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隨著父職概念的轉變,父親參與(father involvement)的內涵也隨之 轉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隨著父職概念的轉變,父親參與(father involvement)的內涵也隨之 轉變"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本章的目的在整理和歸納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全章共分為四節,第 一節探討父職與父親參與的內涵,並探討父親參與的重要性,以了解父親 參與對子女發展的影響;第二節探討相關文獻中提到之子女對父職或父親 參與的知覺;第三節探討影響父親參與及子女知覺之父親參與的因素;第 四節則呈現幼兒知覺的相關研究,以理解探究幼兒知覺的方法。

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

第一節 父職與父親參與的內涵父職與父親參與的內涵父職與父親參與的內涵 父職與父親參與的內涵

壹、、父職與父親參與的意義父職與父親參與的意義父職與父親參與的意義父職與父親參與的意義

父職(fatherhood),牛津辭典的解釋為 state of being a father,林義 南(1991)的《社會學詞彙》則解釋成「為人之父」,指當父親應有的樣 子。LaRossa(1988)認為父職包含兩個相關但有區隔的元素:一為父職 文化(the culture of fatherhood),意指周圍環境對男性執行親職的行為準 則、價值觀以及信念;二是父職的實際表現(the conduct of fatherhood),

意指父親們做了什麼、他們的父職行為(paternal behaviors)。Lamb(1986)

認為父職包含多面向的概念,但在不同的時代,社會對父職所強調的面向 有所不同,而期望父親特別表現出某種行為,從最起始的「道德教師」「家 計負擔者」「性別角色模範」,到現在的「新養育型父親」「父職」指的 是在某個時代下,社會對於為人之父的信念、價值觀、行為和期望。

隨著父職概念的轉變,父親參與(father involvement)的內涵也隨之 轉變。父職與父親參與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涵蓋價值觀及行為期望,後 者則強調父親實際的參與行為,故「父親參與」是指在當代父職的概念下,

父親實際執行的親職行為。Lamb 並提出父親參與的成分可分成三種:(1)

參與或互動,(2)可接近性,(3)對孩子的責任感(Lamb, 1986)。

(2)

貳、、父職的內涵父職的內涵父職的內涵父職的內涵

一、父職的內涵為一建構歷程

有學者指出,父職的概念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而變遷;在不 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下,父職的內涵也不同;父職角色的形塑歷程起於社會 大眾對父親這個社會身份所衍生之社會角色產生期許,然後身為爸爸的個 體再根據社會文化期許而扮演符合的角色行為(LaRossa, 1988;Daly, 1995)。LaRossa(1988)指出,父職角色是由父親主動塑造(shapping)

而成,因此每個人所建構的父職內涵未必一致,父親對父職的概念會受當 時社會所呈現的傳統、價值、道德與規準等因素之影響,而反映出各自獨 特的父職文化(culture of fatherhood)。Daly(1995)訪談 32 位育有 6 歲以下幼兒的父親,其研究發現,在沒有健全模範以引導現代父親行為的 情況下,這群父親處於一個建立「何謂父親」之新模範的位置,而他們並 非以過去的父職模範作為現今對子女的示範,而是從今日的價值觀建立父 職模範。王叢桂(1998)亦指出,現代父親必須自社會周遭的現代價值去 建構父職,而不是承襲傳統。

Doherty, Kouneski 與 Erickson(1998)以生態系統觀點說明父親參 與子女養育之相關因素時提出,父職不應單指男性個別的特質行為與父子 關係,而是一個涉及父親、母親、孩子、家庭、社區、文化與組織等所形 成的多邊過程(multilateral process);至於每一個父親的父職概念模式則 受到夫妻關係、母親(配偶)個人因素、情境因素、孩子個人因素與父親 個人因素等五個面向的影響。蕭春媚(2001)認為,現代的父親在父職角 色認知上,除了會參考傳統文化所建構的父職角色之外,也會自現代的社 會環境中去探討自己父職角色的扮演模式。張佩韻(1999)亦提到,「父 職」在整個社會文化情境脈絡建構下,彼此互相交疊著,混合著部份傳統 父親的刻板印象和新父親的理想形象。

(3)

綜上所述,父職內涵為一建構歷程,受到父親所處的整個大環境影 響,過去的父職內涵已經不能成為現代父親的參照,新任的父親們正在形 塑一個全新的父職形象。

二、父職內涵的演變

Cabrera, Tamis-LeMonda, Bradley, Hofferth 與 Lamb(2000)及 Pleck 與 Pleck(1997)指出,社會變遷(如母親就業增加、女性主義的影響)

迫使一般大眾及學術界開始重新界定父親、母親及家庭的概念;理想父職 的概念由傳統舊式的父親、有距離的養家者轉變到現代參與的父親,到共 親職的父親。

Lamb(1986)回顧美國歷史中的父親,整理出父職如何因應時代的 變遷而逐漸轉變:1.道德教師(moral teacher):由清教徒時期到共和國 早期,強調父親必須是家中道德倫理的模範。在當時,父親擔負著重要的 信仰傳遞的角色,父親的責任在於教導孩子成為一個標準的基督教徒。2.

家計負擔者(breadwinner):工業化後的時代,強調父親賺錢養家的角 色,尤其十九世紀中期的經濟大蕭條使父親賺錢養家的角色更形重要,並 且是「好父親」的標準。3.性別角色模範(sex role model):二次世界 大戰後,父親的道德示範及家計負擔者的角色依然存在,然而更加強調父 親身為性別角色的示範,尤其是對兒子而言。4.新養育型父親(new nurturant father):1970 年代中期以後,父親被定義為積極的、養育型的 以及提供照顧的親職角色,強調父親積極參與孩子的日常照顧。Lamb 認 為現代父職的內涵十分多元,社會對父親有四個主要的期望:(1)主要的 家計負擔者;(2)家人情感上的支持者(尤其是對母親);(3)參與與孩 子相關的家事工作;(4)與孩子直接互動,例如照顧、教導、遊戲以及與 孩子一對一的互動。

Pleck 與 Pleck(1997)也嘗試將美國「理想父親」的發展過程分為

(4)

四個時期,即:(1)1830 年以前,殖民時期之理想父親是嚴厲的家族之 長,他們是嚴謹的新教徒,將家庭塑造為小型的宗教聖殿,並使男性成為 家庭的精神領袖;同時他們也是家族的保護者,使家人免於印地安人及自 然災害所造成的威脅。(2)1830-1900 年間,理想父親角色轉變為疏離的 養家者(distant breadwinner),母親成為教養子女的主要角色而非父親。

父親在親職方面雖變得較為消極,但仍是子女的道德模範,最主要的責任 則是擔負起家裡的經濟大任。(3)1900-1970 年間,對理想父親的期望是 和藹親切的「Dad」以及性別角色的模範。社會期望「Dad」多參與子女 的日常教養,但並非與母親平均分擔教養責任。(4)1970 年迄今的理想 父親是共親職(co-parent)的父親,因女性主義興起及婦女就業,使得丈 夫必須與妻子共同擔負起家事及教養子女的責任。Gerson(1997)也提 出類似的觀點,指出父職的變遷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由早期擔負家中經 濟命脈所在的「主要家計負擔者」(primary earners),發展成為高度自主、

追求自由,但逃避家庭責任與義務的「自主追求者」(autonomous

orientation),之後再進展成為努力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養育型父親」

(nurturing father)。但 Gerson 認為這三種取向的父職同時存在現今社會 中,顯示現代社會對父職的期望是相當多元、相當高的(引自徐綺穗,

2000)

三、現代父職的內涵及期望

父職的內涵至今並無一致的結論,可以說社會大眾仍在建構對於父職 的期望。國外學者 Lamb(1997)認為,父親就像母親,要扮演多重角色:

提供者、心靈滋潤者、照顧者、教師、家庭價值的植基與維護者。

Levine 與 Pitt(1995,引自 Doherty 等人,1998)曾提出一個「負責 任的父職」(responsible fatherhood)的概念。他們認為一個負責任的父 親必須:(1)等到情緒上與經濟上都有能力時,才考慮生養孩子;(2)當

(5)

準備有孩子時,必須給予孩子合法的名份(亦即透過合法的婚姻)(3)

從懷孕開始,就主動分擔母親在情緒上及生理上的育兒照料工作;(4)從 懷孕開始,就主動分擔對子女的經濟支持。

Stoop 指出,父親有四種角色,對孩子的人格成長非常重要:(1)養 護者:灌輸子女力量,並充分與子女情感交流,讓他們覺得安全;(2)規 範者:為子女道德規範理想,以身示教,協助子女判斷是非對錯;(3)戰 士與保護者:和子女並肩面對變化與挑戰,並引導孩子走向獨立、自我負 責;(4)精神導師:協助子女規劃生涯,並不斷祝福、鼓舞他們追求夢想

(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他並且以孩童年齡為劃分界線,說明父親 在子女生命各階段所扮演典型父職角色:孩子出生至五歲間為養護者;孩 子六歲至十二歲間為規範者;孩子十二歲至十八歲間為戰士兼保護人;以 及孩子即將成人時為精神導師等四種。

Morman 與 Floyd(2006)以 374 位至少育有一位子女的成年男性為 對象,以開放式(open-ended)問題調查他們認為的「好父親(good father)」

之意義為何,並將其研究結果依照提及的次數整理成 20 個類別如下:

1. 愛(Love):愛孩子、關心孩子、尊重孩子、對孩子表示認可。

2. 可接近性(Availability):對孩子而言是可接近的,「就在這裡」、

「總是在這裡」。

3. 角色示範(Role Model):適當行為的模範,給予良好的示範。

4. 參與(Involvement):參與孩子的生活,做各式活動、展現興趣。

5. 提供者(Provider):負責任的、承諾的父職,可依賴的、好的提 供者。

6. 情感的可接近性(Emotional availability):提供孩子情感支持。

7. 父親即是老師(general 一般狀況):在非宗教/道德方面議題的 教師或建議者。

8. 父親即是老師(specific 特殊狀況):在宗教/價值觀/道德方面

(6)

的教師或諮商者。

9. 傾聽者(Listener):對孩子而言是個好的聽眾。

10. 感情(Affection):對孩子展現或傳達感情。

11. 管教(Discipline):當孩子犯錯時,管教、懲罰孩子。

12. 控制(Control):具有權威、領導能力、控制、決定規則。

13. 適當的放鬆控制(Relinquishes control appropriately):保證孩 子在適當的時候有適當的自由。

14. 原諒(Forgiveness):原諒孩子,理解孩子,展現仁慈。

15. 朋友(Friends):是孩子的朋友。

16. 與母親的關係(Relationship with mother):與孩子的母親維持積 極的關係。

17. 承認錯誤(Admits mistakes):當他做錯時,向孩子或其他人承 認。

18. 犧牲(Sacrifice):為孩子及家庭利益自我犧牲。

19. 保護者(Protector):保護孩子。

20. 尋求兒子的認可:遵循行為準則以獲得孩子的認可。

在他們的第二個研究中,以 99 對父子(父親和兒子)為對象,並以 相同的開放式問題調查這些父子對「好父親」的看法。研究對象中,父親 的年齡介於 30~87 歲,兒子的年齡介於 12~59 歲。他們的研究發現,不 論是父親或兒子提及「愛」的次數都是最頻繁的,而比較父親及兒子的答 案發現,父親較強調父親養育的角色,兒子則較強調父親給予自主

(granting autonomy)之重要。父親比兒子較常提及的特徵包括好的角色 示範、可接近的、成為傾聽者及老師,而兒子較常提及的特徵則為適當的 放鬆控制。然而,這個研究最大的發現乃在於父親與兒子所認為的好父親 的特徵是相當雷同的,可見得對何謂「好父親」已逐漸形成共識。

國內王大維(2000)認為父職應該包含情感、認知、行為與關係等四

(7)

個成分,並提出一個「父職參與」理論性架構(表 2-1-1)。

表 2-1-1 理論性的「父職參與」架構 成分 向度 內涵

情感

認知

行為

關係

動機 正向情感 負向情緒 正向態度 角色認定 責任 行動 資源提供 間接支持 互動頻率 關懷與愛

主動、有意願、有熱誠擔任親職教養

擔負親職時感到正向的情緒(愉快、滿足)

疏於親職時感到負向情緒(罪惡感、難過、焦慮)

同意、接受父親擔負親職的觀念 認定身為父親就必須包含親職角色 對於教養孩子願負起責任

實際執行親職教養任務

提供物質資源(經濟、環境)協助孩子成長 對於母親單份親職教養給予情緒與物質支持 與子女的互動頻率高

與子女間的正向情感交流 資料來源:王大維(2000,頁 15)

郭佳華(2001)在探究父職教育方案時,提出的父職角色內涵包括:

(1)經營良好夫妻關係,能夠滋養孩子成長;(2)與妻子共同分擔親職 角色,包括對孩子經濟的、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照顧;(3)經營親子 關係,使親子關係良好,能夠與孩子作有效溝通,給予孩子必要的教養;

(4)做新男人(兼具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提供孩子學習的性別角色模 式。

從父職的建構及演變歷程研究可發現,父職的內涵隨著社會多元化的 腳步而逐漸轉變,從最早僅被視為家計負擔者,到近來逐漸加入子女行為

(8)

示範者及生活照顧者的角色;亦即過去被視為是「母親」的工作,如今也 漸為父親所接受,並展現積極參與的子女生活的企圖。比起過去,現代父 職的內涵更加重視與子女的互動,強調父親對子女生活的投入,也期望父 親們更樂於參與子女的生活,不再自外於家庭。

參、、父親參與父親參與父親參與父親參與

一、父親參與的內涵

在現代父職概念下,「好父親」的父親參與內涵包括哪些呢?鑑於每 位研究者對父親參與內涵的不同,為使資料分析更有意義,國外學者 Lamb(1986)及其同僚將父母參與的成分分成三種:(1)參與或互動,(2)

父母親的可接近性,(3)對孩子的責任感,分述如下:

(1) 參與或互動(engagement or involvement):花在與孩子一對一相 處的時間(例如:餵他、和孩子一起做功課、一起在花園裡玩),亦 即直接的互動。

(2) 父母親的可接近性(parental accessibility):包括從事與孩子相關 的家事,或是父母坐在某個房間而孩子在另一個房間玩。例如:父 母在廚房煮飯,孩子在隔壁房間玩、甚至孩子在父母腳邊玩也屬於 此類。

(3) 對孩子的責任感(responsibility):父母為孩子最大的福利和照顧所 盡的責任。例如:知道孩子何時需要去看病、預約,並確認孩子有 去看病。安排照護孩子的事宜,包括保母的安排。確定孩子有衣服 穿、當孩子生病時能夠予以照護。這類的參與大部分都不是直接與 孩子互動,因此最難予以量化。

國內的實證研究對父親參與的內涵並無一致分類,且每位學者所使用

(9)

的詞彙不盡相同。與父親參與相關概念的詞有「父職實踐」「父職參與行 為」「父親涉入」,部分學者使用「父親角色」或「父職角色」探討父職,

然其研究內容則仍集中在對父親實際親職行為的探討,故研究者將其彙整 於「父親參與的內涵」之下。

由於不同發展階段及不同年齡的子女對父親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其中 尤以幼兒階段對親職的需求最大,因此父親需要執行的親職角色勢必要比 其他階段的父職來的多(李青松、陳若琳,1999)。檢視國內以育有幼兒 之父親為研究對象之實證研究對父親參與的分類如下:

蕭春媚(2001)以雙親家庭、大學教育程度且育有學齡前幼兒的已婚 男性為對象進行質性訪談,將父親參與的內涵分為:父親是親人聯繫的橋 樑、賺錢養家責無旁貸、家務工作分擔、孩子的朋友及玩伴。利翠珊與陳 富美(2002)以台灣北部地區家有 3 至 6 歲幼兒,未曾離婚或分居的夫妻為研 究對象。將「親職分工」定義為育兒勞務和親子教養等兩方面;其中「育 兒勞務」包括準備膳食、餵食、購買孩子日常生活用品、洗澡、換尿片、

帶孩子看醫生、接送孩子、帶孩子睡覺、半夜起來照顧孩子等日常生活所 發生的育兒勞務;「親子教養」則包括協助孩子建立生活常規、處理孩子 不當行為、規範孩子的活動與學習、關心並回應孩子的需求、協助孩子解 決問題、處理情緒、遊戲活動、傾聽參與孩子談話、和相關人溝通、教導 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馬惠芬(2003)以利翠珊及陳富美的定義為基 礎,再加上其他研究者所提到的「情感參與」,將「父職參與」的定義為

「父親在執行親職時的教養參與行為、勞務參與行為以及情感參與行 為」,其中「教養參與行為」包括協助孩子建立生活常規、處理孩子不當 行為、規範孩子的活動與學習、協助孩子解決問題、處理情緒、和孩子生 活中相關的人溝通、教導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與孩子一同討論新之事或 準備學校材料、以身作則,提供孩子行為示範、為孩子發展尋找社會資源,

並提供給孩子;「勞務參與行為」包括準備膳食、餵食、買孩子日常生活

(10)

用品、洗澡、換尿片、替孩子收拾整理、帶孩子看醫生、接送孩子、帶孩 子睡覺、半夜起來照顧孩子;「情感參與行為」包括陪孩子玩玩具、陪孩 子玩大動作身體遊戲、陪孩子說或聽故事、以肢體語言和孩子親近、表達 對孩子的愛意、與孩子一起從事休閒活動、關心並回應孩子的需要、傾聽 及參與孩子的談話。杜宜展(2004)以 268 位育有 3~6 歲學前幼兒之父 親為研究對象,以 Lamb 等人(1987)的分類為基礎,將父親參與的內涵 分成互動(幫孩子洗澡、穿衣、餵食、洗臉或刷牙、梳頭、處理孩子的大 小便等)、接近(父親在做家事,例如準備午餐、晚餐、洗碗、摺衣服、

清洗浴室等,孩子在一旁作自己的事)與責任(給孩子提供建議、與孩子 的老師聯繫事情、參加孩子就讀學校舉辦的家長會、參加孩子學校舉辦的 親職教育活動、幫孩子挑選玩具等)。

由上述文獻探討可知,雖然各學者在以父親參與作為主題進行研究

時,其內涵有所差異,但大致可包含:勞務參與、親子教養、情感參與三 個面向。

回顧國內外父親參與的內涵都與「好父親」的形象有關,然而實際上 父親參與的狀況未必如此。LaRossa(1988)指出,對父親參與的期待與好 父親的主流形象有關,然而對父親參與的期待與父親的實際情形卻未必一 致,主要來自於大眾錯誤的假設、認知。

王舒芸(1996)針對父親角色的議題,深度訪談六對父親和母親的研 究指出,父親在家中的角色已漸漸從傳統養家者的角色,擴充到照顧子女 的參與者。不過這個研究結果發現,父親們只是在意願上調整腳步,卻不 等同於願意實際積極參與行動,父親的配合仍需要視父親的經驗能力及大 環境因素來相互配合才能達到。至於對於子女教養的參與程度,父親是居 於「選擇性育兒」的角色扮演,他會就其自身條件,如時間、責任、角色、

活動特質及親子關係等因素考量,來決定參與教養程度的多寡。王舒芸、

(11)

余漢儀(1997)的研究也指出,親職的性別區隔現象仍存在,母親即使外 出就業仍是嬰幼兒的主要照顧者,父親則因為本身的意願、興趣、能力、

工作繁忙等因素而擇其所要的教養工作,在參與育兒照顧的過程中,總是 抱持被動幫忙、配合、次要性的責任感和心理認知,在投入育兒勞務的時 間和頻率上也有侷限性。王行(1997)的研究結果也與此相符,大部分父 親對於夫妻角色分工的看法,還是會認為母親應該負擔較多的教養責任,

在丈夫角色的自我期許上著重在給予家人安全感。方美玲(2005)針對雙 薪家庭教養子女的分工所做的研究發現,母親仍是教養的主要負責人,父 親的參與仍屬於幫忙性質,然其分工比起原生家庭已有鬆動跡象,父親們 開始願意承擔較多的育兒工作。

除了父親本身的認知之外,其他人對父親參與的看法也呈現同樣的模 式。王叢桂(2000b)對台灣大學生所做的父母職責信念研究發現,大學 生大部分對父親在經濟供應者與為子女規劃生涯前途的工具性角色上的 期盼仍較高,對母親仍期盼其扮演子女照顧與教育的情感性功能角色,顯 然傳統性別角色分工的影響仍大。不過多數受試者也表示期望父親能陪伴 與關懷子女,顯示大學生對父職的信念已在改變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 男性比女性堅持傳統的角色;女性則有較現代化的平權觀點。

即便如此,根據杜宜展(2004)的研究,父職參與意願與父職參與行 為有顯著相關,可見得即使父親實際行為尚未達到社會大眾對「好父親」

的期望,對參與子女教養較有意願的父親仍表現出較高的參與程度。

Bronte-Tinkew, Carrano 與 Guzman(2006)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結果,當父 親知覺到自己的角色對子女之重要性時,父親也會更積極參與子女生活。

白怡娟(2004)的研究也發現,年輕的父親有越來越投入家庭生活的傾向,

在養兒育女的勞務上,不再只是逗弄孩子的大玩偶或是管教意味濃厚的督 導者,而是充滿照顧責任感的全職奶爸。

(12)

二、父親參與與子女發展

許多研究顯示父親參與對於子女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Lamb(1986) 整理父親參與的相關研究後發現,父親高度參與的孩子有較好的認知表 現、較富同情心、較少性別刻板印象以及較多的內在控制。Hoffman 及 Youngblade (1999)的研究亦指出,當父親參與較多時,孩子在校的表現較 好,女兒有較少的性別刻板印象,其原因可能在於父親在連結家庭與外在 世界的部分扮演重要的角色(引自 Lamb & Lewis, 2004)。Coggins (1994) 的研究發現,父親的教養參與對孩子的認知及社交能力上的提升確實有幫 助(引自蔡佳宜,2000)。陳靜芬(2005)以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 究對象,探討父親參與對兒童的學業成就、同儕互動關係的影響。研究結 果發現,父親參與程度高的學童其學業成就較佳,同儕互動關係也較好。

父親參與對子女的重要性也可由「父親缺席」(father absent)的研究 結果獲得支持。Hetherington 與 Stanly-Hagan(1986)的研究顯示,沒 有父親陪伴成長的男孩在性別角色、性別認同發展、學業成就、心理適應 及自我控制方面都較容易出現問題;女孩也會受到影響,但影響較小(引 自 Cabrera 等人,2000)。Cabrera 等人(2000)的研究也顯示,父親缺 席與子女的低學業成就、低就業率、青少女懷孕、危險行為增加有關。

然而,父親參與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正面的嗎?研究顯示未必如此。當 父親因失業而不得不參與照顧子女時,對孩子不見得有益,有時甚至是有 害的(Rusell,1983,引自 Cabrera 等,2000)。另外,也沒有證據顯示未與 孩子同住的父親的參與有利於兒童;只有在和樂的家庭中,父親的參與才 會使孩子受益(Lamb,1986)。父親自願的支持比起不支持或被強制支持 更有助於兒童的認知發展(Argys, Peters, Brooks-Gunn, & Smith,1998.

引自 Cabrera 等, 2000)。上述結果顯示,父親參與對子女的發展有影響,

然而要產生「好的」影響,必須是在父親自願參與的情況之下才會發生,

Lamb(1986)亦指出,決定父親參與對子女是否有正向影響的關鍵不在於父

(13)

親參與的程度,而在於父親參與的原因以及父親本身及其配偶(母親)對 其參與的評價。

此外,子女如何看待父親參與或許也是此因果關係中的關鍵因素,值 得探究。根據王叢桂(2000a)的研究指出,影響男性參與父職的重要因 素之一是父親本身重視家庭價值及對家庭有承諾,而男性幼年成長經驗可 能是形成他的家庭承諾的重要因素;黃慧森(2001)針對高職男生所做的研 究指出,父親的父職表現實況是兒子建構父職角色的主要典範,黃怡瑾

(2002)的研究結果亦發現,原生家庭的父親提供男性對於父職認知的最 初版本。Hofferth(1999)的研究則指出,男性知覺其父親本身參與較多 育兒工作者,他們對自己子女的教養參與也會較多、對子女較有責任感、

展現較多的情感、對子女的行為和活動有較多的關注(引自 Cabrera 等,2000)。由此可見,子女對父親參與的知覺會影響子女對父親角色的建 構,可見其重要性。下一節即呈現身為子女者對父親參與的知覺。

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

第二節 子女對父職或父親參與的知覺子女對父職或父親參與的知覺子女對父職或父親參與的知覺 子女對父職或父親參與的知覺

很遺憾地,國內外針對幼兒所做的父親知覺研究稀少,以下除呈現少 數有關幼兒對父母知覺的研究外,亦呈現學齡階段兒童知覺父親角色的研 究或相關的文獻,期望尋找出一些軌跡。

壹、、幼兒對父親的知覺幼兒對父親的知覺幼兒對父親的知覺幼兒對父親的知覺

McHale 等人(1999)研究 4 歲幼兒對家庭關係特性之描述,在研究 中要求幼兒使用玩偶扮演(doll play)的方式演出「快樂的」、「悲傷的」、

「憤怒的」「擔憂的」家庭的故事,並從中分析每個家庭對偶關係(family dyad,例如父親—幼兒、母親—幼兒或父親—母親)在幼兒描述的故事中 所佔時間比例以及幼兒用以描述每個對偶關係間「衝突的」「攻擊的」和

(14)

「情感描述」之數量。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來自雙親家庭的幼兒 在他們所描述的家庭故事中經常性的演出父親—幼兒及父親—母親之間 的交流,並非只重視「母親—幼兒」的對偶關係而已,「父親—幼兒」的 對偶關係出現的時間比例也頗高(父親約為母親的九成)。本研究的發現 也支持幼兒描述關於家庭的故事並非隨性漫談,而能傳達出他們如何看待 家人關係。在幼兒自發性的故事中,幼兒描述的父親經常與子女及母親互 動,顯示父親對家庭及幼兒的高度參與。由研究結果可以推論,在幼兒眼 中,父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Sturgess,Dunn 與 Davies(2001)研究不同家庭結構(繼父家庭、單 親家庭、繼母或複合家庭以及非繼親家庭)之 4~7 歲幼兒對其與家庭成員 關係之知覺,及此知覺與家庭結構、友誼及生活適應的關係。研究方法為 請幼兒完成一「四領域地圖」(Four Filed Map,分為學校、家庭、朋友及 鄰居、親戚四個不同的領域),將他們的家庭成員和朋友的名字依照親近 程度(非常愛的、愛的、喜歡、不喜歡)依序放置於其上。他們的研究的 結果顯示,繼父家庭中的非親生的繼子女感覺與繼父的關係較「不親近」

(not close),親生子女則大多數認為與父親「親近」(close)。相較於繼 父之親生子女有 62%認為與父親親近,非親生子女僅有近 16%的比例,

也就是說,繼子女感覺與繼父的關係較不親近,親生子女則大多認為與父 親親近。從這個研究可以觀察到,對於親生子女而言,他們對父親的觀感 多數是屬於正向的。但是,此研究並未考慮繼父對於親生子女與非親生子 女的參與是否有所不同,因此無從得知子女的不同知覺是否與父親參與有 關。

貳、、學齡兒童對父親的知覺學齡兒童對父親的知覺學齡兒童對父親的知覺學齡兒童對父親的知覺

Gaylord 等人(2003)研究父母及子女各自知覺的親職行為及此知覺

(15)

與子女在教室中的社會心理適應之關係,親職行為包括支持(support)、

控制(covert control)與管教(punitive discipline),兒童的社會心理適應則由 教師評量兒童在教室中的外顯行為(攻擊行為及違規行為)及內隱行為(退 縮、身體不適及緊張—壓力)。研究對象包括 214 位平均年齡 9 歲之兒童

(就讀三、四年級)。他們的研究顯示,父母自覺的親職行為與孩子知覺 的親職行為不同,父親與母親都比孩子更認為自己的親職行為是支持性的

(supportive),但孩子所知覺的親職行為比父母以為的親職行為更能預測 孩子的在學校的心理適應行為。此外,父親—子女知覺父親「控制」行為 的不一致及母親—子女知覺母親「管教」行為的不一致與兒童在學校的內 隱行為有顯著相關。由此有關父母和子女對父母親職行為的看法不同以及 親子知覺差距對兒童行為的顯著影響之研究發現,更支持由孩子的角度探 討親職的必要性及瞭解親子知覺差距的重要性。

國內蔡佳宜(2000)以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研究兒童知覺 的父親參與與兒童對父親參與之滿意度的關係。她的研究發現兒童知覺父 親在參與「生活自主教育」(指父親對子女生活規矩上的培養)最高,其 次依序為「鼓勵支持」(指父親對子女的鼓勵支持與情感溝通)「活動陪 伴」(指父親對孩子的陪伴)以及「學校相關參與」(指父親參與與學校相 關的活動)。在兒童知覺父親角色參與與滿意度的相關方面,知覺到最高 的父親角色參與之兒童其滿意度也最高。

許惠雯(2004)以半結構式訪談的方法訪問四位國小低年級的學童關 於兒童所知覺之實際父職及其對理想父職的看法,所使用的訪談大綱包括 六個層面:日常照顧(指父親的陪伴和照顧)、學業參與(指父親參與兒 童學業及學校活動)、遊戲與活動(指父親陪兒童玩遊戲)、生活管教(指 父親對子女的規定和犯錯時的處理)、情緒支持(指兒童哭泣或生氣時父 親的處理)及養家與愛家(指父親對工作或家庭的優先順序)。研究結果 發現,受訪兒童知覺實際父職參與的數量中以日常照顧最多,遊戲與活動

(16)

次之,學業參與最少;顯示出父職參與屬點綴性,且其品質以「附帶陪伴」

為主。在兒童期待之理想父職方面,受訪兒童希望父親能增加學業、遊戲 與活動的參與量,且希望參與品質能「專心」「直接投入」且以子女為生 活的重心,參與子女全面的生活。許惠雯認為這些研究結果顯示,低年級 的兒童期待理想父職兼具工具性(提供經濟支持)和情感性(在子女情緒 低落時給予情緒支持)兩種特質,希望父親除了提供經濟以外,也要理性 管教,並在子女需要情緒支持時給予溫暖的回應。

第三節第三節

第三節第三節 影響父親參與及子女知覺之父親參與的因素影響父親參與及子女知覺之父親參與的因素影響父親參與及子女知覺之父親參與的因素 影響父親參與及子女知覺之父親參與的因素

本節探討影響父親參與及子女知覺之父親參與的因素。由於國內外關

於子女知覺父親參與的研究並不多,關於其影響因素的探討更形缺乏,然 而這正是本研究欲探知的重要部分。茲僅能從影響父親參與的相關因素作 推論,假設影響父親參與的因素導致父親參與的不同,此因素亦會影響子 女對父親的知覺。

以下試著從父職相關研究及較大年齡兒童的父親知覺研究中,整理出 值得探討的影響因素呈現,包括幼兒性別、單雙薪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 位、父親每週工作時數等四項因素。

壹、、性別性別性別性別

不同性別的子女在知覺父親參與上是否有所差異?國內外探討子女 性別與其所知覺之父親角色的文獻甚為缺乏,僅能從父親對待不同性別子 女之教養及參與的研究結果作反向推論,假設父親對待不同性別子女的方 式會影響子女對父親的知覺。

Marsiglio(1991)的研究發現,父親較容易參與兒子的照顧,尤其是 較年長的兒子(引自 Lamb,1998)。Bronte-Tinkew 等人(2006)的研究結果

(17)

也發現父親較常與男嬰互動,並推測原因在於父親相信自己較擅長對兒子 的照顧,或父親對同性別的兒子有較多的認同,另一個可能是父親有著扮 演兒子性別角色示範的外在壓力。

而國內莫藜藜、王行(1996)的研究顯示,在教養兒女方面,父親雖 然因為受到西方平權教育的影響,在對兒女期待的差別上已經減少許多,

然傳統「兒子會留在身邊,女兒是人家的」觀念,使得父親較重視兒子的 智育,對女兒較重視德育。鍾鳳嬌(1997)研究 44 對父母與其子女(年 齡介在 36 至 50 個月)在遊戲中的互動,發現無論是父親或母親,在互動 遊戲中與女兒的溝通型態主要以「要求」(以陳述或命令方式指引對方表 現一件工作、角色或活動)的形式展現;對兒子的溝通型態主要以「建議」

(以陳述提供給互動者對工作、事務、活動或選擇)的形式展現。

馬惠芬(2003)的研究發現,父親對女兒表現出較多的親職參與工作,

尤其在情感參與上高出兒子甚多,但在教養參與上則並不明顯;父親對女 兒的父職自我效能也較高,甚至對女兒的親子關係也比較滿意。馬惠芬認 為造成此種差異的原因可能在於台灣社會存在的性別刻板印象,對兒子期 望較高、管教也較嚴格,故使父親對兒子的較少表現出情感參與;另一個 可能原因是孩子的主動性,馬惠芬認為女兒可能較主動與父親接近,而使 父親對女兒的情感參與較高。李若琦(2004)訪談學齡前幼兒的父母後發 現,雖然「性別」不再是父母要求孩子時的唯一的理由,但仍是重要的參 考項目(例如父母相當重視「生理性別認同正確」。父母的性別角色刻板 印象雖然已經鬆動,但仍會以社會的標準與期望來要求孩子,尤其在孩子 漸漸長大以後,父母仍希望孩子們能夠順應社會的標準與期望、扮演合宜 的性別角色,而受訪父母都表示,對兒子的要求比對女兒更高。

然而也有研究發現,父親(或父母)的教養方式並不會因為子女性別 而有所差異。Russell 和 Russell(1987)發現學齡前兒童的父親並沒有因 為性別差異而有不同的參與,Russell 和 Russell 對此現象的解釋為:一般

(18)

所認為的「父親對男孩參與較多」是因為男孩比較會主動親近父親,父親 因而回應較多,並非父親主動造成的差異(引自蔡佳宜,2000)。

總結上述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支持子女性別對父親參與的影響,然 而亦有少數研究支持子女性別對父親參與並無顯著差異。至於子女性別與 其知覺之父親參與的部分,僅有以國小高年級兒童及大專生為研究對象的 研究。蔡佳宜(2000)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童所做的父親參與的研究發 現,兒童對父親角色涉入程度並不因性別而有不同的影響;而王麗玲

(1996)的研究指出不同性別的大專學生對父親家庭角色的印象沒有顯著 差異。此兩項研究結果皆顯示子女性別與其知覺之父親參與無顯著關聯。

由此推測,大部分父親雖然認為自己對子女的參與因子女性別而有所差 異,但子女可能並未感受到其中的差異。

貳、、單雙薪家庭結構單雙薪家庭結構單雙薪家庭結構單雙薪家庭結構

單雙薪家庭對幼兒知覺父親參與的影響同樣缺乏文獻上的佐證。然而 由於過去許多研究發現,單雙薪家庭中父親的參與不盡相同,因此本研究 認為單雙薪家庭結構的不同有可能影響幼兒對父親參與的知覺。

Marsiglio(1991)的研究指出,當母親進入職場後,父親參與教養的態 度即有明顯的改變,且與母親未就業者之父親有相當大的差異(引自王曉 萍,2005)。Jacobs 與 Kelley (2006)的研究顯示,母親工作時間越長,父 親對子女的可接近性(accessible)及對子女的責任(resposibility)也越 高,同時父親成為子女主要照顧者的時間也越長。母親工作時數還可預測 父親對子女的責任行為的多寡及父親成為子女主要照顧者的時間比例。黃 怡瑾(2002)的研究也發現,妻子是促成男性父親角色改變的重要因素,

當妻子就業後,其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壓力以及工作要求(如:值早晚班),

迫使傳統上只屬於女性的親職工作逐漸由丈夫分工參與;然而即使如此,

(19)

比起女性,男性仍花較少時間於家庭參與。馬惠芬(2003)的研究顯示,

若配偶為全職家庭主婦,父親則會將養兒育女的工作認為是母親的責任,

而較少參與親職;但在雙薪家庭中父親的參與較多。王曉萍(2005)的研 究也發現,妻子有就業的已婚男性之父職參與,顯著高於妻子無就業者。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母親就業並不會影響父親參與行為。例如,杜宜展

(2004)的研究發現,單雙薪家庭中,父職參與行為並無顯著差異。林翠 玲(2006)的以桃園縣國小男性教師及不同職業類別的父親為研究對象的 結果亦發現,妻子有無工作,對其父職參與並未有差異。

蔡佳宜(2000)的研究是唯一探究母親就業與子女知覺父親角色間關 係的研究,她發現母親就業並不會影響兒童知覺父親角色參與的程度,亦 不影響兒童對父親角色參與的滿意度,蔡佳宜認為可能父親仍以「協助者」

的角色自居,故母親就業後,父親的參與並無明顯增加。

綜觀上述研究發現,由於母親就業促使雙薪家庭的父親增加其父親參 與,因而與單薪家庭的父親參與有明顯的不同,僅有少數研究發現單雙薪 家庭結構在父親參與上並無顯著差異。而僅有關於子女知覺父親參與的文 獻則顯示,母親就業並不影響子女知覺的父親參與。

參、、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社經地位

由於過去許多研究發現,家庭社經地位不同之父親其父親參與狀況也 不同,因此本研究認為有可能影響幼兒對父親參與的知覺。Russell(1983) 的研究指出,當父親有高教育程度和高的職業等級時,他們會參與較多的 親職(引自馬惠芬,2003)。Grossman, Pollack 與 Golding(1988)的研 究顯示,高社經地位的父親父職實踐程度明顯高於低社經地位的父親(引 自吳黛宜,2003)。國內莫藜藜、王行(1996)對已婚男性家庭價值觀的 調查發現,教育水準和社會地位越高的已婚男性,越積極參與照顧子女。

(20)

馬惠芬(2003)的研究發現,高社經地位的父親在父職參與上顯著高於低 社經地位的父親;但中社經地位卻與高、低社經地位父親沒有顯著差異。

吳黛宜(2003)的研究顯示,家庭社經地位越高,父職實踐(「關懷與陪 伴」「能力發展」「養家與示範」)的程度亦越高,然其研究也顯示,家 庭社經地位越高,父親在「日常照顧」面向的實踐並未達顯著相關。王曉 萍(2005)的研究發現,家庭社經地位越高之已婚男性,其父職參與之關 懷支持、活動陪伴、指導示範、能力發展及整體的父職參與越多。從這兩 項研究可以發現,父親參與不能只以一整體的概念來看,而應該分成不同 的面向來觀察,因為父親在不同面向的參與不一定相同,社經地位越高,

對子女的關懷、陪伴、能力發展、示範的參與越多。

綜觀上述國內外對家庭社經地位與父親參與的研究發現,一般而言,

社經地位較高的父親對參與子女生活照顧較積極,也會反應在實際的父親 參與上,然而並非全面性的提高。此外,黃慧森(2001)研究高職男生對 父親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時發現,父親為中上社經地位的高職男生在「照 顧與管教」及「父職角色知覺」整體層面上的得分顯著低於中下社經地位 之高職男生,與前述的文獻結果不同。故本研究將進一步探討父親參與及 幼兒知覺之父親參與是否會因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所差異。

肆、、父親每週工作時數父親每週工作時數父親每週工作時數父親每週工作時數

父親的每週工作時數長短會影響和子女相處的時間及父親參與的內 容與程度,然而其對幼兒知覺父親角色的影響同樣缺乏文獻上的佐證。

陳淑貞(1993)的研究發現,父親工作時數為 50 小時及以下者,在 參與子女生活層面上比工作時數為 71 小時以上者為高。李正傑(2000)

在對父親的質性訪談中發現,由於和子女相處的時間不多,再加上身體的 疲累,因此父親和子女互動的主要內容大多是選擇社會性互動,也就是和

(21)

子女直接接觸,例如帶孩子去玩、看電視等,較少日常生活照顧。吳黛宜

(2003)的研究顯示,父親一週工作時數越長,父親在「關懷與陪伴」「能 力發展」及父職實踐總面向的實踐程度越低;但在「養家與示範」及「日 常照顧」面向上未達顯著。杜宜展(2004)的研究發現,父親的每週工作 時數越少,父親的父職參與互動行為越高,例如幫孩子洗澡、穿衣服、餵 孩子吃東西等,顯示父親工作時數少,與孩子直接互動的時間越多。林翠 玲(2006)以桃園縣國小男性教師及不同職業類別的父親為研究對象的結 果發現,工作時數愈長,週間晚上及週末愈需要工作的狀況下,父親的父 職參與愈低。國外的相關研究亦發現工作時數較多的父親,參與子女教養 活動少於工作時數較少的父親(Goltrane,1996,引自謝明華,2003;Jacobs

& Kelley, 2006)。 Pleck(1997)則指出,對子女管教態度較不積極的父親,

是因為他們工作時間的彈性越低(引自林翠玲,2006)。

總結上述的研究發現:父親每週工作時數越少,與子女互動的時間越 多,父親參與也越多;相對的,父親每週工作時數越多,父親參與也越少,

父親每週工作時數與父親參與呈負相關。父親的工作時數對父親參與的影 響不只是在參與時間的多寡,也影響參與的層面,一般而言,工作時數越 少的父親參與子女日常生活照顧的時間越多。

第四節第四節第四節

第四節 探究幼兒知覺的研究方法探究幼兒知覺的研究方法探究幼兒知覺的研究方法 探究幼兒知覺的研究方法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指出,幼兒的認知發展層次與成人有很大的差 異。2~7 歲的幼兒認知發展屬於運思前期的階段,此期的幼兒在認識事物 時比較是直覺式的瞭解。幼兒的思考常常是以自我為中心、片面性,不能 瞭解事物的變化和抽象觀念。基於幼兒的自我中心觀,幼兒在解釋父親的 行為時,應該也會以自己的角度出發,而不能理解父親的動機或真正的原 因,而必須從父親實際表現出的行為中推測父親行為的意圖,而未必確實

(22)

理解父親行為背後的原因。例如,幼兒或許無法理解父親對幼兒的斥責是 源自於對他的關心。

由於幼兒的思考方式與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口語表達能力的限 制,因此研究幼兒知覺的方法不能以成人的角度進行,而必須考慮到幼兒 的發展狀況予以適當的研究設計(Hatch,1990)。本節先就運思前期幼兒 的發展狀況做一概述,並說明其對研究方法之影響;接著就現有關於研究 幼兒知覺文獻的研究方法做一簡單的瀏覽並闡述其對本研究的啟示,以作 為設計研究方法之參考。

壹、、幼兒期的認知發展幼兒期的認知發展幼兒期的認知發展幼兒期的認知發展

Piaget 從生物學的觀點來探討人類的認知發展,指出人的認知發展歷 程有連續性及階段性,而 2~7 歲的幼兒屬於「運思前期」,此期的幼兒在 認識事物時是直覺式的瞭解。「運思」(operations)是一種代表行動的心 智作用,有組織且遵循邏輯規則運作(王文科,1994),使思考具可逆性 和協調性。運思前期的幼兒尚未具有運思能力,雖然已能將行動內化為符 號,但無法對這些符號作逆向和協調性的操作(白玉玲、王雅貞譯,2006) 幼兒只能從實際的環境獲得知識的概念,但無法有系統與合乎邏輯的思 考;幼兒的思考常常是以自我為中心、片面性,不能瞭解事物的變化和抽 象觀念;而幼兒因有自我中心觀,使幼兒認為每個人的思考與他一樣,整 個世界也分享他的感受和願望(王文科譯,1992)。Piaget 的研究發現,

幼兒相信每一個東西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目標,認為世界是為他而創造 的,因而幼兒對世界的認識與成人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幼兒迥異於成人的認知發展外,Vygotsky 的社會建構論則強調社 會文化對幼兒知識建構的重要影響。Vygotsky 認為認知發展是源自於個人 在環境中與社會互動所產生,而個人對知覺的解釋是建立在社會性有意義

(23)

的活動上(1981,引自谷瑞勉譯,2001)。Vygotsky 相信,幼兒在所處的 社會文化中透過與成人或能力較佳同儕的對話過程中認識、瞭解到環境中 工具的社會及文化意義,而幼兒對父親的知覺也是從幼兒與父親及他人的 互動當中建構出來。

依照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幼兒對父親的知覺是透過直覺及感官來 瞭解,並且經由日常生活中與父親的互動經驗來形塑其對父親的認知。另 外,由於幼兒的自我中心觀,幼兒可能認為父親的一切行為皆因其而起,

並且以自己的角度解釋父親的行為。依據 Vygotsky 的社會建構論,幼兒 對父親的知覺是在與父親及他人的互動中建立出來的;而且幼兒的父親概 念也是一個持續的建構歷程,每個幼兒所知覺到的父親角色也有不同的建 構。

貳、、探究幼兒知覺的研究方法探究幼兒知覺的研究方法探究幼兒知覺的研究方法探究幼兒知覺的研究方法

既然運思前期的幼兒對世界的看法和成人有許多不同,研究幼兒知覺 時就必須考慮到幼兒的發展狀況,給予適當的研究設計。由於國內外並無 專門針對幼兒父親知覺的研究,因此研究者尋找幼兒對「人」的知覺之研 究,從中來歸納研究幼兒知覺的方法。文獻上用來探討幼兒知覺的方法大 致可歸納如下四種:訪談、假設情境、玩偶扮演、照片。

一、、訪談法訪談法訪談法訪談法

由於幼兒各種發展能力的限制,純粹以訪談的方式作為研究幼兒知覺 的例子很少;即使是訪談,也都會配合其他的輔助方式(例如先讓幼兒畫 一張圖畫作為訪談時的媒介等),以幫助幼兒思考。

Eyres, Cable, Hancock 與 Turner(2004)以訪談法研究兒童對在教室 中工作的成人之知覺,研究對象為 78 位 5~11 歲就讀於 6 所不同國小的兒 童。訪談包含 14 個問題,讓兒童談談他們對教室中有哪些成人及其角色;

(24)

為使年紀較小的受訪者自在輕鬆並專注於主題,一~三年級的兒童在訪談 的一開始,會請他們先畫一張包含教室中全部成人的圖。

研究發現,兒童樂於和教室中不同的成人一起工作;雖然兒童很容易 就能區分老師和其他成人的差異,但卻很難說明哪裡不同。兒童雖然明白 老師和教學助手是不同的,但他們所對於兩者工作內容的描述卻有許多重 疊之處。對兒童而言,老師與教學助手主要的區分在於:老師主要的角色 是「教導」、教學助手主要的角色則是「協助」。老師和助手以相互依賴的 方式工作,對幼兒的學習有特殊的助益。

總而言之,這個研究讓我們瞭解兒童對教師及教學助手的角色知覺,

但這個研究也更讓我們瞭解到「進入兒童的腦海」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情。對於表達知覺而言,語言是不完善的工具,因為一來兒童可能會接受 大人對特定角色或活動所給予的標籤;二來使用語言時我們是自己賦予字 義的(making words),所以我們實際上無法真正瞭解兒童(事實上是所 有的說話者)對特定字辭的意義。

Eyres 等人在研究歷程中遭遇許多困難,他們因而提出許多以兒童為 訪談對象時須注意的事項以及一些無可避免的問題,例如:(1)訪談者需 要有更彈性的反應來面對兒童的優先順序,並且允許兒童控制訪談的時間 及空間。(2)研究中無法忽略發問者與回應者間的權力關係,兒童時常會 試圖去回答發問者期待的答案。(3)在我們解釋兒童的回答時應該要記 住,個別的兒童所使用的字或片語,所代表的意義或許和成人所理解的不 同;讓兒童畫圖是讓他們開口的好方法,但仍然無法克服他們所說的話潛 在的曖昧意義。(4)研究者必須注意到訪談過程中對幼兒的尊重,以及避 免發問時的主導角色,以免影響幼兒的回答。雖然有些問題難以克服,卻 仍應盡量避免。此外,注意幼兒所使用的語詞所代表的意義,也是這個研 究給予的提醒。

(25)

二、、假設情境法假設情境法假設情境法假設情境法

早期有關幼兒腳本知識的研究顯示,有情節的故事可以幫助幼兒回憶 自己的經驗,因此使用的例子必須是幼兒熟悉且可能經歷過的事情。研究 人員先說故事,描述一特定情境,讓幼兒假想在這樣的情境下,他的想法 是什麼或他會怎麼做。

Nucci 與 Weber(1995)研究家庭中的社會互動與幼兒個人概念發展 的關係。研究對象為 20 位 3 歲及 4 歲的幼兒與其母親。本研究的研究方 法包括在家中的觀察、訪談幼兒及訪談母親。在訪談幼兒時,研究者要求 孩子針對七篇描述孩子不服從成人的規範和期望的文章做出判斷反應,其 中兩篇是關於道德的議題(打人及偷竊)、兩篇社會禮儀的議題(站著而 非坐著吃晚餐、拿到餅乾後不說謝謝)以及三篇個人的議題(想穿毛衣的 顏色與母親要求的不同、拒絕親吻阿姨、玩一個母親不喜歡的扮演遊戲)。

研究者將這些議題以故事方式呈現,然後詢問幼兒四類判斷性問題:(1)

順從:「故事中的幼兒是否應該聽從成人的話?」;(2)權威:「故事中的 成人可以決定這個議題嗎?」;(3)決定心控(decision locus):「應該是 由幼兒或成人來做決定?」(4)規則的可能性(rule contingency):「當 爸媽沒有給你規定時,這個行動是否可能是錯的?」。然後,研究人員會 要求幼兒說明判斷的原因。

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假設情境下訪談幼兒,大部分的幼兒都可以回答 問題,雖然幼兒的回答很簡單,但已能表達他們的意思。可見只要研究設 計得當、對幼兒發問的問題是幼兒可以理解且曾經經歷過的經驗,幼兒能 依據其經驗回答出有意義的答案。

Killen 與 Smetana(1999)使用兩個研究來檢驗學前兒童在教室中的 社會互動與幼兒個人概念的發展。研究一使用觀察法,在研究二使用訪談 法訪談 120 位 3、4、5 歲的幼兒關於他們在家中及在教室中的個人事件之 概念。訪談時使用的程序為:向幼兒展示 8×11 吋的圖卡,對孩子描述四

(26)

個關於教師與幼兒衝突的劇本,這四個劇本分別為(1)圓圈時間(circle time):幼兒在圓圈時間想要坐在朋友的旁邊,而老師叫他跟另一個人一起 坐;(2)活動時間:幼兒想要畫圖,而老師叫他去玩積木;(3)午餐時間:

幼兒想要吃芹菜,而老師叫他吃胡蘿蔔;(4)穿衣服:幼兒想要穿他的紅 色毛衣,而老師叫他穿黃色毛衣。接著研究人員問幼兒六個判斷問題以及 兩個「理由」問題,包括:(1)順從:「這個孩子是否應該....,即使他並 不想?」(2)關於順從的理由:「為什麼?」(3)合理:「你認為老師叫 這個小孩去...,是對的或是不對的?」;(4)決定心控:「你認為應該由 誰來決定?小孩或老師?」(5)決定的理由:「為什麼?」;(6)規則的 可能性:「如果老師什麼都沒有說,你認為孩子...,可以嗎?」(7)父母 期望之順從:「現在想想另一個情境。如果是在家裡,而小孩的朋友來拜 訪。這小孩的媽媽對小孩說:『我想要你....』,這個小孩在家裡應該...

嗎?」(8)在家中的決定心控:「你認為應該由誰來決定,這小孩或是他 的媽媽?」。研究人員將幼兒對兩個「理由」問題的回應編碼為五個類別:(1)

個人的:歸因於個人有選擇權及個人有權利來決定與自己有關的事;(2)混亂:

歸因於認為行動的結果會造成混亂;(3)權威:歸因於父母及老師的權威;(4)

懲罰:為迴避消極的制裁;(5)無法區分:不清楚或無意義的理由。

Killen 與 Smetana 的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越來越能 回答研究人員的問題,其回應被歸於「無法區分」者在 3 歲時有三成多,

到 5 歲時剩不到一成。即使是要兒童說明理由的「心控判斷」問題,5 歲 幼兒的回答也僅有一成無法區分。可見得年齡對兒童理解問題及表達能力 有所影響。其次,幼兒將決定的理由歸因於「權威」的比例也隨年齡增加,

可見幼兒對在教室或家中老師或父母所訂定規則、以及對老師或父母本身 的「權威」的知覺,都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而這些知覺進而影響到幼兒 對於事情的判斷或決定。

(27)

三、、玩偶扮演法玩偶扮演法玩偶扮演法玩偶扮演法((Doll play)

利用玩偶代表某些角色(例如父親、母親、幼兒自己等),請幼兒演 出特定的故事(例如請幼兒演出打翻果汁以後媽媽和幼兒之間的互動 等),再從中分析幼兒的知覺。使用玩偶讓幼兒自己演出,給予幼兒極大 的發揮空間;而玩偶的使用則可以使幼兒跳脫自己的角色,讓他在演出時 比較不會有防衛心,因此玩偶的使用常見於受虐兒的訪談和治療。

McHale 等人(1999)藉由半結構式的家庭玩偶扮演(family doll play)

調查 49 位 4 歲幼兒對多樣的家庭關係特性之描述。研究人員要求幼兒運 用研究人員所提供的玩偶演出快樂的、悲傷的、憤怒的、擔憂的家庭的故 事;一個月之後,再進行一次同樣的程序測穩定性。研究一開始,研究者 請幼兒坐下後,對幼兒介紹:「你看到這些玩偶了嗎?他們是一家人。這 是媽媽、爸爸、一個男孩(或女孩;幼兒若有手足,則對他說「這是他的 兄弟/姊妹」)。這些娃娃可以站,你可以在板子上移動他們(研究人員示 範)。現在我想請你用這些娃娃告訴我一些故事。第一個故事我想請你說 一個關於『快樂的家庭』的故事(加重語氣中的感情)。好,現在用這些 娃娃演出並說『快樂的家庭』的故事給我聽。」當幼兒完成故事後,再繼 續悲傷的、憤怒的及擔憂的故事。為了確定幼兒已經說完故事,研究人員 會問他:「接著,這個快樂的家庭發生什麼事了?」「這個快樂的家庭最後 結果怎樣呢?」

對在孩子說的每個故事中,編碼者記錄(1)每個家庭成員對偶關係

(dyadic relation)佔整個故事時間的比例;(2)在每個對偶關係中,衝 突的、攻擊的以及情感的動作之數量。

研究結果發現,幼兒所描述的故事和母親報告的家庭氣氛相關,顯示 故事的主角雖然不是幼兒本身,但是幼兒所說的故事能夠反映其自身的家 庭氣氛,而且是具有信度的。亦即,幼兒所說的故事是經由其自身的經驗 發展而來,並非憑空杜撰。

數據

表 2-3-1    照片分類任務中的類別和功能角色之描述  與孩子無關 與孩子無關與孩子無關 與孩子無關  1.工作工作工作 工作  2.食物食物食物 食物/家務家務 家務 家務 3.個人的個人的 個人的 個人的 打字的女人  清洗窗戶的女人  騎馬的女人  使用顯微鏡的女人  熨衣服的女人  吹頭髮的女人  指揮交通的女人  煮東西的女人  慢跑的女人  收銀機後的女人  吸地板的女人  講電話的女人  開公車的女人  整理床鋪的女人  溜冰的女人  與孩子有關的 與孩子有關的與孩子有關的 與孩子有關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職務名稱 人數 主要資格條件 待遇 工作內容 工作地點

物流人員 國貿人員 業務助理 食品解說員 11 先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日班作業員 夜班作業員 儲備幹部 工讀生 品檢作業員. 12 厚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Siefert, Jayaratne, & Chess, 1991)、低薪資、缺乏同事的支持(Kadushin & Kulysis,

在遊戲中的未來世界

註2 專責人員包括普通學校及特殊學校的教育心理學家、言語

逸中、玟靜兩個人數學小考的平均分數為80分,若昊星的小考成績比逸

星雲大師尤其強調工作的重要 性,對個人而言工作中才有生 命、有人緣、有財富:「一個 人如果沒有工作,等於行屍走

《接外孫賈母惜孤女》全已 登場,但《水滸傳》大部分 的活動不在梁山泊,重要人 物宋江在第 17 回始出場。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