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立國中教師之職場暴力經驗、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與其健康影響:多階層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公立國中教師之職場暴力經驗、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與其健康影響:多階層分析"

Copied!
7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Institute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公立國中教師之職場暴力經驗、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與 其健康影響:多階層分析

Workplace violence, 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health among teachers of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A multi-level analysis

詹明瑾 Ming-Jin Chan

指導教授:鄭雅文 博士 Advisor: Yawen Cheng, Sc.D.

中華民國 106 年 06 月

June, 2017

(2)

ii

目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v

誌謝 ... v

摘要 ...vi

Abstract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3

第一節 職場暴力之定義 ... 3

第二節 職場暴力之高危險族群及其暴力來源 ... 8

第三節 職場暴力經驗對教師之影響 ... 10

第四節 心理社會安全氛圍(PSC)之概念及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 12

第五節 國內外教師職場暴力相關研究回顧 ... 1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1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17

第二節 研究樣本與收案對象 ... 1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1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27

第一節 問卷信度分析 ...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工作特質與身心健康描述性統計 ... 31

第三節 社會學人口特質、職場暴力對身心健康影響之迴歸 ... 39

第四節 學校層級分析 ... 46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 53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 5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57

第三節 建議 ... 58

參考文獻 ... 59

附錄一 研究問卷 ... 65

(3)

表目錄

表2-1 NIOSH 四種職場暴力來源 ... 5

表2-2 ILO 職場暴力來源類型 ... 6

表3-1 研究變樣操作型定義 ... 21

表4-1 「工作特質量表」、「職場疲勞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心理社會安全氛圍 量表(PSC-12C)」4 個分量表內部一致性分析(n=1059) ... 28

表4-2 研究對象學校教師樣本數:依性別區分 ... 31

表4-3 調查對象社會人口學特質之分佈:依性別區分 ... 33

表4-4 調查對象職場特質之分佈:依性別區分 ... 34

表4-5 調查對象職場疲勞與身心健康狀況之分佈:依性別區分 ... 35

表4-6 調查對象遭遇職場暴力情形之分佈:依性別區分 ... 36

表4-7 調查對象遭遇職場暴力之嚴重程度及發生頻率:言語暴力及心理暴力 ... 37

表4-8 職場暴力主要來源 ... 37

表4-9 任一型式職場暴力之複邏輯斯迴歸分析(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 39

表4-10 研究對象之自評健康、心理健康及職場疲勞程度之複邏輯斯迴歸分析 ... 41

表4-11 教師職場暴力經驗、自評健康、心理健康與職場疲勞之複邏輯斯迴歸分析 ... 43

表4-12 言語暴力與心理暴力之內外部來源對自評健康、心理健康與職場疲勞程度 之影響 ... 45

表 4-13 調查對象學校內部一致性、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分數與等級 ... 46

表4-14 研究對象之學校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與職場暴力、健康狀態之交叉分析 ... 48

表4-15 教師心理健康不佳(BSRS-5≧6 分)之多階層分析 ... 50

表4-16 教師個人疲勞程度高(個人疲勞量表≧50 分)之多階層分析 ... 51

表4-17 教師對服務對象疲勞程度高(對服務對象疲勞量表≧50 分)之多階層分析 . 52

圖目錄

圖3-1 本研究之分析架構 ... 17

(4)

iv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5)

v

誌謝

我終於要畢業了!

時光飛逝,猶記得剛考上碩班時的那份雀躍,而後休學兩年經歷了教師實 習、教師甄試考試應屆上榜,才終於能夠回歸學生生活、跟上R04 的列車,一起 努力向前,如今,能夠與你們一起如此順利的利用兩年時間完成研究所學業,這 份幸運與感謝,絕不是三言兩語足以形容。

能夠順利完成這個學位,首先,感謝耐心指導我的雅文老師,老師總是不厭 其煩地在忙碌中指導、或拋出問題讓我思考,當我遇到困難時,老師更是忍受玻 璃心的我、引導我尋找研究方向,雖然只有短短一年半的學習,雅文老師對研究 的熱情與投入以及對學生的用心是影響我最深的一段成長經歷;其次,感謝兩位 口試委員,師大衛教系施淑芳教授和台大護理系蕭淑銖教授,用心針對每一篇章 給予修改意見,使本論文更臻完善;還有謝謝每一位協助發放問卷的朋友以及受 訪的老師們,沒有你們的協助受訪,根本不會有這份研究!

能有這兩年的碩士進修生涯,要謝謝工作學校的校長、主任以及同事們的包 容,讓我得以在工作中抽空出來進修,更是時時在我耳邊叨叨絮絮、要我加把 勁;更謝謝健管所的師長,讓我這個健管門外漢,可以在課程中開拓了自己的視 野;謝謝所辦的怡君姐、奕嘉姐、曉蓉姐,總是協助我們許多行政上的庶務及協 助;另外要特別感謝立中學長,在這半年總是督促著我的研究進度,並無私地給 予很多資源及指導,讓我的論文得以如期完成;也謝謝617 研究室的夥伴們,介 然學長、依倫學姐、家琳學姐、曦辰學姐、恆豪學長、佳旃學姐、怡欣學姐、汎 如、璽涵、虹汝、宗延,在研究室meeting 給予的指教與激盪;謝謝 R02 的君豪 學長,成為僅剩的R02 一起奮鬥,在修課時總是給予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謝謝 R04 的好朋友們,一路上有你們的鼓勵和支持,一起經歷這兩年的喜怒哀樂時 光,真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了,有你們真好!

此外,一定要感謝我最愛的家人們,總是默默支持著我的夢想,在忍受我的 起伏情緒後,仍願意成為我最穩健的靠山,你們真的是我最溫暖的避風港;也謝 謝晟弘和芷寧,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兩個人,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成了我最好的 小幫手、還要當我的精神支柱,因為有你們,讓我更有往前的動力與堅持下去的 毅力,謝謝你們!

其實,還有好多應該要感謝的人,但不論如何,謝謝這二年來身邊的人、

事、物與所有的一切,碩士畢業只是另一段學習與生活的開始,希望我能夠繼續 帶著這份熱情與活力,讓未來的每一天過得更加精采且充實!

最後,我想將這份榮耀,獻給天上的阿公、外公、外婆,謝謝你們一直在身 邊保佑著我!我終於完成了人生夢想之一,我,要從台大研究所畢業了!

詹明瑾 謹誌 中華民國106 年 06 月

(6)

vi

摘要

背景與目的:職場暴力議題近年來日益受到關注。教師亦可能遭遇來自學 生、家長或學校內部的職場暴力,而職場暴力經驗很可能對教師身心健康及其教 學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學校對於教師職場暴力問題的態度與回應方式,可能影響 教師身心健康,然而對此議題,台灣仍少有實證研究。本研究旨在瞭解公立國中 教師遭受職場暴力的現況、暴力類型及其來源,並從組織層級,探究學校的「心 理社會安全氛圍」(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 PSC)對職場暴力的發生狀況,與其 對教師心理健康、自評健康及疲勞感受的影響。

方法:本研究以現任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採方便取樣進行問卷調 查,總共發放1087 份問卷至 48 間學校,回收有效樣本 1059 份;問卷內容主要

包含個人背景資料、過去12 個月之職場暴力狀況、職場工作特質、心理社會安

全氛圍、身心健康狀況及疲勞感受,採多階層分析探討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與教師 職場暴力經驗、心理健康、自評健康及疲勞感受之相關。

結果:國中教師在過去一年中曾遭任一型式職場暴力之盛行率為34%,依據職

場暴力的型式區分,可發現言語暴力盛行率最高(27.4%),其他依次為心理暴力

(18.2%)、肢體暴力(3.7%)與性騷擾(6.0%)。言語暴力、肢體暴力及性騷擾的 來源主要來自學生,而心理暴力來源則大多來自學校內部之同事或單位主管。在多 階層分析方面,在控制職場暴力經驗、性別、工作年資、工作職稱及工作職場特質 後,處於低心理社會安全氛圍的學校之教師,其「對服務對象疲勞程度」顯著較高,

但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與自評健康、心理健康及個人疲勞感受無顯著相關。

結論:相較其他行業之受僱者,本研究發現公立國中教師的職場暴力盛行率偏 高,言語及肢體暴力主要來自學生,而心理暴力主要來自學校內部之單位主管或同 事。本研究並發現,學校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越差,其教師對學生的疲勞程度越高。

本研究對教師職場暴力問題提供實證資料,並指出學校心理社會氛圍對教師身心 健康之重要性。

關鍵字: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多階層分析、教師、健康、職場暴力

(7)

vii

Abstract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Workplace violenc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jor psychological work hazard in many work settings. Teachers may also encounter workplace violence, arising either from students, parents or colleagues. Such experiences may seriously affect teachers’ health status and their teaching quality.

Attitudes and strategies of an organization in handling workplace violence could have substantial influences on workers’ psychosocial work conditions and health-related wellbeing. However, few empirical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is topic among teacher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types, sources and frequency of workplace violence among teachers of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 of organization- level 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PSC) with teachers' mental health, self-rated health, and burnout statu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ith a convenience sampling scheme was conducted.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1,059 teachers from 48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obtain information regarding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s of workplace violence over the previous 12 months, work characteristics, 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 mental health, self-rated health and burnout status. Multi- leve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 workplace violence and health status in teacher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any type of workplace violence among teachers was 34%. Verbal violence was ranked as the most commonly experienced type of workplace violence, followed by psychological violence. Verbal violence, physical violence and sexual harassment experienced by teachers came mostly from students, while psychological violence came mainly from colleagues or supervisors in the school.

(8)

viii

Results from multi-level analyses indicted that lower school-level 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s of client-related burnout among teachers, even with adjustment of the individual-level experience of workplace experience and

demographic and work-related factors.

Conclusio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eachers of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experienced higher risks of workplace violence as compared to general employees, with verbal violence and physical violence coming mostly from students while psychological violence coming mostly from colleagues or supervisors.

Our finding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lower PSC in school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s for client-related burnout. This study provided empirical information concerning

workplace violence experienced by teachers and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ation-level 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

Keywords: 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 multi-level analysis, teacher, health, workplace violence

(9)

第一章 緒論

不當勞動對待或工作壓力源所引起的身心健康問題日趨嚴重,「職場社會心 理危害」也成為國際上職場安全衛生調查之重要議題。2010 年世界衛生組織 (Workplace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發表關於職場社會心理危害的報告書指出,

職場暴力屬於職場社會心理危害之一。近年來,「職場暴力」的問題逐漸受到關

注,職場暴力不僅限於肢體暴力,也可能損害人格尊嚴,是職場上不公平對待、

歧視、偏見及衝突的主要來源,可能對工作者造成精神傷害或心理傷害。

職場暴力為在與工作相關的環境中遭受虐待、威脅或攻擊,以致於明顯或隱 含地對其安全、福祉或與健康構成挑戰的事件;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2013 年 修法時,新增第6 條第 2 項第 3 款:「雇主對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遭受身體或精 神不法侵害之預防,應妥為規劃並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勞動部並在2016 年10 月進一步做出函釋,學校屬教育業,其所屬人員不分身分別(含公務人員 等),均適用《職業安全衛生法》;但在校園中的職場暴力,其加害者可能是學 生、家長、同事甚至是單位主管,而受暴教師及周遭目睹同事遭遇者都比較不會 願意對外投訴(Grandey, Kern, & Frone, 2007),這也使得受暴者更難獲得重視及協 助。

教師是校園裡的重要人物,但教師卻可能會因為工作環境、職務和個人特質 的交相作用下,常遭遇到職場暴力的對待(包括言語暴力、心理暴力、肢體暴力與 性騷擾等),而公立國中教師更是校園職場暴力的高危險族群(McMahon et al., 2014);馬淑清等人研究歸納,職場暴力的後果有合理化暴力行為、煩惱或逃避工 作、影響健康、甚至是產生職場的偏差行為(馬淑清, 王秀紅, & 陳季員, 2011),

而教育職場環境的不友善將可能影響教師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到學生的上課權 益。根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公布之統計資料,2010 年受僱者在教 師專業職業族群中,男性教師遭受到任一暴力型式者占6.69%,女性教師遭受到 任一暴力型式者占4.77%,而其中以言語暴力及心理暴力居多 (邊立中, 鄭雅文,

(10)

陳怡欣, & 陳秋蓉, 2014)。

臺灣的職場暴力研究,多以醫護人員或旅遊業者等私人企業職場暴力為研究 標的,且著重暴力盛行率及暴力種類,而針對校園職場暴力國內外研究僅著重於 微觀的個人因素或職場暴力發生率,缺少校園職場暴力之內外部暴力來源、或探 討組織因素及職場暴力對工作者健康影響。

近年來,國內也逐漸在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欲將原本傳統學校衛生

精神,擴展到六個層面,其中包含創造良好的「健康環境」,目的在營造重視全

人健康的學校氛圍。(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2005)然而,既有的健康促進學校計 畫時常忽略於教師之職場氛圍,大多著重在學生學習環境安全氛圍之重要性。

學者Dollard and Bakker (2010)指出,面對職場暴力議題,應跳脫個人特質及 安全氛圍等因素,透過生態的觀點,瞭解組織內的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對職場工作 者之影響。心理社會安全氛圍(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 PSC) 被視為職場暴力 重要指標之一,心理社會安全氛圍是指在工作場所中,管理者與組織對於員工心 理健康和安全的議題上,其政策、實務與流程的考量與實踐態度(Dollard, 2007),

包含了組織參與、組織溝通、管理優先、及管理層承諾四大面向,皆屬於組織層 面的概念。

因此,本研究除了探討教師族群個人層級之職場暴力內外部來源外,更選擇 以組織氣氛為觀點,探討組織環境內的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對於職場暴力與國中教 師心理健康、自評健康及疲勞感受的影響,以提供未來教師職場健康促進政策之 參考。

本研究透過量性調查,探討以下研究問題:

1. 了解國中教師發生職場暴力的類型、來源與頻率為何?

2. 了解學校層級的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對於職場暴力與教師心理健康、自

評健康及疲勞感受的影響為何?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職場暴力之定義

一、職場暴力定義

近二十幾年來,職場暴力已躍居全球職業安全衛生領域極受矚目的危害。

1996 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第 49 屆大 會決議文中宣告,職場暴力已成為全球性重大且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WHO, 1996; 許繼峰 & 陳旺儀, 2014)。

由於各國間有不同的文化風俗、社會背景以及個人職業對於可接受之暴力行 為定義有所差異,因此國際上對於職場暴力的定義尚無一致定義。目前各方對職 場暴力之定義整理如下:

歐盟執行委員會(the European Commission)於 1994 年首次定義職場暴力,包 含身體及心理的暴力:「員工在與工作相關的環境中(包含通勤),受到虐待、威脅 或是攻擊,導致直接、或間接地對他們的安全、福祉與健康構成挑戰的事件。」

(Incidents where staff are abused, threatened or assaulted in circumstances related to their work, including commuting to and from work, involving an explicit or implicit challenge to their safety, well-being or health.) (Wynne, Clarkin, Cox, & Griffiths, 1997)。其定義顯示了國際間對於職場暴力的問題日益重視,但對於職場暴力定義 中的適用對象、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關係、暴力情形等,隨著國際間不同文化、社 會及職業,將有所異同。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將職場暴力定義為:「在工作 場合中,蓄意地運用權力,對自身、他人、群體或社會進行威脅或傷害,極有可 能造成損傷、死亡、精神傷害、發育障礙或權益的剝奪。」(The intentional use of power, threatened or actual, against another person or against a group, in work-related circumstances, that either results in or has a high degree of likelihood of resulting in

(12)

injury, death, psychological harm, maldevelopment, or deprivation.)(WHO, 1996)此定 義亦是延續歐盟定義,將職場暴力涵括身體及心理的暴力,關於身體暴力:對他 人或群體利用武力,造成別人身體、性、心理上的傷害,其中包含毆打、踹踢、

掌摑、刺傷、射擊、推扯、咬痛、扭擰;心理暴力:蓄意使用權力,包含對他人 或群體利用武力的威脅,造成他人生理、心理、精神、道德或社會發展上的傷 害,像是言語辱罵、騷擾、霸凌、聚眾滋擾和威脅(Di Martino, 2002)。

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NIOSH)定義:「直接針對工作或值勤中的人施以暴行,包括肢體傷害與 意圖傷害的威脅在內,此為職場暴力。」(NIOSH defines workplace violence as violent acts including physical assaults and threats of assaults directed toward persons at work or on duty.)從侵犯性或威脅性的言語到殺人都在職場暴力的範圍之內。

(OSHA, 1996)

以上三種團體將職場暴力分為身體層面及心理層面的暴力。反觀國際勞工組 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定義範圍較為狹隘,僅將職場暴力著重

於身體層面之定義:「勞工在工作期間或與工作有關之因素,導致人員受到不合

理待遇或行為攻擊、威脅及傷害而導致受傷。」(Any action, incident or behaviour that departs from reasonable conduct in which a person is assaulted, threatened, harmed, injured in the course of, or as a direct result of, his or her work.)(ILO, 2003)。

國外文獻中,關於職場暴力常見的詞彙:「workplace bullying」、「workplace violence」概念相似,但兩者主要差異處在於,「workplace violence」除了包含主 管對下屬的欺凌,更有其他暴力來源大部分為工作上接觸的對象(如學生),或來 自客戶(如家長)以及陌生人(如校外人權團體),也可能來自權力對等的同事;而

「workplace bullying」屬於 workplace violence 的其中一種形式,僅發生於權力不 對等的社會關係中,亦即受害者與加害者處於上對下的從屬關係。(Cashmore, Indig, Hampton, Hegney, & Jalaludin, 2012; Chirilă & Constantin, 2013; Hutchinson,

(13)

Wilkes, Vickers, & Jackson, 2008; 馬淑清 et al., 2011)。由於「workplace violence」

涵蓋範圍較廣,職場的侵略行為、不對等關係等不適切的行為皆被納入其中,故 本研究一概以「職場暴力」稱之。

二、職場暴力的類型與來源

針對職場暴力的類型與來源,國際上各研究者有不同的依據,較為廣泛使用 的分類方式包括,分別為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NIOSH)依據加害人與受害人之關係所作之分類,

以及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按照來自職場內部或外 部的暴力來源作分類。

美國對職場暴力的分類方式是有共識的,無論司法部、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NIOSH)、職業安全衛生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各州政府乃至於學術界都按照加害人與受害人之關係,將職場暴力分成 四種類型(NIOSH, 2006; OSHA, 2011),分別為犯罪意圖暴力(Criminal intent)、顧 客暴力(Client violence)、工作者間暴力(Worker-on-worker violence)、私人關係暴 力(Personal relationship violence),內容描述詳如表 2-1。

表2-1 NIOSH 四種職場暴力來源

類型 內容描述

犯罪意圖暴力 Criminal intent

violence

加害者與受害者沒有正式的雇傭關係或組織關係,這類暴力通常 和犯罪有關連,這些犯罪行為包括搶劫、偷竊、擅自闖入和恐怖 攻擊,往往涉及高度他殺的風險。

顧客暴力 Client violence

加害者與受害者有正式的服務關係或是業務關係,此類加害者包 括顧客、客戶、病人、學生、犯人或其他被服務的對象。暴力可 能發生在工作場所,或工作者在其他場所執行職務的時候。

(14)

工作者間暴力 Worker-on-worker

violence

加害者是組織中的員工或是前員工,在工作場所中對其他員工做 出攻擊或威脅的舉動。此類型的暴力事件可能以一連串日益嚴重 的敵意行為出現,常見動機為人際關係或工作相關的糾紛。

私人關係暴力 Personal relationship

violence

加害者與受害者通常有私人關係。常見動機為關係出現困難而進 入職場騷擾、威脅、攻擊或殺害受害者。

資料來源:NIOSH. (2006). Workplace violence prevention strategy and research needs 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近年來,職場暴力成為逐漸受到各國重視的職場社會心理危害,各國皆進行 許多職場暴力的數據監測;英國職業安全衛生署(Healthy and Safety Executive, HSE)排除了 NIOSH 職場暴力類型中的「類型四」,也就是因私人關係而發生在 工作場所的暴力事件,英國表達職場暴力概念使用的是「work-related violence」,

強調「與工作相關的暴力」,而本研究之職場暴力之概念與英國相同,亦是探討

與工作有關之暴力事件,且不納入員工在執行職務過程中因私事或私人關係而遭 受的暴力,因此,本研究不採用NIOSH 職場暴力來源的分類方式進行討論。

國際勞工組織(ILO)將職場暴力分為來源內部職場暴力(Internal workplace violence)及外部職場暴力(External workplace violence)兩種暴力(Chappell & Di Martino, 2006),詳細內容描述如表 2-2。

表2-2 ILO 職場暴力來源類型

類型 內容描述

內部職場暴力 Internal workplace violence

發生在同事或是上司及下屬之間,包括主管及督導者。

外部職場暴力

External workplace violence 發生在工作者及其他第三方之間,包括工作場所出現的陌

(15)

生人、顧客、學生、家長及照顧對象。

資料來源:Chappell, D., & Di Martino, V. (2000). Violence at work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 Geneva.

我國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Labor)按傷害性質,將職場暴力的類型分成四種類型,分別為:言語 暴力、肢體暴力、心理暴力及性騷擾(Di Martino, 2002;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2014; 邊立中 et al., 2014)。我國勞動部於2013年進行「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 知調查」結果顯示,受僱者職場暴力情況,其比例依序為言語暴力8.41%、心理 暴力4.52%、性騷擾1.39%、肢體暴力1.25%。

本研究參考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b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inistry of Labor)之「職場暴力 預防指引」,亦將校園職場暴力類型分為上述四類。相關描述如表2-3。

表2-3 我國勞動部職場暴力來源類型

類型 內容描述

肢體暴力Physical violence 如:毆打、抓傷、拳打、腳踢等 心理暴力Psychological violence 如:威脅、欺凌、騷擾、辱罵等 言語暴力Verbal violence 如:霸凌、恐嚇、干擾、歧視等 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 如:不當的性暗示與行為等 資料來源: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2014). 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

(16)

第二節 職場暴力之高危險族群及其暴力來源

一、職場暴力之高危險族群

各行業皆有發生職場暴力之可能,但部分行業屬於職場暴力之高危險族群。

加拿大安大略省勞動部資料顯示,健康照護人員、社工師、零售業員工、醫療服 務人員、財管人員、教育人員、運輸業者、警察以及維安保全人員面臨著較高的 職場暴力風險(OML, 2009);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調查指出,醫療從業人 員、教師、執法人員、運輸業者、銷售業者是職場暴力的高危險族群(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2006; Harrell, 2011; 楊志明, 陳永煌, & 劉紹興, 1997);此外,美 國職災補償的統計資料顯示,醫療照護人員、公共安全工作者與教師族群為申請 者排行前三,共佔了總申請人口之百分之七十五(Islam, Edla, Mujuru, Doyle, &

Ducatman, 2003);而 2010 年第 5 次歐盟工作狀況調查中(European Working Condition Survey)顯示,健康照護業的職場暴力風險最高,其次為教育業(Parent- Thirion, 2012)。由上述資料可知,教師族群為職場暴力之高風險族群。

教師是學生在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的重要他人,教師被期待著成為學生的楷 模、並負起保護學生免於受害的責任(Lyon & Douglas, 1999),然而,教師往往是 一群被忽視的校園暴力受害者(Fisher & Kettl, 2003; Lyon & Douglas, 1999),此 外,在西方2013 年研究資料顯示,教師有較高可能性成為學校犯罪事件中的受 害者,教師受害機率(21%)為學生(7%)的三倍(NCES, 2003)。

此外,研究顯示,近年來公立學校教師較私立學校教師易成為暴力犯罪事件 中的受害者,而國中教師又較小學教師易成為暴力犯罪事件中的受害者(Devoe et al., 2004; Dinkes, Kemp, & Baum, 2009; Zhang, 2016)。由以上得知公立國中教師為 職場暴力高風險職業族群,故本研究選取公立國中教師為研究之對象。

二、教師職場暴力之來源

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報告強調,教師族群正暴露在不安全的職場環境中,

(17)

有12%中學教師曾至少每週甚至每日受到學生的言語暴力,17%教師曾遭受不被 尊重的行為(Dinkes et al., 2009);在 2011-2012 年調查期間,9%教師受過威脅性的 傷害,5%於過去一年曾遭受到學生的肢體暴力,並有逐年上升之趨勢(Zhang, 2016);而盧森堡國家統計資料顯示,其國內有 23.9%的教師一年內至少曾遭受數 次的嚴重言語暴力攻擊(Steffgen & Ewen, 2007)。然而,教師受到職場暴力之來源 相關研究仍相當有限,且大多只著重於探討來自學生的肢體暴力行為(Alzyoud, Al-Ali, & Tareef, 2016; Espelage, Polanin, & Low, 2014; Gerberich et al., 2011)。

在台灣,根據2010 年全國受僱者調查資料顯示,教師族群職場暴力之分佈 分析中,男性教師遭受到任一暴力型式者占6.69%,女性教師遭受到任一暴力型 式者占4.77%,而其中卻以言語暴力及心理暴力居多 (邊立中 et al., 2014),但此 調查中,教師族群收樣樣本數過少,無法外推至全體教師族群,且目前國內少有 相關針對國中教師族群進行職場暴力來源分析。因此,本研究欲瞭解國內教師職 場暴力之可能來源,並從中根據現況提出恰當的政策建議。

(18)

第三節 職場暴力經驗對教師之影響

許多國外研究指出,職場暴力經驗通常會在組織層級上產生影響,導致工作

品質及工作熱情的下降、更會降低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滿意度(Joseph Blase & Blase, 2002; Duffy & Sperry, 2007; Johan Hauge, Skogstad, & Einarsen, 2007; Lewis, 2004;

Matthiesen & Einarsen, 2004; Moayed, Daraiseh, Shell, & Salem, 2006)。教師受到職 場暴力後,若無法有效自我調適,將會直接影響到教師帶給學生的教學品質 (Fisher & Kettl, 2003; Lyon & Douglas, 1999)。久而久之,會使教師感受到工作厭 倦(Moracco, Danford, & D'Arienzo, 1982)、失去教學熱情以及感到沉重負荷,導致 教師不願與學生和顏悅色地溝通,或失去耐心協助學生解決問題(Alzyoud et al., 2016),最終,教師受到職場暴力會回歸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權益和學業表現(Lyon

& Douglas, 1999)。因此,若能改善教師職場暴力之情形,將可提升教師於職場之 工作表現及工作品質,亦可保障學生學習效能。

此外,職場暴力是一個嚴重且慢性的工作壓力源,其將同時造成個人層級及 組織層級影響(Hoel & Cooper, 2000)。針對個人層級,職場暴力除了影響工作上的 表現,更是會直接影響到教師的身心健康(Hansen et al., 2006)。過去許多研究佐 證,在職場上遭遇不當對待對教師身心健康有負面的影響:例如,焦慮、悲傷、

易怒、沮喪、緊張、壓力疾病、精神耗竭、無助、低自尊、睡眠狀況不佳、睡眠 障礙(Jo Blase, Blase, & Du, 2008; Daniels, Bradley, & Hays, 2007; Einarsen, Hoel, &

Cooper, 2003; Hansen et al., 2006; Mayhew et al., 2004)。再者,分別有橫斷式研究 (Leymann & Gustafsson, 1996)與病例對照研究(Mikkelsen & Einarsen, 2002)顯示,

嚴重的職場暴力會造成「創傷後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PTSD)。

創傷後症候群可依照職場暴力所造成的創傷事件分成四類症狀:第一類,是 一種擁有無助感的強烈恐懼,是遭遇致命性的校園暴力常見反應;第二類,是透 過夢境、入侵記憶、或是閃現的方式盤旋在受害者腦海中,產生揮之不去的陰 影;第三類,受害者會呈現呆滯、須避免關於創傷事件的刺激,這類型受害者可

(19)

能選擇曠職或是直接離開學校工作;最後,第四類受害者會產生失眠症狀、易 怒、注意力不集中、疑神疑鬼、或容易被驚醒(Daniels et al., 2007)。此外,工作場 域上所面臨的職場暴力除了會讓工作者感到心理威脅,亦可能增加工作壓力及降 低生活品質(Shiao et al., 2010)。

關於組織層級的學校文化及社會生態工作環境,不僅在校園職場暴力中扮演 重要的前導因子(Steffgen & Ewen, 2007),亦是影響工作者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

相較於未遭受職場暴力之工作者,曾遭受暴力之員工會感到較多工作倦怠、心理 疲勞、身心壓力症狀,過勞反應以及因病離職之現象也會較多(Agervold &

Mikkelsen, 2004; Einarsen et al., 2003; Moracco et al., 1982)。

(20)

第四節 心理社會安全氛圍(PSC)之概念及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一、心理社會安全氛圍(PSC)之概念

隨著勞動市場的改變,社會工作環境也正在快速地變遷,在工作場域上的危害 議題除了生理與環境之外,職場社會心理危害也逐漸成為西方工業先進國家安全 健康定期監測的議題。而關於職場中心理層面之危害,澳洲學者 Maureen Dollard 提出了「心理社會安全氛圍(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 PSC)」之概念,其認為心理 社會安全氛圍為降低職場社會心理危害的重要指標之一(Dollard, 2007; Nguyen, Teo, Grover, & Nguyen, 2017)。

心理社會安全氛圍(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 PSC)結合了工作場域中環境與 心理兩個層面(Dollard & Bakker, 2010),用來解釋工作負荷、工作者心理健康狀態 以及員工參與度的影響因素,透過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調節情緒負荷與情緒耗竭之 間的關係,更能透過技能裁量權(skill discretion)來改變工作者的參與程度與工作負 荷,並減少個體層級之心理健康問題,如心理困擾、情感耗竭等問題(Dollard, 2007)。

廣義而言,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可視為組織層級(meso-level)中對於保護工作者 (micro-level)在心理健康和安全議題上,其政策、慣例與流程的考量與實踐態度 (Dollard, 2007)。Dollard and Bakker (2010)運用學校層級中的心理社會安全氛圍檢 驗來自澳洲18 間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之心理健康問題,透過多階層線性模式中跳脫 個人特質等影響因素,試圖從生態的觀點,瞭解組織內的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對教育 工作者之身心健康影響。

關於心理社會安全氛圍的測量最初為學者 Maureen Dollard 於 2007 年回顧文 獻之後(Dollard, 2007),整理出之 26 題之量表,後因題項過多,Hall, Dollard, and Coward (2010)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重新選取各分 量表中較有代表性之題目共12 題,PSC-12 於 2010 年成了最主要使用來量測組織 內心理社會安全氛圍之量表。

好的管理層支持與承諾對於組織中的職場心理危害預防是必要成分,而心理 社會安全氛圍(PSC-12)正是根據 4 個信念(principle)而構成的,首先,高階管理層需

(21)

要透過參與及承諾來展現其對工作者之支持;再者,組織重視工作者之職場健康及 安全議題;另外,組織層級對於職業健康及安全問題有共同參與及協商;最後,組 織內各層級皆須共同參與職場心理危害之預防。總的而言,心理社會安全氛圍 (PSC-12) 共 有 12 題 , 分 為 四 個 向 度 , 分 別 為 : 管 理 層 的 承 諾 (Management Commitment, MC)、管理者對此議題的重視(Management Priority, MP)、組織溝通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OC)與組織參與(Organization Participation, OP),每個 向度各3 題,由李克特 5 點計分方式(5-piont Likert scale)計分,內在一致性信度介 於0.77 到 0.90 之間(Hall et al., 2010)。

此心理社會安全氛圍量表(PSC-12)由台灣學者邊立中於 2016 年譯為中文版心 理社會安全氛圍量表(PSC-12C),中文版量表共有 12 題,整體量表 Cronbach’s α 係 數為0.83,其中有四個向度,分量表 Cronbach’s α 係數介於 0.70-0.78 間,其內在 一致性良好(邊立中, 2016),可以做為評估工作職場心理社會安全氛圍的測量工具。

一項Dollard 和 Bakker (2010)在澳洲國家教育部門 18 所學校中 209-288 名教 師的研究中,這是研究人員首次聚集個人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調查分數綜合到學校 層面,研究結果支持心理社會安全氛圍是個用來說明組織層級組織氣候的重要指 標。心理社會安全氛圍量表(PSC-12C)主要是透過 12 道題目來瞭解組織層級對於 個體層級之心理社會危害的議題重視及資源投入,由於學校的組織氣氛不若一般 工作單位有部門單位之分,但各學校之間卻有所差異,因此,應用在學校方面,本 研究適合使用多階層之資料來進行各校間差異之分析。

本研究取得此中文量表作者授權後,利用「心理社會安全氛圍量表(PSC-12C)」

對不同學校的教師進行組織心理社會安全氣氛各面向的個體層次測量,並聚合出 學校層次的組織變項,反映出來自「學校」層次的組織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各分量表 的高低,組成二階層的資料庫,並據以進行個體變項與學校變項二階層的多階層分 析(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藉此瞭解組織層級中的心理社會安全氛圍 對工作者的工作安全及身心健康影響。

(22)

二、心理社會安全氛圍(PSC)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研究顯示,職場之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與工作者身心健康問題呈現負向關係,

當暴露於較低的職場心理社會安全氛圍中,將對個人造成諸多危害,例如:抑鬱、

煩躁、沮喪(McCarthy & Mayhew, 2005)、心血管疾病(Tuckey, Dollard, Saebel, & Berry, 2010)以及創傷性壓力(Bond, Tuckey, & Dollard, 2010)等負面影響;反之,當職場中 的有較高的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個人層級之工作者會有較好的健康狀態(Law, Dollard, Tuckey, & Dormann, 2011)、較低的情緒負荷(Dollard & Bakker, 2010)、預防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產生、擁有較多主管支持及資源、產生較低的工作負荷、較高 的工作投入(Nahrgang, Morgeson, & Hofmann, 2011)、有效降低工作場域中的危害、

以及身處在安全的工作環境(Salin, 2003);Law et al. (2011) 研究中更證實,職場暴 力經驗更被證實為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影響心理健康中的重要因素,換言之,心理社 會安全氛圍對於工作者健康狀態的影響程度,會受到工作負荷量、甚至是職場暴力 及騷擾經驗的不同所影響。

綜合以上文獻可得知,心理社會安全氛圍為降低職場社會心理危害的重要指 標之一,其綜合了安全氛圍與預防工作場域中社會心理危害的概念。當在心理社會 安全氛圍愈高的組織環境中,可以使內部工作者處在愈好的工作環境,擁有較多的 資源、較高的工作投入以及較好的健康狀態,更能降低因社會心理危害所造成的健 康損耗(health impairment)。

(23)

第五節 國內外教師職場暴力相關研究回顧

教師族群屬於職場暴力的高危險族群(OML, 2009)。國外教師職場暴力的研究 重點主要關注學生對教師的肢體暴力行為,有23.9%教師一年至少數次受到來自 學生的言語攻擊,其次為19.4%曾被學生惡意中傷誹謗(Steffgen & Ewen, 2007);

另一個研究重點則聚焦於校園中的行政霸凌問題,國外研究曾以電話訪談,探討 教師遭遇職場不當對待之來源,尤其是來自校長的行政職權暴力(Joseph Blase &

Blase, 2003),發現以校長及高階行政人員為職場霸凌者的「行政霸凌」不只普遍 存在,而且發現行政不當對待成為教師生活的主要壓力源,曾遭遇不當對待的經 驗將會導致他們的心理、生理受到有害影響(Joseph Blase & Blase, 2003; Jo Blase et al., 2008);亦有研究者對教師職場暴力進行系統性文獻回顧,發現盛行的校園職 場暴力偏向階層官僚導向,其中可能遭受到職場暴力的原因有個人因素(個人特 質)、組織因素(無效領導)以及社會因素(無效工會、同事朋友不願公開支持受害 者、校長上對下暴力等氛圍)(De Wet, 2010)。

而國外研究亦透過量性研究等問卷形式來驗證教師之職場暴力經驗及可能來 源、甚至是使用開放性問題來詢問教師,發現99.6%受訪者曾遭受任一型式的職 場暴,且有50%受訪者曾遭受 32 項暴力經驗(總題項共有 44 項),其身心健康皆 受到這些暴力源所影響(Riley, Duncan, & Edwards, 2011)。

反觀國內,有關教師職場暴力的研究甚少,僅有一篇「職場暴力盛行率與受 僱者健康狀況之相關」研究中,透過2010 年「工作環境安全衛生調查認知調 查」針對職場暴力發生現況進行描述性統計,並分析各行業別職場暴力盛行率之 相關研究,其研究指出,各類型職場暴力之分析分布中,男性教師遭受任一暴力 型式者佔6.69%,女性教師遭受到任一暴力型式者佔 4.77% (邊立中 et al.,

2014),但其教師樣本涵蓋各學校層級之教師,樣本數過少,不足以代表整體教師 之情形。

由上述文獻整理可發現,國內甚至是國際上,對於教師職場暴力之研究仍缺 乏實證數據,且關於職場暴力來源也未探究內部、外部之來源所造成教師之影

(24)

響。故本研究欲探討國內教師職場暴力之發生頻率與暴力種類、以及將職場暴力 來源分為內外部、瞭解其發生頻率,最後,更從組織層級的組織心理氛圍來瞭解 其對於職場暴力與教師健康狀態之影響。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

圖1 為本研究之分析架構圖,圖中顯示,研究架構主要分成兩個層級,在 Level1 個體層級部分顯示,職場暴力不同來源會影響自評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疲 勞感受,其中的控制變項包含性別、年齡、工作服務年資、學歷、現任職務以及 職場心理社會特質等變項;Level2 組織層級部分為心理社會安全氛圍會影響工作 者的健康狀態。總體而言,職場中的心理社會安全氛圍等因素會影響整個組織,

進而產生職場暴力情形,而職場暴力的行為會受到組織及個人的特質而對職場暴 力產生不同的健康狀態影響。

圖3-1 本研究之分析架構 心理社會安全氛圍:

 組織參與

 組織溝通

 管理優先

 管理層的承諾

Level2:組織層級 Level1:個體層級 職場暴力來源:

 肢體暴力

 言語暴力

 心理暴力

 性騷擾

人口學變項:性別、年齡、服務年資、學 歷、現任職務

工作狀況:職場心理社會特質(工作控制、

工作負荷及職場正義)

自評健康

心理健康

疲勞感受

(26)

第二節 研究樣本與收案對象

以現任公立國民中學全職教師為研究對象,於2016 年 12 月 1 日至 2017 年 1

月31 日,約兩個月時間,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通過台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

審查(IRB 案號:201611016RIN)。

基於樣本取得性之便利,本研究採用方便取樣方式,透過研究者私人網絡以 及各縣市教師會協助,以公立國中全職教師為收案對象,並以匿名、問卷彌封方 式發放與回收問卷。本研究問卷總共發放全台48 間學校 1087 份,回收有效樣本 為1059 份,回收率為 97.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結構式問卷調查,問卷內容詳見附錄一。此份研究問卷主要包含受 訪者個人基本資料、職場暴力狀況、職場社會心理特質、組織心理社會安全氛 圍、身心健康狀況及疲勞感受等部分。以下針對各變項做詳細說明,研究變項之 操作型定義與計分方式,如表3-1 所示:

一、依變項:

包括自評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職場疲勞感受。

1. 自評健康:

本題與其分析方式採自國際普遍使用的Short-Form 36 量表;已有許

多實證研究證實,「自評健康」可預測受測者未來的死亡率、重大疾病發

生率以及醫療利用狀況(DeSalvo, Bloser, Reynolds, He, & Muntner, 2006;

Idler & Benyamini, 1997; Miilunpalo, Vuori, Oja, Pasanen, & Urponen, 1997)。

題項為:「一般來說,您認為您目前的健康狀況如何?」,回答選項 分成「很好」、「好」、「普通」、「不好」、「很不好」,分析時將選項「很 好」、「好」合併為「自評健康佳」,反之將「普通」、「不好」、「很不好」

(27)

合併為「自評健康不佳」。

2. 心理健康:

在心理健康狀況部分,本研究採用「簡式健康表」 (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簡稱 BSRS-5),以五題測量個人主觀心理困擾,包括「失 眠」、「焦慮」、「憤怒」、「憂鬱」與「自卑」等常見之心理困擾程度,計 分為5 點量尺。此量表是由李明濱等人根據 Derogatis 所編著之精神疾病 篩檢工具Derogatis symptom Check List-90-Revised (SCL-90-R)(Derogatis, Lipman, & Covi, 1973)加以翻譯、修訂並簡化而成,BSRS-5 題項簡單,

但通過信效度檢驗(Cronbach’s α=0.77-0.90)(Lee et al., 2003),被認為適合 當作社區精神疾患的初步篩檢工具。

3. 疲勞感受:

參考丹麥國家職業衛生研究所Kristensen 等人所研發的「哥本哈根疲 勞量表(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Kristensen, Borritz, Villadsen, &

Christensen, 2005; Yeh WY, Cheng Y, Chen C-J, Hu P-Y, & TS., 2007),採用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鄭雅文老師研究團隊所研譯並具良好信效度 之量表(其中「個人疲勞」及「服務對象疲勞」分量表之Cronbach’s α=0.90∼0.92 間,顯示內部一致性良好)(葉婉榆, 鄭雅文, 陳美如, & 邱 文祥, 2008)。此量表包括「個人疲勞」、「工作疲勞」、「服務對象疲勞」與

「個人工作過度投入」,本研究採「個人疲勞」與「服務對象疲勞」兩個

分量表。

二、自變項:

自變項又區分為「個體層級」與「組織層級」兩層級。

1. Compositional variables(Individual level)「個體層級」之自變項:

包含「有無職場暴力發生」、「職場暴力之來源」、「職場暴力之嚴重

程度」以及「職場社會心理特質」。針對「職場社會心理特質」部分,此

(28)

中文版量表由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鄭雅文老師研究團隊研譯,共 24 題題目,其中包含工作控制(教學自主性)、工作負荷(另分成工作心理 負荷與體力負荷)、職場正義等三個分量表,受訪者根據題目分別勾選同 意程度,回答選項使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分成「很不同意」、「不 同意」、「同意」、「很同意」四個等級選項。

2. Contextual variable(Group level)「組織層級」之自變項:

心理社會安全氛圍量表(PSC-12)由台灣學者邊立中於 2016 年譯為中文 版心理社會安全氛圍量表(PSC-12C),中文版量表共有 12 題,整體量表 Cronbach’s α 係數為 0.83,其中有四個向度,分量表 Cronbach’s α 係數介於 0.70-0.78 間,其內在一致性良好(邊立中, 2016),心理社會安全氛圍量表 (PSC-12)主要是透過 12 道題目來瞭解組織層級對於個體層級之心理社會危 害的議題重視及資源投入,可以做為評估工作職場心理社會安全氛圍的測 量工具。

組織層級之自變項為「心理社會安全氛圍」,於多階層分析時,此項 目加總前先進行 Rwg 計算,當 Rwg(j)>0.7,表示此組織內之樣本對於心 理社會安全氛圍具有中度之共識,再將個體分數總和後,計算平均數作 為代表該組織(group level)之心理社會安全氛圍之分數。

三、控制變項:

其他控制變項包含「性別」、「年齡」、「從事教職工作年資」、「教育程 度」、「現任職務」。

(29)

表3-1 研究變樣操作型定義

變項名稱 類型 研究變項操作型定義 變項處理與計分方式

控制變項

人口學變項

性別 類別 研究樣本的性別,分為女性、男性 1=女性,2=男性

年齡分組 序位 將研究樣本的年齡分組

1=「30 歲(含)以下」

2=「31-40 歲」

3=「41-50 歲」

4=「51 歲(含)以上」

從事教職工作年資 序位 將研究樣本的從事教職工作年資分組,

分為 1-10 年、10 年(不含)以上

1=「1-10 年」

2=「10 年(不含)以上」

教育程度 類別 研究樣本的教育程度,分為碩士(含)以上、大學 1=碩士(含)以上,2=大學

現任職務 類別

研究樣本的現任職務,分為教師兼行政職與教師未兼行政職兩 組;其中,教師兼行政職職務包含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教 師兼協助行政;教師未兼行政則包含導師、專任教師

1=教師兼行政職 2=教師未兼行政職

學校規模 序位 將研究樣本任教之學校規模分組 1=12 班以下,2=13-24 班,

3=25-48 班,4=49 班以上

(30)

表3-1 研究變樣操作型定義(續)

變項名稱 類型 研究變項操作型定義 變項處理與計分方式

自變項(個體層級)

職場暴力狀況

職場暴力發生有無 類別 最近12 個月,您本身是否曾在工作時遭遇職場暴力。

分四種暴力調查:包含肢體暴力、言語暴力、心理暴力、性騷擾 1=否,2=是

職場暴力發生頻率 序位 研究樣本遭遇職場暴力之發生頻率,

分為很少發生、每月1-2 次、幾乎每周發生

1=很少發生,2=每月 1~2 次,

3=幾乎每週發生

職場暴力嚴重程度 序位 研究樣本遭遇職場暴力之嚴重程度,

分為很輕微、輕微、中度、嚴重、很嚴重

1=很輕微,2 輕微,3=中度,

4=嚴重,5=很嚴重

職場暴力主要來源 類別

研究樣本遭遇職場暴力之主要來源,

分為學生、家長、同事、單位主管,重新分組後將學生與家長併為

「外部職場暴力來源」、同事級單位主管併為「內部職場暴力來源」

1=外部職場暴力來源 2=內部職場暴力來源

(31)

表3-1 研究變樣操作型定義(續)

變項名稱 類型 研究變項操作型定義 變項處理與計分方式

自變項(個體層級)

工作特質

工作控制 連續

1. 在工作中,我需要學習新的事物。

2. 我的工作內容,很多是重複性的工作。 (反向題;5─原始分數)

3. 在工作中,我必須具有創新的想法。

4. 在工作中,很多事我可以自己作主。

5. 我的工作需要高度的技術。

6. 對於如何執行我的工作,我沒有什麼決定權。(反向題; 5─原始分數)

7. 我的工作內容是很多元的、多樣的。

8. 對於工作上發生的事,我的意見具有影響力。

9. 在工作中,我有機會發展自己特殊的才能。

1=很不同意, 2=不同意, 3=同意, 4=很同意 原始分數 = A + B

A=[ Q1 + Q3 + Q5 + Q7 + Q9 + (5 - Q2) ] *2 B=[ Q4 + Q8 + ( 5 -Q6 ) ] *4

標準化=[(原始分數-24)÷(96─24)] ×100%

分數越高,代表工作的控制越好

工作心理負荷 連續

1. 我的工作步調很快。

2. 我的工作很辛苦。

3. 我的工作不會過量。(反向題;5─原始分數)

4. 我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工作。 (反向題;5─原始分數) 5. 我的工作會需要我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6. 我的工作非常忙碌。

7. 我的工作場所有人力不足的現象

1=很不同意, 2=不同意, 3=同意, 4=很同意 原始分數 = Q1 + Q2 +(5 - Q3) + (5 - Q4) + Q5 + Q6 + Q7

標準化=[(原始分數─7)÷(28─7)] ×100%

分數越高,代表工作心理負荷越大

工作體力負荷 連續 我的工作很耗體力。 1=很不同意, 2=不同意, 3=同意, 4=很同意

分數越高,代表工作體力負荷越大

(32)

表3-1 研究變樣操作型定義(續)

變項名稱 類型 研究變項操作型定義 變項處理與計分方式

職場正義 連續

1.行政單位對教師是信任的。

2.行政單位所傳達的訊息內容是可信的。

3.行政單位對教師的工作安排與責任分派是公平的。

4.行政單位對於教師薪資福利的安排是公平的。

5.行政單位對教師的績效評估是公平的。

6.行政單位在重要決策過程中,會主動告知並提供充分的資訊給教師。

7.行政單位以尊重的方式對待教師。

1=很不同意 ,2=不同意, 3=同意, 4=

很同意

原始分數 = Q1 + Q2 + (5-Q3) + Q4 + Q5 + Q6 + Q7 + Q8 + Q9

分數越高,代表職場越正義

分析時依照分數高低,分低、中、高三組

自變項(組織層級)

組織安全氛圍 連續

1.對於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議題,行政單位會迅速處理。

2.當教師的心理健康可能有疑慮時,行政單位會果斷回應。

3.行政單位支持工作壓力的預防工作。

4.行政單位會優先考量教師的心理健康。

5.我的行政單位認為教師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6.我的行政單位認為教師的心理健康與生產績效同樣重要。

7.對於影響我心理健康的議題,我的職場有良好的溝通管道。

8.我的主管會主動提供我職場心理健康的相關資訊。

9.對於如何改善職業安全健康,我提出的意見會被採納。

10.在我的職場,教師、工會或其他教師代表,會參與心理健康事務並 提出改善意見。

11.我的職場鼓勵教師參與心理健康事務。

12.我職場推動的壓力預防措施,牽涉到組織各個層級。

1=很不同意, 2=不同意,

3=沒意見,4=同意,5=很同意

多階層分析時,此項目加總前先進行 Rwg 計算,當 Rwg(j)>0.7,表示此組織內之樣 本對於心理社會安全氛圍具有中度之共 識,再將個體分數總和後,計算平均數作 為代表該組織(group level)之心理社會安全 氛圍之分數

(33)

表3-1 研究變樣操作型定義(續)

變項名稱 類型 研究變項操作型定義 變項處理與計分方式

依變項

健康狀況

自評健康狀況 連續 一般說來,您認為您目前的健康狀況如何?

分為:很好、好、普通、不好、很不好

1=自評健康佳(很好、好)

2=自評健康不佳(普通、不好、很不好)

心理健康狀況 連續

1.我遇到睡眠困難,譬如難以入睡、易醒或早醒。

2.我會感覺到緊張不安。

3.我會感覺到容易苦惱或動怒。

4.我會感覺憂鬱、心情低落。

5.我會覺得比不上別人。

0=完全沒有,1=輕微,2=中等程度,

3=厲害,4:非常厲害

總分為 0-20 分。用來區辨精神疾患之最 佳切割點為 6 分,將總分重新分組:

1=心理健康佳(<6 分) 2=心理健康不佳(≧6 分)

個人疲勞 連續

1.您常覺得疲勞嗎?

2.您常覺得身體上體力透支(累到完全沒有力氣)嗎?

3.您常覺得情緒上心力交瘁(心情上非常累)嗎?

4.您常會覺得,「我快要撐不下去了」嗎?

5.您常覺得虛弱,好像快要生病了嗎?

4=總是 3=常常 2=有時 1=不常 0=從未 總得分=(五題得分加總)×5

分數越高,代表個人疲勞程度越高

對服務對象疲勞 連續

1.您會覺得和學生互動有困難嗎?

2.學生讓您感到很累嗎?

3.您會希望減少和學生接觸的時間嗎?

4.您對學生感到厭煩嗎?

5.您會覺得您為學生付出比較多,而得到回饋比較少嗎?

6.您會想要趕快把學生打發掉嗎?

4=總是 3=常常 2=有時 1=不常 0=從未 總得分=(六題得分加總)×25÷6

分數越高,代表對服務對象疲勞程度越高

(34)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本研究以HLM 6.02 及 SPSS 24.0 版本的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的處理及分 析。資料分析內容,分為兩部分: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主要分成三部分,描述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 度、工作年資、現任工作職務等)、職場特質(工作負荷、工作控制等)以及各 類型職場暴力的分布狀況與趨勢。

二、推論性統計分析:

檢驗職場暴力對健康之影響,依變項為類別變項,以複邏輯斯迴歸分析 控制干擾因子後,職場暴力與健康狀態(自評健康、心理健康、個人疲勞及對 服務對象疲勞)的關係;多階層分析方面,由於資料的巢狀結構,使用階層線 性模式(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分析問卷資料,用來瞭解組織 (Group Level)之心理社會安全氛圍是否會影響個體層級(Individual level)中職 場暴力與健康狀態(包含自評健康、心理健康及疲勞感受)之關係,在多階層 分析使用HLM 中 intercept as outcome 統計模型,驗證組織心理社會安全氛 圍對職場暴力與健康的影響。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問卷信度分析

一、 內部一致性分析(Cronbach’s α 值)

為瞭解本研究問卷的可靠性與有效性,將以 Cronbach’s α 做為指標進行 信度考驗分析,針對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心理社會安全氛圍量表(PSC-

12C)」、「工作特質量表」、「心理健康」、「職場疲勞量表」等分量表進行信度 考驗分析,如果一個量表的信度越高,表示量表越穩定。Cronbach’s α 係數 是屬內部一致性信度的一種,最常適用於李克特式量表法,此法由

Cronbach(1951)年創用,他以 α 係數來代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α 係數越 高,代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越佳。

統計結果如表4-1 各子題分數之刪除時之 Cronbach’s α 值與各分量表的 得分,在「工作特質量表」中,除了「工作控制」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值 為0.63 略低外,其餘「工作心理負荷」、「職場正義」兩個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值均在 0.8 以上,內部一致性程度高;而「心理健康」、「個人疲 勞」、「對服務對象疲勞」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值均在 0.88 以上、「心理社 會安全氛圍」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值更是高達 0.95,具有相當高的內部一 致性。

(36)

表4-1 「工作特質量表」、「職場疲勞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心理社會安全 氛圍量表(PSC-12C)」4 個分量表內部一致性分析(n=1059)

「工作特質量表」

刪去此題

後的α 值

分量表 α 值

工 作 控

1. 在工作中,我需要學習新的事物。 0.65 0.63

2. 我的工作內容,很多是重複性的工作。1 0.73

3. 在工作中,我必須具有創新的想法。 0.64

4. 在工作中,很多事我可以自己作主。 0.62

5. 我的工作需要高度的技術。 0.64

6. 對於如何執行我的工作,我沒有什麼決定權。1 0.69

7. 我的工作內容是很多元的、多樣的。 0.62

8. 對於工作上發生的事,我的意見具有影響力。 0.62

9. 在工作中,我有機會發展自己特殊的才能。 0.61

工 作 心 理 負

1. 我的工作步調很快。 0.80 0.81

2. 我的工作很辛苦。 0.77

3. 我的工作不會過量。1 0.78

4. 我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工作。1 0.79

5. 我的工作會需要我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0.79

6. 我的工作非常忙碌。 0.75

7. 我的工作場所有人力不足的現象。 0.78

職 場 正

1. 行政單位對教師是信任的。 0.87 0.89

2. 行政單位所傳達的訊息內容是可信的。 0.87

3. 行政單位對教師的工作安排與責任分派是公平的。 0.87

4. 行政單位對於教師薪資福利的安排是公平的。 0.89

5. 行政單位對教師的績效評估是公平的。 0.87

6. 行政單位在重要決策過程中,會主動告知並提供充分的資 訊

給教師。

0.87

7. 行政單位以尊重的方式對待教師。 0.87

1問卷量表中為反向題,在分析時已將分數轉向。與其他題一致。

(37)

表4-1 「工作特質量表」、「職場疲勞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心理社會安全 氛圍量表(PSC-12C)」4 個分量表內部一致性分析(n=1059)(續)

「職場疲勞量表」

刪去此題

後的α 值 分量

α

人 疲

1. 您常覺得疲勞嗎? 0.90 0.91

2. 您常覺得身體上體力透支(累到完全沒有力氣)嗎? 0.88

3. 您常覺得情緒上心力交瘁(心情上非常累)嗎? 0.88

4. 您常會覺得,「我快要撐不下去了」嗎? 0.88

5. 您常覺得虛弱,好像快要生病了嗎? 0.89

對 服務 對 象疲 勞

1.您會覺得和學生互動有困難嗎? 0.87 0.88

2.學生讓您感到很累嗎? 0.86

3.您會希望減少和學生接觸的時間嗎? 0.85

4.您對學生感到厭煩嗎? 0.84

5.您會覺得您為學生付出比較多,而得到回饋比較少嗎? 0.87

6.您會想要趕快把學生打發掉嗎? 0.86

「心理健康量表」

刪去此題

後的α 值

分量表 α 值

理 健

1.我遇到睡眠困難,譬如難以入睡、易醒或早醒。 0.88 0.88

2.我會感覺到緊張不安。 0.85

3.我會感覺到容易苦惱或動怒。 0.86

4.我會感覺憂鬱、心情低落。 0.84

5.我會覺得比不上別人。 0.87

(38)

表4-1 「工作特質量表」、「職場疲勞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心理社會安全 氛圍量表(PSC-12C)」4 個分量表內部一致性分析(n=1059)(續)

「心理社會安全氛圍量表(PSC-12C)」次量表

刪去此題

後的α 值

次量表 α 值

MC, 管理 承諾

1. 對於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議題,行政單位會迅速處理。 0.84 0.90 2. 當教師的心理健康可能有疑慮時,行政單位會果斷回應。 0.84

3. 行政單位支持工作壓力的預防工作。 0.90

MP, 管理者 對議題 重視

4. 行政單位會優先考量教師的心理健康。 0.88 0.90

5. 我的行政單位認為教師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0.82

6. 我的行政單位認為教師的心理健康與生產績效同樣重要。 0.84

OC, 組織 溝通

7. 對於影響我心理健康的議題,我的職場有良好的溝通管道。 0.79 0.86

8. 我的主管會主動提供我職場心理健康的相關資訊。 0.78

9. 對於如何改善職業安全健康,我提出的意見會被採納。 0.83

OP, 組織 參與

10.在我的職場,教師、工會或其他教師代表,會參與心理健 康事務並提出改善意見。

0.79 0.84

11. 我的職場鼓勵教師參與心理健康事務。 0.753

12. 我職場推動的壓力預防措施,牽涉到組織各個層級。 0.782

「心理社會安全氛圍量表(PSC-12C)」

刪去此題

後的α 值

分量表 α 值

心 理 社 會 安 全 氛

1. 對於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議題,行政單位會迅速處理。 0.95 0.95 2. 當教師的心理健康可能有疑慮時,行政單位會果斷回應。 0.95

3. 行政單位支持工作壓力的預防工作。 0.95

4. 行政單位會優先考量教師的心理健康。 0.95

5. 我的行政單位認為教師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0.95

6. 我的行政單位認為教師的心理健康與生產績效同樣重要。 0.95 7. 對於影響我心理健康的議題,我的職場有良好的溝通管道。 0.95

8. 我的主管會主動提供我職場心理健康的相關資訊。 0.95

9. 對於如何改善職業安全健康,我提出的意見會被採納。 0.95 10. 在我的職場,教師、工會或其他教師代表,會參與心理健康

事務並提出改善意見。

0.95

11. 我的職場鼓勵教師參與心理健康事務。 0.95

12. 我職場推動的壓力預防措施,牽涉到組織各個層級。 0.95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工作特質與身心健康描述性統計

一、 社會人口學資料分布情形

本研究問卷總共發放共48 間學校 1087 份問卷,回收有效樣本為 1059 份,

回收率為97.4%。如表 4-2 所示,有效問卷中女性 712 人,佔 67.2%,男性 347 人,佔32.8%。

48 間學校方面,北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共 25 間,中部(台 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彰化縣)共 8 間,南部(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 市)共 11 間,東部(宜蘭縣、台東縣)共 4 間。

表4-2 研究對象學校教師樣本數:依性別區分

地區 學校代號 回收樣本數 女性 男性

N (%) n (%)

(依回收順序排序)

台北市 S-1 20 16 (80.0) 4 (20.0) S-2 30 18 (60.0) 12 (40.0) S-3 23 19 (82.6) 4 (17.4) S-4 22 13 (59.1) 9 (40.9) S-5 20 15 (75.0) 5 (25.0) S-6 20 16 (80.0) 4 (20.0) S-7 20 11 (55.0) 9 (45.0) S-8 22 14 (63.6) 8 (36.4) 新北市 S-9 25 20 (80.0) 5 (20.0) S-10 21 21 (100.0) 0 (0.0) 桃園市 S-11 23 8 (34.8) 15 (65.2)

S-12 23 22 (95.7) 1 (4.3) S-13 19 13 (68.4) 6 (31.6) S-14 21 12 (57.1) 9 (42.9) 新竹市 S-15 25 18 (72.0) 7 (28.0) 宜蘭縣 S-16 27 15 (55.6) 12 (44.4) S-17 22 15 (68.2) 7 (31.8) S-18 21 12 (57.1) 9 (42.9) 台東縣 S-19 22 14 (63.6) 8 (36.4)

(40)

表 4-2 研究對象學校教師樣本數:依性別區分(續)

地區 學校代號 回收樣本數 女性 男性

n (%) n (%)

台中市 S-20 20 13 (65.0) 7 (35.0) S-21 32 22 (68.8) 10 (31.3) S-22 20 15 (75.0) 5 (25.0) S-23 26 14 (53.8) 12 (46.2) S-24 20 13 (65.0) 7 (35.0) 高雄市 S-25 20 15 (75.0) 5 (25.0) S-26 20 15 (75.0) 5 (25.0) S-27 19 11 (57.9) 8 (42.1) 台南市 S-28 25 16 (64.0) 9 (36.0) S-29 21 12 (57.1) 9 (42.9) 台北市 S-30 21 20 (95.2) 1 (4.8)

S-31 21 11 (52.4) 10 (47.6) S-32 20 12 (60.0) 8 (40.0) S-33 19 14 (73.7) 5 (26.3) S-34 20 12 (60.0) 8 (40.0) 高雄市 S-35 22 14 (63.6) 8 (36.4) 屏東縣 S-36 20 14 (70.0) 6 (30.0) 嘉義縣 S-37 25 17 (68.0) 8 (32.0) 高雄市 S-38 25 16 (64.0) 9 (36.0) S-39 25 17 (68.0) 8 (32.0) S-40 25 16 (64.0) 9 (36.0) 桃園市 S-41 23 16 (69.6) 7 (30.4) 新北市 S-42 20 10 (50.0) 10 (50.0) 南投縣 S-43 28 21 (75.0) 7 (25.0) 桃園市 S-44 20 17 (85.0) 3 (15.0) 彰化縣 S-45 26 13 (50.0) 13 (50.0) 台北市 S-46 20 15 (75.0) 5 (25.0) 雲林縣 S-47 15 7 (46.7) 8 (53.3) 台北市 S-48 15 12 (80.0) 3 (20.0) 總計 1059 712 (67.2) 347 (32.8)

(41)

由下表4-3 得知調查教師之社會人口特質之描述性統計,整體問卷樣本來源 之學校規模以49 班以上之大型學校居多(佔總樣本數 46.3%),其中以 31-40 歲年 齡層佔最多(佔總樣本數 45.3%);教職工作年資以 10 年(不含)以上稍多(佔總樣本 數51.1%);教育程度多為碩士以上(佔總樣本數 58.3%);而分男女性調查樣本 中,目前擔任職務女性以教師兼非行政職居多(71.9%)、男性以教師兼行政職居多 (50.1%)。

表4-3 調查對象社會人口學特質之分佈:依性別區分

變項 Total(n=1059) 女性(n=712) 男性(n=347)

n (%) n (%) n (%) P-value 性別

女性 712 (67.2) 男性 347 (32.8)

年齡 0.001

30 歲(含)以下 220 (20.8) 170 (23.9) 50 (14.4) 31-40 歲 480 (45.3) 312 (43.8) 168 (48.4) 41-50 歲 289 (27.3) 191 (26.8) 98 (28.2) 51 歲(含)以上 70 (6.6) 39 (5.5) 31 (8.9)

從事教職工作年資 0.625

1-10 年 518 (48.9) 352 (49.4) 166 (47.8) 10 年(不含)以上 541 (51.1) 360 (50.6) 181 (52.2)

教育程度 0.149

碩士(含)以上 617 (58.3) 404 (56.7) 213 (61.4) 大學 442 (41.7) 308 (43.3) 134 (38.6)

工作職稱 <0.0001

教師兼行政職 374 (35.3) 200 (28.1) 174 (50.1) 教師兼非行政職 685 (64.7) 512 (71.9) 173 (49.9)

學校規模 0.584

12 班以下 62 (5.9) 40 (5.6) 22 (6.3) 13-24 班 129 (12.2) 94 (13.2) 35 (10.1) 25-48 班 378 (35.7) 252 (35.4) 126 (36.3) 49 班以上 490 (46.3) 326 (45.8) 164 (47.3) 註:此表皆為卡方檢定

數據

表 2-1  NIOSH 四種職場暴力來源  類型  內容描述  犯罪意圖暴力  Criminal intent  violence  加害者與受害者沒有正式的雇傭關係或組織關係,這類暴力通常和犯罪有關連,這些犯罪行為包括搶劫、偷竊、擅自闖入和恐怖 攻擊,往往涉及高度他殺的風險。  顧客暴力  Client violence  加害者與受害者有正式的服務關係或是業務關係,此類加害者包括顧客、客戶、病人、學生、犯人或其他被服務的對象。暴力可 能發生在工作場所,或工作者在其他場所執行職務的時候。
表 2-2  ILO 職場暴力來源類型
表 3-1  研究變樣操作型定義  變項名稱  類型  研究變項操作型定義  變項處理與計分方式  控制變項              人口學變項              性別  類別  研究樣本的性別,分為女性、男性  1=女性,2=男性  年齡分組  序位  將研究樣本的年齡分組  1=「30 歲(含)以下」 2=「31-40 歲」  3=「41-50 歲」  4=「51 歲(含)以上」  從事教職工作年資  序位  將研究樣本的從事教職工作年資分組,  分為 1-10 年、10 年(不含)以上  1
表 3-1  研究變樣操作型定義(續)  變項名稱  類型  研究變項操作型定義  變項處理與計分方式  自變項(個體層級)              職場暴力狀況              職場暴力發生有無  類別  最近 12 個月,您本身是否曾在工作時遭遇職場暴力。  分四種暴力調查:包含肢體暴力、言語暴力、心理暴力、性騷擾  1=否,2=是  職場暴力發生頻率  序位  研究樣本遭遇職場暴力之發生頻率,  分為很少發生、每月 1-2 次、幾乎每周發生  1=很少發生,2=每月 1~2 次, 3=幾乎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e researcher of this study maintained th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emphasized too much on plane geometry and should incorporate existing high school curriculum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Given a graph and a set of p sources,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he minimum routing cost spanning tree (MRCT) is NP-hard for any constant p &gt; 1 [9].. When p = 1, i.e., there is only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The impact of promotion activity, consuming experience and impulsive purchasing is examined among different personality consumer groups.. This research used the female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