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語言是一種過時的教養嗎?/蔡穎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語言是一種過時的教養嗎?/蔡穎卿"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我愛閱讀

語言是一種過時的教養嗎?/蔡穎卿

七年前的有一天,我去探望一位朋友,應門的是朋友家六年級的二女兒,她為我開門時,我探看內屋,

順口問了一句:「姐姐呢?」小主人俏皮地仰起美麗的臉蛋,笑眼盈盈地回答我:「死了!」我雖非食 古不化,卻也一時迎戰不了這種新新語言,腦中找不到一句合適的話,用以回應眼前這個孩子自覺頗 具幽默感的話語;這是多年來我頭一次感覺到,即使是父母都重視教養的家庭,孩子的語言習慣也受 到大環境極大的影響與拉扯。

又過幾年,當我們再度回到台灣時,這種語言的震撼更加緊密地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老大在第一天上 學回來的晚餐桌上,苦笑著對我們描述她的驚訝。她說,當她回頭對坐在後排的同學微笑時,她的同 學面無表情地問道:「妳不覺得自己這樣沒事亂笑很白癡嗎?」其後,孩子們也漸漸接受了「豬頭」、

「笨啦」這一類的話,她們開始懂得,在此地,這是不能被認真地視為一種語言的侮辱,因為連師長 們也很習慣用這一類的辭句,說的人不僅沒有惡意,甚至在某一種更粗糙的語氣與用辭裡,還夾帶著 一種推心置腹的宣告:「我沒把妳當外人,所以我們不需要客套虛偽」。

曾幾何時,語言上的恭謹與精確在我們的社會中已被當成一種過時的教養,連語言素養應該最嚴謹的 新聞報導也用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語法、情緒與大量的贅詞,豪華地包裝著單薄貧乏的內容,看完一節 新聞總讓人不禁興起一種疑問:「那位女主播到底在激動什麼?」或是:「我們可不可以說得少一點但 說得好一點?」

環顧現今的台灣,語言教育似乎總被狹隘地定義成「外語教育」,提起全民英檢,大家就會想起我們 的語言教育,但是對於整個社會談吐品質的日趨惡劣,似乎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擔心;我想誰都無法否 認語言教育是智育教育的成果,因此只追求外語能力的增進,而忽略母語素質的提升,無疑是非常捨 本逐末的教育方針。

有許多父母認為語言教育只有專業的老師才能擔綱負責,因此他們願意花很多的時間及金錢,來回奔 馳地送孩子到這裡那裡去補習,在長時間的忙碌裡,卻忽略了最好的語言習慣是從家庭開始萌芽的。

試想一個孩子自學步起便學語,當父母嬌愛呵護地指這指那,開始教他辨物識人的那一刻起,語言習 慣的雛型已在小小的腦中開始建構發展。如果我們同意「學貴慎乎始」這樣的說法,那麼我們就一定 會承認,家庭所能給予孩子的語言教育,成效最廣、時間也最長;終究說來,父母才是那個真正的語 言啟蒙師。

我一直都喜歡親近孩子,跟孩子們說話時我並不特別選用童言童語,也不投其所好的運用他們所謂的 流行語句來拉近彼此的距離,不管與我交談的孩子年紀幾歲,我總是像尊重一個朋友那樣尊重著他們,

並且確定自己在跟他們說話的時候有口有心、專注關心著我想談話的那個主題或想法。每次當我這樣 做的時候,我就發現,孩子也會以我投遞給他們的語言方式來回應我,即使是一個前一秒還在胡言亂 語跟父母耍賴的孩子,也會轉換過他的說話腔調與態度,我因此完全感受到語言的確是一種「互動行 為」。

我也曾看過很多大人們喜歡用言語逗弄孩子,他們看起來非常親愛,但孩子們卻往往在這種交談方式 下故意答非所問地耍起寶來,弄到後來一場談話不得不嘻鬧著結束。在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我每遇這

(2)

種成人,便冒著得罪朋友之險立刻給予制止,我這樣做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也在提醒每一個大人

──我們都有責任為孩子們樹立一種良好的語言榜樣。

家庭在語言教育上所能有的影響力,除了語言習慣之外,更珍貴的是建立言談內涵的廣度與深度。一 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個家庭如果能在晚餐桌上跟孩子們以好的內容、精確優質的語言進行交談,對 社會是一種很大的貢獻,而且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即使日後到了一個語言素質比較差的環境,他 也已經有能力去區別好壞,以及穩固地使用自己的語言軌道來進行溝通了。

前幾天我看到正在申請大學的女兒寫著一篇散文,準備寄給芝加哥大學,題目很長也很有趣:「人們 總認為語言是一個橋樑,能夠使他們團結並藉以達成經驗、感受與思想的分享;雖然如此,我們更感 興趣的是語言如何使人不同。從你自己使用語言的特點來談,比如說你用來與自己交談時的那種聲音、

你被驚嚇時所使用的字眼,或是你那些沒有人會用,甚至沒有人會了解的特殊詞句或肢體語言。告訴 我們你的語言如何使你與眾不同,在回答時你也可以檢視自己的語言韻律、節奏、口頭禪或其他特質。」

一時之間,我的思考跌落在這個題目、與多年來對台灣語言素養深深的困惑之間。

我想起我們整個社會對知識教育的熱心舉世聞名,期待與世界接軌的企圖心也從未被遺忘過,但是在 這些堂皇可佩的目標下,社會以及教育界又到底供給一代代青青學子什麼品質的語言教育呢?如果芝 加哥大學所出的這道題目也讓我們全國的高三生一起來對自己的語言做一番剖析與檢視,不知道孩子 們會不會責怪社會的長者其實並沒有對他們的語言教養付出真正的關懷?而學校與家庭又是不是都 已盡到供應良好語言營養的責任了?

本文選自 時報出版《在愛裡相遇》

(3)

我愛閱讀

父後七日/劉梓潔( 3935 字)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

葬儀社的土公仔虔敬地,對你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這是第一日。

我們到的時候,那些插到你身體的管子和儀器已經都拔掉了。僅留你左邊鼻孔拉出的一條管子,與一 隻虛妄的兩公升保特瓶連結,名義上說,留著一口氣,回到家裡了。

那是你以前最愛講的一個冷笑話,不是嗎?

聽到救護車的鳴笛,要分辨一下啊,有一種是有醫∼有醫∼,那就要趕快讓路;如果是無醫∼無醫∼,

那就不用讓了。一干親戚朋友被你逗得哈哈大笑的時候,往往只有我敢挑戰你:如果是無醫,幹嘛還 要坐救護車?

要送回家啊!

你說。

所以,我們與你一起坐上救護車,回家。

名義上說,子女有送你最後一程了。

上車後,救護車司機平板的聲音問:小姐你家是拜佛祖還是信耶穌的?我會意不過來,司機更直白一 點:你家有沒有拿香拜拜啦?我僵硬點頭。司機倏地把一張卡帶翻面推進音響,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 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那另一面是什麼?難道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我知道我人生最最荒謬的一趟旅程已 經啟動。

(無醫∼無醫∼)

我忍不住,好想把我看到的告訴你。男護士正規律地一張一縮壓著保特瓶,你的偽呼吸。相對於前面 六天你受的各種複雜又專業的治療,這一最後步驟的名稱,可能顯得平易近人許多。

這叫做,最後一口氣。

到家。荒謬之旅的導遊旗子交棒給葬儀社、土公仔、道士,以及左鄰右舍。(有人斥責,怎不趕快說,

爸我們到家了。我們說,爸我們到家了。)

男護士取出工具,抬手看錶,來!大家對一下時喔,17 點 35 分好不好?

好不好?我們能說什麼?

好。我們說好。我們竟然說好。

虛無到底了,我以為最後一口氣只是用透氣膠帶黏個樣子。沒想到拉出好長好長的管子,還得畫破身 體抽出來,男護士對你說,大哥忍一下喔,幫你縫一下。最後一道傷口,在左邊喉頭下方。

(無傷無痕。)

我無畏地注視那條管子,它的末端曾經直通你的肺。我看見它,纏滿濃黃濁綠的痰。

(無病無煞。)

(4)

跪落!葬儀社的土公仔說。

我們跪落,所以我能清楚地看到你了。你穿西裝打領帶戴白手套與官帽。(其實好帥,稍晚蹲在你腳 邊燒腳尾錢時我忍不住跟我妹說。)

腳尾錢,入殮之前不能斷,我們試驗了各種排列方式,有了心得,折成 L 形,搭成橋狀,最能延燒。

我們也很有效率地訂出守夜三班制,我妹,十二點到兩點,我哥兩點到四點。我,四點到天亮。

鄉紳耆老組成的擇日小組,說:第三日入殮,第七日火化。

半夜,葬儀社部隊送來冰庫,壓縮機隆隆作響,跳電好幾次。每跳一次我心臟就緊一次。

半夜,前來弔唁的親友紛紛離去。你的菸友,阿彬叔叔,點了一根菸,插在你照片前面的香爐裡,然 後自己點了一根菸,默默抽完。兩管幽微的紅光,在檀香裊裊中明滅。好久沒跟你爸抽菸了,反正你 爸無禁無忌,阿彬叔叔說。是啊,我看著白色菸蒂無禁無忌矗立在香灰之中,心想,那正是你希望的。

第二日。我的第一件工作,校稿。

葬儀社部隊送來快速雷射複印的訃聞。我校對你的生卒年月日,校對你的護喪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 姪孝甥的名字你的族繁不及備載。

我們這些名字被打在同一版面的天兵天將,倉促成軍,要布鞋沒布鞋,要長褲沒長褲,要黑衣服沒黑 衣服。(例如我就穿著在家習慣穿的短褲拖鞋,校稿。)來往親友好有意見,有人說,要不要團體訂 購黑色運動服?怎麼了?這樣比較有家族向心力嗎?

如果是你,你一定說,不用啦。你一向穿圓領衫或白背心,有次回家卻看到你大熱天穿長袖襯衫,忍 不住虧你,怎麼老了才變得稱頭?你捲起袖子,手臂上埋了兩條管子。一條把血送出去,一條把血輸 回來。

開始洗腎了。你說。

第二件工作,指板。迎棺。乞水。土公仔交代,迎棺去時不能哭,回來要哭。這些照劇本上演的片場 指令,未來幾日不斷出現,我知道好多事不是我能決定的了,就連,哭與不哭。總有人在旁邊說,今 嘛毋駛哭,或者,今嘛卡緊哭。我和我妹常面面相覷,滿臉疑惑,今嘛,是欲哭還是不哭?(唉個兩 聲哭個意思就好啦,旁邊又有人這麼說。)

有時候我才刷牙洗臉完,或者放下飯碗,聽到擊鼓奏樂,道士的麥克風發出尖銳的咿呀一聲,查某囝 來哭!如導演喊 action!我這臨時演員便手忙腳亂披上白麻布甘頭,直奔向前,連爬帶跪。

神奇的是,果然每一次我都哭得出來。

第三日,清晨五點半,入殮。葬儀社部隊帶來好幾落衛生紙,打開,以不計成本之姿一疊一疊厚厚地 鋪在棺材裡面。土公仔說,快說,爸給你鋪得軟軟你卡好睏哦。我們說,爸給你鋪得軟軟你卡好睏哦。

(吸屍水的吧?我們都想到了這個常識但是沒有人敢說出來。)

子孫富貴大發財哦。有哦。子孫代代出狀元哦。有哦。子孫代代做大官哦。有哦。唸過了這些,終於 來到,最後一面。

我看見你的最後一面,是什麼時候?如果是你能吃能說能笑,那應該是倒數一個月,爺爺生日的聚餐。

那麼,你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無從追考了。

(5)

如果是你還有生命跡象,但是無法自行呼吸,那應該是倒數一日。在加護病房,你插了管,已經不能 說話;你意識模糊,睜眼都很困難;你的兩隻手被套在廉價隔熱墊手套裡,兩隻花色還不一樣,綁在 病床邊欄上。

攏無留一句話啦!你的護喪妻,我媽,最最看不開的一件事,一說就要氣到哭。

你有生之年最後一句話,由加護病房的護士記錄下來。插管前,你跟護士說,小姐不要給我喝牛奶哦,

我急著出門身上沒帶錢。你的妹妹說好心疼,到了最後都還這麼客氣這麼節儉。

你的弟弟說,大哥是在虧護士啦。

第四日到第六日。誦經如上課,每五十分鍾,休息十分鍾,早上 7 點到晚上 6 點。這些拿香起起跪跪 的動作,都沒有以下工作來得累。

首先是告別式場的照片,葬儀社陳設組說,現在大家都喜歡生活化,挑一張你爸的生活照吧。我與我 哥挑了一張,你翹著二郎腿,怡然自得貌,大圖輸出。一放,有人說那天好多你的長輩要來,太不莊 重。於是,我們用繪圖軟體把腿修掉,再放上去。又有人說,眼睛笑得瞇瞇,不正式,應該要炯炯有 神。怎麼辦?我們找到你的身份證照,裁下頭,貼過去,終算皆大歡喜。(大家圍著我哥的筆記型電 腦,直嘖嘖稱奇:今嘛電腦蓋厲害。)

接著是整趟旅程的最高潮。親友送來當做門面的一層樓高的兩柱罐頭塔。每柱由九百罐舒跑維他露 P 與阿薩姆奶茶砌成,既是門面,就該高聳矗立在豔陽下。結果曬到爆,黏膩汁液流滿地,綠頭蒼蠅率 隊佔領。有人說,不行這樣爆下去,趕快推進雨棚裡,遂令你的護喪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姪孝甥來,

搬柱子。每移一步,就砸下來幾罐,終於移到大家護頭逃命。

尚有一項艱難至極的工作,名曰公關。你龐大的姑姑阿姨團,動不動冷不防撲進來一個,呼天搶地,

不撩撥起你的反服母及護喪妻的情緒不罷休。每個都要又拉又勸,最終將她們撫慰完成一律納編到折 蓮花組。

神奇的是,一摸到那黃色的糙紙,果然她們就變得好平靜。

三班制輪班的最後一夜。我妹當班。我哥與我躺在躺了好多天的草蓆上。(孝男孝女不能睡床。)

我說,哥,我終於體會到一句成語了。以前都聽人家說,累嘎欲靠北,原來靠北真的是這麼累的事。

我哥抱著肚子邊笑邊滾,不敢出聲,笑了好久好久,他才停住,說:幹,你真的很靠北。

第七日。送葬隊伍啟動。

我只知道,你這一天會回來。不管三拜九叩、立委致詞、家祭公祭、扶棺護柩,(棺木抬出來,葬儀 社部隊發給你爸一根棍子,要敲打棺木,斥你不孝。我看見你的老爸爸往天空比畫一下,丟掉棍子,

大慟。)一有機會,我就張目尋找。

你在哪裡?我不禁要問。

你是我多天下來張著黑傘護衛的亡靈亡魂?(長女負責撐傘。)還是現在一直在告別式場盤旋的那隻 紋白蝶?或是根本就只是躺在棺材裡正一點一點腐爛屍水正一滴一滴滲入衛生紙滲入木板?

火化場,宛如各路天兵天將大會師。領了號碼牌,領了便當,便是等待。我們看著其他荒謬兵團,將 他們親人的遺體和棺木送入焚化爐,然後高分貝狂喊:火來啊,緊走!火來啊,緊走!

(6)

我們的道士說,那樣是不對的,那只會使你爸更慌亂更害怕。等一下要說:爸,火來啊,你免驚惶,

隨佛去。

我們說,爸,火來啊,你免驚惶,隨佛去。

第八日。我們非常努力地把屋子恢復原狀,甚至風習中說要移位的床,我們都只是抽掉涼蓆換上床包。

有人提議說,去你最愛去的那家牛排簡餐狂吃肉(我們已經七天沒吃肉)。有人提議去唱好樂迪。但 最終,我們買了一份《蘋果日報》與一份《壹週刊》。各臥一角沙發,翻看了一日,邊看邊討論哪裡 好吃好玩好腥羶。

我們打算更輕盈一點,便合資簽起六合彩。08。16。17。35。41。

農曆 8 月 16 日,17 點 35 分,你斷氣。41,是送到火化場時,你排隊的號碼。

(那一日有整整 80 具在排。)

開獎了,17、35 中了,你斷氣的時間。賭資六百元(你的反服父、護喪妻、胞妹、孝男、兩個孝女 共計六人每人出一百),彩金共計四千五百多元,平分。組頭阿叔當天就把錢用紅包袋裝好送來了。

他說,台號特別號是 53 咧。大家拍大腿懊悔,怎沒想到要簽?可能,潛意識裡,53,對我們還是太 難接受的數字,我們太不願意再記起,你走的時候,只是 53 歲。

我帶著我的那一份彩金,從此脫隊,回到我自己的城市。

有時候我希望它更輕更輕。不只輕盈最好是輕浮。輕浮到我和幾個好久不見的大學死黨終於在搖滾樂 震天價響的酒吧相遇我就著半昏茫的酒意把頭靠在他們其中一人的肩膀上往外吐出菸圈順便好像只 是想到什麼的告訴他們。

欸,忘了跟你們說,我爸掛了。

他們之中可能有幾個人來過家裡玩,吃過你買回來的小吃名產。所以會有人彈起來又驚訝又心疼地跟 我說你怎麼都不說我們都不知道?

我會告訴他們,沒關係,我也經常忘記。

是的。我經常忘記。

於是它又經常不知不覺地變得很重。重到父後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飛往東京的班機上,看著空服員 推著免稅菸酒走過,下意識提醒自己,回到台灣入境前記得給你買一條黃長壽。

這個半秒鍾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直到繫緊安全帶的燈亮起,直到機長室廣播響起,傳 出的聲音,彷彿是你。

你說: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7)

晨讀文章

我的四個假想敵?/余光中

二女幼珊在港參加僑生聯考,以第一志願分發臺大外文系。聽到這消息,我松一口氣,從此不必 擔心四個女兒通通嫁給廣東男孩了。

我對廣東男孩當然並無偏見,但是要我把四個女兒全都讓那些「靚仔」、「叻仔」擄掠了去,卻 捨不得。不過,女兒要嫁誰,說得灑脫些,是她們的自由意志,說得玄妙些呢,是姻緣,做父親 的又何必患得患失呢?何況在這件事上,做母親的往往位居要衝,自然而然成了女兒的親密顧問,

甚至親密戰友,作戰的對象不是男友,卻是父親。等到做父親的驚醒過來,早已腹背受敵,難挽 大勢了。

在父親的眼裏,女兒最可愛的時候是在十歲以前,因為那時她完全屬於自己。在男友的眼裏,她 最可愛的時候卻在十七歲以後,因為這時她正像畢業班的學生,已經一心向外了。父親和男友,

先天上就有矛盾。對父親來說,世界上沒有東西比稚齡的女兒更完美的了,惟一的缺點就是會長 大,除非你用急凍術把她久藏,不過這恐怕是違法的,而且她的男友遲早會騎了駿馬或摩托車來,

把她吻醒。

我未用太空艙的凍眼術,一任時光催迫,日月輪轉,再揉眼時,怎麼四個女兒都已依次長大!昔 日的童話之門砰地一關,再也回不去了。四個女兒,依次是珊珊、幼珊、佩珊、季珊。簡直可以 排成一條珊瑚礁。珊珊十二歲的那年,有一次,未滿九歲的佩珊忽然對來訪的客人說:「喂,告 訴你,我姐姐是一個少女了!」在座的大人都笑了起來。

曾幾何時,惹笑的佩珊自己,甚至最幼稚的季珊,也都在時光的魔杖下,點化成「少女」了。冥 冥之中,有四個「少男」正偷偷襲來,雖然躡手躡足,屏聲止息,我卻感到背後有四雙眼睛,像 所有的壞男孩那樣,目光灼灼,心存不軌,只等時機一到,便會站到亮處,裝出偽善的笑容,叫 我岳父。我當然不會應他。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我像一棵果樹,天長地久在這裡立了多年,風霜 雨露,樣樣有份,換來果實纍纍,不勝負荷。而你,偶爾過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來摘果子,

活該蟠地的樹根絆你一跤!

余宅的四個小女孩現在變成了四個小婦人,在假想敵環伺之下,若問我擇婿有何條件,一時倒恐 怕答不上來。沉吟半響,我也許會說:「這件事情,上有月下老人的婚姻譜,誰也不能竄改。下 有兩個海誓山盟的情人,『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我憑什麼要逆天拂人,梗在中間?何況終身 大事,神秘莫測,事先無法推理,事後不能悔棋,不如故示慷慨,偽作輕鬆,博一個開明父親的 美名,到時候帶顆私章,去做主婚人就是了。」

問的人笑了起來,指著我說:「什麼叫做『偽作輕鬆』?可見你心裏並不輕鬆。」

我當然不很輕鬆,否則就不是她們的父親了。例如人種的問題,就很令人煩惱。萬一女兒發癡,

愛上一個聳肩攤手口香糖嚼個不停的小怪人,該怎麼辦呢?在理性上,我願意「有婿無類」,做

(8)

一個大大方方的世界公民。但是在感情上,還沒有大方到一任單純的家庭擴充成一個小型的聯合 國。問的人又笑了,問我可曾聽說混血兒的聰明超乎常人。我說:「聽過,但是我不希罕抱一個 天才的『混血孫』。我不要一個天才兒童叫我 Grandpa,我要他叫我外公。」問的人不肯罷休:「那 麼省籍呢?」「省籍無所謂,」我說,「我就是蘇閩聯姻的結果,還不壞吧?」

「那麼學識呢?」「學什麼都可以。也不一定要是學者,學者往往不是好女婿,更不是好丈夫。

只有一點:中文必須精通。中文不通,將禍吾孫!」

客又笑了。「相貌重不重要?」他再問。

「你真是迂闊之至!」這次轉到我發笑了,「這種事,我女兒自己會注意,怎麼會要我來操心?」

笨客還想問下去,忽然門鈴響起。我起身去開大門,發現長髮亂處,又一個假想敵來掠余宅。

(9)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博雅書屋《大量閱讀的重要性》,李家同著】

為什麼我們需要大量閱讀 為什麼我們需要大量閱讀 為什麼我們需要大量閱讀 為什麼我們需要大量閱讀

基礎得靠閱讀來奠定。普遍原則非從書中得到不可,不過還得拿到實際生活中檢驗。談話時你根本得 不到什麼系統。人們對於某個話題的說法,都是從許多人那兒收集來的。於是人只抓到真相的局部,

而彼此之間差距之大,會使他永遠達不到全面的觀點。──約翰生(Samuel Johnson)

過去我們的教育,大都是聽到老師或父母不斷地跟我們說,閱讀有哪些哪些好處,或是傳統上所說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樣的比喻,可是,對那些沒有進入閱讀世界的人來說,這樣的比喻是他們所無 法體會的。也許我們要轉換一下說法,先從反面來看,也就是從缺少閱讀時會產生什麼問題來談一談,

因為這些感受會比較直接、比較常見,可以讓大家從中體會問題所在。

什麼是 什麼是 什麼是

什麼是「「「「不會閱讀不會閱讀不會閱讀不會閱讀」?」?」?」?

也許有人會說,哪有人不會閱讀的?如果說他是文盲的話,當然就無法閱讀。可是我們國家有多少人 是文盲?自從國民義務教育實施以來,文盲恐怕是非常少的,除非是年紀非常非常大的人,才會真的 不認識字。在目前大多數的人都識字的情況下,又怎麼會有不能閱讀的人呢?

在這裡我需要說明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閱讀。在英國,常常會舉辦一種有關閱讀的考試,考試結束 後便會宣布,我們國家有多少人「cannot read」,也就是「不能閱讀」,為什麼不能閱讀呢?這裡 的意思和文盲不識字的情況是不一樣的。這裡的意思是說,當我們給他一本書,或者是給他一篇文章 看,若看過之後,卻搞不太清楚這本書或這篇文章在說些什麼,那就是「cannot read」,不能閱讀。

在許多偏遠地區的很多國中生,甚至是高中生,都屬於這種「不能閱讀」、「不會看書」的情況。如 果叫他看一本厚厚的書,可能會要他的命。那麼看什麼樣的書就沒問題呢?通常看漫畫書就沒有問題,

只有漫畫,他才看的進去。可是這一點也是我相當擔憂的事情,連環漫畫書的圖像式呈現方法,對小 孩子的腦袋思考和發展,似乎有很嚴重的影響,一旦習慣了看漫畫書,可能會導致不會看一般的文字 書籍,會失去閱讀的能力。所以我會建議盡量把漫畫書收起來,不要讓大孩子看漫畫書。

有一次,我送了一本福爾摩斯的書,給一位小朋友。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認為福爾摩斯這樣的偵探小 說,應該很容易閱讀,內容也很有趣,相當適合小朋友。但他卻跟我說:「老師,我看不懂。」我反 問:「為什麼會看不懂呢?」他回答:「我以為福爾摩斯是個偵探,可是看了之後發現他是個醫生。」

我便跟他說:「作者是用華生醫生的口吻來說故事,他是位醫生,可是福爾摩斯是他的好朋友,只要 這樣想就可以了啊!」但他又說:「作者明明是柯南道爾,怎麼會是華生醫生呢?」然後我又花費了 點時間和他解釋:「柯南道爾是真正的作者沒錯,但他在書裡,是用華生醫生的身份來說福爾摩斯辦 案的故事」。他提出的種種疑問,我花了許多時間和用了一些方式,來設法跟他解釋和說明。

也許我們會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什麼這些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但對這個小孩子來說卻這麼困難?但也 正因為他弄不明白這些地方,所以閱讀對他而言,就變得一件有障礙和有難度的事,當然他也就無法 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即使我花費了許多唇舌說明,但他後來仍繼續提出他看不懂的地方,我再詳細問他:「哪一句看不懂,

不懂的地方在哪裡?」他就說:「我不知道這一句話是誰講的?」這個問題,有時候我們大人其實也

(10)

會碰到,因為小說裡的每句對白,作者不會一一詳細交待是誰說的,難免會覺得混亂。不過這時只要 再繼續看下去就好,只有一兩句話弄不明白,其實沒有那麼嚴重。但對這個孩子來說,一句不知是誰 說的話,就可能成為挫折他繼續閱讀的原因,若是如此,實在非常可惜,所以我再次認真地幫他解決 難題。

於是我研究了一下語句,告訴他是誰說的,還有該如何去判斷這個語句的前後關係。可是當他明白了 這一句話之後,又有了其他不懂的地方,我便再問他:「還有哪裡看不懂?」他答道:「裡面的那個

『他』,『他』是誰?」我再繼續研究這個「他」是誰,然後回覆這個小朋友的疑問。

這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閱讀其實和騎腳踏車一樣,都要在練習之後才能學會。既然我們不可能在沒 有練習的情況下,就憑空學會騎腳踏車,那麼同樣的,閱讀也需要練習,如果讀的書籍與文章比較多 了之後,這些原本不熟悉的句子和不同的寫作方式,像是「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慢慢經過訓練,

就會漸漸懂得,也會了解原來說故事方式有各式各樣。不僅如此,也會越讀越熟練,速度上還可以越 來越快。

但卻有很多人不明白,學習無法順暢和進步的癥結點,是在「不會閱讀」。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大家就會更清楚問題的關鍵。

有一個學校的數學老師,他覺得他的學生在數學考試上,老是考不好。雖然他很認真的教學,也確認 學生都懂這些算式和方法,但就是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於是他左思右想,忽然有一天,他突發奇想 的找了一位國文老師來,請這個國文老師在考試的時候,幫忙向學生解釋一下數學題的意思。沒想到 在解釋過後,學生們的考試成績就好多了。

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為什麼學生的數學會考不好?其實不是因為他的思考邏輯或是數學運算 能力有問題,而是題目有時候太複雜,他讀不懂題目要他做什麼,也就影響到他做題目解答。

近年來,我們國家的考試出題,可說是有點走火入魔,為了想讓考試不跟實際生活脫節,所以教育部 希望出題時能夠更「生活化」,這樣一來,數學考試的題目,文字說明就會越來越長,因為要增加生 活化的文字來敘述題目。可是越生活化,題目就會越困難,因為敘述的句子中,可能有太多似是而非,

甚至和這題數學本身無關的事情。

再舉實例來說,題目的開頭可能會先描述一個情境:「小明跟他的爸爸吵了起來,因為爸爸發現,小 明買東西找回來的錢有錯……」。這樣的描述絕對很生活化,但卻和數學本身無關。可是對學生來說,

他必須先讀過這些情境描述的文字,就會感到題目很長,而且也不知道這些句子對於解題來說,究竟 重不重要?在無法判斷和猶豫之下,就影響到學生的回答。

這也就是我所說的「不會看書」、「不能閱讀」產生的問題。特別是一些跟時事有關的題目,但若是 平日沒到讀到這些新聞,那麼一旦這些敘述出現在題目中,因為平時很少看書,就絕對無法回答這些 問題。

普通 普通 普通

普通常識不可能全部來自課本常識不可能全部來自課本常識不可能全部來自課本常識不可能全部來自課本

(11)

我常常聽到有人自稱「我讀過哪些哪些書」,或是「我讀過什麼文學」、「我讀過那些歷史」,但這 樣的說法,其實意義並不大,因為閱讀永遠都不會足夠。書不但是永遠都讀不完的,而且在不同的年 紀、不同的階段,即使讀同一本書,也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

這跟學習數學有點不太一樣,比如說學習數學,在學完四則運算之後,可以再往上進一步學習代數,

但這樣大概就差不多了,因為這是一種算術的法則,有一些基本的運算方法,基本方法學會了,在一 般生活上使用也就差不多了。

可是書卻永遠都讀不完,對任何一個人而言,永遠都會有新知識出現,也永遠都會有新發掘和考證出 來的歷史、新出版的文學小說、新發明的科學技術、新詮釋的觀點和理論,或是世界各地新發生的新 聞。當這些各種各樣的資訊普及之後,就成了一般人生活中常見的普通常識,我們若不能隨時透過看 書、看報,來補充這些資訊,增長見聞,那麼很容易就與這個世界脫節。

這些生活中普遍可見的常識,不可能全部依靠課本而獲得,因為教科書的內容是屬於最菁華和基礎的 知識,學校的教材也無法編寫這麼大量的內容進去,我們更無法只依靠學校的老師或父母,來一一學 習這麼龐大的資訊內容。

這也就是我希望大家多讀課外書的原因,那些平時不看報、不看書的孩子,一般的常識自然會不夠。

就如前面所說,現在各級考試的內容都越來越活潑,因為我們不希望孩子們死背知識、死用考試內容,

所以在出題上,會廣泛的從生活中下手,所以孩子若不曉得一些很簡單的常識,自然也答不出答案、

無法做題目。這樣對於孩子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關於關於

關於關於《《《《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大量閱讀的重要性》》》》

本書源自李家同長期至各學校(包括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地方和機構的演講,講題即為:「大 量閱讀的重要性」,延續他對基礎人文教育的關懷和重視。

大量閱讀的反面就是精讀,這是中國人過去重要的想法,也就是讀聖賢書,但這會造成大量閱讀習慣 的難以養成。我國目前有嚴重的教育程度上的落差,有相當多的小學生到了四年級,仍不會加法,五 年級,不會減法。為什麼有些孩子學不好?第一個原因就是:文化刺激太少,父母不看書,孩子從小 就沒有看書的習慣,更沒有接觸到精緻文化的可能。這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兩點:(1)普通常識不夠

(2)學任何課程都會有困難(包含數學,自然,社會等等)。而普通常識不可能全部來自課本的,

我們還是要看報、看書。

而大量的閱讀可以訓練以下四點的語文能力:

一、很快就看懂文章,而且抓到文章的重點。 二、正確而且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文章必定合乎邏輯,不會自相矛盾。 四、文章內的想法不落俗套,有獨到的見解。

相信如果全國的小朋友都能大量閱讀的話,一定能縮小城鄉差距,提高國家的競爭力。

好書推薦書名:大量閱讀的重要性 作者:李家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她說:「來過了,給媽媽打了一針……她現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

父母對阿銀越來越不滿了。上星期,爸爸叫阿銀向小猴撒

父母對阿銀越來越不滿了。上星期,爸爸叫阿銀向小猴撒

  花兒為甚麼這樣紅?還需要用物理學原理來解釋。太陽光經過三稜鏡或

星期天早上,媽媽跟我和姐姐說:「今天是美美百貨公司的

培養美感和欣賞、創作能力 開放學習材料,重視經典閱讀 加強品德情意教育

校長提議在學校開放日那天,在學校運動場上進行一場師生

請根據題目的要求,和同學們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你可以盡情發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