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探討"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魏俊華 先生

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探討

研究生:張淑均 撰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

(2)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探討

研 究 生:張淑均 撰 指導教授:魏俊華 先生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八 月

(3)
(4)
(5)

謝 誌

終於到了寫謝誌的時候!研究所生涯,就要隨著這本論文的完成劃下句號。

回首這一段難得的人生過程,歡笑與辛酸點滴在心頭。這三年來在生活與專業上 都有豐富的成長,更何其有幸獲得諸多助力,使論文得以完成,心中有無限的感 恩。

首先由衷的感謝指導教授魏俊華老師,不管是在問卷的編製、統計方法或是 論文寫作上,總是不厭其煩的悉心指導與解釋,讓我獲益良多;此外在論文完成 期間,亦能以風趣幽默的方式來化解學生心中的不安與焦慮;對我們的用心與貼 心更著實令人感動,能當您的學生是我最大的福氣。另外也要感謝口試委員侯松 茂教授、劉錫麒教授在口試過程中精闢的建言、懇切的指導,提供我許多寶貴的 意見,使整篇論文得以更臻完善。

在正式問卷施測階段,感謝協助問卷施測的金華、佳瑾、桂香、淑援、智雄、

虹妃、季紅、國勝老師及作答的學生們,沒有你們的幫忙,研究無法順利完成;

也感謝學校同事姿瑩、月琴老師對我的包容與協助,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完成學 業;更感謝億錨、雅娟、美慧、虹妙、淑華、孟珠在論文上的切磋與鼓勵。

其次,感謝班上同學億錨的扶持,不論在統計方法上的指導、論文的寫作或 在我遭遇困難時,總能適時地給我協助及傾聽;也感謝可愛的同學姿君,總是在 假日時用白色小 polo 車載著依涵、我、曉慧、億錨到台東四處遊玩與嚐美食以 紓解課業壓力,這段快樂時光很令人懷念,有您們真好!更感謝全班同學四個暑 期的陪伴,讓我再次享受當學生的滋味。

最後,尤其要感謝為我默默付出且不求回報的母親,您是我奮發向上的原動 力。並向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貴人,致上最誠摯的謝意,謝謝您們的幫忙,願以 這本論文與大家分享。

張淑均 謹誌

(6)

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探討

研究生:張淑均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高雄縣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的現況,比較學童背 景變項在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的差異情形,並探討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的相關情 形。

本研究以九十六學年度就讀於高雄縣公立小學五、六年級學童為施測對象,

並以「國小學童家庭生活與情緒感受問卷」為研究工具,採分層隨機叢集抽樣方 式,依學校所在地區抽取 28 班 809 人為研究樣本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 739 份。最後將所得資料運用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SPSS10.0)進行描述性統計、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等統計分析以驗證假設。

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

一、高雄縣國小學童家庭功能的現況,屬於正面且中等以上程度。

二、高雄縣國小學童憂鬱傾向的現況,偏向正面,即無憂鬱。

三、高雄縣國小學童的家庭功能會因家庭結構、學業成績、社經地位不同而有差 異。

四、高雄縣國小學童的憂鬱傾向會因家庭結構、學業成績不同而有差異。

五、高雄縣國小學童家庭功能和憂鬱傾向有顯著的負相關。

茲依據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及所歸納的結論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育、家長、

學生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俾供參考。

關鍵詞:家庭功能、憂鬱傾向

(7)

The Research for Family Function and Depressive Tendency of Elementary School Pupils

Advisor: Professor Wei , Chun-Hwa Graduate Student: Jang , Shu-Jiun

Master Program of Social Studies Teachi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family function and depressive tendency for elementary school pupils in Kaohsiung County.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upils’ background variables are compared; mean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students’ family function and their depressive tendency is also examined.

“The Questionnaire for the Grade Students’ Family Function and Depressive Tendency” is served as the research tool. A total of 809 students from 28 classes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are sampled by using the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hese students are selected from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in Kaohsiung County during the 2007 school year. The total effective copies of the questionnaire being collected are 739. The collected data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the descriptiv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rough the software SPSS version 10.0.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level of family function for most respondents is high intermediate.

2. The status of depressive tendency for most respondents is regarded as positive.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amily function among thes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family structur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family’s socio-economic status.

4.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pressive tendency among these students due to different family structure and respective academic achievement.

5.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function and depressive tendency among these student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se findings and results may be served as a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chools, parents and researchers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for decision making or future research.

(8)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研究假設...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庭功能的內涵...8

第二節 憂鬱的內涵...20

第三節 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研究對象...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53

第四節 研究流程...6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樣本之背景變項、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現況分析...62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在家庭功能上的差異分析與討論...6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在憂鬱傾向上的差異分析與討論...80

(9)

第四節 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相關分析與討論...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5 第二節 建議...98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04 西文部份...110

附錄

附錄一 國小學童家庭生活與情緒感受問卷...111 附錄二 使用問卷同意書(一)...117 附錄三 使用問卷同意書(二)...118

(10)

表 次

表2-1 家庭生命週期及其發展任務...13

表2-2 近三年受虐致死或遭父母脅迫死亡數...17

表2-3 家庭功能相關研究整理表...34

表2-4 背景變項與家庭功能相關研究彙整表...39

表2-5 憂鬱傾向相關研究整理表...40

表2-6 背景變項與憂鬱傾向相關研究彙整表...45

表3-1 研究抽樣一覽表...52

表3-2 本研究抽取樣本人數分布表...53

表3-3 我國現行職業分類表...55

表3-4 家庭社經地位指數計算方式表...56

表3-5 家庭功能量表各分量表題數分配表...57

表3-6 兒童青少年憂鬱量表各分量表題數分配表...58

表4-1 研究樣本基本資料分析表...64

表4-2 家庭功能現況分析摘要表...65

表4-3 憂鬱傾向現況分析摘要表...66

表4-4 全體受試者憂鬱程度現況分析摘要表...66

表4-5 不同年級國小學童在家庭功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69

表4-6 不同性別國小學童在家庭功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70

表4-7 不同排行國小學童在家庭功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71

表4-8 不同家庭結構國小學童在家庭功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72

表4-9 不同兄弟姐妹數國小學童在家庭功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73

(11)

表4-10 不同學業成績國小學童在家庭功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74

表4-11 不同社經地位國小學童在家庭功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75

表4-12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在家庭功能上的差異情形摘要表...77

表4-13 不同年級國小學童在憂鬱傾向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1

表4-14 不同性別國小學童在憂鬱傾向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2

表4-15 不同排行國小學童在憂鬱傾向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3

表4-16 不同家庭結構國小學童在憂鬱傾向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4

表4-17 不同兄弟姐妹數國小學童在憂鬱傾向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5

表4-18 不同學業成績國小學童在憂鬱傾向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6

表4-19 不同社經地位國小學童在憂鬱傾向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8

表4-20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在憂鬱傾向上的差異情形摘要表...89

表4-21 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各層面相關分析摘要表...93

(12)

圖 次

圖 2-1 家庭壓力與危機的適應—雙重ABCX模式...11

圖 2-2 家庭黃金三角圖...17

圖 2-3 主要生活事件、目前的問題、問題解決因應與憂鬱之相互關係...25

圖 3-1 研究架構圖...50

圖 3-2 研究流程圖...60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本章將針對本研究之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研究假設、名詞釋義、研究範圍與 限制等提出說明,以釐清研究的內容,茲分節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一、兒童憂鬱症盛行率的攀升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

近幾年從報章雜誌與新聞媒體中看到很多關於憂鬱的報導,很多公眾人物也 上媒體分享他們從藍色憂鬱幽谷走出來的心路歷程,可見憂鬱的人數比例有逐年 上揚的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目前全球約有3%的人患有憂鬱症,且憂 鬱症、癌症、愛滋病是新世紀三大疾病,憂鬱也將是西元2020年以前心血管疾病 之外,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二大原因,所以也被稱為新世紀的黑死病(周桂如,

2002)。

其實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挫折也會有情緒低潮期,只是持續的時間很短,

很快就能破繭而出,找到調適的方法,所以適度的憂鬱可以提昇個人的工作效率,

具有正面的功能。但是在快速的社會變遷下,現代人承受各方面的壓力比以前多,

若超過個人的能力負荷就容易演變成憂鬱症,大人甚且如此,那麼處於情緒調適 能力尚未發展完全的兒童與青少年又如何能因應巨大的社會變遷呢?

在研究者教過的學生中有因課業較差,導致沒信心,在各方面的學習及人際 上有明顯的退縮,整日鬱鬱寡歡者;也有因課業表現達不到父母要求而壓力沉重 者;甚有小二生因認知的扭曲,覺得人際交往受挫,而把自己孤立起來,在家偷 偷哭泣想拒學者;還有小女生覺得父母偏愛剛出世的弟弟,因而導致身心症發生,

整日悶悶不樂。這些學生都讓研究者懷疑他們是否有憂鬱傾向?

(14)

在美國針對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病患的相關研究指出,兒童憂鬱症的點盛行 率約在0.4%至2.5%間,青少年的憂鬱症點盛行率約在0.4%至8.3%間,顯示憂鬱會 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周桂如,2002)。而國內從張高賓(2005)的研究中,發 現國小學童有22.1%疑似有憂鬱症狀,重度憂鬱者則占全部的3.8%。

以往很多成人都認為孩子年齡小不可能有憂鬱產生,因此國內外有很多研究 報告探討憂鬱情緒,多以老年、成人、大學生、高中生、國中生為主,以兒童為 主的研究報告卻少見。過去文獻對兒童是否會憂鬱這個議題有很多的爭議,以前 精神動力學派的學者認為憂鬱症不可能在兒童期出現,因兒童的認知與表達能力 尚未發展成熟,但近年來的資料顯示,兒童也會有憂鬱症且人數在持續增加中,

只是兒童憂鬱症表現出的症狀除了與成人相同的情緒低落、低自尊、認知扭曲外,

有時還會表現出社交退縮、學習障礙、過動、易怒、違規、逃學、偷竊等偏差行 為,所以常被誤認為問題兒童(張高賓,2005)。

而在2006年2月7日,台北縣樹林國小六年級女童上吊自殺,震驚台灣社會,

接著相關的國小學童自殺事件頻生,兒童憂鬱疾患的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江宜珍(2003)研究曾指出可由國小學童的憂鬱程度來預測其自殺意念的發生,

研究發現高達19.77%的小四學生曾發生自殺意念,幾乎是每5位小四學生中就有1 人曾動過自殺念頭,研究並指出如果家庭支持度低落,得不到父母的鼓勵或肯定,

憂鬱程度就愈高。

根據衛生署統計室(2003)資料指出青少年自殺是主要十大死因中的第二位,

董氏基金會(2006)的資料也指出自殺中三分之二是憂鬱,且憂鬱在二年內會復 發,一些文獻也指出憂鬱會隨著年齡而加劇,以及成人的憂鬱與兒童時期的憂鬱 有很高的相關 (Aronen & Soininen, 2000)。所以兒童憂鬱若缺乏及時發現與治療,

容易惡化影響課業、日常生活功能,並持續存在導致成人憂鬱產生,嚴重者會有 自殺念頭。

研究者在國小服務,在教育現場發現有疑似憂鬱傾向的孩子,且從以上研究

(15)

指出憂鬱對兒童身心的嚴重影響,加上國小5、6年級學童正面臨青春期身心變化 明顯,對情緒的表達也較為具體,故本研究擬以國小5、6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

藉以了解兒童的憂鬱傾向情形,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二、高風險家庭逐年增加

那麼兒童憂鬱是如何形成的呢?由近年來的新聞「小四生自殺」、「小一生 因父母自殺亦跟著自殺」、「罹患躁鬱症的母親殺死兒子」、「獨居兒童」…等,

令研究者思考在社會變遷快速的今天,家庭功能的瓦解是否會影響兒童的身心健 康?在一些心理學派的理論中,都認為家庭是孩童學習與發展最早也是最重要的 環境,個人的態度、價值、情緒源自家庭,家庭功能會影響個人性格發展及日後 的生活因應。所以孩童在從完全依賴至獨立的過程中,須在關心和接納的環境下 進行,如果長期處於家庭失和,充滿暴力的環境,會對心理產生傷害,易誘發兒 童憂鬱症的可能(高啟賢,2003)。張春興(1996)指出病因根植於家庭,病象 顯現於學校,病情惡化於社會,因此家庭功能的好壞會影響個人、社會,甚至於 整個國家。家族治療中的Alder家庭氣氛理論與Stair的溝通模式也指出家庭功能對 家庭成員的重要(康維芬,2006);一些研究也指出早年家庭經驗是子女人格發 展重要因素,人格發展與外在生活壓力產生交互作用後可能會觸發憂鬱症(李素 芬,2002;鄭惠萍,2002);父母親的精神病史、單親或是失親等皆與憂鬱的形 成有關(李仁宏,2004),所以家庭對孩童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根據內政部(2005)的統計資料指出十年來離婚對數增加了一倍,在教學現 場也發現單親與隔代教養的學童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此外,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指 出近幾年來兒童受虐致死或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自殺的案例逐年增加(林倖妃,

2006),此說明高風險家庭有逐年增加的現象,家庭已喪失對兒童的保護功能。

另外黃惠娟(2004)也指出現代父母忙碌,常將孩子交給「代理父母」,如安親 班、外傭、電腦遊戲等,因此家庭的情感功能無法彰顯。上述這些現象都說明著

(16)

家庭功能的式微,可是在人的一生中最需要家庭的卻是兒童時期,因此研究者希 望能了解現今兒童家庭功能的現況,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三、國內缺乏兒童憂鬱傾向與家庭功能的相關研究

國內探討兒童憂鬱問題的研究比國外較晚,也少有針對家庭功能做深度討 論,鑑於以上的後果可知兒童憂鬱是非常值得關切。在有關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 的研究中,也都指出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有正相關(王玉梅,2003;李仁宏,2004;

康維芬,2005),但是以上的研究均是以國中生、高職生或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沒有以兒童為探討對象者,因此探討家庭功能與兒童的憂鬱傾向之相關為本研究 的動機之三。

本文欲從預防的角度探討國小學童的家庭功能與其憂鬱情緒之關係,作為國 內兒童憂鬱疾患相關問題之初探。希望使家長、老師、相關人員正視兒童憂鬱的 問題,減少憂鬱對兒童的威脅,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及生活適應。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的現況。

二、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童,其家庭功能的差異。

三、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童,其憂鬱傾向的差異。

四、探討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相關。

五、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作為家長、教育人員、輔導人員實施親職 教育以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擬討論的問題如下:

(17)

一、目前國小學童其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其家庭功能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其憂鬱傾向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為何?

第三節 研究假設

依據上述之研究問題,研究者提出相應之研究假設如述: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其家庭功能達顯著差異。

1-1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其家庭功能達顯著差異。

1-2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其家庭功能達顯著差異。

1-3 不同排行的國小學童,其家庭功能達顯著差異。

1-4 不同家庭結構的國小學童,其家庭功能達顯著差異。

1-5 不同兄弟姊妹數的國小學童,其家庭功能達顯著差異。

1-6 不同學業成績的國小學童,其家庭功能達顯著差異。

1-7 不同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童,其家庭功能達顯著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其憂鬱傾向達顯著差異。

2-1 不同年級的國小學童,其憂鬱傾向達顯著差異。

2-2 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其憂鬱傾向達顯著差異。

2-3 不同排行的國小學童,其憂鬱傾向達顯著差異。

2-4 不同家庭結構的國小學童,其憂鬱傾向達顯著差異。

2-5 不同兄弟姊妹數的國小學童,其憂鬱傾向達顯著差異。

2-6 不同學業成績的國小學童,其憂鬱傾向達顯著差異。

2-7 不同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童,其憂鬱傾向達顯著差異。

假設三 :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達顯著相關。

(1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使用的一些重要變項或名詞的意義清楚明確,茲將本研究的重 要變項與名詞加以界定如下。

壹 、國小學童

本研究所稱之國小學童,係指九十六學年度就讀於高雄縣立國民小學五、六 年級之男女學生(不包含特殊班學生)。

貳、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成員能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的階段互相調整角色,解決所遭 遇的問題,並達成家庭的任務,個體也能正常發展以達良好生活適應。

本研究的家庭功能是以兒童所知覺到的家庭功能為依據,以受試者在侯雅齡

(2003)編製的「家庭功能量表」之一般性量表上的得分為指標,得分越高,表 示家庭功能越好;反之,則表示家庭功能越差。量表包括問題解決、角色責任與 任務、溝通、情感反應及行為控制五個層面。

叁、憂鬱傾向

憂鬱一詞是有程度內涵的,從輕度到重度,一般人所指的「憂鬱」是負面情 緒的代名詞,是正常人也會有的感受;再嚴重些除了負面情緒又加上身心徵候群 即是「憂鬱傾向」;更嚴重的就是臨床診斷的「憂鬱症」。本研究並不是要診斷 或標籤兒童是否有憂鬱症,而是辨認出高危險群兒童,以提供預防輔導的參考,

因此研究者將採用Petersen, Compas與Brooks-Gunn在1993年其憂鬱定義中的第二 層次,即憂鬱徵候群作為「憂鬱傾向」的定義:亦即憂鬱傾向是指一個人感到嚴 重的心情低落,並伴隨著哭泣、退縮行為、身體病痛、攻擊行為等多種不愉快情 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引自李仁宏,2004)。

本研究的憂鬱傾向是指受試者在張高賓(2005)編製之本土化「兒童青少年憂鬱

(19)

量表」上的得分,得分越高,表示憂鬱傾向越高;反之,則表示憂鬱傾向越低。

另者,本研究在篩選高憂鬱兒童的量表切截分數為31 分,超過者疑似有憂鬱疾患。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高雄縣國小學童之五、六年級男、女學童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乃透過文獻的蒐集與相關資料的閱讀整理,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並 採用「家庭功能量表」及「兒童青少年憂鬱量表」,進行問卷調查法,以印證理 論。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來進行,所以受試者填答問卷時,可能涉及受試者主觀 的感受,如果問題對受試者是敏感性的,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可能答案會有所保留;

再者受試者填答時是否有仔細看清楚問題再勾選,或只是隨便勾選;以及對題目 的語文理解程度等均會影響作答情形。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共分四節,第一節首先探討家庭功能的內涵,第二節則探討憂 鬱的內涵,第三節為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以下將分節介紹。

第一節 家庭功能的內涵

壹、家庭與家庭功能的意義

傳統上認為「家庭」是一些人經由血緣、婚姻或其他關係,居住在一起,分 享共同的利益和目標。但是廣義的定義是只要組織成員共同生活,有相互依存經 濟關係,彼此承諾長期照顧,即可被看作是一個家庭組織(王以仁,2001)。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也是大多數人們自出生後所接觸的第一個社會化 團體,因此Cooley曾說家庭是人性的孕育所。一個人從出生至獨自離家前,家庭可 說是一生中停留最久的地方,個人在家中成長與學習人格,價值觀都深受家庭影 響,甚至影響到成年後的社會適應與心理健康(伍振鷟,2000)。而原生家庭的 人格與價值觀也會帶入未來的生殖家庭,潛移默化影響下一代的人格養成(詹志 禹,1999)。這些均是家庭有別於其他制度的特殊性。

依據社會學結構功能論的觀點,任何社會制度必有其功能,彭懷真(2003)

指出家庭能存在於每一個社會文化中,在於它具有多項功能,滿足人類生理心理 上的不同需求。家庭功能包含社會化、情感分享、性的規範、生育子女、社會地 位的安排、經濟安全的提供、保護年幼及長者等7項功能。

但是隨著社會變遷,家庭的基本功能有些逐漸式微,被其他社會制度所取代,

有些則更受到重視,彭懷真(2003)強調在現代社會人際疏離中更應重視家庭情 感分享的功能。但無論家庭結構與功能如何轉變,家庭是無法被取代的,因為家 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會影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成敗。

(21)

家庭是一個互動的單位,會受文化、社會的影響,而家庭的價值溝通模式、

危機的發生也會影響個人,甚至引起個人健康狀態的轉變,同樣的家庭中任一個 成員的健康與行為亦會影響家庭功能,這種連鎖變化是值得關注的。

目前台灣隨著社會的變遷,家庭型態有了多元的面貌。如重構家庭、同居家 庭、單親家庭等,這些家庭瓦解之後又重新組合,因此家庭成員間的關係與功能 都有重大的改變,當家庭趨向負面的改變並長時間阻礙個體的成長與發展就形成 了失功能的家庭(張耐,2002)

過去學者們在探討青少年心理及行為發展時,往往只就單一的家庭層面,如 人口變項、父母教養態度,家庭氣氛等單獨向度來分析,因此在診斷與評估青少 年的心理適應與家庭間的關係時,難免失之偏頗(黃宗堅,1999)。到了50年代,

開始以系統觀點來探究人類行為與家庭之間的動力,他們認為一個心理不健康的 人往往反映出他的家庭功能並不健全,而他只是一個背負症狀的發病者(王大維,

1995)。

家庭功能此概念即源自系統觀,但關於家庭功能的定義,至今仍眾說紛紜,

鄭夙芬(1998)著重在家庭關係與互動,認為家庭功能是指個人與家庭系統能夠 執行並且維持,以及對壓力反應有適當的因應技巧。羅國英(1995)指出家庭功 能為家庭任務的執行過程、特性或執行的效果,最重要的過程變項包括:溝通、

角色、行為控制、情感表達及回應;結果變項有:內聚力、調適力、滿意度與家 庭穩定度。Carter和McGoldrick首先有系統的把家庭生命週期的觀點融入家族治療 中,認為家庭功能是隨著家庭週期的演進,家庭成員間做適當的調整與適應(引 自王大維,1995)。

綜觀大部分的學者均以系統觀及正面的角度來定義家庭功能。而研究者綜合 上述學者的看法認為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成員能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的階段互相調整 角色,解決所遭遇的問題,並達成家庭的任務,個體也能正常發展以達良好生活 適應。

(22)

貳、家庭功能理論基礎

一、家庭系統理論

家庭系統理論源自一般系統理論,一般系統理論是由生物學家Bertalanffy 於 1960 年代所提出來的,其來自於生物學上的有機體概念,強調把有機體當作一個 整體或系統來考慮。之後Stair、Browen等家族治療學派提出家庭系統理論,其有 七大特性,茲說明如下(引自高慧娟等,2006):

(一)整體性

「牽一髮而動全身」,家庭是彼此相依並存的互動系統,外來的資源或內部 變動會影響到家庭成員或整個家庭的平衡狀態。

(二)循環因果關係

家庭問題的產生是多重原因循環或互為因果所導致的,欲幫助個體,應該從 分析整個家庭系統著手,即個人的問題意味著家庭系統的病態。

(三)次系統

每個家庭系統都包含了許多並存的次系統,如夫妻、手足、親子系統。家庭 成員在次系統中有不同的角色及責任,次系統之間會彼此影響。

(四)心理界域

心理界域若清楚劃分,明訂互動規則及角色功能,則有利於家庭正向互動,

並增加家庭成員安全感。而當心理界域模糊與僵化時,易使家庭系統混亂,導致 家庭功能失調。

(五)回饋

分正、負向回饋,前者意謂打破家庭系統僵化現象,使原來的家庭系統改變;

後者則指不論是否有外來的剌激,家庭系統皆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六)家庭規則

是家庭成員在互動的過程中所建立出的家庭的價值觀、家庭準則與對彼此角

(23)

色的定位與期望。

(七)三角關係

當家庭次系統中加入了「第三者」,能維持系統的平衡,則是健康的三角關 係;若介入的第三者是如:外遇對象、親友、酒精、毒品、賭博等,使家庭次系 統的互動發展受到阻礙,則是不健康的三角關係。

二、Double ABC-X 家庭危機理論

McCubbin與Patterson根據Hill的ABC-X 理論,再加入時間序列衍生出Double ABC-X 理論,此理論常用來說明家庭面臨危機的適應過程,也可用來說明生活 中「屋漏偏逢連夜雨」的連續壓力,總之其在了解家庭功能的運作情形獲得很大 的迴響,茲將其內容介紹如下(引自王大維,1995):

圖2-1:家庭壓力與危機的適應—雙重 ABCX 模式 資料來源:鄭維瑄、楊康臨、黃郁婷譯,2004,家庭壓力,頁 14 。

適應 良好

↑ |

| |

| | 適應 xX

| |

| |

↓ | 適應 不良 (危機前) (危機後)

coping x 因應

危機

壓力 aA 累積

coping 因應

bB 現有與新資源

cC

x + aA + bB的知覺

壓力源 a

現有 b 資源

c 對a 的

知覺

時間 時間

(24)

如圖2-1所示:“a"是指一個家庭生活中碰到的壓力事件,此時整個家庭會對 此壓力事件作認定與評價而產生“c",然後尋求家庭現有的資源“b"(包括經 濟、社會支持、情感、物質等)以去因應壓力事件。壓力事件是否形成危機要看 abc三項互動的結果,若家庭在此過程中能順利處理,就可避免此次壓力演變成危 機,若處理不當而形成危機之後,再加上其它累積的壓力源 “aA",此時尋求現 有資源加上新的資源 “bB",再對整個壓力情境以及家庭面對困難的凝聚力重新 評估“cC",最後採取因應措施。之後看家庭對此累積壓力做出調整後適應與否

“xX",當家庭適應良好表示此家庭是功能健全的家庭,有良好問題解決能力以 渡過此一危機。反之當家庭適應不良,則是較不健康的家庭(引自王大維,1995)。

三、家庭生命週期

Duvall於1977年提出家庭與個人一樣,隨著時間的改變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也會 有所變化,這個概念就叫做家庭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家庭生命週期是一個 家庭由形成、發展、擴大至衰弱的過程,而不同階段的家庭,都有其待解決、待 完成的「家庭發展任務」(高淑貴,1996)

有關家庭生命週期劃分的理論甚多,其中謝秀芬(1998)考量台灣的家庭型 態與中國傳統文化,提出了七個階段的家庭生命週期及其發展任務,其內容如表 2-1。

(25)

表2-1 家庭生命週期及其發展任務

家庭生命週期各階段 家庭發展任務 1. 婚姻調整期

( 從 結 婚 到 長 子 女 出 生,約 1.3 年)

1. 確立夫與妻的角色與責任分配 2. 發展互相滿足的性關係 3. 家庭經濟與預算的處理 4. 發展新的溝通方式 5. 發展成熟滿意的家庭計劃 6. 建立親密的規範

7. 發展成熟且彼此滿意的工作觀 8. 決定住的問題

9. 日常生活上的互相適應

10. 了解和尊重個人的自由與特異性

11. 發展良好的朋友交往型態,選擇共同的朋友 12. 與原生家庭感情分離,發展良好的姻親關係。

2. 養育學齡前子女期 (長子女出生到長子女 入小學前,約 6 年)

1. 適應新的父母角色與職責的劃分 2. 學習為人父母的各種技能 3. 夫婦與父母角色的協調

4. 對事業、前途等工作之各種適應 5. 對孩子的成長而失去隱私的適應 6. 教導兒童新的技能

7. 準備第二個小孩的降臨 8. 建立家庭的規則及標準 3. 有學齡兒童期

(長子女的年齡在 6 歲 至 13 歲之間)

1. 幫助兒童適應權威的形象及了解家庭外的期待 2. 關心學校和家庭間關係的發展

3. 提供有關性的知識及健康的異性關係的發展 4. 良心的發展

5. 母親準備重返工作崗位 4. 有青少年子女期

(長子女的年齡從 13 歲 至 20 歲,約 7 年)

1. 父母應該認識和接受青少年有反抗的傾向和要父母給予明確規範 的願望

2. 父母應清楚青少年獨立的願望,同時給予堅定的支持

3. 父母應有正確的角色分工,成為子女正確的性別認同對象,生理上 性的成熟及心理上的角色學習

4. 青少年應學習、界定未來的職業目標,及繼續在教育發展 5. 培養青少年的責任威與自信

6. 經驗與家庭不同的規範與價值觀,給予整合與評量 7. 在家以外建立地位---與同儕形成關係

8. 學習與異性交往

9. 父母當發展新的興趣與生活型態 5. 子女準備離家期

(從長子女 20 歲成年離 家、求學、服役、就業 或結婚到幼兒結婚,約 12 年)

1. 提供輔導年輕成年的子女選擇學校、事業、婚姻或其他重要決定的 建議,而不過份控制他們

2. 樂見孩子的成熟而允許其離家 3. 鞏固夫妻的婚姻生活

4. 適應公婆及岳父母的角色 5. 對可能失去配偶的適應 6. 第二次蜜月期

(從幼兒結婚分家到丈 夫死亡,約 10 年)

1. 重建父母關係為夫妻關係 2. 發展新的溝通模式 3. 處理更年期的情緒

4. 對退休與退休後經濟上的準備 5. 妥善處理退休金

6. 對健康情況之維護

7. 對祖父母角色之適應(若有孫子時) 8. 增加休閒活動或社區活動

9. 保持親戚關係

10. 在往後的歲月中為自己建立一個自己滿意的家庭 7. 孤寂期

(從丈夫死亡到妻子死 亡,約 8 年)

1. 處理痛苦情緒的衝擊

2. 了解從夫妻二人變為孤獨的個人的變化,面對獨居的事實並適應之 3. 尋求且發現新的生活意義

4. 評估可能的經濟情況及補足收入的可行方式 5. 再婚

6. 接受「老人」之認同 7. 適應健康的衰微

8. 子女負起奉養和照顧的責任

資料來源:謝秀芬,1998,家庭與家庭服務,頁 35。

(26)

在不同的階段,每個成員的角色與家庭的任務都不太一樣。若一個家庭在發 展的過程中遭遇了阻礙,無法順利地從一個階段跨越到另一個階段,就造成家庭 功能的不健全(王大維,1995)。

由此家庭生命週期的觀點來看,當前的家庭動力與以前的家庭歷史是息息相 關的,家庭關係的轉變是無可避免且會一直繼續的歷程,家庭成員若能事先瞭解 各階段家庭不同的組成、經濟情形與可能的需求,即早規劃家庭生活並設法排除 可能阻礙的因素,便能預防一些家庭問題的產生。因此一個健康的家庭應該要能 隨著時間的變化,在各發展階段調整家人之間的關係。

綜合上述而論,這三個理論各有異同,家庭系統理論說明家庭系統如何運作,

及為何家中成員遭到困難時,其他家人也會受到影響。而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危 機理論則擴大家庭系統理論觀點,說明個人成長除受家庭系統影響外,也受多層 環境的影響。因此在評定一個家庭系統是否健康時,不得不考慮家庭的整個成員 互動情形、家庭發展歷程以及家庭面對壓力的處理情形。每個家庭在生命週期的 某些階段都會經歷一些轉變與壓力,健康的家庭能夠隨之調整系統內的關係彼此 配合、適應,並發展出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或因應策略。

參、良好與失調的家庭功能

家庭的發展與變動是隨時間的演進自然產生,而家庭在經歷家庭生命週期的 過程裡,該如何運作才能健全發展?而失功能的家庭又有哪些特徵值得注意與預 防呢?以下詳細說明之。

一、良好的家庭功能

(一)良好的家庭功能評估指標

Gabarino與Abramowitz於1992年指出良好家庭功能有三個特徵,首先是家庭成 員對家庭承諾,凡事以家庭為第一順位,願意花時間並且喜歡和家人相處;其次 是用愛、尊重、信任的態度、良好清楚的溝通模式,當做家中人際互動的準則,

(27)

個體和家庭間的關係是相互支持合作,保有個體的自主性;再來是用樂觀的態度 面對家庭的變遷,可以應付家庭壓力和危機,一起解決問題(引自龔玫勳,2006)。

Lindblad-Goldberg等人於1988年曾提出良好功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無兒虐 史、違法、酒癮或其他的物質濫用情形、不良的社會關係、犯罪、學校問題(行 為或學業)、衰弱的慢性疾病、身體殘障等內容(引自龔玫勳,2006)。

(二)健全家庭的家規

薩提爾於1988年在「家庭如何塑造人」書中闡述一個擁有良好功能的家庭(稱 之為滋潤家庭)具有下列特質(引自吳就君,1999):

1.能夠有效的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及協調問題 2.能夠清楚、直接、一致且有效的溝通 3.家庭角色、職責分配的公平與合適 4.家庭具有表達負向或正向管道的情感 5.家庭能照顧每一個人情緒與需求 6.家庭的行為控制是彈性而不僵硬的

綜合上述,健康的家庭不是一蹴可幾的,需要在運作過程中靠家庭成員一起 努力經營,並能兼顧家庭和個人的需求,成就彼此,更需要終生不斷的學習才行。

二、失調的家庭功能

(一)高風險家庭-以台灣社會為例

由於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以及多元社會文化的趨勢,對現代的家庭功能產生 了很大的衝擊。因此當台灣資訊媒體整天報導憂鬱、攜子自殺,施虐的鏡頭時,

令人不經要問:「我們的社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們的家庭到底生了什麼病?」

1. 定義:「高風險家庭」泛指極有可能發生兒保、家暴或性侵害事件之家庭 2. 高風險家庭的危機

(1)兒童少年的危機如:攜子自殺、受虐、疏忽、發展遲緩、輟學、憂鬱

(28)

(2)家庭的危機如:失業、疾病、家暴、離婚、殘障、酒藥癮、精神疾病

(3)社會的危機如:逃家、失蹤、犯罪、社會的不穩定 3. 現況:

兒童福利聯盟指出,台灣九十三年有二十七個孩子受虐致死,九十四年邱小 妹事件後,台灣社會震驚並反省,受虐致死的孩子降為十一人,但今年有十七人 受虐(如表2-2),其中五成被活活打死、近四成被悶死;其中毒媽媽、醉爸爸的 藥酒癮問題已竄升到肇禍原因第二位。兒盟提出,債務、藥酒癮導致的健康問題 以及婚姻衝突等造成家庭黃金三角崩盤(如圖2-2),而促使這些悲劇產生。孩子 被虐原因中,第一位是婚姻衝突、約七成七,父母藥酒癮問題以二成三的高比例 成為肇禍第二位。虐待致死的加害人過去是父、母、同居人、保母等,如今母親 加害的比例暴增為五成,養父、母也加入虐待行列。分析母虐子成因,在正常婚 姻關係內僅一成三,八成七不是未婚、同居就是再婚。這可能是女性撫養子女不 容易,加上層層壓力累積下,很可能將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林倖妃,2006)。

另外兒盟指出,若以近幾年發生數來看,九十三年攜子自殺造成二十七個少 年兒童無辜陪葬,九十四年略降為二十一人,九十五年還沒結束就有三十三個孩 子因家長自殺,跟著命喪黃泉,驟增近五成,可見愈來愈多家庭以最激烈的手法 解決問題。走上絕路的原因,經濟困難最常見,其中七成一是因失業、被倒會、

欠債、經商失敗等。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公司裁員、地下錢莊逼債等都 會造成父母逃避難關而帶孩子走上絕路。令人怵目驚心的是,加害對象過去多是 父親或母親單方各佔超過四成,父母一起帶著孩子自殺僅一成五,今年卻暴增到 三成七(林倖妃,2006)。

(29)

經濟

家庭/婚姻關係

健康 圖2-2 家庭黃金三角圖 表2-2 近三年受虐致死或遭父母脅迫死亡數

死亡原因

年度 受虐致死 攜子自殺 總數

93 年 27 27 54

94 年 11 21 32

95 年 17 33 50

總數 55 81 136

資料來源:17 虐死兒半數係活活打死,林倖妃,2006 年 12 月 28 日,中國時報,

A17 社會新聞版。

綜觀言之,若以家庭系統、家庭危機及生命週期理論來評估,分析台灣社會 的高風險家庭,可發現當家庭中父母次系統出了問題,連帶影響整個家庭成員,

且家庭在面臨以上家庭發展週期中的危險任務及經濟壓力時,在問題解決能力、

角色責任、情感反應、行為控制能力均是不足的,可能因此才引發兒虐與自殺等 事件。

(二)家庭功能失調的原因

曾端真(1993)認為任何家庭都可能在某些層面不夠健全,此非意味家庭功 能失調,唯有當某些層面的問題持續太長的時間,成為家庭成員間的主要互動模 式與個體的主要特質,同時阻礙個體的成長與發展時,此家庭才可說是失功能家 庭。陳麗英(1995)也認為家庭功能的失調是指家庭的模式失去其功效及產生苦 惱的症狀。

(30)

張耐(2002)指出家庭功能失調的原因如下:

1. 家庭角色定位不明:如父不父、子不子。

2. 家人關係不適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可能太嚴及太黏,或者是太鬆散、

疏離及緊張。

3. 家庭成員有人格及心理問題:例如家庭成員當中有人吸毒、酗酒、虐待等 人格異常狀況。

4. 家庭成員溝通不良:家庭成員之間因為溝通不良,彼此之間有代溝、誤解 或偏見。

5. 婚姻關係不和諧:因為失婚或外遇,導致家庭問題產生。

6. 管教不力:由於現今社會大多為雙薪家庭,夫妻皆出外工作,角色負荷沉 重,無法全心全力管教子女,易導致子女有行為上的問題。

7. 家庭缺乏支持;社經地位低或封閉的家庭,往往缺乏外界支援而被孤立,

如家中母親因癌症過逝,父女也相偕自殺。

(三)家庭功能失調的現象

曾端真(1993)提出失功能的家庭的現象如下:

1. 病態的溝通模式:下列三點為家庭中最常見的不良溝通現象

(1)雙重束縛式溝通:家人發出的訊息同時包括二個互相矛盾的訊息,使 得接收者陷於兩難境地。子女若長期處於雙重束縛的溝通中,將導致 矛盾關係,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2)口語與非口語表達不一致:當口語內容和非口語方式表達二者不一致 時,接收訊息者將無法分辨何者才是真正的訊息,容易造成溝通不良。

(3)偽裝式的溝通:家庭成員常為了避免衝突,或害怕面對問題,而掩飾 內在感受。雖然能使家庭維持和諧的假象,卻無法解決隱藏的衝突。

2. 黏絆或疏離的關係

過度黏絆的家庭,個人容易失去自我;反之過度疏離的家庭,家人容易各自

(31)

為政,缺乏家人一體感。在黏絆或疏離的家庭中,易導致不良少年行為、身心症,

甚至許多亂倫行為都是因界域及角色的功能失常所致。

3. 家庭生命週期進展困難

失功能的家庭中,缺乏因應危機的能力。家庭系統若過於封閉,將陷於對抗 變動之境,如母親因癌症過逝九小時後,父女也相偕自殺,而不願向外求援;反 之,如果家庭系統過度開放,家庭將時時處於變動之中。這兩種現象均會阻礙生 命週期的進展。

4. 家庭迷思充斥

失功能的家庭中有許多家庭規則,這些規則代代相傳,家人奉為圭臬,以免 破壞家庭既有的衝突。這些規則稱之為家庭迷思,有些不合時宜的「毒性教條」,

如棒下出孝子,大人永遠是對的等,它會阻礙親子關係與夫妻關係(鄭玉英、趙 家玉譯,1993)。

5. 家庭中出現「替罪羔羊」

失功能的家庭易導致子女成為「替罪羔羊」。如:產生偏差行為或身體疾病 等。當家庭系統生病時,子女是最易受害的對象,因為孩子尚未獨立較依賴家庭,

且缺乏避免傷害的應變能力(曾端真,1993)。

總而言之,對於良好或不良家庭功能內涵的探討,用意不在將功能不良家庭 加以標籤,而是能透過對功能不良內容的探討,更深入了解家庭的運作,了解本 土的家庭型態,並提供介入提升家庭功能的途徑。

(32)

第二節 憂鬱的內涵

壹、憂鬱的意義

憂鬱一詞所指的涵義非常廣泛,不同的學者因研究取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 界定,茲分述如下:

一、視為心理反應

憂鬱是一種處於低調,悶悶不樂的情緒狀態,正常者與病態者都可能有此一 現象,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高桂足,1974)。而 Powell 在1983年指出憂鬱是 一種複雜的感覺,包括無助的、低自尊心,並且內心時常覺得將有不吉利的事發 生(引自王黛玉,2005)。

二、視為一群症狀

憂鬱是屬於憂鬱、悲傷、消沉等多種負向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從正常 人到病態者都可能有此一現象,只是程度輕重與時間長短的差別而已。其反應可 能從情緒、生理、心理以及行為等方面表現出來。輕度憂鬱者大多是悲觀自責、

無精打采;重度憂鬱者除了心理上陷入極度悲傷絕望外,生理上也會產生口渴、

頭痛、心悸等症狀(張春興,1992)。

三、視為臨床上的心理疾病

依美國精神醫學會的DSM-IV精神疾病診斷手冊(孔繁鐘、孔繁錦譯,2000)

所訂定的標準,憂鬱症分為三個主要類別:重鬱症 (Major depressive) 、低落性情 感疾患 (Dysthymic Disorder) 及其他未註明之憂鬱性疾患。

四、視為一種連續向度的複雜現象

在1991年 Cantwell和Baker 將憂鬱分為:1. 單一症狀:泛指負面情緒。2. 多 面向的症狀:如沒有胃口、失眠等。3. 徵候群:包含生理與心理方面,已列入異

(33)

常的範圍。4. 精神異常:泛指有特定症狀的疾病,亦會讓個體功能喪失。

Petersen, Compas 和Brook-Gunn 在1993年將青少年憂鬱分為三個取向:1. 憂 鬱心情:當失去重要關係會伴隨恐懼、憤怒、羞愧等負面情緒。2. 憂鬱徵候群:

包括害怕失敗、追求完美、哭泣、退縮行為、身體病痛、攻擊行為等。3. 臨床上 的憂鬱:與DSM-IV的重鬱症診斷標準相同,只要符合以下五個(或以上)標準,

且持續最少二個星期以上(1)幾乎整天都是憂鬱的;(2)對於愉悅的事物失去 興趣;(3)體重急遽變化;(4)有睡眠上的問題;(5)心理動機過激或過緩;

(6)沒有精神;(7)無用感或太過罪惡感;(8)專心度下降或決策能力下降;

(9)有自殺念頭或企圖。Compas, Ey與Grant 在1993年提出憂鬱的延續性假定,

認為個體所呈現的憂鬱行為會在此連續向度上變動,即經歷憂鬱心情→憂鬱徵候 群→臨床上的憂鬱(引自李仁宏,2004)。

綜合上述,憂鬱一詞是有程度內涵的,從輕度到重度,使用時必須謹慎區別。

所以一般人所指的「憂鬱」是負面情緒的代名詞,是正常人也會有的感受;再嚴 重些除了負面情緒又加上身心徵候群即是「憂鬱傾向」;更嚴重的就是臨床診斷 的「憂鬱症」。本研究並不是要診斷或標籤兒童是否有憂鬱症,而是辨認出高危 險群兒童,以提供預防輔導的參考,因此研究者將採用Petersen, Compas與

Brooks-Gunn憂鬱定義中的第二層次,即憂鬱徵候群作為「憂鬱傾向」的定義:亦 即憂鬱傾向是指一個人感到嚴重的心情低落,並伴隨著哭泣、退縮行為、身體病 痛、攻擊行為等多種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

貳、憂鬱的分類

目前學界對憂鬱的分類尚無一致的定論,整理相關文獻,可概分為病因、症 狀、嚴重度、臨床上的表現等四個向度。

若以「病因」為分類依據,可區分為以下二種:1. 原發性憂鬱:為體質或遺 傳因素使然;2. 次發性憂鬱:為其他生理疾病引起的憂鬱(徐世杰,2003)。高

(34)

源令(1992)也將病因分為生理因素與心理因素。就心理因素來看分為三方面:

1. 行為方面:如習得的無助;2. 認知方面:對自己、未來、世界有負面看法;3. 發 展方面:包含失親、家庭因素(父母親過度要求)、親密的人際情境需求。Morgan 在1985年將憂鬱分為六類:1. 被剝奪愛的憂鬱:失去母親的照顧;2. 造成退化的 憂鬱:源自身體受虐;3. 激烈的憂鬱反應:失去親愛的人後,所表現出的退縮、

無助及失去胃口;4. 慢性的憂鬱反應:自嬰兒期起,多次和母親分離、母親有慢 性憂鬱、自幼即有自殺意念者易有此類反應;5. 偽裝的憂鬱反應:此種憂鬱容易 在學生身上見到,如藥物濫用、學業失敗、違規等;6. 內因性憂鬱:由基因決定,

大人、小孩皆有(引自楊妙芬,1996)。

其次若以「症狀表現」作為分類依據:依學者(沈楚文,1987;陸汝斌,1990)

看法,可歸納為:1. 認知方面:無助、無望、自責、死亡意念;2. 生理方面:食 慾減低,失眠或過眠,體力減退;3. 行為方面:話少、動作少且慢,有時會出現 激躁行為,自殺行為亦為症狀之一;4. 情緒方面:沮喪、悲傷、情緒低落。

再者,若以「嚴重度」作為分類依據,可將憂鬱區分為1. 神經症憂鬱:批評 自己、挫折容忍力低;2. 精神症憂鬱:以憤怒、生氣應付挫折(魏麗敏,1990)。

最後若以「臨床上的表現」為分類依據,則可區分為單極性情感疾患 (unipolar):如憂鬱;雙極性情感疾患 (bipolar):如躁鬱(楊妙芬,1996)。

綜上所述,兒童的憂鬱情緒會對其生理、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加上兒童的 表達能力不佳,易有偽裝的憂鬱。故在診斷兒童的憂鬱傾向時,宜就生理、行為、

認知、情緒,四方面來加以綜合判別。故本研究採用沈楚文(1987)、陸汝斌(1990)

的看法,以利研究的分析與進行。

(35)

叁、憂鬱的理論基礎

憂鬱理論的發展演進,始於1917年Freud的精神分析學派,繼而到1960年代自 我心理學派的自我及客體意象,1970年代轉而重視憂鬱人格理論與父母家人的互 動型態,進而到了1980年代的習得無助模式,以及1990年代的人際關係理論。

鑑於一般憂鬱理論現象和兒童憂鬱理論觀點對憂鬱成因分別有不同的看法,

且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的關係,故僅特別介紹與本研究相關之 理論作為參考。

一、心理動力觀點

(一)精神分析學派

Freud認為憂鬱是一種對失落的反應,其形成的演進歷程可視為一種防衛機 轉,過程如:1.個體感受到失落(例如:失親);2.害怕被遺棄,所以情感轉移至 他人;3.認同他人並內化成自我的一部分;4.把攻擊自己,視為對傷害自己的人之 一種攻擊。所以個體壓抑失親情緒在潛意識,並歸咎於自己,導致自我嫌惡而產 生憂鬱(引自康維芬,2006)。

(二)依附理論

由Bowlby提出,強調嬰兒與主要照顧者間的情感連結。當嬰兒從主要照顧者 得到安全依附,才能有自信進行探索其他活動。所以幼年原生家庭中的經驗:如 失去父母、被告知不被喜愛或沒能力、努力達到父母的高期待,卻仍無法與父母 建立依附關係,均會導致個體的憂鬱(引自蘇曉憶,2005)。廖小慧(2001)的 研究發現憂鬱症母親的不安全依附來自兒時負面經驗,且會影響目前的夫妻及親 子關係,並將憂鬱傳給子女。

綜上所述,精神分析與依附理論均強調個體早期與父母的互動經驗,也指出 人類的驅力是想尋求依附關係的,若未能完成此心理發展任務容易形成憂鬱。這 有關憂鬱形成的觀點為後續研究提供方向,但缺點是不易透過實證研究加以驗證。

(36)

二、認知行為觀點

是實務工作中,普遍用來治療憂鬱患者的理論觀點,相關理論甚多,以下僅 就本研究相關理論介紹如下:

(一)Beck的憂鬱認知理論

1.憂鬱認知三元素:即是對自己、對世界、對未來抱持負向的看法。

2.負向的認知基模:基模是對過去經驗所做的推論,形成一種穩定的思考型 態,憂鬱者傾向接收負面訊息。

3.認知扭曲:憂鬱者具有錯誤的邏輯推理:(1)任意推論;(2)斷章取義;(3)

過度概化;(4)誇大和貶低;(5)個人化;(6)兩極性思考(引自李仁宏,

2004)。

(二)Seligman的習得無助歸因模式

Seligman 的憂鬱習得無助模式指出,若個人經驗到自己無法控制的事件,導 致後來對該事件的毫無反應,同時也會導致動機、情緒及認知三方面合併的缺陷,

這種缺陷即為習得無助的缺陷。之後Abramson、 Seligman 、Teasdale於1978年加 入歸因型態,形成習得無助感的修正模式,此模式有三個向度(引自邱一峰,

1996): 1.穩定性 (stability):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穩定的因素,則易導致慢性憂 鬱,且會預期此負向事件會再發生;2.廣泛性 (globality):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穩 定的因素,則預期此負向事件會發生在其他情境或事件上,且憂鬱情形也會廣泛;

3.內控性 (internality):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內控的因素則易產生低自尊。

根據習得無助理論,憂鬱可界定為在動機 (motivational)、認知 (cognitive)、

情感-身體的 (affect-somatic) 和自尊 (self-esteem) 四方面的缺陷。本模式有三個 前提:一為預期有嫌惡事件 (expected aversiveness) ,認為很有可能會發生嫌惡事 件或結果,而認為一些可欲的結果是不可能的。二為預期到無法控制感

(expecteduncontrollability) ,憂鬱的發生有部分是個人預期自己無控制感所致,個

(37)

體若經驗到自己不可控制的事件,易導致後來對該事件的無反應,也會導致動機、

認知和情緒上的缺陷。三為不適應的歸因型態,憂鬱的產生乃是因個體具有將負 向事件習慣地歸因為內控、不穩定和特定的因素,因此使個體經驗到一般性和持 續性的無助感(引自邱一峰,1996)。

(三)Nezu的憂鬱問題解決模式

Nezu提出憂鬱的問題解決模式,認為憂鬱是個體與環境互動所產生的,其中 包含四個互動因素:1.主要的負向生活事件 (major negative life events);2.目前面 臨的問題 (current problems);3.問題解決因應 (problem-solvingcoping);4.憂鬱症 狀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引自陳錫銘,1992),其互動關係如圖2-3所示。

主要的負向生活事件 問題解決因應

目前的問題 憂鬱

圖 事件、目前的問題、問題解決因應與憂鬱之 關係 資料來源:陳錫銘,1992,憂鬱的主要認知行為理論,頁 9。

鬱的問題解決模式認為,主要的負向生活事件會導致問題的發生,同樣的 目前

2-3 主要生活 相互

面對的問題也會導致生活改變,此兩者皆為壓力之來源,必須加以因應以解 除壓力,否則會產生負向的後果,而導致憂鬱的產生。此種長期下來形成的負向 情感狀態,乃導因於環境的壓力、立即的情緒反應和問題解決因應歷程間的交互 作用,若缺乏有效的問題解決策略,則易產生憂鬱。所以此理論強調個人因應技 巧與社會網絡的重要性(引自陳錫銘,1992)。因此在輔導方面除了教導因應問 題的技巧外,還必須考量憂鬱兒童的社會支持網路。

(38)

三、人際互動觀點

模式

傾向特質的個體可能助長人際問題的產生。因為當 個體

的觀點,認為憂鬱的產生乃是由「反應-隨機正 增強

佳導致憂 鬱持

調比 重,

面:社會學習論者Orvaschel, Walsh-Allis和Ye 在1988年提 出憂

(一)Coyne的人際互動

Coyne在1976年指出具憂鬱

表現憂鬱症狀時,身邊朋友會給予關心,但若憂鬱行為久未消弭時,身邊朋 友便會產生負面情緒不願和他交往且極力避開,所以人際關係不佳的結果又加重 他們憂鬱的情緒(引自李仁宏,2004)。

(二)Lewinsohn的憂鬱行為理論 Lewinsohn在1974年從行為學派

」的比例減少所致,也就是說當個體在表現適當的良好行為時,未馬上給予 隨機增強,就會消弱該行為並產生憂鬱症狀(引自陳錫銘,1992)。

總之,人際互動觀點無法解釋最初憂鬱形成的歷程,只強調人際不

續的過程,亦即個體從環境中所獲得的知覺會增強個人的憂鬱。而認知理論 則重視既有基模,對事件的知覺及憂鬱三者的關係。雖然二者均強調對事件的知 覺,唯不同之處在於前者重視人際拒絕在憂鬱發生後使憂鬱持續的影響。

上述各理論切入角度不同,在認知、心理、人際方面等,各有不同的強 所以對相同家庭結構下,提出有人會憂鬱,但有人卻不會的多元成因的證明。

然而除了心理動力觀點為憂鬱的形成提供了很多說明,認知與人際觀點並未證明 負向認知基模與社交功能不佳是如何形成的?再者,社交功能不佳與負向認知究 竟是個體憂鬱的成因抑或是罹患憂鬱後的產物?以下可由一些研究結果的整理獲 得可行的研究方向。

首先在認知基模方

鬱模式是模仿雙親而來,因此父母為憂鬱症患者,其孩子罹患憂鬱的機率較 常人高出三倍。其次在人際功能不佳方面:Compas在1987年的研究發現不良的家 庭關係會使青少年處於憂鬱的高風險中。另外Keitner與Miller也指出有問題的家庭

(39)

互動易觸發憂鬱症,接著憂鬱症會使人際適應上發生困難,最後影響家庭功能,

而且個體是由家庭的互動關係學習到最初的社交技巧(引自李仁宏,2004)。

根據以上這些研究的發現以及心理動力觀點,可得知家庭互動關係與個體憂 鬱的

以接受兒童會罹患憂鬱症,因為他們認為孩子的情緒是 一時

著兒童的認知情緒、思 考與

形成有關,但何種家庭互動型態容易導致憂鬱是值得深入探討研究,因此本 研究擬從家庭功能的變項來了解其與兒童憂鬱的相關,以提出預防與介入的參考。

肆、兒童憂鬱

一、兒童憂鬱的意義與盛行率

(一)兒童憂鬱的意義 對於成人而言,是難

的,很快就會雨過天晴,然而自60年代後所做的研究指出,兒童被證實會罹 患憂鬱症或其他的心理疾病。根據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的調查報告指出 兒童罹患憂鬱症的盛行率為2%,而青少年憂鬱症的盛行率為4-8%,其中有二到四 成,成年後會轉變成躁鬱症(王建楠、吳重達,2004)。而近年來兒童、青少年 因憂鬱症產生自殺企圖及自殺死亡率也逐年增加,值得學校、家長、社會關切。

事實上現代父母工作忙碌,無暇關心子女,而外在世界對兒童而言是充滿未知,

無法捉摸的世界,來自父母期望的課業壓力(補習),同輩的壓力和對新奇事物 的恐懼都能在小小心靈中產生煩惱,而這些挫折,不快樂慢慢累積的結果,就會 形成長期且更嚴重的情緒低落,對於兒童是一種困擾。

「兒童憂鬱症」是一種腦部或者精神上的疾病,影響

行為。兒童的憂鬱症不像成人有明顯的症狀指標,加上這時候孩子的感情尚 未成熟,情緒表達能力不夠,當他們在情緒低潮時,表現的行為有時似乎不一定 與情緒的低落相關,然而他們的偏差行為、激烈的情緒反應或整體行為的改變,

常常是憂鬱症的徵兆。大人們卻很容易因為這些「偽裝的憂鬱」而以為這些只是 孩子偷懶的藉口(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2006)。

(40)

兒童憂鬱最明顯的症狀是活動力突然減弱,對於以往的嗜好或遊戲失去興 趣,有時甚至會突然莫名奇妙地大哭起來。罹患憂鬱症的兒童多半不會自動好起

之估計,會因為年齡、種族、研究工具、研究方法、

評估

行 率約

現在

憂鬱的症狀與影響

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狀的看法有兩派。第一派認為憂鬱 症狀

來,情緒的低潮若不處理可能演變成較嚴重的憂鬱症,且當兒童出現憂鬱症時更 時常合併著其他的疾症。兒童的憂鬱症可能與一般的悲傷或沮喪無法區分,但在 比較嚴重時,症狀會與成人的形式較類似。而且一般的悲傷與不正常的憂鬱,可 以嚴重度、持續時間與情緒的品質來區分(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2006)。

(二)兒童憂鬱的盛行率 青少年憂鬱疾患盛行率

時期等不同的因素,導致最後呈現的數據有所差異(楊浩然,2002)。

在美國針對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病患的相關研究指出,兒童憂鬱症的點盛 在0.4%至2.5%間,青少年憂鬱症的點盛行率約在0.4%至8.3%間(周桂如,

2002)。美國對憂鬱症的百年回顧研究中,指出罹患憂鬱症的年齡下降,很多小 孩和青少年都罹患,一項以304位國小及中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發現21%的受試者在 兒童憂鬱指標上的得分為輕微到中度憂鬱,7%為嚴重憂鬱(邱一峰,1996)。

根據董氏基金會(2002)以臺北縣市國、高中職學生為對象所做的調查發現,

的七年級生每五人就有一人(21.8%)有嚴重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從張高賓

(2005)的研究中發現,國小學童有22.1%疑似有憂鬱症狀,重度憂鬱者則占全部 的3.8%。

二、兒童

(一)兒童憂鬱的症狀 Kovacs和Beck認為對

是觀察模仿大人的憂鬱症狀。第二派認為大部分兒童與青少年不會直接表達 憂鬱,因此需從行為和症狀來推測(引自李仁宏,2004)。

(41)

在症狀方面如前述「憂鬱的分類中」採沈楚文等學者的分類,這些均是屬於 典型的憂鬱現象,另有些非典型的憂鬱現象,也就是從問題行為來推測。如1. 情 緒不安、不耐煩、易怒、過動;2. 反向行為:如:強顏歡笑,不願承認自己有憂 鬱情緒,但卻呈現退縮、拒絕社交;3. 出現逃避及不適當的行為,例如:吸強力 膠、抽菸、飆車、偷竊、說謊、翹課、逃學等(徐世杰,2003)。

因為兒童憂鬱表現出的症狀與成人不完全相同,有時以易怒或暴力來傳達憂 鬱心情卻易被誤認為青春期的叛逆,或呈現過動而被誤判為ADHD,此外如學業退 步、人際關係惡化也可能是憂鬱的徵兆之一,這些卻常被當作問題兒童處理,因 此多了解相關資訊是有助於教育人員及家長警覺兒童的憂鬱情緒。

(二)兒童憂鬱的影響

兒童憂鬱的症狀表現在生理、心理、認知、行為等四個方面,其影響也就此 四方面產生一些深入的變化,茲說明如下(徐世杰,2003):

1.生理方面:如前述的生理症外,尚有自律神經失調,如消化不良、便秘、

免疫力降低,因此會影響兒童生理。

2.心理方面:產生無助感,常會以攻擊、暴力來暫時逃避憂鬱。

3.認知方面:自卑、對前途不抱希望、覺得生活沒目標、自責並產生罪惡感、

常有負面想法,嚴重者會有自殺念頭。江宜珍(2003)研究指出可由國小 學童的憂鬱程度來預測其自殺意念的發生。

4.行為方面:憂鬱使兒童無法專心,喪失學習動機,因此有礙其學業表現;

其次在人際交流上也會顯得退縮,及其易發怒及無精打采的模樣也會使同 儕疏遠他們,造成人際關係不佳。此外環境適應能力也較一般人差,如懼 學症。

Aronen 與 Soininen ( 2000)在研究中指出兒童時期曾有憂鬱情緒者,將來罹患 成人憂鬱的可能性大增。鑑於憂鬱具有延續性及可逆性,且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功 能,嚴重者會造成自殺,因此希望就此主題作深入研究提出預防之道,以防憂鬱

(42)

情緒惡化成憂鬱症,並使憂鬱傾向的兒童回復到健康狀況。

三、兒童憂鬱的成因

哪些孩子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呢?茲分述如下(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2006):

(一)兒童有重要的喪失情形:十二歲以前有失去親人、朋友、家人、寵物、身 體的某個部份等,父母離婚或父母照顧生病的兄弟姊妹以致自己有被忽視 的感覺。

(二)兒童家族成員的心理健康方面有家族憂鬱症、酒癮、藥癮或精神疾病史。

(三)兒童本身有較嚴重慢性的生理疾病,例如:腦性麻痺、癲癇症。

(四)兒童的生活情境出現不良的溝通或不清楚衝突解決與表達的模式。

(五)兒童沒有學習或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採取情緒中心策略或逃避問題 而不是採以問題為中心的策略(周桂如,2002)。

(六)長期的壓力:兒童在身體或精神上有被嚴重虐待、疏忽的經驗;或承受著 比其他多數兒童更多來自於生理、情感、家庭(父母再婚或離婚)或社會 的長期壓力。

(七)身心發展遲緩或障礙的兒童。

由上所述可見形成兒童憂鬱的情況很多,一般學者認為是環境與基因共同作 用所引起的,以下由研究者整理相關文獻,將憂鬱的形成分以下幾個層面來探討。

(一)生理因素

1.生化因素: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如:去甲荃、腎上腺素 (NE) ,5-羥色胺 (5-HT)、巴胺 (DA) 的不足。

2.遺傳因素:由養子女與雙胞胎的研究證實憂鬱症會遺傳,而且研究也指出 雙親中有一人罹患情感性疾病,子女發病率超過10%,如雙親兩人均罹患 此疾病,則子女發病率高達50~75%(王建楠、吳重達,2004)。

數據

表 2-1  家庭生命週期及其發展任務     家庭生命週期各階段           家庭發展任務  1.  婚姻調整期  ( 從 結 婚 到 長 子 女 出 生,約 1.3 年)  1
表 2-3  家庭功能相關研究整理表(續)  研究者  研究  對象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廖秀萍  (2005)  高中職生  台中縣兩所高中職女學生雙親教 養態度、家庭功 能與憂鬱症狀之 相關研究  家庭功能受家庭經濟影響。  龔玫勳 (2007)  父母  不同家庭生命週期家庭功能之研 究  一、一般家庭中家庭功能運作正常,偏向正面。 二、「情感表露」層面是國人在家庭功 能上較薄弱之處。  三、不同性別、收入類型與家庭育有子 女數的受試者其知覺的家庭功能沒 有差異。  四、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家庭每
表 2-6  背景變項與憂鬱傾向相關研究彙整表  研究者  研究  對象  性別  年級  排行  兄弟姐妹數  家庭 結構  學業 表現  社經 地位  王黛玉  (2005)  國中  ×  ×  中間子女 4>2  有差異  李仁宏  (2004)  國中  女>男  ×  ×  有差異  ×  吳聰秀  (2006)  國小  女>男  ×  ×  有差異  差>優  高啟賢  (2004)  國小  女>男  張高賓  (2005)  國小  男>女  高>低  (×)獨生子女  (×)四人以上
表 4- 2  家庭功能 現況分析摘要表(n=739) 層面名稱  平均數  標準差 題數 每題平均得分 每題標準差  問題解決 35.65  7.47  8  4.46  0.93  角色責任與任務 38.30  6.67  8  4.79  0.83  溝通 34.86  7.47  8  4.36  0.93  情感反應 32.54  7.79  7  4.65  1.11  行為控制  31.46  10.24  11  2.86  0.93  整體家庭功能  172.88  21.03  42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We may observe that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 at integer values appears in the series expansion of the logarithm of the gamma function.. Several proofs may be fou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promote Gratitude Education by using Gratified Dream Savings Notebook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rrelative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 employees in the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by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