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甲 知識增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甲 知識增益"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甲 知識增益

││││││││││││││││││││││││││││││││││││││││││││││││││││││││││││││││││││││││││││││││││││││││││││││││││││││││││││││││││││││││││││││││││

││││││││││││││││││││││││││││││││││││││││││││││││││││││││││││││││││││││││││││││││││││││││││││││││││││││││││││││││││││││││││││││││││

1. 複雜的歐洲政局

1.1 問題的淵源

民族多而面積少,是自古以來歐洲的一大問題。到近代民族國家興起,人造的邊界將不 同民族規範於指定政治實體之內,又加深了民族的矛盾。正因為歐洲一直深受國際衝突和 民族矛盾所困擾,所以謀求歐洲一體化和地區整合的要求一直不斷出現。也許將古代的羅 馬帝國和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視為先例並不適當,始終上述的帝國所以形成,源於自然 進展多於人為籌建。十四世紀以後的多種構思,如法國法學家和外交家杜波依斯(Pierre Dubois, 1250-1322)所提議的歐洲議會、以至十八世紀思想家聖西門( Henri Saint Simon, 1760-1825)所倡議的國際合作,不但未為政治領袖注意,內容也流於空泛。 1834 年普魯士 領導下組成的德意志關稅同盟(German Custom Union)只侷限於貿易和經濟協作,成員也 只限於德意志諸邦和盧森堡。

1.2 國際合作的各種嘗試

事實上,歐洲諸民族縱有不少的文化共性(例如基督教、若干主要語系)和相同歷史經 驗,但政治因素始終是協作的最大阻力。無論是一般的經濟協作或是更複雜的政治整合,

都必然影響個別國家的管治和主權。一般的文化和教育合作和交流可能較容易得到各國支 持,但涉及經濟、軍事和外交的問題,各國因立場不一,加上各有內政、國防、地緣、而 至文化和歷史因素的考慮,往往困難重重。一次大戰之後的國聯(League of Nations),因為 成員眾多,野心太大,資源太少,所以未有顯著成就。原來單單要在歐洲一地尋求國際合 作,亦並非易事。一、二次大戰均由歐洲國家發動,之後擴展至其他地區。二戰之後歐洲 國家之間的合作和進一步政治整合,不但有助減少衝突,並且能促進各國的經濟重建。早 於大戰末段,英、美、法、蘇諸國開始籌謀相關事宜。

第 1 講

冷戰時期的防衛性重建:西歐的經濟協作和地區整合(1945 至 2000 年)

麥勁生教授

(3)

1.3 兩個層次的國際合作

二次大戰結束,原本是合作的好開始。可惜冷戰隨着美、蘇交惡而展開,歐洲旋即分成 兩大陣營。如果我們將合作和整合分成區域(spatial)和結構(structural)兩個層次去考慮 歐洲的區域性整合因為政治上分成東、西兩大陣營而只能緩緩前行,西歐以內的結構性整 合則在冷戰、各國領袖的政策考慮和各國實際環境等等因素互相影響之下經歷多番起伏。

││││││││││││││││││││││││││││││││││││││││││││││││││││││││││││││││││││││││││││││││││││││││││││││││││││││││││││││││││││││││││││││││││

2. 區域性(Spatial Integration)和結構性整合(Structural Integration)

2.1 冷戰期間的區域性整合

所謂區域性的整合意指跨地域互動。傳統的解釋聚焦於經濟活動,但實際上由經濟活動 帶引的人口流動、知識傳播以至政治合作都是區域性整合的重要內涵。所謂整合,必須是 持久、有延續性的活動,並且發展成固定形態(pattern),並有可能最終成為制度。如果各 國層層設限,區域性的整合自然難有作為,相反若政策鼓勵並且助長各種跨境互動,區域 性整合自然事半功倍。冷戰期間,鐵幕從中歐拉下,東、西歐兩大陣營之間自然談不上有 區域性整合。至1960 至 70 年代,西德銳意發展東進政策(Ostpolitik),承認東德政府及擴 張與其他蘇聯陣營國家的商貿關係,美蘇關係也見好轉。加上中、美建交後,美國對共產 國家的政策較有彈性,東、西歐之間的合作得以增加。但歸根究底,較為徹底的歐洲區域 整合要至冷戰結束之後才能全面進行。反觀西歐之內的各國,因為沒有政治限制,各國經 濟方面亦有共同利益和強大的互補性,所以自1951 年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簽訂以後,

西歐的跨國經濟合作正式開始,之後從經濟擴展至軍事和外交的合作,成員亦從最初的六 國不斷增加,為今天的歐盟 (European Union)定下重要基礎。

2.2 結構性整合

至於結構性的整合主要是關乎跨國組織的建立和運作。結構性整合所引起的政治問題不 比地區整合少,因為參與國家要放棄部份管治權,並且服膺於跨國組織的制度和決定。跨 國組織的權限愈大,成員國的管治權損失便愈大,但若跨國組識權限太少,便難以發揮作 用,另外,遇到跨國組織的決定不合乎個別國家利益時,衝突和矛盾便無可避免。在角力 的過程,有實力的國家難免嘗試用不同方法去改變制度和決定,結果引起其他成員國的不 滿。所以,在結構性的整合過程中,國家之間的角力是常態而非例外,成員組成不同聯盟 爭逐決定權亦非少見。遇有重大事故發生,潛藏的矛盾便會顯露。

(4)

西歐的結構性整合由1951 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開 始,逐步發展成集軍事、外交、經濟、教育和文化為一體的組織。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成 員國對西德所扮演的角色固然態度不一,同時亦恐怕法國主導局面。它們對於英國應否加 入,亦爭論超過十年。冷戰的起伏為重要的外在因素,但各國在自身國防和經濟利益的考 量卻方為結構性整合進程的最大決定因素。歐盟發展至今,能有如此規模,實在是重大成 就。

││││││││││││││││││││││││││││││││││││││││││││││││││││││││││││││││││││││││││││││││││││││││││││││││││││││││││││││││││││││││││││││││││

3. 二次大戰和歐洲各國的合作基礎

3.1 全球化與國際組織

近年因為全球化理論的大行其道,不少學者和評論員傾向相信跨國的活動和地區整合為 歷史發展的自然趨勢。經濟和文化交流從來都不受政治疆域所限制,反而持續和日趨緊密 的跨國活動會模糊化政治的邊界。但這種說法較難解釋上世紀以來大型跨國政治組織的形 成 和 發 展 。 事 實 上 , 例 如 國 聯 (League of Nations ) 以 至 七 十 年 代 的 國 際 產 油 國 組 織

(OPEC)及今天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都是經長期協商始能建立。

3.2 非政府組織

民 間 組 織 對 歐 洲 整 合 的 實 際 作 用 亦 值 得 我 們 仔 細 思 考 , 歐 洲 聯 邦 運 動 (European Federalist Movement)於 1943 年醞釀於意大利。在史賓拿利(Altiero Spinelli, 1907-1986)

的領導下,其支持者鼓吹成立歐洲聯邦體制。1944 年 5 月的日內瓦會議為該運動的重要里 程。會議期間,來自九個國家的十五個代表建議成立歐洲共同市場,以求根治兩次大戰期 間發生的經濟危機。另外,他們也支持建立國際維持和平部隊,以求阻歇地區衝突。其他 類似的組織尚有於1938 年成立於英國的聯邦聯盟(Federal Union),但它們的個別成員縱 能在日後的歐洲議會中佔一席位、甚至和志同道合者發揮某程度上的集體力量,但歐洲聯 邦運動和後來的歐洲共同市場以至歐盟畢竟無大關係。

3.3 二次大戰後國際協作的難題

無可否認,歐洲諸國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聯繫,也曾作過不同形式的 合作,但七十多年來的歐洲整合和二次世界大戰有密切關係,其進展速度又明顯受冷戰影 響。早於歐戰期間,英、美、法、蘇幾個盟國,已經因為共同抵抗納粹德國而建立起默契 。 到1943 年,德軍敗走蘇聯,國勢急轉直下時,盟國即開始籌謀戰後歐洲的重建問題。以上 種種,為歐洲各國的協作定下基礎。最初各國的主要考量,包括打敗德國、解放歐洲各國、

籌劃經濟重建、鞏固民主制度和遏止法西斯主義再臨、以及根治歐洲各國的政治和經濟問 題。

事實上,要處理上述問題並不容易。以下幾個是主要問題:

(5)

1. 單從歐洲本土而言,各國的政治經濟基礎不一,要以統一的政策去進行重建談何容易。

就如意大利,表面上它是完全的工業化國家,但熱那亞(Genoa)和都靈(Turin)等地 仍是農業地區,可見不均衡發展情況嚴重。另外,法國有較深厚的社會主義傳統,頗能 接受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各國要達到改革的共識並不容易。

2. 德國的位置亦十分敏感。法國、英國和比利時諸國先後被德國侵略,國內反德情緒甚高,

但以德國雄厚經濟實力,重建計劃若不包括德國,必然事倍功半。其實,將德國納入歐 洲協作組織之中,未嘗不是將之和平轉化的方法,只是各國政治領袖亦不能無視國內人 民的反對。

3. 對外而言,鑑於各國經濟備受戰火摧殘,不靠外力的復興只是空話,美、蘇兩國,尤其 是美國的支援實屬必須,問題在於美國在大戰之中損耗甚大,亦顧忌蘇聯的反對,故傾 向有限度地參與歐洲事務。

歐洲協作和整合如何在這些限制之下推展,可算是1945 年前後盟國的最大挑戰。

││││││││││││││││││││││││││││││││││││││││││││││││││││││││││││││││││││││││││││││││││││││││││││││││││││││││││││││││││││││││││││││││││

4. 戰時的安排和戰後的實況

說到戰後歐洲協作和整合的先河,一般論者多以1941 年 8 月簽訂的《大西洋公約》

(Atlantic Charter)為起點。這份由英、美兩國聯合起草的文件 ,重申了國聯的部份宗旨 , 也更有決心去消除引至戰爭的各種根源。它反對以暴力去變更疆界、支持民族自決、謀求 去除貿易限制、改善全球社會和經濟條件等等。1942 年 1 月 1 日各國簽訂的「聯合國共同 宣言」(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亦認可上述原則。

《大西洋公約》為國際合作建立基礎,但當中提出的是原則多於具體方案。1943 年 5 月18 日至 6 月 3 日在美國維珍尼亞洲的溫泉鎮(Hot Springs)舉行的「聯合國食物及農業 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Food and Agriculture)多少改善了上述的缺點。這個 少為歷史家重視的會議共有 44 個國家派代表出席,會上各國代表答應於未來在食品和農作 物的生產,供應和貿易各方面謀求配合,確保各國人民免於饑餓。但該會議有兩個重要性,

其一是它較專注於實際問題,其次是它由美國主動提出,亦得到蘇聯和應。

另一個大戰結束前的重要會議是1944 年 7 月,來自 44 個國家的 730 個代表共同參與

「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Conference)。該會議聚焦於戰後的金融體制重建,

它建立的制度今天轉化成不同的重要跨國金融機構。當中影響至為深遠的是 1945 年 12 月 27 日成立,長時期監察貨幣匯率和貿易狀況,並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援的「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另外,「國際重建和發展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即 為 今 天 的 「 世 界 銀 行 組 織 」 ( World Bank

(6)

Group)的前身。「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一大貢獻,是建立了各國貨幣與美金的固定匯率。

直至美國在1971 年放棄這制度之前,這種固定匯率使各國貿易得以穩定發展,避免幣值波 幅帶來的風險。

國際合作在1945 年大戰結束後理應有更佳的發展,但戰後的歐洲旋即掉進經濟衰退的 深淵,而蘇聯力量籠罩整個東歐,令美國和西歐各國漸有疑慮。一個全面的歐洲重建計劃 應否包括蘇聯?已被四國佔據的德國前景又如何?種種問題,窒礙了計劃的推展。未幾,

冷戰在中、南歐醞釀,事情更趨複雜。

││││││││││││││││││││││││││││││││││││││││││││││││││││││││││││││││││││││││││││││││││││││││││││││││││││││││││││││││││││││││││││││││││

5. 美蘇對峙的醞釀

5.1 造成冷戰的一些因素

歐戰的結束比預期來得早。英、美、法、蘇諸國並未有完整計劃處理戰後的歐洲重建 。 1943 年 12 月 1 日的德克蘭會議 (Tehran Conference)只重點討論各國征伐納粹德國的策略。

1945 年 2 月 4 至 11 日的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著眼於德國的懲處問題、東南歐諸 國的主權重建和難民問題以至蘇聯加入亞洲戰場等等。其實,納粹德國當時已無力再戰,

柏林的德國守軍也已在3 月 2 日投降。同盟各國的軍隊由不同方向湧入德國,東南歐諸國更 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蘇聯的進佔。上述局面成為美、蘇兩國對立的起因,更間接導至歐洲 後來一分為二。

5.2 蘇聯戰後進侵波蘭的意圖

早於雅爾塔會議,史太林已表達出佔據部份波蘭的意圖,並表示波蘭可以取回德國的領 土作為補償。但礙於羅斯福和邱吉爾的反對,史太林願意協助被解放的國家重組民選政府。

至波茨坦會議(Potsdam Conference)期間,史太林表面仍支持上述原則。但其勢力實際上已 從波蘭一直延伸到希臘,英、美、法三國對其在該等地區的活動只能持觀望態度。史太林 甚至向外交部長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表示無須理會雅爾塔會議的承諾。他的進 取做法即時影響戰後的波蘭。自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的民選政府便先後流亡法國和英國倫 敦。1944 年起流亡政府首相馬哥拉積斯基(Stanislaw Mikolajczyk)在英、美兩國支持下,

與史太林商討戰後波蘭的國土問題,蘇聯佔據的波蘭東部和戰後波蘭的政體,成為了兩人 主要爭端。儘管最後兩人暫時協議波蘭東部由聯合政府共管,但史太林已立足波蘭是不能 改變的事實。相較之下,流亡的波蘭政府完全欠缺討價還價的本錢,只能依賴英、美各國 的支持。於1944 年 7 月,在史太林扶掖下成立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Polish Committee of National Liberation)更在波蘭實際擔當起管治的工作。戰爭結束後,流亡政府回國,雖然 贏得民眾支持,但其支持者卻面對政治迫害和打壓。馬哥拉積斯基擔任首相和農業部長的 職位,努力阻遏史太林提出的急進農業國有化和集體化政策,並贏得農民支持。但在史太

(7)

林的種種政治佈置和嚴厲壓迫之下,馬哥拉積斯基領導的波 蘭人民黨(Polish People’s Party)在 1947 年 1 月的大選之中只能在議會奪得 28 席,其餘 394 席都落入共產黨領導的

「民主同盟」(Democratic Bloc)。更可怕的迫害馬上展開,明知事情已不可為,馬哥拉積 斯基再次流亡海外。單在1946 至 47 年間,史太林利用大同小異的方法,先後在匈牙利和保 加利亞扶植共產政權。雅爾塔會議的承諾無法對兌,英、美領袖知悉史太林的圖謀,但亦 無法挽回局面。

5.3 衝突中的德國

德國的前途,更是英、美、法、蘇主要的爭拗點。首先在賠償的問題上,各國的立場並 不一致。蘇聯希望盡量拿取德國東部的工業資源作國內重建之用。英、美卻擔心德國的衰 落和破壞中歐勢力均衡,誘發新一輪的疆土紛爭。1945 年 7 月 17 日至 8 月 2 日舉行的波茨 坦會議中,史太林似佔了先機,不但成功迫使英、美兩國認可蘇聯在其佔領的德國區域中 取用工業資源的權利,更使兩國承諾在未來兩年將它們在德國的佔領區內的百份之十的過 剩資源運往蘇聯佔領區。

另外,波茨坦會議協定的臨時管理德國的方法亦後患不 。按條約規定德國分為四部份絶 , 英、美、法、蘇各佔一區,位於蘇聯佔領區內的首都柏林,亦同樣分為四區,由四國各管 一區,德國的未來發展,由盟國管治委員會(Allied Control Council)負責,經濟重整和

「去納粹化」(Denazification)為重要工作。但由於蘇聯只顧在其佔領區內取用德國資源 , 盟國管治委員會根本不能發揮效用。更嚴重的是英、美、法、蘇四區的經濟結構不同。蘇 聯區糧食、煤和木材充足,西方的另三個區則工業產品和設施豐富。西方三區根據波茨坦 會議的決定,在1946 年開始向蘇聯區輸出物資,但蘇聯區卻未有信守承諾,向西方三區提 供生活必需品。1946 年 5 月 3 日,美國停止將魯爾區(Ruhr)煤和工業品運往蘇聯佔領區,

彼此關係惡化。英、美兩國開始加緊佔領區的建設,同時在1946 年 10 月於不來梅召開會議,

商議建立邦議會(Länderrat; Länder Council)統籌德國各邦經濟建設,蘇聯未有參與,和西 方三區隔膜更深。1947 年 1 月,英、美兩區合併為一(名為 Bizone 或 Bizonia)此舉對冷戰 和歐洲整合同樣重要。首先,蘇聯視此舉為非常不友好的行為,加速了東、西兩方對立,

後來圍堵柏林(Berlin Blockade)亦可算是蘇聯的回應。另一方面,英美合併區實則成為了 西德的前身。西德至此漸見雛形,之後更成為西歐整合的骨幹成員。

5.4 共產主義對美國的威脅

西方三國和蘇聯開始僵持,但論實力,蘇聯則佔盡上風。英、法兩國國勢早已大不如前,

在它們本國以至德國的佔領區內,均出現衣物、煤和糧食短缺的問題,荷蘭、比利時和盧 森堡等國情況更壞。相反,蘇聯雖然在大戰期間損耗更大,卻已在中、東、南歐建立起勢 力範圍,並有向西伸展的戰略位置。種種因素,使美國覺得需要協助重整西歐的局面。這 種 危 機 感 , 在 1946 年 初 即 在 美 國 駐 歐 的 外 交 官 員 之 間 瀰 漫 。 美 國 駐 莫 斯 科 使 館 代 辦

(8)

(Deputy Chief) 喬治‧凱南(George Kennan)寫給國務院,長達八千字的電報( Long Telegram),表露了這種情緒。在這份 1946 年 2 月 2 日發出的文件,凱南指出輸出共產主 義,滲透各國以至大小國際機構,已是蘇聯的不變政策。任何意圖和蘇聯和平共存的想法 都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這封電報,凱南後來被認定是圍堵共產主義這個想法的創發者。之 後兩年的緊張狀態更使美國難再置身事外。著名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也就在這氣 氛中醞釀。

5.5 馬歇爾計劃

於1945 年 4 月就任美國第三十三任總統的杜魯門花了差不多半年時間才明白到美國需 要以更切實的行動去穩住歐洲的局面。他於 1947 年 1 月委任馬歇爾(George Marshall)為 國務卿,並委以協助重建歐洲經濟的重責。馬歇爾的原定計劃歡迎蘇聯及其盟友加入,反 而卻沒考慮到德國的份兒。但至希臘和土耳其都有落入蘇聯手中的危機時,美國總統杜魯 門在1947 年 3 月發表了帶有反共色彩的杜魯門主義,而前任總統胡佛(Herbert Hoover)也 在相約時間演說支持重建德國經濟,馬歇爾於是重新制定計劃,並徵求蘇聯同意。馬歇爾 和蘇聯外長莫格托夫長達六週的商議最終結果,馬歇爾決定不再等待,並在1947 年 6 月在 哈佛大學的畢業禮低調地發表著名的「馬歇爾講話」(Marshall Speech)。演辭強調美國會 盡力重建歐洲的經濟,希望在這基礎上確立新政治秩序和和平,更希望此舉可以免廣大人 民於饑餓和貧窮。

同樣地,馬歇爾計劃一方面使東、西歐更為壁壘分明,另一方面卻令西歐國家之間的協 作更進一步。計劃原本歡迎蘇聯和其盟國加入,史太林原本亦覺得有可為。但史太林獲悉 撥款的條件包括蘇聯須與其他參與國,包括德國合作後,即轉而批評此計劃為帝國主義的 滲透,並禁止其他盟國加入,東、西歐的分裂一時難以癒合。1948 年 4 月,杜魯門批准成 立「經濟合作總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ECA),統籌撥款和參與國之間 的經濟和作。直至1952 年,馬歇爾計劃是支持歐洲復甦的重要力量。

││││││││││││││││││││││││││││││││││││││││││││││││││││││││││││││││││││││││││││││││││││││││││││││││││││││││││││││││││││││││││││││││││

6. 美國和蘇聯:西歐協作和整合的支配力量

6.1 60 年代的狀況

簡單說,西歐在大戰之後的協作和整合進程,很大程度受冷戰的氛圍決定。直至 1960 年代末期,空間上的整合因為歐洲的一分為二而只能在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 森堡和後來的西德之間進行,70 年代才加入英國和其他「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的 成員,但東、南歐諸國卻在協作範圍之外。至於結構性整合,在軍事上,美國領導的北約

(NATO)一直是主導力量,但在經濟和其他方面,西歐各國因為利益不一,進程頗有起伏。

諸如西德所扮演的角色,英國應否加入整合等等問題長期是各國的爭拗議題。至 1960 年代

(9)

之後西德國力回升,美國卻因越戰,中美建交而減少對歐洲事務的干預,西歐各國才得以 在協作上獲得更大的自主權。

6.2 美國的利益

事實上,二次大戰之後的歐洲對美、蘇兩國都有極大的重要性。根據「杜魯門主義」,

美國有責任保護那些受「武裝少數」(armed minority)或「外來力量」(outside pressure)

威脅的「自由民族」(free people)。從政治現實看,倘若西歐赤化,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 影響力亦會大為減少,至於經濟方面,美國間接受惠於兩次大戰,經濟和科技實力大幅提 升。但美國的持續發展,端賴一個開放的全球市場。所以共產主義的每一步擴張,都威脅 美國的經濟。在內政方面,經歷了二十年代和四十至五十年代的兩次「紅色恐懼」(red scare),美國人對共產主義的擴張都有不同程度的疑慮,不會希望看見美國政府撤手西歐 事務,讓共產主義在西歐進一步發展。

6.3 蘇聯的利益

至於蘇聯,自二次大戰末段逐步在東、南歐建立影響力,從地緣上的利益和之後在德國 管治區的作為,顯見有進一步向西發展的意圖。在輸出的共產革命,吸納西歐國家進入其 勢力範圍,以求擴大其軍事、政治和經濟力等等誘因之下,鞏固東、南歐陣營,在謀求向 西歐進一步發展似是蘇聯的政策方向。

亦因此,美、蘇在歐洲問題上的取態,成為了東、西歐分裂的一大因素。

││││││││││││││││││││││││││││││││││││││││││││││││││││││││││││││││││││││││││││││││││││││││││││││││││││││││││││││││││││││││││││││││││

7. 美國的立場

7.1 援助的基本原則

基於利益考量,美國必須確保西歐諸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然而要美國長時期投入大量 人力物力在西歐各國卻不是易事。所以美國在1950 年代的主要策略是:

1. 以最有限資源協助歐洲重建;

2. 促成西歐各國經濟合作,重建各國對自由市場的信心;

3. 軍事上支援西歐各國,使它們免受共產主義擴張的威脅;

4. 短線目標是歇止共產主義的擴展,長遠目標是將共產主義逐出歐洲。

因為大前題是美國希望動用較少資源去達成這些策略,西歐國家必須全力參與和配合。

這一方面加速了西歐國家的協作和整合,但有時亦造成了它們之間的矛盾。

(10)

7.2 軍事合作

基本上,軍事上的協作是西歐整合的重要部份。1949 年 4 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基本成員國包括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加上葡萄牙、意大利、挪威、丹麥、

冰島、加拿大和實際上最重要的美國。「北大西洋條約」訂明,任何一個成員遇襲,等同 所有成員國受襲,各國有責任選擇一種合宜的方式參與抵抗,這可以說很清晰的共同防衛 概念。但以西、北歐成員國的軍事實力,絶無可能抵禦由蘇聯和其盟友發動的攻勢,所以 美國無可避免成為軍事上保衛西歐的主力。1949 年 10 月北約的首份完整戰略計劃顯示美國 的基本防衛構想。計劃書的重點指明利用有限資源發展出足夠的軍事力量。所以西歐需要 提供足夠的地面部隊抵禦敵人的來襲,好讓美國有足夠時間策動原子武器的反擊。歐洲各 盟友投入的資源,應與其地理形勢、人口、工業和軍事實力成比例。在蘇聯還沒發展出原 子武器之前,這種策略有相當的阻嚇作用,但同時卻引發兩個與西歐整合和發展息息相關 的問題。首先是西德的位置。論地理環境,它處於防衛西歐的第一線。西德如無足夠軍力 自衛,東面的敵人隨時以如入無人之境攻陷中歐。論經濟,西德的工業實力仍然雄厚,不 應用於防衛西歐固然可惜,一但西德失陷,工業物資更有資敵之虞。再者,西德繼承了昔 日德國的軍事傳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支可戰的部隊,問題在於一再受德國侵略 的國家,例如法國和荷蘭,對西德迅速重回歐洲防禦體制並不放心。另外,若要歐洲諸國 協同參與一場地面戰,須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統籌機構提供訓練,戰略部署和演練等等。如 此,建立一支「歐洲軍隊」(European Army)應是可行的構想,不過要同盟各國達到共識 卻非易事。1948 年 3 月 17 日,由英、法、荷、比、盧五國簽定的「布魯塞爾條約」的第四 條(Article IV)包括五國軍事協防,但之後卻無實質行動將之轉化為正式的軍事組織。

││││││││││││││││││││││││││││││││││││││││││││││││││││││││││││││││││││││││││││││││││││││││││││││││││││││││││││││││││││││││││││││││││

8. 1950-54 北 約 的 發 展 和 歐 洲 防 衛 共 同 體 ( European Defense Community)的夭折

8.1 北約的成立

韓戰的爆發預示共產和資本主義兩大集團的鬥爭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戰爭。西歐的境況,

更遠比想像中嚴峻。為此,艾森豪威爾將軍(General Dwight D. Eisenhower)受命出任「盟 軍歐洲總司令」(Supreme Allied Commander [Europe])。艾森豪威爾的戰略構想仍然強調 以戰略性空襲回應任何形式的來犯。及至1954 年,「盟軍歐洲總司令」一職也先後由李奇 威(Matthew Ridgway)和古隆瑟(Alfred Gruenther)接任,北約高層日漸發現根本無法將 現存的九十六個師,長期維持於可隨時應戰而且物資不缺的狀態。一旦戰爭爆發,要在九 十日內將半數軍隊動員同樣不可能。加上希臘和土耳其已於1952 年 2 月加入北約,北約的 防衛線變得更長。古隆瑟1953 年的新構想是更依賴新研發的核子武器。

(11)

8.2 歐洲防衛共同體

1950 至 1954 年間歐洲的緊張狀態,也迫使西歐諸國重新思考西德的政治地位。早於 1950 年初,法國總理普利文(Rene Pleven)有見美國不斷提出讓西德加入北約,乃轉而建 議「歐洲防衛共同體」(European Defense Community),構思是法國、意大利、荷、比、

盧五國加上西德組成軍事結盟,組成一支十萬人的聯軍。五國的參與部隊由本國統領,西 德的部隊卻由「歐洲防衛共同體」統領。六國更於1952 年 5 月簽定條約,但整個計劃卻在 1954 年 8 月 30 日因未獲法國國會通過而作罷。西歐的防衛體制因為未能進一步整合而得靠 美國主導,但西德在這段日子卻已逐步被承認為為西歐的一份子。

││││││││││││││││││││││││││││││││││││││││││││││││││││││││││││││││││││││││││││││││││││││││││││││││││││││││││││││││││││││││││││││││││

9. 經濟合作

9.1 西歐的經濟狀況

西歐諸國的經濟協作不比軍事結盟容易。各國的經濟形態和政策優先次序明顯不同,例 如荷蘭受創嚴重,須急謀重建基建; 為安撫民心,亦須達到全民就業。對比利時來說,穩定 貨幣和控制通脹卻是當務之急。至於意大利,首要是去除法西斯的指導式經濟,讓國家重 新與國際市場接軌。另外,經濟協作和軍事結盟一樣,都要求參予國放棄部份主權。所以 在1950 年前後,西歐各國對經濟合作都懷觀望態度。

9.2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但同時假若缺乏合作,歐洲國家必須長期依賴美國。事實上,早於馬歇爾計劃開始之前 , 歐洲諸國已經依靠美國支援。單在1945-47 年間,英國已向美國借貸四十四億美元,法國亦 達十九億。為了穩固民心,美國在1945 年的夏天向歐洲輸出二百萬噸的穀物。西歐在軍事 上不可避免要依賴美國,若不謀經濟協作,連經濟發展都不能擺脫美國的主導。煤和鋼是 西歐工業國家的重要出產,在這方面先行合作的好處有二。第一可以調節產量,避免價格 波動,影響工業復甦。其次,西德自1949 年 5 月成立,逐步建立起議會民主制度,可見的 將來會恢復主權,並重新掌握豐富的能源和重工業所需的資源,到時更難駕馭。假如西德 的軍事重建需由北約規範,其經濟最好也由一個跨國組織去主導。1950 年 5 月 9 日的舒曼 宣言(Schuman Declaration)催生了「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成員包括法國、西德、

意大利和荷、比、盧三國。以1951 年 4 月 18 日簽訂的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為基礎的

「歐洲煤鋼共同體」,目的在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和提高生活水準,背後更深遠的構想,

是通過經濟協作避免戰爭。

(12)

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亦從「歐洲煤鋼共同體」發展出來。

1952 至 1957 年間,幾個因素導致這六個西歐國家甚為依賴的重工業漸走下坡:

1. 因為技術的提升,鑄鋼需用的煤大量減少;

2. 石油成為了煤的重要替代品;

3. 美國大量輸向西歐的煤,連同運費,價錢仍比西歐生產的煤有競爭力。

另一方面,既有煤礦開採將盡,新資金短缺和技術老化等問題困擾西歐的煤礦業。在這 段期間,各成員國力圖開拓新的合作領域。比利時政治家斯柏克(Paul Henri Spaak)在 1956 年起草的一個報告,鼓勵建立歐洲共同市場。其構思經 1957 年 3 月 28 日的「羅馬條 約」(Treaty of Rome)而逐步落實。從歐洲經濟共同體衍生的跨國組織,另有「歐洲原子 能共同體」(Euratom)。法國、西德、意大利和荷、比、盧三國仍然是基礎成員。「歐洲 經濟共同體」成為促進西歐整合的重要動力,1962 年成員國開始議定農產品的價格,1968 年廢除各國之間的關稅。

9.3 阿登諾厄(Konrad Adenauer)和西德的主權重建

至1960 年代初期,以西歐六國為核心的協作已漸具規模,並已達到一定程度上的軍事 和經濟整合。更重要的是,法國和西德兩國的領袖亦較能通力合作。從 1949 至 1963 年,西 德一直由中間偏右政黨基督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及其盟友統治。期間任 首相的阿登諾厄一直行傾向西方(Western Integration)政策,有人甚至批評他這種政策鞏 固了東、西德分裂的局面,犧牲了德國人的利益。縱然如此,阿登諾厄並非一切都以法國 馬首是瞻。早於1950 年,他便開始為西德爭取進入北約,並希望西德有機會藉此重新武裝。

一直小心防範西德的法國政府反建議組織「歐洲防衛共同體」,法國、意大利、荷、比、

盧三小國和西德乃於1952 年 5 月在西德首都波恩簽定合約,西德重回歐洲政治的機會日漸 明朗。到了1953 年 11 月,阿登諾厄在公開演說中,指出西德願意在西歐的共同體中成長,

而西德和法國的良好關係將為西歐共同政策的基石。基於互利的需要,法國政府不再堅拒 與西德的進一步政治和軍事合作。雖然「歐洲防衛共同體」最終沒有落實,但在 1954 年 9 月的倫敦會議,西歐六國連同加拿大和美國承諾盡早結束對西德的佔據,並且議定,只要 西德不發展原子及生化武器,便可逐步建軍。10 月的巴黎會議,除了確認倫敦會議的決定 外,並接納西德和意大利為 1948 年的「布魯塞爾條約」的成員國,「西歐政治同盟」

(Western European Union)正式成立,西德亦全面恢復主權。1955 年,西德加入北約。至 此,西歐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整合大步向前。

10. 1960 年前後的連串事件

(13)

10.1 共產集團的情況

西歐的結構性整合至1960 年已有顯著的進境,相反,東、西歐統合在同時期卻是困難 重重。自從冷戰揭開,蘇聯同樣加緊對東、南歐各國的合作而至操控。1947 年成立的「共 產國際情報局」(Cominform)最早的成員包括南斯拉夫、捷克和波蘭。1948 年起加入的尚 有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羅馬尼亞和東德,中國、北韓和北越後來亦為成員。經濟方 面,在1951 年超過百分之七十的保加利亞外貿是和蘇聯進行的,其他盟國,數字亦在百分 之五十以上。在1949 年,鐵托(Josip Broz Tito)和史太林反目,1953 年東柏林又發生革命,

史太林自此收緊對盟國的政治操控,只委任他信賴的共產黨人掌管東歐國家,例如東德的 烏布利希(Walter Ulbricht)和捷克的哥德瓦爾德(Klement Gottwald)。縱然史太林去世 後局面稍為舒緩,但之後的克魯曉夫雖然在1955 年 10 月的蘇共第 20 屆黨大會批判史太林,

並且承認各國自有社會主義發展的傳統,但 1955 年的匈牙利起義使他不敢掉以輕心。1955 年5 月成立的「華沙公約組織」(一般稱為 Warsaw Pact) 成為蘇聯在軍事以至政治上操控同 盟國的重要組織。東、西歐壁壘分明的情況更為明顯。

10.2 1957 至 1962 年的緊張狀態

1957 至 1962 年間的連串事件,使東、西歐的氣氛更為緊張。1949 年蘇聯已成功研發原 子彈,但美國在空軍和後來的導彈技術上佔有優勢,令蘇聯投鼠忌器,北約亦可以沿以其 大 規 模 「 核 武 反 擊 」 阻 嚇 蘇 聯 。 但 1957 年 10 月 4 日 , 蘇 聯 成 功 將 史 普 尼 克 1 號 衛 星 (Sputnik I)送上軌道,意味着蘇聯的長程火箭技術已經成熟,同樣有能力從老遠將核彈頭送 到北約成員國的土地上。當然,美、蘇雙方都不會輕易使用核武,但美國卻再也不能以核 武阻嚇蘇聯。1958 年之後,美國的防衛設計轉向「彈性回應」(Flexible Response),簡單 說是以常規戰對待常規進攻,核武反擊核攻擊,西歐的防禦部署重新被提上議程。西德又 成為兩大陣營對峙之地。亦在這劍拔弩張的氣氛中,每天經東柏林逃往西德的德國人不斷 增加。歐洲以外,1960 年 5 月美國 U-2 偵察機在蘇聯領空失踪的事件和 1961 年 4 月的豬灣 事件(Bay of Pigs Incident)使美、蘇兩國關聯再無和緩空間。1961 年 8 月,一堵圍牆在東 柏林豎起,直至1989 年 11 月 7 日,它徹底將一個民族分隔為二。1962 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只 是連番事件的續筆。

(14)

11. 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EFTA)

11.1 導致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立的事件

因為和東歐關係持續緊張,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發展端賴成員國之間的進一步結構性整合,

也需拉攏其他非共產主義的歐洲國家。但兩件事件卻又互相纏結。首先,英國在西歐軍事 聯防中佔有重要位置,亦為北約成員國,但在50 年代,英國對於是否加入西歐的經濟協作 卻頗有疑慮。原因有以下幾個:

1. 當時英國的經濟仍緊密與英聯邦聯繫,故對於是否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舉棋不定;

2. 1950 年的工黨和保守黨對當時英國進行中的經濟改革,包括擴建醫療服務和國營化主 要工業等都滿有信心,更認定英國的經濟發展由國內的經濟條件而非外來因素決定;

3. 歐洲防衛共同體無疾而終,更令英國憂慮歐洲整合的前途。

然而之後數年的龐大的福利支出,使一度擁有歐洲最高人均收入的英國人民吃到經濟下 滑的苦果。相反,法國、荷蘭、比利時和西德的人均實際收入卻在60 年代初趕過英國,英 國對英聯邦的輸出更在1957 年下滑到只佔其總出口的 43%。英國的最初反應是在 1960 年 5 月3 日,與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典和瑞士建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廢除了 成員國之間工業品進出口的關稅,而成員國卻可自行向非成員國的入口貨品徵稅。

11.2 英國和歐洲經濟共同體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國中不少相當富裕,但卻無助英國扭轉經濟弱勢。英國向成員國 的出口值只佔其出口總值的13.5%。到了 1960 年代,批評英國政府當日不加入歐洲經濟共 同體的聲音響起。1961 年 7 月 31 日,英國首相麥美倫(Harold Macmillan)在下議院發表 演說,表明有意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在1961 年 8 月 9 日,英國正式提出申請。

11.3 「傅謝計劃」(Fouchet Plan)

在1958 年回歸政壇的法國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成為了西歐進一步整合的關 鍵因素。戴高樂有意重建法國在西歐事務的領導地位。早於 1959 年,他即建議歐洲經濟共 同 體 的 成 員 國 , 每 三 月 舉 行 一 次 外 長 級 會 議 。1961 年法國 駐丹麥 大使傅謝( Christian Fouchet)提出了富野心但最後無成的「傅謝計劃」。該計劃建議設立一個由各國元首和總 理組成的跨國議會,一個常設於巴黎的秘書處,和四個分別管理共同外交、防衛、商業和 文化政策的組識。此舉一方面會限制北約在西歐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會建立起法國的領導 地位。所以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諸國反應都不見熱烈。戴高樂多次催迫阿登諾厄,但阿 登諾厄既不完全同意,並且在1963 年離職,「傅謝計劃」最後不

(15)

了了之。

11.4 保護歐洲農業

同時1962 年生效的「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簡稱 CAP)亦引 起成員國之間的矛盾。西歐普遍的國家都有相當規模的農業,1950 年代從業人數達一千五 百萬人,加上工資成本高,難以面對入口農產品的競爭,除荷蘭產品外,其他的全無外銷 能力。1960 年由荷蘭政治家曼斯豪特(Sicco Mansholt)帶動的討論,得出以下三個政策目 標

1. 農民需要得到合理的生活水平;

2. 市場應該穩定;

3. 消費者應該得到合理價錢的食品供應。

要同時達到以上三個目標,議定價錢和政府補貼是必須的。法國的農業規模較大,需要 的補貼較多。1965 年,成員國討論將「共同農業政策」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財政預算 交由最高行政機構「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理。支持協作,但並不全面 接受跨國管治機構的戴高樂大表反對,並從1965 年 7 月起,整整六個月杯葛會議。各國最 終在 1966 年 1 月達成的「盧森堡和解」(Luxembourg Compromise),給予任何國家在

「重大事務」上否決權。這意味著,在重大事務上,各國必須一致同意,協作無疑更加困 難。

11.5 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在1960 年至 1966 年間的風風雨雨中,英國要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是難上加難。

所以英國在1961 和 1964 的兩次申請都在法國大力反對之下無功而還。戴高樂提出的理由,

包括英國最初選擇不加入,英國的海洋經濟異於歐洲大陸的農業/工業經濟和英國是美國 的「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等,都掩蓋不了他害怕英國成為法國新的競爭者的暗調。

至1969 年,戴高樂辭職,新任總統龐比度(Georges Pompidou)和英國保守黨首相希斯

(Edward Heath)建立起更好的合作關係。1971 年 6 月,英國再次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至1973 年 1 月 1 日,英國終於如願以償。同年丹麥亦轉投歐洲經濟共同體。葡萄牙之後於 1986 年步它們後塵。可以說,到了 1970 年代之初,西歐的地區整合大方向是朝西、北歐而 行,結構性整合卻沒有大突破。向東之行,很有趣地,是由西德取得先機。

(16)

12. 西德的東進外交(Ostpolitik)

12.1 關島政策(Guam Doctrine)和美國的新外交路線

西歐和東歐國家在1970 年代恢復往來,受到兩股主要力量帶動,其一為美國政策的改 變,其二為西德利用其經濟優勢發展的「東進外交」。

1965 年 3 月,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使用一年之前通過的東京灣決議(Gulf of Tonkin Resolution)出兵越南,下來的卻是差不多八年軍事上和內政上的災難。至 1969 年 新任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開始設法撤出越戰的泥沼。1969 年 7 月 25 日他宣佈的

「關島政策」,指出美國會協助盟友維持國防,卻不會擔當國際警察。之後延伸出來的主 要政策方向包括,美國將:

1. 信守一切承諾;

2. 以核武器保護自由世界內受核武威脅的盟友;

3. 在經濟和軍事上支援受到其他形式侵略的盟友。

明顯地,美國無法維持多線作戰,所以盟友需要自行擔起更多和更大的防衛義務。新政 策一方面造成了美國對蘇聯和中國的更寬鬆的政策。1972 年的中、美建交可算是重要成果。

另一方面,它也給予西歐國家更大的外交彈性,容許它們各自發展外交方向。

12.2 謀求東、西德關係正常化

早已擠身核子強國的法國,在戴高樂的帶領下,已不再甘於雌服於美國之下。明顯的例 子包括:1964 年法國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 1966 年 9 月戴高樂在柬埔寨公開批評美國 參與越戰。但自1960 年代末,大力開發新外交政策,並且在東、西歐關係邁出大步的卻是 西德。

憑着雄厚的工業基礎,高技術的工人,來自外地的新勞動力,西德不但能快速地完成戰 爭賠償,並且在1960 年代成為全球前列的經濟體系,幾達全民就業。 1963-66 任首相的歐 哈德(Ludwig Erhard)既為和緩和東歐集團的關係,以避免戰爭,也為了開展兩德關係的 空間,就任之初,他即多方試探和蘇聯經濟合作,卻因克魯曉夫於1964 年下台而作罷。向 東發展的大計要待後來的布蘭特(Willy Brandt)完成。

(17)

12.3 布蘭特的成就

在1966 至 1969 年間布蘭特任外交部長和副首相時,已經不斷試圖在北約外交的框架中 發展和東歐外交的關係,但當時時機未算成熟。到1969 年就任首相,他即作更進取的嘗試。

在1970 年 3 月 19 日他和東德部長會議主席斯多夫在艾福(Erfurt)會談。雖然這次會談最 終因為布蘭特拒絶承認東德的正式地位而無大成果,但卻打開了東、西德長期僵持的局面。 1970 年 8 月 12 日西德和蘇聯簽訂的「莫斯科條約」(Treaty of Moscow)更使四強和東歐國家 安心。這條約肯定英、美、法、蘇在德國問題上的責任,謀求正常化柏林的狀況,並確認 奧得-尼斯河分劃線(Oder-Neisse Line)為德國和波蘭之間的邊界。既然西德表示未來的 德國不會要求取回奧得-尼斯河分劃線以東的故土,波蘭亦放心與之談判。1970 年 12 月 7 日,兩國簽訂的「華沙條約」(Treaty of Warsaw) 確認了「莫斯科條約」的主要內容,並附 加了容許波蘭境內的德籍人士回流西德的條款。當然,令人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布蘭特在波 蘭二次大戰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的一幕。之後的東進政策先後達成了涉及柏林狀態的「四 強條約」(Four Power Agreement, 1972 年 6 月 3 日),西德關係正常化和兩地政府尊重對 方獨立和治權的「基本條約」(Basic Treaty, 1972 年 12 月 21 日)和最後與捷克建立正常外 交的「布拉格條約」(Treaty of Prague, 1973 年 12 月 11 日)。東、西歐的關係至此邁進了 一大步。

││││││││││││││││││││││││││││││││││││││││││││││││││││││││││││││││││││││││││││││││││││││││││││││││││││││││││││││││││││││││││││││││││

13. 冷戰走向尾聲

13.1 限制戰略武器談判 (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

一方面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開始以較和衷的態度面對東歐各國,另一方面亦因為美 蘇雙方都漸了解到萬萬不能發動核子戰爭,裁減核武,並削減軍費之聲在兩大陣營同時響 起。再者,如不少學者相信,進入70 年代之後,蘇聯已經進入一個經濟的停滯期( Era of Stagnation),和中共關係亦惡化,很難負擔另一場大規模的對外戰爭。這種和平共存的氣 氛終於促成了1972 年 5 月 27 日第一輪的限制戰略武器談判。在莫斯科舉行的談判,以雙方 簽定條約結束。雙方贊成限制反彈道導彈(Anti-ballistic Missile)和基地的數量,並將洲際 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和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的數量限制在當時水平。

(18)

13.2 共同均衡裁軍

限制戰略武器條約 (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reaties, SALT) 的成功導致之後 1973 年 至1979 年的共同均衡裁軍(Mutual and Balanced Force Reductions)。1973 年在維也納舉行 的談判,針對陸軍及其相關配備。1976 的討論並涉及核子彈頭數量。無奈 1979 年的討論因 蘇聯入侵阿富汗和北約在中歐部署中程導彈而取銷。但無論如何 1970 年代可算是氣氛較和 緩 的 年 代 , 戰 雲 大 為 消 減 。1975 年 8 月 1 日 , 35 國 更 在 芬 蘭 首 都 赫 爾 辛 基 簽 訂 協 議 (Helsinki Accords),承諾共同努力改善兩大陣營之間的關係。

13.3 列根(Ronald Reagan)的時代

80 年代由蘇聯入侵阿富汗和美國杯葛莫斯科奧運連番不愉快事件展開。1981 年 1 月 20 日就任美國總統後,列根即對共產主義集團表現出更強硬的態度。為了增強國力,他推行 所謂「列根經濟」(Reaganomics),減低稅率,減少政府支出,強調市場主導,嚴打工會,

控制通脹,令美國進入另一個盛世。另一方面,他一再公開表達對共產主義的厭惡,在 1983 年 3 月 8 日的一次演說,他稱蘇聯為「邪惡帝國」 (Evil Empire)。行動上,他大力擴 軍,研發MX 導彈、B-1 隱形戰機和星戰系統。對西歐和東歐的交流和協作影響至深的,莫 如1983 至 1984 年間在英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和西德裝置潘興二型(Pershing II)導 彈。

13.4 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的新政

反而改善東、西關係和協作的主動落在蘇聯哪方。1982 年布里茲列夫逝世後,經歷安 德羅波夫(Yuri Andropov)和契爾年科(Konstantin Chernenko)的兩任短暫領導後,戈爾 巴喬夫在1985 年 3 月接任蘇共總書記。當時東歐集團國的經濟停滯不前,蘇聯勉強維持舊 有的經濟結構,並須投資大量人力物力看守各國,根本全無成效。戈爾巴喬夫提出「開 放」(Glasnost)和「體制改革」(Perestroika) 的新路線,減少對東歐國家的直接干預,讓 它們自行發展經濟。他和西方國家亦早有合作關係。於70 年代他已曾訪問比利時和西德,

1983 年曾到訪加拿大,更於 1984 年在英國與戴卓爾夫人會面。1985 年 12 月戈爾巴喬夫和 列根在日內瓦的首次會面雖無實質成果,一年之後在冰島首都雷克瓦未克(Reykjavik)的 高峰會談亦未達成共識,但大家尋求裁軍和和平解決國際問題的立場已經很清晰。

一直以來,蘇聯憑藉一定程度上的軍事、政治和經濟直接干預,始能穩住集團。戈爾巴 喬夫減少干預,將主導權歸還各國。另一方面,西德的「東進政策」增加了東歐各國對外 的接觸,也加強了各國人民對新政治試驗的信心。1988 年春天開始,匈牙利、捷克、東德、

比加利亞、羅馬利亞和南斯拉夫紛紛推倒現有政權開展全新的局面。東歐集團瓦解,東、

西歐的地緣分隔告一段落。

(19)

14. 結論:冷戰的結束

爭取進入由「歐洲經濟共同體」蛻變而成的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似乎是愈來 愈多歐洲國家的目標。1990 年代加入的國家包括奧地利和瑞典。因為 1993 年在哥本哈根議 定的守則,成員國必須有穩定的民主政體,良好的人權記錄,法治精神和體制,行之有效 的市場經濟等等,不少脫離東歐集團的國家,還得等待一段時間方能擠身其中,但諸如捷 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均在2004 至 2007 年間成為成員,歐洲在地 緣和結構上的進一步整合仍然可以期待。

││││││││││││││││││││││││││││││││││││││││││││││││││││││││││││││││││││││││││││││││││││││││││││││││││││││││││││││││││││││││││││││││││

主要參考文件 :

1. Gorbachev’s Speech to the UN, 7 December 1988

http://isc.temple.edu/hist249/course/Documents/gorbachev_speech_to_UN.htm

2. Henry Kissinger’s “Year of Europe” Speech, 23 April 1973

http://www.sscnet.ucla.edu/polisci/faculty/trachtenberg/ffus/YearEur(text).pdf

3. NATO Strategy Documents, ed. Gregory W. Pedlow http://www.nato.int/archives/strategy.htm

4. Paris Agreement, 23 December, 1954

http://www.fransamaltingvongeusau.com/documents/dl2/h2/2.2.5.pdf

5. Ronald Reagan’s “Evil Empire Speech,” 8 March 1983 http://www.nationalcenter.org/ReaganEvilEmpire1983.html

6. The Marshall Address at Harvard University, 5 June, 1947

http://www.oecd.org/general/themarshallplanspeechatharvarduniversity5june1947.htm

7. “The Source of Soviet Conduct” by George Kennan, Foreign Affairs, 1947 http://www.historyguide.org/europe/kennan.html

8. Two States, One Nation, by the German Chancellor Willy Brandt, 28 October, 1969

http://germanhistorydocs.ghi-dc.org/sub_document.cfm?document_id=168

(20)
(21)

其他參考資料 :

1. Ellwood, David W. Rebuilding Europe: Western Europe, America and Postwar Reconstruction.

London: Longman, 1992.

2. Gilbert, Mark. European Integration. A Concise History.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2

3. Urwin, W. Derek. The Community of Europe. A Histor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since 1945. 2

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 1995.

4. Winks, Robin W. and John E. Talbott. Europe: 1945 to the Pres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5.

Timeline: http://www.epp-ed.eu/Activities/docs/chronologie-historique-en.pdf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以小組形式,討 論對「考試」的 感受及看法,是 否贊成以「持續 評估」作為考核 成績等,從而帶 出「考試」源出 隋唐科舉制,並 被史家及歐洲視 為偉大發明。.

最新的權威性的美國市調公司─鮑爾市場研究公司 J.D.Power. 1)

Shek O Quarry 石澳石礦場 Lamma Island Quarry.. 南丫島石礦場 Lam

歐盟於 8 日表示,每當歐洲男性賺進一歐元時,女性從事同樣的工作僅能賺進 0.86 歐元,為了消除女性與男性的薪資落差,歐洲國家訂定 11 月

教學任務: 學生對整本書閱讀 (從教學到匯報)有整 全而概略的認識.

1)1949 年至 1958 年,是中日維持民間交往時期;2)1958 年至 1971 年,是中日關係挫折 與改善期;3)1972 年至 2006 年,是中日恢復邦交及爭拗期;4)2007

日本侵略中國的背景、抗日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一、建議教節:4 節(以一節 40

a a 1935 1935 年秋,趙一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 年秋,趙一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