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廣義 Pascal 矩陣與 Bernoulli 多項式 及 Euler 多項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廣義 Pascal 矩陣與 Bernoulli 多項式 及 Euler 多項式"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廣義 Pascal 矩陣與 Bernoulli 多項式 及 Euler 多項式

廖信傑

1. 引言

在數學上, 如果一個多項式序列 {pn(x)}n=0 滿足 dpn(x)

dx = npn−1(x), n≥ 1 其中 p0(x)為非零常數, 則我們稱這類序列為 Appell 序列。

在這一類序列中, 最受到矚目就是 Bernoulli 多項式、 Euler 多項式、 Hermite 多項式。

本文將重點放在其中的 Bernoulli 多項式及 Euler 多項式。

利用生成函數, 我們可以定義 Bernoulli 多項式 Bn(x) 及 Euler 多項式 En(x)如下:

text et− 1 =

n=0

Bn(x)tn

n! (|t| < 2π) 2ext

et+ 1 =

n=0

En(x)tn

n! (|t| < π)

我們稱 Bn(0) 為 Bernoulli 數, 記為Bn。 稱 2nEn(12) 為 Euler 數, 記為 En一個 n × n 矩陣 Pn = [(i

j

)]n−1≥i,j≥0 稱為 Pascal 矩陣, 也即是其元素可以排列成 Pascal 三角形, 例如下列皆為 Pascal 矩陣:

P2 =

[ 1 0 1 1

]

, P3 =



1 0 0 1 1 0 1 2 1

 , P4 =





1 0 0 0 1 1 0 0 1 2 1 0 1 3 3 1





, . . .

61

(2)

若將上述矩陣內的每一個元素 (Pn)ij 乘上 xi−j 可以得到如下的矩陣

P2[x] = [1 0

x 1 ]

, P3[x] =



1 0 0

x 1 0

x2 2x 1

 , P4[x] =





1 0 0 0

x 1 0 0

x2 2x 1 0 x3 3x2 3x 1





, . . . ,

我們稱這類矩陣為廣義的Pascal 矩陣。

n 階廣義 Pascal 矩陣 Pn[x] 定義為

(Pn[x])ij =



xi−j(i

j

)當 0 ≤ j ≤ i ≤ n − 1

0 其他,

並規定 Pn[0] = In

利用 Pascal 矩陣去證明 Stirling 數的性質已出現於許多文獻, 例如: Cheon 與 Kim [4]

及 Srivastava 與 Pint´er [7]; 然而我們所了解的是文獻中並未出現利用廣義 Pascal 矩陣去處 理 Bernoulli 多項式與 Euler 多項式。 本文的目的在於利用廣義的 Pascal 矩陣將 Bernoulli 多項式及 Euler 多項式連結在一起。 在第二節中我們介紹 Call 與 Velleman [3] 中提到的廣義 Pascal 矩陣 P [x] 的一個性質, 並利用這個性質在第二節及第三節中分別導出一些 Bernoulli 多項式及 Euler 多項式的公式。 第四節則利用第二和第三節的結果及 Pn[x] 將 Bernoulli 多 項式及 Euler 多項式連繫在一起。

2. Bernoulli 多項式及 Bernoulli 數

本文往後的討論中, 矩陣的指標皆從 0 到 n − 1。

首先, 我們定義方陣的指數函數 eA= I + A + A2

2 +A3

3! + . . . + Ak

k! + . . .因為這個矩陣的每一個元素皆收斂, 所以對所有方陣A, eA皆收斂。

定理1: 對任意實數x, Pn[x] = exH, 其中H為n × n方陣

Hij =



i 當 n − 1 ≥ i = j + 1 ≥ 1 0其他

(Hk)ij =



i!

j! 當 n − 1 ≥ i = j + k ≥ k 0 其他。

(3)

注意到當k ≥ n時, Hk = 0。

證明: 請參閱 [3]。

註: 對任意方陣 A, eA 具有一些和普通的指數函數 ex 相同的性質:

(a) 對任意 s 和 t, e(t+s)A = esAetA(b) eA 可逆, 且 (eA)−1 = e−A

(c) 令 dtdetA 為對 etA 中每個元素對 t 取導數後所得的矩陣, 則 dtdetA = AetA = etAA故由定理 1 可知, 廣義的 Pascal 矩陣具有如同指數函數的性質, 例如: Pn[x+y] = Pn[x]Pn[y]從而 In= Pn[x− x] = Pn[x]Pn[−x], 即 Pn[−x] 為 Pn[x]之反矩陣。

例: 4 階方陣的例子

P4[x] =





1 0 0 0

x 1 0 0

x2 2x 1 0 x3 3x2 3x 1





, H =





0 0 0 0 1 0 0 0 0 2 0 0 0 0 3 0





。

為了方便起見將 Pn[x] 記為 P [x]。

令 ξ(t) = (1, t, t2, . . . , tn−1)T, 對任意數 x 和 y, 由二項式定理可知 ξ(x + y) = (1, x + y, (x + y)2, . . . , (x + y)n−1)T = P [x]ξ(y)。 Bernoulli 多項式及 Bernoulli 數之間有個關係式 (Apostol[2])

Bn(x) =

n k=0

(n k

)

Bkxn−k, n ≥ 0。

我們將這個式子以矩陣的形式表示, 如下









B0(x) B1(x) B2(x)

... Bn−1(x)









=







 (0

0

) 0 0 . . . 0

(1

0

)x (1

1

) 0 . . . 0

(2

0

)x2 (2

1

)x (2

2

) . . . 0 ... ... ... . .. ...

(n−1

0

)xn(n−1

1

)xn−2(n−1

2

)xn−3. . .(n−1

n−1

)















 B0 B1 B2 ... Bn−1









。 (1)

注意到中間的 n×n 矩陣恰好就是 Pascal 矩陣 P [x]。 假設 (B0(x) B1(x) . . . Bn−1(x))T

= b[x], 於是 b[0] =(

B0B1. . . Bn−1

)T

,從而可將 (1) 改寫成 b[x] = P [x]b[0]。

(4)

這一節提到與 Bernoulli 多項式有關的性質已利用生成函數證明 (見 [2]), 而以下的討論, 我們將這些等式表示為矩陣, 可以比較簡單地證明出這些性質。

性質 2:

Bn =

n k=0

(−1)n−k (n

k )

xn−kBk(x), n≥ 0。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b[0] = P [−x]b[x]。

證明:

b[0] = P [x− x]b[0] = P [−x]P [x]b[0] = P [−x]b[x]

比較等號兩邊向量的元素可得性質2。 

定理 3: (加法公式)

Bn(y + x) =

n k=0

(n k

)

Bk(y)xn−k, n≥ 0。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b[x + y] = P [x]b[y]。 證明:

b[x + y] = P [x + y]b[0] = P [x]P [y]b[0] = P [x]b[y],

比較等號兩邊向量的元素可得定理3。 

利用P [x], 我們也可以得出 Bernoulli 多項式的微分公式。

定理 4:

Bi(x) = iBi−1(x), i≥ 1。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d

dxb[x] = Hb[x]。 證明: 由定理1,

d

dxb[x] = ( d

dxP [x]

) b[0] =

( d dxexH

) b[0]

= HexHb[0] = HP [x]b[0] = Hb[x],

(5)

dxdb[x] = Hb[x], 比較等號兩邊向量的元素可得定理4。  同樣的方式, 也能得到 k 次微分的公式

推論 5:

Bi(k)(x) = k!

(i k

)

Bi−k(x)。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dk

dxkb[x] = Hkb[x]。 證明:

dk

dxkb[x] = HkP [x]b[0] = Hkb[x],

比較等號兩邊向量的元素可得推論5。 

有以上的微分公式, 自然地, 我們會想去考慮 Bernoulli 多項式的積分。 定義∫x

0 f [t]dt對矩陣f(t)中每一元素由0到x積分。 因為

x 0

b[t]dt =

x 0

P [t]b[0]dt =

x 0

P [t]dtb[0], 在考慮 Bn(x) 的積分之前, 我們仍需要一些前置作業。

定義 L[x] =x

0 P [t]dt。 由定理1, L[x] =

x

0

P [t]dt =

x

0

etHdt =

x

0 n−1

k=0

(tH)k k! dt =

n−1

k=0

Hk

(k + 1)!xk+1 從而, 可以得到 L[x] 的所有元素

(L[x])ij =



1 i−j+1

(i

j

)xi−j+1當 i ≥ j

0 其他

註: L[0] = 0, L[1] 即為 Aceto 與 Trigiante [1] 中使用的 L, 後面的討論我們也沿用 L[1] = L

下面將介紹一些與 L[x] 有關的性質。 令 D(t) = diag(1, t, t2, . . . , tn−1), 定義 eL[x] = D(−1)L[x]D(−1)−1

(6)

注意到 eL[x] 可改寫為

eL[x] = D(−1)L[x]D(−1)−1= D(−1)L[x]D(−1)=D(−1)(∑n−1

k=0

Hk

(k + 1)!xk+1 )

D(−1)

=

n k=0

D(−1)HkD(−1)

(k + 1)! xk+1 =

n k=0

(−H)k (k + 1)!xk+1

性質 6: 對任意 x 和 y, 我們有下列五個性質 (a) HL[x] = L[x]H = P [x]− I,

(b) −H eL[x] = −eL[x]H = P [−x] − I, (c) L[x] = P [x]eL[x],

(d) L[y]− L[x] = P [x]L[y − x] = L[y − x]P [x], (e) D(a)L[x]D(a1) = 1aL[ax],其中a ̸= 0。

證明:

(a) 因為 L[x] 為 H 的多項式, 有 HL[x] = L[x]H。

HL[x] =H

n−1

k=0

Hk

(k + 1)!xk+1 =

n−1

k=0

Hk+1 (k + 1)!xk+1

=

n k=1

Hk k! xk =

n−1

k=1

Hk k! xk

=

n−1

k=0

Hk

k! xk− I = P [x] − I。 

(b) 證明和 (a) 類似, 故省略。

(c) 由 (b), I − H eL[x] = P [−x]。 等號兩邊同乘 P [x] 得 P [x]− P [x]eL[x]H = I, 可整理成

P [x]eL[x]H = P [x]− I = L[x]H.

(L[x]− P [x]eL[x])H = 0。

將上式左邊展開可知, (L[x] − P [x]eL[x])H = 0 若且為若 L[x] − P [x]eL[x] = 0, 即

L[x] = P [x]eL[x]。 

(7)

(d)

L[y]− L[x] =

y 0

P [t]dt−

x 0

P [t]dt =

y x

P [t]dt

=

y−x

0

P [t + x]dt = P [x]

y−x

0

P [t]dt

=P [x]L[y− x]。 

(e)

D(a)L[x]D(1 a) =

n−1

k=0

(aH)k

(k + 1)!xk+1 = 1 a

n−1

k=0

Hk

(k + 1)!(ax)k+1 = 1

aL(ax)。  顯然, 對任意矩陣M[x]只要滿足M[x] = P [x]M[c], c為某常數, 就會有

x 0

M [t]dt =

x 0

P [t]dtM [c] = L[x]M [c]

利用這些 L[x] 的性質, 可以推導出一些 Bernoulli 多項式及 Euler 多項式的相關公式。

定理 7: (基底變換) b[x] = L−1ξ(x)。 證明: 請參閱 [1]。

對任意向量 V [x] 及正整數 k, 定義其差分為 ∆k+1V [x] = ∆kV [x + 1]− ∆kV [x]

∆V [x] = V [x + 1]− V [x]。

定理 8: 對任意正整數 n,

Bn(x + 1)− Bn(x) = nxn−1。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b[x] = Hξ(x)

證明: 利用性質6(a) 及定理7,

∆b[x] =b[x + 1]− b[x] = (P − I)b[x] = HLb[x]

=HLL−1ξ(x) = Hξ(x),

比較等號兩邊向量的元素可得定理8。 

Bn(x) 的 k 次差分雖然不能求出一般式, 但用歸納法和定理 8 類似的方式, 我們可以得 到 k 次差分的矩陣形式。

(8)

推論 9:

kb[x] = HkLk−1ξ(x)。 定理 10:

Bn(x) = n

x 0

Bn−1(t)dt + Bn, n≥ 1。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b[x] = b[0] + H

x 0

b[t]dt。 證明: 由性質6(a)

b[x]− b[0] = (P [x] − I)b[0] = HL[x]b[0] = H

x

0

b[t]dt,

比較等號兩邊向量的元素可得

Bn(x)− Bn = n

x

0

Bn−1(t)dt,

Bn(x) = n

x

0

Bn−1(t)dt + Bn。 

定理 11: ∫ x+1

x

Bn(t)dt = xn, n≥ 0。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 x+1

x

b[t]dt = ξ(x)。 證明: 由性質 6(d),

x+1 x

b[t]dt =

x+1 0

b[t]dt−

x 0

b[t]dt = (L[x + 1]− L[x])b[0]

= P [x]L[1]b[0] = LP [x]b[0] = Lb[x]

由定理7, ∫ x+1

x

b[t]dt = Lb[x] = ξ(x)。 從而, ∫x+1

x Bn(t)dt = xn。 

定理 12: ∫ y

x

Bn(t)dt = Bn+1(y)− Bn+1(x)

n + 1 , n ≥ 0。

(9)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b[y]− b[x] = H

y x

b[t]dt。 證明:

b[y]− b[x] = (P [y] − P [x])b[0] = [(P [y] − I) − (P [x] − I)]b[0]

= (HL[y]− HL[x])b[0] = H(

y

0

P [t]dt−

x

0

P [t]dt)b[0]

= H

y

x

P [t]dtb[0] = H

y

x

P [t]b[0]dt = H

y

x

b[t]dt。 比較等號兩邊向量元素得

Bn(y)− Bn(x) = n

y x

Bn−1(t)dt,

即是 ∫ y

x

Bn(t)dt = Bn+1(y)− Bn+1(x)

n + 1 。 

3. Euler 多項式及 Euler 數

Euler 多項式 Ei(t)及 Euler 數 Ei 滿足下列兩個關係式

En(1) + En(0) =

{2 ,當 n = 0 0 ,其他

En(x) =

n k=0

(n k

) ( x− 1

2

)n−k Ek 2k。 Euler 數 En 定義為

En= 2nEn(1 2), 詳細請參考[7]。

令 E[x] = (E0(x), E1(x), . . . , En−1(x))T 及 E = (E0, E1, . . . , En−1)T, 則 En 可以 表為矩陣形式

E = D(2)E [1

2 ]

而上面兩關係式的矩陣形式則為

E[1] + E[0] = 2ξ(0) (2)

(10)

E[x] = P [

x−1 2 ]

D (1

2 )

E 於是, 因為D(2)−1 = D(1

2

),

E[x] = P [

x− 1 2 ]

D (1

2 )

E = P [x]P [

1 2 ]

D (1

2 )

因此, 類似於Bernoulli 多項式, 對任意 x 和 y 有

E[x + y] = P [x + y]E[0] = P [x]E[y]。 另一方面, 由(2) 得

E[x + 1] + E[x] = P [x](E[1] + E[0]) = 2P [x]ξ(0) = 2ξ(x), (3) 上兩式分別比較等號兩邊的元素可得以下兩個定理

定理 13:

En(x + y) =

n k=0

(n k

)

Ek(y)xn−k, n≥ 0。

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E[x + y] = P [x]E[y]。 定理 14:

En(x + 1) + En(x) = 2xn, n≥ 0。

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E[x + 1] + E[x] = 2ξ(x)。 引理:

P D(−1)E[1] = E[1]

證明: 注意到 P D(−1) = D(−1)P [−1], 又 [P D(−1)]−1 = D(−1)P [−1], 故 [P D(−1)]2

= I。 從而

(P D(−1) − I)E[1] = (P D(−1) − [P D(−1)]2)E[1]

= P D(−1)(I − P D(−1))E[1]。

整理後得(P D(−1) − I)2E[1] = 0。 則

0 = (P D(−1) − I)2E[1] = [(P D(−1))2− 2P D(−1) + I]E[1]

= 2(I− P D(−1))E[1]。

(11)

所以 (P D(−1) − I)E[1] = 0, 即 P D(−1)E[1] = E[1]。  定理 15:

En(1) = (−1)nEn(0), n≥ 0。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E[1] = D(−1)E[0]

證明: 由引理,

E[0] = P [−1]E[1] = D(−1)P D(−1)E[1] = D(−1)E[1],

故 E[1] = D(−1)−1E[0] = D(−1)E[0]。  註: 由定理15及 (2) 可知, 對所有正偶數n, 皆有En(0) = 0。

定理 16:

En(1− x) = (−1)nEn(x), n≥ 0。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D(−1)E[x] = E[1 − x]

證明:

D(−1)E[x] = D(−1)P [x]E[0] = P [−x]D(−1)E[0]

= P [−x]E[1] (由定理15)

= E[1− x] (由定理13)。 

定理 17: ∫ 1

0

En(t)dt = −2En+1(0)

n + 1 , n ≥ 0。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H

1 0

E[t]dt = (D(−1) − I)E[0]

證明:

H

1

0

E[t]dt = HLE[0] = (P − I)E[0]

= E[1]− E[0] = D(−1)E[0] − E[0] (由定理15)

= (D(−1) − I)E[0]。

(12)

比較等號兩邊向量元素可得, 對任意n ≥ 0,

(n + 1)

1 0

En(t)dt =−2En+1(0)

即 ∫ 1

0

En(t)dt = −2En+1(0)

n + 1 。 

定理 18: ∫ y

x

En(t)dt = En+1(y)− En+1(x)

n + 1 , n≥ 0。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E[y]− E[x] = H

y x

E[t]dt。 證明: 與定理12類似, 故省略。

4. Bernoulli 多項式及 Euler 多項式的關聯

將 (3) 式整理為

E[x] = 2(P + I)−1ξ(x), (4)

又由定理 7, 有

b[x] = L−1ξ(x)

利用這兩個式子, 我們可以將Bernoulli 多項式和 Euler 多項式連繫在一起。 因為 [1]

L−1 =

n−1

k=0

Bk k!Hk, 比較等號兩邊的元素可以得到

(L−1)ij = {

Bi−j(i

j

), 當 n − 1 ≥ i ≥ j ≥ 0

0 , 其他。 (5)

定理 19:

Bn(x) = 2−n

n k=0

(n k

)

Bn−kEk(2x), n≥ 0。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D(2)b[x] = L−1E[2x]

(13)

證明: 注意到D(2)P [x] = P [2x]D(2), 從而

D(2)b[x] = D(2)P [x]b[0] = P [2x]D(2)b[0]

= P [2x]D(2)L−1ξ(0) = P [2x]

( LD

(1 2

))−1 ξ(0)由性質6(e), LD(1

2

)= 12D(1

2

)L[2]。 故

D(2)b[x] = P [2x]

( LD

(1 2

))−1

ξ(0) = P [2x]

(1 2D

(1 2

) L[2]

)−1 ξ(0)

= 2P [2x]L[2]−1D(2)ξ(0) = 2P [2x]L[2]−1ξ(0)又由性質6(d) 有L[2] − L = P L, 可整理為L[2]−1 = L−1(P + I)−1。 則

D(2)b[x] = 2P [2x]L[2]−1ξ(0) = 2P [2x]L−1(P + I)−1ξ(0)

= P [2x]L−1E[0] (由(4))

= L−1E[2x]

利用 (5), 比較等號兩邊向量元素可得定理19。 

定理 20:

En(x) = 2n+1 n + 1

( Bn+1

(x + 1 2

)

− Bn+1

(x 2

))

, n ≥ 0。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HE[x] = D(2) (

b

[x + 1 2

]

− b[x 2

])。

證明: 由定理19, 我們有E[x] = LD(2)b[x

2

]。 從而

HE[x] = HLD(2)b [x

2 ]

= (P − I)D(2)b[x 2 ]

= P D(2)b [x

2

]− D(2)b[x 2 ]

= D(2)P [1

2 ]

b [x

2

]− D(2)b[x 2 ]

= D(2) (

b

[x + 1 2

]

− b[x 2

]) ,

比較等號兩邊向量元素可得定理20。 

以下的推論沒有在參考文獻中出現過。

(14)

推論 21: ∫ x+12

x

2n+1Bn(t)dt = En(2x), n≥ 0。

其對應的矩陣形式為

E[2x] = 2D(2)

x+1

2

x

b[t]dt

證明:

E[2x] = LD(2)b[x] (由定理19) = 2D(2)L [1

2 ]

b[x] (由性質6(e))

= 2D(2)L [1

2 ]

P [x]b[0] = 2D(2) (

L [

x +1 2 ]

− L[x]

)

b[0] (由性質6(d))

= 2D(2)

x+1

2

x

P [t]dtb[0] = 2D(2)

x+1

2

x

b[t]dt。 

註: 推論21也可由定理20及定理12得到。

致謝

感謝中研院數學所暑期離散及組合數學專題計畫的資助, 讓筆者有機會在暑假跟隨美國內 華達大學數學系薛昭雄教授做暑期研究, 也由衷感謝薛昭雄教授的指導及不辭辛勞的審稿人, 因 為薛教授的鼓勵和建議及審稿人鉅細靡遺的審稿和建議, 本文才能完稿。

參考文獻

1. L. Aceto, D. Trigiante, The Matrices of Pascal and other Greats, Amer. Math. Monthly 108(2001), 232-245.

2. T.M. Apostol, A Primer on Bernoulli Numbers and Polynomials, Mathematics Maga- zine, vol. 81, no.3, June 2008, 178-190.

3. G.S. Call, D.J. Velleman, Pascal’s Matrices, Amer. Math. Monthly 100(1993) 372-376.

4. G.S Cheon, A note on the Bernoulli and Euler Polynomials, Appl. Math. Lett.

16(2003), 365-368.

5. G.S. Cheon, J.S. Kim, Stirling matrix via Pascal matrix, Linear Algebra Appl. 329 (2001), 49-59.

6. P. Maltais, T.A. Gulliver, Pascal Matrices and Stirling Numbers, Appl. Math. Lett.

vol. 11, no.2(1998), 7-11.

7. F.W.J. Oliver, D.W. Lozier, R.F. Boisvert, C.W. Clark, NIST Handbook of Mathemat- ical Func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8. H.M. Srivastava, A. Pint´er, Remarks on So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ernoulli and Euler Polynomials, Appl. Math. Lett. 17(2004), 375-380.

—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lark, Histo- ry, Theory, Text-Historians and the Linguistic Tur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33-135...

Kuang Chen, “Transverse Vibrations of a Rotating Twisted Non-uniform Euler-Bernoulli Beam Under Axial Loading Using Differential Transform,”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Young, Excursions in Calculus: An Interplay of the Continuous and the Discrete,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The binomial distribution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a Bernoulli trial. A Bernoulli trail is an experiment with two, and only two,

[r]

[r]

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與數學系

●多項式的導函數公式,提供第一組具體的「線性映射可以 用矩陣表達」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