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銜 銜 接 接 銜 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銜 銜 接 接 銜 銜"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 育 局 課 程 發 展 處

二 零 一 零

睇 睇 面

銜 銜 接 接 銜 銜

銜 銜

幼 幼

(2)

引 言 引

引言 1

小一新生的心底話 2

我們的感受

• 我們的能力和需要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4

• 兒童在幼稚園的學習模式

兒童在幼稚園的學習經驗

• 幼小的不同

促進幼小銜接的措施

結語 19

附件:五至六歲兒童的發展特徵 20

「幼小銜接」向來都是家長和學前教育工作者十分關注的課題。幼稚園 與小學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兩者的學習模式和學習環境因而有所差 異。在入讀小一初期,部分兒童可能遇到適應的困難。學校和家長必須 關心他們情緒及心理上的反應,從旁協助,讓他們逐漸適應新的學習環 境和接受新的挑戰。

有效的「幼小銜接」措施有助兒童建立正面的學習態度和習慣,並為他 們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打穩基礎,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要協助學前 階段的兒童順利升讀小一,是需要幼稚園與小學緊密的溝通和協作。

課 程 發 展 處 過 去 曾 為 不 同 的 持 份 者 印 發 《 家 長 錦 囊 》 、 《 升 學 了 》 、

《老師關懷瞭解多,小一生活愉快過》等小冊子。今年,我們編製這新 的小冊子– 《幼小銜接多面睇》,目的是促進幼稚園與小學老師之間 的交流,加深彼此對學前和小學課程的認識,以能因應兒童的成長發展 和學習需要,共同改善「幼小銜接」的安排,幫助兒童順利開展小學生 活的新一頁。

引言

1

目 錄

(3)

我們的能力和需要……

喜歡學習和遊戲。

喜歡模仿,但又愛自由創作。

能聽從老師的指示學習,但如果能動動手去做,會學得更好。

能安靜地聆聽,但亦需要機會表達感受和意見。

有閱讀的經驗,但仍未習慣閱讀大量文字。

可以執筆寫字,但未夠熟練。

喜愛群體學習,但仍需要老師的個別關注和鼓勵。

知道要守秩序,但需要老師的提點。

充滿好奇心和好動,有時耐性不夠。

已懂得上洗手間,但不能忍耐太久。

小一新生的心底話

2

小一新生的心底話

小一新生的心底話 我們的感受……

「升上小學,我大個啦!自己可以照顧自己。」

「我鍾意小學,因為可以喺操場小息,又有好多課外活動。」

「媽咪要我默書100分,各科要有好成績。」

「讀幼稚園有兩個老師教,依家小學只有一個老師;幼稚園嗰時會分組喺唔同嘅角上堂,

小學就係全班一齊上。」

「讀幼稚園時有好多同學同我一齊玩,依家派到嚟呢間小學只有幾個以前嘅同學。

我有識啲新朋友,但唔係全部會變成我嘅好朋友;希望喺小學可以識多啲朋友。」

「小學啲老師『惡』啲。」

「幼稚園入到班房放低書包就可以去玩;升上一年班放低書包就規定要去睇書。」

「幼稚園好少功課做,升咗小學,功課又多又深。」

「我唔鍾意小學,因為要上好多堂,上完一堂又上下一堂;舊時喺幼稚園,

做完功課就可以去玩。」

「喺幼稚園嗰時,唔駛帶書,老師上堂會派書比我哋,依家要帶好多書返學,

又要執書包,個書包好重。」

「幼稚園無家課冊,小學就要寫家課冊。」

3

(4)

兒童在幼稚園的學習模式

從做中學習 從遊戲中學習

• 兒童天生對周圍的環境充滿好奇,喜愛探索,是個主動的學習者。在適當的環境資源和成人的協助

下自能建構知識。安全、舒適、充滿樂趣和挑戰的環境有利他們學習。

• 兒童需要從直接的生活經驗、感官的接觸、富趣味的活動中學習。他們透過遊戲能自動自發、主動

投入、輕鬆愉快和有效地學習。

• 兒童的學習會受成長因素影響,不能學習超出其

能力範圍太大的知識和技能。

• 兒童的發展快慢各有不同,學習一定要配合

他們的成長發展。

幼稚園生活

小學活動

讓我們一起了解……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4 5

兒童在幼稚園 的學習模式是 怎樣的?

兒童在幼稚園有 甚麼學習經驗?

如何協助兒童 適應小一的學習 生活?

幼小有何不同?

(5)

早期數學

日 常 的 生 活 環 境 中 存 在 很 多 數 學 概 念 , 如 數 數、序列、配對,還有物件的特質,如顏色、

大小、輕重、形狀、時間和空間等,讓兒童透 過多元化的活動,如遊戲、實物操作和實際生 活經驗,幫助他們建立簡單數前概念和發展認 知能力。

2.

1.

體能與健康

鍛鍊體能和感官協調的活動,能增強兒童 的體魄,加強他們的專注力及自信心。

幫助兒童認識健體常識,從小養成良好生 活習慣,健康成長。

六個不同學習範疇的綜合學習活動:

6 7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幼兒的發展及學習目標:

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自我照顧的能力和健 康的生活方式;

發展兒童的感官機能、專注和觀察的能力;

促進兒童體能活動和協調的能力;

認 識 身 體 機 能 的 限 制 , 建 立 保 護 自 己 的安全意識。

誘發和滿足兒童的求知慾,認識環境中的人和事物;

發展簡單數理邏輯概念,幫助兒童分析和解決問題;

發展語言和思維能力。

讓 兒 童 適 當 地 表 達 自己的情緒;

建立自尊、自信、成就感 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擴闊兒童的生活經驗,培養溝通能力及與人相處 的正確態度;

培養兒童關懷社會、愛護環境、認同國民身份及 尊重不同文化。

讓兒童在生活環境中探索不同的藝術媒體;

豐富兒童的感知經驗,鼓勵兒童表達感受;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並享受創作的樂趣;

引導兒童欣賞四周的事物,培養生活情趣。

1. 身體發展

身體發展 2.

認知和語言發展 認知和語言發展

4. 美感發展

美感發展

以兒童為中心

3. 情意和群性發展 情意和群性發展

兒童在幼稚園的學習經驗

幼稚園的老師會按照兒童的發展需要及學習興趣,安排有意義和富趣味的活動,使兒童在德、智、

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全面而均衡的發展。

(6)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語文

兒童的母語發展比學習其他語言更為重要。

語言和思維關係密切,更是兒童思考和理解的 基礎。掌握好母語的溝通能力,才能有效學習 和思考。

學習語文(包括母語和英語)應以趣味和生活 化的形式進行,讓兒童透過聆聽故事、唱兒歌 及 參 與 互 動 遊 戲 和 活 動 , 發 展 他 們 的 語 文 能 力。

先讓兒童掌握聽、講和閱讀的能力,然後才發 展他們的書寫能力。

老師宜透過小肌肉和手眼協調遊戲,訓練兒童 書 寫 前 的 基 本 技 能 , 待 他 們 的 小 肌 肉 逐 漸 成 熟,才正式讓他們執筆寫字,體驗用紙筆表達 的樂趣。

3. 科學與科技

• 兒 童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接 觸 到 的 事 物 和 自 然 現

象 , 如 風 、 雨 、 雷 、 電 等 , 都 是 科 學 探 究 的 好課題;日常的科技產品,如電視和八達通卡 等,都是引進應用科技的好素材。兒童天生好 奇,成人可引導他們透過觀察和發問,來體驗 科學探索的樂趣,從而初步認識科技與現實生 活的關係。

個人與群體

•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成人從旁引導他們

認識個人的價值,以及培養與人相處的正確態 度。在參與群體活動時,兒童可體驗自己的存 在價值,並學習與人相處和溝通的技巧。

4.

5.

8 9

(7)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10 11

藝術

藝術可以豐富兒童的感官經驗,幫助他們探索 及 認 識 世 界 。 利 用 多 元 化 的 藝 術 活 動 , 如 音 樂、戲劇、舞蹈、視覺藝術等,讓他們表達自 己的思想和情感,培養創意和想像力。

6.

學前階段的學習,沒有科目界分,課程多以綜合模 式 進 行 , 六 個 學 習 範 疇 主 要 為 兒 童 提 供 學 習 的 情 境,其中融合「教育」和「照顧」,以達至幼兒發 展和學習的目標。

註︰如欲對學前教育的課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可參考於二零零六年出版之《學前教育課程指引》。

六個學習範疇

1. 體能與健康 2. 語文 3. 早期數學 4. 科學與科技 5. 個人與群體 6. 藝術

價值觀和態度

個人在行為表現的取向,如

友愛 有禮 守規

堅毅 誠實 負責任

基本能力

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如

• 自我管理 • 溝通能力

• 社交能力 • 創造能力

範疇知識

對事物的認識

• 透過記憶或理解一些事實及資訊獲取

• 著重兒童的生活經驗、興趣和理解能力

兒童發展基本元素: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透過不同範疇的學習和經歷,有助兒童建構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知識和概念,學習基本能力和培養正面 的價值觀和態度。

(8)

幼小的不同

學前階段 小學一年級 需要適應的事宜

學習環境

校舍較小。

情 境 布 置 會 隨 教 學 主 題 更 換。

課室設置不同的學習角落,

學習氣氛較輕鬆和自由。

校園較大,校舍層數多,設 有多個課室和不同活動室。

課室空間較大,布置以學習 主題或分科內容為主,並會 張貼學生的作品。

學生需要適應空間 較大和設備多元化 的新學習環境,以 及認識小學作息的 常規和校規。

課程設計 / 編排

重點在於讓學生在安全、愉 快和富趣味的環境下,誘發 他們自主學習。

透過因應學生發展需要的多 元化活動,建立不同學習範 疇的知識概念、培養基本能 力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不分科,以綜合課程模式設 計 , 學 習 活 動 安 排 較 為 彈 性。

重點在於為學生提供基要的 學習經歷,培養他們八個學 習領域的知識、共通能力、

價值觀和態度,為終身學習 及 全 人 發 展 奠 定 良 好 的 基 礎。

小學課程的內容較 學前階段廣闊和深 入,部分概念比較 抽象,學生需要較 長的時間專注和有 系統地思考,以理 解學習內容。

課程內容較簡單,教科書多 採 用 圖 畫 , 並 輔 以 文 字 表 達。

課程內容較豐富,教科書和 其他學習材料多使用文字表 達,部分亦配有相關圖片或 圖表等。

學生需要閱讀較多 文字和認識較多詞 彙的意義,以理解 學習內容。

以認讀為主。

家課量較少,可在課堂上完 成,又或由家長協助完成。

家課形式多元化,包括各課 題或單元的課業、工作紙、

閱讀理解、模型製作、資料 搜集和專題報告等。

學生需要較自主地 完成各科包括書寫 的練習和不同形式

12

的家課。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學前階段 小學一年級 需要適應的事宜

教學模式

利 用 有 趣 和 生 活 化 的 情 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給予充足的探索和嘗試機 會 , 豐 富 他 們 的 學 習 經 驗。

透過感官、遊戲及多元化 的 活 動 , 讓 學 生 從 做 中 學。

强 調 均 衡 的 動 、 靜 態 活 動 , 而 自 選 活 動 時 間 較 多,老師可按學生能力和 興趣,彈性地調整學習內 容及進度。

課堂以全班教學為主,亦 配合小組學習活動,鼓勵 學生積極參與,如回應老 師提問,在小組討論時表 達己見,進行協作和互相 學習等。

授課時間以課節畫分,每 天有不同的科目,由不同 的老師教授。

學 生 需 要 適 應 較 規 範 的 上 課 時 間 表 和 較 長 的 學 習 時 間 、 各 科 目 不 同 的 學 習 模 式 、 不 同 老 師 的 教 授 方 法 , 以 及 各 類 靜 態 和 動 態 的 學 習活動。

評估

目的是了解和促進學生的 學習和身心發展。

一般沒有以紙筆評核的測 驗和考試。

持續地觀察學生的全面發 展和學習表現。

目的是收集學生在知識、

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 各方面的顯證,幫助學生 找出學習的難點,為學生 提供回饋,改善學習。

兼顧「促進學習的評估」

和「對學習的評估」。除 提問、觀察和課業等多元 化的進展性評估外,亦包 括紙筆測驗和考試等總結 性評估。

學 生 需 要 適 應 各 學 科 的 評 估 模 式 及 作 答方式。

家 長 對 兒 童 在 小 學 階 段 有 不 同 的 期 望 , 對 學 業 成 績 亦 有不同的要求。

13

(9)

14

註︰如欲對學前教育的課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可參考於二零零六年出版之《學前教育課程指引》。

學前階段 小學一年級 需要適應的事宜

常規和生活自理

課時內編有茶點和排洗

時間,但學生可隨時上 廁所。

毋須每天執拾書包,書 包內只有少量課本。

老師對學生較寬容,不 會對他們有嚴格的紀律 要求。

沒有茶點時間,學生可以 在小息時間吃東西和上廁 所。

每天要按上課時間表執拾 書包,需要帶備課本、家 課和文具等。

每天須抄寫家課冊,以便 回家完成功課。

老師要求學生學習自律和 安靜,遵守紀律。

學 生 需 要 提 升 生 活 自 理 能 力 , 包 括 分 配 作 息 時 間 、 管 理 個 人 物 品 和 注 意 個 人衛生等。

學 生 亦 要 適 應 較 獨 立 和 主 動 的 學 習 模 式 , 遵 守 課 堂 常 規 和校規等。

社交關係

每班一般有一位老師和

一位助教,學生人數較 少,師生關係較密切。

同班的學生往往已相處 較久,關係較密切。

各科目有不同的老師,而 且每班學生人數較多。

同班同學可能來自不同的 學前機構,需重新建立友 誼。

兒 童 需 要 重 新 結 識 新 朋 友 和 老 師 , 尋 找 自 己 在 朋 輩 中 的 位 置 及 獲 取 別 人 的 認 同 , 建 立 正 面 的 自我形象。

在幼稚園:

措施 目的

專業交流

安排與小學互訪和觀課等活動。 增進幼師與小學老師對雙方課程設計和教學模式的 認識。

校內適應活動

在高班學期末,安排學生到小學參觀或參加同區 小學舉辦的銜接活動。

在校內進行模擬小一課堂學習的情況,如調適家 課、模擬課室設置、常規和作息時間等。

使學生逐步認識小一學習的情形。

家校溝通

舉辦家長會,邀請專家、小學老師、舊生或舊生 的家長向家長介紹小學情況,派發有關選校的參 考資料。

幫助家長了解子女升讀 小一需注意的事項。

促進幼小銜接的措施

14 15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10)

在小學:

措施 目的

專業交流

與幼稚園安排互訪和觀課等活動。 增進小學老師與幼師對雙方課程設計和教學模式的認識。

家校合作

成立家長教師會協作小組。

舉辦小一家長座談會、講座和交流活動,

邀請專業人士,如幼兒教育工作者、輔導 主任/老師,向家長講解學生的心理及生理 發展。

在有需要時尋求適切的支援服務,例如學校 的輔導主任/老師、社工或專職醫療人員。

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為學生順利升讀小一共同努力。

加深家長對小一新生的學習或情緒方面的了解,並對子 女有合理的要求和期望。

協助有需要的家長解決子女面對升讀小學的學習壓力和 憂慮。

小一適應活動

籌辦各種迎新活動,如利用遊戲方式,向 小一新生介紹任教小一的老師及相關的教 職員、學校設施、學習模式、常規和課外 活動等。

推行「大哥哥、大姊姊」計劃,讓高年級 學生帶領小一新生了解學校的常規及認識 學習環境。

每天安排一節班主任課或一段會面時間,

讓小一班主任有較多時間與他的學生輕鬆 地溝通。

幫助小一新生認識及投入小學的 校園生活,增加安全感。

營造關愛氣氛,幫助小一 新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

初步建立師生關係,加強 歸屬感,紓緩小一新生因 環境改變而引起的不安。

16

措施 目的

小一適應活動

安排生活教育課,以遊戲、角色扮演和小 組討論等方式進行活動。

教導小一新生按照時間表收拾書包、管理 個人物品,分配作息時間等自理技巧。

讓小一新生互相認識,建立友誼和自我形象。

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逐步學習自我管理。

課程設計/調適

靈活編排教學內容和進度,在新學年的初 期,選取生活化和有趣的學習內容,以鞏 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為主。

讓小一新生鞏固已有知識,循序漸進地適應新階段的學 習,延展他們主動探索的學習態度。

教學策略

運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多元化的學習活 動/材料、課業調適、個別指導、功課輔導 等。

在 語 文 學 習 方 面 , 多 運 用 有 效 的 學 習 策 略,如英語拼音法、部件識字法、富趣味 的語文遊戲、唱歌、講故事及角色扮演等 活動。

按小一新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和能力,照顧他們的學習差 異。

創造輕鬆和豐富的語言環境,誘發 小一新生的學習動機,加深他 們所學的知識,提升兩文三 語的能力。

17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11)

措施 目的

促進學習的評估

在上學期初,盡量減少默書、測驗和考試等紙筆評 估的次數;可利用非筆試模式來評估小一新生的能 力,如把默書趣味化,或用填充代替整篇默寫。

採用多元化的評估方式。

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正面的回饋,如展示學 生的作品。

減少學生的壓力。

全面了解學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和學習。

肯定學生付出的努力,提高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 心。

老師的體諒和幫助

老師應對小一新生有合理的期望,給予適當和足夠 的發展空間,並多給予正面的回饋、讚賞和鼓勵。

小一階段的學生對於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

老 師 應 給 予 清 晰 和 具 體 的 指 引 , 循 循 善 誘 地 引 導。

小一新生的書寫能力仍在發展階段,老師應避免 給予他們大量抄寫練習或過份批評他們的字體。

老師可多作示範,如正確的執筆方法和筆順,並 給予足夠的時間抄寫。

在 課 堂 中 , 老 師 宜 多 給 予 學 生 分 享 和 協 作 的 機 會,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外的活動。

老師應多關心學生初入學的情緒反應,盡量在小 息 或 午 膳 時 , 抽 空 與 他 們 傾 談 , 聆 聽 他 們 的 心 事。

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引導他們快樂成長。

幫助學生明白老師對他們的要求。

學生學習須按部就班,避免打擊 他們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學習如何與人溝通 和分享樂趣,逐步掌握 相處合作的技巧。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帶給小一新生更多

18

安全感。

幼小老師專業交流

結語

了解 尊重

順利過渡

19 耐心 愛心

銜 銜 接 接 小

(12)

年齡 體能發展 認知發展 語言發展 情意和群性發展 五至六歲 能走動接球;或踢中滾動

的球,或用球拍打球。

玩鞦韆時,能自行搖盪。

能爬繩梯。

跑步時,多用趾尖著地,

動作靈活,可以轉急彎。

能雙腳交替上落樓梯。

能速跑五十呎而不倦。

能用搥搥釘。

能拿起十多磅的物件。

專心填色時很少出界。

能用筆刨刨筆。

能用尺畫直線。

能用擦膠擦紙而不會把紙 撕破。

能剪出書中圖案。

把紙摺一半,再摺為四分 一。

能把小豆放進樽內。

能穿鞋帶。

能依指示,用大塊的正方 形積木砌成三級樓梯。

能模仿他人,用十塊積木 砌成樓梯。

能 輕 易 地 以 正 確 次 序 排 列 長 短、高矮、闊窄或大小不同的 物件。

能說出各種顏色的名稱和日常 物件的形狀。

能仿畫菱形和三角形。

能完成簡單的「迷宮」遊戲。

能複述五個剛剛聽過或見過的 數字。

能從剛看過的圖畫講出大致內 容。

聽 完 故 事 , 能 將 三 個 環 節 重 述。

能數至二十,寫至十。

能以正確次序排列一至五的數 量單位。

能指出物件的次序和位置(如 第一、第二)。

對四以下的數量一看便知。

明白「半個」與「一個」的分 別。

給他看著一個十以下的數量,

他能照樣列出,並能依指示不 加多或減少一個。

開始運算簡單的加減題。

能讀數十個常見的字;也能明 白字的意思。

語言的文法和結構,大致與成人無 異。

能和家人或其他小朋友互相溝通,毫 無困難。

談話時,能適當地輪候發言,也不會 離題。

對不久前發生的事情,能有條理地重 述。

能運用「雖然」、「但係」、「不 過」等句語,但也會有時用詞不當。

開始明白昨天、今天、明天的分別。

明白內/外、遠/近、底/面、進/出、

開始/結尾等詞語。

不愜意時會反辯、抗議,甚至出口罵 人。

能適當地用詞語表達喜、怒、哀、樂 和驚慌。

能描述一幅圖畫。

用不同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或一件 物品。

能說出自己的生日。

對四季節令作簡單描述。

開始對日曆、時間有認識。

能說出年、月、日和星期;看鐘時,

能讀出幾點鐘(如三點、四點),但視 乎是否有學習機會。

能在飯前協助擺置碗筷。

能用筷子吃飯挾菜。

穿衣時,知道選擇合適的 衣物。

能用梳整理頭髮。

若有訓練,部分兒童能在 如廁後清潔自己。

能做簡單家務,負責收拾 自己的衣物。

能開關電視,選擇喜愛的 節目。

過馬路時會小心謹慎。

迷 途 時 , 知 道 應 如 何 求 助。

能 說 出 自 己 的 電 話 和 地 址。

能與三、五個小朋友進行 合作性的遊戲,明白公平 的原則和需要服從小組的 決定,也能向其他小朋友 解釋遊戲的規矩。

和小朋友相處時,開始選 擇自己喜歡的玩伴。

能參與一些具比賽性質的 遊戲,如下棋。

在公眾場合,也能單獨去 廁所。

附件

20

註:以上資料來源自二零零六年出版之《學前教育課程指引》。教師在設計課程時,須配合日常觀察所得,彈性地運用和印證有關的資料。

  有關二至五歲兒童的發展特徵,請參閱前述指引。

鳴謝

鳴謝:

課程發展議會幼兒教育委員會 九龍禮賢學校

天主教柏德學校 北角循道學校(下午校) 荃灣官立小學

本小冊子全部內容已上載於以下網址:

http://www.edb.gov.hk/perc 其他可供參考資料及網址:

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 (2000)。《終身學習 全人發展─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香港:香港教育統籌局。

http://www.e-c.edu.hk/tc/reform/annex/Edu-reform-chi.pdf

香港教育署 (2001)。《幫助小一學生適應新的學校生活指引》。香港:香港教育署。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3083/primary1_c.pdf 香港教育署 (2001)。《我家孩子上小學家長錦囊》。香港:香港教育署。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EN/Content_2904/parents_new.pdf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2002)。《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各盡所能.發揮所長(小一至中三)》。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2878

香港教育統籌局 (2003)。《「升學了」親子伴讀故事.填色故事畫》。香港:香港教育統籌局。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2904/storybook2003.pdf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2004)。《老師關懷瞭解多.小一生活愉快過》。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EN/Content_3083/booklet.pdf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2006)。《學前教育課程指引》。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2405/pre-primaryguide-net_tc.pdf 意見及查詢: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幼稚園及小學組

電話:2892 5871 或 2892 5821     電郵:scdokpp@edb.gov.hk 或 scdokpkg@edb.gov.hk

仁濟醫院永隆幼稚園/幼兒中心 五邑工商總會張祝珊幼稚園 東華三院田灣幼稚園 保良局劉陳小寶幼稚園 宣道會陳李詠貞紀念幼稚園

附件:五至六歲兒童的發展特徵

(13)

政 府 物 流 服 務 署 印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自行舉辦課程 與他校合作,結合學生舉辦課程

如何運用多元教學策略推行幼小銜接 ──. 校本基礎識字課程

理解句子的 意思 理解句子前 後銜接關係.. 理解段落 理解句子的

措施.. 校本

措施.. 校本

1.大白兔 2.小貓咪 3.蝸牛

[r]

學習起點 、學習終點 (預期學習成果) 、學習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