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機械領域技術背景高創造力者之問題解 決歷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二、機械領域技術背景高創造力者之問題解 決歷程"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是以機械領域技術背景高創造力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度 訪談及資料分析之質的研究法。目的在探討:一、機械領域技術背景 高創造力者之創造歷程。二、機械領域技術背景高創造力者之問題解 決歷程。三、機械領域技術背景高創造力者之資訊處理歷程。四、探 討機械領域技術背景高創造力者之心智運作模式。本章共分為二節,

分別為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 高創造力者之創造歷程

(一) 發明創新的動機

啟動踏入發明領域最重要的一把鑰匙是興趣,而對於技術背 景的研究參與者而言賺錢和工作壓力則是發明的動力,配合著好 奇和不服輸的心理特質,在第一次成功經驗的鼓勵,發明工作的 持續將綿延不斷;其次進行產品發明創新的主要動機則起源於對 現有成品現狀的評估,覺得它不夠好、使用上不方便,仍有改進 的空間,當然為地球永續生存而發明、為迴避專利案件而發明亦 是另一種動機的呈現。

(二) 思考的模式

高技術創造力者主要的思考模式為巧思、觀察入微、吹毛求 疵、講究細節、樂觀的思考。技術背景之高創造力者對於問題會 從最簡單的地方想起,他們沒有高深的學識背景,對於問題自認 可行,會以實做行動應證答案,他們會結合別人的想法實踐自己 的構想,過程若遭遇困難會將暫時擱在一旁等待解答的機會。

(2)

(三) 點子擷取的方式

視覺感觀及外界的刺激是技術背景之高創造力者擷取點子 最主要的方式,他們都具有較一般人敏銳的觀察力和擷取訊息的 能力,看到的、聽到的都會被選擇而且吸收,透過腦力的激盪而 成為一條條可以應用的訊息。當然多方的蒐集資訊包括場品市場 的調查、專利技術公報、參考展覽或別人作品等,再結合本身已 具有的知能(背景能力)亦是他們發揮創意的來源,在技術背景的 研究參與者中他們的點子都是邊作邊想在實際模擬中得到創意 的答案。

二、 高創造力者之問題解決歷程

(一) 技術瓶頸的突破

大部份技術背景的研究參與者都會假設自己的構想可行,藉 由實驗來修正自己的假設,但此種突破技術瓶頸的方式失敗率都 會比較高。對於發明創新的過程中遇到技術上的瓶頸,通常最常 用來突破的方式是與人討論;機械技術的發明需要有豐富的專業 知能,累積經驗是技術背景研究參與者機械技術知能的主要來 源,研究中發現高技術創造力者通常能善用習知的知識技術,有 系統的應用及轉換,找出可能突破的方式。

(二) 突破構想的來源

要能突破構想,首先蘊藏在腦中的資訊要夠多,所以參考文 獻、鑽研專利公報、多方蒐集資料、以往的經驗等都是蘊積突破 構想實力的方式。而突破構想最常用的方式則是實做與模擬,其 次透過分析列出可行方案,再使用捨去法來得到答案、使用倒帶 式的思考方式,找到問題的癥結點或找協力廠商共同研究,這些

(3)

都是高技術創造力者突破構想來源的方法。

三、 高技術創造力者之訊息處理歷程

技術背景高技術創造力者之訊息處理歷程如圖 4-7 所示,在 訊息輸入的部分強調擁有豐富的習知知能,透過觀摩別人的作 品、閱讀及蒐集相關文件結合過去的經驗、與人研討產生有用的 訊息,將這些訊息經過組織、連結、取代、交互作用的消化來形 成模組,儲存腦海中,在創新的過程中則依個人的儲存區塊的不 同應用來瞭解問題、定義問題;通常他們能將資料歸納統整形成 初步設計概念,最後透過實驗、解決問題來得到驗證。

四、 高創造力者之心智運作歷程

高創造力者之心智運作模式則是結合了創造歷程、問題解決 歷程和訊息處理歷程的一連串心智運作的結果,從產生動機到發 明創新的成品出現,高技術創造者的心智運作歷程涵括了準備階 段(釐定目標)、孕育階段(產生構想、思考問題、開始設計)、頓悟 階段(產生問題、瞭解問題、解決問題)和實做階段,其各階段心 智運作模式如圖 5-1,由個人特質的驅使去結合具舊知識與新知 識產生需求、釐定心智運作的目標,接著產生構想、思考問題、

開始設計,此時心智運作的模式需要去對問題產生思考,需要去 擷取點子產生構想,當構想進入頓悟階段則會有接二連三的產生 問題產生,此時您必須去瞭解問題與突破瓶頸解決問題,最後才 是進入實作階段,完成設計與生產。

(4)

擷取點子的方法

由感觀視覺所引發的聯 想、原理的互相引用、

與人討論得到答案、知 識的轉移、巧思、套用 舊知識與經驗、學理性 的組合、參考別人作品 得到的靈感

頓悟階段 產生問題 瞭解問題 突破瓶頸 解決問題 準備階段 釐定目標 舊知識

背景知識、習知技能、

學校教育、舊有經驗

新知識

觀摩別人作品、閱 讀文件資料、與人 研討、展覽、電視

等觀察所得

孕育階段 產生構想 思考問題 開始設計 對問題的思考模式

由簡單的地方想起、勤於 分析,往復思考、對每一 件事吹毛求疵、摒棄舊想 法,重新思考、掌握一瞬 間的理念、培養瞬間的靈 感、集體思考會有優質的 作品

突破思想來源

求助專業人員獲得訊息、

時光回溯的方式、實際從 事實驗、捨去法由可行的 想法中掦除、背景知能和 舊 有 經 驗 、 借 用 電 腦 分 析、協力廠商共同協助、

不是每一件構思都能成功

突破技術瓶頸

累積經驗和新知、使 用假設法進行實驗、

與人討論得到答案、

取代、組合、加入、

刪除、圖形化分析、

見招拆招、壓力、動 力、實驗

個人特質

個人特質、動機、

興趣、工作需求、

成功的經驗

實做階段 實做模擬、修改設計

進行開發、商品化

圖 5-1 技術背景高技術創造力者心知運作模式

(5)

第二節 建議

在本節中將依據研究結果、訪談心得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議:

一、高技術創造力者對學校教育的建議;二、對於想從事發明創新者 的建議;三、對於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 高技術創造力者對學校教育的建議

五位研究參與者在訪談過程中,都對目前的教育有極度的關心,

也都提出對目前學校教育的具體建議,茲整理如下:

(一) 改變教學模式將創造力融入教學

五位研究參與者在訪談過程中都認為學校的教育方式 要改變,要讓學生在教的過程中有思考的空間,同時他們也 不贊成直接順練學生來發明,他們比較贊成將發明創新的觀 念或實例導入教學中,透過教學來培養學生具備發明的興趣 和動機,由學習的過程去決定他們(學生)是不是要投入發明 的行業,這樣也可以讓學生有較大的思考空間,對於學生創 新發明觀念的啟蒙才會有幫助。

(二) 開設與發明創新的實際課程或成立創造發明社團

改善心智模式的技巧可以透過訓練、頻繁的研讀各項資 訊、不斷的實際模擬、不斷的自我省思和具有相同背景人員 的共同討論得到應有的改善成果,五位研究參與者建議:若 能直接開設與發明創新的課程或在各級學校成立創造發明 社團,注入發明創新者既有的心智運作模式,透過發明創新 的訓練和培養可以累積頭腦運作的靈巧和思考的敏捷性。

(三) 推動建教合作或產學合作累積學生的實務經驗

發明與創新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做後盾,著重實

(6)

做。在職業學校課程中專業科目是提供背景知識的主要來源 之一,而工廠實習課程則是提供實務的操作,但畢竟這些對 於從事發明創新工作而言是不夠的,同時學校教育和業界真 正生產的過程還是有設備和技術上的差距,五位研究參與者 建議:若能在職業學校中推動建教合作或產學合作,讓學生 能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吸收新知和實務的經驗,彌補學校教育 上的不足,對於學生將來從事發明創新會有絕對上的助益。

(四) 目前職業學校教育對學生或家長而言,已經不是終結教育。

根據學校的調查,目前就讀職業學校的學生有九成以上的學 生都要升學,在升學競爭主導的學制下,推動創造發明教育 的動力是會被扼阻的,如何配合課程的規畫,將發明創新導 入學校課程,走出各校辦學的特色是值得大家重視的。

二、 對於想從事發明創新者的建議

由高技術創造力者訪談中歸納其想法與經驗,歸納以下幾點提供 想要從事技術發明創新者參考:

(一) 機械技術領域的發明創新需要專業知識、技術外,該領域經 驗的累積也是很重要,所以除了要利用各種方式搜集相關的 資料、豐富基本知能外,還要利用各種機會到企業界瞭解產 業的技術吸收實務經驗。

(二) 視覺感觀及外界的刺激是技術背景之高創造力者發揮創意 點子的主要的主要來源之一,所以要培養對任何事物保有一 顆好奇心,敏於觀察同時要做記錄。

(三) 第一次成功發明的經驗很重要,那是往後持續工作的激石,

所以對於第一次的發明創新不要想得太複雜,要愈簡單愈

(7)

好,如此成功的可能性會比較高。

(四) 要有愈挫愈勇的堅持,大部分技術背景之高技術創造力者,

在遇到瓶頸,久久無法突破時,他們通常會選擇放棄,致使 前面的研究功虧一簣。

(五)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想要成為發明創新者,一定要有實際 的行動,發明才有可能成功。

(六) 要瞭解專利的申請方式,透過專利的保障,維護自己的權 利。

(七) 發明創新的最好結果是要能商品化或作技術上的轉移,這對 發明創新者是一種士氣的鼓舞,對社會才有貢獻,這也是發 有創新的目的。

三、 對於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 有關深度訪談的相關建議

1. 訪問過程中,技術背景的研究參與者都會發很多的時間在 解說他的發明產品,對於我們想知道的歷程的分析、點子 的來源、資訊轉換等心智模式較無法清楚的描述及說明,

雖然在研究者透過訪談大網的引導,儘量的迴避這些無關 主題的內容,但仍無法很明確的得到某部份的答案,事後 追蹤也是困難,只能藉由資料的分析及訪問逐字稿中去推 敲判斷性的答案。另外在訪談有關發明品的主題時,部分 有涉及商業機密的細節,研究參與者均不願意談及,這個 部分在訪談過程中,應要能儘量的避免。

2. 發明人都非常忙碌,均不願接受多次訪談,因此,建議於 訪談之前可以透過簡易的問卷來瞭解發明人可以接受訪談

(8)

的時間和次數、可以談論的發明主題、主題下涵蓋的發明 歷程、思考方向等,如果發明人願意填寫問卷,則接下來 的訪談將可以節省許多時間,且成功收集資料的機率會比 較高。

3. 本研究所選取的研究參與者為機械領域技術背景的發明 人,大部分為國中、高職學力,訪談過程均用台語對話,

增加了訪談逐字稿記錄及分析的困難度;在機械領域發明 創新的人數本身就不多,加上遴選條件為擁有 10 項以上專 利者,而且願意協助本研究進行訪談者,著實不易尋覓,

因此建議未來若要進行同類型的研究,可以降低專利數目 的限制或透過其他的參考指標來認定,這樣比較容易尋找 研究對象。

部份研究參與者發明創新的產品是透過協助廠商共同完 成,無法完整呈珼研究參與者對該產品發明創新的歷程,

對於此類研究參與者的產品在訪談過程中應要剔除。

(二) 對於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機械領域高創造力者心智運作歷程的這個區塊若能適度的開 發,運用於職業學校課程規劃上的參考,定能提昇學生在發明創 作的實力。所以未來相關的研究可以著手朝這個方向來發展,讓 機械領域高創力者的心智運作模式可以轉換或融入學生學習的教 材。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們一般所探究的不僅是科學及其經驗 方式的問題―我們所探究的是人的世

提供文體 結構知識 和幫助讀 者勾起已 有的知識 和經驗 提高讀者. 的敏銳力 和解決閱

貧窮 世界銀行 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 以建立基礎建設/ 創造 就業機會.

• 全面品質的工具讓公司的員工,無論是工 程師、技術員或現場作業員,甚至是辦公 室職員,能夠完成他們的工作。這些工具

造纸術出現的背景 獸皮 龜甲 竹簡 書寫困難 重. 不方便

• 對探索科學和科技世界產生 興趣及懂得有創意地運用科 技,並能綜合和應用科學與 科技的知識與能力,以解決 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協作 溝通 創造 批判性思考 運用資訊科技 運算 解決問題 自我管治 研習. 中一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