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神奇的冪和三角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神奇的冪和三角形"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神奇的冪和三角形

簡若竹 · 柯明錦 · 胡豐榮

一、 引言

在⌈妙不可言的數學證明⌋一書第 113 頁處, 筆者們第一次獲知下面三角形:

11

11 12

11 32 23

11 72 123 64

11 152 503 604 245

· · · ·

上述三角形 (本文稱其為⌈冪和三角形⌋) 中, 小足碼表示同一列 (row) 從最左邊算起是第幾個 數, 例如: 32 中之小足碼 2, 表示 3 所在之列, 當從此列最左邊算起時, 是第 2 個數。 此三角 形中, 若仔細端倪上下兩列數字間與小足碼的關係時, 可以發現其與巴斯卡 (Pascal) 三角形有 極類似的地方, 例如第五列最左邊算起第三個數 50, 可以看成是第四列第二個數乘上它的下標, 加上同列第三個數乘上它的下標之和, 即 50 = 7 × 2 + 12 × 3, 同理, 60 = 12 × 3 + 6 × 4 ([8])。 除此以外, 更讓人驚嘆的地方, 乃冪和三角形中之係數, 竟然與連續整數冪次和有關, 其 對應關係如下:

10+ 20+ 30+ · · · + n0= 1 · (n1),

11+ 21+ 31+ · · · + n1= 1 · (n1) + 1 · (n2),

12+ 22+ 32+ · · · + n2= 1 · (n1) + 3 · (n2) + 2 · (n3),

13+ 23+ 33+ · · · + n3= 1 · (n1) + 7 · (n2) + 12 · (n3) + 6 · (n4),

14+ 24+ 34+ · · · + n4= 1 · (n1) + 15 · (n2) + 50 · (n3) + 60 · (n4) + 24 · (n5), 其中, 二項式係數 (ni) = n(n−1)···(n−i+1)

i! 。

45

(2)

然而, 正因為過去有非常多的文獻, 關注於連續整數冪次和之主題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加上⌈妙不可言的數學證明⌋一書中, 對冪和三角形中之係數, 可以 透過連續整數冪次和來求得的證明, 並未加以著墨。 基於此, 本文企圖揭開冪和三角形之神秘面 紗, 並藉由過去既知的結果, 求解冪和三角形中之係數。 另外, 在連續整數冪次和相關研究之風 向球的指引下, 期待能夠利用冪和三角形中之係數, 刻畫一些重要的結果。

二、 冪和三角形中之係數 d(k, i)

為了嚴謹的求解冪和三角形中之係數, 本節定義冪和三角形中, 第 k 列最左邊算起第 i+1 個係數, 為滿足下式之非負整數 d(k, i):

n

X

j=1

jk =

k

X

i=0

d(k, i)(i+1n ). (1)

不難發現 (1) 式中之 d(k, i), 因設限為非負整數, 所以是唯一決定, 且 d(0, 0) = 1,

d(1, 0) = 1, d(1, 1) = 1

d(2, 0) = 1, d(2, 1) = 3, d(2, 2) = 2,

d(3, 0) = 1, d(3, 1) = 7, d(3, 2) = 12, d(3, 3) = 6,

d(4, 0) = 1, d(4, 1) = 15, d(4, 2) = 50, d(4, 3) = 60, d(4, 4) = 24.

另外, 為了描述方便起見, 對任意給定之自然數 k 與 i, 當 k < i 時, 令 d(k, i) = 0。

性質2.1. 對任意給定之自然數 k, 以及非負整數 i, 0 ≤ i ≤ k, 恆有

d(k, i) = id(k − 1, i − 1) + (i + 1)d(k − 1, i). (2) 性質2.2. 對任意給定之自然數 k, 以及非負整數 i, 0 ≤ i ≤ k − 1, 恆有

d(k, i) =

i

X

j=0

(−1)j(i − j)k(ij) +

i+1

X

j=0

(−1)j(i − j + 1)k(i+1j ),

d(k, k) =

k

X

j=0

(−1)j(k − j)k(kj). (3)

因性質 2.1−2.2 之證明, 可以一併處理, 且兼顧文章先整理出重點, 以方便讀者閱讀之故, 茲將證明置至於後記。

(3)

三、 刻畫 Bernoulli 數 B

i

計算 Bernoulli 數, 在數學研究裡, 是個古老的課題, 舉凡從純粹的代數到統計的應用, 可 以說到處都有 Bernoulli 數的蹤影 [12]。 特別是, 利用 Bernoulli 數, 來表徵連續整數冪次和 [1] [2] [3] [9]。 由於 Bernoulli 數之定義與相關性質, 在數學傳播第 12 ∼ 13 卷中, 已有詳細 報導 [1] [2] [9], 因此, 本節不再冗述。 另外, 為了方便起見, 若將二項式係數 (ni) 中之 n, 擴充 至實數 x 時, (xi) 即為 x 的多項式之型態, 也就是當 x ∈ R 時, 定義 (xi) = x(x−1)···(x−i+1)

i! ,

此時, 不難發現數學傳播第 31 卷 3 期中, 蘇益弘、 胡豐榮、 許天維 (2005) 所定義之連續整數 冪次和擴充函數 Sk : R → R, 具有下列性質: 對任意實數 x,

Sk(x) =

k

X

i=0

d(k, i)(i+1x ). (4)

再者, 根據鍾逸修、 劉志璿、 王道明、 胡豐榮 (2007) 之論文第 6 頁, Bernoulli 數 Bi 與 連續整數冪次和擴充函數 Sk(x) 之間, 有下列關係:

B2k= S2k (−1), k ∈ N; (5) B0 = S0(−1) = 1, B1 = S1(−1) = −1

2, 其中, Sk(x) 是連續正整數次方和之擴充函數 Sk(x) 的一階導函數。

因此, 將 (4) 式代入 (5) 式後, 即可得到下面的性質。

性質3.1. 對任意自然數 k,

B2k =

2k

X

i=0

d(2k, i) d dx

x i+1

 x=−1

,

且 B0 = d(0, 0), B1 = −12d(1, 1)。

性質 3.1 之證明, 請讀者參考 [12], 謹以下例說明使用冪和三角形中之係數 d(k, i), 來計 算 Bernoulli 數時之便利性。

例 3.2. 計算 B4 時, d(4, i), 0 ≤ i ≤ 4 之值, 請參考本文第二節。 另外, 不難算出 d

dx(x1) x=−1

= 1, d dx(x2)

x=−1

= −3 2, d

dx(x3) x=−1

= 11 6 , d

dx(x4) x=−1

= −50 24, d

dx(x5) x=−1

= 274 120. 根據性質 3.1 可得 B4 = −301

(4)

由於 d

dx(xi)

x=−1, 0 ≤ i ≤ 2k 之值, 可以利用 Maple 或 Matlab 等軟體來計算, 故根 據性質 3.1, Bernoulli 數 B2, B4, · · · , B2k 可以表成下式

 B2 B4

· · · B2k

=h

d(2l, i)i

1≤l≤k, 0≤i≤2k

1

32

· · ·

d dx

x 2k+1

 x=−1

 .

因此, 利用冪和三角形中之係數所成的矩陣 [d(2l, i)]1≤l≤k, 0≤i≤2k, 來計算 Bernoulli 數 B2, B4, · · · , B2k 之值時, 可以快速算出來。

四、 結語

冪和三角形也許不是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概念, 且相較於巴斯卡三角形, 亦或楊輝三角 形的相關性質, 冪和三角形鮮少被一般數論之書籍所廣泛論述。 本文利用連續整數冪次和之求 和公式的技巧, 求解出 d(k, i) 的遞迴關係, 以及給出 d(k, i) 之值, 此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 另 外, 藉由筆者們過去在連續整數冪次和的研究上之心得, 建構了冪和三角形中, 係數 d(k, i) 與 Bernoulli 數之間的關係, 此為本研究的成果之二。

由於現有套裝軟體, 例如 Maple 或 Matlab 非常普遍, 因此, 利用這些套裝軟體, 先 建置冪和三角形中之係數所成的矩陣, 然後利用本文第三節文末之矩陣乘積, 來設計程式計算 Bernoulli 數時, 亦不失為是計算 Bernoulli 數的另一種有中生新的新思維。

後記

首先, 筆者們先證明性質 2.2。 根據 Brualdi (1977) [14], 對任意實數 x 與自然數 k, 存 在係數 c(k, 0), c(k, 1), c(k, 2), · · · , c(k, k), 使得

xk =

k

X

i=0

c(k, i)(xi), (6)

其中 (xi) 為本文第三節所述之 x 的多項式。 則對任意自然數 k, 不難證明 c(k, 0) = 0 且 c(k, i) = ic(k − 1, i) + ic(k − 1, i − 1), 當 1 ≤ i ≤ k − 1. (7) 根據 (7) 之遞迴公式, Brualdi (1977) [14] 解出

c(k, i) =

i

X

j=0

(−1)j(i − j)k(ij). (8)

(5)

今將 (6) 式中之實數 x, 侷限於非負整數, 並將其視為 j 來求和時, 可得下式:

n

X

j=1

jk =

n

X

j=1 k

X

i=0

c(k, i)(ji) =

k

X

i=0 n

X

j=1

c(k, i)(ji) =

k

X

i=0

c(k, i)

n

X

j=1

(ji). (9)

又因為 Pn

j=1(ji) = (n+1i+1), 所以 (9) 式變成

n

X

j=1

jk =

k

X

i=0

c(k, i)(n+1i+1). (10)

再加上使用巴斯卡公式 (n+1i+1) = (i+1n ) + (ni), 此時 (10) 式變成

n

X

j=1

jk =

k

X

i=0

c(k, i)(n+1i+1) = c(k, k)(k+1n ) +

k−1

X

i=0

{c(k, i) + c(k, i + 1)} (i+1n ). (11)

另外, 由於 (1) 式之解 d(k, i) 為唯一, 因此, 可得

d(k, k) = c(k, k), 且當 0 ≤ i ≤ k − 1 時, d(k, i) = c(k, i) + c(k, i + 1). (12) 結合 (8) (12) 兩式, 即可證明性質 2.2。 最後關於性質 2.1 之證明, 因為當 0 ≤ i ≤ k − 1 時, 根據 (7) (12) 兩式可得

d(k, i) = c(k, i) + c(k, i + 1)

= i {c(k − 1, i) + c(k − 1, i − 1)} + (i + 1) {c(k − 1, i + 1) + c(k − 1, i)}

= id(k − 1, i − 1) + (i + 1)d(k − 1, i).

此外,

d(k, k) = c(k, k)

= k {c(k − 1, k) + c(k − 1, k − 1)}

= kd(k − 1, k − 1) + (k + 1)d(k − 1, k).

上式中, 請留意本文第二節處, 有定義 d(k − 1, k) = 0。

謝誌

本研究榮獲國立台灣大學與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共同合作辦理之青少年科學人才培育計 畫, 編號 ISGR130 的經費支持, 在此獻上最深的謝意。

(6)

參考文獻

1. 余文卿 (1992)。 Bernoulli 數與 Bernoulli 多項式 (上)。 數學傳播, 第 16 卷 2 期, 頁 37-45。

2. 余文卿 (1992)。 Bernoulli 數與 Bernoulli 多項式 (下)。 數學傳播, 第 16 卷 3 期, 頁 1-8。

3. 李宗元 (1979)。 閒話 1k+ 2k+ · · · + nk。 數學傳播, 第 2 卷 4 期, 頁 12-14。

4. 李育杰 (1989)。 有限冪級數的遞迴關係與史特林數。 數學傳播, 第 13 卷 4 期, 頁 90-92。

5. 李政豐 (2002)。 連續整數冪次和公式的另類思考。 數學傳播, 第 26 卷 2 期, 頁 73-82。

6. 何景國 (1982)。 求Pn

i=1ik (k = 1, 2, 3) 的幾種方法。 數學傳播, 第 6 卷 4 期, 頁 93-97。

7. 吳松霖、 李國寧、 胡豐榮、 許天維 (2007): 連續整數冪次和公式之指數生成函數。 數學傳 播, 第 31 卷 3 期, 頁 13-16。

8. 胡守仁譯 (2006)。 妙不可言的數學證明。 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出版。

9. 郭嘉南 (1988)。 黎曼 Zeta-函數與 Bernoulli 數。 數學傳播, 第 12 卷 2 期, 頁 47-48。

10. 陳國裕 (1999)。 如何求出 12+ 22+ · · · + n2。 數學傳播, 第 23 卷 1 期, 頁 76-84。

11. 傅海倫 (2000)。 再談如何求出 12+ 22+ · · · + n2。 數學傳播, 第 24 卷 2 期, 頁 62-64。

12. 鍾逸修、 劉志璿、 王道明、 胡豐榮 (2007): 另一種計算伯努利數的方法, 東海科學, 第 9 卷, 頁 1-8。

13. 蘇益弘、 胡豐榮、 許天維 (2005): 從連續整數冪次和公式引發之擴充想法。 數學傳播, 第 29 卷 2 期, 頁 30-33。

14. Richard A. Brualdi (1977): Introductory Combinatorics. North-Holland, page 119-125.

—本文第一作者為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一年級學生、 第二作者為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 中學專任數學教師、 第三作者為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系專任教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對於 「神奇的冪和三角形」

[r]

[r]

(即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為此三角形的外心。)

請在空格中填入適當的角度,使∠A、∠B、∠C 恰好成為一組三角形的內角,並寫出三角形是

布爾扎諾研究的領域涵蓋宗教、哲學、與數學。而其著作中對往後數學發展具有舉足 輕重地位的當數《無限悖論》(Paradoxien des Unendlichen) 一書。由於書禁的限制,這本 書直到他死後三年,也就是

定理: : : :2.1-2 全等三角形對 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的對邊相等 全等三角形對 全等三角形對 應角的對邊相等 應角的對邊相等 ... S.三角形全等定理 三角形全等定理 三角形全等定理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