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一、前 言

夙稱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 教,淵源肇興於印土,大成鼎盛 於中國,其信徒遍於東亞,教義 廣被全球,是一種超民族、超國 度的世界文化。佛教在理論上,

曾不間斷地探索人生價值、人生 本原和人生歸宿;在實踐上,曾 提出或試驗過解決人生苦難和煩 惱,以至生死無常等困惑的種種 方案。這些理論和方案,能夠在 多大程度上得到社會的認同,那 是另一件事,僅就其涉及的問題 本身,已足以觸動人們靈魂深處

的心弦,尤其在飽經滄桑的人群 中,引發共鳴。可以說,正是佛 教的這一內在特性決定了佛教發 展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加上佛教 學說教人求福避罪,去惡從善,

因而成了維繫民心,穩定社會的 一大因素,歷代朝廷均視佛教為 主要價值所在。

由 於 我 國 佛 學 一 向 偏 重 理 論,忽視歷史考證,近代因受西 方和日本佛教學者治學的影響,

逐漸趨向於歷史的研究。依循各 國佛教學者之看法,本研究針對 近 現 代 佛 教 史 進 行 一 次 淵 源 考 究,範圍涵蓋中國、東亞及台灣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

(一)

本文榮獲九十五學年度高登海居士獎學金

林俊裕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2)

二、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之回顧與展望

佛 教 自 東 漢 末 年 傳 入 中 國 之 後 , 引 發 了 文 化 與 思 想 的 衝 擊 、 交 流 以 至 融 合 , 經 歷 了 魏 晉 南 北 朝 的 醞 釀 , 在 渡 過 隋 唐 的 昌 盛 期 之 後 , 漸 趨 衰 頹 。 自 宋 、 元 、 明 以 來 , 以 禪 宗 和 淨 土 為 主 流 , 晚 明 之 際 , 一 度 有 諸 宗 融 合 , 義 理 與 修 行 並 重 的 趨 勢 。 明 清 的 政 權 變 革 之 後 , 佛 教 義 學 的 研 究 又 趨 消 沉 , 禪 宗 亦 因 捲 入 清 初 的 政 教 風 波 , 在 雍 正 王 朝 後 , 被 朝 廷 疏 離 , 無 法 獲 得 經 濟 的 支 柱 與 士 大 夫 的 向 心 , 遂 在 社 會 大 失 其 影 響 力 。 清 末 的 中 國 遭 太 平 天 國 的 破 壞 , 洋 教 的 攘 奪 , 已 是 衰 邁 不 堪 。 二 十 世 紀 初 , 中 國 佛 教 在 西 方 文 化 和 民 主 革 命 潮 流 的 猛 烈 激 盪 之 下 , 面 臨 存 亡 的 危 機 , 反 宗 教 運 動 、 廟 產 興 學 風

的 不 安 , 對 西 學 弊 端 的 反 省 及 為 維 護 東 方 傳 統 文 化 的 意 識 , 對 救 國 拯 世 的 真 理 之 尋 求 , 一 時 形 成 了 思 想 文 化 , 百 家 爭 鳴 局 面 。 印 度 南 亞 等 地 的 佛 教 復 興 運 動 的 啟 發 , 也 給 了 中 國 佛 教 以 振 興 的 機 遇 。 中 國 近 代 史 是 國 難 重 重 , 中 國 佛 教 近 代 史 也 是 教 難 不 斷 。 處 在 國 難 與 教 難 夾 縫 中 的 佛 教 , 能 在 最 近 的 一 、 二 十 年 中 浴 火 重 生 , 在 新 時 代 中 開 拓 新 的 局 面 , 自 然 是 由眾多的因素交織而成的。

中 國 佛 教 在 傳 統 的 政 治 制 度 下 , 不 得 不 依 附 朝 廷 , 以 延 續 其 宗 教 命 脈 。 辛 亥 革 命 之 後 , 政 治 局 面 驟 變 , 佛 教 便 不 得 不 面 對 一 個 全 新 的 生 存 環 境 , 思 索 一 種 新 的 應 世 之 道 了 。 儘 管 這 些 宗 教 傳 統 往 往 被 視 為 只 能 依 循 , 不 能 改 變 。 十 九 世 紀 末 到 清 末 民 初 年 間 , 中 國 佛 學 大 有 復 興 之 趨 勢 , 但

(3)

是 , 這 種 發 展 的 動 力 並 非 來 自 佛 教 內 部 , 而 是 外 在 形 勢 的 風 雲 際 會 所 致 , 在 大 變 革 的 新 時 代 中 , 只 好 背 負 著 沉 重 的 傳 統 包 袱 , 在 劇 變 的 社 會 中 , 有 賴 於 肩 挑 住 持 宗 教 之 任 務 的 僧 眾 以 及 有 學 德 兼 備 的 拔 尖 人 物 出 現 。 這 些 人 物 既 能 站 在 宗 教 界 之 頂 端 , 也 能 站 在 學 術 界 與 當 時一流的精英 分 子 對 話 , 始 能 振 起 教 運 , 帶 動 佛 教 與 佛 學 的 同 時 興 盛 。 清 末 民 初 , 中 國 的 文 化 精 英 紛 紛 投 入 佛 學 研 究 , 如 章 太 炎 、 梁 啟 超 、 胡 適 之 、 熊 十 力 等 , 都 在佛學研究領 域 佔 有 一 席 之 地 , 使 佛 教 走 上 革 新 之途。

此 外 , 二 十 世 紀 中 國 佛 教 界 亦 回 應 時 局 的 諸 多 挑 戰 , 如 太 虛 、 張 曼 濤 等 運 用 西 方 宗 教 、 哲 學 、 科 學 知 識 詮 釋 佛 法 , 並 以 佛 教 的 觀 點 , 對 西 方 宗 教 、 各 家 哲 學 、 心 理 學 、 科 學 等 現 代 思 潮 作 了 批 判 。 以 太 虛 大 師 為 例 , 他 是 來 自 佛 教 內 部 而 致 力 於 開 拓 佛 教 新 局 面 的 領 袖 人 物 , 也 是 當 時 中 國 佛 教 界 少 數 以 開 闊 心 胸 與 全 世 界 佛 教 傳 承 , 和 佛 教 學 術 界 接 觸 、 交 流 的 僧 人 。 其 推 動 「 世 界 佛 教 新 運 動 」 , 表 明 是 放 眼 全 世 界 , 而 不 僅 限 於 中 國 。 在 傳 統 氣 息 濃 厚 的 中 國 佛 教 界 , 太 虛 大 師 乃 是 走 在 時 代 前 端 的 人 物 。 太 虛 大 師 的 佛 教 革 新 思 想 並 非 孤 發 獨 明 , 而 是 啟 蒙 於 清 末 的 維 新 思 想 家 , 並 且 在 年 輕 時 與 革 命 人 物 常 有 往 來 。 他 早 年 的 思 想 , 是 在 革 命 思 潮 彌 漫 的 社 會 中 形 成 的 。 一 九 一 一 年 辛 亥 革 命 的 成 功 , 給 予 他 極 大 鼓 舞 , 自 覺 要 振 興 衰 頹 的 佛 教 , 僧 伽 教 育 是 第 一 要 著 。 因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一)

(4)

會 時 , 仁 山 提 議 接 收 金 山 寺 , 以 籌 辦 佛 教 大 學 , 即 時 便 在 會 上 引 起 騷 動 , 釀 成 「 大 鬧 金 山 寺 事 件 」 。 大 會 雖 然 懾 於 改 革 派 的 形 勢 而 勉 強 通 過 議 案 , 但 此 事 卻 因 引 發 暴 力 反 撲 而 告 終 。 這 是 太 虛 大 師 第 一 次 的 佛 教 革 新 行 動 , 欲 順 革 命 成 功 之 勢 , 落 實 他 佛 教 革 新 的 理 想 。 但 是 , 他 卻 從 此 被 掌 控 佛 教 資 源 的 保 守 僧 眾 劃 出 界 外 , 貼 上

「 新 僧 」 的 標 籤 , 而 不 見 容 於 教 界 主 流 派 , 埋 下 日 後 屢 屢 失 敗的種子。

二 十 世 紀 初 期 太 虛 大 師 發 動 佛 教 改 革 以 來 , 便 努 力 宣 揚 希 望 以 建 設 「 人 間 佛 教 」 成 為 中 國 佛 教 發 展 的 主 要 目 標 。 太 虛 大 師 認 為 人 間 佛 教 並 非 要 離 開 人 類 去 做 神 做 鬼 , 或 皆 出 家 到 深 山 寺 院 去 做 和 尚 的 佛 教 , 乃 是 以 正 法 義 理 改 良 社 會 , 使 人 類 進 步 、 世 界 和 平 的 新 興 佛

教 中 進 行 大 改 革 。 但 事 與 願 違 , 他 的 激 進 新 僧 形 象 , 對 他 的 革 新 事 業 多 所 阻 撓 , 他 後 期 多 番 爭 取 佛 教 會 的 領 導 權 , 以 期 能 夠 名 正 言 順 地 領 導 佛 教 改 革 , 但 都 無 法 達 成 。 中 國 佛 教 界 在 他 有 生 之 年 , 一 直 是 在 守 舊 勢 力 的 把 持 之 中 , 這 一 而 再 的 失 敗 經 驗 , 使 他 領 悟 到 : 唯 有 在 保 守 思 想 影 響 較 少 的 佛 教 青 年 群 中 , 才 能 埋 下 佛 教 革 新 的 種 苗 , 而 僧 教 育 必 然 是 佛 教 革 新 的 後 續 力 量 。 因 此 , 太 虛 大 師 中 後 期 的 佛 教 革 新 工 作 以 及 成 就 , 也 就 著 重 在 僧 教 育 這 一環節上。

從 一 九 二 二 年 到 一 九 三 二 年 的 十 餘 年 間 , 太 虛 大 師 先 後 開 辦 或 主 持 了 多 所 佛 學 院 , 包 括 武 昌 佛 學 院 、 閩 南 佛 學 院 、 漢 藏 教 理 院 等 。 而 其 佛 學 院 培 育 出 來 的 僧 青 年 , 在 日 後 對 港 台 、 東 南 亞 佛 教 界 , 皆 發 揮 了

(5)

甚 大 的 影 響 力 , 如 台 灣 的 印 順 導 師 對 佛 教 有 顯 著 的 影 響 與 貢 獻 , 這 是 太 虛 大 師 有 生 之 年 所 看 不 到 的 。 這 一 股 十 九 世 紀 末 掀 起 的 中 國 佛 教 復 興 運 動 熱 潮 , 於 二 十 世 紀 二 、 三 ○ 年 代 達到高峰。

至 四 ○ 年 代 , 由 於 日 寇 侵 凌 , 國 難 當 頭 , 國 人 被 捲 入 救 亡 和 內 戰 的 硝 煙 炮 火 中 , 佛 教 復 興 運 動 舉 步 維 艱 。 到 了 五 ○ 年 代 , 在 社 會 制 度 的 劇 變 中 , 佛 教 在 中 國 大 陸 陷 入 從 未 遇 到 過 的 困 境 。 一 九 五 七 年 以 後 , 隨 左 傾 路 線 不 斷 升 級 , 佛 教 急 速 萎 縮 , 十 年 動 亂 中 遭 逢 自

「 三 武 一 宗 」 以 來 又 一 次 更 大 的 法 難 , 瀕 臨 滅 絕 , 從 漢 地 到 蒙 藏 , 絕 大 多 數 寺 廟 經 像 被 毀 , 僧 尼 被 遣 散 、 批 鬥 , 無 數 價 值 連 城 的 佛 教 文 物 被 破 壞 。 直 到 八 ○ 年 代 , 宗 教 政 策 逐 步 落實,佛教才得以劫後重建。

一 九 五 ○ 年 以 來 , 中 國 佛 教 的 發 展 與 中 共 的 宗 教 政 策 有 密 切 的 關 係 。 許 抗 生 先 生 將 中

國 當 代 佛 教 分 成 三 個 時 期 : 一 、 整 頓 期 : 五 ○ 年 代 至 六 ○ 年 代 中 期 。 二 、 劫 難 期 : 六 ○ 年 代 中 期 至 七 ○ 年 代 中 期 。 三 、 復 興 期 : 七 ○ 年 代 末 至 今 。 方 立 天 先 生 則 將 其 分 成 四 個 時 期 : 一 、 正 常 期 : 自 一 九 五 ○ 年 至 一 九 五 六 年 。 二 、 緩 步 期 : 自 一 九 五 七 年 至 一 九 六 六 年 。 三 、 摧 毀 期 : 自 一 九 六 六 年 至 一 九 七 六 年 。 四 、 復 興 期 : 自 一 九 七 六 年 迄 今 。 以 上 兩 種 分 期 說 出 入 不 大 , 說 明 中 共 在 文 革 前 對 佛 教 的 壓 制 是 緩 慢 進 行 , 佛 教 還 可 獲 得 部 分 的 自 主 性 發 展 。 文 化 大 革 命 是 繼 「 三 武 一 宗 」 後 又 一 次 更 大 的 滅 佛 運 動 , 許 多 佛 寺 被 毀 壞 或 佔 用 , 佛 像 被 毀 , 經 書 被 焚 , 僧 尼 被 掃 地 出 門 , 在 家 佛 教 徒 也 遭 批 鬥 , 佛 教 協 會 、 佛 學 院 、 金 陵 刻 經 處 等 佛 教文化機構被迫關閉。

文 革 後 , 中 共 的 改 革 開 放 政 策 , 表 面 上 讓 佛 教 逐 漸 恢 復 生 機 , 呈 現 出 欣 欣 向 榮 的 景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一)

(6)

會 下 設 宗 教 事 務 處 , 一 九 五 四 年 擴 大 改 組 為 宗 教 事 務 局 , 建 立 官 方 性 質 的 宗 教 組 織 , 如 一 九 五 三 年 成 立 了 「 中 國 佛 教 協 會 」 , 其 宗 旨 : 「 團 結 全 國 佛 教 徒 , 在 人 民 政 府 的 領 導 下 , 參 加 愛 護 祖 國 及 保 衛 世 界 和 平 運 動 , 協 助 人 民 政 府 貫 徹 宗 教 信 仰 自 由 政 策 ; 並 聯 繫 各 地 佛 教 徒 , 發 揚 佛 教 優 良 傳 統 。 」 文 革 前 , 中 國 佛 教 協 會 對 佛 教 的 控 制 成 效 有 限 , 文 革 後 , 中 國 佛 教 協 會 真 正 地 掌 握 了 大 陸 各 地 的 佛 教 勢 力 , 積 極 配合政府來管理佛教界。

中共對「邪教」與「迷信」

的認定是極為堅持的,一般泛指 危 害 社 會 、 違 反 法 律 與 人 性 、 擾亂社會秩序甚至自絕於社會與 人類的宗教組織均在其列。取締

「邪教」與「迷信」一直是其既 定的國家政策與法令,法輪功事 件更強化了中共當局對邪教的管

社會等。

改革開放後,佛教在社會力 的釋放是有限度的,佛教的復興 象徵著政治力與社會力的某種妥 協,其妥協還是以不違背中共宗 教政策為前提。中共近年來對無 神論的堅持有些軟化,已較少宣 揚讓宗教消亡的理論,而以務實 的態度來面對宗教存在的事實,

但是對宗教活動還是有些管制與 禁令,限制宗教活動只可在政府 批准的聚會處所舉行,一切宗教 教育資料及宗教講解均須經宗教 事務局批准。表面看起來,佛教 已 取 得 相 當 大 的 發 展 空 間 , 實 際 上 中 共 的 政 治 管 制 是 無 所 不 在 , 其 底 線 相當明確,取締「邪 教 」 與 「 迷 信 」 一 直 是 其 既 定 的 國 家 政 策 與 法 令,一旦 衝 擊 其

(7)

底線,立即進行政治力的反撲。

近 百 年 來 的 中 國 佛 教 , 大 體上沿著一條在厄難中圖復興、

應世變而轉型的崎嶇路子行進,

從適應後期封建社會的明清佛教 陳腐模式,向適應近現代社會的 新佛教轉型,可謂二十世紀中國 佛教的特質。佛教的轉型,大略 是在發揚傳統以及破舊立新的相 互牽制中進行,在做法上,主要 有:重振祖風、改革故弊、回歸 原始、取法域外四種趨向。在這 四種不同的趨向中振興、轉型的 中國佛教,從總體上看,其內容 是多元一體的。

多元,意謂發揚了傳統佛教 諸宗派,繼承了傳統教義教制的 基本內容,又逐步改革了教義教 制中不合時宜的部分,吸取、移 植了藏傳、日本、南傳佛教,使 中國佛教呈現出較古代更為豐富 多彩的內容。一體,謂佛教各宗 各派,大體都認同、趨歸於一種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一)

共認為應時契機而又符合佛陀本 有精神的現代佛教模式。

總之,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 發展,一方面受印度文化思想持 續的影響,另一方面與中國傳統 思想論爭和交融、拒斥和滲透、

對 立 與 互 補 , 不 僅 改 造 與 發 展 了印度佛教思想,而且在大乘空 宗、有宗分野的基礎上,逐步成 熟為天台、華嚴、法相、淨土、

禪宗等中國化的佛教派系和獨具 特色的中國佛學。與此同時,中 國 佛 教 超 越 追 求 的 人 生 價 值 觀 與道德觀,以及辨證思維方式,

也不斷向社會各階層廣泛滲透,

參與或改造中華民族文化之深層 結構。

綜 觀 中 國 佛 教 的 歷 程 , 尤 其近現代,雖經過種種挫折,但 對中國歷史文化輝煌的貢獻,已 獲得國人普遍信仰,儘管宗派紛 雜,歧義很多,甚至時有爭論,

但主流是積極向上的。 (待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佛教學術研究,最初頗受日本的影響。如本世紀初葉蔣維喬的《中國佛教 史》 、黃懺華的《中國佛教史》 、

哲 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 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佛教研究 中心副主任,曾任教於玄奘大學宗教 學系,並曾任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 第七屆理事長、「佛教文化與當代世

《智圓佛學思想研究》、《圓教的危 機與譜系的再生 ── 宋代天台宗山家山 外之爭研究》、《中國天台宗通史》(合 著)等。另在《哲學與文化》等研究

[r]

以上大致提出有關佛教史觀的佛學研究之個人看法,或許一個全面性的佛教史觀不只

日人編纂的《清國行政法》第四卷(汲古書院,一九七二年六月)研究了清代的宗教政策及

史學博士。現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 研究員、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 究所所長、長安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 宗教學會理事、陝西歷史學會理事。研究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