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一)創作理念一覽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圖一)創作理念一覽圖 "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進行創作時,最重要的應該是創作者的「意」,而「立意」是整個創作過 程的主導,就如同余秋雨所說的「古往今來的藝術家都面對著『立意』二字徘徊 良久…中國傳統繪畫,那麼重視佈局、章法和筆墨之趣,但一切高水平的畫論家 都一無例外地把立意放在全部創作過程的首位」1。然而「立意」的目的何在?

(南朝梁)謝赫就已提出「氣韻生動」2,對此,宗白華(1897~1986)更明確地 表示:「氣韻生動,這是繪畫創作追求的最高目標,最高的境界,也是繪畫批評 的主要標準」3

就水墨創作而言,創作者在「立意」之後,必須具體呈現出「象」,經由「筆」

「墨」和「色」的運用,形成作品具體的「象」。然而,在這一過程之中,創作 者的「立意」是否都不會改變?最後完成的作品,真的符合原意?其中,隱含著 許多的不確定與變數,這些變化的「意外」會使作品產生「象外之象」,進而使 觀賞者在觀看時產生難以言喻的韻味。筆者正是希望藉由這些意外,在曖昧、渾 沌之中,使作品對觀賞者產生難以言喻、莫名的感受。

而在這一連串過程中,由「筆」「墨」和「色」所構成的「象」是外在的呈 現,「意」就是藉著所立之「象」伴隨著顯現出來。在創作過程中,作品每多畫 一遍,便多累積一層意識,然而,畫得越多、累積得越多,是否會使「最初的」

本意消失?老子所說的「反者,道之動」〈40 章〉)的「反」,假若其所指的是

「返回」4之意,則作品從起始、增添、修改,直到創作者認為完成,可以說是

1

余秋雨, 《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市:允晨文化,2001),頁 63。

2

(南朝梁)謝赫, 〈古畫品錄〉,《歷代論畫名著彙編》,(台北市:世界書局,1974),頁 17。

3

宗白華, 《美從何處尋》,(台北縣:駱駝,1995),頁 22。

4

陳鼓應, 《老莊新論》,(台北市:五南,1993),頁 9。

(2)

在原先的本意上進行更動、累積與沉澱之後,再「復歸於樸」(《老子•28 章》),

這正是筆者所提出的「象無象,色無色,意無意」

筆者對作品的「立意」,具體呈現為整體的「渾」,這是藉由筆墨和色彩所構 成。在創作的過程是「渾然忘我」,其結果是「渾然天成」,正因為是「渾」,所 以已經分不清是否盡意或忘象,所塑造的形象,因忘我而忘形,彷彿是自然天成 的。就如同(清)段玉裁(1735~1815)注《說文解字》的「渾」字時所說的「酈 善長謂二水合流為渾濤,今人謂水濁為渾」,這種二水合流之後,已經無法再區 分出當中的水,原先是由哪一條河所流過來的。

色彩在此被筆者特別予以獨立出來探討,對色彩的具體呈現,是在追求「瑰 麗」,而有別於「華麗」「艷麗」「俗艷」等。而「瑰」字具有奇異、神秘之義,

因此,筆者是在追求奇異且具有深沉的神秘感,亦可解釋成有如千年古物中的「玉 器」「青銅器」或「汝窯瓷器」般的感覺。

就上述所提的一連串過程中,「象」是外在的呈現,是經由「筆」「墨」和

「色」所構成,而「意」就是藉著「筆」「墨」和「色」所立之「象」伴隨著產 生。在第二章將討論「象」,第三章則將「色」獨立出來探討,由「象」與「色」

進而總歸於第四章的「意」的理念,經由「象」「色」「意」進而延伸成「象無 象、色無色、意無意」的理念,並提出象的「渾」與色的「瑰麗」,運用水墨為 主的媒材,將理念具體落實到繪畫創作之中。

(3)

茲將上述筆者的創作理念歸納整理,如(圖一)所示:

(圖一)創作理念一覽圖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與限制

主要是經由「三玄」老、莊、易思想為主的哲學之研討,配合中國歷代畫論 的探究,並藉由符號學(semiotic)、後結構主義(post structuralism)、解構主義

(deconstruction)、詮釋學(hermeneutics)、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腦神 經學與色彩學等方法與學說,進行陳述「象無象,色無色,意無意」的繪畫創作 理念,最後用作品來檢驗,以期理念能與作品相呼應。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分析與繪畫創作:

藉由分析老莊易思想為主的哲學,進而探討中國歷代畫論,並運用符號學

象 - 形象 - 象在形外 - 象無象

色-顏色-色在貌外-色無色 意 - 立意 - 意在畫外 - 意無意

筆-筆法-筆無筆 墨-墨韻-墨無墨

瑰麗

(4)

(semiotic)、後結構主義(post structuralism)、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詮釋學

(hermeneutics)、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腦神經學與色彩學等理論,對 於文獻予以重新詮釋與分析,並運用辯證法,反覆思考、否定和驗證,使筆者個 人的創作理念能夠更加明確。

(二)創作方式:兼含平面與裝置的作品。

1.媒材:主要是使用水墨、水彩、膠彩與壓克力顏料,畫在宣紙、

棉紙或布等其他基底上。其次,在瓷器上作彩繪,則是另 一種媒材的嘗試。此外,運用塑膠布來做裝置藝術,營造 出作品在展覽空間的氛圍。

2.技法:運用印拓、轉搨、拼貼、潑灑、滴流…等方法,配合創作 過程的需要,隨機而作,以因應畫面的需求。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象」:在易經中是指由陰陽符號所組成的卦象與所代表的含意,而在藝術 創作上,「象」與現行用語「造形」接近5,又與用筆用墨相關。但是,「象」不 只是在表面上或眼睛所見的形象、現象,還有更深層的涵義,也就是藉由作品的 呈現而達到「象外之象」「象在形外」(唐)張璪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6,自然是一個大寶藏,擁有無窮無盡的資源提供給創作者。然而,繪畫不等同 於自然,不是模仿自然,所以(清)石濤說:「書畫非小道,世人形似耳」7。創 作者在吸收養分之後,轉化為自己所有,再表現於作品之中,讓作品反映出創作

5

參見劉思量, 《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市:藝術家,2001),頁 42。

6

(唐)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台北市:廣文書局,1971),頁 312。

(5)

者的情感、想像和理念,是反映創作者的心象而不再只是自然的景,也就是筆者 所說的「象無象」

「色」:中國繪畫的色彩發展,在唐代之後,逐漸 水墨所代替,尤其文人 畫中更是少用的、少見的,(清)王原祈認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8,就是 在用色時須注意到「墨」與「色」的融合,這是一般文人畫中對「墨」與「色」

的看法。老子認為「五色令人目盲」〈12 章〉),而且,「聖人為腹不為目」〈12 章〉「腹」即是本質之所在,重「腹」則不會被「目」的外在所迷惑。因此,

觀看「五色」乃是觀照其本質、內在,非由色彩所產生的美醜、冷熱、情緒等,

而是由創作者自由的、主觀的運用,並配合整體作品的需要,運用色彩而超越色 彩的限制,這就是筆者所謂的「色無色」

「意」:對創作者而言,「意」是創作的意圖、意識、想法或觀念,隨著創作 的過程,逐漸累積、沉澱,這些過程中會產生不確定性而做更改,因而出現與原 先互有出入的結果。作品每加畫一遍,便多累積一層意識,然而,畫得越多、累 積得越多,是否會使「最初的」本意消失?創作者在渾然忘我的狀態下進行創作,

作品從起始、過程、修改,乃至於完成,在原先的本意上進行累積與沉澱之後,

最後形成渾然天成的「復歸於樸」。另者,就審美的態度而言,康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提出:「無目的的合目的性」,一種無關利害關係的審美觀9 而在進行創作時,創作者的態度也必須擺脫世俗利益的牽絆。老子指出:「無為 而無不為」〈48 章〉),在繪畫創作上,筆者則認為是「畫而無畫意渾沌」,本著 不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自適其適地進行創作,在原本的「意」進行反思與超 越,亦即是「意無意」

8

(清)王原祈, 《雨窗漫筆》,《歷代論畫名著彙編》,(台北市:世界書局,1974),頁 383。

9

參見蔣孔陽,《德國古典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頁 77-8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義)與。 zm 且(對象)的意思。清辨在他的《中論》註解書裡'相當一致地都採用了。立而且的意 思,而月稱則採用

D5.1 應用1個具體圖像代表 1個單位,製作象形圖 D5.2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Because Feng used “Yuan-Yuan Tang” so often in the titles of his prose works, most scholars labeled “Yuan-Yuan Tang” as the unified symbol of Feng and the term “Yuan-Yuan

從物料、媒介和 形式的選擇、技 術掌握、及個別 作品的處理,以 判斷所表現的創. 意及想像力

達、創意及思 維,透過音律 的演繹,具體 地展現. 靈活運用在創 作上,樂曲與

這是一尊日本造像的佛陀,臉孔像是日本人,表現出一種男子氣 慨、帶有嚴肅威武的相貌,創作者或許認為這樣的相貌才能代表佛的 莊嚴 (圖

 取材雖具社會性 ,但 通篇欠藝術創作的 自覺性。欠具體深 刻意象 ,用詞句式散 文化 ,斷句跨行有欠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