 往年的回憶,即便年輕一輩已對信仰沒有如此強烈的意識,

爺爺奶奶仍誠心希望子孫能夠繼續傳承這項技藝,本來應 該安逸的過著退休生活的長輩們,卻對家鄉依然懷有如此 的憧憬,讓團員們都非常欽佩。

聽著馬祖居民講述紅糟的做法。

中原大小事

(11)

洄與盼望

服務馬祖也服務自己

可曾想像「回家相聚」這件事在馬祖人身上是多麼的艱辛 可貴。在外地留學的青年、在外地掙錢的壯年、大家都在 異地夜以繼日的打拼著,有人是為了夢想、有人是為了三 餐溫飽、更多人是為了良好的生活品質。僅有一間大學的 馬祖,使得學生想尋求更好的教育資源,不得不到外地讀 書,畢業之後,也就近尋找工作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

對馬祖的眷戀也一點一滴慢慢地消失,正是馬祖所遇到的 瓶頸。

採訪的結尾,問到V落客成員對這次馬祖之行的收穫時,他們微笑地說:「服 務結束後也許不會記得馬祖的風景有多美,但會永遠記得當地人有多美。」

他們回憶到籌備初期,自己對馬祖的印象如教課書記載般受限,但在實際瞭 解馬祖後發現還來得更有溫度。親耳聽到馬祖高中的學生說出:「原來家鄉 有這麼豐富的文化資源!」,也開始意識到文化傳承的重要與使命。對此,

團隊明白一切的值得,都是來自服務成果被受眾肯定。不熟悉自身家鄉的文 化成為團隊的共同體悟,V落客從異鄉人的視角,看見他們眷戀馬祖的情感,

將這份觸動,化為對傳承文化的使命感,以此為契機,開始積極參與家鄉舉 辦的傳統活動,也希望能將這份精神,延續在下一代的心中。

與馬祖高中生及大浦 Plus 夥伴們共同企劃如何保存在地文化。

紀錄片「洄」播映日,與馬祖居民 們共同留影合念。

中原大小事

「在我們追求美好的同時,會不會不小心遺漏了些什麼?」這是不忘本的曹 爸遵循的精神,他從小在馬祖生活,長大後到臺灣本島找工作,像多數馬祖 人的選擇一樣,然而與眾不同的是,退休後的曹爸決定重返家鄉,為自己的 家園重塑新面貌,締造更美好的馬祖,讓兄弟姊妹願意回家鄉相聚,「就像 回到兒時的時光,希望大家都能一同感受這塊土地的人情味,一同享受這塊 土地的清閒」曹爸不斷不斷地強調著。洄—三點水加上回家的回,盼望馬祖 人都如鮭魚迴游一般,重回家鄉的擁抱。

(12)

服務學習雙月刊

發 行 人:張光正 總 編 輯:陳冠宇 執 編:李俊耀

編 輯 群:鄧榮樺、盧永富、吳靚瑩、范姜緗筠、侯權峰 校園記者:陳緯玲、吳孟庭、黃逸軒、廖羚雅、張鈺沛、邱品慈 設 計:游婷雯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現存史料來看,圓瑛與太虛的第一次會面,可能是在一九○四年冬月間。那時,太虛

語文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而思想感情是語文的內容。中國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中國語文課程為各學習階 段提供「建議篇章」, 推薦 適合學生程度的文言經典作 品。. 教師可按學校情況,靈 活地把「建議篇章」融入課

能見度是指 正常視力 的人能夠看到和辨認出適合目標的最大距離︒...

•三個月大的嬰兒在聆聽母語時,大腦激發 的區域和成人聆聽語言時被激發的區域一

為麥樹堅散文集《對話無多》作序的葉輝指出,收錄 於集中的另一篇作品《家訪》,曾獲 2002 年中文文學

4.1.2 從一九九七年起,某些課題曾在一些學校進行試教(有關試教 課題/教學策略見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