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間佛教的思想建構  與全方位的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間佛教的思想建構  與全方位的實踐"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間佛教的理論建設我主張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個方

面是內學之部,這是一套純粹的佛法理論系統,是關於

戒、定、慧三學或教、理、行、證的完整理論闡述,其

基礎是對於世間萬法和人間諸種因緣現象的揭示,核

心是人之生死解脫的理論和方法。第二個方面是外學之

部,這是基於佛教立場的對於人間各種問題的研究與探

討,包括人間佛教的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歷史

學、藝術學、環境學、生死學、養生學等等。

李廣良

(雲南師範大學哲學與政法學院教授)

與全方位的實踐

(2)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來佛光山出席人間佛教座談會,這是我人生中極為殊勝的機緣,我此刻心中滿懷感恩

之情。下面我談談對人間佛教的一些看法。

一、人間佛教思想是由太虛大師提出,由印順大師等深化,由星雲大師等闡發並大力

實踐的現代性佛教思想。人間佛教是深入人間,度化眾生的佛教;人間佛教是深契佛陀本

懷的佛教;人間佛教是圓融的佛教;人間佛教是實踐的佛教,是現代化的佛教;人間佛教

是民主自由平等的佛教;人間佛教是人間淨土佛教。人間佛教是傳統的,人間佛教也是現

代的,人間佛教是傳統性和現代性結合的佛教。

二、二十世紀以來的人間佛教運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間佛教已經成為今日海峽兩

岸佛教界的共識。人間佛教有多種模式,星雲大師開創的佛光山模式是其中最為成功,影

響力最為深遠的。﹁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不但開創了人間佛教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中

國佛教的新紀元,書寫了中國現代佛教史的不朽傳奇。對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方方面面進行

深入研究,對未來人間佛教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隨著佛光山的影響日益深

入,佛光山人間佛教也越來越引起學者們的研究興趣,近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頗為豐碩。

當此之時,構建以佛光山為研究物件的專門學術的時機已經成熟。這門學術或許可以命名

為佛光山學。但因為﹁佛光山學﹂一詞可能被理解為佛光山本身之學說思想,所以有關佛

(3)

人間佛教的思想建構與全方位的實踐 光山的學術研究我們也可以質樸地稱之為佛光山研究。

三、佛光山研究是更為廣大的人間佛教研究的一部分。人間佛教研究的範圍非常廣

大,但主要內容無非是人間佛教歷史研究、人間佛教思想研究和人間佛教實踐研究。有關

中國近代佛教歷史的成果已經有不少,但專題的人間佛教史尚未見到,我覺得我們完全可

以進行人間佛教的歷史書寫。這種書寫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當然這裡有一個學術立

場的問題,我說的不是星雲大師或法舫法師的人間佛教史敘述,而是一種純粹學術立場上

的專門史。有關人間佛教思想研究的成果很多,大覺寺的兩次會議就是明證,未來也必將

有更多的研究成果。人間佛教思想研究涉及的問題非常複雜,我們現在的研究更多的還是

在對大師們的思想進行敘述和評論,這遠遠不夠,深度和廣度兩方面都需要深化。人間佛

教的實踐形式和內容都極其豐富,充分地體現了人間佛教的﹁人間性﹂和﹁現代性﹂,我

這次來台對此有一些前所未有的認知,比如佛光山的都市道場,既能保持佛教的自性,又

能充分地適應現代都市人的精神需求,與傳統的山林佛教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四、人間佛教要有更大的發展,必須加強理論建設。這個理論建設是站在人間佛教立

場上說的,是主張人間佛教的人要做的事情。不信仰佛教的人不能參與此項工作,不贊同

人間佛教的佛教徒也不能參與此項工作。人間佛教的理論建設我主張從兩個方面著手。第

(4)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一個方面是內學之部,這是一套純粹的佛法理論系統,是關於戒、定、慧三學或教、理、

行、證的完整理論闡述,其基礎是對於世間萬法和人間諸種因緣現象的揭示,核心是人之

生死解脫的理論和方法。構建這一理論系統的前提是對佛教經論和義理進行﹁融貫﹂的研

究,以化解歷史上不同佛法義理系統的矛盾,重新構建新時代的人間佛教佛學理論。這裡

不能排除對歷史上的各種﹁不了義﹂佛學思想的批判。事實上,人間佛教思想是有很強的

批判性的,這種批判性既是針對世俗社會的,也是針對佛教內部的。

第二個方面是外學之部,這是基於佛教立場的對於人間各種問題的研究與探討,包括

人間佛教的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歷史學、藝術學、環境學、生死學、養生學等等。

人間佛教絕非只為個人的解脫提供學理基礎和修行法門,而是要面向廣大的人間,用佛法

智慧去盡可能解決人世間的各種實際問題。人間佛教對於當今人類所面臨的一切問題都應

有自己的思考和應對措施,並應於今日世界各種宗教和世俗學派就人類的普遍命運問題展

開對話。我以前主張構建人間佛教的政治佛學,即是出於這種考慮。佛教要關注現實政治

問題,佛教不能遠離當代中國人普遍關心的政治問題,不能把政治設定為佛教的禁區。現

代人間佛教對政治的態度較中國傳統佛教較為積極,但相對於基督宗教就相對弱勢,應該

有更積極地參與社會政治實踐。

(5)

人間佛教的思想建構與全方位的實踐 五、﹁人間佛教﹂之﹁人間﹂並不只是﹁善美的﹂,人間有深重的無明,有假惡醜。

人間佛教要降魔衛道,就必須正視人間的無明與邪惡,要依據佛法理論對人間之惡進行批

判,與人間的邪惡勢力進行果敢的有智慧的鬥爭。人間佛教須體現佛教的超越性,因而要

﹁化導﹂人間,而不是僅僅適應人間,乃至迎合人世間的貪欲。一些人提倡的人間佛教只

想把佛教作為﹁發展經濟﹂或﹁建設和諧社會﹂的工具,這絕對不是真正的人間佛教。

六、佛教修學體系的建設問題是當今大陸佛教界普遍關注的問題。現在各種修行法門

盛行,大眾在修學時不知如何揀擇,結果是耽誤許多時光,最終卻一事無成。人間佛教需

要對各個修行法門進行探討,建立起契合現代社會環境與大眾根機的修學體系。佛光山有

一套完備的行之有效的修學體系,須設法在大陸及世界其他地方推廣。我看勝鬘書院的模

式就極富妙味,其中﹁修學佛法,參學世間,樂學人間﹂的修學特色和﹁佛門行儀、經典

選要,梵唄課誦,福慧修持,叢林生活美學﹂的課程設計都有大智慧在,非常契合人間佛

教修行在人間的精神特質。

七、以﹁菩薩行﹂的精神,加強人間佛教的社會實踐,拓展人間佛教的社會實踐領

域,創新人間佛教的社會活動形式,豐富佛教實踐活動的內容。比如:成立各種新型的人

間佛教組織,如人間佛教講師團、扶貧會、信女會等,建設人間佛教社區;積極發揮佛教

(6)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四眾弟子的政治作用,以適宜的形式參加政治活動同時保持佛教的精神特質,成立佛教政

黨,參選民意代表;提倡綠色佛教,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權;發展教育事業,參與國民

教育,教化眾生,成立各種層次和不同形式的教育和培訓機構;深入偏遠貧困落後地區,

實施佛教教化;敢於﹁入魔﹂,用佛法度化失足者、犯罪者、吸毒者、同性戀者等;開展

佛法心理諮詢,用佛法療治各種心理疾病;普及佛教藝術,通過詩歌、小說、音樂、戲

劇、影視等藝術形式表達佛教的思想智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禪學發微 ── 以問題為中心的禪思想 史研究》、《禪史鉤沉:以問題為中 心的思想史論述》、《中國禪學研究 入門》以及譯著《修剪菩提樹 ── 「批

哲 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 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佛教研究 中心副主任,曾任教於玄奘大學宗教 學系,並曾任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 第七屆理事長、「佛教文化與當代世

《觀海堂藏書研究》、《黃丕烈〈百宋一 廛賦注〉及相關問題研究》、《圖書文獻 學考論》、《文獻學之傳承與探新》等學 術專書,以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並獲

Last but not least, a summary of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enerable Master's thought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s presented to describe how Humanistic Buddhism, as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centuries of Buddhist Studies in Taiwan, the mainland before 1949,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and Taiwan from

首先,由於兩岸政治與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兩地人間佛教的 理論與實踐形態方面存在一定的地方性差異。相對於大陸,台灣的

太虛大師這位遊學法海、貫通各家學派的出家人,可以說引進了西學之長,更奠定了以

探究印順法師的全部作品,有一貫穿其間的主導思想,即極力剔除滲透到佛教中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