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然回饋強度對運動技能學習曲線結構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自然回饋強度對運動技能學習曲線結構之影響 "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自然回饋強度對運動技能學習曲線結構之影響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不斷在學習新的動作技能,小時候學習騎腳踏車、學 習游泳等運動技能,皆屬於新的協調動作的形成。然而,學習過程中伴隨著練 習而有所進步的部份並不容易被觀察,使得這類的學習結果較難量化,也因此 在運動技能學習領域中,在觀察學習結果時,通常只著重量化的學習結果而忽 略學習過程中協調型態的轉移。

研究運動技能學習時所觀察的變項應是真正可代表、描述改變的變項。學 習曲線常用來說明經練習時技能學習的過程,並用以預測學習的結果。在過去 對學習曲線適配的研究中以對數函數最為大家所接受,並有大量的實證文獻支 持練習過程的曲線適於對數函數的適配(Snoddy, 1926; Crossman, 1959; Neisser et al., 1963; Card, English & Burr, 1978; Seibel, 1963; Hirsch, 1952, Newell &

Rosenbloom, 1981);更有研究指出對數函數是唯一可以描述動作學習曲線的函 數(Newell & Rosenbloom, 1981)。相關研究提出對數律是因為使用群體資料的 平均數所造成的偽訊,是人為的分析資料方法而造成的結果(Heathcote, Brown,

& Mewhort, 2000; Sidman, 1952; Estes,1956; Bahrich, Fitts, & Briggs, 1957),當以 個人的資料進行學習曲線的適配時以指數函數較為合適(Heathcote, Brown, &

Mewhort, 2000; Newell, Liu & Mayer-Kress, 2001; Chen, 2002; Liu, Mayer-Kress,

& Newell, 2003;廖庭儀、劉有德,審查中),因此以個人在不同階段的學習表 現曲線型態分析是目前學習研究的課題。

回饋是影響學習重要變數之一(Schmidt, 1988)。回饋給予的目的在於提供 學習者動作本身有關的相關訊息,使其動作表現與學習的目標更為貼近。回饋

(2)

分為自然回饋(natural feedback)、外加回饋(augmented feedback)兩種不同回 饋的來源型式。自然回饋是動作完成後自然產生、不假他物而獲得的訊息,是 動作必然之結果,不需要他人告知自然可以獲得(Newell, 1991),如在網球正 手擊球時,由聽覺知覺是否打到甜點的訊息即為自然回饋。外加回饋可分為二 種,一為結果獲知(knowledge of result, KR)係針對動作結果所給予的訊息,

二為表現獲知(knowledge of performance, KP)為對動作過程所提供的相關訊 息。在過去的研究中以操弄外加回饋較多(Salmoni, Schmidt, & Walter, 1984),

因為對於外在訊息的操弄較為容易,在自然回饋部分則由於其操弄的因素較難 控制,因此在相關的研究中較少。Newell(1976)提出若可以操作自然回饋的 訊息,其對學習的功能應類似外加回饋般。

1980 年代是個劃時代的來臨,隨著電腦的發展,非線性的研究漸趨完整。

動力系統(dynamical systems)是以數學的方法,探討隨著時間的改變系統內 狀態的改變,任何系統只要符合其基本假定即可以動力系統之理論架構進行探 討(Kelso, 1997)。科學的功能在於可以較簡單、清楚的語言描述現象,動力系 統提供一種進行研究的架構,其探討自然界現象的方式以非線性為主,當然包 括以人為主體的動作行為亦屬於此範疇。目前運動行為的研究許多以動力系統 的架構,嘗試建立運動行為的理論基礎,系統性的探討以了解影響運動技能改 變的因素。

鑑於自然回饋是多數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主要的來源,而目前有關自然回 饋對運動學習的影響文獻缺乏,因此擬在動力系統的架構下,以學習曲線的分 析探討不同自然回饋強度對運動技能學習的影響。

第二節、 研究重要性

在過去的研究中多以外加回饋操弄探討對於表現、學習的影響,由於實驗 方面的設計上有所限制而無法進行對自然回饋的操弄,但在自然回饋可操弄的

(3)

情境下,自然回饋如何影響學習,在實證上並無充分的研究結果供瞭解自然回 饋的角色。在運動技能學習領域中以「練習」和「回饋」為二個影響學習表現 的變項,了解「自然回饋」對學習表現的影響是一重要的研究主題。

學習曲線的型態為預測學習表現一關鍵指標,並提供學習率、學習表現的 訊息,因此在過去以平均數進行學習曲線的適配,無法瞭解個人學習進步率的 情形,學習過程應著重於個體隨著練習表現而改變的結果,以團體、平均數後 的結果所顯示的是整體傾向的學習表現,無法提供個人學習的訊息,因此本研 究以個體本身的學習表現描繪學習曲線,並以動力系統的架構,探討協調型態 改變對於學習曲線的影響。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為因應國內外環境、我國產業發展及人口結構之改變,勞動部推動

觀念學習一 速率公式的變化 對應能力指標. 6-n-08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問題類型 非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自錯誤中學習 自錯誤中學習 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如善用學時、課程和教學上運用「有機結合、自然連繫」等)設計學習任務外 [ 詳見分 章一︰學校課程持續更新──深化成果 迎變求進及分章二︰學校整體課程規劃──有 機結合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中國白話文學由新文學運動肇始,作家即努力求新求變。第二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