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四、台灣近現代佛教史之歷程

宗 教 傳 播 一 向 與 貿 易 或 移 民 有 著 很 深 的 關 聯 。 根 據 文 獻 記載,在鄭成功渡台之前,佛教 已 經 流 佈 過 來 了 。 三 百 年 來 台 灣的佛教發展,從清代以前、清 末、日據時期到光復後的各個階 段,各有不同面貌。主要是閩系 的禪淨雙修寺院;日據時期則結 合日本曹洞宗在台的發展,經由 皇 民 化 運 動 建 立 起 全 島 性 的 佛 教組織。光復以後,隨著大陸佛 教僧侶和組織相繼來台,在傳戒 與中國佛教會的組織運作之下,

台 灣 傳 統 的 佛 教 寺 院 開 始 出 現 明顯的變遷。

在荷蘭、西班牙侵佔台灣時 期,台灣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以原 住民多神的泛靈信仰為主,風雨 雷電、日月星辰,都是祭祀的對 象。明鄭時期除了引進更多的民 間信仰外,一些大型的宗教像是 佛教、道教與回教也開始出現。

不過,在十七世紀下半期以前,

歷代中國皇朝未曾在台灣設立郡 縣,自然也就沒有官方的寺院。

因此到了明鄭時期,台灣佛教還 是 帶 有 濃 厚 的 個 人 色 彩 , 亦 即 屬 於 個 別 僧 侶 或 信 眾 單 獨 的 祭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

(三)

本文榮獲九十五學年度高登海居士獎學金

林俊裕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2)

史》記載:「當是時東寧初建,

制度漸完,延平郡王經已承天之 地,尚無叢林,乃建彌陀寺於東 安坊,延僧主之,殿宇巍峨,花 木幽邃,猶為郡中古剎。」故明 鄭時期的台灣,主要是在台南地 區,佛教已有了初步的發展。

清朝治理台灣時期,佛教在 台灣的發展呈現出「正信佛教」

與「擬似佛教」混合的特色。一 方面是因為當時渡海來台的移民 社會,以及消災解厄、接引西方 的宗教需求,使得佛教混合著一 般的齋教、道教、儒教等宗教,

而成為台灣社會一種民俗上的信 仰,加上僧侶及居士個人的弘法 佈教,也形成了佛教勢力擴散的 基礎。儘管此時帶有移民宗教的 色彩,但是整個佛教佈教的範圍 也已經普及全台各地,且普遍設 有佛寺,例如台南的開元寺、法 華寺,彰化的開化寺與清水巖,

台北的龍山寺與劍潭寺等。

雲寺派」、基隆月眉山「靈泉寺 派」、高雄大岡山「超峰寺派」

以及台北觀音山「凌雲寺派」。

他們均與閩南佛教有深厚淵源,

在法脈上屬於禪宗,這些宗派的 開山祖師或中興祖師均為本地僧 侶,此意味著台灣佛教開始走向 獨立。

雖 然 台 灣 近 三 百 年 來 的 佛 教發展史中,日據時代的影響只 佔其中五十年,但因日本佛教具 有宗派文化的特殊性,以及高度 政治化和現代化之衝擊,初期日 本治台的宗教政策,為了安撫台 民,採取不干涉,延續舊習慣信 仰的型態,除了剛開始隨日軍來 台的隨軍佈教(慰問征討的軍人 及其家屬)以外,其餘各個階段 均出現強度不一的政教糾葛,因 而對台灣佛教具有一定程度的實 質影響。

到 了 大 正 年 間 , 特 別 是 在 一九一五年,以齋教為中心的西

(3)

來庵抗日行動,因涉及和牽連的 齋堂與齋友甚多,是不折不扣的 宗 教 結 合 政 治 所 形 成 的 大 規 模 民變,無疑對日本統治當局,構 成治安上的一大威脅。日本在台 總督府展開全島性的宗教調查,

以掌握台灣各種宗教信仰的背景 和生態。當時台灣的一般信徒與 寺院為求自保,紛紛申請加入日 本佛教的組織,也促使日後「南 瀛佛教會」全台性組織的成立。

換言之,至此,台灣的寺院、齋 堂以及信眾都已受到日本官方的 控制。而台灣佛教的殖民化,正 值日本近代佛教世俗化時期,因 此,台灣佛教不僅接受日本統治 者的「殖民化」,也接受日本佛 教的世俗化。

民 國 二 十 六 年 盧 溝 橋 七 七 事變後,隨著中日兩國的正式宣 戰,日本政府對台灣的統治也因 為戰爭而更加嚴厲,於是出現所 謂的「皇民化運動」,對新附領 土的台灣人民,從物與心兩面,

徹底去除從前的思想、信仰、物 質等狀態,而成為完完全全的皇

國土地及居民。由於各寺院負責 人 不 知 道 自 己 寺 院 會 淪 為 何 種 命運,於是造成台灣地區原有的 寺廟,除了繼續求助於日本佛教 各宗派的保護外,為求平安,其 他 的 寺 廟 、 齋 堂 也 必 須 改 為 神 社,像是觀音山凌雲寺、台南開 元寺、高雄超峰寺均納入日本的 臨濟宗系統。此種巨大的壓力和 日化宗教的政策,使得台灣佛教 寺院的設備、僧侶的服裝及一切 法會、儀軌、法式等,完全日本 化,將原先福建傳來的中國佛教 的制度、儀式與規章完全摧毀殆 盡。所以在日據時期,台灣佛教 固然「抑道揚佛」,使佛教本身 雖然有勃興發展的趨勢,但是此 一獨特的佛教體質,也使得後期 的發展埋下了改革的種子。

一九四五年之後,日本已退 出台灣,取而代之的是國民政府 在 戒 嚴 時 期 所 實 施 的 「 去 日 本 佛教化」的宗教政策,同時也因 為國民政府的遷台,使得大陸佛 教 正 式 引 介 進 來 , 因 而 壟 斷 了 台灣佛教的發展,包括在教理、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三)

(4)

使 台 灣 佛 教 的 性 格 產 生 實 質 的 影響。總括來看,光復初期的佛 教發展變革,在於將以往的齋教 化、閩南化、日本化的佛教,作 一徹底的澄清與扶正,進而確定 了大陸佛教的主流地位。特別是 白聖法師透過傳戒的方式,使得 台灣佛教從日本佛教與齋教的陰 影中走出來。

在當時,組織的鬆散和缺乏 強有力的中央級教會,和教內保 守派與開放派的對峙型態,使開 放派如太虛大師所闡述的淨土觀 點,與傳統保守派圓瑛法師的淨 土信仰不同,因而傳出焚書抗議 之事。六○年代以後,各種新興 佛教團體應運而生,受到太虛大 師的佛教革新運動之影響,其所 提出的「人生佛教」理論,雖然 未能行踐於當時的大陸內地,卻 成為近二十年來台灣佛教發展的 思想先導。台灣這幾年來最熱門 的思想就是人間佛教,以印順法

法 鼓 山 等 主 要 佛 教 團 體 的 創 建 者,無不受其思想的啟發而走上 創設現代佛教團體的道路。在當 代社會中,影響力不斷增強,最 後不僅發展成深具全台影響力的 教團,甚至朝國際化邁進。近年 來台灣佛教特別強調印順「人間 佛教思想」與太虛「人生佛教思 想」的差異,其與追循台灣本土 化意識和台灣佛教主體性的重新 確立有直接的關係。

五、結論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後,進 行了大規模和現代化的建設,並 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日本蒙 韓 戰 之 利 , 在 經 濟 恢 復 與 建 設 工作上取得鉅大成果,而南韓近 十餘年的經濟發展,扶搖直上。

佛 教 作 為 一 種 社 會 意 識 形 態 和 社會組織,為了適應國家政治、

經 濟 的 急 劇 變 化 和 現 代 科 學 技

(5)

術 突 飛 猛 進 的 衝 擊 , 也 作 了 自 我整合,提出了「世俗化(或人 間化)、現代化和科學化(或理 性化)」的道路,並從教義、組 織、儀式和宗教行事等方面作了 一系列的、深入的改革,從而有 效地為配合國家的經濟建設、文 化 措 施 等 等 作 出 獨 特 的 貢 獻 。 外蒙、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金 剛乘佛教在擺脫過去的束縛,及 與國家取得「歷史的和解」後,

正走上欣欣向榮的坦途。總之,

東亞佛教正在進入復興時期,這 次 復 興 不 僅 表 現 在 佛 教 徒 數 量 的急遽增加,教派組織的日益繁 多,而且也表現在佛教正在向民 族化、普世化發展。

從 佛 教 在 台 灣 之 現 階 段 發 展態勢可知,台灣佛教具有多元 性、複雜性、殖民性等典型的移 民宗教性格。台灣佛教在極短的 時間內遭逢極大的變遷,這也是 台 灣 佛 教 的 主 體 性 一 直 無 法 真 正塑立的原因之一,而導致一種 邊陲佛教的心態。不過,在這種 心態之下,台灣佛教界還是出現

了不同的摸索方向,使其在佛學 研究的開展中走出新局面,非某 種單一成分的延續發展,而是多 元 成 分 複 合 而 成 的 新 式 佛 教 文 化。例如在兩岸交流模式上,有 佛光山星雲法師的「探親」交流 模式;證嚴法師「慈濟賑災團」

的救援模式;「惠空模式」—

圓 光 佛 學 院 師 生 到 大 陸 參 拜 古 剎、訪問高僧及贊助佛學院,形 成兩岸的佛教教育模式;以及像 是「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和

「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學 術研究模式。

回顧不是為了批判,而是展 望未來,現實的挑戰或許極為嚴 峻,各種危機隨之而來,在挑戰 與回應下,經常焦頭爛額,但這 正考驗著佛教存在的精神意義,

佛法若是普遍常在的真諦,就具 有重新構架的創造能量,彰顯出 其特有的信仰張力,兩岸的佛教 都具有這種信仰的張力,有著創 新與能動的運動態勢。人間佛教 的實踐張揚起佛教對應時代的道 德勇氣,也是眾生集體奮發的自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三)

(6)

轉不可能為可能的信仰動能。佛 教走過了二十世紀,遭遇到各種 大風大浪的挑戰,儘管外在的環 境依舊惡劣,其信仰的理想始終 不變,佛法的終極關懷仍是人們 最高的精神指標,提供了對應社 會整體變革的文化機制,在信仰 的認同與堅持下,必然帶領著新 一波的文化運動。

在高度資本社會制度下,現 代人多半為了生計,而以追求利 潤為目的。事實上,人的一切並 非由產業社會所強制規定,吾人 的活動必須基於自然和主體性,

藉由積極性的創造活動來達到自 我之實現,因此佛法補強了人們 心靈的空虛,給了人們重要的生 命啟示。

現 代 化 建 設 的 順 利 推 進 需 要建構在社會穩定的情況下,而 缺 乏 信 仰 支 撐 的 社 會 是 不 穩 定 的 社 會 。 佛 教 組 織 是 現 階 段 華 人 社 會 裡 政 府 與 家 庭 聯 繫 的 橋

求日新月異的情況下,政府已經 無 法 只 藉 由 商 品 經 濟 的 方 式 加 以解決。就佛學思想而言,宗教 人的倫理及宗教團體間的調和,

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於降 低存在於社會的疏離感,及強化 人 際 關 係 的 歸 屬 感 有 相 當 程 度 的幫助。簡言之,其可增強群己 關係之融洽,更可促進人類社會 之福祉,將分散的各種社會資源 匯集,以填補政府失靈體系之空 隙。在此同時,佛教團體亦須因 應未來人類社會之需要,調整改 革,透過開放性的動態系統,根 據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需要,轉 化成為重要有用的文化資產,並 成為社會關懷網絡的重要環節,

發 揮 其 最 重 要 之 社 會 功 能 。

(全文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佛教學術研究,最初頗受日本的影響。如本世紀初葉蔣維喬的《中國佛教 史》 、黃懺華的《中國佛教史》 、

哲 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 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佛教研究 中心副主任,曾任教於玄奘大學宗教 學系,並曾任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 第七屆理事長、「佛教文化與當代世

《智圓佛學思想研究》、《圓教的危 機與譜系的再生 ── 宋代天台宗山家山 外之爭研究》、《中國天台宗通史》(合 著)等。另在《哲學與文化》等研究

以上大致提出有關佛教史觀的佛學研究之個人看法,或許一個全面性的佛教史觀不只

日人編纂的《清國行政法》第四卷(汲古書院,一九七二年六月)研究了清代的宗教政策及

[r]

史學博士。現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 研究員、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 究所所長、長安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 宗教學會理事、陝西歷史學會理事。研究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