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Copied!
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讓研究成為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過程(an alive process),

讓研究成為一個有幫助的方式,

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人們一起經歷研究的循環

~John Rowan

第一節 行動研究的理論

行動研究是將行動與研究結合 能縮短理論與實務的落差

行動研究 (action inquiry)是社會科學領域中許多研究方法中的一 種,也是實務工作者研究(practitioner research)的一種型態。而行動研 究 主 要 目 的 是 用 來 幫 助 改 善 在 各 種 不 同 工 作 場 所 的 專 業 實 務 (professional practices),因此,除了「實務」(practice)它更強調「實 踐 」 (praxis) 的 意 涵 ; 實 踐 是 知 其 然 (informed) 的 、 有 意 圖 的 (intentional)投入於行動中,著重獲得知識,而並非僅止於一個成功 的行動而已 (Argyris, Putnam & Smith, 1985 ; Reason & Rowan, 1981 ; 吳美枝、何禮恩譯民 90;夏林清等譯,民 86;蔡清田,民 89)。換 句話說,行動研究是研究者個人進入自己實務工作單位來完成研 究,除去研究原本的神秘面紗,將行動與研究結合,以縮短理論與 實務落差的一種研究方法,是可以用來改善我們在社會脈絡中的生 活品質。

一、 行動研究的緣起與形式

(2)

行動研究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源於美國,五十年代盛極一 時後旋即衰退,但卻在六十年代遠播歐洲,結合英國、澳洲教育改 革運動而成為當時主要的課程發展與教師進修的模式。其中行動研 究的先驅 John Collier,他以此研究法作為少數民族民主與自決的發 展模式,同時開啟了「應用人類學」的研究領域。Dewey、Lewin 兩 人是行動科學學說發展的始祖,Dewey 對於將知識與行動分家有許 多的批評而聞名;而 Lewin 是美國社會心理學認知傳統的創始者,

也是團體動力及行動研究的先驅(Argyris et al., 1985;夏林清譯,民 89;陳惠邦,民 87;蔡清田,民 89) 。

早期 Grundy 將行動研究的形式主要包括:科學技術形式的行動 研究(technical model of action research)、實務道德形式的行動研究

(practical model of action research)、批判解放形式的行動研究

(emancipation model of action research) (McKernan, 1996 ; 陳惠邦,

民 87;蔡清田,民 89;歐用生,民 81),試分別簡述如下:

(一) 、科學技術形式的行動研究:1940-50 年代,美國 Lewin 所 提的,二次大戰後英國「Tavistock 學院」亦採此典型的行動研究模 式。此種形式是將行動研究視為自我發展的手段,協助實務工作者 獲得科學研究發展與技術,成為一位有能力的實務工作者,以改進 實務工作的品質。但較不關心工作的目的與品質也忽略社會文化情 境脈絡與社會深層結構的影響。

(二) 、實務道德形式的行動研究:1960-70 年代,英國學者 Elliot ; Ebbutt 所提倡的,主張提升實務工作者對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專 業判斷,重視實務工作者在科學技術能力方面的增進,檢視工作者 的意圖、工作價值與行動。 「實務取向的行動研究」主要是以西方社 會中實用個人主義為基礎,同時也強調增進實務工作者在行動中的 反思歷程。

(三)、批判解放形式的行動研究:1980 年代之後澳洲學者

Kemmis、Carr and McTaggart 所提倡的,運用「Frankfurt 學派」中

(3)

社會批判的哲學意識型態架構並將其融入其中,此種「批判取向的 行動研究」,要求參與者採取主動積極的立場,投入努力爭取更理 性、公平正義、民主、實踐的型態,強調批判的自我反思並對社會 制度結構進行理性批判。

總之,行動研究是實務工作者為了改善實際狀況,在系統中自 我反思(self-reflective)的一種科學探究方式,其中強調兩個特點:1.

藉由科學程序的方式做系統的探究;2.參與者在過程與結果中,需要 有批判、自省能力(McKernan, 1996)。因此,行動研究特色是由「行 動」與「反思」緊密交互關係而形成的。行動研究之理論基礎植基 於幾個概念:1.最好的學習、最好的研究是在自然的情境中所發生 的;2.而人類的行為在自然情境的環繞中,會有較多的影響;3. 質 的研究方法可能最適合研究自然的情境 (McKernan, 1996)。換言 之,行動研究顛覆了傳統以操作實驗變項來建立知識理論的方式,

也拋開實驗的興趣在於獲得精確解釋的迷思,而認為在行動科學中 經 驗 的 驗 證 是 發 生 在 行 動 場 域 當 中 , 同 時 也 強 調 控 制 實 驗 (controlled experimentation)與行動科學的介入在方法論上是有著極 大的差別 (Argyris et al., 1985 ; Reason et al., 1981 ; Reason, 1990 ; 夏 林清譯,民 89) 。所以,行動研究實際關心的是社會情境中的人針對 社會情境所進行的研究,而研究的起始是在工作中所產生的實際問 題,然而每一個行動研究方案無論其方案規模之大小,都有自己的 特點所在,所以從事行動研者會有精緻且明確的研究模式與步驟,

但不期待它類推至其他場境。

二、 行動研究的特色

doing something about it 是行動研究的一個特徵(吳美枝、何禮 恩譯,民 90) ,強調不僅僅「坐而談」更重要是「起而行」的概念。

在實務工作中,我們關切「如何協助人們在行動中做出清楚明確的

選擇,以轉化及創造他們生活的既存世界。」因為我們的模式應該

(4)

要和具體情境相連接(Argyris et al., 1985;夏林清譯,民 89) 。因此,

陳惠邦等(民 90)提出問題通常必須放在社會情境中審視才會顯現 出來,而行動又是行動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幫助傳統學術研究 能真正進入社會實踐的特徵。事實上,行動研究是透過行動來檢驗 實踐者的假設,所以「行動」是探索情境的工具同時也是企圖改變 情境的一個動作。

在行動研究中,知識建構(反思)和檢驗(行動)的階段之間 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反思是在行動之中就發生的,即使是「對行 動反思」也不侷限於特定的研究階段,實務工作者是在行動策略中 賦予研究發現一個實踐的形式,他的研究發現必須要在日常生活條 件中去接受考驗。如果他們所預期(由他們實踐理論中建立期望)

和真實發生的現象之間有了落差,這個落差就會開啟另一個理論與 實踐的循環(夏林清等譯,民 86) 。因此行動研究並非是去驗證一套 假設,而是掌握著實踐導向、協同合作以及反省思考的三個精神特 徵,來建構一個一個新的循環。

綜上所述,茲將行動研究的特色簡述如下(夏林清等譯,民 86):

(一) 行動研究由關心社會情境的人針對社會情境進行研究。

(二) 行動研究發起於每日老師工作中所產生的實際問題。

(三) 行動研究必須和學校的教育價值及教師工作條件具有相 容性。

(四) 行動研究提供進行研究與發展實務的一些簡要的策略與 方法。

(五) 行動研究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努力;教師致力於行動與反映 之間緊密聯繫、相關與對質的特性,促進教師反映出自己 發展個人行動的意識與潛意識作為。

(六) 每一個行動研究方案都有自己的特點所在,所以我們並不 需要提供一個非常精緻明確的研究模式與步驟。

三、行動研究的新典範—合作行動研究

(5)

二、三十年來,受到科學的哲學 (philosophy of science)及知識 社會學(sociology of knowledge)學圈內新思潮的影響,社會科學的研 究已逐漸跳脫邏輯實證論,而呈現出許多嶄新的研究風貌。合作行 動研究(co-operative action inquiry)為行動研究的一種形式,強調研究 者與工作現象場的人員間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一起進行研究、學習 與實踐、以達到實際改進與個人成長的目的(Chen, 1997;甄曉蘭,

民 84)。

Reason(1994)宣稱合作研究是一個名符其實對人類探究的新 典範,它在方法學上提供了一個具發展性的方式,是將呈現出來的 哲學(emerging philosophy)概念加入研究實務中。而合作研究內有 三 個 轉 換 的 部 分 是 相 當 重 要 的 : 從 參 與 和 整 體 性 的 知 識 (participatory and holistic knowing) 到 批 判 性 的 主 體 (critical subjectivity)再轉換到知識的行動體現 (knowledge in action)。分別簡 述如下:

(一) 、參與和整體性的知識:認為知識的基礎是和世界處在一個 參與及對話的關係上。參與的意義是同理 (empathy),同理也意謂著 負責任(responsibility),而這樣的觀點相當不同於傳統的實證研究。

合作研究是我們和我們的協同研究者 (co-researchers)一起工作,彼 此建立真誠合作的關係及對話,彼此相互關照,以成熟的愛來接近 彼此,放掉引導及專家的角色,拋開不必要的階層關係及一些強迫 性的控制。Reason (1990)強調整體性(wholeness),他認為人們對分裂 的知識是毫無興趣的,尤其將理論知識從實務工作中分開更是無稽 之談,我們在尋找一個在知識的行動體現(knowing-in-action),而這 個知識是包含我們的經驗的。

(二) 、批判性的主體:所指的是我們從完全客觀的意識型態轉變 成是有覺察的狀態中。換句話說,批判性的主體是在一個覺察狀態 中,我們不去壓抑我們第一層次的主觀經驗,也不去淹沒或略過它,

而是將它呈現在一個意識流並且使用它,這就是探究過程的一部

份。因此,協同研究珍視個人的經驗,工作中最好能提升這些經驗

(6)

朝向一個批判性的主體。

雖然這探究的過程也曾經被人詬病,因為人們對這世界原始主 觀的經驗就將它稱之為「知識」 。對知識的看法就像是一個小孩子對 世界的認識般,其中不乏被認為這樣對知識的看法,容易因著我們 的偏見、焦慮、對社會世界的臆測而曲解。但是 Reason 也認為這種 對知識--原始主觀的經驗的看法也有許多的優點,它讓世界鮮活起 來,讓我們投入、承諾,同時也是我們人性中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倘若我們真的丟掉了主體,其實我們將會失去的更多 (Reason & Rowan, 1981 ; Reason, 1988) 。

我們此刻所見的是我們的世界(our world)

而非真正的世界(the world),

我們只是藉著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得更清楚些

~John Rowan

(三) 、知識的行動體現:合作行動研究認為知識的探詢是「在行 動中」 、 「為行動」而來的(seeks knowledge in action and for action),

認為研究和行動應在實踐中合而為一 (Reason, 1994)。合作行動研究 是一門「行動科學」(action science),不僅為「知識的行動體現」

(knowledge-in-action)提供了一個具體示範,並且也為提昇研究品 質、結合理論與實際、以及改善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間的溝通提供了 一個可行方式 (Chen, 1997 ; Reason, 1988;甄曉蘭,民 84)。認定智 慧的哲學,基本上是要能夠提供解決人們實際生活中所關注的一 切。Reason (1988)進一步說明對合作行動研究者而言真正重要的知 識,乃是一些在實務中可用的新技巧和技能,因此,他們所撰述的 文章或書籍也環繞於此,他們認為在研究過程中可以將教育與社會 行動完全的整合起來。

總之,合作行動研究具備了一些傳統研究典範所未有的特質。

合作行動研究是一個強調辯證與經驗的過程,將「視野」(vision)、 「策

(7)

略」 、 「行動」和「外在世界」等視為彼此相生相成的行動探究要素;

合作行動研究是為了改變現狀而進行的即時研究;也是一個明確、

開放的研究架構,鼓勵參與者檢視潛藏的假設、擴大注意焦點,藉 以增廣探究範疇,及建立多元觀點間的效度(甄曉蘭,民 84)。更可 貴的是合作行動研究強調隨時將蒐集到的資料回饋給參與的夥伴,

透過覺察、省思來找到其間的差異或不一致,作為檢視下一個循環 行動的參照點。

在合作行動研究中,所有參與者投入的基本準則是要有一個開 放協商的態度,在研究過程中每一位都會有創造性思考的貢獻,而 彼此間最重要的是在於「真誠的合作」 。合作研究的形式在每一個階 段中計畫(project)、會心 (encounter)、尋求理解 (making sense),

都 需 要 有 完 整 的 共 同 分 工 (collaboration )、 真 誠 的 對 話 和 諮 詢 (consultant) (Reason, 1994)。

四、本研究的行動研究方案

本研究係採行動研究的精神與概念,來探究「九二一災後人們 心理重建的歷程」 。整體研究是屬於在發展過程中的研究設計,強調 在事件發生的過程中,以案主所浮現的需求為基礎去發展介入的策 略,以解決實際現象場的問題。此方法是讓研究成為是一個充滿活 力的過程 (an alive process),讓研究成為一個對人們有幫助的方式,

我們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人們一起經歷研究的循環,有別於傳統 實驗設計以操控變項的方式來進行研究。誠如 Reason (1990)強調研 究是為了人們的需要與人們一起進行研究,而不是為了要進行一項 研究而做研究 (research that was with and for people rather than on people);這樣的思考方式與研究者多年來學習諮商心理學中所強調 對人的尊重,看法較為接近,因此,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轉換,從 協同行動研究到合作行動研究的精神,貫穿前後來面對災後這一連 串未知的心理重建歷程。

(8)

此次九二一災後的混亂狀態是我們前所未見的,我們在過程中 摸索經驗、累積經驗,隨著時間的不同,地點的轉換,案主需求的 改變,試圖發展出一些策略來解決當下實務上的困境。研究者本人 從開始純屬義務支援的行動者 actor)起始,漸漸的想以實務研究的眼 光來留下工作紀錄,從單純的行動研究精神轉換成一群老師分工合 作一起進入現象場的「協同行動研究」 (collaborative inquiry)概念,

最後更願意尊重案主與研究者互為主體的經驗之「合作行動研究」

(co-operative inquiry)的精神來面對災後不同階段所產生的問題。每一 個介入策略及處遇的過程,都與研究者、案主先前的經驗有關,也 和當下社會脈絡與時間產生緊密的連結。因此,每一個階段所介入 的策略、人員都不盡相同,所蒐集到的資料也有所不同,但前後脈 絡卻是環環相扣的,其循環的歷程有如一個滾動的球般,每到下一 個階段都夾帶著先前的經驗(如圖 3-1)。所以,本章在研究方法的 撰述上將以時間的先後順序來做場境的描述,而研究資料蒐集與分 析再一併述說。

災後現場狀態時時都在經歷變動的歷程(王麗文,民 88;林家 興,民 88;潘素卿,民 89),本研究配以心理治療、諮商本身也是 一個動態的歷程(dynamic process),同時在諮商、心理治療工作中,

時時刻刻的自我覺察應放在行動研究中的每一個步驟,換言之每一 個步驟皆需要經歷一個督導、反思、批判的歷程,時時藉由同儕的 督導來反思、批判每一個步驟的發現。因此研究者參照 Mckernan (1988) 所提出的一個時間歷程的模式:Mckernan 模式的行動研究 (Mckernan’s model of action research: a time process model)、及甄曉蘭

(民 86)的行動探究模式 (action inquiry model),建立本研究之「行 動研究的歷程模式」 (依圖 3-1 所示),並試著以「兒童假日生活營」

--災後學校兒童心理重建的歷程研究來做簡要之說明。

(一)進入現場:研究者帶著之前接受過的專業訓練背景、與事前

在台北災區的工作經驗、災後工作的心理衛生概念、介入策略進入

中部災區。但仍須帶著新的眼光進入現場,並深入其境試圖理解此

地的社會文化脈絡,針對彼此不同的生活經驗軌跡,去聆聽人們出

(9)

現的各種聲音、意涵。研究者以直接進入現象場的方式,企圖在較 寬廣的時空脈絡中去理解人們對災後的反應、想法、感受,因此團 體領導員事前先電訪、拜訪災區親友、家人等,以便接近當地人們 的需求。

第一個行動循環 第二個行動循環 第三個行動循環

帶著社會文化

脈絡的眼光 帶著社會文化 脈絡的眼光 帶著社會文化 進入現象場* 再次進入現象場*

建立關係* 建立關係*

界定問題* 界定問題* 評估計畫方案* 評估計畫方案*

執行方案* 評估需求* 執行方案* 評估需求* 發展行動方案* 發展行動方案* 做決定* 做決定*

第一時間點 第二時間點

(*)督導、反思、批判

圖 3-1 本研究的行動研究歷程模式(the process model of action research)

(二)建立關係:與該校校長、主任、警衛、及相關人員先取得聯 繫、瞭解狀況並建立互相信賴的「信任關係」 。同時經由學校介紹,

取得學生家長的信任與同意,進一步才和工作對象--兒童初步建立關 係,企圖在一個良好、安全、相互信任的關係中來開啟生活營的工

(10)

作。

(三)界定問題:團體領導員進入現場後仍須有彼此討論、交換意 見的空間,並將所觀察、瞭解的問題將其概念化,再進一步清楚界 定出此刻的問題。有時藉由角色的交換、公開討論、批判上圖全是 彼此的想法與意義,來界定當下現象場所發生的問題。

(四)評估需求:將問題概念化之後,開始著手從兒童的「需求」

面來進行評估,我們試圖以他們浮現的需求作為介入重點。

(五)發展行動方案:依照先前的評估,試圖擬定出可行的方案、

策略,決定「假日生活營」活動的目標方向,並具體設計出活動方 案。

(六)執行方案計畫:試著將原先所設計的方案「做」出來,但團 體領導者在帶領的過程中,需保持高度的彈性與敏感度,時時覺察 兒童此時此刻的需求、現場的狀況、並反思自己所做的一切,以高 度的開放、彈性的態度來執行方案計畫。

(七)評估此計畫方案:工作完先報告整個團體歷程,除了自我檢 討之外,藉由每一次督導時間彼此分享、討論,透過觀察記錄、錄 影帶等資料,來幫助彼此檢討、評估此方案的有效性與否。

將評估的結果作為下一次活動方案設計的基礎,團體領導者每

一次都讓自己保有新的眼光來進入到圖 3-4 所示的第二個循環,並試

圖以一個新的眼光來看此刻這群孩子的現象,持續關係的建立,在

這個歷程中時刻都處在自我覺察 (self-awareness)的狀態裡,永遠抱

持著「此時此刻」 (here and now)的工作精神。每一個開始都是新的

開始,每一個步驟都是一個覺察與反思,在這個循環的過程中,工

作者聯手合作一起進行批判、省思,以多面向視野來檢視彼此意識

型態及世界觀 (world view),事實上每一個反思、批判是帶出改變的

重要轉機。

(11)

本研究在場境的選擇上,主要是因為我個人一直在學校系統中 工作(小學、國中、高中、大學) ,因此對於學校系統的運作歷程較 為熟悉,同時也對學校心理衛生工作具有高度的關懷與熱情。因此,

本研究從第二場境開始,是以一個「小學」為基礎所發展出一系列 災後心理衛生工作方案;進入小學之前,我曾經在「凱悅安心服務 站」工作並將之特別納入,由於災後的混亂與人們為了求生存而毫 不掩飾展現自我需求的模式,完全顛覆了我原有對助人工作的概念 與訓練,而被迫以一個新的眼光來看待災後現場的一切,並發展出 災後危機時期的心理衛生工作行動策略,這段歷程深深影響我之後 進入學校系統的每一個場境,因此本研究將這些場境依照時間序一 一呈現出來。

在本研究的整個研究設計的流程如圖 3-2 不同場境的行動循環 所示:

凱悅安 種子 假日 親師 教師成

心服務站 教師培訓 生活營 1 2 3 4 5 6 懇談會 長工作坊 訪 談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另一

場境 場境 場境 場境

場境 (88.9.24-10.24) (88.12-89.5) (89.5.27) (89.12.29)

圖 3-2 不同場境的行動循環

( 代表研究場所在災區同一所全倒學校)

根據圖 3-2 所示,第一個場境發生在台北災區,在災後第四天

(12)

開始做為期一個月的凱悅安心服務站之服務工作;第二場境是災後 三個月進入中部災區一所小學,進行為期半年的「兒童假日生活營」

--藝術治療團體;第三場境是與學生家長、老師進行「親師懇談會」 ; 第四場境是在災後一年又三個月後再度進入該所小學,進行「教師 成長工作坊」的藝術治療團體;本研究仍然持續發展下一個場境的 循環,每一個場境的循環中都帶著圖 3-1「行動研究的歷程模式」在 滾動著,也就是在每一個大循環中會有諸多的小循環出現。

總之,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除了協同工作者(團體領導員、協 同領導員、觀察員)有許多的討論分享、辯證、對話(dialogue)外,

同時在與兒童工作的歷程中,我們除了以對話來呈現,同時採用「表

達性藝術治療」形式來介入,透過色彩、圖示、象徵、行動、具象

化等方式來呈現他們的內心意念,藉由互動的歷程開始有許多經驗

的交會,及生命故事的呈現。

(13)

第二節 研究者即是多元文化主體

在質的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是多元文化主體 (the researcher as a multicultural subject) (Denzin & Lincoln, 1994)。也就是說研究者的 世界觀 (world view),他以何種眼光來看世界,他內在的所思所想,

以及其背後的信念都將影響整個研究的歷程。由於行動研究者經常 身兼研究者、教育者、主導者、及介入者,依著行動理論的導向來 進 行 實 務 工 作 , 而 在 方 案 中 會 投 入 個 人 的 價 值 觀 ( Argyris et al.,1985;吳美枝、何禮恩譯,民 90;夏林清譯,民 89) 。因此,行 動研究者傾向抱持著一種投入、熱忱的心態,來對待他們正在進行 的 工 作 , 而 近 年 來 有 一 些 著 作 相 當 稱 頌 這 種 熱 忱 的 重 要 性 (Dadds,1995);Laidlaw (1994) 、Collins & Mcniff (1996)顯示出對實 務工作的影響層面有深入覺察的需要 (引自吳美枝等譯,民 90)。

因此,在行動研究中知識也許就是和熱情、理想同具關鍵性地位的 要素(陳惠邦、李麗霞,民 90) 。而這樣的觀點與存然期待研究者是 客觀、超然的量化實驗是背道而馳的,因此研究者本身如何看待世 界、問題、場境,甚至其背後對人與知識的信念,都將深刻的影響 研究的歷程;這樣的想法和我在諮商中的學習相仿,畢竟人與人的 關係和互動是無法抽離存然客觀的,在助人專業工作中會充滿生命 力與熱忱,而我也以此態度貫穿於本研究中。

在行動研究中把「我」放在研究的中心,是一種知其然的、立 諾投入的、有意圖的行動,並進一步提出如何將「我」融入在行動 研究中的幾個說法。首先, 「我」是這個研究的中心人物,研究的主 體與對象,我需要為自己的行動負責,同時擁有我的宣稱和判斷,

我是我自己的研究報導的作者,透過批判性的省思與自我學習,也

鼓勵其他人參與協商,分享實務工作的定義,尊重其他人做事的方

式,表現謙虛,暴露自己的弱點,對於批評採取開放的態度,願意

接受我可能是錯的,擁有自己的錯誤而不推諉給別人,當我的原則

岌岌可危時,要站穩我自己的立場(吳美枝等譯,民 90) 。Dadds(1995)

(14)

在行動研究中探究自己的實際經驗,揭露自己的內在生活世界,通 過自我覺察 (self-awareness)、自我分析 (self-analysis),自我評價 (self-evaluation/self-appraisal)與自我批判等歷程,去「解構」原有習 慣、信念、價值與認知體系,並且從辯證反省與行動實踐之中,重 建個人內在的知識與信念、價值系統 ( 陳惠邦,民 87)。因此,行 動研究中的研究者--「我」,是進入研究場境,而將自己與社會情境 脈絡互動所出現一連串新的發現、新的體認、新的策略、新的行動 的循環歷程。

這些與我從事諮商實務工作十年的經驗是相互交織的,成為一 位諮商師,在諮商歷程中我們先是帶著自己原有的諮商訓練架構,

企圖在工作中協助案主解決困境,因此, 「解決困境」是實務工作者 所關切的議題。而諮商中彼此互動建構出來的關係,也影響著諮商 歷程的發展,因此諮商員與案主會隨著諮商歷程而有些轉化的過 程。在本研究中,我實際進入現場從事第一線的心理衛生工作,許 多概念的轉換是透過實際與案主的接觸歷程而產生的,相對的這些 新的發現(無論是挫折或喜悅) ,也都影響著下一步策略的發展與介 入,茲將我個人在此歷程中對助人工作概念的轉換簡述如下:

一、第一個場境的「我」--急於想助人的行動者

我是一個不帶任何研究色彩的行動者 (actor),憑著一份直覺、

熱情、使命直接跳進災後現場中,企圖解決災後的困境,以滿足自 己想成為助人者的需求,盡自己「助人」的本份。

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自己原本處在諮商室中等候案主 的被動角色,瞬間轉換成充滿主動外展服務 (out-reach)的工作者;

從耐心靜靜聆聽的諮商者,轉為充滿行動力、提供直接服務的行動

者;從一向單兵作戰就可工作的模式,轉換成相互協調彼此合作溝

通的工作團隊,我個人的轉換、調整似乎都在回應一個目的--期待解

(15)

決困境,減少人們受苦的感覺。而此刻更重要的是「助人」的歷程 對我而言是一個「自我療癒」的過程。

三十天的工作歷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縱使在資源豐富的台北,

都讓每一位工作者疲於奔命到人仰馬翻,更何況是災情廣大的中部 災區?因此,我相信他們需要「有系統」、「有計畫」的幫忙。發現

「幫忙」是需要在進入對方的情境脈絡前,先「完整的裝備」自己,

並主動的提出服務,才不致成為對方的負擔; 「時間點的掌握」是一 個重要關鍵,因為在每一個階段災民所浮現的需求不盡相同,因此 我們要將專業的敏感度充分發揮體察對方當下的需求;也看見單刀 直入的不可能,需要同伴的合作與分工,需要彼此相互的支持與鼓 勵,才可能提供一段長時間的服務,尤其需要與原來機構建立合作、

信任的關係。這樣的學習與發現促使我走入第二階段的場境—展現 一個「協同工作群」的行動。

二、第二個場境的「我」--大膽冒險協同工作群的一員

承接了先前的經驗,我相信除去繁文縟節的公文流程可以讓我 們的自由度變大,因此帶著一群充滿熱情的「種子教師」 ,自籌經費 走進災區。過程中,我體會到身為實務工作者的我們,若不能將這 些傷痛的經驗整理留下隻字片語的紀錄,倘若再有天災我們豈不是 要再次經歷摸索的痛苦與慌亂,於是我興起了記錄的念頭。

工作中,我們從原本天真的「輪戰」構想,想以接力的方式來 完成為期半年的工作,立刻就出現「三個和尚挑水卻沒水喝」的危 機;這裡再次驗證「諮商關係」是需要在安全、信任、穩定的關係 中發展出來,沒有捷徑可尋的。過程中無論先前多麼周密的計畫,

我們都要經得起到現場要修改調整的勇氣。原本以為「專家」的角

色是階層的表徵,會讓彼此失去立足的平衡點,卻發現有時專家的

角色可以為工作帶來助力,解決實際的困境。這群協同工作者從各

(16)

顯身手,到相互激勵 (empower),最後經歷的是「生命共同體」的 一致。

和孩子半年的相處時間中,彼此從陌生到熟悉,從引導到自發 與創造的歷程,最後縱有不捨,我們也需接受「有預備的分離」是 生命中必修的課題,而我們的現身只是孩子們生命的一段回憶、一 位過客。因此,孩子們往後的學習與適應仍需要該校的老師們及家 長協助,因此我提出了下一個階段的行動--「親師懇談會」。

三、第三個場境的「我」--提供諮詢解決問題的專家

我總以為「尊重」就是讓老師從自己的經驗中找到方法,去解 決面臨的困境與問題。但與老師家長接觸時,我發現人們在遇見自 己前所未有的困境時—「九二一大地震」,內心是一片焦慮與慌亂,

手足無措亂了方寸,有時甚至失去等待的耐心。他們期待具體的策 略與方法,可以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做些事」(do something), 「做」

不僅可以減低內在的不安與焦慮,同時可以相信自己仍然「有用」 。 因此,我開始可以解開自己對先前諮商知識理解的綑綁,適時的給 些意見,適時的教他們做些可做的事,讓老師、家長從失控的場景 中漸漸拿回自己的主控權。

同時我也發現「語言」只是一種對話的表徵,若要達到溝通的 誠意,我需要使用他們能懂的語言來傳達我在專業中所習得的知 識;對話若要有回應,我需要投入在他們的社會脈絡中去理解他們 對「生活」的認定,生命經驗要有交會,我需要學會分享自己的苦 難,這樣一來一往的對話,激盪出他們的勇氣,說出自己的需求--

「我們老師也是需要被關心的」 。

的確,災後我們將大部分的心力都放在幫助孩子回到生活的常

軌,若有教師研習,也將大部分的焦點放在幫助孩子身上,老師們

(17)

不禁問:「我們也是人,為什麼總是被遺忘的一群呢?」。是的,這 群老師同樣身處在這場災難中,猶如歷劫歸來,失去自己的房子,

自己也受傷、被地震驚嚇,但….卻總是被遺忘。於是我開始計劃第 四階段的行動序幕。

四、第四個場境的「我」--謙卑學習的合作行動研究者

真正理解現場的是活在現場中的人,我邀請該校老師成為我的 協同研究者,開展了「合作行動研究」的門。經由彼此合作的過程,

我們建立了對話的機制,也藉由對話的過程中我們開啟了彼此的心 扉,訴說自己的生氣、擔心、與害怕。我開始有機會進入對方的世 界,而對方也漸漸的「幫助」我理解真實現象場中對方深層的內心 世界,很真實卻也很震撼。

此刻我的心情就有如這一段告白:

助人的真諦

一群助人工作者,來自四面八方 我們帶著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也帶著自己的相信看你

我們都相信自己所見是世上唯一的真理 當我們據理力爭,爭爭爭….

歷經一連串的辯證再辯證

我終於發現我們所見都是整體的一部份 頓時覺得羞愧萬分,因為爭辯的過程中我忽略了你

你才是我們在乎的對象,因為你不是我 你是你

我在你的苦難中開始學會謙卑與尊重,因為你

我才明白「助人」的真諦

(18)

此刻我最想說的是:謝謝你! 1

也驗證了 Reason(1988)所談到的:

「合作行動研究」

是和我的協同研究者(co-researchers)建立真誠合作的對話關係 我們彼此相互關照,以成熟的愛來及關注來接近彼此

我願意放掉引導及專家的角色

拋開那不必要的階層關係以及那近乎強迫性的控制

~Peter Reason

因此,在這個場境中我與協同研究者慢慢發展出「信任」、「合 作」的關係,彼此有更多生活上的分享與關照,我期待自己脫去「教 授」的外衣,也其待對方能將我視為「常人」看待,透過這樣的嘗 試與合作,我們終於揭開人們內心的面紗—那段難以說出的「真話」 。

1. 展開「合作行動研究」後,我與該校老師阿發成為協同研究的伙伴,當我們彼此關係

建立後,他分享了對助人者的看法,對我產生極大的反省,我將之寫成札記小詩。與

阿發的一系列對話,我將部份整理在本論文第五章「生命交會的對話」第二節「從會

心產生的合作關係」。

(19)

第三節 研究場境的描述

第一個場境:凱悅安心服務站—「安不安的心」

台北災區雖不像中部災情慘烈、擴及大面積的範圍,但台北災 區僅僅一棟大樓的倒蹋造成七十四人不幸罹難,十四人失蹤的慘 狀。地震過後有百餘人受困在倒蹋大樓中,在外的家人心急如焚,

政府機構也奮不顧身急於救災,災區現場呈現的是一片嘈雜、驚恐 與混亂。

窗 戶

88 年 9 月 24 日是「九二一大地震」

災後的第三天,研究者隨主管進入台北 災區現場支援。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 入台北松山區公所現場,隨即被副區長 指派工作,要求研究者帶領一位諮商員 及二位義工學生進駐台北凱悅飯店,希 望在最短時間內能直接與飯店接洽並設 立工作站--「凱悅安心服務站」。此工作 站的設立,主要是為「九二一大地震」

災後被安置在該飯店(共 50 間客房)的 台北市災民提供最直接的服務。

約 4 坪大客房,內有完整衛浴設 備,配合飯店要求該房間擺設不宜搬 動,其中設施包括(參見圖 3-3):兩張 床鋪、一個辦公桌、酒櫃電視、衣櫥、

大 門

電話(之後飯店臨時加裝電話、傳真機

一組) 。

圖 3-3 凱悅安心服務站簡圖

我們一群在第二現場--「凱悅安心服務站」工作的伙伴,採值

衛浴設備

辦公桌 電話

床鋪

床鋪 電話

茶几

(20)

班輪戰的方式進行,每半天為一班次,這群主動來自台北市、縣的 心理衛生工作人員、義工、學生,都是利用自己下班、放學、休假 時間前來義務支援。工作站成立至收站共計 30 天,先前 15 天採 24 小時全天候服務,之後提供 18 小時服務 (am6:00--pm24:00)。每 次值班人員包括一名督導,二名專業心理衛生工作者,及二名大學 生義工,在此階段的參與者如下:

一、 督導

由於工作人員來自各個不同機構,彼此陌生大多沒有共同合作 的經驗,為便於工作站的運作,而設立督導制度。在進駐的各機構 中推派一位較資深的工作人員為督導,共計七位。督導固定於每週 二、五開會討論現場民眾的實際需求,再因此發展出隨後二∼三天 的工作策略及方向。相對的,每位督導需值班一天(24 小時) ,舉凡 當天任何的突發事件都由當日值班督導決策。若服務站遇有突發狀 況,亦可召開緊急督導會議協商。

二、值班人員

值班人員的工作執掌分為「專業心理衛生工作者」及「義工」

兩群。專業心理人員來自台北縣市各大醫院之心理師、大專院校諮 商輔導老師、社工員、救國團資深「張老師」等,需直接面對臨時 安置於飯店的居民情緒、需求、並協助解決問題;義工由師大心輔 系、學生輔導中心義工擔任輪值,負責做資料發放、傳真、影印、

文書處理等事務性工作。

三、行政人員

市政府社工室人員、及松山區公所之工作人員。

(21)

四、安置所居民

災後臨時安置在凱悅飯店之受災住戶,其中包括地震倒踏之東 星大樓生還者及其親友,另一部分為救災時被波及的隔棟大樓住戶。

第二個場境:兒童假日生活營--「陪伴孩子走一段」

研究者在台北「凱悅安心服務站」撤站後,隨即應教育部北區 心理復健負責規畫執行機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徵召,帶領「災後 心理重建藝術治療種子教師工作坊」 。期待篩選出的卅位接受訓練之 國中小種子教師(研究者負責十五位種子教師之訓練) ,能立刻協助 已進駐台北縣、市之北區寄讀生的災後心理調適歷程。

惟訓練結束後,北區大部分寄讀生都已返回災區就學,因此,

本著人飢己飢、學以致用的精神,研究者與種子教師決定深入中部 災區的一所全倒小學,將此助人的資源得以在需要的地區「實踐」 。 於是研究者與種子教師大膽成軍進入中部災區,決定以一種另類的 工作模式與災區小學生做每月一次全天、為期半年的藝術治療團體 方案--「兒童假日生活營」(如圖 3-4)。

行動研究循環: 第一個循環 第二個循環 第三個循環 第四個循環 第五個循環 第六個循環

時間點: 88.12.25 89.1.22 89.2.26 89.3.25 89.4.22 89.5.27

圖 3-4 兒童假日生活營行動研究流程

921 藝 術治 療種 子教 師培 訓工 作坊

督導

第一次假日 生活營

督導

第二次假日 生活營

督導

第三次假日 生活營

督導

第四次假日 生活營

督導

第五次假日 生活營

督導 第六次假日 生活營

(22)

本研究團體在災後三個月介入,地處中部災區山邊的一所全倒 學校,全校約 100 人,在此次地震中該校有一位學生罹難;許多老 師、學生家也在地震中全倒或半倒,家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財物損失。

由於我們選擇「到校服務」方式,所有工作皆在該校操場或組合屋 中進行。

「假日生活營」團體在該校組合屋中進行(即原來學生上課之 教室) ,教室中有電腦、課桌椅、講桌、雜物等,因此團體前領導員 需先將桌椅搬動,整理成當日活動所需場地形式(如圖 3-5),團體 結束後再將場地恢復原狀。由於組合屋為鋼鋁片材質建造中,因此 每當下大雨時,領導員與成員都需大聲說話方可聽見,正午時分也 會感到悶熱。

(23)

陳惠邦(民 87)從事行動研究者也是一個「實踐主義者」,相 信唯有在「實踐」的過程中才會「產生問題」 ,接受在「做」的過程 中會發現真正的問題,也唯有在貼近現象場實踐的過程中,才有機 會理解問題、解決問題。

我們工作團隊採「分工合作」方式完成整個「兒童假日生活 營」 ,事實上行動研究包含知、行、思三個連續的環節,缺一不可,

然而行動研究工作中若缺乏批判反省與知識基礎的行動可能會導致 更大的危險(陳惠邦、李麗霞,民 90) 。因此,每一次在現象場都會 產生一些新的狀況與省思,我們採取每次工作完隔週「督導討論」

的方式,一方面檢討省思工作過程,一方面發展下一次的行動計畫。

每次督導四∼五小時,於台北師大心輔系團輔室進行。

參與「假日生活營」的人員包括:團體領導員、協同領導員、

觀察員(以上皆為種子教師擔任) 、團體成員(該校學生) 、行政人 員、司機。簡述如下:

一、 團體領導員

參與假日生活營之團體領導員,其中有一部份是具備教學經驗 多年的國中、小教師,目前在學校擔任輔導室老師或導師工作,同 時都接受過教育部所舉辦之「九二一災後藝術治療種子教師培訓工 作坊」之訓練;另有四位是大學心理系四年級學生,都具有實習經 驗,且在學校除修過心理科系學分外,還修過「藝術治療」及「藝 術治療實習」課程。在為期六個月的工作時間中,必須定期接受督 導,並共同討論團體活動方案。

二、 協同領導員

每個團體都有一位協同領導員,主要是協助團體領導者在過程

(24)

中的帶領,且定期接受督導討論。其中工作內涵與角色會在事前督 導討論時做更詳盡的協商,但有時會因團體突發狀況發生(例如:

領導員生病)而做調整。

三、 觀察員

每個團體有一位非參與的觀察員,協助做團體過程記錄,以及 錄影工作,且定期接受督導討論。

四、 司機

邀請一位有豐富駕駛且對災後工作有熱忱之大學生前來協助 開九人座的租車。本團體第三—第六個月皆採租車方式前往,以減 低團體工作人員之額外負荷(原本是領導員自行開車前往) 。司機在 課餘時間,也協助陪伴學生進行遊戲。第五個月協助進入中年級團 體帶領男生活動,全程參與本團體督導討論。

五、 團體成員

研究者事先徵求該校同意,以該校名義製作「假日生活營」宣 傳單招募成員,家長簽署同意書,以報名先後順序為原則,請校方 依學生受災情形作為篩選成員之依據。本生活營共四十五名學生參 加,依照低、中、高年級分成三個團體,所有成員皆採自願參加,

本研究所只知團體成員為「高年級團體」之成員,共計十五名。

六、行政人員

每次活動由該校一名教師(該子女亦參加本團體)協助本團體

(25)

相關之事務工作,如聯絡缺席學生、開啟教室、儲藏室等,校長、

主任有時會抽空到校瞭解生活營概況。

第三個場境:親師懇談會—「親師共舞」

將「假日生活營」中孩子的現象轉知任課老師,以便讓老師可 以在生活營之後繼續接手,我們所做的其實就是「轉介」的工作。

我期待能和孩子家長有一次「面對面」的溝通,讓他們有機會理解 半年來我們在做些什麼?他們有權知道孩子在災後會出現哪些現 象?我們期待能有一場心靈交會的溝通,我們選定了八十九年五月 二十六日晚上在學校舉辦一場「親師懇談會」 。前後「轉介個案」與

「親師懇談會」進行時間約四小時。

由於「親師懇談會」在「假日生活營」結束前一晚舉行,地點 在該校組合屋中的教師辦公室進行,由於大部分家長務農, 「懇親會」

需在晚上召開,學校為了鼓勵家長參與的出席率,還特別送禮物給 與會的家長。

我先前請「種子教師」將學生參加「假日生活營」各團體的資 料、個案記錄備妥,其中也清楚具體標示出我們的看法與建議,供 該校老師們參考。

參與本研究「親師懇談會」之人員包括:

一、 學校老師

分別與該校四位導師談學生狀況,並且接受老師們的諮詢,必

要時給予具體處遇的建議。

(26)

二、 家長

由於位處山區大部分家長務農,到校參與家長十四位,加上學 校校長、主任、老師皆留校參與親師懇談會,共計二十六位。

三、 參與觀察員

大學心理系四年級學生一名,與研究者一起進入現場做觀察及 紀錄。

第四個場境:教師成長工作坊--「開啟心扉」

我開始邀請學校老師阿發參與合作研究,以便進一步瞭解老師 們真正的需求及的想法。彼此以電話及 e-mail 的方式聯繫。過程中,

我們彼此歷經三個月的聯絡、討論才發展出介入教師團體的構想--

「教師成長工作坊」的計劃。

為了讓教師能安心家園重建,因此工作坊時間定於上班時間,

為了讓老師們得以安心參加團體不受上課之干擾,因此研究者邀請 原帶領「假日生活營」之團體領導員一同前往該校,預先設計好藝 術創作活動,並自備藝術媒材前往該校帶領學生一整天的活動。

「藝術治療教師成長工作坊」在該校組合屋所建之辦公室內的 電腦教室進行(校長室在旁邊) ,教室狹長窄小,且電腦桌分散於教 室四周(有些凌亂) ,所有成員皆坐在有輪子可以滑動的椅子上進行 團體,上下課鐘聲控制器亦置於本課室內,因此團體進行過程常受 到鐘聲、電話聲、人們聊天的聲音所干擾。

此研究階段參與的人員包括:

(27)

一、 合作研究員

該校教師兼行政工作,全程與研究者合作、討論以協助瞭解學 校教師想法及需求,並策劃工作坊時間。

學校老師:有六位老師自願參與本工作坊活動。

二、 團體觀察員

由師大心輔所博士班學生擔任,本身具備豐富個別諮商、團體 諮商經驗,且有豐富研究經驗,之前曾與研究者有多年合作訓練教 師的經驗。

場境外的生活世界—新的探究的可能性

研究者期待進入學校與這群相處一年半的老師們進行深度的 訪談,理解這段災後時間,他們是如何幫助自己走過的?是如何看 待自己與未來?去理解在這過程中,何者是他們所要的?何者是他 們覺得多餘的?總之,試著去理解這群人的生命故事。

人只要活著就別擔心會沒有「問題」

因為世上存有無盡的問題

如果去「想」問題,你將換來無限的「焦慮與恐懼」

因為問題希望與你成為好友 它期待與你做出真實的接觸 每當如此時,我們就與它合而為一 接著,我們繼續去面對下一個「問題」……

這就是人生 2

(28)

人們的生命仍在延續中,問題也依舊伴隨著我們,基於時間的 限制,本研究並未將此資料分析放入,但這個關係仍持續進展中,

因為我們仍期待持續的理解災後人們的心理現象,心理重建歷程,

並不因論文的結束而中斷這份關心與理解。

(29)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方法

一、本研究架構與流程 本研究的架構流程如圖 3-6:

與理論對話

圖 3-6 本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第一場境 台北「凱悅 安心服務 站」

第二場境

山城國小「兒童假日 生活營」

第三場境

「親師懇 談會」

第四場境 災後「教師成 長工作坊」

值班日誌、督導討 論記錄

督導討論記錄、觀察記錄、錄 音對話稿、繪圖作品、訪談資

觀察記錄、訪 談資料

觀察記錄、對話稿、

繪圖作品、聯絡信件 藝術治療種子 定期督導

教師培訓

研 究 者 省 思 札 記 團 體 成 員 反 思 札 記

相 關 資 料 蒐 集、 文 獻 的 閱 讀

資 料 分 析 與 處 理

批判性的諍友、三角檢證分析資料

撰 寫 研 究 結 果

產出行動方案及策略 / 執 行

(30)

二、資料蒐集的方法

行動研究者所要蒐集的資料是相當多元的,舉凡所聽、所聞、

所想、所感都是可以蒐集且不可放過的資料,但儘可能使用第一手 資料(蔡清田,民 89) 。其中蒐集資料證據的方法相當多元,本研究 也採取多種方式蒐集資料,但是基於研究時間的不同、研究現場的 轉變、以及案主需求的浮現及研究限制等,因此每個階段蒐集資料 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其中包括研究者札記與省思、團體省思、值班 日誌、督導討論記錄、團體觀察記錄、團體錄音/錄影帶對話內容之 逐字稿、半結構訪談資料文稿、電子郵件,茲將說明如下:

(一)研究者札記與省思/團體省思(年月日—r-名字)

這份資料貫穿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身為一位研究者,將所遇 到的困難、問題處理情形、以及自身內在心路歷程、感想、工作反 思都一一記錄下來。由於第二場境開始加入「種子教師」的協同研 究員,因此,種子教師也將自我省思札記記錄下來。唯有在災後第 一階段「凱悅安心服務站」現場,由於初次介入災難現場一片混亂,

且工作疲累因此我先以錄音方式錄下札記與省思,事後才加以整理

(880925—賴 r 即代表 88 年 9 月 25 賴之札記)。

(二)值班觀察日誌(年月日—o-名字)

「凱悅安心服務站」採輪班方式,每一個時段值班工作人員皆 須填妥值班記錄,記下該時段所發生之事件及待處理、以處理事件 之過程。

(三)督導討論紀錄(年月日—-s-名字)

(31)

「凱悅安心服務站」七位督導於撤站後,以回顧方式來探究整 個工作站運作的模式、流程、發現、提出問題檢討並做出建言。第 二場境的「假日生活營」與「災後教師成長工作坊」 ,所有參與的協 同工作者—「藝術治療種子教師」,必須在活動前、結束後之隔週,

參與四小時之團體督導討論,前三次督導僅有摘要記錄,後三次督 導採全程錄音並將之謄錄成逐字稿,進行分析。

(四)團體觀察記錄(年月日團體次數—g)

分別在「假日生活營」 、及「災後教師成長工作坊」中的每一 次團體,都有一位非參與觀察員 (non-participant observer)記錄團體 流程、重要事件之發生、處理方式、團體動力及簡要的對話內容。 「親 師懇談會」邀請一位參與觀察員 (participant observer)協助,觀察員 於會談結束後立刻做簡要過程摘記,內容包括:研究者與老師、家 長對話概要,以及觀察員記下在過程中所觀察到家長與學校老師的 非口語反應及行為模式。

(五)團體對話內容逐字稿錄音、錄影帶(年月日團體次數-名 字-d)

第四次∼第六次「假日生活營」 、 「災後教師成長工作坊」之團 體過程徵求成員同意,皆採全程錄音、錄影。事後將錄音帶其謄寫 成逐字稿。

(六)半結構訪談資料(年月日-i--名字)/電話訪談資料(年月 日-it--名字)

為了瞭解「假日生活營」成員之需求,進一步瞭解生活營之介

入方式--藝術治療團體的看法,以及評估對學生心理重建歷程的影

(32)

響,訪談於生活營結束後二週∼一個月,由觀察員前往學校以半結 構式的方式做事後訪談。 「親師懇談會」後,研究者與觀察員訪談一 位該校行政人員、三位教師,期待瞭解災後何種形式的外來團體介 入較能滿足學校的需求,將此資料謄錄逐字稿來進行分析。訪談大 綱如下:

1.行政人員:

(1).災後學校的狀況如何?最期待的支援是什麼?

(2).對外來團體的看法如何?災後何種形式的團體界如是符合你們 需要的?外來團體進入對學校產生的影響是什麼?

(3).你所看見的「假日生活營」特色是什麼?分別敘述「假日生活營」

帶給學校的困擾、幫助是什麼(包括學校整體、老師、學生等)?

2.老師:

(1) 從老師的眼光所看見「假日生活營」對學校、學生的幫助?

(2) 對「假日生活營」的建議?什麼形式的外來團體是老師所期待 的?

3.團體學生:

(1) 在「假日生活營」中,什麼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2) 你認為「假日生活營」的活動中,你最喜歡的是什麼?為什麼?

(3) 對「假日生活營」的建議?

(七)電子郵件(年月日—e-mail 名字)

(33)

第四階段「災後教師成長工作坊」 ,研究者邀請該校教師共同 合作探究,研究者與合作行動研究者前後三個月的往來電子郵件內 容印出,進行分析,部分改寫成對話詩作。

三、資料處理與分析

文字資料的處理與分析:將團體對話內容逐字稿、團體觀察記 錄、督導逐字稿、團體後訪談資料逐字稿、研究者之研究日誌與省 思進行分析,步驟參見圖 3-6。為便於瞭解此階段案主之需求,以及

「假日生活營」--藝術治療團體介入對災後學生心理重建歷程的影 響,進一步瞭解如何發展出以學校為基礎的災後介入方案與行動策 略。依圖 3-7 將分析步驟簡述如下:

1.請專人(心理系學生,且需保密謄寫資料之相關內容)將訪 談錄音帶轉譯成逐字稿,並將文本中有關之地名、人名、隱密之基 本資料先行以代碼符號代之,以確保受訪者之資料隱密性,本研究 中的地名、校名、人名都並非真名。

2.將各逐字稿對話內容先編碼,例如:團體對話內容逐字稿(代 碼為 gd)、團體觀察記錄(代碼為 o)、督導逐字稿(代碼為 s)、團 體後訪談資料(代碼為 i)。

3.逐字稿(代碼為 d) 、研究者之研究日誌與省思/團體省思(代 碼為 r)。並將每份逐字稿中的對話,按不同人給予不同的編碼,並 將對話標出前後順序。如 890226g5-賴:第二場境的兒童假日生活營 之第 5 次團體中賴的對話。

4.斷句:研究者先行閱讀受訪者文本內容,並試圖斷句(內容

轉換即斷句) ,以方便歸類。文中以 G4-賴 8-3 標出,代表第四次團

體賴成員的第八次的對話中的第三個斷句。

(34)

5.研究者各研究目的下所歸類的文本中,再試著標出該文句陳 述的主題,並在主題下將文本的「key words」摘要出來。

6.將跨逐字稿所有的「主題」全部列出,並將相同主題的再歸 類在一起。

7.請受訪者檢核資料。

採質的研究方式,將資料作分析步驟如下圖 3-7:

資 料 的 分 析 與 處 理 協同研究者 研究者 圖 3-7 研究資料分析步驟圖

將錄音帶資料轉譯成逐字稿

編碼

(gd)

:團體 對話 內容 逐字 稿

編碼

(o)

:團體 觀察 記錄 逐字 稿

編碼 (i/it)

:團體 事後 訪談 容逐 字稿

編碼 (s):團 體督 導逐 字稿

編碼

(r):研 究者日 誌及自 我省思/

團體省

斷句:每一份逐字稿分別斷句,加以歸類

在歸類文本中再分出細目,並依內容標出主題

跨各逐字稿之分類與文本,將相關議題整合

受訪者檢核資料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不過, Stillwell 在 「(古典) 微分幾何 學」 (第十六章) 的脈絡中介紹哈里歐, 卻是 著眼於這位十六、 七世紀英國數學家對等角 螺線的弧長研究。 按照 Stillwell

本專題研究目的旨在活用 kinect 捕捉人體動作,並設法順暢與 設備連動的方法;同時對 HTML5(少許)與 javascript 進行研究,設

本專題研究目的旨在活用 kinect 捕捉人體動作,並設法順暢與 設備連動的方法;同時對 HTML5(少許)與 javascript 進行研究,設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

俄國的學者從 1957 年開始研究整理這些文獻,直到八十年代公布 於世的有五十件,之後整理出 488 件,然後拼合成 375 個序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