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計畫源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參、計畫源起"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開發國民中學數學科適性教學活動和課中補救教學成效評估計畫

壹、基本資料

計畫主持人 臺灣師範大學 楊凱琳 副教授 共同主持人 臺灣師範大學 吳昭容 教授 共同主持人 花蓮瑞穗中學 林國源 校長 計畫研究人員 兼任研究員(博士生) 洪介興 聯絡人(計畫助理) 陳瑞吟

試點學校(若無,則免 填)

宜蘭縣立文化國民中學、宜蘭縣立興中國民中學、宜蘭縣內 城國民中小學、宜蘭縣立壯圍國民中學、宜蘭縣立國華國民 中學、宜蘭縣立東光國民中學、宜蘭縣立五結國民中學、宜 蘭縣立南澳高級中學、宜蘭縣立礁溪國中、宜蘭縣立復興國 民中學、宜蘭縣立順安國民中學、宜蘭縣立吳沙國民中學、

宜蘭縣立凱旋國民中學。花蓮縣立瑞穗國民中學……等。

貳、計畫摘要

本計畫目的是為了提升落後學生之數學能力與學習成效,考量兩種模式來開發適性發展的數學建 築活動,一種是「經驗本位」的教材開發與評估,另一種是「探究導向」的教材開發與評估。以兩種 模式來達成此目的。並且藉由分析兩種模式歷程中,學生的成就表現與學習能力及老師對能力分組的 看法,進一步評估兩種模式的成效。

探究導向模式參考文獻中探究學習的原理原則來構思,為兼顧低成就群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自 信、興趣、方法)與表現。將數學的圖像與符號表徵轉化成操作活動,將數學敘述或公式轉化成臆測 活動,將錯誤直觀或迷思概念轉化成反思直觀活動,將數學問題轉化成探索活動,將數學文本轉化成 閱讀活動等。經驗本位模式是基於教師實務經驗中的知識和理論來構思,提出以教師既有經驗來發展 適性的學習材料。各地區老師授課時,由研究人員進行觀察與紀錄相關活動,由研究人員側寫成每次 紀錄之簡報,訪談授課老師以了解其教學內容的用意,並授課老師確認報告課室真實情形。由研究人 員統整相關要點,再與計畫主持人、協同計畫主持人、主要參與人員與受邀之專家定期檢討學生的學 習與教師的教學,據此調整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

圖1 學習模式比較示意圖

預計學生的學習成效能夠藉由兩種教學模式來拉近彼此的差距並且適性發展,而老師在教學過程 中能夠更有彈性調整教學方法並促進專業成長。

活動設計 教材撰寫

一般模式 探究導向 經驗為本

一般模式

(2)

參、計畫源起

為了提升後段學生的學習成效,這些年來教育部推動許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方案。尤 其國中教師面臨在國小階段已有學習落差的學生,進入國中階段的數學之抽象性和結構性更深,在課 中進行差異化教學實屬不易。若以課後為主的補救教學又因學習時間加長、學生學習意願低落、教材 的適切性、教學的有效性等問題,導致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之目標仍有待各方努力。

落後學生在每週至少 4 節的數學課中之學習有限,外加的補救課程大幅壓縮了學生休息充電以及 適性發展的時間,其顯現的教學成效也有限。再者,外加的補救課程亦造成現場教師的額外負擔,使 得學校普遍藉由實習教師進行補救教學。因此,本計畫思考直接針對原本的 4 節數學課,開發讓後段 學生適性學習的數學活動以進行有效的課中補救教學;並進一步以學生的數學學習與教師的專業發展 之兩大主軸評估課中補救教學的成效。

宜蘭的英文科分組教學藉由減量(減少班內差異及減少生師比),進行分組,結果發現能提升學 生英文成就。而數學科從研究結果發現此法不利於低成就學生學習,所以除了量化的實驗外,亦在質 的精進,以實質改善數學能力分組教學,進一步思考改善學生學習成效,設計教學活動,改善老師教 學方式。

肆、計畫目標

一、 協助試辦學校發展多元適性的課中補救教學(能力分組教學)模式。

二、 開發有趣的數學活動,支撐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並發展其數學學習能力。

三、 評估適性課中補救教學(能力分組教學)的實施績效。

伍、計畫內容

針對低成就學生的數學學習,本計畫以「就是要好好學數學」(JUST LEARN MATH)作為整體 目標,包含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教師的專業發展之評估。藉由數學學習力評量工具與數學學習材料的研 發,並於學期前舉辦數學建築活動研習營,學期間的實地訪查、定期檢討、與不定期立即性的溝通調 整,來達成此目標。方案實施期間的歷程與實施後的調查結果均為評估此方案的資料來源,以及呈現 具體成效的證據。

本計畫延伸「就是要學好數學(JUST DO MATH)」計畫,「就是要學好數學」包含奠基活動的設 計、數學活動研習營及數學義診系統三大部分,設計與舉辦奠基活動引起學習興趣,再由義診診斷學 習問題與輔導協助學生學習,以達成就是要學好數學的目標,見圖 2。考量除了課前奠基活動和課後 的義診系統外,上課的學習活動也是數學學習重要的一環。本計畫將延伸奠基活動的理念與目標至上 課學習,針對低成就學生開發適性發展的數學建築活動,以減少學生需要課後義診的需求或減輕學習 困難的症狀。

(3)

圖2 :「就是要學好數學計畫」的數學學習路徑

計畫考量兩種模式:「經驗為本」與「探究導向」的教材開發與評估。經驗為本模式的教材開發 主要先由教師設計,再經由研究者審查和學生學習情形來調整。探究導向的教材開發主要先由先由研 究群設計再經由教師審查和學生學習情形來調整。為了瞭解各種模式的運作歷程可能面臨的因難和各 自的優缺點,我們會請授課教師來協助紀錄自己教學時的轉化和蒐集自己班上學生的反應,也另有碩 博生定期進現場觀察學習和蒐集資料。

圖3 計畫架構

陸、預期效益

一、推動「適性課中補救」的觀念,以與教育部原先推動的「奠基活動」相輔相成,可較完整的協助 數學學習準備不足的學生。

二、開發數學學習能力的工具,完成題目的編製與施測。

研習數學活動實施 師培訓

數學建築活動 開發與評估

基礎工作

暑寒期數學活動 開發研習

學期間數學建 築活動教學

能力分組數學教學 模式

具體措施

就 是 要 好 好 學 數 學

目標 研發數學學習力

評量工具

研發數學學習 輔導教材

學生的數學學習 教師的專業成長

評 估 上課學習

數學學習義診系統 網路+ 面談 →診斷問題 面授+數位學習→輔導學習

課前奠基(數學活動) 課前

激發興趣→引起學習動機

具象經驗→有感學習

提示關鍵點→探索問題

(4)

三、開發探究導向的數學建築活動並撰寫成學習材料。

四、開發經驗為本的數學建築活動並撰寫成學習材料。

五、針對學生學習和教師專業評估「適性課中補救教學」之成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為中興大學特聘 教授兼台文所所長、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香港 嶺南大學Honorary

   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為中興大學特聘 教授兼台文所所長、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香港 嶺南大學Honorary

由環保組長擔任計畫主持人,任務職掌為本校推動環境教育之負責 人,子計畫參與人員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方式籌組,由行政人員與相關學 科教師 PLC 團隊共組,參與行政與教師社群共 3 組,人數共

由環保組長擔任計畫主持人,任務職掌為本校推動環境教育之負責 人,子計畫參與人員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方式籌組,由行政人員與相關學 科教師 PLC 團隊共組,參與行政與教師社群共 3 組,人數共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曾 任教育部主任祕書、國家教育研 究院籌備處主任、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 究所教授兼所長及博士生導師、南華大

哲 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 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佛教研究 中心副主任,曾任教於玄奘大學宗教 學系,並曾任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 第七屆理事長、「佛教文化與當代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