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個關於冪次和的定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一個關於冪次和的定理"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一個關於冪次和的定理

葉東進

唸高中時, 學數學歸納法, 有一道問題是: 證明 13+ 23+· · · + n3 = (1 + 2 +· · · + n)2。 13+23+· · ·+n3 竟可表為 1+2+· · ·+n 的多項式!? 那麼, 是否還有其它的 1k+2k+· · ·+nk 亦可表為 1 + 2 + · · · + n 的多項式? 這個疑惑深刻地留置於我心中。 之後, 三十年的教書期 間, 也未曾好好地想過此一問題。 這些日子 (五月) 是梅雨期, 待在屋內無所事事, 深埋已久的 這個疑惑又浮上我的心頭。

把 1k+ 2k+· · · + nk 的和記為 Sk(n), 其中 k 為任意正整數。 為行文的簡便, 不致混淆的情 形下, 暫且把 Sk(n) 簡記為 Sk

由二項式定理

(n + 1)k+1− nk+1 = Ckk+1nk+ Ckk+1−1nk−1+· · · + C1k+1n + C0k+1 可推得

(n + 1)[(n + 1)k− 1] = Ckk+1Sk+ Ckk+1−1Sk−1+· · · + C1k+1S1

此式表示 S1, S2, . . . , Sk 之間的一個遞迴關係。 所以, 如果知道 S1, S2, . . . , Sk−1 的 n 的多項 式表式, 則運用此式即可推得 Sk 的 n 的多項式的表式。 此外, 亦可由此式看出當 Sk 表為 n 的多項式時, 其最高次項為 k+11 nk+1

我們已知有:

S1= 1

2n2+1 2n S2= 1

3n3+1

2n2+ 1 6n S3=1

4n4+1

2n3+ 1

4n2

除了利用上述遞迴關係來找出 Sk 的 n 之多項式表式之外, 是否 Sk 還有其它的呈現方式? 經

(2)

由導算, 得到下列結果:

S3=4 4S12 S5=8

6S131 3S12 S7=16

8 S14 4

3S13+1 3S12

S4= (6

5S1 1 5

) S2 S6=

(12

7 S12 6

7S1+ 1 7 )

S2 S8=

(24

9 S13 8

3S12+ 6

5S1 1 5

) S2

這是以 S1 與 S2 為基元來呈現 Sk 的一種表式。 觀察上面諸式, 隱然呈現了某些共通的規律。

事實上, 我們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

(1) 當 k 為奇數時, Sk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 其最高次項為 k+12mS1m,其中 k = 2m−1;

最低次項則為 C · S12,其中 C 為一個相應於 k 的常數 (此時, 限於 k ≥ 3)。

(2) 當 k 為偶數時, Sk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積, 其最高次項為

3·2m−1

k+1 S1m−1· S2,其中 k = 2m; 最低次項則為 C · S2, 其中 C 為一個相應於 k 的常數。

(3) 承 (1) 與 (2), Sk 表為 S1 與 S2 的多項式時, 其係數和恆為 1。

證明

(1) 與 (2): 首先, 由

nk+1− (n − 1)k+1 = Ckk+1nk− Ckk+1−1nk−1+· · · + (−1)k−1C1k+1n + (−1)k 可導得另一個遞迴關係式:

nk+1− (−1)kn = Ckk+1Sk− Ckk+1−1Sk−1+· · · + (−1)k−1C1k+1S1 與之前的遞回關係式:

(n + 1)k+1− (n + 1) = Ckk+1Sk+ Ckk+1−1Sk−1+· · · + C1k+1S1 兩者相加得到另一遞迴關係式:

[(n + 1)k+1− (n + 1)] + [nk+1− (−1)kn] = 2[Ckk+1Sk+ Ckk+1−2Sk−2+· · · ]

(3)

(i) 當 k 為奇數時, 關係式成為

(n + 1)k+1+ nk+1− 1 = 2[Ckk+1Sk+ Ckk+1−2Sk−2+· · · + C1k+1S1] (1) 取

fk(n) = (n + 1)k+1+ nk+1− 1,

fk(0) = fk(−1) = 0, 知 fk(n) 有因式 n(n + 1), 但

n(n + 1) = 2S1, 因此 fk(n) 有因式 S1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 無論 k 為任何奇數, fk(n)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 又加以 S3 = S12, S5 = 43S13 13S12 等初始條件的滿足, 則由此遞迴關係式, 經數學歸納, 即是證得了 Sk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

因 k 為奇數, 令 k = 2m − 1, m > 1, 因此

fk(n) = (n + 1)2m+ n2m− 1 記為

Fm(n) = (n + 1)2m+ n2m− 1 (ii) 當 k 為偶數時, 關係式成為

(n + 1)k+1+ nk+1− (2n + 1) = 2[Ckk+1Sk+ Ck−2k+1Sk−2+· · · + C2k+1S2] (2) 取

gk(n) = (n + 1)k+1+ nk+1− (2n + 1),

gk(0) = gk(−1) = gk(1 2) = 0, 知 gk(n) 有因式 n(n + 1)(2n + 1), 但

n(n + 1)(2n + 1) = 6S2, 因此 gk(n) 有因式 S2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 無論 k 為任何偶數, gk(n)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 積, 又加以 S4 = (65S115)S2, S6 = (127S1267S1+17)S2 等初始條件的滿足, 則由此遞迴關 係式, 經數學歸納, 即是證得了 Sk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積。

(4)

因 k 為偶數, 令 k = 2m − 2, m > 1, 因此

gk(n) = (n + 1)2m−1+ n2m−1− (2n + 1) 記為

Gm(n) = (n + 1)2m−1+ n2m−1− (2n + 1) 其次, 以 n + 1 及 n 為兩根造一個二次方程式

x2− (2n + 1)x + n(n + 1) = 0

因此有 

(n + 1)2m− (2n + 1)(n + 1)2m−1+ n(n + 1)(n + 1)2m−2 = 0 n2m− (2n + 1)n2m−1+ n(n + 1)n2m−2 = 0

上面二式相加得

[(n + 1)2m+ n2m]− (2n + 1)[(n + 1)2m−1+ n2m−1] + n(n + 1)[(n + 1)2m−2+ n2m−2] = 0 改寫為

[(n + 1)2m+ n2m− 1] − (2n + 1)[(n + 1)2m−1+ n2m−1− (2n + 1)]

+n(n + 1)[(n + 1)2m−2+ n2m−2− 1] + 1 − (2n + 1)2+ n(n + 1) = 0 但是

1− (2n + 1)2+ n(n + 1) =−3n(n + 1) = −6S1

即得

Fm(n)− (2n + 1) · Gm(n) + 2S1· Fm−1(n)− 6S1 = 0 (3) 假定 Gm(n) (= gk(n)) 果真是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積, 此時,

令 Gm(n) = hm(S1)· S2, 則

(2n + 1)· Gm(n) = hm(S1)· (2n + 1)S2

= hm(S1)·(8

3S12+ 1 3S1

)

(註1) 也就是說 (2n + 1) · Gm(n)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

因此我們可以說: 假定 Gm(n)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積, 則由遞迴關係式 (3), 經數學歸納, 便得到 Fm(n)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

(5)

再回到以 n + 1 及 n 為兩根所造的二次方程式

x2− (2n + 1)x + n(n + 1) = 0 我們也有 {

(n + 1)2m−1− (2n + 1)(n + 1)2m−2+ n(n + 1)(n + 1)2m−3 = 0 n2m−1− (2n + 1)n2m−2+ n(n + 1)n2m−3 = 0

上面二式相加得

[(n+1)2m−1+n2m−1]−(2n+1)[(n+1)2m−2+n2m−2]+n(n+1)[(n+1)2m−3+n2m−3] = 0 改寫為

[(n + 1)2m−1+ n2m−1− (2n + 1)] − (2n + 1)[(n + 1)2m−2+ n2m−2− 1]

+n(n + 1)[(n + 1)2m−3+ n2m−3− (2n + 1)] + n(n + 1)(2n + 1) = 0 但是

n(n + 1)(2n + 1) = 6S2 即得

Gm(n)− (2n + 1) · Fm−1(n) + 2S1· Gm−1(n) + 6S2 = 0 (4) 假定 Fm−1(n) (= fk−1(n)) 果真能夠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 因 fk−1(n)有因式 S1,此時, 令 Fm−1(n) = km−1(S1)· S1, 則

(2n + 1)· Fm−1(n) = km−1(S1)· (2n + 1)S1

= 3km−1(S1)· S2

也就是說 (2n + 1) · Fm−1(n) 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積。

因此我們可以說: 假定 Fm−1(n) 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 則由遞迴關係式 (4), 經數學歸 納, 便得到 Gm(n)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積。

由於

F2(n) = (n + 1)4+ n4− 1 = 8S12+ 8S1 (註2) G2(n) = (n + 1)3+ n3− (2n + 1) = 6S2 (註3) F3(n) = (n + 1)6+ n6− 1 = 16S13+ 36S12+ 12S1 (註4) G3(n) = (n + 1)5+ n5− (2n + 1) = (12S1+ 18)S2 (註5)

(6)

這些事實滿足了數學歸納的初始條件, 經由關係式 (3) 與 (4), 我們確定如下結論:

Fm(n)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

Gm(n)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積。

隨之, 我們亦即證得了:



當 k 為奇數時, Sk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

當 k 為偶數時, Sk 恆可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積。

現在, 來看 Sk 表為 S1、 S2 的多項式時的最高次項與最低次項。

已知 Sk 表為 n 之多項式時, 其最高次項為 k+11 nk+1, 且 S1 = 12n2+12n, S2 = 13n3+

1

2n2+16n, 因此,

(i) 當 k 為奇數 (k = 2m − 1) 時, 1

k + 1nk+1 = 1

k + 1n2m= 1

k + 1(2S1− n)m = 2m

k + 1S1m+· · · (ii) 當 k 為偶數 (k = 2m) 時,

1

k + 1nk+1 = 1

k + 1n2(m−1)+3= 1

k + 1(2S1− n)m−1· (3S2 3

2n2 1 2n)

= 3· 2m−1

k + 1 S1m−1· S2+· · · 至於最低次項的情形,

(i) 當 k 為奇數時, 我們回到關係式 (1):

(n + 1)k+1+ nk+1− 1 = 2[Ckk+1Sk+ Ckk+1−2 · Sk−2+· · · + C1k+1S1] 即

(n + 1)k+1+ nk+1− 1 − 2C1k+1S1 = 2[Ckk+1Sk+ Ckk+1−2Sk−2+· · · + C3k+1S3] (5) 取

pk(n) = (n + 1)k+1+ nk+1− 1 − 2C1k+1S1

pk(n) = (k + 1)[(n + 1)k+ nk− 2n − 1]

(7)

pk(0) = pk(−1) = 0

pk(n)有因式 n(n + 1)

再由多項式的重根定理知 pk(n) 有因式 n2(n + 1)2,即 pk(n) 有因式 S12。 因此, 由關係 式 (5) 及 S3 = S12 滿足初始條件, 經數學歸納, 便得到: Sk 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時, 其最低次項為 c · S12, 其中 c 是一個相應於 k 的常數。

(ii) 當 k 為偶數時, 由關係式 (2):

(n + 1)k+1+ nk+1− (2n + 1) = 2[Ckk+1Sk+ Ckk+1−2Sk−2+· · · + C2k+1S2] 即

(n+1)k+1+nk+1−(2n+1)−2C2k+1S2 = 2[Ckk+1Sk+Ck−2k+1Sk−2+· · ·+C4k+1S4] (6) 取

qk(n) = (n + 1)k+1+ nk+1− (2n + 1) − 2C2k+1S2

由於在前文中我們已知 (n + 1)k+1+ nk+1− (2n + 1) 有因式 S2, 因此, qk(n) 有因式 S2。 又

qk(n) = (k + 1)[(n + 1)k+ nk]− 2 − k(k + 1)(n2+ n + 1 6) 由

qk(0) ̸= 0, qk(−1) ̸= 0

知 qk(n)無因式 n(n + 1), 即 qk(n)無因式 S1,因而由多項式的重根定理知道 qk(n)因式 S12。 但 qk(n) 既有因式 S2 (請注意: S2 亦有因式 S1) , 便知道 qk(n) 表為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積時, 其最低次項必為 λ · S2,其中 λ 是一個常數。

因此, 由關係式 (6) 及 S4 = (65S1 15)S2 滿足初始條件, 經數學歸納, 便得到: Sk 表為 一個純 S1 的多項式與 S2 的乘積時, 其最低次項為 C · S2, 其中 C 是一個相應於 k 的 常數。

以上, 便是關於定理中之 (1) 與 (2) 的證明部分。

(3): 承 (1) 與 (2), 令 Sk = Pk(S1, S2), 由於 Sk= Sk(n),當 n = 1 時, S1(1) = S2(1) = Sk(1) = 1,所以 Pk(1, 1) = Sk(1) = 1, 而 Pk(1, 1) 是多項式 Pk(S1, S2) 的係數和, 因此即 證得 Sk 表為 S1 與 S2 的多項式時, 其係數和恆為 1。

(8)

註 1:

nS1=

(2n + 1 2 1

2 )

S1 = 2n + 1

2 S1 1

2S1 = 3

2S21 2S1 nS2= n· (2n + 1)S1

3 = 1

3S1· n[(n + 1) + n] = 1

3S1· (2S1+ n2)

= 2

3S12+ 1

3S1· n2 = 2

3S12+1

3S1(2S1− n) = 4

3S12 1 3nS1

= 4

3S12 1 3(3

2S21

2S1) = 4

3S12 1

2S2+1 6S1 (2n + 1)S2 = 2nS2 + S2 = 8

3S12+1 3S1 註 2:

F2(n) = (n + 1)4+ n4− 1 = 2n3(n + 1) + 2n2(n + 1) + 4n(n + 1)

= 2n(n + 1)[n2+ n] + 8S1 = 8S12+ 8S1 註 3:

G2(n) = (n + 1)3+ n3− (2n + 1) = n(n + 1)(2n + 1)

= 6S2

註 4 與 註 5: 仿 (註 2) 與 (註 3) 之法, 利用 (註 1) 的結果, 即得 F3(n) = 16S13+ 36S12+ 12S1

G3(n) = (12S1+ 18)S2

附記: 若 Sk 表為 S1 與 S2 的多項式而不受制於定理中之 (1) 與 (2) 的型式時, 其表出的形 式並非唯一。 例如 S5 = 43S13 13S12, 但也有 S5 = 32S22 12S12

(這裡, 作者非常感謝審核先生對此非唯一性的提醒)

—本文作者為國立科學園區實驗高中退休數學教師—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遠在三國時代的趙爽注釋 「周髀」 並撰著“句 股圓方圖說”之前, 有關勾股定理及勾股形問 題的討論已經出現在 「周髀算經」 及 「九章算 術」 等著作中, 但中算家究竟何時給予勾股定

Brualdi (1977): Introductory Combinatorics.. North-Holland,

Spiegel, Murray, 1964, Complex Vari- ables, Schaum Publishing Company.. —

對於 「神奇的冪和三角形」

今年 5 月 20 日, 筆者應邀到建國中學對 師生做專題演講, 其中談到德數學家庫麥爾 (Kummer) 在數論上的主要貢獻, 自然也談 到他對規則質數冪次之費馬最後定理的證明,

取捨原理 (Principle of Inclusion and

Sammodanīyaṃ kathaṃ sāraṇīyaṃ vītisāretvā ekamantaṃ nisīdi.Ekamantaṃ nisinno kho ujjayo brāhmaṇo bhagavantaṃ etadavoca –“mayaṃ, bhogotama,

pa dag nye bar len pa yin la shing rta nye par len pa po min pa de bzhin du / bdag kyang kun rdzob kyi bden par 'jig rten gyi tha snyad kun tu mi gcad par bya ba'i phyir 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