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設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過程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用「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之準實驗研究設計法。研究 可分為前測、實驗介入、後測三階段,研究設計架構圖如圖3-1所示:

圖3-1 研究架構圖

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的問題背景與研究目的,於九十二學年度下學 期,在所任教班級實施為期十三週,每週一次,每次2節課(約80分鐘)

的創造性戲劇教學課程之實驗研究,並將焦點置於課程實施前後以及教 1. 學習回饋問卷 2. 教師教學日誌 3. 活動回饋單 前測

1. 新編創造思考測驗 2. 人際溝通量表

後測

1. 新編創造思考測驗 2. 人際溝通量表

控制組 實驗組

創作性

戲劇教學

(2)

本研究以研究者所任教之國小四年級資優資源班學生為實驗組,並 以同縣市他校同年級之資優資源班學生為控制組,在實驗課程開始前與 結束後,分別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實施「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人際溝通 量表」評量,再以統計方法評估實驗課程對兩組學童的影響。在實驗處 理階段,實驗組施以研究者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所設計之訓練課程,控 制組同學則接受資優班教師一般資優課程教學。

在實驗課程實施期間,不定期引導實驗組學生填寫「心靈回饋單」

並於課程結束後填寫研究者自編之「學習態度問卷」 ,以瞭解他們參與創 造性戲劇活動課程的感受及意見。藉由蒐集實驗組回饋單、及各項觀察 與教師教學日誌,作為研究歷程之質性分析。茲將本研究有關的變項說 明如下:

一、自變項

以創造性戲劇教學課程設計為自變項,分為實施創造性戲劇教學的 實驗組,與不實施創造性戲劇教學的控制組。在實驗階段,實驗組以外 加方式,進行創造性戲劇教學,而控制組則不予以任何實驗介入,仍接 受一般資優教育課程。

二、依變項

本研究之依變項是以受試者在「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人際溝通量 表」的分數為指標。

三、控制變項

(一)本研究取樣之學校,屬同一縣市的資優班,所以實驗組和控

(3)

制組在學生素質、學校行政、情境等因素相近。

(二)學生原先創造能力的差異,以「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的前測 分數當作共變數,加以統計控制排除影響。

(三)學生原先人際溝通的差異,以「人際溝通量表」的前測分數 當作共變數,加以統計控制排除影響。

(四)本研究之教學實驗,由研究者親自擔任;而控制組的資優班

教師均為有經驗的資優教育合格教師,且於本學期中並無兒童戲劇相關

課程,故實驗組和控制組在教師影響因素應可減至最低。

(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台北縣三所學校之四年級資優資源班學生為研究對象,

其中一所為實驗組,另二所為控制組。實驗組為男生14人,女生8人,合 計22人;控制組為甲校男生13人,女生2人,乙校男生17人,女生4人,二 校合計共36人。實驗組接受創造性戲劇活動課程;控制組未接受創造性 戲劇活動課程,仍接受一般資優教育課程。

表 3-1 實驗組與控制組人數表 控制組 組別 實驗組

甲 乙 總和

男生 14 13 17 30

女生 8 2 4 6

總人數 22 15 21 36

(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根據研究目的與需要,本研究採用工具包括:一、新編創造思考測 驗;二、人際溝通量表;三、學習回饋問卷;四、文件資料;五、錄影。

茲分述如下:

一、新編創造思考測驗

「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其目的為提供學校、教師及其他教育單位在 進行教學與輔導諮商時的診斷、安置分組、創造思考教學與潛能發展的 評量以及教學與輔導諮商研究等用途。該測驗之研究採用台灣地區北、

中、南三地針對國中、小及大學生、研究生為對象共取有效樣本2311 人 進行施測 (吳靜吉,民87) 。

(一)編製者:吳靜吉

(二)適用對象:國小四年級至研究所學生。

(三)測驗內容:共有圖形與語文兩個分測驗,其中語文測驗可得流 暢力、變通力、獨創力三個分數而圖形測驗則再加一個精進力的分數。

(四)測驗的實施:本測驗的對象從小學到研究所,甚至也適用於幼 稚園及不識字的人,可採團體及個別的方式進行,語文與圖形測驗各需 十分鐘,加上施測說明、分發題本,讀指導語的時間,約需時30 分鐘,

而圖形與語文兩測驗也可以因測驗的目的分開施測。

(五)測驗信效度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測驗者信度均高,無論是語

(6)

文或圖形的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均達 .93 以上,圖形的精進力雖 只達 .79 亦可接受。語文與圖形測驗的流暢力再測相關分別為 .46 與 .60;變通力的再測相關分別為 .44 與 .54;獨創力的再測相關分別 為 .34 與 .42;圖形的精進力再測相關是 .52。在效度方面,採用的效標 為「拓弄思圖形創造思考測驗甲式」中的「平行線」活動,以及「拓弄 思文字創造思考測驗乙式」中的「空罐子」活動。整體效度上,新編語 文測驗和TTCT 語文測驗二者間流暢力相關達 .70,變通力達 .62,在圖 形方面,新編測驗與TTCT 圖形之流暢力相關僅達 .51,二者變通力之相 關為 .45。

二、人際溝通量表

(一)編製者:許慧如

(二)適用對象:國小四年級至

(三)測驗內容: 其架構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引自許慧如,民89):

1. 自我表露:包括思想表露、正向及負向情感表露。

2. 人際知覺:包括自我知覺與對他人的知覺。

3. 自我肯定行為:包括要求或請求的能力、說「不」的能力、表達 積極情感能力、表達負向情感的能力。

4. 同理反應:包括情感反映、支持與接納、語意澄清與確定(簡述 語意、詢問與解釋) 。

(四)作答方式:採李克特式五點量表,由受試者根據個人經驗或感

(7)

受符合的程度從「從不如此」(1)到「總是如此」(5)到的數字中圈選 一項。記分方式為在正向題中,圈選「從不如此」"1"者給1 分,圈選「很 少如此」"2"者給2 分,圈選「偶爾如此」"3"者給3 分,圈選「常常如此」

"4"者給 4 分,圈選「總是如此」”5”者給 5分。反向題與上述記分程 序完全相反,依此類推。本量表有四個分量表,計算分量表與總量表的 得分情形,得分愈高,表示溝通能力愈佳。

(五)信效度:本量表信度係以預試樣本進行內部一致性與折半信度 考驗。其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為 .90,折半信度為 .87。本量表效度以專 家內容效度表示,預試選題後經統計專家內容效度每題均在 .90 以上。

三、學習回饋問卷

本問卷為研究者自編之「學習回饋問卷」 ,目的在了解學生對本教學 活動的反應,及對自我改變的覺察或特殊經驗,作為活動成效的參考。

「學習回饋問卷」共分為活動感受、團體互動、心得與建議等三個 部分。其中第一部份「活動感受」與第二部份「團體互動」採四點量表 方式評量受試者的感受程度,再以百分比的方式來分析評定;回饋單的 第三部份「想法與建議」屬於開放性問題,由受試者自由填答。本問卷 於課程結束一週後由學生填寫,以了解學生在參加課程後的經驗感受與 回饋 (詳附錄三)。

四、心靈回饋單

(8)

為了更深入瞭解學生活動的感受與反應,研究者設計二張「心靈回 饋單」 ,於第十週與最後一次教學後,由學生填寫,目的在了解成員對活 動的反應,喚起成員的活動經驗,並對組員互動的情形做進一步瞭解,

作為改進活動的參考。本回饋單採用開放式的問句,語句完成式問卷,

由受試者自由填答(詳附錄四) 。試圖由蛛絲馬跡中瞥見參與者在個人的 成長,參與活力、分享與討論的內涵與覺察等。

五、教師教學日誌與觀察記錄

為彌補量化資料之不足,在實驗課程實施期間,研究者撰寫「教師 教學日誌與觀察記錄」 ,並藉由實驗組學童的各項觀察資料,作為研究歷 程之質性分析。

研究者在實驗課程實施期間所撰寫的心得與日誌,內容包括課堂上

與學生的互動、學生的反應及參與情形,特殊事件或突發狀況,及研究

者之省思。並於實驗課程實施時,利用V8 以定點方式全程錄影以供研究

者教學檢討、以及觀察紀錄之輔助,並透過錄影方式,以增進教師對師

生互動時的知覺,提供課程設計之參考以及課程結束後之資料分析與改

進之參考。

(9)

第二節 課程設計

本研究以本校四年級資優資源班學童,進行為期十三週(每週二節)

的創造性戲劇教學課程。教學課程所設計的內容,係參考國外創造性戲 劇 相 關 網 站 Creative Drama and Theatre Education Resource Site ( http://www.creativedrama.com/ Dec 4, 2003 )與 Creative Drama Lesson Plans ( http://www.childdrama.com/lessons.html2, Jan 4, 2004 ) 以及 Spolin ( 1986;區曼玲譯,民 87),McCaslin (1990),與國內學者(張曉華,民 88;

鄭黛瓊,民 90)所設計的戲劇教學活動,再針對學生需求、結合教師經 驗與文化背景的修正改編而成。課程設計主要內容包含暖身、想像力、

肢體運用、節奏、即興創作、角色扮演、戲劇創作等。

在教學流程方面,研究者參考張曉華(民 88)提出之戲劇教學結構 的計畫、解說與規範、演練、評論、與複演五個階段,與研究者在試探 性教學時之省思,歸納整理成暖身、計畫、活動、覺察、沈澱五階段之 創造性戲劇教學,並反覆藉由討論的歷程,與所有參與者分享感受與成 長等內涵。

活動內容所涉及之創造力與人際溝通的因素,以圖形流暢力、變通 力、獨創力、精進力,語文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自我肯 定、自我表露、人際知覺、同理反應為主要觀察項目及目標。

課程實施流程、活動內容之設計與說明,如圖 3-2、表 3-2:

(10)

圖 3-2 教學實施流程

表 3-2 課程活動內容

次 活動名稱 活動內容

語 文 流 暢

語 文 變 通

語 文 獨 創

圖 形 流 暢

圖 形 變 通

圖 形 獨 創

圖 形 精 進

自 我 表 露

人 際 知 覺

同 理 反 應

自 我 肯 定

1 暖身

當我們同在一起

三角習題

請你跟我這樣做 我要去旅行 許自己一個名字

☆ ☆ ☆ ☆ ☆ ☆

☆ ☆ ☆

2 想像

乘想像的翅膀飛翔

鬼抓人 我是變形蟲 跳繩遊戲 隱形球

小種籽的成長

☆ ☆ ☆ ☆ ☆ ☆ ☆

3 想像

聲音的世界

聲音的世界 身體在唱歌 神秘寶盒 聯想一二三

☆ ☆ ☆ ☆

1 暖身

5 沈澱

3 活動

4 覺察 分享

2 計畫

(11)

次 活動名稱 活動內容

語 文 流 暢

語 文 變 通

語 文 獨 創

圖 形 流 暢

圖 形 變 通

圖 形 獨 創

圖 形 精 進

自 我 表 露

人 際 知 覺

同 理 反 應

自 我 肯 定

4 肢體表達~

快與慢

慢動作重播 火山爆發 拋與接 ET 也瘋狂

☆ ☆ ☆ ☆ ☆ ☆ ☆ ☆

5 肢體表達~

魔鏡魔鏡誰最美

帶手去旅行

鏡子遊戲:麻瓜物語 意若思鏡:心想事成

☆ ☆ ☆ ☆ ☆ ☆ ☆ ☆ ☆

6 情緒.聲音~

情緒放大鏡

聲音變奏曲 情緒哈哈鏡

上一道情感豐富的好菜

☆ ☆ ☆ ☆ ☆

7 即興創作~

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超級萬用布 超級變變變

有聲書(野獸國.)

☆ ☆ ☆ ☆ ☆ ☆ ☆ ☆

8 即興、角色扮演~

三人行不行

漫步在雲端 我要來丟你啦!

真實?謊言?

三句話

☆ ☆ ☆ ☆ ☆ ☆ ☆ ☆ ☆ ☆ ☆

9 故事戲劇 ~

動作躲貓貓

漫步在雲端 蠟像館 慢慢躲貓貓 四格童畫

☆ ☆ ☆ ☆ ☆ ☆ ☆ ☆ ☆ ☆ ☆

10 戲劇創作~

故事疊疊樂

小水滴旅行 瘋狂星期二 瞎貓抓老鼠 故事疊疊樂

☆ ☆ ☆ ☆ ☆ ☆ ☆ ☆ ☆ ☆ ☆

11 戲劇創作~

尋找劇作家

童話五部曲

☆ ☆ ☆ ☆ ☆ ☆ ☆ ☆ ☆ ☆ ☆ 12

戲劇創作~

最佳女主角 換人做做看

俊男美女照過來!

故事疊疊樂 ☆ ☆ ☆ ☆ ☆ ☆ ☆ ☆ ☆ ☆ ☆

13 傾聽與分享 聽!心在唱歌 ☆ ☆ ☆ ☆

(12)

第五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實施過程分為四個階段,依序為準備階段、執行階段、資料 處理分析階段與評鑑階段。各階段之研究流程與時間說明如下:

圖 3-3 研究流程圖

備 階 段

鑑 階 段 分 析 階 段 資 料 處 理 執 行 階 段

發現問題 ( 91.9 )

分析資料 ( 93.6~95.6 ) 資料整理建檔 ( 93.6~93.12 ) 後測 ( 93.6 ) 文件資料收集 ( 93.3~93.6 ) 課程修正 ( 93.3~93.6 ) 資料收集 (91.9~93.2 )

教學活動 ( 93.3~93.6 ) 前測 ( 93.3 ) 課程設計 ( 92.12~93.2 ) 界定問題 ( 91.9 ) 尋找研究對象 ( 92.2~92.10 )

撰寫報告 ( 94.7~95.6 ) 歸納結果 (93.6~95.6 )

修正報告 (95.6~95.7 )

文 獻 探 討

(13)

一、準備階段

本研究自九十一年九月確定研究主題之後,即進入準備階段,期間 包含文獻蒐集、閱讀,以瞭解創造性戲劇教學之精髓,並藉以作為教學 課程設計的準備,至九十二年十月下旬正式提出論文計劃口試,並於九 十三年二月下旬完成課程設計。

二、執行階段

本研究於九十二年十二月下旬,對實驗組及控制組兩所學校聯繫前 後測及教學實驗之相關事宜,取得校方及家長同意之後,正式進行研究。

研究者於進行實驗教學前一週(九十三年三月初) ,對實驗組及控制組進 行前測。九十三年三月九日正式開始,由研究者對實驗組學生進行為期 十三週(每週二節)的創造性戲劇教學課程,實驗教學將進行至九十三 年六月八日為止。在此期間,控制組則進行原班常態之教學課程,不予 以任何實驗介入。實驗教學結束後一週,對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生進行後 測。

為彌補量化資料之不足,在實驗課程實施期間,研究者除教學研究

日誌之撰寫外,不定期請學生填寫「心靈回饋單」 ,並於教學後請學生填

寫研究者自編之「學習回饋問卷」 ,以瞭解實驗組參與創造性戲劇活動課

程的感受及意見。並藉由實驗組學童的各項觀察資料,作為研究歷程之

質性分析。

(14)

三、資料處理分析階段

九十三年六月中旬,實驗教學、後測等量化與質化資料均收集完成 後,即開始進入資料處理分析階段。量化分析以 SPSS 統計軟體進行各種 統計分析與考驗,並對學生回饋單的內容進行質性的分析。

四、評鑑階段

九十三年六月下旬,實驗教學、後測全部完成,即著手進行各種統

計分析與考驗並對觀察結果、文件資料與學生的評量內容進行質性的分

析。並將研究發現與過去文獻做比對,撰寫研究論文的結論與建議部分。

(15)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此內容兼重質性與量化的分析。說明如下:

一、量化資料方面

以 SPSS 進行資料統計分析量化資料,將「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及「人 際溝通量表」所收集到的量化資料進行統計考驗分析:

(一)以「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前測為共變量,後測分數為依變項,

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比較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學生在前後測得分上的 差異,以探討研究問題一。

(二)以「人際溝通量表」前測為共變量,後測分數為依變項,進 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比較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學生在前後測得分上的差 異,以探討研究問題二。

二、質化資料方面

包括學習態度成效問卷、文件資料、錄影,教學日誌在研究過程中 作持續的整理分析和歸納,以彌補量化資料之不足。整個分析資料的程 序為:閱讀資料-編碼-初步彙整-整合類目及向度-尋找主題-閱讀文獻-歸 納形成研究發現(陳昭儀,民 90) 。

(一)將教學過程中的學習回饋問卷,依其需要作百分比計算;心靈

(16)

回饋單、活動討論等文字資料則進行質性分析,以分析學生的反應與表 現,及瞭解學生對於接受實驗教學的感受。以探討研究問題三。

為便利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研究者首先將研究期間所蒐集之各項觀 察與相關文件資料進行分類編號與轉譯,詳見表3-3。說明如下:

第一碼中文字代表資料的來源,如:饋代表回饋單內容,討代表課 堂討論內容;第二碼英文字母代表為學生,第三碼數字代表學生編號。

後六碼數字則代表學生的討論或作答反應日期。因此饋S1_930518代表S1 生在九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回饋單的作答反應。

表3-3 質性資料分析編碼示意表

資料來源 編碼方式 編 碼 意 義

回饋單 饋S1_930518 S1 生在93年 5月18日 的回饋單的作答反應。

活動討論 討S6_930608 S6生在93年6月8日參與討論時的反應。

教學日誌 誌930413 93年4月13日的教學日誌內容。

(二)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日誌進行整理分析,以探討研究問題四。

對於教學日誌的內容同樣予以編碼。第一碼中文字代表教學日誌;

後六碼之數字則代表教學日誌紀錄的日期,因此誌930413代表九十三年 四月十三日的教學日誌內容。

(三)觀察錄影帶則配合觀察紀錄,以摘要方式進行記錄、並補充於

研究日誌與觀察記錄中,以求脈絡的完整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周盈秀 中年級自然老師 課程設計、授課教師、資料彙整 謝佳鳳 高年級健康老師 課程設計、授課教師、資料彙整 賴秀珍 中高年級英文老師 課程設計、授課教師、資料彙整

• 教師若於領域學習或彈性學習 課程進行跨領域/科目之協同 教學,提交課程計畫經學校課

確認課程教材重點 擴展教與學的策略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1993 年濱海劇院規劃藍圖出爐,由新加坡 DP Architects 和英國建築設計公 司 Michael Wilford & Partners 共同設計,由 Theatre Project Consultants 設計

各國的課程綱要均強調運算的概念性了解。我國 2009 年課程綱要談到所謂

學行基礎班、導航計劃、 學行、 成長課 德公社 成長課 德公社 講座 成長課毒品 學行警方講座 成長課 攤位遊戲 廉政行動電影欣賞 廉政互動劇場 導航計劃 性教育 成長課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