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詞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詞彙"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SE2015058    第 7 講  詞彙     1  

詞彙

第七講:公民教育框架內的國民教育

[01]=參考資料編號

07-01 普世性民族主義 (Cosmopolitan Nationalism)

這項民族主義強調所有人類都是生而平等,每一個成員都應該受到同等尊重,而人 權是團結人類的基本價值──故此每一個人都應該為全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然而,

它亦主張這份普世性的承擔,不應該抹煞個體對「有特殊關係」團體的關懷。

換言之,個體除了對本族、本國的團體有所關懷外,亦要對全人類的福祉有所承 擔。普世性民族主義的教育,集中向學生教授人權、世界公民、國家民族在國際社 會的地位,以及國家民族與全球化的關係等概念。[01]‧頁 212

見:01-25 尊重、01-38 平等、01-42 人權、03-11 全球化、05-04 團體、05-06 族群、

05-08 國族、05-12 國族認同、05-28 世界公民 07-02 公民民族主義 (Civic Nationalism)

這項民族主義強調,任何個體只要願意共同分享和維護一套政治信念與價值、一同 參與和塑造該個國家的政策,那麼不論他/她的族群、性別、宗教和膚色是甚麼,

他/她都可以成為該國的國民。它亦主張,國家的主權在人民手中,故每一個國民 都有同等的權利去參與並影響國家的政策;他們/她們亦不應因膚色、種族、性別 和宗教等原因而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公民民族主義的教育,集中向學生教授主權在 民、權力制衡、限權政府和平等公民權等概念。[01]‧頁 212

見:01-38 平等、01-40 權利、01-43 公民權、01-55 主權、05-12 國族認同、

05-31 憲政主義

07-03 文化民族主義 (Cultural Nationalism)

這項民族主義強調對祖國、共同文化、共同歷史、共同傳統、共同價值和共同祖先 等的認識和情感;對比於普世性民族主義和公民民族主義,文化民族主義更為強調 對本國和本族的情感。

文化民族主義雖支持尊重不同文化,亦鼓勵文化之間的對話和互動,但仍有可能因 強調對本國與本族的情感而排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故它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不及普 世性民族主義和公民民族主義兩者。文化民族主義的教育,集中向學生教授祖國的 國情,如文化、大地河山、歷史和傳統等內容,以及培養他們/她們對祖國的感 情。[01]‧頁 213

見:05-02 國情、05-12 國族認同、07-07 文化交流、07-11 排斥

(2)

SE2015058    第 7 講  詞彙     2   07-04 反殖民族主義 (Anti-colonial Nationalism)

這項民族主義從被壓迫者的角度出發,強調反抗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以及它們對 民族的壓迫,從而主張建立一種獨立、自主的力量。這項民族主義具有強烈的排外 性,容易導致整個民族變得自大、仇外,甚而引起暴力事件。反殖民族主義的教 育,集中向學生教授反殖民主義、反帝國主義和民族自決等概念。[01]‧頁 213 見:05-06 族群、05-12 國族認同、05-34 殖民主義、05-35 帝國主義、

07-06 民族自決

07-05 極權民族主義 (Totalitarian Nationalism)

這項民族主義與極權主義相關,強調愛國、愛本族便等同於愛政權及政權所奉行的 意識形態;它亦強調,只有執政黨及政權所奉行的意識形態才能使國家強大,人民 要完全信服政權和執政黨的領導。這項民族主義具有強烈的排斥性,不能容納不同 意識形態的人。極權民族主義的教育,集中向學生教授愛國、愛黨、愛政權所奉行 的意識形態等內容,同時向學生積極灌輸「只有執政黨及政權所奉行的意識形態才 能救國」的訊息。[01]‧頁 213

見:01-49 意識形態、02-03 政權、05-06 族群、05-12 國族認同、05-32 極權主義、

07-11 排斥

07-06 民族自決 (Self-determination)

指政治實體內不同民族的人民,在沒有外部壓迫或干擾的情況下,可以自由決定他 們/她們的政治地位,並自由謀求他們/她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

民族自決的實現方式包括:

1) 從原國家獨立;

2) 與原國家組建聯邦;

3) 成為保護國,以及

4) 於原國家內組成自治區或者與原國家的國族完全同化。

然而,基於民族的定義模糊,故現時於執行自決或賦予自決權上存有很多矛盾和爭 議。[02]‧頁 8

見:05-08 國族

07-07 文化交流 (Cultural Cross-fertilization)

指不同文化之間,互相接觸與影響,導致彼此互相刺激、學習、融合或衝突的過 程。[03]‧頁 85

(3)

SE2015058    第 7 講  詞彙     3   07-08 全球在地化 (Glocalization)

由英國社會學家羅伯森 (Roland Robertson) 提出的概念;他指出,一些跨國或普遍的 文化或商品於傳入一地時,會參考當地的特殊情況並作出適當調整,以符合當地文 化與社會需求,從而增加這些文化或商品於當地的影響力。

全球在地化的進行並不是消滅地域特色,而是以揉雜地域特色的方式對普遍文化或 商品進行改造,是一個「將普遍特殊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往往能讓呈現單一 性質的跨國或普遍事物得到多元化的發展。故此,全球在地化被視為一項擺脫全球 化的主流意識形態宰制,並企圖找回地域文化的具體手段。[04]

見:03-11 全球化

07-09 文化霸權 (Cultural Hegemony)

由意大利社會學家葛蘭西 (Antonio Gramsci) 提出的概念;他指出,一個社會階層通 過操縱社會文化,如宗教、價值、對知識的詮釋與傳媒等,建立起有利自己的重要 習俗以統一社會中的意見,從而主宰社會中各個階層的文化和意識形態,達到支配 整個社會的目的。在文化霸權下,統治階層的價值觀被視為社會規範的唯一標準;

這規範被視為普遍有效,而且有利整個社會,但實際上只有統治階層能夠受益。

[05]‧頁 300-301

見:01-49 意識形態、04-08 社會階層 07-10 文化侵入 (Cultural Imperialism)

同義:文化帝國主義

將現今文化全球化的現象視作為歐美文化向世界各地擴張的理論。此理論認為,具 有歐美背景的跨國企業透過將歐美文化商品化,向世界各地推廣和分銷,從而將有 利歐美國家的品味、喜好、價值觀以至信仰輸往世界各地。文化侵入與世界各國之 間權力不平等的情況息息相關;由於歐美國家控制了世界大部份的文化商品生產與 分銷,有足夠能力影響、甚而改變歐美以外的國家及其文化──故有論者認為,文化 侵入不但對歐美以外地區的文化構成威脅,更抹煞了全球文化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06]

見:03-11 全球化、07-07 文化交流 07-11 排斥 (Rejection)

指某個體或團體不給予愛、注意或同意給他人或其他團體,同時亦指拒絕接受某事 物的存在。[07]‧頁 783

           

(4)

SE2015058    第 7 講  詞彙     4   07-12 社會排除 (Social Exclusion)

指某個體或團體不為社會所接受,並在經濟、心理、政治參與或文化上處於長期貧 乏的情況。社會排除出現,往往不是基於被排斥的個體自身的缺陷或不幸,而是基 於結構性和社會制度性的原因。比利時社會學家褒曼 (Jos Berghman) 認為,社會排除 出現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 行政和法律制度的對公民權保障不足,如長期不能保障某些團體成員的公民權,

或在行政程序上阻止某些社群行使他們/她們的公民權;

2) 勞動市場失效,如長期不能使某些團體成員在工作環境和薪酬上與其他主流社群 有同等代遇,或不能使有能力工作的人獲得工作;

3) 社會福利制度的不完善,如政府提供的援助反而使某些團體成員長期受到其他人 的歧視,以致受援助者難以再次正常地投入社會,或某些需要援助的團體成員長期 缺乏照顧,以及;

4) 家庭和社區的不完善:如因家庭或社區解體,使某些團體成員難以建立和維持正 常的人際關係。[08]‧頁 49-51

見:01-43 公民權、05-04 團體、07-11 排斥  

參考資料 (按參考資料編碼先後順序)

[01] 梁思榮、阮衛華(著)、吳國雄(編)、謝偉強(校):《公民教育,香港再造!迎向新世代公 民社會》(香港:印象文字、香港基督徒學會,2011 年)。

[02] McWhinney, Edward,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and Plural-Ethnic States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Law: Failed States, Nation-Building and the Alternative, Federal Option (Leide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2007).

[03] 葉正(編著):《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2009 年)。

[04] 徐偉傑:<全球在地化:理解全球化的一條路徑>,

http://www2.thu.edu.tw/~trc/1-epts/1-class/2.3.2.pdf。

[05] 賈里(David Jary)、賈里(Julia Jary)(著)、周業謙、周光淦(譯)、張恭啟等(校):

《社會學辭典》(再版)(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5 年)。

[06]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全球化」重要概念>,

http://www.cuhk.edu.hk/hkiaps/pprc/LS/globalization/7_conceptlist.htm,2013 年。

[07] 雷伯 (Arthur S. Reber)(著)、李伯黍等(譯) 、李伯黍(校訂):《心理學辭典》

(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

[08] 鄺玉婷、黃洪、謝任生(著):《一杯涼水──大專生在弱勢社群中的體驗實錄》

(香港: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2002 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探索個人及社會議題,培 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態 度,幫助他們成為有識見 和負責任的公民,懂得關

臺灣開放 12 到 17 歲青少年接種 BNT 疫苗,青少年接種意願踴躍,截至 3 月 21 日止,第 2 劑覆蓋率已達 80.9%,因邊境逐漸開放,不少專家呼籲 5

32 明天 0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02 原創圖畫書 03 自製玩教具 04互聯網+ 05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中文科 宗教教育科 文化/社會層面 個人層面 文化知識和反思

 如課室容額超過 30 ,但在任何班制 ( 包括 混合班 ) 的學童人數均為 30 人或以下,則 計算時可採用 30

文化溯尋(知識基礎) 九龍城 歷史淵源 4課節 文化稽考(知識基礎) 九龍城 地文誌、地域考 4課節 文化內韻(知識基礎) 九龍城 特色意義

結合 NPO 或 NGO 團體基於組織使命及發展推動文化與教育、觀光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