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網絡觀點看知識鑲嵌性、知識分享與新產品開發績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網絡觀點看知識鑲嵌性、知識分享與新產品開發績效"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網絡觀點看知識鑲嵌性、知識分享與新產品開發績效 Knowledge Embeddedness,Knowledge Sharing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With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方世杰 Shih-Chieh Fang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暨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教授 許文齡 Wen-Ling Hsu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生

摘要

本研究以團隊層次的角度,探討新產品開發團隊之網絡結構對知 識分享活動之影響,藉以驗證團隊成員之社會網絡型態,能對知識分 享意願與能力產生助益。並進一步探究團隊成員透過社會網絡互動,

是否能使成員將鑲嵌於團隊內的知識與他人進行分享,增加組織知識 流動,進而提升新產品開發績效。

在實證研究方面,本研究以2005年天下雜誌所統計之1000大製造 業為研究主體,並透過問卷調查(有效團隊樣本63隊)與迴歸分析法,

驗證本研究假設。研究結果顯示:群體中心性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 均無顯著影響;而網絡密度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則有顯著影響;組 織內團隊知識分享意願對於新產品開發績效有顯著影響,且知識分享 能力則對於新產品開發績效有顯著的影響;知識鑲嵌性確實會對團隊 社會網絡與知識分享產生影響效果;團隊社會網絡將透過知識分享的 中介效果,對新產品開發績效產生影響。

關鍵字:社會網絡、知識分享意願、知識分享能力、知識鑲嵌性、新產品 開發績效

Abstract

As knowledge is considered a key factor in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 knowledge sharing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n organization’s knowledge management. Meanwhile, due to the shortening of product life cycl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s indispensable in sustaining corporate suc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based manageme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is, in fact, a series of knowledge creation activity.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theory perspective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of team’s social network, knowledge sharing,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performance. Then, proposed to test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knowledge embeddednes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m’s social network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e top 1000 manufacturers in 2005 as ranked by the Commonwealth

Monthly were sampl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yielded 63 teams valid

responses. Multivariate analyses indicated that:(1)group Centralization did

not influence knowledge sharing willingness and capability, whereas

network density did;(2)knowledge sharing willingness and capability did

(2)

influenc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3) knowledge embeddedness did influence that team’s social network to knowledge sharing.(4)overall,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knowledge sharing between team’s social network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was supported.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Knowledge embeddedness, Knowledge sharing willingness, Knowledge sharing capability,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壹、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透過社會網絡觀點來看組織中個體與群體的知識分享,是近年來 一個熱門的話題(Sparrowe, Linden & Kraimer, 2001;Baldwin, Bedell &

Johnson, 1997)。新產品開發團隊需要透過團隊成員間所建立的社會關 係網絡,透過知識的交流、完成新產品開發工作。團隊成員間透過所建 立的合作關係網絡,將所擁有的獨特能耐在網絡內進行分享,形成知 識分享的合作網絡。

此外,Tsai and Ghoshal(1998)在其研究中指出,促進企業內部跨 單位間的知識交換,將有助於產品創新的工作,亦點出部門之間的知 識交換對於企業建立與維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性。Probst et al.(2000)曾提 到企業內的個體會藉由與群體之間的人際網絡關係進行傳遞知識,當 在社會網絡中越是佔據核心的網絡位置的地位,越是能夠獲取更多的 資訊與資源。在多數的知識管理研究中,主要研究的焦點在企業的內 隱知識,認為企業的人際網絡是知識傳遞的管道,了解企業人際網絡 的狀態,也可以看出企業中內隱知識的傳遞的過程與流量。

方世杰等人(2005)的研究上亦指出在知識市場的機制下,建立高 度社會網絡的關係機制將有助於知識創造的效率。基於此,引發本研 究藉由建構新產品開發的情境下,團隊內成員如何透過社會網絡與他 人互動來進行知識創造的工作。因此,本研究欲嘗試探討不同的社會 網絡型態下的產品開發團隊對於知識分享的意願與能力上的影響有何 不同之風貌。

由於顧客對於產品的需求快速改變,再加上企業間競爭激烈,使 得產品生命週期日益縮短,企業發展新產品與新方法的能力逐漸成為 企業的長期生存與成長的關鍵因素(Zander & Kogut, 1995)。新產品開發 的核心在於分享與整合現有知識,藉此激發新知識,進而將新創知識 應用於新產品研發。知識能否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被有效分享與應用,

成為影響新產品開發績效的關鍵因素,由此也可瞭解到知識創造活動 對企業新產品開發影響之程度。

新產品的開發從創意發想到新產品上市階段的期間,皆需要團隊 成員在經驗與專業知識上的交換與結合。Hansen(2002)從網絡觀點探討 新產品開發團隊進行知識分享,不但可以使知識在組織內部流通,更 能縮短新產品開發的時間。當知識在團隊內充分流通,不但可以加快 新產品開發的時程,更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開發成本 (Hooper &

Postrel, 1999),因此企業是否能夠有效的進行知識管理被視為是新產

品開發過程中的主要課題(Madhavan & Grover, 1998)。此意味著團隊成

(3)

員之間的知識分享將成為新產品開發成敗之關鍵。本研究嘗試就社會 網絡的觀點,將新產品開發團隊視為一整體網絡結構,探討在新產品 開發團隊中,知識分享對於新產品開發績效的影響程度。

在知識的傳遞過程中,由於知識本身的性質不同,而使得團隊成 員在進行知識分享時面臨極大的挑戰。根據 Simonin(1999)的研究指出 某些知識鑲嵌性會因為其特性因素而造成知識分享上的困難,進而影 響到知識分享的績效。而 Dixon(2000)從知識本身特性去探討對知識移 轉績效之影響,發現確實有某些知識特質會對知識移轉產生影響。近 年來學者逐漸從社會性的觀點探討知識移轉僵固性的課題 (Brown &

Duguid, 1991),強調知識的產生過程是經由個體之間所形成的特定性 關係與結構中互動與學習,進而創造知識(Tsai & Ghoshal, 1998; Dyer

& Nobeoka, 2000; Yli-Renko et al., 2001)。此外,亦有相關研究指出,

知識蘊藏於特定網絡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鑲嵌特性(Embeddedness),

其所代表的意義除了上述知識特性外,更加凸顯知識是存在於共同網 絡,並且需要透由頻繁、緊密的互動過程才能具體呈現知識的全貌 (Madhavan & Grover, 1998;Birkinshaw et al., 2002),發揮知識的價值性。

Hedlund(1994)亦強調企業有必要了解知識鑲嵌性的一面,特別是它難 以清楚表達內隱知識的模糊性,才能有助於組織活動之形成。因此,

本研究將知識特性納入探討其對於新產品開發專案進行時的知識分享 績效之影響。本研究嘗試就不同的知識鑲嵌性對於新產品開發團隊在 進行知識分享時的影響程度進行探討。

綜合上述,本研究擬從社會網絡的觀點,探討有哪些因素會影響 團隊成員知識分享的意願與能力,與鑲嵌性知識將如何對知識分享意 願與能力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新產品開發績效。故,本文之研究目的 包括(一)從團隊分析層次,探究如何藉由社會網絡增加成員知識分享,

進而形成團隊內共享的知識,並對團隊績效產生實質的影響效果。(二) 建構新產品開發團隊社會網絡、知識分享與績效表現之間的關係。(三) 探究「知識鑲嵌性」是否會影響團隊內網絡與知識分享的關係。

貳、文獻探討與假設推論

2.1 社會網絡對知識分享的影響 1. 群體中心性對知識分享之影響

群體中心性代表群體內權力的集中程度,即群體其他人依 賴中心性人物的多寡。當一個群體內之權力太過集中時,使得團 隊成員過於依賴少數幾個人,將影響到整個群體內知識分享之 意願,使團隊內實際所產生的知識效益變得非常有限,相對的,

當一個群體中心性程度很低時,顯示團隊成員互動不會集中在 少數成員上,將有助於團隊成員之互動,形成互賴之工作團隊 而有利於團隊知識分享(Wasserman & Faust, 1994; Molm, 1994)。

在一群體中權力集中在少數個人身上,使得互動常集中在少數

幾個人身上,進而影響知識分享之能力。由於過去針對群體中心

性之研究尚屬稀少且多半對群體中心性對知識創造抱持負面評

價,因此本研究採用 Sparrowe et al.(2001)之觀點,認為當群體中

心性越高的群體,對於群體知識之創造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提

出本研究假設 H

1a

H

1b

(4)

H

1a

:新產品開發團隊的「群體中心性」愈高,對於新產品開發團隊的

「知識分享意願」有顯著負面影響。

H

1b

:新產品開發團隊的「群體中心性」愈高,對於新產品開發團隊的

「知識分享能力」有顯著負面影響。

2. 密度對知識分享能力之影響

網絡密度所強調的是團隊成員間平均互動之強度。當網絡密 度愈高時,意味著團隊成員間之互動關係愈多,產生知識分享、

交換之機會相對增加。在本研究中,當團隊成員之網絡密度愈高 時,代表團隊成員間之連結關係愈多,有助於提升團隊成員對 於知識分享之意願(Nonaka & Takeuchi, 1995)。當團隊成員間互動 程度高時,透過團隊內互動過程,有助於團隊成員搜尋到有助 於新產品開發之知識 (Tsai & Ghoshal, 1998; Hansen, 1999; Tsai, 2001)。提出本研究假設 H

2a

H

2b

H

2a

:新產品開發團隊的「密度」愈高,對於新產品開發團隊的「知識 分享意願」有顯著正面影響。

H

2b

:新產品開發團隊的「密度」愈高,對於新產品開發團隊的「知識 分享能力」有顯著正面影響。

2.2 知識分享對新產品開發績效之影響 1.知識分享對於專案完成時間之影響

Nonaka et al.(2000)指出,當團隊內部知識分享活動越密集 成員可隨時獲得新知識,進而不斷創造出新知識。團隊成員對知 識分享的意願越高,意味著知識擁有者願意將與新產品開發有 關的知識與他人做分享,而知識需求者也願意去學習被分享的 知識。因而對新產品專案的開發速度有所幫助。在進行知識分享 的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搜尋與吸收的能力,將有助於降低在尋 找有關新產品開發相關知識的時間(Hansen, 1999),並能夠減少 重蹈覆轍或是重新摸索的時間(Dixon, 2000),進而加快新產品開 發專案的發展速度。這對於新產品開發團隊在開發新產品上有很 大的幫助。因此本研究認為當團隊知識分享的意願與能力愈高時,

愈有助於知識在團隊內流動,將可降低新產品開發時所需付出 的時間與成本(Hansen, 1999),促使專案工作早日完成。綜合上述 觀點,推論出假設 H

3a

H

3b

H

3a

:新產品開發團隊的「知識分享意願」愈高,對於新產品開發的

「專案完成時間」有顯著正面影響。

H

3b

:新產品開發團隊的「知識分享能力」愈高,對於新產品開發的

「專案完成時間」有顯著正面影響。

2. 知識分享對於產品創新程度之影響

開發嶄新產品是企業的競爭利器,因此產品創新成為企業

的關鍵成功因素(Brown & Eisenhardt, 1995)。Tsai (2001)認為知識

分享提供成員間互相學習與合作的機會,並刺激新知識的創造

(5)

及增加組織的創新能力,使組織內部可透過知識的交換與流動,

將與產品有關的知識,分享至所需的成員手中。因此,本研究認 為透過團隊知識分享的意願與能力的提升將有助於知識創新與 激發出更多的創意,可使組織成員越願意也越容易進行有關新 產品開發的市場與技術知識分享,而藉由新產品開發的過程轉 換此創新知識,並具體呈現在產品的創新程度,為企業創造更 多價值。綜合上述可提出假設 H

4a

H

4b

H

4a

:新產品開發團隊的「知識分享意願」愈高,對於新產品開發的

「產品創新程度」有顯著正面影響。

H

4b

:新產品開發團隊的「知識分享能力」愈高,對於新產品開發的

「產品創新程度」有顯著正面影響。

3. 知識分享對於產品品質之影響

企業投入新產品之開發工作,除了希望能在市場上取得 先佔優勢外,更希望在產品品質上能獲得顧客的滿意,以賺取 更高的利潤。因此,本研究認為當組織內成員之知識分享意願提 高時,表示其較願意分享與新產品相關之專業知識,因此對於 所研發之產品的各方面品質有所幫助;另一方面,當新產品開 發專案成員擁有較強的知識分享能力時,其可即時搜尋到所需 知識,並將所學習到知識善加吸收與運用在新產品開發活動上,

此種能力可促使新產品在品質上之績效增加。綜合上述可提出假 設 H

5a

H

5b

H

5a

:新產品開發團隊的「知識分享意願」愈高,對於新產品開發的

「產品品質」有顯著正面影響。

H

5b

:新產品開發團隊的「知識分享能力」愈高,對於新產品開發的

「產品品質」有顯著正面影響。

2.3 知識鑲嵌性對新產品開發團隊社會網絡的知識分享之影響

組織知識並非僅是個人知識的加總,更是指引組織內成員共同行 動與互動的準則(Grant, 1996)。過去學者對於知識鑲嵌性之相關研究,

均認為知識鑲嵌性的不同足以影響知識分享的績效。知識分享的目的 在於取得新知識或技術,在此過程中知識鑲嵌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新產品開發團隊透過網絡關係進行知識分享時,若能夠考慮到知識的 鑲嵌性,將較容易取得理想的分享效果。

在本研究中,當團隊成員所欲分享的知識是有助於團隊成員間形 成共同行動方針與互動模式時,將有助於產生共有知識,進而有利於 團隊內進行知識分享之工作。Teece(1996)認為技術的發展會依據過去 開發經驗而產生,組織技術知識的能耐就是過去知識創造的累積,因 此,本研究認為在進行知識交流的過程中,團隊成員若能藉由分享過 去開發產品所學到之知識,提升知識的分享。 綜合上述可提出假設

H

6a

H

6b

H

6c

H

6a

:開發新產品所需的知識特性為「集體性」時,對於新產品開發團

(6)

隊在知識分享上有顯著影響。

H

6b

:開發新產品所需的知識特性為「相依性」時,對於新產品開發團 隊在知識分享上有顯著影響。

H

6c

:開發新產品所需的知識特性為「專享性」時,對於新產品開發團 隊在知識分享上有顯著影響。

參、 研究方法

3.1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產品開發團隊之網絡結構對於分享知識的動機 與意願之影響,進而影響新產品開發之績效。另外亦加入調節變數-

知識鑲嵌性,探討知識鑲嵌性是否有助於知識分享與新產品開發績效 的提升。綜合相關的文獻探討,再加上所欲探討之研究問題,發展出 本研究之實證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一 本研究架構 3.2 變數之操作行定義

本研究主要探討團隊社會網絡、知識分享、知識鑲嵌性與新產品開發 績效四大構面之關連性研究,各名詞之操作型定義如下:

1. 群體中心性

本研究主要根據 Kilduff and Tsai(2003)與 Atuahene(2003)的觀 點,並結合本研究主題將其定義為「團隊成員個人中心性差異程 度,亦即團隊的集權程度」,作為衡量社會網絡之指標。

2. 密度

本 研 究 主 要 根 據 Tsai and Ghoshal(1998) 與 Kilduff and Tsai(2003)的觀點,結合本研究主題將其定義為「團隊成員間人 員互動的程度」,作為衡量社會網絡之指標。

團隊社會網絡 群體中心性 密度

新產品開發績效 專案完成時間 產品創新程度 產品品質 知識分享

意願 能力

知識鑲嵌性 集體性 相依性 專享性

(7)

3. 意願

本研究主要是根據 Davenport and Prusak(1998)及蔡馥陞與方世杰 (2002)的觀點,並結合本研究主題將其定義為「新產品開發團隊 成員願意與團隊其他成員分享知識」。進一步作為衡量新產品開 發績效之指標。

4. 能力

本研究主要依據 Hansen(1999)與 Goh(2002)等學者的觀點,並 綜合研究主題將其定義為「新產品開發團隊之成員透過對知識的 搜尋與消化吸收,使團隊成員充分瞭解新產品開發的相關知識」。

作為衡量新產品開發績效之指標。

5. 集體性

  本 研 究 主 要 是 根 據 Grant(1996) 與 Tsoukas and Vladimirou(2001)之觀點,並綜合本研究之主題將其定義為「該知 識能夠指引團隊成員共同行動與互動方針」。進一步作為衡量知 識特性之指標。

6. 相依性

  本研究主要根據 Teece(1996)之觀點,並綜合本研究之主題 將其定義為「該知識是依循過去專案開發經驗的典範進行發展」 。 作為衡量知識特性之指標。

7. 專享性

本研究主要是根據 Grant(1996)與 Simonin(1999)之觀點,並綜 合本研究之主題將其定義為「該知識為團隊成員所擁有,只適用 於某特定專案任務下才能使用」。作為衡量知識特性之指標。

8. 專案完成時間

  本研究主要是以 Atuahene-Gima(2003)之新產品開發速度衡 量指標為基礎,並綜合研究主題將其定義為「新產品從概念的形 成到完成最後商業化上市階段所耗費的時間」。作為衡量新產品 開發績效之指標。

9. 產品創新程度

本研究主要是根據 Shikhar and Mahajan(2001) 與 Rindfleisch and Moorman (2001)對於新產品創新程度的定義,並綜合研究主 題將其定義為「產品在研發技術或專利上創新的程度。」。進一步 作為衡量新產品開發績效之指標。

10. 產品品質

本研究主要是以 Atuahene-Gima(2003)對於產品品質的衡量指

標為基礎,結合本研究之產品品質定義為「產品能夠滿足顧客需

(8)

求與優於競爭對手的程度」。進一步作為衡量新產品開發績效之 指標。

3.3 研究設計 1. 研究對象

  本研究所探討的知識分享活動,係聚焦在組織內團隊成員 間進行產品開發時的知識交流。為使本研究之結果達到最佳狀態,

選擇知識相關活動較為頻繁且知識創造與產品績效能具體衡量 之對象,本研究之問卷填答對象以新產品開發團隊成員為主,

且為了避免共同方法變異的問題,將調查問卷分為團隊主管問 卷與團隊成員問卷兩類,分別由團隊主管與團隊內三名以上之 成員填答。問卷寄送的方式以郵寄的方式,在團隊成員填答完畢 後,個別置入信封袋中並加以彌封,以團隊為單位將所有填答 之成員與團隊主管問卷一併放入信封袋中寄回,以免混淆。

2. 問卷設計

  在確立研究架構與研究對象後,為發展出適合研究主題的 調查工具,本研究依據研究架構發展出五個部分的問卷,在團 隊成員的部分,分別為「團隊社會網絡結構」、「知識分享」與「知 識鑲嵌性」與構面以及受測團隊之基本資料;而在團隊主管的部 分則為「新產品開發績效」與「團隊基本資料」。

3. 問卷回收情形

  本研究於民國九十六年三月一日至四月三十日,共為期兩 個月,以傳統郵寄問卷方式進行,共寄出 42 家公司,98 個團隊,

共 98 份主管問卷,490 份問卷團隊成員問卷,扣除未達認知一 致性之團隊 2 隊( r

wg

<0.7),最後回收之有效問卷為 37 家公司,

63 個團隊,有效之團隊問卷回收率為 64.43%。

3.4 信度分析與效度分析 1. 信度分析

本研究採用 SPSS12.0 套裝軟體進行信度分析,各衡量構面之 Cronbach’s α 值均在 0.7 以上,符合 Nunnally(1978)所提出之標準需 要 0.7 以上。因此,本問卷具有相當程度的內部一致性。

2. 效度分析

由於本研究之問卷多為國外學者所提研究之量表修改,並經過 三位學術界與二位實務界專家之預試與評估,以刪除不適當的問項,

並修改語意不通順的詞句,因此所欲測量之標的與可觀察變數間具 有理論上的一致性,故本研究之問卷設計以符合內容效度。

3.5 探索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因素分析中的主成份分析法並採用最大變異數直交轉

軸法,進行因素矩陣旋轉,萃取特徵值大於 1 且因素負荷量大於

0.6 的因素(Fornell & Larcker, 1981),且每一因素內之題項所能解釋

(9)

該因素之累積解釋變異量至少需超過 60%,據此因素矩陣來解釋因 素意義。而在本研究各構面的可解釋變異量分別為團隊社會網絡為 60.075%、知識分享為 64.155%、知識鑲嵌性為 62.263%與新產品開 發績效為 70.264%。

3.6 團隊資料整合

由於本研究係以團隊個別成員所感受到的團隊互動過程(群體 中心性與網絡密度)與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評定團隊新產品開發 績效(專案完成時間、產品創新程度與產品品質),需將團隊成員個 人填答資料加總平均,才能成為團隊層次的分析資料。因此,在產 生 團 隊 層 次 的 資 料 前 , 需 先 確 定 團 隊 成 員 間 填 答 的 一 致 性 (Rousseau, 1985)。而在新產品開發績效的部分是由團隊主管填答,

因此不需進行資料處理。

關於資料轉換層次的適切與否,本研究採用兩種方法來檢視加 總平均個人資料以獲取團隊層級資料的合理性,分別是以單因子變 異 數 分 析 (One-way ANOVA)(Amason, 1996) 與 James,Demaree and Wolf(1984)所提出之 r

wg

值來檢測之。首先,將產業別變數依團隊所 屬組織的產業歸屬設定虛擬變數,而由於本研究樣本的產業分佈以 電子業及資訊業居多,因此本研究乃將團隊歸屬產業區分為電子業、

資訊業與其他產業等三類,並以此團隊產業歸屬變數作為自變數,

針對上述各研究變數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定各變數在團隊間 及團隊內的變異程度,當團隊間的變異程度顯著高於團隊內的變異 程度時(p 值均<0.05),代表資料是適合處理為團隊層次的資料。

其次,依據 James, Demaree 與 Wolf(1993)建議,以計算 r

wg

指 標驗證團隊內評估者間的一致性,當 r

wg

大於 0.7 表示個體間之填 答一致,適合將該團隊之個人資料用以解釋整個團隊之型態。在經 過計算後,刪除第 5 團隊( r

wg

=0.665)與第 22 團隊( r

wg

=0.525)。將剩 下之 63 個團隊予以加總平均形成團隊層次之資料。

肆、研究結果

4.1 相關分析

在中心性的部分,其間並無顯著相關性。而密度與知識分享成顯 著正向相關,當社會網絡密度高時,知識分享意願也較高(

0.678

P<0.01);當社會網絡密度高時,知識分享能力也較高(

0.555

,P<

0.01)。在知識分享意願對於專案完成時間呈現正相關,當團隊成員知 識分享意願愈高,專案完成時間也愈快(

0.294

,P<0.05)、產品創新 程度愈高(

0.235

,P<0.01)且產品品質也愈高(

0.375

,P<0.05)。

在知識分享能力對於專案完成時間呈現正相關,當團隊成員知識分享 能力愈高,專案完成時間也愈快(

0.419

,P<0.05)、產品創新程度愈 高(

0.398

,P<0.05)且當知識分享能力愈高,產品品質也愈高(

239 .

0

 ,P<0.01)。

4.2 直線迴歸分析

本節將進一步以多元迴歸分析法來驗證「團隊知識網絡」 、 「知識分 享」及「新產品開發績效」三個主要構面的各項假說。此外,本研究認為

「團隊成立時間」與「團隊成員人數」兩項團隊基本資料,對於本研究各

(10)

構面具有一定程度之影響,因此將其列為本研究之控制變項。

1. 團隊社會網絡對知識分享之迴歸分析

在群體中心性對知識分享的部份,群體中心性與知識分享 意願和知識分享能力之間呈現負向關係(β=-0.032;β=-0.149),

顯示當團隊網絡集中度愈高,表示團隊互動集中在少數成員之 中,將有礙於團隊的知識分享,進而對團隊知識分享的意願與 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但由於各係數值皆未達顯著水準,故假設

H

1a

H

1b

未獲得實證支持。

而在網絡密度對知識分享的部分,網絡密度與知識分享 意願和知識分享能力之間呈現正向關係(β=0.635;β=0.576),顯 示當團隊網絡密度愈高,表示團隊成員間的互動與交流也愈多,

將有利於團隊的知識分享,進而對團隊知識分享的意願與能力 產生正面的影響,故假設 H

2a

H

2b

獲得實證支持。

2. 知識分享對新產品開發績效

在知識分享意願對新產品開發績效的部份,意願對專案完 成 時 間 、 產 品 創 新 程 度 與 產 品 品 質 之 間 呈 現 正 向 顯 著 關 係 (β=0.379;β=0.352;β=0.569),顯示當團隊知識分享意願愈高,

將有助於新產品開發工作發展,進而對團隊新產品開發績效產 生正面的影響,故假設 H

3a

H

4a

H

5a

獲得實證支持。

在知識分享能力對新產品開發績效的部份,能力對專案完 成 時 間 、 產 品 創 新 程 度 與 產 品 品 質 之 間 呈 現 正 向 顯 著 關 係 (β=0.451;β=0.455;β=0.329),顯示當團隊知識分享能力愈高,

將有助於新產品開發工作,進而對團隊新產品開發績效產生正 面的影響,故假設 H

3b

H

4b

H

5b

獲得實證支持。

4.3 干擾效果分析

調節迴歸分析主要是指認出調節變項與預測便量之交互作用,以 及調節變項的加入是否會降低原本預測變量對準則變項之解釋力。當 交互作用存在且預測變量對準則的解釋力降低時,表示調節變項強化 或減弱預測變項對準則變項的影響力。此外,為了避免團隊鑲嵌性知 識之各變數與團隊社會網絡變數與其互乘項的高度線性重合問題,本 研究採用 Delery & Doty(1996)建議之方法,將各變數減去其平均值,

並以此數值計算互乘項,以進行分析。

1. 集體性對對團隊社會網絡與知識分享關係之調節分析

群體中心性與集體性之交戶作用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並 無顯著影響(β=0.067;β=0.115)。此表示當知識屬於團隊成員間 行動之方針時,不會對群體中心性造成影響。而在網絡密度與集 體性之交戶作用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的部分,則是呈現正向 且顯著之影響(β=0.334;β=0.271)。可知集體性對網絡密度與知 識分享意願與能力上確實扮演重要之角色。因此,假設 H

6a

獲得 部分支持。

2. 相依性對對團隊社會網絡與知識分享關係之干擾影響

(11)

群體中心性與相依性之交戶作用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並 無顯著影響(β=0.179;β=0.106)。此表示當知識屬於過去開發經 驗所累積而得的知識時,不會對群體中心性造成影響。而在網絡 密度與相依性之交戶作用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的部分,則是 呈現正向且顯著之影響(β=0.397;β=0.558)。可知相依性對網絡 密度與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上確實扮演重要之角色。因此,假設

H

6b

獲得部分支持。

3. 專享性對對團隊社會網絡與知識分享關係之干擾影響

群體中心性與專享性之交戶作用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並 無顯著影響(β=0.117;β=0.029)。此表示當知識屬於特定專案情 境下才能使用時,不會對群體中心性造成影響。而在網絡密度與 專享性之交戶作用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的部分,則是呈現正 向且顯著之影響(β=0.284;β=0.271)。可知專享性對網絡密度與 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上確實扮演重要之角色。因此,假設 H

6c

獲 得部分支持。

伍、結論與建議

5.1 研究結論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於驗證社會網絡與知識分享之理論架構,過 去的研究中忽略了團隊內之成員在進行知識分享過程中的意願與能力。

因此,本研究從社會網絡之觀點切入,針對新產品開發團隊成員如何 透過團隊之社會網絡提升知識分享之意願與能力。整個理論架構分為 三部分,第一部份是探討組織內團隊的社會網絡關係如何影響知識分 享之意願與能力;第二部份是探討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對於新產品開 發績效之影響;最後則是研究不同的知識鑲嵌性對團隊網絡關係與知 識分享所產生之影響。

1. 群體中心性對知識分享之影響

Sparrowe, Liden ,and Kraimer(2001)所做的研究中指出當群 體中心性愈高的群體,代表團隊內的集權程度高,意味著團隊 內的成員主要是少數幾個核心人物在做高度互動,跟其他成員 的互動反而少,這樣的結構反而會造成資源傳遞與交換的不順 暢,除了會影響知識創造之效果,亦會群體績效產生的影響。在 Ibarra(1993)針對組織創新的研究中也發現,群體的集中性越高,

意味著團隊的集權程度相當高,使團隊成員間的互動減少,對 於創新實際上變成不利的影響。然而,根據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 無法得知群體中心性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之影響效果。本研究 認為此結果可能原因是在台灣多數高科技公司中,仍尚未做到 充分授權給團隊成員,使得團隊成員遇到需要做決定時,仍須 團隊領導者同意所影響,將不利於團隊知識的創造,因此造成 在實證上無法測得群體中心性對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之影響效果 2. 網絡密度對知識分享之影響

Coleman(1990)指出當團隊成員間互動密度較高時,將有助

於群體知識之創造。當團隊內之關係較為緊密時,團隊內成員間

(12)

的互動程度較高,此互動關係對於團隊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有 高度正面之幫助,亦即很多知識是在互動中才會產生,而不是 先天就具備。因此,群體知識的產生,必須要透過團隊成員間多 次的互動才能使知識被團隊成員所共享,當團隊成員間的互動 越多,成員會因與他人較為熟識而有較高的意願與他人進行知 識交流,亦會提升團隊成員知識的搜尋能力與吸收能力,進而 使團隊績效也跟著增高。在本實證研究中,社會網絡密度與團隊 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似乎有正向關係,當團隊網絡密度愈高時,

有助於提升團隊成員知識分享的意願與能力。顯示在台灣多數的 專案團隊中,當團隊成員間的互動關係良好,將有助於知識的 分享與創造。

3. 知識分享意願對新產品績效之影響

在本實證研究中顯示,知識分享意願對新產品的三項衡 量指標皆呈現顯著影響關係。由此可知,當團隊成員間有較高知 識分享的意願,將有助於企業之專案完成時間、產品創新程度與 產品品質之提升。此部分之結果不同於 Szulanski(1996)之研究結 果,其認為知識供給者與需求者之意願對於分享之成效並不明 顯,過去之研究皆認為知識分享意願很難直接表達在績效之上,

然而本研究不同以往之作法,採取團隊成員與團隊領導者兩部 分進行填答,由團隊成員填答知識分享意願與能力的部分,而 團隊領導者填答新產品開發績效的部分,因此產生與過去研究 有所差異之處。

4. 知識分享能力對新產品績效之影響

在本實證研究結果發現,知識分享能力對新產品開發績效 皆呈現顯著之影響。此部分與 Tsai(2001)之研究結果一致,亦即 當組織內新產品開發團隊之成員擁有較佳的知識搜尋與吸收能 力時,對於企業之專案完成時間、產品創新程度與產品品質皆有 直接且正面的效果。因此企業應致力培養成員在分享知識時所需 的能力,以提升新產品開發績效。

5. 知識鑲嵌性對社會網絡與知識分享之調節

根據團隊社會網絡、知識分享與新產品開發績效之實證結果 後,本研究加入知識鑲嵌性此項干擾(調節)變項進行實證驗證,

在知識的鑲嵌性方面,本研究以「集體性知識」、「相依性知識」

與「專享性知識」作為調節變數的代表。過去的研究中,知識鑲嵌 性經常被認為是研究中的自變數,直接影響到知識分享績效。且 過去研究並未針對新產品開發團隊進行相關議題之探討。本研究 延續過去理論,進一步主張當組織內團隊進行知識分享時,知 識鑲嵌性會對分享績效產生調節影響。本實證結果發現透過社會 網絡進行集體性知識的傳遞,確實能有助於團隊成員知識分享,

亦即當團隊成員間所欲分享之知識有助於形成團隊行動方針與

引導團隊成員達成目標的效果時,除了有助於引導團隊成員共

同的行動方針,更有利於團隊成員進行知識的分享。其次是,當

團隊成員在新產品開發專案進行中,所欲分享的知識為過去產

(13)

品開發時所得之知識,將有助於提升團隊成員間的知識分享。最 後是當團隊成員所欲分享的知識是屬於該產品開發團隊所專有 時,將有助於知識分享之提升。

總究上述,當團隊成員所欲分享的知識是屬於較為特定之 知識時,透過團隊成員間的互動將有助於該知識在團隊內分享。

亦即透過團隊之運作,加速內隱知識外顯化,發展多樣化思考 的開發團隊,進而產生更多有利於產品發展的知識。

5.2 管理意涵

本研究結論在實務上之意涵為:(一)重視團隊關係;(二)知識鑲嵌 性的角色;(三)提升知識分享。本研究同時納入團隊社會網絡與知識鑲 嵌性,嘗試瞭解對團隊成員知識分享之影響。若是企業在進行新產品 開發專案時,能重視此問題,如何提升團隊成員知識分享的意願與能 力,進而使新產品專案早日完成,取得核心能耐成為產品發展過程中 最重要之因素。

1. 重視團隊關係對於知識分享的影響

經由實證結果發現,團隊社會網絡密度是影響知識分享的 重要因素,團隊成員透過頻繁且密切的與他人互動,使團隊成 員有更多與他人交流的機會。透過人際間的交換互動程序,促使 個人願意將所擁有的知識與他人分享,進而提升知識分享的效果 因此,企業應設法提升團隊成員間互動關係,透過團隊成員間 信任、互利與利他等互動模式的建立,降低知識擁有者對於分享 關鍵因素的不安。

2. 知識鑲嵌性的角色

本研究建議,團隊內在進行知識分享前,必須結合不同知 識的鑲嵌性,事先對於所欲分享的知識有較完善的配套措施,

將有助於提升知識分享的意願與能力。為了促進成員的分享意願,

企業必須營造良好的分享環境,使得團隊成員能夠將自身所擁 有的知識,有效與他人分享。因此,企業需體認知識鑲嵌性的角 色,運用有效激勵因子的管理實務,提升組織內團隊知識分享 的意願與能力,創造出難以模仿的新產品,拉大與競爭者的距離 3. 知識分享對新產品開發之重要性

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消費者面對新興產品的接受力大幅 提昇,企業必須透過不斷更新技術以適應大環境的需要,比競 爭者快速握有核心的技術,擁有最佳的優勢,對於企業來說甚 為重要。在進行新產品開發工作的時候,若能注意團隊成員間的 互動程度,將所有可能影響專案團隊進行產品發展之因素排除,

將能使企業避免投入過多的時間和金錢卻未能得到應有之產出 與報酬,企業是否能建置良好的工作團隊,將間接或直接影響 到企業的競爭力之維持。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4)

1. 方世杰、蔡馥陞、邱志芳,(2004),新產品開發團隊知識分享之研 究:交易成本理論與社會交換理論之整合性觀點,科技管理學刊,

第九卷第四期,頁 67-100。

英文部分

1. Atuahene-Gima., (2003), “The Effects of Centrifugal and Centripetal Forces on Product Development Speed and Quality: How Does Problem Solving Matt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6(3), pp.359-373.

2. Birkinshaw, J., (2002), “Managing Internal R&D Networks in Global Firms: What Sort of Knowledge is Involved? ”, Long Range Planning,35, pp.245-267.

3. Brian, P. H., (2001), “Value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5 ,pp.19-32.

4. Brown S. L. and Eisenhardt K. M., (1995), “Product development: Past research, present finding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2), pp.343-378.

5. Davenport, T.H. and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6. Dixon, N.D., (2000), 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7. Goh. S. C., (2002), “Managing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some practice impliations”,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6(1), pp.23-30.

8. Grant, R. M., (1996), “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7(4), pp.375-387.

9. Hansen, M.T., (1999), “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 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4, pp.82-111.

10. Hansen, M.T., (2002), “Knowledge Networks: Explaining Effective Knowledge Sharing in Multiunit companies”, Organization Science, 13(3), pp.232-248.

11. Hedlund, G., (1994),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 Form Corporation?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pp.73-90 12. Hooper, D. G. and Postrel, S., (1999), “Shared Knowledge, Glitches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 pp.837-865.

13. Ibarra, H.(1993), “Network Centrality, Power, and Innovation

Involvement: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o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6(3),pp.471-501.

14. James, L.R., Demaree, R. G. and Wolf, G., (1993), “ r

wg

: An

Assessment of Within-group Interrater Agreement”, Journal of

(15)

Applied Psychology, 78, pp.306-309.

15. Kilduff, M. and Tasi, W., (2003), 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16. Molm, L.D., N. Takahashi, G. Peterson, (2000), “Risk and Trust in Social Exchange: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a Classical Proposi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5), pp.1396-1427.

17. Nonaka, I. and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8. Nonaka,I., Toyama,R. & Konno,N., (2000), “SECI,Ba,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 Long Range Planning,33,pp.5-34.

19. Nunnally, Jum C., (1978), “ Psychometric Theory”,2

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20. Rindfleisch A. and Moorman C., (2001), “The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n new product alliances: A strength-of-tie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 65, pp.1-18.

21. Shikhar Sarin and Vijay Mahajan, (2001), “The Effect of Reward Structur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ross-Functional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 Journal of Marketing, 65, pp.35-53.

22. Simonin B. L., (1999), “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 pp.595-623.

23. Sparrowe, Raymond T. and Linden, Robert C. and Wayne, Sandy J.

and Kraimer, Maria L., (2001),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2) , pp.316-325.

24. Teece, D. J.,(1996), “Firm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al, 31, pp.193-224.

25. Tsai W. and Ghoshal S.,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1(4), pp.464-476.

26. Tsai W., (2001),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5), pp.996-1004.

27. Tsoukas, H. and Vladimirou, (2001), “What is organization knowled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38(7), pp.973-993.

28. Wasserman S. and K. Faust, (1994),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9. Zander U. and Kogut B., (1995), “Knowledge and the speed of the

transfer and imi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 empirical test”,

Organization Science, 6(1), pp.76-9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Knowledge to form the basis for decision aids – Knowledge that reveals underlying skills..

• 教師為全班選定一個原因,並為各組選 定其中一個解決方法,著各組就該解決

妳笑我就會開心 妳喊幫妳遞紙巾 妳忙陪妳捱眼瞓 妳攰膊頭任妳枕 妳嬲同妳一齊炆 妳遲到時我實等

時值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台灣已加入了 WTO (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 ),企業面臨劇變之環境及廣闊的物料採購市 場,若能善用「知識管理」( Knowledge

Community of practice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knowledge workers to share, learn and discuss the knowledge related to a particular topic, thu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munity

(1996)“Urban knowledge park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22(2):33-45. (1997)“Strategic behavior and

The New Knowledge-Infrastructure: The Role of Technology-Base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Services and the Knowledge-Based

The study of purpose: We use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structure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 economy theory by Mason-Bain to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