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中學國編版與審定版英語教科書 之內容分析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民中學國編版與審定版英語教科書 之內容分析研究"

Copied!
1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梁忠銘 先生

國民中學國編版與審定版英語教科書 之內容分析研究

研 究 生: 尋志豪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一 月

(2)
(3)
(4)

謝 誌

多年來的研究生生活即將結束,很慶幸自己最後能完成這篇學位論文,我能 完成這篇論文,要感謝的人實在很多。

首先,我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梁忠銘老師,感謝梁老師多年的包容和教導,

在梁老師身上,我著實學到了不少作學問的方法及態度。此外,也感謝校外口委 張志明老師以及校內口委溫宏悅老師對我這篇論文的指導,感謝你們提供了我諸 多的修正方向及建議。

其次,也很感謝凱琳、祈君及詩雅,感謝你們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在精神 上給予我支持及慰藉。也感謝研究所的同窗好友怡君、瑜婷、湘媛、儷玲、幸芬、

佩錦等人過去幾年在學業上的幫忙和協助。

最後,感謝我的爸媽及家人在求學過程中一直給予我支持,讓我可以順利地 完成學業,謝謝我最愛的家人。

志豪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

(5)

國民中學國編版與審定版英語教科書 之內容分析研究

作 者 : 尋 志 豪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所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以內容分析法分析比較依據舊制民國 83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所 編輯而成的「國編版國中英語教科書」以及依據新制民國 92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 要所編輯而成的「審定版國中英語教科書」。

國編版部分,研究者選擇於 90 至 92 學年出版的國中英語教科書為研究對 象;審定版部分,研究者選擇於 93 至 95 學年出版,市佔率較高的 A 版、B 版、

C 版國中英語教科書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內容分析項目包括「編輯原則及編輯委員」、「教學目標」、「主題設 計」、「字彙數量」和「外在屬性」這五個部份。針對這五個項目,進行分析比對 及檢核,以暸解這四個版本的國中英語教科書在這些項目上的異同。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教育當局、編輯出版商、學校及教師與未來研 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英語教科書、國中英語

(6)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National-Edition and Approved English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Zhi-Hao Xun

Abstract

The content of the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four versions of English textbook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Five versions are National-Edition and three kinds of approved English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he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is in this study are the way of editing, the background of editors, instruction objective, theme, vocabulary, and extrinsic attribute. The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above five items of the four versions of English textbooks and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study intend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editors, schools, teachers and further studies.

keyword:English Textbook, English in Junior High School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解釋名詞---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課程標準及課程剛要之討論---5

第二節 台灣教科書制度之沿革---11

第三節 教材的選擇、排列原則及組織法---13

第四節 教科書審查、選用及評鑑標準---15

第五節 英語教科書相關研究---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設計---31

第二節 研究工具---34

第三節 資料處理---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編輯原則及編輯委員專業背景之比較---39

第二節 教學目標之分析 ---41

第三節 主題設計之分析 ---51

第四節 字彙數量之分析 ---62

第五節 外在屬性之分析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73

第二節 建議---76

參考文獻---79

附錄 附錄一 國中英語教科書審查規準與總評表---82

附錄二 參考字彙表---87

附錄三 國中英語教科書外在屬性檢核表---93

附錄四 國編版一至五冊教師手冊中各課之主題設計與教學目標---94

附錄五 A 版一冊至六冊教師手冊中各課之主題設計---101

附錄六 B 版一冊至六冊教師手冊中各課之主題設計---104

附錄七 C 版一冊至六冊教師手冊中各課之主題設計---107

(8)

表目次

表 2-4-1 一般教科書評鑑標準比較表---24

表 3-2-1 民國 83 年國中英語課程課程標準分項目標表---35

表 3-2-2 九年一貫國中英語課程分段能力指標---36

表 3-2-3 國中英語主題參考表---37

表 4-2-1 審定版各版本第一冊與第二冊能力指標分析表---43

表 4-2-2 審定版各版本第三冊與第四冊能力指標分析表---45

表 4-2-3 審定版各版本第五冊與第六冊能力指標分析表---47

表 4-2-4 審定版各版本第一冊至第六冊能力指標分析表---49

表 4-3-1 國編版第一冊到第五冊主題分布表---52

表 4-3-2 A 版第一冊到第六冊主題分布表---53

表 4-3-3 B 版第一冊到第六冊主題分布表---54

表 4-3-4 C 版第一冊到第六冊主題分布表---55

表 4-3-5 各版本在第一冊主題編排上的異同分析表---56

表 4-3-6 各版本在第二冊主題編排上的異同分析表---57

表 4-3-7 各版本在第三冊主題編排上的異同分析表---58

表 4-3-8 各版本在第四冊主題編排上的異同分析表---59

表 4-3-9 各版本在第五冊主題編排上的異同分析表---60

表 4-3-10 各版本在第六冊主題編排上的異同分析表---60

表 4-4-1 國編版五冊之單字數量統計表---63

表 4-4-2 A 版應用字彙與認識字彙個數表---65

表 4-4-3 B 版應用字彙與認識字彙個數表---65

表 4-4-4 C 版應用字彙與認識字彙個數表---66

表 4-4-5 各版本第一冊至第五(六)冊字彙數量比較表---67

表 4-5-1 國編版外在屬性檢核表---68

表 4-5-2 A 版外在屬性檢核表---69

表 4-5-3 B 版外在屬性檢核表---70

表 4-5-4 C 版外在屬性檢核表---71

(9)

圖目次

圖 3-1-1 研究流程圖---33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長久以來,在國人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中,「學校教育」扮演著極為重要的 角色,而「教材」卻也一直在學校教育裡佔有很大的地位,因為教育要透過「課 程」來實施,而課程卻必須要透過「教材」來顯現(呂祖琛,2000:180-183)。

然而,在所有教材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教室裡老師及學生們都要使用到的「教科 書」。在世界各國的學校教室中,教科書是無所不在的。對於教師的教學以及學 生的學習,教科書更是具有其影響性。

教科書的價值和重要性是無庸置疑、不容否認的,學者們也對此提出許多意 見。有的學者認為教科書是培養學生具備社會共通基本價值的重要途徑之一(陳 明印,1996;黃政傑,1998);有的學者認為教科書的價值在於顯現課程,中小 學教師依教科書的內容編排進度、進行教學,而學生則學習教科書的內容(黃振 球,1989:93);也有學者認為教科書內容為一重大來源,對教師而言是上課的 主要教學來源,對學生而言是重要的知識來源,故教科書的內容乃為教師授課、

學生接收訊息及觀念的重要角色(王靜慧,2001)。

此外,教科書還具有許多功能,除了能夠有系統地呈現學科的內容、齊一教 育的內容與水準、輔助教師教學、協助學生學習這些功能外,也有助於家長了解 學校教學的情形以及課程改革(方德隆,2003:293-294)。由上述可知,教科書 品質的優劣對於教師的教學成效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果有其重大影響,所以現今世 界各國對於教科書的品質無不重視。

正因為教科書有多種角色及重要功能,所以許多國家都有相當程度地控制和 影響中小學的教科書編輯、審(檢)定(趙麗雲,1994)。過去的教科書統一編 制,全國一體適用,是學生主要的學習教材,更是升學考試的唯一指標;現在九 年一貫課程教科書採審定制、一綱多本,教科書雖然不再是升學學子心中的聖

(11)

為因應世界潮流以及社會教育改革的期許,台灣教育當局於民國 90 年實施 九年一貫課程。在新的世紀中,社會對於英語能力以及電腦資訊能力這兩項最為 重視。然而,在九年一貫課程中便可發現其特色之一就是英語教學向下延伸至小 學開始實施,正好呼應上述的世界潮流及社會期許。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明示國民中小學英語課程設計宗旨在於奠定國人英語 溝通基礎,涵泳國際觀,以期未來能增進國人對國際事務的處理能力,增加國家 競爭力(教育部,2003)。綜合觀之,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國人而言,

英語不再僅僅只是一門「學科」,更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一項「工具」。英語學 得好,我們才能接觸更多的英語原文資訊與國際接軌以追求更深、更廣的知識;

英語學得好,我們在全球化、地球村的網路世界裡方能通行無阻;英語學得好,

我們才能接觸更多不同的外國族群以瞭解其文化差異、尊重其生活經驗、體驗其 生活樂趣,故英語的重要性再強調也不為過。

由以上論述可知「教科書」、「英語」的重要性及價值,所以教育相關單位也 必須對於現今市面上所發行的「英語教科書」加以檢視,因為教科書的品質不僅 會影響到學生外在表層的基礎外語能力,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內在深層的社會觀、

文化觀、價值觀以及國際觀,此為本研究之主要動機。

所以研究者想針對最近的兩套課程標準-民國 83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以及 民國 92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國中英語」部分進行分析比較,再進一步針對 依據這兩套課程標準所編輯的四套國中英語教科書-90 至 92 學年出版的國編版 與 93 至 95 學年出版的 A 版、B 版、C 版進行內容分析,以比較其異同、特色及 優缺點。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提出下列 3 項研究目的:

(一)分析探討民國 83 年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以及民國 92 年的九年一貫課程綱 要中,國中英語教科書的編輯原則、教學目標、主題設計、字彙數量。

(二)依據課程標準、課程綱要與外在屬性檢核表來檢核國編版、A 版、B 版、

C 版國中英語教科書。

(三)分析探討國編版、A 版、B 版、C 版國中英語教科書的優、缺點。

二、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 3 項研究目的,本研究有以下 3 項待答問題:

(一)民國 83 年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以及民國 92 年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國 中英語教科書的編輯原則、教學目標、主題設計、字彙數量為何?

(二)國編版、A 版、B 版、C 版國中英語教科書在編輯原則、教學目標、主題 設計、字彙數量、外在屬性上有何特色?

(三)國編版、A 版、B 版、C 版國中英語教科書在這五種分析項目的優缺點為 何?

第三節 解釋名詞

一、教科書

依據教育部所編的重編國語字典(1981)的解釋,教科書指的是教學活動中 所採用的主要材料,一般而言,它有特定的範圍,也有組織的編排,可以讓學生

(13)

根據國立編譯館所編的教育大辭書(2000)的解釋,教科書是一種教育工具、

也是一種社會控制的主要工具,用以傳遞訊息,規範或禁止下一代的行為以及穩 定社會。此外,教科書亦是自文化遺產中所精挑細選的知識以及文化與意識形態 的濃縮體。

教科書尚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教科書包括一般學生所常用到的課本、

習作、供教師教學參考的教師手冊、輔助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教具以及教學中常 見的任何教學媒體,如:錄音帶、錄影帶、VCD、DVD 等;狹義的教科書僅僅 指學生學習及老師教學所用到的課本而已(藍順德,2003b)。

本研究中的教科書採狹義觀點,指的是 90 至 92 學年出版的國編版與 93 至 95 學年出版的 A 版、B 版、C 版這四套的「國中英語課本」。

二、國編版

國編版係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機關自行編輯的教科書版本,通常此種版本的教 科書銷行全國、一體適用。其內容自必配合民族的文化傳統及國家的建設理想,

而且其內容往往成為全國升學的考試範圍(國立編譯館,1988)。

三、審定版

審定版係指由民間私人或出版單位依據國家所公佈的課程標準或綱要編輯 而成的教科書版本。此種版本的教科書往往未競爭而創新,因創新而進步,為求 新求變,敢於作大膽的嘗試,易使教科書之編輯突飛猛進(國立編譯館,1988)。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課程標準及課程綱要之討論

無論在過去統一編制的教科書時代或是在現今審定制的教科書時代,教科書 的編輯者必需依據教育部所公佈的課程標準來進行編輯教科書。

隨著近幾次國中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其內容也會有些差異。國中英語教科 書的內容過去所重視的是「句型與文法結構」,但現今逐漸轉為強調「語言的溝 通功能」。在最新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又將這些英語的聽、說、讀、寫、綜 合應用能力以能力指標的方式具體呈現出來。

以下研究者將簡介最近的兩套課程標準-民國 83 年國中英語課程標準和民 國 92 年九年一貫英語課程綱要,主要內容呈現如下,再加以說明比較。

一、民國 83 年國中英語課程標準

以下將民國 83 年國中英語課程標準分總目標、分項目標、時間分配、編纂 原則、內容取材及編寫方式這 6 大項進行摘要說明(教育部,1994)。

(一)總目標

1.培養聽、說、讀、寫簡易英語的能力。

2.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及正確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3.增進對外國與本國社會文化的認識。

(二)分項目標 1.語言能力。

2.學習興趣、態度與方法。

3.文化與習俗。

(三)時間分配

第一學年每週三節,第二學年每週三節,第三學年每週一加(一)節,其中

(15)

(四)編纂原則

教材編寫以學生興趣及需要為依歸,初期以興趣為重,其後逐漸趨向學生之 需要。教材編排及活動設計應兼顧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第一、二冊 以聽與說的訓練為主,讀與寫為輔,第三冊開始逐漸加重讀與寫,力求四種能力 均衡發展。

編寫方式以溝通式教學為原則,每課教材應涵蓋主題、文法結構及溝通功能 三者,並將其融會整合。課本插圖宜聘請有美工、繪畫專長者繪製,使其生動有 趣。若需逼真寫實者,亦可採用照片。

教科書共五冊,每一冊的目次應列出每課的文法、主題及溝通功能;附錄應 列出音標表、字母拼讀法(phonics)之規則及例子、常用之教室用語及生字表。

(五)內容取材

書中的溝通功能應包括日常交談、社交應對等一般人際溝通的語言能力。書 中的主題應符合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和生活化等原則,所涵蓋的主題層面宜 多元化。

書中的語言成份應包括字母、發音、字彙及文法四個部分。英語字母教材應 包含印刷體大小寫及連續體大小寫,但在教學時應以印刷體為主,連續體為輔。

國中英語發音教材以聽力訓練及口說練習為重點,由實際的「聽」與「說」活動 中培養學生正確發音的能力,應輔以音標及字母拼讀法的教學。國中三年以前學 會 800 個左右的基礎字彙及相關片語為原則。一年級每週三節,每課以不超過 12 個生字為原則,上下學期字彙總數為 240 至 280 個;二年級每週三節,每課以 不超過 15 個生字為原則,字彙總數為 300 至 360 個;三年級每週一至二節,教 材編寫以一節計,每課以不超過 18 個生字為原則,字彙總數為 180 至 220 個。

此外,課程標準提供約 1200 個參考字彙,應優先納入教材中。文法方面,國中 五冊之文法教材應以最基本的文法觀念及結構為限,闢免冷僻、艱深之文法觀念 及語句。

(16)

(六)編寫方式

教科書編寫方式應以聽、說、讀、寫四種語言能力並重為原則。一年級以聽、

說為主,讀、寫為輔,二年級開始,四種技能並重。聽力教材與口說教材以對話 及口語練習為主,歌曲、遊戲為輔;閱讀材料以短文為主,對話為輔;書寫教材 以句子為主,段落及短文為輔。

綜合觀之,民國 83 年的國中英語課程標準對於英語教學的時間分配、編纂 原則、內容取材及編寫方式各方面都有所敘述,大到冊數、上課節數,小到各冊、

各課的單字數目都有詳細的規定。

二、民國 92 年九年一貫國中英語課程綱要

以下將民國 92 年九年一貫國中英語課程綱要分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

教材綱要及教材編纂原則這 4 大項進行摘要說明(教育部,2003)。

(一)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

2.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

3.增進學生對本國與外國文化習俗之認識。

(二)分段能力指標

分為國小及國中兩階段,國小階段以聽、說為主,讀、寫為輔,而國中階段 則聽、說、讀、寫並重。

分段能力指標依「語言能力」、「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及「文化與習俗」

加以敘述。其中語言能力的陳述含括聽、說、讀、寫以及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三)教材綱要

教材綱要部分涵蓋有主題與題裁、溝通功能、語言成份這四個部分,並說明 如下。

主題部分應符合趣味化、實用化及生活化的原則。涵蓋層面宜多元,以學生

(17)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 化學習與國際了解」、「規劃、組織與實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 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這十項基本能力之精神,以順應時代潮流,涵詠現 代公民之素養。

體裁方面亦應多樣化,如歌謠、韻文、賀卡、便條、書信、簡易故事、幽默 短文、短劇、謎語、笑話等。

溝通功能應包含日常交談、社交應對等一般人際溝通之語言能力,可分為問 候、感謝、道歉、同意、請求、問路、打電話等類別。

語言成份應包括字母、發音、字彙及句型結構四個部分。字母方面,國中階 段必須會辨識連續體書寫之文字,但平日之書寫仍以印刷體為主。發音方面,應 透過聽、說活動之實地練習來培養,並應儘量利用有聲教材讓學生模仿作練習。

國中階段輔以音標教學,以便學生能藉查字典得知正確自己發音。

字彙方面,國中階段之教材,宜優先從常用 1000 字詞中選取編纂。國中畢 業時,學生應至少學會 1000 個字詞,並能應用於聽、說、讀、寫溝通中。各教 學單元的新字詞,可依其在該單元之重要性,區分為「應用字彙」和「認識字彙」。 句型應以基本常用為主,避免冷僻、抽象之文法知識的灌輸。句型結構之呈 現應循序漸進、由簡而繁,讓學生經由語意的了解,進而熟悉句型。

(四)教材編纂原則

英語教材包含有聲教材及平面教材,各種教材的編製以學生之興趣及需要為 依歸,內容應實用、淺顯、生動活潑且有趣。國中階段應力求聽、說、讀、寫四 種能力均衡發展。

教材編撰時,每單元宜提供生活化之情境,並融合主題、句型結構及溝通功 能加以編寫。活動之設計宜多元,並強調溝通式活動,以培養學生基本的溝通能 力。每單元之活動宜環繞主題或溝通功能加以設計,字彙、片語、句型之介紹應 採循序漸進,由易漸難螺旋向上之模式,並適時安排複習單元,提供學生反覆練 習之機會。

(18)

綜合觀之,民國 92 年的九年一貫英語課程綱要對於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 標、教材綱要及教材編纂原則只有大原則性的描述,並沒有詳細的硬性規定,相 較於過去的課程標準,著實彈性許多。

三、民國 83 年課程標準及民國 92 年課程綱要之比較

以下研究者針對「課程目標」、「授課節數」、「內容取材及教材綱要」與

「教材編寫方式及編纂原則」進行比較說明。

就「課程目標」而言,兩種版本的課程標準及課程綱要比較起來大同小異,

都是著重於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四大能力的培養」、「英語學習興趣、態度、方 法的培養」以及「文化認識」這三大部分,只是課程綱要不只注重聽、說、讀、

寫四項能力,也更加注重「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部分。

就「授課節數」而言,民國 83 年的課程標準比較沒有彈性,授課節數都已 被硬性規定。課程標準中明訂學校英語授課時間第一學年每週三節,第二學年每 週三節,第三學年每週一加(一)節。相較之下,民國 92 年的九年一貫課程綱 要就比較有彈性,僅僅列出「語文學習領域佔領域學習節數的 20%-30%」,並未 針對語文領域中各科的節數作進一步地明細規劃,所以授課時數很彈性,各個學 校可以考量校本特色及發展重點作出不同的科目節數規劃。

就「內容取材及教材綱要」而言,以下細分為「主題(與體裁)」、「溝通 功能」以及「語言成份」加以比較說明。

在主題(與體裁)方面,差異點在於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主題參考表裡多了

「兩性平等」、「人權」、「自然」這三大主題。這三大主題綱好與九年一貫所 提倡的資訊、環境、家政、生涯發展、兩性、人權教育這六大議題中的「兩性教 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這三大教育議題相互輝映。除了主題之外,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多列出了「體裁」這一項,並列出「體裁參考表」供教科書編 輯者參考,希望課本內容體裁能夠更加多樣化,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19)

在溝通功能方面兩個版本沒有差異,都是著重於日常交談、社交應對等一般 人際溝通之語言能力,包含問候、感謝、道歉、同意、請求、問路、打電話這些 類別。

在語言成分方面,其中的字母、發音、文法及句型結構這三部分差異不大,

差異最多的就是「字彙」這一部分。

民國 83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明訂國一生所學字彙總數約為 240 至 280 個;

國二生所學字彙總數約為 300 至 360 個;國三生所學字彙總數為 180 至 220 個;

國中三年所學字彙及片語總數以 800 個左右為原則。在九年一貫英語課程綱要 中,對於各年級所應學字彙總數方面並無規定。此外學生所學字彙多了「應用字 彙」和「認識字彙」的區別,以便於老師教學及學生在階段性的單字學習上有所 憑藉、可以依循。

此外,民國 83 年的課程標準中僅提供約 1200 個參考字彙,供編寫及學習時 參考。然而,因為英語向下延伸以及英語普及的緣故,民國 92 年九年一貫課程 綱要中也列了一份常用 1000 及 2000 字參考字彙表,供教科書編輯參考以及國中 學生學習使用。課程綱要要求學生在國中三年應學會至少 1000 個,最多 2000 個 字詞,並能應用於聽、說、讀、寫溝通中。相較於過去,現今的九年一貫的國中 學生多了 200 至 1200 個字彙要學習。

就「教材編寫方式及編纂原則」而言,民國 83 年課程標準的內容僅提出一 些大原則而已,但民國 92 年的課程綱要則進一步地加以深入說明,強調重點有 三:重視教材的編製要以學生之興趣及需要為依歸,並且將課綱中所提供主題融 入其中;活動設計要多元,並強調溝通式活動,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基本的溝通能 力以及符合課綱中所強調的「溝通式英語學習觀」;此外,並且希望能以「螺旋 式課程模式」設計,安排複習單元,提供學生反覆練習之機會。

(20)

第二節 台灣教科書制度之沿革

本部分僅探討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後迄今台灣教科書制度之沿革,研究 者整理出相關的研究,並以「教科書開放審定與否」以及「開放的科目是否為升 學考試科目」為兩大分期依據,可以將台灣教科書制度史分為以下四期(方德隆,

2003;周祝瑛,2003;楊雅芩,2003;鄭玓玲,2003;藍順德,2003a,2003b):

一、57 學年至 77 學年(全面統一編制時期)

民國 57 年 2 月,蔣中正總統頒發「革新教育注意事項」訓詞,其中對於各 級學校教材之編印,有明確之指示:「今日我國各級學校無論小學、初中、高中 之課程、教材與教法,希根據倫理、民主、科學之精神,重新整理,統一編印。」

民國 57 年實施九年國教後,教育部遵照此一指示,並配合「國民中學暫行課程 標準」,採精編精印原則,明令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由國立編譯館負責統一編輯、

供應。

國立編譯館組成國民中小學各科教科書編輯委員會,其中編輯委員包括教育 專家、學科專家、現職教師及版式設計人員,並且蒐集參考國外之課程教材資料,

進行編輯工作,期望國內教科書在品質上能向上提升合乎世界潮流。自 57 學年 以來,國立編譯館編輯負責統一編輯,而印製工作由有意承印之出版業者自由申 請,國立編譯館對其資格進行審查,交由審查合格之書局印行,由台灣書局負責 配發。

二、78 學年至 90 學年(統一編制為主,審定制為輔時期)

民國 77 年 2 月,於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決議事項中,建議教科書應考慮逐 步開放為審定制。在國中方面,教育部於 78 學年開放藝能及活動科目(國中音 樂、美術、體育、生活科技、家政、電腦、團體活動、輔導活動、童軍教育這九 科)教科書為審定制;79 學年開放非關升學之國中選修科目為審定制,交由民

(21)

間出版業者編輯,經國立編譯館審定通過後即可發行。

礙於高中聯考仍然存在,為避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教育部在民國 83 年的 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中宣布:「與聯考有關的科目仍由國立編譯館統一編輯,其餘 科目均為審定本。」這時期教科書採行是以統一編制為主,審定制為輔。

民國 83 年的 410 教育改造運動,其四大訴求之一的「教育現代化」就包含 了開放教科書這部分。他們認為各科教科書應該全面開放民間書商編輯,再交由 政府相關單位來審定。

民國 83 年 6 月召開之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結論報告中指出,將慎重研究中 小學教科書開放編輯之政策,並儘速規劃審查相關制度。於民國 84 年 6 月教育 部公佈「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審查暫行作業程序」及「國民中小學教科書送審暫行 注意事項」,自此,正式打破國立編譯館教科書一元化的獨佔,因此各教科書商 都紛紛投入教科書的研發與編輯。

民國 86 年,教育部成立「九年一貫課程發展專案小組」;民國 89 年 3 月教 育部制定發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民國 89 年 6 月教育部頒布「國 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辦法」,明定九年一貫課程之教科書全面開放,

由民間出版廠商編輯,並將審定事項委託國立編譯館辦理。此後,國立編譯館自 90 學年九年一貫實施後,逐年退出國中教科書編輯之工作。

雖然國小教科書已於 85 年全面開放為審定制,但是國中升學科目的教科書 迄 90 學年尚未全面開放為審定制,故此階段視為統一編制為主,審定制為輔時 期。

三、91 學年至 92 學年(雙制並行過渡時期)

90 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正式於國小一年級實施,各領域、課程均開放為審 定制,但是此時國中階段的教科書仍是由國立編譯館所編輯。

(22)

91 學年度一、二、四、七年級實施九年一貫,國立編譯館不再編輯七年級 的教科書。92 學年度,國立編譯館不再編輯七年級和八年級之教科書。因九年 一貫逐年實施之故,國中升學科目教科書國編本、審定本並行,故 91 學年及 92 學年這兩年歸類為雙制並行過渡時期。

四、93 學年以後(全面審定制時期)

93 學年時,國立編譯館不再編輯七、八、九年級教科書,國編版教科書全 面停止編輯,全面退出教科書市場走入歷史。自此之後,國立編譯館僅為九年一 貫課程教科書之審定者,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市場完全由民間出版業者自由競爭,

故自 93 學年以後歸類為全面審定制時期。

第三節 教材的選擇、排列原則及組織法

一、教材的選擇原則

學者認為選擇教材有以下原則:系統知識原則、歷史尚存原則、效用原則、

興趣原則、社會發展原則(伍振鷟、高強華,1999)。

有學者認為選擇教材要符合系統知識原則,他們主張每一種教材在其所屬知 識系統內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熟悉此原則以後便能全盤了解。採用此原則時通常 有兩個假設:其一是在這個知識系列中全部的知識都值得研究;其二是在這個知 識系列中,知識是由淺入深、由簡而繁的。數學、物理學、化學、文法等教材大 部分屬於此項原則。系統知識原則重視文化累積及傳遞、學者專家之培養及升學 準備,但是卻忽視了學習者之興趣、程度及社會方向。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選擇教材也要符合歷史尚存原則,因為人類有懷舊的傾 向,人類相信一種事物年代越久越有價值,如道德、音樂、美術、文學這些方面

(23)

有學者採效用原則,如斯賓賽及波必特均曾分析人生的活動,認為能發展此 活動能力之教材便是有用之教材。此原則常以運用次數之多寡作為判斷效用大小 之依據,如常用算數的研究、基本字彙、歷史、科學等有用的教材研究,均係應 用次數多寡以作價值判斷者。

也有學者採興趣原則,主張教材要先能滿足學生的興趣,方能解決學生問題 或實現學習目的。各年齡階段的學習者總有一些共同需要,要根據年紀選擇材料 才能夠引發學生持久的興趣。

採社會發展原則觀點的學者認為所選擇的教材必要能有益於全民生活之增 進。換言之,希望學校教育能藉由老師教授教材而促使個人、社會邁向理想方向。

二、教材之排列原則

根據學者研究,教材的排列原則有以下幾點(吳清山,1999)。

(一)顧及兒童身心發展:

教材呈現的先後順序,必須考量學生的身心成熟狀態。如此一來,教材才能 符合學生的需求。如:國小低年級學生大都停留在具體運思期,抽象的教材就不 適合該階段的學生。

(二)配合教材邏輯依序:

在呈現教材時,必須考量學科教材本身的邏輯次序,在排列教材時依其邏輯 性作有系統的排列,才能夠讓學生能夠掌握其知識架構。如:數學的教學應該先 教加法、減法再教乘法、除法。

(三)考慮內容難易順序:

學科教材本身有其難易度,應該先易後難、先簡單後複雜、先具體後抽象,

循序漸進以便於學生學習。如:國小英文應先學習最基礎的 26 個英文字母,再 進而學習單字、句子。

(24)

三、教材之組織法

根據學者研究,教材的組織可大略分為論理組織法以及心理組織法兩種(吳 清山,1999)。

論理組織法係指教材組織者依照各種教材自身的系統,將教材有組織地排 列,而不顧及教材的難易和學生的需要。這種系統組織法常見於如歷史教材,先 講上古史,再講中古史、近古史,最後再講近代史、現代史。依其年代先後,體 系脈絡一一將教材呈現。

心理組織法係指組織教材時,依據學生的經驗、能力、興趣、需要等來組織 教材,以學生的經驗為教材的出發點,從學生自身經驗最相近的先組織再逐漸擴 大其範圍。這種組織法使教材適合學生的能力、興趣和經驗,而不必顧及教材本 身系統的完整性。這種教學法常見於理科,如算數教材,先學習簡單實用的加減 乘除,再學習困難抽象的代數、幾何、三角函數。教材的排列方式與和學生的生 活經驗相結合,學生學習時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第四節 教科書審查、選用及評鑑標準

一般而言,評鑑教科書是隨時皆可進行的,根據評鑑時機和目的大約可以分 為三種:(1)對於教科書出版商而言,在成書前可以進行事先的修正及改善;(2)

對於政府相關單位而言,可以在教科書成書後加以審查,檢視是否有符合課程標 準(綱要)所明定的編輯原則,審定合格後允許合格廠商出版教科書;(3)對於 學校及教師而言,可以針對其學校特性或實際的教學目標,選購或選用較為合適 的教科書。

針對上述三項時機和目的可以發展出不同的教科書評鑑標準,但就教育的角 度而言,較為重要的教科書評鑑是上述後兩者,故教育單位及教育學者針對不同

(25)

科書選用標準」。

研究者先將中外學者的教科書評鑑標準研究分為「審查標準」及「選用標準」

兩類探討,再由「一般教科書的選用標準」進而探討「英語教科書的選用標準」,

最後再作綜合比較討論。

一、國中英語教科書審查規準

為因應九年一貫課程中教材開放的多元性,國立台北師院和中華民國教材研 究發展學會於民國 88 年完成「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審查之研究」。國民 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英語教科書的審查標準,分為「必要規準」及「一般規準」兩 種。九年一貫英語課程分為兩階段,因此教材編寫重點及審查重點也有所區別,

故「一般規準」分為國小教科書審查規準與國中教科書審查規準兩部分,但因為 本研究範圍為國中英語教科書,故以下只有針對國中英語教科書審查規準進行說 明。

審查規準分為「必要規準」與「一般規準」(附錄一)審查完成提出總評,

最後 7 大項加計總分。分數僅供評審委員內部作業,不對外公開(中華民國教育 教材研究發展學會,1999)。

(一)「必要規準」之審查標準

必要規準的審查標準採取「符合」與「不符合」兩種審查結果,所謂的「必 要規準」如下,可以細分為4大類:

1.符合全民福祉、不違背國家法律:全民福祉指全體人民之利益與幸福;國家 法律指經立法程序制定的各種法律。

2.符合課程總綱及英語課程綱要:

2.1 符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2.2 符合英語課程綱要之精神、要點和內容。

(26)

3.編輯計畫書以及各冊教材綱要:

3.1 備有五至九年級全套教科書之編輯計畫書,內含課程架構、編輯理念 與特色等。

3.2 備有各冊教材綱要,或各冊詳細目次,標示各單元之主題、溝通功能、

句型等。

4.符合教材發展的原則與過程:提示相關資料,證明本套教科書的研究規畫、

發展經過、以及編寫和修正過程。

(二)「一般規準」之審查標準

除了以上所述的必要規準之外,還有一般規準。一般規準的各項審查結果分

「優、良、可、差」四級,之後給一個大項整體分數,所謂的「一般規準」如下,

可以細分為 7 大類:

1.教材整體評估(25 分)

(1) 教材編纂符合課程綱要國中階段之分段能力指標。

(2) 與國小階段教材有良好的銜接,且國中階段各年級以及各單元間之教材 亦有順序性、銜接性。

(3) 教材編選與活動設計符合溝通式教學理念。

(4) 教材內容與活動設計符合學生的興趣、需求與年齡層。

(5) 教材難易度符合學生程度。

(6) 教材分量配合教學時數,並保留因地制宜的彈性調整空間。

(7) 教材有系統、循序漸進且採螺旋向上、反覆練習之模式。

(8) 教材中之英語文正確、自然、流暢。

(9) 主題及體裁多樣化(主題包括生活經驗、中外文化習俗等體裁,包括對 話,歌謠韻文,故事及書信等)。

(10)以淺近的方式適度反應課程綱要所列之「基本能力」(如了解自我與發 展潛能;表達、溝通與分享;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等)。

(27)

(11)內容主題避免性別、種族、文化歧視及刻板印象。

(12)內容與活動設計涵蓋基本的溝通功能(如:打招呼、介紹、問路、購 物等)。

2.語言成分︰發音、字彙、句型(15 分)

(1)提供適宜的單音、重音、語調、節奏等練習活動,且配有錄音帶或 CD 可供練習。

(2)提供字母拼讀法(Phonics)複習及練習活動,並輔以音標教學,幫助學 生能見字發音或看音標讀音。

(3)教材中出現之字彙主要出自課程綱要所提供之常用 2000 字參考字彙。

(4)字彙透過有意義、真實的情境加以介紹及練習。

(5)句子長短適宜,結構屬基本、常用句型,並與國小階段的句型銜接。

(6)文法句型練習宜多樣化,以有意義、溝通式的練習為主,機械式的練 習為輔。

(7)字彙、句型反覆出現,一再複習。

3.語言能力︰聽、說、讀、寫及綜合應用能力(15 分)

(1)國中階段語言能力之培養,聽說讀寫四種語言能力並重。

(2)提供適合國中階段之各種聽音、辨音、聽力理解練習活動。

(3)提供真實、自然的口語範本,且給予不同層次的口語練習活動。

(4)配合教學目標提供合適的閱讀教材及閱讀技巧練習活動。

(5)提供基本寫作能力之練習活動,如填表、造句、引導寫作等。

(6)提供整合四項語言能力之綜合應用活動。

(7)活動設計以溝通功能為導向,提供真實語言應用的機會。

4.編印設計(10 分)

(1)版面設計美觀,說明清楚,方便使用。

(2)插畫清晰、優美﹐且與主題、活動內容配合。

(3)字體大小適宜、印刷清楚。

(28)

(4)紙質良好,裝訂牢固。

5.教師手冊(15 分)

(1)提供清楚明確的單元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活動說明。

(2)提供實用、有趣的補充活動、以及歌曲、遊戲等資料。

(3)提供相關的文化背景、參考書目及網站等參考資訊。

(4)提供習題解答或參考答案。

(5)提供多元評量模式及參考示例。

6.學生習作(10 分)

(1)習題份量及難易度恰當。

(2)習題類型多樣、有趣。

(3)習題能夠強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之內容和語言能力。

7.輔助教材與教具(10 分)

(1)附有錄音帶或 CD,且品質優良,發音正確、清晰,說話速度適宜,重音、

語調、節奏自然流暢。

(2)備有提升教學效果之視聽教具,如:閃示卡、圖卡、投影片、情境圖、

布偶或紙偶等。

(3)備有能提升教學成效及學習興趣的錄影帶。

(4)備有實用、有趣之電腦輔助教學軟體。

綜合論之,各項「必要規準」必須全部符合才算通過,至於「一般規準」採 計分方式,總分 100 分,達 70 分者為通過。如上所述,一般規準最重視整體教 材評估佔 25 分,其次重視的為語言成份、語言能力、教師手冊各佔 15 分,再其 次的才是編印設計、學生習作、輔助教材與教具各佔 10 分,這 7 項總分為 100 分。

(29)

審查結果分為「通過」、「修正後再審」、「不通過」三類。若送審的教科 書經評定皆符合必要規準、一般規準得分達 70 以上且無任何修定意見,即評定 結果為「通過」;若送審的教科書經評定皆符合必要規準、一般規準得分達 70 以上但附有修定意見,即評定結果為「修正後再審」;若送審教科書經評定不符 合必要規準或一般規準得分未達 70 分,即評定結果為「不通過」。

二、一般教科書選用及評鑑標準

在審定制度下,各版本均得通過審查方可上市發行,但審查標準所採的標準 算是較低的標準,只能判定教科書是否有符合最基本的教科書需求罷了。因為評 鑑的目的不同,相較於上述教科書審查規準,教科書選用及評鑑標準勢必更加趨 於複雜及嚴謹,針對教科書的個別屬性也會有進一步的細分,筆者將國內外主要 研究課程、教科書相關學者所提出的「一般教科書選用及評鑑標準」看法及研究 整理如下。

(一)Gall 的研究

Gall(1981)將課程教材的選用時的評鑑標準分為以下 4 大類 39 項:

1.發行與費用:包括作者、經費、價格、發展史、版本、發行日期、發行者、

購買程序、數量、特殊需求及教師訓練 10 項。

2.物理屬性:包括美感、成分、消費性材料、堅固性、媒體、材料品質及安 全性 7 項。

3.內容:包括理論取向、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分類、爭議性問題取向、多 元文化觀、範圍和順序、性別角色及時宜性 8 項

4.教學屬性-包括:評量設計、理解性、配合性、個別化、教學成效、教學 方式、學生特性、教學時間、管理系統、學習動機、先備條件、可讀性、

學生角色及教師角色 14 項。

(30)

(二)Schmidt 的研究

Schmidt(1981)將教科書選用時的評鑑標準分為 9 大類 40 項標準:

1.發行者與作者:包括聲望、專長及發展過程 3 項。

2.目標:包括明確及清晰程度、理論依據、符合學生及社區需求、可行性及 符合教育期望 5 項。

3.內容:包括可讀性、引起興趣、弱勢團體問題的處理及正確性 4 項。

4.組織(範圍及順序):包括組織原則、重點整理及使用說明、配合實際 教學及符合學校及社區目標4項。

5.教學及學習策略: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準備及教師訓練、有效性、補救 教學、學生適應性及先備條件、使用的困難及變通性、行為目標及適用於 不同教室 8 項。

6.學習評量:包括評量方式、標準檢驗的有無及說明、使用的便利性及學 習追蹤 4 項。

7.配合成分:包括教師手冊內容的整體觀點、教師手冊適合教師使用、學 生習作的有無、學生習作的可讀性及個別化、其他學習協助措施、個別材 料的價格及補充材料 7 項。

8.物理屬性:包括美觀、規格、具視覺引導作用及堅固性 4 項。

9.成本效益:與其他教科書比較 1 項。

(三)黃政傑的研究

黃政傑(1987)歸納學者的意見,建立一般課程教材的評鑑規準,共有 8 大 類 68 項標準:

1.發行:包括作者、發行人、發展史、發行日期、費用、數量、購買程序、

採用的特殊條件及接近管道 9 項。

2.外表:包括規格、成分、耐用性、消耗性成分、形式、安全性、字體及圖 示 8 項。

(31)

3.內容:包括理論取向、目標重點、範圍和順序、正確性、實用性、統整 性、詳細度、難易度、均衡性、時宜性、多元文化觀、問題取向及不具 偏見 13 項。

4.教學:包括配合性、學習先決條件、教學方法、學習活動、教學時間、

個別化、學習評鑑的設計、學習的追蹤系統、資源利用及媒體 10 項。

5.效果:包括層面、證據、方法、目標和非目標、對象及情緒 6 項。

6.學生:包括對象、動機興趣、未來進路、可讀性、可理解性及學生角色 6 項。

7.教師:包括教學指引、使用條件、必備能力、激發研究、調整方法及 教師角色 6 項。

8.其他:包括簡介、提示、實例、問題、操作、練習、測驗、回饋、內容 歸納、自學指導 10 項。

(四)黃振球的研究

黃振球(1989)將教科書的遴選標準分為內容與形式兩方面,亦針對這些標 準設計一個評鑑表,內含 20 個問題,評鑑者可以依各分項給予 1 至 5 的分數,

滿分為 100 分。

1.內容方面:包括選材及文字兩大部分。

(1)選材部分:包括配合教學目標、適應社會需求與時代精神、適合學生 程度與興趣、內容要充實而有體系、有助於學生自學輔導、保留彈性 以便老師增刪 6 項。

(2)文字部分:包括文字簡明生動不空泛、音節和諧以便學生記憶背誦、

富於暗示性以便啟發學生思考、層次井然結構嚴密、課文要點敘述 清楚、文字流暢優美,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6 項。

2.形式方面:包括教科書大小適宜、裝訂牢固,紙張良好、印刷清楚、

字體大小適當、字體大小適當、插圖鮮明、價格適當及編著者及出版 商知名度 8 項。

(32)

(五)歐用生的研究

歐用生(1993)依據相關文獻將一般性的評鑑規準規分為 4 大類 25 項:

1.物理屬性包括:外觀、印製、字體、裝訂、紙質 5 項。

2.內容屬性包括:理論基礎、目標、均衡、範圍和順序、主題選擇、知識 正確性和時效性及潛在課題 7 項。

3.使用屬性包括:可讀性、可理解性、份量、評量形式、學習型態、相關 教材 6 項。

4.發行屬性包括:發行者、作者、發行過程、發行日期、費用、附屬服務、

研究發展 7 項。

(六)張祝芬的研究

張祝芬(1995)將教科書的評鑑規準分為 4 大類 17 項:

1.內容:包括內容的範圍與順序適當、內容正確、內容難度適中、選材具 實用性、結構完整清楚、內容無種族歧視之偏見6項。

2.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周延、教學活動妥貼、配合教學時數、教學媒 體的提供、評量方式多元化、具學生自學的指導說明及教師手冊解說詳細 7 項。

3.物理屬性:包括版面設計及印刷精美 1 項。

4.發行包括:包括作者的專業性、費用合理、售後服務良好 3 項。

(七)賴光真的研究

賴光真(1996)將教科書的評鑑標準分為 4 大類 11 項:

1.內容向度:包括體系性、真確性、適應性、實用性 4 項。

2.教學向度:包括高度效率性、適切可行性 2 項。

3.物理向度:包括妥善耐用性、健康安全性、使用便利性 3 項。

4.行政向度:包括價格合理性、服務效能性 2 項。

(33)

(八)吳政達及郭昭佑的研究

吳政達及郭昭佑(1997)以概念構圖法,廣納與教科書相關人士來一同訂定 科書評鑑標準。研究結果將評鑑標準分為四大類:內容屬性、教學屬性、物理屬 性及發行屬性,而其各項標準加權平均數分別為 5.30、4.94、4.14 及 3.00。

綜合觀之,可以發現學者對於教科書選用及評鑑標準的項目及類別不盡相 同,同一個標準其歸屬也可能不盡相同。以最常見的「可讀性」而言,Gall 將之 歸為「教學屬性」類,黃政傑歸為「學生類」,歐用生歸為「使用屬性」等。

歸納以上學者研究所提出的評鑑類別,可以發現「內容屬性」、「教學屬性」、

「物理屬性」與「出版屬性」這 4 大類受到大多中外學者的重視,故將以上八位 學者研究所提出的類別加以整理製成表 2-4-1 以供參考。

然而教科書的評鑑類別及其分項目並非一成不變,評鑑者可以再依其評鑑目 的、科目、主題針對教科書評鑑標準的類目及分項目再做進一步的調整或加權計 分。

表 2-4-1 一般教科書評鑑標準比較表 屬性

研究 內容 教學 物理 出版 其他

Gall 內容 教學屬性 物理屬性 發行與費用

Schmidt 內容

組織 教學與學習策略 物理屬性 發行者與作者

目標 學習評量 配合成分 成本效益

黃政傑 內容 教學 外表 發行

效果 學生 教師 其他

黃振球 內容方面 形式方面

歐用生 內容屬性 使用屬性 物理屬性 發行屬性

張祝芬 內容 教學設計 物理屬性 發行

賴光真 內容向度 教學向度 物理向度 行政向度

吳政達

郭昭佑 內容屬性 教學屬性 物理屬性 發行屬性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34)

三、英語教科書評鑑標準

以上是中外學者、研究者所提出的「一般教科書選用及評鑑標準」,以下將 國內外學者、研究者所提出的「英語教科書選用與評鑑標準」整理如下。

(一)Robinnet 的研究

Robinnet(1978)提出 10 項的語言類教科書選用規準:

1. 課程目標:教科書是否能達成課程目標。

2. 學生背景:包括年齡、文化、教育背景、學習語言的動機和目的。

3. 教學方法:如學習理論及語言理論。

4. 語言技巧:聽、說、讀、寫四大能力。

5. 整體內容:教材內容的有效性、語言的正確性及適當性、時下流行主 題與社會脈絡。

6. 實際教材的品質:包含練習、指示是否清楚、學生參與的主動性、文 法的解釋、是否具備複習教材。

7. 教材的組織順序:包括文法結構、技巧、情境、綜合性內容組織。

8. 字彙:字彙是否足夠。

9. 一般社會語言學因素:英語的多樣性、文化內容。

10.形式:排版、特殊記號、插圖的品質。

(二)Cunningsworth 的研究

Cunningsworth(1984)認為英語教科書評鑑基本項目有 6 項:

1.語言的形式:包括教科書所呈現的語言形式、語言功能、強調的語言技巧。

2.語言項目的選擇與順序:包括教學大綱的設計、內容的循環性。

3.新語言項目的呈現與練習:包括教科書的教學設計方式及新文法、字 彙、句型的呈現方式。

4.語言技巧與溝通能力的發展

5.輔助教材:包括視聽教材、教師手冊、評量工具等。

(35)

6.動機與學習者:包括教科書的多樣性與步調、能否引起學生興趣及注意 力、是否有考慮到學生年齡、社經及文化背景等。

(三)胡淑芳的研究

胡淑芳(1999)將國中英語教科書評鑑規準歸納分為以下 6 類 37 項:

1.發行與編著者:包括編著者、附屬服務、研究發展、價格。

2.外在屬性:包括版面設計、規格、紙質、印刷品質、裝訂。

3.內容與組織:包括統整性、順序性、完整性、正確性、實用性、時效性、

理論取向、內容份量多寡、難易度、文句長短、文字流暢性、新舊概念 比較、中西文化差異、內容之循環性、內容具趣味性、內容生活化。

4.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包括學習的先備條件、教學目標與重點、活動設 計、教學方法、評量方式的設計、教學媒體的應用。

5.學生:包括對象/學生程度、動機興趣、學生的角色、學生的個別差異。

6.教師:包括教師手冊、教師角色。

由上述三位中外學者的研究顯示,英語教科書的評鑑標準對於語言方面有更 多及更深入的分項評鑑,並且從語言學習的觀點,深入討論到語言學習的幾個重 大要素,其中包括語言教學的方法、學生的年齡、社經背景及文化差異、整體內 容上是否具備完整性、順序性、正確性等特性。

就英語教學法的而言,各種教學法具有不同的英語教學觀,進而教學的方 式、教學對象以及受教人數多寡等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故教科書的內容設計必須 考量到學生的年齡、背景等,尊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此外,也 必須考慮到內容生活化、趣味化等特質,先由一些外在動機引起學生興趣再進而 建立學生學習語言的內在動機,如此一來,語言的學習方能有所成效。

現今一般教科書評鑑標準必定會重視「組織及內容」、「教學設計」、「物理屬 性」與「發行與作者」這 4 大類,但是也應該要依科目、目的、主題的因素而調 整比重。由於現今印刷技術發達以及編輯人員的素質提升,研究者認為教科書評

(36)

鑑時「物理屬性」與「發行與作者」這兩類似乎較為次之,相對之下,「組織及 內容」、「教學設計」這兩類就較為重要。

在評鑑英語教科書時,應先檢視其「英語教學觀」,再進一步檢視其他教學 設計、組織內容等對於學習者而言是否完整、適切、合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課本插圖和課文內容生活化必定會對於學生的學習動機 有所提升。現今英語重要性不斷提升,教學時也要重視一些教學媒體以及輔助教 材(如:CD、VCD 等)的應用,才能加強學生「聽、說」的英語能力。

若英語教科書能夠兼具以上這些特性,讓教科書變得「寓樂於教」的話,才 可以算是一本合適的英語教科書。

第五節 英語教科書相關研究

一、英語教科書內容分析之相關研究

許珮甄(2001)的「現行國中英語教科書與舊版教科書課程活動設計之比 較」,係針對民國 75 年版及 87 年版國中英語教科書進行比較研究,歸類其英語 教學活動類型,並觀察整體活動設計是否符合「溝通式教學法」之活動設計原則。

研究者根據國外學者的英語教學活動歸類:「溝通前之練習」及「溝通式活 動」兩大類。結果顯示出兩套教科書內的英語教學活動,絕大部分屬於「溝通前 之練習」,而非「溝通式活動」,學生只是根據教科書從事句型的反覆練習,而極 少實際利用學到的語言進行溝通。另外,針對各種英語教學活動類型進行新舊版 本比較,發現現行教科書的確比舊版教科書更趨近於符合「溝通式教學法」的基 本原則。

林育慧(2004)的「高雄市國民中學英語教科書暫行版之分析研究」,以問

(37)

進行國民中學暫行版英語教科書的選用現況及教科書使用者看法及建議調查。

研究結果顯示高雄市最廣為使用的三套教材,分別是南一、康軒及翰林出版 社所出版的英語教科書各校英語教材的選用係由全體英語教師於教材評選會議 中決定,英語老師認為「難易程度」是選擇教材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大部分的老師認為學生對於教材內容有興趣,但實際上,只有少部分的學生 真的喜歡閱讀英語教科書。對於未來教科書的編排主題,老師們最推薦的三項是

「青少年的休閒娛樂」、「國內外節慶習俗介紹」以及「童話、詩、文學作品」。 在學生看法及建議部分,大部分學生建議文章的主題內容應涵蓋多樣性及趣 味性以吸引學生。對於英語教材的版面品質及習作的編排方式大部分感到滿意,

但認為主題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且內容未配合他們的需求及程度。在未來教科 書的編排主題,學生們最喜歡的前三項是「青少年的休閒娛樂」、「現代新知」及

「藝術方面(如音樂、電影)的知識」。

潘姵璇(2004)的「九年一貫國民中學英語教科書活動練習設計之分析比較」

研究中,針對 H, J, K, L 及 N 五個版本的一至四冊暫行版教科書中的活動 練習設計進行分類比較與分析。

研究者與另外兩位研究者參與教科書內英語教學活動之分析,研究者根據 Dubin 和 Olshtain 的分類法,將活動分成 1 到 7 等級,分別代表最具溝通程度到 最不具溝通程度的活動練習,並且計算聽、說、讀、寫四個技能的數量分配及其 整合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而言,活動練習的溝通程度並不高,五個版本的活動練 習集中在 4 到 6 等級。聽、說、讀、寫四個技能分配並不平均,多數版本的課本 包含較多聽、說活動練習,而忽略寫的練習,要加上習作上的活動練習則多數版 本方可達到聽、說、讀、寫並重的目標。在各版本教科書聽、說、讀、寫四大能 力大都可以相互搭配整合,在五個版本的所有活動中平均有 61.2%的活動整合了 2 個以上的語言技能。

(38)

二、英語教科書比較之相關研究

林鳳女(2000)的「台灣與大陸前期中等教育英語教科書內容之比較研究」

中,針對台灣與大陸前期中等教育英語教科書內容進行比較研究。研究的項目包 括編輯架構、語言知識、語言功能、主題,以及聽說讀寫練習方式。

研究結果顯示在編輯架構上,兩岸均依據溝通式語言教學的理念來訂定英語 教學目標、教科書的編輯和教學原則。但大陸教科書編輯較注重循環複習單元、

配套教材、語法結構說明而台灣教科書則忽略這三部分。

在語言知識部分,兩岸教科書知識編排皆強調由易而難、循序漸進,初期均 緩慢但三年級增快較多。台灣因有區分必修和選修課程,導致語言知識內容比大 陸少,而且台灣教科書較忽略配合上下文情境及語言知識在語境的呈現和應用。

在語言功能和主題部分,兩岸教科書雖然均包含日常交談社交應對的人際溝 通功能、個人表達意見情感的功能以及解決生活問題的功能,主題均具實用性、

知識性、生活化和趣味化,但是在日常生活問題的溝通功能皆略有不足。

在語言技能部分,兩岸教科書皆先發展聽、說技能,再逐漸要求聽、說、讀、

寫四項技能均衡發展。雖然兩岸都是以溝通式英語觀出發,但教科書中部分溝通 性活動均不盡完善。台灣教科書的口說書寫練習比較生活化趣味化,搭配比較多 的圖片練習,但是大陸教科書語言技能練習比較豐富、多元,台灣教科書則較缺 乏變化。

王正妃(2004)的「香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科書之分析研究」,係針對香 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科書的編寫及內容安排進行分析研究。分析研究的項目包 括五個部分:語音的研究、字彙頻率的研究、課文可讀性分析、文法句型的研究 以及主題設定的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香港的教科書,在語音部分,香港教科書僅介紹字母拼讀法而 缺少音標的介紹及教學;在字彙頻率部分,教科書中的字彙及主題與學生生活密

(39)

切相關,小學字彙的重複率呈現一開口向下的拋物線。在課文可讀性部分,課文 可讀性主要受到字彙長度和句子數目影響,內容編排由易到難而且並兼顧到國小 與國中銜接。在文法句型部分,小學文法句型的安排採重複出現設計,而國中則 以系統化介紹文法句型,受到主題內容影響,編排方式由簡至繁。在主題部分,

教科書主題內容與學生生活貼近,具有實用性與趣味性。主題內容的選取由近到 遠、由熟悉到陌生。

三、英語教科書編輯、選用及評鑑之相關研究

胡淑芳(1999)的「教科書評鑑規準研究—以國中英語為例」研究中,先探 討過去國內外學者對教科書評鑑規準的研究,擬定調查問卷的內容,再以問卷調 查法針對台灣省、高雄市及台北市的國中英語教師進行研究,以建立國中英語教 科書評鑑規準,包括發行與編著者、外在屬性、內容與組織、教學方法與教學設 計、學生、教師這六大層面,以供學校及教師在選用教科書時的參考依據。

吳思葶(2002)的「現行國中英語教科書之評估」中,以問卷調查法,來研 究探討未來國中英語教科書編寫。研究發現現行國中英語教科書包含溝通式教學 法的部分原則,但並非所有的原則。現行國中英語教科書符合部分英語教科書編 寫通則,但需要再加強。主題方面,例如日常生活、節慶、電腦受教師們喜愛。

現行國中英語教科書之份量與難易度一般而言適中,但份量和難易度並未均衡分 佈於各冊。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內容分析法針對國編版以及三套審定版的國中英語教科書,進行 內容分析,並藉由一些教科書及英語教材的相關文獻進行文件分析。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又稱為「資訊分析」或「文獻分析」(王文科,

2001),乃指透過量化的技巧及質性分析,以客觀系統的態度,對文件內容進行 研究與分析,藉以推論該項文件的環境背景及其意義的一種研究方法。

二、研究對象

針對舊制民國 83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研究者選擇民國 87 年版正式本的國 中英語教科書一至五冊正式本。此版教科書自 87 至 89 學年起陸續發行一至三年 級正式版共有五冊,然而,教科書難免會有一些錯誤刊正、改版等問題,故研究 者選擇 93 學年九年一貫完全實施前,於 90 至 92 學年陸續出版的末代版國編版 國中英語教科書作為研究對象。

這一套英語教科書是國立編譯館根據民國 83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所規定之

「溝通式教學觀」(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原則所編輯而成,於民國 87 年正 式啟用,一般稱之為「國中英語新教材」(周中天,1998),此乃近年來最新改版 的國編版英語教科書。

分別於 91 學年至 93 學年出版以及於 92 學年至 94 學年出版的這兩套審定版 國中英語教科書,皆是依據「民國 89 年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所編輯而成的,

故本研究不予採用。

針對新制民國 92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研究者選擇經過國立編譯館審定通 過於的「A 版」、「B 版」、「C 版」這三套審定版國中英語教科書。

(41)

這三套審定版國中英語教科書於 93 學年至 95 學年陸續發行,乃為近年來第 一套依照「民國 92 年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所編輯而成的完整國中三年共六 冊的國中英語課本。

研究者之所以會選擇 A、B、C 這三家審定版國中英語教科書之原因是因為 根據資料顯示 91 學年度上學期國小教科書市場佔有率都是位居前三名(詹家 惠,2002)。

此外,根據康軒教育網所最新公佈的 96 學年度第一學期的經營成果,國中 教科書市場佔有率(康軒教育網,2008),這三家出版商的市佔率都是前三名。

但為了本研究之公平性、客觀性,本研究將這三套審定版教科書分別以「A 版」、「B 版」、「C 版」的名稱來取代。

三、研究流程

研究者先確定研究方向和方法之後,再依據研究目的及相關研究的文獻探討 為基礎建立研究架構。研究者主要是針對編輯原則、教學目標、主題設計、字彙 數量、外在屬性這五個項目作內容分析。但因為編輯原則與編輯人員的背景息息 相關,故在分析編輯原則這個項目時也會進一步對於編輯人員的背景作比較,最 後依據分析所得,撰寫研究結果。本研究依據以上說明,所提出的研究流程整理 如下:

(42)

圖 3-1-1 研究流程圖 確定研究方向及方法

蒐集及閱讀相關文獻及研究

建立研究架構

發展內容分析模式

研究對象 分析主題

1.編輯原則 與編輯人員 2.教學目標 3.主題設計 4.字彙數量 5.外在屬性 1.國編版

2.A 版 3.B 版 4.C 版

進行教科書內容分析

處理及分析研究結果

撰寫研究結果

(43)

第二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民國 83 年國中英語課程標準」及「92 年九年一貫國中英語課程 綱要」作為研究工具,分別用來分析 90 至 92 學年出版的「國編版」與 93 至 95 學年出版的「A 版」、「B 版」、「C 版」國中英語教科書之編輯原則、教學目標、

主題設計、字彙數量。並輔以胡淑芳研究(1999)所建立的國中英語教科書評鑑 規準六大層面中的「外在屬性」(包括版面設計、規格、紙質、印刷品質、裝訂)

所製成的「外在屬性檢核表」,針對這四套教科書的外在屬性進行內容分析。

一、編輯原則及編輯委員之專業背景

透過各版本的課本、教師手冊,從中瞭解其編輯原則,比較各版本的異同之 處,並進一步比較各版本編輯委員的專業背景有無差異。

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將課程目標進一步具體化,是對教學指導、實施和評價的基本依 據(施良方,1997)。教育部在國中英語課程標準(1994)以及九年一貫國中英 語課程綱要(2001)所公佈的分項目標都包含下列三項:1.語言能力、2.英語學 習興趣、態度與方法、3. 文化與習俗。但是因為英語學習興趣、態度與方法偏 向學生情意的部分,無法由教科書內容分析得知,故本研究在教學目標項目上是 以「語言能力」以及「文化與習」為主要分析對象。

為瞭解兩版本所設計的教學目標與課程標準的符合度,研究者以教育部民國 83 年公佈的「分項目標」及民國 92 年公佈的「國中英語課程能力分段指標」為 分析比對工具(表 3-2-1 及表 3-2-2)。

數據

圖 3-1-1    研究流程圖-----------------------------------------------------------------------------33
圖 3-1-1    研究流程圖  確定研究方向及方法  蒐集及閱讀相關文獻及研究 建立研究架構 發展內容分析模式 研究對象  分析主題 1.編輯原則    與編輯人員 2.教學目標 3.主題設計 4.字彙數量 5.外在屬性 1.國編版 2.A 版 3.B 版 4.C 版 進行教科書內容分析 處理及分析研究結果 撰寫研究結果
表 3-2-1    民國 83 年國中英語課程課程標準分項目標表  類別  分項目標  聽  1.能辨認英語的語音。  2.能辨認語音與字母之間的對應關係。 3.能辨認單字、片語及句重音。 4.能辨認不同語句之語調。  5.能瞭解常用之教室及社交英語。  6.能聽懂簡易的句子。  7.能聽懂簡易的對話、故事等。  說  1.能以正確的發音唸出各語音及字詞。 2.能以正確的重音及語調唸出句子。 3.能使用簡單的教室用語。  4.能簡單地自我介紹及描述日常生活有關之事物。  5.能以簡易英語與人交談。  讀
表 3-2-2    九年一貫國中英語課程分段能力指標表  教學目標  分段能力指標  聽  1-2-1    能欣賞簡易詩歌的音韻與節奏。  1-2-2    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和簡易故事。  1-2-3    能看懂、聽懂簡易影片和短劇的大致內容。  說  2-2-1    能使用主要的的教室用語。  2-2-2    能參與課堂上的口語練習及討論。 2-2-3    能以簡易英語介紹家人和朋友等。  2-2-4    能以簡易的英語表達個人的需求、意願和感受。  2-2-5    能依情境及場合,適切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subjects for the present study are 495 first-graded students from five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270 freshme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