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透過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使高關懷青少年在物 質濫用預防的知識、態度、拒絕物質濫用的自我效能、行為意向 和 拒 絕 同 儕 壓 力 等 方 面 產 生 正 向 且 明 顯 的 幫 助 。 本 章 共 分 為 六 節,包括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研究目的、研究問題陳述、研究假 設、名詞界定及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長久以來物質濫用的議題一直是世界各國所關切和重視的健 康問題,根據 NIDA(2005)的研究指出:近年來美國八年級青少年 的物質濫用終生盛行率已高達 21.5%;在台灣方面根據陳為堅(2004) 的研究指出,台灣國中階段青少年用藥盛行率只有 1.7%,但是搖頭 丸的排名已竄升至第一名。根據研究結果和警方通報資料顯示,青 少年族群對於俱樂部毒品的狀況有日益嚴重之趨勢;此外,由於近 年網際網路盛行,青少年可藉由網際網路獲得更多毒品資訊,也加 深青少年對毒品的好奇心。根據 Borzekowski(2002)、Wax(2002)和

Russel(2004)的研究指出,青少年藉由網際網路取得毒品的訊息,

會直接影響其使用毒品的行為(Russel, 2004),因此更突顯出網際網

路的潛在危機,值得關切。

(2)

根據法務部(2005)最新統計指出,毒犯再犯率今年已經高達六 成八五,由此可知,一旦沾染上毒品,將難以自拔。青少年是國家 未來的棟樑,若他們有物質濫用的行為,對其個人、家庭,乃至於 整個社會和國家皆是莫大的損失。

在工商業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造就 了各方面不同的效益,學生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隨時補充新知,達到 更佳的學習目的,如:利用即時群播視訊教學環境,學生可以跨校 選課,不再侷限於傳統教室上課 (陳年興,1998);然而,Dortner

(1992)曾指出,青少年較其他的人口階層更容易接受與適應新媒介 的利用,這樣的情形卻也導致青少年比其他人口更容易受到新媒介 的影響,再加上此階段的易塑性及強烈好奇心,當他們暴露在外界 種種影響力之下,即是強烈轉變的開始。現階段網際網路已漸漸取 代傳統電視媒介的地位,所以,以往『電視教小孩』的情況,很可 能漸漸轉變成『網路教小孩』的模式(陳惠玲,2001)。

根據Erowid(2003)和Jan Copeland(2004)等研究指出,網際網路

的使用十分方便快速,並包含了各方面豐富的資訊,所以大多數的

人會透過網際網路尋找成癮物質的相關訊息。但是,由於大多數的

成癮物質網站為非官方網站,所以網際網路中隱藏了許多危險性

(3)

(Boyer, Shannon, Hibberd, 2005),其網站內容的正確性有待查驗,若 青少年對於成癮物質的訊息不甚了解,往往容易誤入歧途。

在社會環境的快速變化之下,各種新興類型的成癮物質,如:

搖頭丸等,多數都透過網際網路和同儕間的傳播方式來誘騙、誤導 青少年的正確觀念,而且正值國中階段的青少年由於好奇心的趨 使,更容易接收到錯誤的訊息,進而使用成癮物質。經由國內外文 獻得知,已經有許多學者積極從事電腦多媒體的教育介入課程,都 獲得很好的評價。因此,本研究擬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模擬網 際網路情境及電腦多媒體設計來發展物質濫用預防教育之介入,本 研究的重要性分述如下:

1. 成癮物質預防課程,本研究未來可以提供一套活潑生動,

並且符合高關懷青少年的教學方法。

2. 透過本研究介入後,可以使高關懷青少年在物質濫用預防 的知識、態度、拒絕物質濫用的自我效能、行為意向和拒 絕同儕技巧有提升效果,達到預防之功效。

3. 本研究的預防教育課程未來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呈

現於網路上,將正確的訊息運用活潑生動的教學方法傳達

給更多高關懷學生,使其遠離毒品的危害。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之後,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將電腦教 學融入普通教學之中,發展出一套適合國中階段高關懷學生的物 質濫用預防教育策略,並探討此教育策略介入之成效。同時,也 探討國中學生對於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介入計畫的評價。研究目 的如下:

一、 探討運用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之物質濫用預防介入計 畫,對高關懷青少年學生物質濫用預防的知識、態度、

拒絕物質濫用的自我效能、行為意向、拒絕同儕技巧的 影響。

二、 瞭解高關懷青少年對於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之物質濫

用預防教育的評價。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陳述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要研究的問題如下:

一、 運用電腦輔助教學之物質濫用預防介入計畫是否能夠增進 國中學生預防物質濫用的知識?

二、 運用電腦輔助教學之物質濫用預防介入計畫是否能夠增進 國中學生預防物質濫用的態度?

三、 運用電腦輔助教學之物質濫用預防介入計畫是否能夠增進 國中學生拒絕物質濫用的自我效能?

四、 運用電腦輔助教學之物質濫用預防介入計畫是否能夠減少 國中學生使用成癮物質的行為意向?

五、 運用電腦輔助教學之物質濫用預防介入計畫是否能夠增進 國中學生拒絕同儕技巧?

六、 國中學生對於此電腦輔助教學的評價如何?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的待答問題,本研究的研究假設有五項,將以虛無 假設(α=0.05)來驗證之,分述如下:

一、 在實施電腦輔助教學之物質濫用預防介入後,學生對預 防物質濫用的知識後測得分,會因組別不同而產生顯著 差異。

二、 在實施電腦輔助教學之預防物質濫用介入後,學生對預 防物質濫用的態度後測得分,會因組別不同而產生顯著 差異。

三、 在實施電腦輔助教學之預防物質濫用介入後,學生對拒 絕物質濫用的自我效能後測得分,會因組別不同而產生 顯著差異。

四、 在實施電腦輔助教學之預防物質濫用介入後,學生對預 防物質濫用的行為意向後測得分,會因組別不同而產生 顯著差異。

五、 電腦輔助教學之預防物質濫用介入計畫,學生對拒絕同

儕壓力技巧後測得分,會因組別不同而產生顯著差異。

(7)

第五節 名詞界定

一、 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簡稱

CAI):本研究中所指的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主要是以模 擬網站情境呈現,並搭配電腦動畫等多媒體,來輔助上課 內容,使整個教學內容生動活潑。

二、 物質濫用預防介入:本研究中的物質濫用預防介入係指針 對國中階段高關懷學生進行物質濫用預防教育介入,包含 成癮物質資訊和拒絕成癮物質技巧。

三、 成癮物質:本研究中所指的成癮物質包括菸、酒、檳榔及 成癮藥物 MDMA、FM2、GHB、LSD、甲基安非他命(ICE)、

大麻(Cannabis)、K 他命(Ketmine)等。

四、

高關懷青少年:本研究中所指有出現下列九項行為之一的 國中學生:(1)物質濫用行為,(2)不良娛樂方式行為,(3) 性問題行為,(4)逃避學校與違反校規行為,(5)反抗權威 行為,(6)逃家行為,(7)攻擊行為,(8)偷竊與搶奪行為,

(9)內向性情緒行為(林青瑩,1999)。

(8)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 本實驗研究對象僅限於台北縣某高中國中部學生,因此本 研究結果也僅能推論至該母群體。

二、 本實驗研究對介入的成效做探討,僅作短期追蹤,因此無 法將本研究結果推論至長期研究的影響。

三、 本實驗研究教材內容之設計,以模擬瀏覽網頁情境為前 提,因此無法推論結果於真實瀏覽網頁情境。

四、 本實驗研究人數較少,採用無母數統計,因此,無法推論

至母數統計結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a 全世界各種不同的網路所串連組合而成的網路系統,主要是 為了將這些網路能夠連結起來,然後透過國際間「傳輸通訊 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美國沒有專屬的國家青少年工作機關部門,也沒有明確的青少年政策,因此青少 年工作的推動分散在不同的各個行政單位。美國聯邦層級的青少年事務,主要是 由衛生部(Federal Department

目前的課程改革優先強化學生五種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承擔

● (Grisso, 1999)研究指出精神健康與 吸毒或酗酒行為出現的機會成正比;比正 常青少年多出4倍診斷為 操行失常 (conduct disorder),多出10倍有 藥物濫用

的內涵

Wi-Fi 定位即利用無線網路來傳遞信號,根據各種網路參數和算法可以找出使用

H2-7:不同 Facebook 得知管道的 Facebook 遊戲使用者在 Facebook 遊戲動機有顯著 差異。. H2-8:不同 Facebook 平均每次使用時間的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