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TPR) 學習案例

發佈日期:2017.12.27.

適用對象:所有醫療機構/所有醫療人員 撰稿人:外部專家撰稿

審稿專家:TPR 工作小組校修

淺談雙重核對(Double check)

案例描述

<案例一>

某甲病人需要輸血,因為甲病人並未在該醫院進行過血型檢驗,因此醫生開 立血型檢驗醫囑;根據血型檢驗單及醫院電腦紀錄,甲病人自述血型皆為B+。

甲病人抽血後將第一次檢體送驗,經機器檢驗結果檢體血型為A+,手工操作檢 驗結果也為A+,與甲病人自述血型不合,因此請病房再送第二次檢體。甲病人 第二次檢體經手工操作檢驗結果為AB+,與自述血型和第一次檢體結果皆不相 同,可能有抽錯病人或將檢體貼錯標籤的疑慮,為求慎重,請病房重送甲病人第 三次檢體,經手工操作檢驗結果為AB+。為確認病人與檢體正確性,請病房再 送甲病人第四次檢體,機器檢驗結果與檢驗結果相符,為AB+。

<案例二>

病房送病人A備血單至血庫,但送來的檢體標示卻為病人B;當日病人B並 無用血需求,但該檢體上以及備血單皆有兩位護理人員核對紀錄(蓋章)。在通 知病房確認實際需備血病人為病人A後,請病房重送病人A的檢體。收到病房重 送病人A備血檢體後,發現檢體只有一人簽章。

問題分析

案例一中最後確認甲病人血型應為AB+,顯示第一次檢體顯然有誤(機器 檢驗結果與手工操作檢驗結果相同為A+,故應可排除「因檢驗過程發生異常,

導致血型檢驗結果錯誤」)。錯誤檢體(送驗的檢體不是從甲病人身上抽出的)

發生的原因可能是:抽第一次檢體時兩位護理同仁未確實做到病人身份雙重核對,

造成從錯誤的病人身上抽出檢體(抽錯病人);或者在檢體抽出後貼錯標籤(例 如應該抽甲病人的檢體,貼上甲病人的標籤,卻誤將標籤貼在乙病人的檢體上,

(2)

2

而將乙病人的檢體當作甲病人的檢體送驗)。

案例二中備血單與檢體標示不符,可能是抽錯病人或貼錯標籤;從病人B 並無用血需求,並且病房確認實際需備血病人為病人A來看,貼錯標籤可能性高,

但檢體以及備血單皆有兩位護理人員核對紀錄(蓋章),兩位護理人員皆未發現 備血單與檢體標示不符,顯示護理人員可能未依規定進行真正雙重核對,僅蓋章 了事。重送檢體後僅有一人簽章,證實在病房雙重核對並未落實。

背景說明

雙重核對(Double Check)的概念是為了避免人為失誤所設計的一種防患 機制,通常運用在病人身份辨識與(檢體)資料勘誤工作上。但是雙重核對的概 念也往往對不同的醫療人員代表不同的意義,因而衍生出不同的作法,造成溝通 上的困擾。更因為雙重核對較一般的單一核對機制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資源與 時間,經常不易落實。因此有必要對於雙重核對的各種形式作法、優缺點與使用 時機加以討論。

雙重核對可以代表用餘備的資料(Redundant Data)比對、重複動作

(Repetition)或者雙重確認(Reconfirmation)機制。以餘備的資料比對常 見使用在病人身份辨識時,運用一種以上的資料(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證字 號、/病歷號碼等)來證實執行醫療行為的對象正確無誤;由於身份資料可能會 有相同(同名同姓、同一天生日)、遺忘/記錯(忘記身份證字號或將農曆生日 記成國曆)或者難以取得(病患通常不會記得病歷號)等現象,因此運用一種以 上的資料可確保上述狀況發生時,仍有其他資料可提供與病人身份的可靠連結。

重複動作(Repetition)則是進行兩次“相同”的資料確認動作,可以由單人或 雙人來進行,在雙人進行下又可分為同時(稱為同步Synchronous/協同

synergistic)與非同時(稱為非同步Asynchronous/輪替Alternating)兩種方 式。舉例來說,確認病人資料無誤/與參考資料相符可以由一位護理師執行兩次 核對(譬如閱讀兩次)、或由兩位護理師同時核對(譬如兩人同時唸出資料,彼 此互相比對)、或由兩位護理師輪流核對(譬如一人先唸出資料、另一人在旁核 對,然後交換角色做相同動作)。雙重確認(Reconfirmation)則是透過進行

“不同”的資料確認動作(例如運用不同的資料、設備或管道),來保證病人身 份辨識無誤/資料輸入或呈現正確。舉例來說血型檢驗運用機器與手工兩種檢驗 方式就是重複確認;而護理師運用掃描器讀出條碼後,再比對條碼所辨識的資料

(3)

3

也是一種重複確認。因此「雙重核對」不一定是「雙人核對」,可以是單人重複 動作,或者一人一機;另外雙重確認也可以「雙人核對」方式進行,例如一位護 理師運用電子病歷,另一位護理師查閱紙本資料,也可以達成「雙重核對」的效 果。

要讓雙重核對發揮效果,選擇適當的核對機制至關重要。例如在進行病人 辨識時,就不適合進行重複動作(同樣的東西問好幾遍),徒增困擾;除了採用 餘備資料比對外,可讓一名護理師主動詢問病人資料(以開放式問答,例如:您 叫什麼名字?而非是/否題引導,例如:您是不是某某某?),另一名護理師核 對病人手圈/床卡/病歷資料。另外病房常見兩名護理師同時重複動作(例如兩人 同時唸出標籤/備血單/醫囑等資料),除非該資料有固定格式並且兩人間有默契,

否則容易造成干擾(不容易同步)甚至因而虛應故事(動動嘴巴做樣子)。另外 若以雙人非同步重複動作(輪替核對),則應儘量縮短時間間隔,以免忘卻前一 人所需核對事項,或者根本忘記需要核對(此在雙重確認也容易發生,因為間隔 太久,以為已經確認過了。)以案例中的貼錯標籤為例,很可能就是一名護理師 抽完檢體後,另一名護理師忘記馬上核對(或者只有一名護理師的狀況下,可能 因為同時抽多位病人而弄錯檢體。)而導致。雖然雙人核對的形式花費較多時間,

並且需要兩人以上配合,但在時間人力允許的狀況下,雙人核對的正確率高於單 人核對(Kawado et al., 2003);所需要注意的是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因為有另一人在場,就會有其中一人因而鬆懈(Latané & Nida, 1981),此狀況 又以輪替核對較為嚴重(因為兩人動作重複,如案例二的例子),採用雙人雙重 確認(兩人用不同方法核對)可減少旁觀者效應,但需要耗費更多資源(紀錄額 外的資料/開發新的比對辦法),因此建議醫療單位應該進行風險分析,針對安 全關鍵(Safety-Critical)以及單點失誤(Single-Point Value)採取雙人雙重 確認機制,以減少人為失誤發生。最後使用條碼或其他資訊裝置代替人力可以成 為變相的雙重確認機制,關鍵在於是否有人在旁監督?過度信賴機器而無人監督 的結果,可能造成一旦初始設定有誤(例如一開始的條碼貼錯),就如雪崩般發 生一連串失誤而缺乏攔截機制;即使有人在旁監督,也需要考量對科技的依賴性 以及蹩腳自動化(Clumsy Automation)所帶來的後果。前者醫療人員會因為 科技便利而忽略對臨床病人主動觀察的要求,並過份依賴系統提示導致失去判斷 能力;後者則因科技導入造成額外的工作或意外的(壞)結果,而導致醫療人員 繞過系統/異常使用系統,產生非預期的風險(Dekker, 2016)。因此自動化/資訊

(4)

4

化並非取代雙重核對機制的萬靈丹,而需要審慎評估系統風險狀況作出適當的選 擇,才能夠確保病人安全,提升醫療品質。

學習重點

 雙重核對的概念對不同的醫療人員有不同的意義,也衍生出不同的作法;

由於雙重核對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資源與時間,經常不易落實,有必要 審慎評估系統風險狀況,對於雙重核對機制作出適當的選擇。

 雙重核對包含餘備的資料(Redundant Data)比對、重複動作

(Repetition)或者雙重確認(Reconfirmation)機制。

1. 餘備的資料比對常使用在辨識病人身份時,運用一種以上的資料(姓 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證字號、床號/病歷號碼等)來證實執行醫療 行為的對象正確無誤。

2. 重複動作是進行兩次“相同”的資料確認動作,可以由單人或雙人、

重複與輪替兩種方式來進行。雙人重複動作需要資料有固定模式並且 兩人有合作默契,輪替核對則應儘量縮短時間間隔;在時間人力允許 的狀況下,雙人核對的正確率高於單人核對,所需要注意的是旁觀者 效應(Bystander Effect)。

3. 雙重確認是透過進行“不同”的資料確認動作(例如運用不同的資 料、設備或管道)來保證病人身份辨識無誤/資料輸入或呈現正確,

可以「雙人核對」方式進行,或是一人一機。雙人雙重確認可減少旁 觀者效應,但需要耗費更多資源,因此建議醫療單位應該針對安全關 鍵(Safety-Critical)以及單點失誤(Single-Point Value)採取雙 人雙重確認機制。

 自動化/資訊化並非取代雙重核對機制的萬靈丹,使用條碼或其他資訊裝 置代替人力可以作為雙重確認機制,但需要適當的監督,並且考量對科技 的依賴性以及蹩腳自動化(Clumsy Automation)所帶來的後果。

參考資料

1. Dekker, S. (2016). New Technology, Automation, and Patient Safety.

Patient safety: a human factors approach (pp. 83-98). CRC Press.

2. Kawado, M., Hinotsu, S., Matsuyama, Y., Yamaguchi, T., Hashimoto, S., &

Ohashi, Y. (2003). A comparison of error detection rates between the reading aloud method and the double data entry method. Controlled

(5)

5

clinical trials, 24(5), 560-569.

3. Latané, B., & Nida, S. (1981). Ten years of research on group size and help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9(2), 3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以知識人才為軸心的世紀,因此我們積極規畫一系列專精而周延

家庭是一個規則管理的系統,因此有許多管理的規則,但這些規則在家庭中都是隱藏的,不 用說家人都會知道。

A: 民法第八百五十一條規定, 「稱地役權者,謂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 之權。」

預防高齡駕駛人 因身心狀況之變 化,而造成駕車 之潛在風險,並 以最小衝擊為前 提作最大有效管

Anti-pseudomonas beta-lactam abx+ quinolone (ciprofloxacin 400mg Q8H 或 levofloxacin 750mg

 另一個較可能被交通工程人員所採取的措施 乃是「單行道管制」,此因在單行道系統中 運行的左轉車流是不會遭遇到對向車流的干

題,沒有辦法扣住一個核心,因為「流行病」本身會讓人家理解為一般的流行

王拔群 委員 、余佩燁 委員 、呂 立 委員 、李君儀 委員 、李世凱 委員 、洪冠予 委員 、賀倫惠 委員 、 劉人瑋 委員 、謝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