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探索原住民族部落的環境教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六章 結論─探索原住民族部落的環境教育"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六章 結論─探索原住民族部落的環境教育

台灣是一個擁有許多族群的多元文化社會,在思索或推展環境教育時如何面對這 樣的情境?近年來台灣社會民主化的進步與對多元文化價值觀的重視,原住民的文 化、社會發展與權益也成為邁向公平正義的社會時不可忽視的關懷。本研究透過參與 觀察的研究方式,以馬告運動此一綜合環境保育與原住民社會發展議題的社會運動作 為窗口,並順著馬告運動帶給研究者的機會,參與馬告運動中最為顯著的鎮西堡、新 光部落發展的工作,探索在部落社會生活世界中環境與發展的辯證關係,從而探索環 境教育在部落社會中的意義。

從主流環境教育的反省出發,進而探索一個異於主流文化的原住民族部落環境教 育是本研究的重點,此一過程,即是一主流社會文化與在地觀點的對話過程。部落發 展亦非獨立隔絕於整體社會之外,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與國家、社會等行動者多有緊 密的互動。在探索部落環境教育的同時,不可忽略部落在急遽的社會變遷之中,如何 適應時代的變遷,維護自主的發展並與外界社會的變遷對話。在環境關懷方面,馬告 運動底下的部落發展正好提供了觀察此種對話關係的機會。馬告運動展現了不同環境 觀的碰撞,而在這之中,我們看到泰雅族部落的環境觀如何被看見。另外就部落發展 的角度觀之,部落如何呼應馬告運動的社會變遷?在部落生活世界中如何實踐與環境 相關的發展工作?這些面向都是在探索原住民族部落在現代社會變遷中發展時,環境 教育在其中的意義為何的重要切入點。

以下就環境教育的觀點對本研究的發現作一討論。

第一節、誰的「環境」與誰的環境教育?

一、看見原住民的環境

本研究首先以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認為「環境」其實是一文化建構之產物,並指出 環境教育因為其發展的社會脈絡因而有以科學主導的趨勢,而這種「為了環境」的政 治性訴求與科學主導的環境教育文化容易忽視人的主體性,也忽視女性、原住民等不 同文化群體的聲音。在台灣社會的實際情境中,馬告運動裡關於棲蘭檜木林區的爭議 也揭示了這種以科學作為認識自然的文化,但也讓我們看見了原住民不同的聲音。

在 1999 年年底原住民團體走上街頭之前,環境運動的訴求是為了棲蘭林區檜木林 的保護,原住民的權益與聲音並沒有放在棲蘭林區保育的議程之中。不論是環境團 體、林業單位、國家公園都是用主流社會習以為常的棲蘭林區與生態科學的觀點來看 待這片森林。林業單位以森林科學的眼光強調檜木森林的經濟生產價值不可忽略,而 環保團體聯合國家公園生態學的角度強調保護檜木林生態系完整的價值。林務單位與 國家公園雙方使用大量的科學知識來正當化各自在棲蘭檜木森林的自然資源管理計

(2)

畫,當雙方為爭奪這片山林而僵持不下的時候,原住民運動者運用當地泰雅族在地知 識對棲蘭山空間的認識,將「棲蘭林區」重新定義成「馬告林區」作為抵抗的論述,

「馬告林區」提醒社會這片森林曾經是泰雅部落的家園,經過殖民歷史失去這片山 林,而這片山林是當地泰雅族的生活空間,他們也擁有關於這片山林深刻的情感與豐 富的在地知識。

馬告運動所顯示的是近幾年急遽的社會變遷,它憾動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環境觀,

凸顯了以原住民族部落為主體的環境觀應該被這個社會所重視。而在以往以現代生態 科學所主導的國家公園管理機制,也在這一波社會運動的衝擊之下,開始注重原住民 部落發展、參與管理的權益與在地知識的重要性。雖然國家公園與林務單位在棲蘭爭 議中對如何妥善管理檜木林有不同的環境主張,但都是以科學為基礎尋求環境的適當 管理機制,就某種程度與環境教育中「為了環境」的訴求是一致的,差別在於前者使 用的是管理的手段,後者則是使用教育的手段。同時,國家公園與林務單位及其背後 的科學基礎都被視為主流社會環境教育的重要推動者/力。從環境教育的角度觀之,如 同馬告運動帶給國家公園體制以科學主導的管理內涵之衝撞與反省,「為了原住民部 落的環境」亦即在地部落的環境權利、部落發展與豐富的民族生態知識也應該被環境 教育所重視,而不是以主流社會甚至是西方社會的環境關懷來強迫在地原住民部落接 受。如同在馬告運動之中針對棲蘭林區管理主張的爭辯,顯示出環境價值是多元且異 質的,因此在推動環境教育的過程中亦應重視各種不同的環境價值,並審慎地反省是 否以單一的環境價值灌輸給學習者;環境教育的環境觀也應避免科學文化的主宰,容 納更多的聲音與觀點。教育不可能是價值中立的,如同 Gough(1987)認為環境教育 應該注重學習者的環境觀,教學者與學習者的環境觀應該是一種互為主體的觀念,而 就學習者的角度而言,學習如何面對社會中不同的環境觀/價值,也應該是培養民主且 多元文化社會中環境公民的重要考量。

二、「部落的」環境與「部落的環境教育」

馬告運動讓我們看見並注重部落的發展與主體性,然而當我們論及「部落」的概 念時通常有兩層意義,一個是泛指原住民社群、一則指涉的是類似社區概念的原住民 聚落。甚麼是部落的環境?就第一個意義而言,在馬告爭議的焦點是北部中海拔檜木 森林的保育,北部泰雅族並不是一個單一均質的共同體,當涉及原住民族與國家共管 機制的形成時,所要面對的是族群內不均質的聲音所引起之爭議,所謂的部落主體性 仍是需要建構的想像共同體。就部落的第二個義涵而言,部落亦非均質的組織,在類 似「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想像之下,部落內實際上是存在著異質的聲音,甚至存在 著許多次級團體,例如教會、協會或是傳統的人際網絡群體。因此,在大社會的情境 下,「誰的環境?」的提問,讓我們看見關於森林的詮釋與權利不只是環境團體、林 務單位與國家公園的事,不該忽略的是在地泰雅族部落的聲音。就探索「原住民族部

(3)

落的環境教育」此一命題而言,所要關切的是原住民部落的主體性,在部落的層級繼 續追問「誰的環境?」讓我們關心到族群內與部落內不同的行動者及他們的聲音。

在建構共管機制或推展部落為主體的環境教育時,此種群體內部的異質性是必須 面對的,但問題的焦點不應該停留在矛盾與衝突之上,而是在於這些爭議與矛盾是否 有溝通、對話與整合的機制。經由馬告爭議與部落發展的參與觀察經驗,馬告的爭議 雖然是由許多因素所造成,但資訊的不均衡分佈的確阻礙了和諧與共識的可能。許多 關於國家公園共管機制的資訊與說明會均是透過長老教會的溝通管道與場地所舉辦,

但因教會非屬公共空間,因此使得部落內其他社群如天主教徒等等無法參與。以至於 造成部落內資訊獲得的不平衡與不充足,這也讓部落居民對於未來發展想像的落差距 離擴大。雖然資訊的公開並非弭平馬告爭議的充分條件,但卻是民主參與的必要基 礎。造成此種現象,一方面可歸咎於政府單位並未積極溝通,但另一方面也顯示出部 落社會中公共媒體與公共空間的缺乏。

另就部落發展的角度觀之,鎮西堡、新光部落營造的工作由阿棟牧師帶領長老教 會長信徒長期的努力與付出而有了一些成果,並進而成立協會作為對外溝通的窗口,

同時積極的參與及推動馬告國家公園之運動。在部落內部,因對發展想像的不同與參 與權力的落差,與國家共管及以生態旅遊為主的產業發展方向,成為以長老會信徒為 主導的永續發展想像。這樣的不平衡狀態,讓部落中天主教信徒與未能參與部落永續 發展協會的成員另組協會,作為部落發展與組織工作的基礎。如前所述,社區中存在 兩個協會所帶來的不見得是更大的衝突,反而讓部落中不同的行動者能夠站在更平衡 的位置互相溝通,甚至共同分工合作達成「總體營造」的共同發展。

異質的社群關係與缺乏公共溝通的管道在鎮西堡新光部落在馬告運動風潮底下的 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兩大挑戰,究其原因,乃是在過去歷經外來政府殖民的衝擊,加上 現代化的急速進展,讓部落原本以 gaga 為基礎的團結組織關係與溝通的方式被教派、

黨派派系與現代行政體系所切割與取代。部落中的學校成為最具公共性格的空間,而 草根力量組成的社區發展組織成為建構部落公共論述與共同發展的途徑。研究者認 為,以部落為主體的公共媒體的部落社會中仍是促進部落在台灣年輕的民主社會中邁 向良性發展時必須努力的方向。但就政府部門或是社會團體的資訊溝通與發展資源的 分配,應該正視部落中的異質性,以一種公平公開的方式引進部落社會之中。

第二節 原住民族部落的環境教育特色與內涵

一、部落環境教育之特色

部落環境教育之特色必須就部落發展與環境之對話關係來理解,就馬告運動中的 部落發展的個案研究所顯示的,環境(檜木森林)對於原住民社會而言是長久以來生 活的空間範圍,原住民部落參與檜木林保育運動的意義有以下幾個層次:首先,保護

(4)

森林對部落而言不僅僅是生態價值的關懷,更是一種鄉土關懷、捍衛家園的意識。其 次,這片原屬於泰雅族祖先的傳統領域在歷經日本政府與國民政府的殖民策略,變成 了國家的森林砍伐事業;透過以部落為基礎的保育工作,與環保團體合作並與國家公 園體制共管機制的建立,重新獲得傳統領域的管理權,讓部落得以有自主性的發展空 間。再者,發展生態相關的產業與保育工作也成為位處發展邊陲位置並受加入 WTO 衝 擊的山區農業經濟的新發展方向,同時透過此種產業的發展,亦可恢復泰雅族與自然 長久共存的傳統文化。

從部落參與馬告運動的行動可以看出,部落在環境方面的課題主要是面臨著如何 走出過去的殖民歷史,邁向一種去殖民的發展方向;落實在生活實踐當中,最重要的 是經濟產業的發展與文化的傳承。而這種生活在環境之中的環境關懷有別於都市中產 階級的後物質的、浪漫的眼光。

就鎮西堡與新光部落的發展例子來看,在近代急速的被捲入現代化的進程之中,

保留地政策將部落發展侷限於農田裡的農作,但處於市場經濟邊陲的部落,處於苦苦 追趕與被剝削的狀態。與結合生態保育的工作發展旅遊事業並回覆傳統山林文化成為 拓展發展空間的方式之一,鎮西堡與新光部落早在 8 年前由阿棟牧師帶領的社區營造 工作將此視為重要的發展方向。近年來興起的檜木林旅遊風潮,大量的遊客湧進部 落,因而帶動了部落觀光產業與民宿的經營,為了提昇觀光發展的品質與避免觀光帶 來的負面衝擊,部落一方面就空間與物質文化方面塑造泰雅文化精神,另一方面希望 透過環境解說的活動來作遊客管理、提昇旅遊品質與增加就業機會。

就環境教育的眼光來看這樣的部落發展趨勢,環境教育有兩個層面的意義。首 先,是對於部落而言,傳統生態文化的傳承是部落環境教育重要的內涵之一,生態觀 光產業帶動了對傳統文化與傳統生態知識的重視,許多傳統文化與生態知識在建造泰 雅傳統建築時點點滴滴地在傳遞,更出現了如解說員培訓的教育活動。在現實社會生 活中,教育與學習必須與生活中的實際需要結合,過去現代化的過程中,傳統文化被 視為是落後的象徵,因而也逐漸被淡忘。在發展人文與自然的生態旅遊產業時,關於 傳統生態文化的學習與教育因而有了活化的機會。就地處森林邊緣的部落發展角度而 言,發展皆與環境息息相關,在觀光發展的趨勢中,培植發展優質生態旅遊的能力及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維護,都可謂是部落環境教育的內涵方向。其次,在經營檜木林觀 光旅遊產業的同時,為了避免觀光產業帶來的負面影響與維持優質的旅遊品質,以確 保旅遊產業的長久經營。尊重自然與尊重在地文化是一體兩面的,發展環境解說與提 供深度的旅遊體驗,其實也就是提供遊客良好的環境教育。簡單的來說,環境教育在 鎮西堡、新光部落發展中的意義,對內是文化傳承與生態相關產業能力的提昇,對外 則是提供遊客優質深度的旅遊品質。就前者而言,傳統生態知識的傳承是重點,如何 設計出適合在的文化的教育過程成為部落環境的挑戰;另就後者而言,環境教育中有 關環境教育系統規劃與生態旅遊解說活動的設計專業,對於部落來說,也許有重大的 幫助。

(5)

二、傳統知識與現代科學的結合

為了因應當代的挑戰,部落的環境教育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紀錄與傳承,傳統的 生態知識在現代社會中活化不可避免的這將不是回覆傳統生態知識,而是一個重構傳 統生態知識的過程。不論是在參與自然資源管理或是發展生態旅遊解說,部落所需面 對的挑戰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恢復,而是如何與主流社會所重視的現代科學相互結 合,讓傳統生態知識能夠在現代生活中發生意義並且有助於發展。

就自然資源管理機制而言,雖然籌設中的馬告國家公園共管機制仍在建構中,並 因諸多爭議而暫時停擺。但原住民部落與政府共管自然資源就某種程度已經成為這個 社會的共識,就加拿大的例子顯示出的,在政府的「科學式」資源系統管理模式中,

原住民的傳統管理知識與模式如何與科學式的模式整合是重要的課題,否則在以科學 作為決策基礎的制度之中,原住民便無法真正的參與到管理的決策機制之中,而成為 資訊的提供者,或是一些底層勞動工作的職員。

就發展生態解說產業而言,為了讓傳統生態知識能夠與遊客溝通,部落族人在傳 統生態知識嚴重流失的情況下,不但要學習傳統的生態知識,另一方面,也要學習生 態科學的中文學名與知識,作為解說的內容。同時也需要學習解說技巧,熟悉這種與 原本生活習慣迥異的產業活動。就「希望的馬告」解說課程的經驗,課程培訓不僅僅 是內容上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的學習方式也必須作一結 合。就參與觀察的發現,部落族人習慣的學習方式是做中學,並透過言語的溝通來學 習。因此,部落族人對於沒有實際的體驗,或是抽象思考方面的學習意願較低。部份 學員對於紙筆學習的方式感到不耐,結合傳統學習方式的部落環境教育模式也許是將 來發展類似課程重要的考量。

第三節 探索原住民部落的環境教育對主流環境教育的啟示

本研究嘗試透過馬告運動中的鎮西堡、新光部落發展的參與觀察探索從原住民部 落為主體思考的環境教育意義為何。諸多研究發現以如上所述,但就另一方面而言,

探索屬於原住民觀點的環境教育其價值僅在於幫助原住民社會中的實踐工作?這裡筆 者試圖呈現本研究對主流環境教育論述可能的啟示。

首先,就馬告/棲蘭的爭議而言,我們看見這個社會中是有許多不同的環境價值,

而這些環境價值觀之間是競爭也是合作,彼此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權力關係。在多元 文化的民主社會之中,環境教育不可避免的必須面對許多不同的環境價值觀與不同的 文化群體,甚至,環境教育的推廣本身也可以視為一種文化群體。將推展環境教育之 時,時常會遭遇到經濟開發或其他價值觀的衝突與壓迫,但另一方面,也因該注意環

(6)

境教育本身的文化是否對其他的文化群體造成壓迫。更實際的考量應該是思索如何面 對不同環境價值觀的碰撞,除了衝突與灌輸之外,有沒有適當的溝通方式?就本研究 鎮西堡、新光部落發展的案例來看,西方科學與在地傳統知識間的關係有衝突也有和 諧,衝突的是,過去的國家森林管理與科學霸權的思考模式忽略當地社群的權益。和 諧的是,在謙遜的科學與制度的包容之下,透過適當的方式,兩種不同文化的環境知 識與環境關懷在保育森林的共同目標之下,和諧的交流與互相認識。

另外,如同 Durning(1992)所提及的「國家地理雜誌曾在 1992 年完成的一項中 美洲原住民與森林研究證實了巴拿馬 kuna 原住民對該地所說的話:有森林的地方就有 原住民;有原住民的地方就有森林。」雖然就整體而言,人類社會發展與環境間不可 避免地存在著持續不斷的衝突。但這句話顯示出人類社會中某些群體與環境間的互動 關係不見得是衝突的,甚至因為該地社群保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而讓自然得以 保存。就本研究而言,新光、鎮西堡部落的發展與環境的關係,再過去因為政府保留 地政策將發展侷限於保留地之中,並且鼓勵種植經濟作物,結果造成環境的破壞,讓 原住民無奈的背負了污名。就馬告運動所帶起的發展趨勢,部落積極的追尋傳統,與 建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保育工作與產業。雖然這些都不是殿基於「為了環境」的 考量,是為了產業發展、為了文化傳承等等,但卻仍然達成環境保育之關懷。塑造一 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與產業文化即可達到環境保育的目的,那麼,重點可能在於 如何建構這種適當的文化?以科學主導的環境教育、環境知識、技能的提昇與行為的 改變的確是相當重要的方式之一,但除了科學的思維之外,建構一個與自然適當互動 的文化,也許還有更多的途徑,而有些途徑在當下的時空脈絡中,也許比「為了環 境」的關懷與科學的思維更為重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所有被訪旅客對本澳的環境衛生及觀光點均有作出評價,今年第3季的旅客對環境衛生的 滿意程度較高,有73%表示滿意;

所有被訪旅客對本澳的環境衛生及觀光點均有作出評價,2010年第1季的旅客對環境衛生 的滿意程度較高,有75%表示滿意;

所有被訪旅客對本澳的環境衛生及觀光點均有作出評價,今年第1季的旅客對環境衛生的 滿意程度較高,有62%表示滿意;

主任、教師、熱心家長組成能源教育推動小組,研訂各項能源教育活

使用校園環境及設施 (發光簾)..

佛教的緣起論,主要是在說明人生生命的現象,宇宙是人生所處的環境,對於

對人間佛教之非有不可的歷史環境,太虛本人是這麼樣敘述的 5

 為青少年進行「全人教育」, 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 環境, 使青少年能發揮個人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