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祭孔音樂形成前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祭孔音樂形成前期 "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祭孔音樂的早期歷史發展

第一節、祭孔音樂形成前期

魯哀公十六年(479BC.),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離開了人世。

第二年(魯哀公十七年 478BC.)一場歌舞兼備的“祭孔大典"揭開了人類 祭祀孔子這一歷史的序幕,殊不知截至北魏時期之前,雖典禮儀式禮樂並隆,規 格亦不失崇高,但祭孔大典的音樂和舞蹈卻並非為此一大典所專用,而是採用了 一般祭祀的音樂及舞蹈。

據史載

1

,魯哀公以孔子三間故宅為廟,並親自身著祭服來到孔子故宅,為 孔子舉行祭祀活動;這一次的祭典,開創了一個先例:即以盛大的典禮祭祀孔子,

並以一國之君的身份,親臨現場或親自主持。

而後世效法其作為的所在多有,無論政治如何的詭譎多變,江山如何的易主 而治,在這兩千多年漫長的歲月之中,對孔子的尊敬之心基本上從未中斷過,即 使各朝統治者,或許不是同一民族,但就如同現代人推崇孔子一般,普遍認為孔 子是人類共同的聖哲偉人,外族

2

甚至以“祭孔"來拉近與漢民族的情感,也可 以說以祭孔做為收服人心的一種手段。

“祭孔音樂"是在隋文帝仁壽元年(601AD.)正式萌芽的,然而距離魯哀公十 七年(478BC.)的第一次祭孔已經有近一千一百年的光景,這一千多年,“祭孔 大典"有著什麼樣的演變?而伴隨著“祭孔大典"應運而生的“祭孔音樂"又 是在何種軌跡之下孕育出來的呢?

以下即是「祭孔」乃至祭孔大典所用的音樂、舞蹈,在“祭孔音樂"正式形

1

“魯哀公以孔子三間故宅為廟”出自【左傳】卷十二。

2

外族是指蒙古族、滿族兩個民族,歷史上曾統治過中國。

(2)

成前的一些重要的關鍵,透過這些關鍵事項,我們可以對祭孔音樂的發展脈絡有 更深一層的認識。

在史書上有記載的資料當中,除了魯哀公之外,國君親臨祭孔大典的,應是 二百八十餘年後的漢高祖,於漢惠帝元年(194BC.)以“太牢"

3

之高規格祭祀 孔子。

丙午 漢高帝十二年冬十一月 帝自淮南過魯 以太牢祀孔子

4

東漢光武帝劉秀於建武五年(29AD.)親自來到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闕里)

並派大司空宋弘祭祀孔子。

己丑 光武帝建武五年冬十月 帝如魯使大司空宋宏祀孔子

5

漢明帝劉莊於永平十五年(72AD.)同樣也來到曲阜親自祭孔子和孔子的七 十二位弟子,這是孔子的弟子從祀的開端,並於次年明令學校必須祭祀周公及孔 子,這也是學校祭祀孔子的開始。

壬申 明帝十五年春三月 帝東巡至魯 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此弟子從祀之 始

6

漢章帝劉炟於元和二年(85AD.)親赴曲阜祭孔,並且演奏“六代之樂",

所用的雖非正式的“祭孔音樂",但已為後世在音樂的運用上起了一個十分重要

3

太牢:即高規格祭祀孔子,所用的祭品有全牛、全羊、全豬。

4

見《祀典源流譜》卷第二之二。

5

見《祀典源流譜》卷第二之二。

6

見《祀典源流譜》卷第二之二。

(3)

的示範作用,同時也爲整個祭孔音樂的「規格」訂下了一個比較高的門檻。

乙酉 章帝元和二年 帝東巡春三月庚寅至魯 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于闕里 作六代之樂

7

眾所週知,古封建社會中,君臣階級的概念是非常明顯的,這一概念反映在 祭祀禮儀中同樣重視,即便是“祭孔",亦十分講究禮制,無論是用樂的規格或 是樂隊的編制皆須謹守份際。

遠在周代即有一種習俗,就是每年開學之時,於校區範圍內舉行某種特定儀 式,以表達對師長的尊崇,時至北魏道武帝天興年間(約 400AD.) ,命樂官也在 開學之際學習周朝流傳下來的“釋菜"

8

舞,並以此祭祀孔子,這顯然是為了闡 揚孔子思想及其道德情操,以落實他個人的教育理念。

辛丑 魏道武帝天興四年 晉隆安五年春二月丁亥 命樂師入學習舞釋菜於 先聖先師

9

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AD.)宮廷的樂官裴松領銜倡議,薦請按古 代祭“天神"之禮樂規格來祭祀孔子,並獲認同,於是祭孔典禮使用八佾

10

之最 高規格於焉確立。據載,後雖因舞生及樂器條件未及時籌備,因而當年僅由皇太 子釋奠孔子,音樂卻仍沿用了較高規格的 “登歌"

11

7

見《祀典源流譜》卷第二之二。

8

在文廟祭祠先聖和先師之儀式,釋奠又名釋菜,或釋奠祭,釋與奠兩字有放下之意,同時 又指準備簡單菜蔬以祭祀而言。

9

見《祀典源流譜》卷第二之二。

10

《論語集解義疏》 八佾者奏樂人數行列之名也,一佾是八人,八佾則是六十四人,成方 陣形。

11

登歌:指禮樂活動中升堂而歌,因此又稱「升歌」 。《樂府詩集》:“登歌者,祭祀燕饗

堂上所奏之歌也"。

(4)

乙酉 宋文帝二十二年 魏太平真君六年 皇太子釋奠樂用登歌

12

雖然此番「欽定」的規格並未實施,但這一升高祭孔規格的舉動,卻足以證 明孔子在古封建社會帝王唯我獨尊的普世價值中,地位是不斷向上攀升的。

南齊武帝永明年間(約 485AD.) ,明令祭孔用 “軒懸之樂"

13

、 “六佾之 舞"

14

,至此,應可說祭孔大典歌、舞、樂齊備之陣容,是從此時正式開始,這 一集合了三大藝術元素的表演型態也沿用至今。

乙丑 齊武帝永明三年 魏太和九年秋 詔釋奠先師設軒懸之樂六佾之舞 牲 牢器用悉依上公此釋奠用舞之始

15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AD.)秋,立孔子廟於京師,這是所謂 “國學"

16

祭孔的開始。

己巳 太和十三年 齊永明七年秋七月 詔立孔子廟於京師

17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AD.)頒布了另一道旨意,即除了“軒懸之樂"

和“六佾之舞"之外,並開始在祭孔大典中舉行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 , 並將舞蹈規定在三獻禮中進行表演,這一創舉亦沿用至今日台北所舉行之祭孔大 典上。

至此,整個祭孔大典之意義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規格,並使整個祭孔的禮 樂在承襲了前代之基調上,更跨了一大步,同時孝文帝還明訂祭孔大典於每年之

12

見《祀典源流譜》卷第二之二。

13

西元 485 年這樣的記載: 「元嘉立學、裴松之儀、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

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軒縣就是軒懸,是中國古代諸 候樂隊的編制。

14

六佾即六佾舞,是中國古代諸候用舞的編輯,有六行六列,共 36 人。

15

見《祀典源流譜》卷第二之二。

16

國學:中央政府所在地所設置使用者稱為「國學」 。

17

見《祀典源流譜》卷第二之二。

(5)

仲春及仲秋(農曆二月和八月)中舉行兩次,只可惜此一規定,現今沿用的並不 多,以台灣為例,僅台南孔廟仍保留春秋二祭,其餘皆只在每年國曆九月二十八 日教師節祭孔。

無論“祭孔"的儀式是如何由簡而繁,“祭孔音樂"是如何由毫無實質意義 的使用一般音樂,進而演化至使用較有規模的宮廷堂上樂,甚至有意識的為祭孔 大典特別制訂一個特定的用樂(或用舞)的規則,這其中皆離不開當時的社會型態 及時代背景。

而孕育一種前所未有的藝術,甚至是造就一種風氣,或是形成一種足以流芳 百世的制度,豈是一蹴可及?各朝各代皆有其獨特的意識形態及文化背景,若無 以上這一段漫長而看似毫無章法,冥冥中卻又有一固定的軌跡的時期,“祭孔音 樂"說要成型,在我看,仍是遙遙無期。

而這一段「沒有祭孔音樂的日子」 ,誰說不是“祭孔音樂"誕生的一個強而 有力的後盾呢?

第二節、祭孔音樂的萌芽時期

(一)隋朝的祭孔廟樂章

隋代祭孔樂章的內容是頌揚孔夫子生前興辦私塾和刪《詩》 、訂《禮》 、述

《樂》 、正《易》 、論《書》 、作《春秋》等事蹟,為繼承和傳播古代文化所做的 重大貢獻,在言簡意賅的祭孔樂章中,將孔子在教育事業和傳播中國文化方面的 卓越貢獻,盡以高度的凝煉與概括。祭孔樂章的歌詩是:

經國立訓,學重教先。

三墳肇冊,五典留篇。

開鑿理著,陶鑄功宣。

東膠西庠,春誦夏弦。

芳塵載仰,祀典無騫。

18

18

見【隋書】十五.志第十卷音樂下。

(6)

這是隋文帝仁壽元年(601AD.)皇太子釋奠孔廟時所演唱演奏的“登歌"之 樂。就這一闕歌詩看來,可知隋代孔廟雅樂的文學部分是繼承了我國周代以來的 傳統雅頌歌詩的表現形式,內容基本上以四言詩句組成,每一樂章有五個對句,

共四十個字。

隋代祭孔樂章取《誠夏》為樂名,全名為《誠夏登歌之樂》。其用意就在繼 承華夏之聲,這一名稱的確立,標志著祭孔樂章是隋朝宮廷雅樂大系列中不可缺 少的組成部分。其內容為:迎神奏(唱) 《昭夏》 ,皇帝升壇奏《皇夏》 、初獻奏

《誠夏》 、飲福酒奏《需夏》 、送神奏《昭夏》等。

隋朝孔廟樂章的誕生,也蘊含著兩個特殊的歷史意義:

第一、為孔子彰功宣德,將孔夫子的偉大業績賦予「寓教於樂」的形式,達 到了教化於民的目的。

第二、這是孔子去世後千餘年來,首次推出以歌頌孔子功績為題材的音樂作 品。

(二)唐朝的祭孔樂章

唐朝初創之際,力於軍務,而無暇顧及宮廷雅樂的治理,只能沿用隋朝祭孔 樂章,此後無論朝代如何更迭,江山由誰接手統治,此一模式亦傳承至往後之世 世代代,無一例外。

武德二年(619AD.),唐高祖詔國子監立周公廟和孔子廟。自武德七年

(624AD.)後,依時舉行釋奠。武德九年(626AD.) ,高祖即詔太常少卿祖孝孫、

協律郎竇璡等人確立宮廷雅樂制度,撰寫樂章,開始了大唐雅樂製作規劃的實 施。唐太宗繼位之後,仍然按照高祖所詔議的宮廷雅樂計劃。

唐代祭孔樂章屬於宮廷雅樂 “十二和"

19

系列的一部份,樂名為《宣和之 樂》 ,其歌詩有:

19

唐朝的宮調理論(七聲十二律八十四調),制定了十二和(豫和、順和、永和、肅和、雍

和、壽和、舒和、太和、休和、正和、承和)的雅樂。

(7)

迎神

通吳表聖,問老探貞。

三千弟子,五百賢人。

億齡規法,萬載祠禋。

潔誠以祭,奏樂迎神。

送神

醴溢犧象,羞陳俎豆。

魯壁類聞,泗川如覯。

里校覃福,冑筵承佑。

雅樂清音,送神其奏。

20

這個時期的孔廟祀典中伴隨禮式儀程的音樂是沿用隋代“登歌"之樂的表 演形式。唐代的祭孔禮儀過程以歌、舞、樂三位一體的形式相伴,應該是在唐太 宗貞觀年間已經施行了。

據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為尊奉孔子,曾多次下詔,並親臨孔子故鄉─曲阜拜 謁孔廟。

唐貞觀二十三年(649AD.) ,唐太宗詔太常部用《宣和之舞》釋奠宣王廟(孔 廟) ,詔國子博士范頵撰寫了樂章:

迎神歌辭

聖道日用,神機不測。

金石以陳,弦歌載陟。

爰釋其菜,匪馨於稷。

來顧來享,是宗是極。

20

見【舊唐書】卷三十音樂志三十五。

(8)

奠幣歌辭

粵惟上聖,有縱自天。

徬周萬物,俯應千年。

舊章允著,嘉贄孔虔。

王化茲首,儒風是宣。

迎俎歌辭

堂獻遙篚,庭敷繆縣。

禮備其容,樂和其變。

肅肅親享,雍雍執奠。

明德惟馨,蘋繁可薦。

21

經過范頵撰寫的孔廟雅樂,其名稱依舊是《宣和之樂》 ,其中的迎神、送神 兩項禮序同唱一首歌,形成了三章四奏的表演形式。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AD.)曾修改過祖孝孫撰寫的樂章,大興八音之器;

在開元二十七年(739AD.)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將孔子“先聖"、“先師"

逐步升格,乃至以“王"相奉,這是尊孔史上最高的加封。其釋奠儀式也定在仲 春、仲秋的上丁之日舉行。

祭祀用 “宮懸之樂"

22

(按天子的規格,使用最高等級的大型樂隊)。在 唐玄宗看來,大興尊孔之道,可以「美政教,移風俗」

23

。因此,唐代各世的的 祭孔禮樂及其尊孔活動,對於後世產生了積極影響。

(三)五代時期的祭孔樂章

在五代中,僅有後漢和後周兩代留下祭孔樂章的記載。

21 見【舊唐書】卷三十考證一。

22 在禮樂制度中,編鐘的數量與懸掛方式依貴族階級而各異,有定名位的作用;古代天子 樂器四面懸掛,猶如四面有牆,謂「宮懸」;諸侯去其南面而作三面懸掛,稱「軒懸」或「曲懸」;

大夫則作左右兩面懸掛,稱「判懸」;士僅作東面或階間懸掛,稱「特懸」。

23

引用《 【全唐書】卷三十一元宗皇帝<追諡孔子十哲並升曾子四科詔>》。

(9)

後漢立國號立政權是自西元 947 年至 950 年。雖然歷時短暫,但對尊孔活動 卻很積極。比如沿用唐代樂章及歌詩之全部內容,只改其原來之“十二和"樂名 為《十二成之樂》 。祭孔樂章名稱上的改動,也僅僅是改唐代《宣和之樂》為《師 雅之樂》 。

後周時期的宮廷雅樂是改後漢《十二成之樂》為《十二順之樂》 。對於孔廟 雅樂亦必然有所更易,那就是將後漢的《師雅之樂》改謂《禮順之樂》 。

後漢和後周兩代祭孔雅樂的變化,充分說明了封建君王們不甘與前代相襲的 心理狀態。

(四)宋朝的祭孔樂章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AD.),令朝中群臣撰寫宮廷雅樂歌詩,創制樂章。竇 儼建議: 「改前朝祭孔雅樂《十二順之樂》為《十二安之樂》 」 ,這就是宋代祭孔 樂章形成的歷史背景。

當時的祭孔樂章是以《永安之樂》定其樂名。宋代孔廟雅樂也是隨著整個宮 廷雅樂系列的確立而完成的。如此,孔廟樂章也就作為宋代宮廷雅樂的一部份而 應用於孔廟釋奠。

宋代釋奠孔廟樂章,當然是以其特殊的意義而存在著。由於各世有作,各有 特點,故將幾世樂章做以分述。

《凝安之樂》是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AD.)制訂的,共有六個樂章。

迎神奏《凝安》之章 大哉至聖,文教之宗。

紀綱王化,丕變民風。

常祀有秩,備物有容。

其神格思,是仰是崇。

(10)

初獻升降奏《同安》之章 右文興化,憲古師今。

明祀有典,吉日惟丁。

豐犧在俎,雅奏來庭。

周旋陟降,福祇是贗。

奠幣奏《明安》之章 一王垂法,千古作程。

有儀可仰,無德而名。

齊以滌心,幣以達誠。

禮容合度,黍稷非馨。

酌獻奏《成安》之章 自天生聖,垂範百王。

恪恭明祀,陟降上庠。

酌彼醇旨,薦此令芳。

三獻成禮,率由舊章。

飲福奏《綏安》之章 犧象在前,豆籩在列。

以享以薦,既芬既潔。

禮成樂備,人和神悅。

祭則受福,率遵無悅。

送神奏《凝安》之章 肅肅庠序,祀事惟明。

大哉宣父,將聖多能。

歆馨肸簠,回馭凌兢。

祭容斯畢,百福是贗。

24

這套祭孔樂章是當時的宮廷官吏呂夷簡負責創作的。

24

見【宋史】卷一百三十七樂志二十。

(11)

從《凝安之樂》的樂章次序可以得知自隋唐以來,祭孔禮儀在不斷調整,代 代有制亦代代有序。

宋哲宗時期的祭孔音樂在沿用景祐時期《凝安之樂》的基礎上,爲兖國公增 加了配位樂章一首,以適應禮儀程序的需要。

《成安》之章 無疆之祀,配侑可宗。

事舉以類,與享其從。

嘉栗旨酒,登薦惟恭。

降此遐福,令儀肅雍

25

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AD.) ,皇帝詔“大晟樂府"主持撰寫祭孔新樂,這是 在皇帝旨意下設立的專管宮廷音樂的機構。

大晟樂府遵照皇帝旨意,歷經四年時間,於大觀三年(1109AD.)完成了新 的祭孔雅樂,其樂名還是沿用景祐年間的《凝安》只加上了“九成"二字,謂《凝 安九成之樂》 。

迎神奏《凝安》之章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於昭斯文,被於萬年。

峨峨膠庠,神其來止。

思款無窮,敢忘於始。

升降奏《同安》之章 生民以來,道莫與京。

溫良恭儉,惟神惟民。

我潔尊罍,陳茲芹藻。

言聲言旋,式崇斯教。

25

見【宋史】卷一百三十七樂志二一。

(12)

奠幣奏《明安》之章 於倫鼓鐘,於茲西雍。

粢盛肥碩,有顯其容。

其容洋洋,咸瞻像設。

幣以達誠,歆我明潔。

酌獻奏《成安》之章 道德淵源,斯文之宗。

功名糠秕,素王之風。

碩兮斯牲,芬兮斯酒。

綏我無韁,與我為久。

兖國公酌獻‧鄒國公酌獻、配位酌獻奏《成安》之章 儼然冠纓,崇然廟庭。

百王承祀,涓辰惟丁。

於牲於醑,其從予享。

與勝為徒,其德不爽。

送神奏《凝安》之章 肅莊紳綏,吉蠲牲犧。

於皇明祀,薦登惟時。

神之來兮,肸蠁之隨。

神之去兮,休嘉之貽。

26

和景祐年間的樂章相比,前後兩者除了歌辭不同之外,前後各室的樂章曲 名,則完全相同。

到了宋徽宗崇寧年間還撰寫了另一套祭孔樂章,其結構之龐大,內容之多 樣,是前所未有的。

26

見【宋史】卷一百三十七樂志二一。

(13)

迎神奏《凝安》之章

(黃鐘為宮者ㄧ曲)

大哉宣聖,道德尊崇。

維持王化,斯民是宗。

典祀有常,精存并隆。

神其來格,於昭聖容。

(大呂為角ㄧ曲)

生而知之,有教無私。

成均之祀,威儀孔時。

維茲初丁,潔我盛粢。

永適其道,萬世之師。

(太簇爲徵一曲)

巍巍堂堂,其道如天。

清明之象,應物而然。

時維上丁,備物薦誠。

維新禮典,樂諧中聲。

(應鐘為羽一曲)

聖王生知,聞迺儒規。

詩書文教,萬世昭垂。

良日惟丁,靈承丕爽。

揭此精虔,神其來饗。

初獻盥洗奏《同安》之章 右文興化,憲古師經。

名祀有典,吉日維丁。

豐犧在俎,雅奏在庭。

周旋陟降,福祉是膺。

(14)

升殿奏《同安》之章 誕興斯文,經天緯地。

功加於民,實千萬世。

笙鏞和鳴,粢盛豐備。

肅肅降登,歆茲秩祀。

奠幣奏《明安》之章 自生民來,誰底其盛。

為王神明,度越前盛。

粢幣具成,禮容斯稱。

黍稷非馨,惟神之聽。

奉俎奏《豐安》之章 道通乎天,人倫之至。

有饗無窮,其興萬世。

既潔斯牲,粢明醑旨。

不懈以忱,神之來暨。

文宣王位酌獻奏《成安》之章 大哉聖王,實天生德。

作樂以崇,時祀無斁。

潔酤惟馨,嘉牲孔碩。

薦羞神明,庶幾昭格。

兖國公位酌獻奏《成安》之章 庶幾屢空,淵淵深矣。

亞聖宣猷,百世宜祀。

吉蠲斯辰,昭陳尊簋。

旨酒欣欣,神其來止。

(15)

鄒國公位酌獻奏《成安》之章 道之由興,於皇宣聖。

惟公之傳,人知趨正。

與饕在堂,情文實稱。

萬年承休,假哉天命。

亞、終獻奏《同安》之章 百王宗師,生民物軌。

瞻之洋洋,神奇寧止。

酌彼金罍,惟清且旨。

登獻惟三,於嘻成禮。

徹饌奏《娱安》之章 犧象在前,豆籩在列。

以享以薦,既芬既潔。

禮成樂備,人和神悅。

祭則受福,率尊無越。

送神奏《凝安》之章 有嚴學官,四方來宗。

恪恭祀事,威儀雍雍。

歆茲惟馨,飇馭旋復。

明禋斯畢,咸膺百福。

27

這套樂章篇幅之所以比前代有所擴大,其原因除了「迎神」禮儀設計了四個 樂章以外,另又增設奉俎、兖國公位酌獻、鄒國公位酌獻、徹饌等四個樂章。

宋朝首次向各直省(包括曲阜在內)頒佈祭孔樂章,是在宋徽宗政和六年

(1116AD.) 。而宋朝幾代孔廟樂章的製作和應用,各有不同的歷史背景:

宋太祖建隆年間(962 AD.)改前代樂章訂名《永安之樂》是第一代樂章。

27

見【宋史】卷一百三十七樂志二十二。

(16)

宋仁宗景祐年(1037 AD.)間創作的《凝安之樂》為第二代樂章。

宋徽宗大觀年間(1110 AD.)由大晟樂府撰寫的《凝安九成之樂》是第三代 樂章。

宋徽宗崇寧年間(1116 AD.)由「大晟樂府」所撰寫的第二套歌詩,則應該 是第四代樂章。而且根據現存樂譜對照,也正是這套歌詩,這套樂章在宋代祭孔 史上具有相當影響。

宋代祭孔樂章特點有三:

1 . 雖然制作於不同時期,但樂名中的安邦治國的內涵卻一脈相承。

2 . 宋朝三代樂章的取名皆以「安」為核心,形成了三代章曲名「相互承接」

及「前後呼應」的特性。

3 . 樂章名雖相同,但內容在文字修辭上一直不斷有更新。

(五)金朝的祭孔樂章

金代初期援例仍沿用宋代樂章,到了世宗大定十二年(1172AD.)開始議訂 本朝雅樂。歷經了三年時間(1174AD.)議定告結,樂名是借鑿唐代,定為《太 和》之樂,樂章則以「寧」字為名。

金代章宗明昌六年(1195AD.) ,朝廷開始向各直省頒佈孔廟祭祀樂章。同時,

也向曲阜衍聖公府第頒布了一套由九個樂章組成的祭祀音樂,然而無論是音樂內 容或是樂器型制,皆完全採用宋朝的制度為藍本。

(六)元朝的祭孔雅樂

蒙古族建立蒙古帝國,始於公元 1206 年,在治理孔廟雅樂大事上,元代早 期也和宋、金一樣,採取了最為省力的措施─襲用前代孔廟的《太和之樂》 ;到 了元世祖忽必烈稱帝時期(1294 AD.),才開始治理當朝雅樂。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AD.) ,曾詔告天下崇奉孔子,而直到元成宗大德

十年(1306AD.) ,方推出元代的祭孔樂章。成宗大德十年(1307 AD.)皇帝指令

(17)

新立宮廷雅樂。按《元史》記載的元代雅樂共分五類,其中有“郊祀樂章"、“宗 廟樂章"、“社稷樂章"、“先農樂章"和“宣聖樂章"(孔廟樂章)等。

前四類樂名均謂“寧"字,惟有宣聖樂章取“簫韶九成"之義,定名《大 成樂》 ,每個樂章的曲名為“安"。

迎神奏《凝安》之章

(黃鐘宮三成)

大哉宣聖,道德崇尊。

維持王化,斯文是宗。

典祀有常,精純并隆。

神其來格,於昭聖容。

(大呂角二成)

生而知之,有教無私。

成均之祀,威儀孔時。

惟茲初丁,潔我盛粢。

永言其道,萬世之師。

(太簇徵二成)

巍巍堂堂,其道如天。

清明之象,應物而然。

時維上丁,備物薦誠。

維新禮典,樂諧中聲。

(應鐘羽二成)

聖王生知,闡乃儒規。

詩書文教,萬世昭垂。

良日惟丁,靈承丕爽。

揭此精虔,神其來享。

初獻盥洗奏《同安》之章

(姑洗宮)

右文興化,憲古師經。

明祀有典,吉日惟丁。

(18)

豐犧在俎,雅奏在庭。

周迴陡降,福祉是膺。

初獻升殿奏《同安》之章

(南呂宮)

誕興斯文,經天緯地。

功加于民,實千萬世。

笙鏞和鳴,粢盛豐備。

肅肅降登,歆茲秩祀。

奠幣奏《同安》之章

(南呂宮)

自生民來,誰底奇盛。

惟王神明,度越前聖。

粢幣具成,禮容斯稱。

黍稷惟馨,惟神之聽。

捧俎奏《豐安》之章

(姑洗宮)

道同呼天,人倫之至。

有享無窮,其興萬世。

既潔斯牲,粢明醑旨。

不懈以忱,神之來塈。

大成至聖文宣王位酌獻奏《成安》之章

(南呂宮)

大哉聖王,實天生德。

作樂以崇,實祀無斁。

清酤惟馨,嘉牲孔碩。

薦羞神明,夙幾昭格。

(19)

兖國復聖公位酌獻,奏《成安》之章

(南呂宮)

庶幾屢空,淵源深矣。

亞聖宣猷,百世宜祀。

吉蠲斯辰,昭陳尊簋。

旨酒欣欣,神其來止。

郕國宗聖公酌獻,奏《成安》之章

(南呂宮)

心傅忠恕,一以貫之。

爰述《大學》 ,萬世訓彝。

惠我光明,尊聞行知。

繼聖迪後,是享是宜。

沂國述聖公酌獻,奏《成安》之章

(南呂宮)

公傳自曾,孟傳自公。

有嫡緒承,允得其宗。

提綱開蘊,乃作《中庸》 。 侑於元聖,億載是崇。

鄒國亞聖公酌獻,奏《成安》之章

(南呂宮)

道之由興,於皇宣聖。

維公之傳,人知趨正。

與饗在堂,情文斯稱。

萬年承休,假哉天命。

亞獻奏《文安》之章

(太簇宮)

道德淵源,斯文之宗。

功名糠秕,素王之風。

芬兮斯牲,芳兮斯酒。

(20)

綏我無疆,與天同久。

終獻奏《成安》之章

(姑洗宮)

百王宗師,生民物軌。

瞻之洋洋,神其寧止。

酌比金罍,惟清且旨。

登獻惟三,於嘻成禮。

飲福受胙奏《同安》之章

(姑洗宮)

右文興化,憲古師經。

明祀有典,吉日惟丁。

豐犧在俎,雅奏在庭。

周迴陡降,福祉是膺。

分獻十哲奏《成安》之章

(南呂宮)

於昭哲人,賢德之淳。

儒風光揚,輔世安仁。

椒漿斯旨,蘭殽既陳。

於酌於獻,福禧皆臻。

分獻從祀奏《成安》之章

(太簇宮)

儼然冠纓,崇然廟庭。

百王承祀,涓辰惟丁。

於牲於醑,其從於享。

申之樂歌,式昭師仰。

徹饌奏《娱安》之章

(南呂宮)

犧象在前,豆籩在列。

(21)

以享以薦,既芬既潔。

禮成樂備,人和神悅。

祭則受福,率尊無越。

送神奏《凝安》之章

(黃鐘宮)

有嚴學官,四方來崇。

恪恭祀事,威儀雍雍。

歆茲惟馨,飇馭回復。

明禋斯畢,咸膺百福。

望瘞奏《同安》之章

(姑洗宮)

右文興化,憲古師經。

明祀有典,吉日惟丁。

豐犧在俎,雅奏在庭。

周迴陡降,福祉是膺。

28

元代孔廟樂章是承襲宋代大晟樂府撰而未用的十四首歌詩、宋仁宗景祐年間

(1037AD.)以及宋徽宗崇寧四年(1106AD.)撰寫的祭孔樂章,組成了十九個樂 章,並採用了宋代樂譜。

元代的這套樂章以《大成樂》立名,其中除了有承襲古樂的意義外,還有演 奏成數和使用宮調之多的涵義。比如,僅“迎神"一個儀程中就唱奏四首歌,換 用四種宮調,共演唱了九成,堪為隋代以來之首例。在演奏方法上換用多種宮調,

比大晟樂府規定的成數

29

有增無減。

元代祭孔樂章共十九首,在整個祭祀過程中,歌樂的唱奏成數是二十六,雖 然成數複雜,演奏麻煩,但卻也體現了當時孔廟祀典中繁弦急管和桴鼓相應的隆 重盛況。看得出元朝雖是外族入主中國,但對孔夫子的禮遇及推崇之誠心絲毫不

28

見【元史】卷六十九禮樂志二十二。

29

成數:即演奏的次數,例如演奏兩次稱為「二成」 ,演奏五次稱為「五成」。

(22)

亞於漢人。

另外,元朝當代也曾撰寫過蒙古族人自己的祭孔樂章,其內容為:

迎神奏《文明》之章 天縱之聖,集厥大成。

立言垂教,萬世準程。

廟庭孔碩,尊俎既盈。

神之格思,景福來并。

盥洗奏《昭明》之章 神既寧止,有孚颙若。

罍洗在庭,載盥載濯。

匪惟潔修,亦新厥德。

對越在茲,敬恭維則。

升殿奏《景明》之章 大哉聖公,溥海內外。

禮隆秩宗,光垂昭代。

陟降在庭,攝齊委佩。

莫不肅雍,洋洋如在。

奠幣奏《德明》之章 圭兖尊崇,佩紳列侑。

籩豆有楚,樂具合奏。

式陳量幣,駿奔左右。

天睠斯文,繄神之祐。

文宣王酌獻奏《誠明》之章 惟聖監格,享於克誠。

有樂在懸,有碩斯性。

奉禮以告,嘉薦惟馨。

綏以多福,永底隆平。

(23)

兖國公酌獻奏《誠明》之章 潛心好學,不違如愚。

用舍行藏,乃與聖俱。

千載景行,企厥步趨。

廟食作配,祀典弗渝。

鄒國公酌獻奏《誠明》之章 洙泗之傳,學窮性命。

力距楊墨,以承三聖。

遭時之季,孰識其正。

高風仰止,莫不肅敬。

亞獻奏《靈明》之章 廟成奕奕,祭祀孔時。

三爵具畢,是響是宜。

於昭聖訓,示我民彝。

紀德報功,配於兩儀。

送神奏《慶明》之章 禮成樂備,靈馭其旋。

濟濟多士,不懈益虔。

文教茲首,儒風是宣。

祐我皇家,億載萬年。

30

這套樂章以“明"定曲名,由十一章組成。這套樂章與採用宋代大晟樂府撰 寫的那套相比,結構精煉,歌詩有新意,反映了元代當政者在尊師重教方面的積 極性。

但元朝建國之初天下動盪不安,又畢竟是一少數民族,要統治如此龐大一個 江山,實屬不易;由於國事如麻,雖有心制禮作樂,無奈天不假年,一晃九十個

30

見【元史】卷六十九樂志二十六。

(24)

寒暑,終究還是留下了 「未及使用」的千古遺憾。

小 結

自隋文帝仁壽元年(601AD.)開始制定祭孔大典專用樂章以來,歷經七百餘 寒暑,直到元朝覆亡(1367AD.) ,尚流傳至今為數不可說少的樂章,若說有何遺 憾?就是僅僅留下了大量的歌詩,曲譜卻未留下半個音符,對一個從事音樂研究 工作的人而言,是相當扼腕的一件事。

以下即是這一時期歷代樂名和各樂章演變之流程:

朝 代 樂 名 樂 章 名 隋(589A.D-618A.D) 誠夏登歌之樂 迎神-昭夏 皇帝升壇-黃夏

初獻-誠夏 飲福酒-需夏 送神-昭夏

唐(618A.D-906A.D) 宣和之樂 五代(後漢) 師雅之樂 五代(後周) 禮順之樂 宋太祖-宋第一代 永安之樂

宋仁宗-宋第二代 凝安之樂 迎神-凝安 初獻-同安 奠幣-明安 酌獻-成安 飲福-綏安 送神-凝安 宋哲宗 同上 同上 酌獻後加一首

兖國公酌獻-成安

宋徽宗(一)宋第三代 凝安九成之樂 同上

(25)

宋徽宗(二)宋第四代 同上 迎神─凝安(黃鐘宮、大呂角、太簇徵、

應鐘羽各一首) 初獻盥洗-同安 升 殿-同安 奠幣-明安 奉俎-豐安 文宣王位酌獻-成安

兖國公位酌獻-成安 鄒國公位酌獻-成安 亞、終獻-同安

撤饌-娛安 送神-凝安 金代

(1115A.D1234A.D)

太和之樂 同宋朝 元代

(1271A.D-1368A.D)

大成樂 迎神-文明 盥洗-昭明 升殿-景明 奠幣-德明 文宣王酌獻-誠明

兖國公位酌獻-誠明

鄒國公位酌獻-誠明

亞獻-靈明 送神-慶明

(26)
(27)

第貳章 明朝的祭孔音樂

明朝歷經戰亂,朱元璋取得政權後,不敢稍有懈怠,於明太祖洪武元年

(1368AD.)即開始祭孔,並且提升曲阜孔廟祭孔的規格,當然也立即在制定祭 孔音樂方面,採取了積極的態度,進而對祭孔禮儀做了必要的規範,而歌、舞、

樂並行的制度,也在此時確立,充分體現了古人『禮明樂備,並隆報祀』的隆重 場面。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AD.) ,欽定國學孔廟祭祀與曲阜孔廟祭祀等同,使用

“太牢"之禮及“六佾之舞",而由朝廷派遣使者前往曲阜孔廟致祭。

洪武二年(1369AD.),皇帝雖曾下詔春秋釋奠之制除闕里之地以外不必使 用,但遭到大臣上疏反對,理由為孔子的教化留傳萬世千古,應受天下人共同尊 崇。此一意見經皇帝採納之後,決定天下通祀孔子。於是,洪武六年(1373AD.)

即開始制定天下通用之孔廟樂章和樂譜。

第一節、樂章的內容

明代祭孔雅樂曲名為「和」 ,共有六章:

迎神奏《咸和》之章 大哉宣聖,道德尊崇。

維持王化,斯民是宗。

典祀有常,精純益隆。

神其來格,于昭聖容。

(28)

奠帛奏《寧和》之章 自生民來,誰厎其盛。

惟王神明,度越前聖。

粢帛具成,禮容斯稱。

黍稷非馨,惟神之聽。

初獻奏《安和》之章 大哉聖王,實天生德。

作樂以崇,時祀無斁。

清酤惟馨,嘉牲孔碩。

薦羞神明,庶幾昭格。

亞、終獻奏《景和》之章 百王宗師,生民物軌。

瞻之洋洋,神其寧止。

酌彼金罍,惟清且旨。

登獻惟三,於嘻成禮。

徹饌奏《咸和》之章 犧象在前,籩豆在列。

以享以薦,既芬既潔。

禮成樂備,人和神悅。

祭則受福,率遵無越。

送神奏《咸和》之章 有嚴學官,四方來宗。

恪恭祀事,威儀雍雍。

歆格惟馨,神馭旋複。

明禋斯畢,咸膺百福。

31

31

見【頖宮禮樂疏】卷六。

(29)

下面只列舉《迎神》一曲為例:

譜 太 南 林 仲 太 仲 林 仲 南 林 仲 太 林 仲 黃 太 簇 呂 鐘 呂 簇 呂 鐘 呂 呂 鐘 呂 簇 鐘 呂 鐘 簇 辭 大 哉 宣 聖 道 德 尊 崇 維 持 王 化 斯 民 是 宗

譜 黃 太 仲 林 南 林 太 仲 清 南 林 仲 林 仲 黃 太 鐘 簇 呂 鐘 呂 鐘 簇 呂 黃 呂 鐘 呂 鐘 呂 鐘 簇 辭 典 祀 有 常 精 純 益 榮 神 其 來 格 於 昭 聖 容

譯今譜為: (見次頁譜例一)

(30)

譜例一 艾春華譯譜

說明:每一行末休止符為打擊樂器演奏(間奏) 。

(31)

由上述六個樂章可知,明代祭孔禮儀的制度,已逐漸展現規範。樂章結構由 禮儀的程式步驟組成,而歌詩則說明了各個程式步驟所進行的內容,反映出禮儀 程式和樂章結構邁向精簡的特色。此外,歌、舞、樂的同時進行,亦能體現禮明 樂備的隆重場面。

這套孔廟樂章,實為摘取宋徽宗大觀年間,由大晟樂府撰寫的十四個樂章中 的部份歌辭,再另外譜上新曲而成。六個樂章中,《迎神》為宋代“迎神"四首 中的第一首; 《奠帛》為宋代“奠幣"明安之章; 《初獻》為宋代“文宣王酌獻"

-成安之章,再加上宋代「亞、終獻」-文安之章、 《徹饌》-娛安之章、 《送神》

-凝安之章組合起來,取名為《大成樂》 。

除了有發揚孔子思想集先賢之大成的寓意外,也是宋徽宗大觀年間大晟樂府 撰寫的《凝安九成之樂》樂名之承襲。因為中國古代傳統觀念中將「九」這個數 字視為多數,可包涵無限大,因此明代易宋代「九成」為「大成」。再看到元代 的《大成登歌之樂》這一樂名,可知元明兩代的樂名皆為宋代《凝安九成之樂》

承續發展而來。因為元代未曾使用後期所撰寫的樂章,而是完全襲用宋代大晟樂 府所撰寫的樂章,所以若據部份史書記載明代祭孔樂章是承襲元代之作,是不能 成立的。又明代祭孔祀典之歌舞樂俱興的情形,也可看出與隋唐宋三代一脈相承 的特性。

第二節、樂譜的型態

明代《大成樂》曲譜有以下幾點特色:

就音階和調式來說:採取五聲音階,也就是不使用“變徵"和“變宮"兩個 音,這使得明代祭孔樂曲呈現嶄新的風格。實際上也就是說回復了南方漢族的傳 統音階,而有別於北方民族慣用的七聲音階。

就演奏方式來說:拉長了每一樂句之間的間隔,各加入用“搏拊鼓"和“楹

鼓"所敲擊的四聲鼓聲,既能讓樂工有稍作休息的機會,減輕疲勞,又更增添祭

(32)

典中莊嚴肅穆的氣氛。

就成數來說:明代曲譜每章只演奏一遍,因此整個祭孔儀式共六項禮序,便 有六個樂章並且六奏,不似元代尚須換用多種宮調之繁複。

總之,明代祭孔雅樂的演奏及演唱顯得簡便明白,可看出一方面繼承古制,

一方面又能力求規範的進步。

第三節、樂舞的編制

明代的樂舞編制,歷經多次更迭,有愈益隆重的趨勢,可看出當時對於尊師 重教的積極風氣。據《明史》所載,自明洪武四年(1371AD.)以來,已是歌、

舞、樂並行的表演形式,因此人員編制中包含了樂生和舞生。各個時期的編制略 有不同,現分述如下:

1 . 明洪武四年(1371AD.)

沿用“軒懸之樂"、“大「六佾之舞」(縱向六行,每行八人)的編制,以 國子生

32

或者貴族子弟等在學者擔任樂舞生員。朝廷太常寺

33

定祭孔禮儀為籩十、

豆十的規格,樂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者二人,共一百一十人。

2 . 明洪武四年(1371AD.)

皇帝詔詹同

34

、樂韶鳳等人研擬變更新的祭孔樂章、並指示當中 “奠幣"、

“初獻"、“亞獻"、“終獻"納入舞蹈。

32

國子生多為士族高官子弟,稱之“國冑"或“世冑",可以經明經策試入仕,而太學則 往往僅存

博士而無生員。

33

太常寺是中國古代掌管宗廟祭祀的機構。北齊始以太常寺為太常機構之稱,隋唐以後因 之,為卿寺之一。唐代太常寺下機構甚多,有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卜、廩犧六個署。太 常寺設官有丞二人、博士四人、太祝六人、奉禮郎協律郎各二人,都是屬於士人會擔任的清要官,

至宋代大常寺官員亦仍受重視,名清以後漸成為無出路的官職。

34

詹同,同文,婺源人。樂韶鳳,字舜儀,全椒人。定釋奠先師樂章,編集《大明日曆》 。

(33)

3 . 明洪武七年(1374AD.)

太常寺定孔廟樂生六十二人,包括:編鐘一人、編磬一人、琴十人、瑟十人、

搏拊

35

四人、柷一人、敔一人、壎四人、篪

36

四人、簫八人、笙八人、笛四人、大 鼓一人、歌工十人、樂麾一人。加上舞隊有文、武二舞各四十八人,文、武二舞 引舞者各四人,共有一百六十六人。

值得一提的是,就使用的樂器來說,匏類的樂器由沿用已久的「巢笙」與「和 笙」 ,轉變為僅有「笙」一種形制。

同年,孔子世襲第五十六代孫孔希學奏請皇帝,頒發了祭孔樂舞的部份規 制,包括樂舞生服裝、舞蹈飾物、樂器等等。其中有編鐘一件、編磬一件、古琴 十張、瑟四張、洞簫二支、鳳簫二件、篪二支、笛二支、笙四把、搏拊二件、柷 一件、敔一件、樂麾一人,用以補充缺額。若加上楹鼓、足鼓各一件,歌生十人、

塤二人等,樂隊編制有六十三人。又按明初訂定,舞佾用大「六佾舞」(四十八 人),加上文,武二舞的引舞者四人,舉旌節者四人,舞生總數為一百零四人,

而孔廟樂舞的編制共有一百六十七人。

4 . 明洪武十四年(1381AD.)

皇帝又一次於闕里詔頒祭孔樂舞生服裝,樣式包括了緋紅色的葵花袍,皂 靴、黑色冠、黑介幘、錦臂韝等各一百一十件。為了加強樂舞的陣容,尚有羽籥 飾物各四十八件,旌節二件以及應鼓一件。

明代初期祭孔採用的這種四十八人舞佾的編制,史上並不多見,但鑒於這種 可同時看作「小八佾」

37

或者「大六佾」的編制,雖然氣派比不上「八佾」 ,卻也 能表現出優於「六佾」 (縱向六行,每行六人)的排場,故而實為較適於闕里孔廟

35

搏拊(音ㄅㄛˊㄈㄨˇ) ,樂器的一種,用皮革製成,形如鼓,腹中裝有米糠,以手拍之 作用在拍子,又稱拊搏或撫拍。見附圖六。

36

箎(音ㄔˊ) ,內開一孔,外開五孔,內開二出音小孔,連吹孔及底孔共為十個孔。特別 在它的吹孔在中間,按孔在兩邊。見附圖七。

37

小八佾:縱向八行,每行六人。

(34)

的規模。

5 .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AD.)

這一年的正月,朝廷向“天下"府學頒贈 “大成"樂器,同時指令各州、

縣學如式製造“大成"樂器,以便祭孔音樂普及天下。

欽定國學及闕里孔廟釋奠用“宮懸之樂"和“八佾之舞"。所以衍聖公府

38

也從兗屬二十七縣內選錄民間優秀 “子弟"

39

,補充其樂舞生員之不足。為了 進一步完善舞蹈陣容,衍聖公府特派出了舞生陳慶等十二人赴京都太常寺,從師 肆習舞蹈。在此期間曲阜孔廟祭祀的樂舞編制和表演位次有了新的規模。

總而言之,洪武二十六年的樂舞是採用所謂“小八佾"的規模,包括文、武 舞生各四十八人,加引舞者各二人,舉旌、節者各二人,舞者總數為一百零四人,

再加上樂隊和歌生共六十三人,總共有一百六十七人。

另外,為了讓舞蹈表演更生動,音樂表現更出色,還特別設置了 “丹陛大 樂"

40

與祭孔禮樂同台演出。不過此時的禮、樂尚不若唐代古制規格完備,並且 樂隊、歌隊仍按堂上、堂下之古法排列位次。

這一段期間,在樂器的使用上略有變化,例如“笛"這一流傳已久的樂器,

加上了龍首、龍尾的裝飾於首尾兩端,因而於孔廟樂懸中便出現 “龍笛"及“鳳 簫"

41

二名,顯示出當時為了營造莊重祥和的氣氛,運用龍鳳和鳴形象的一番心 思。

38

衍聖公府昔稱“孔府",位於曲阜城內孔廟東側,是我國現在唯一較完整的明代公爵府。

39

子弟:指少年。

40

丹陛大樂:諸侯、群臣朝謁國君時的專用樂隊

41

龍笛、鳳簫:指的是在笛子的頭上面改成龍的樣子,而簫的形狀加上鳳尾故有此稱。見

附圖八、九。

(35)

6 . 明憲宗成化十二年(1476AD.)

國子監祭酒周洪謨曾上奏朝廷,欲一改祭孔雅樂為“天子之制",又提出樂 隊、歌隊的位次應循古代“宮懸之樂",因此,明憲宗成化十三年(1477 AD.)

便行“八佾舞"、“宮懸樂",而舞佾改位堂下。

由此窺知代代興盛衰亡的輪替,間接影響到當時的禮樂之制,祭孔禮樂亦無 可免俗,隨時面臨因「世」制宜的情境。

7 . 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AD.)

太常寺卿再次奏請增員舞生,以達成禮備樂全。皇帝準奏後,詔增舞蹈編制 至於七十二人,亦即 “大八佾"

42

的規模。如此舞佾編制不僅於祭孔史上少見,

更堪稱舞蹈規模之最,足令相當孔子封號為「王」的資格。

8 .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AD.)

大學士張璁奏請更正孔廟祭祀規格以及還原明初禮制,提出改孔子神位為

“至聖先師",並主張國學與曲阜同用籩

43

十豆

44

十,州、縣、府學用籩八豆八,

樂舞用“六佾"的編制。於是,皇帝追諡孔子為“至聖先師",並採“六佾舞"

及“軒懸樂"。

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一般認為明代的祭孔樂章乃承襲元代,此一說法近年 來有些人不表認同;理由是元代原本就是全盤採用宋代之“大晟樂章",並且元 代自創之樂章,最終是「未及使用」的,因而明代承襲元代的說法自難成立。

也就是說明代祭孔樂章乃「取捨」宋徽宗大觀年間制訂的樂章組成,而明代 的“大成樂章"之名,乃自宋代《凝安九成之樂》衍生而來,因為自古中國即以

『九』為無限大之數,因此改宋代之「九成」為「大成」 。

42

大八佾:縱向八行,每行九人。

43

籩:祭器,裝盛食物的器具,多用以裝乾料,以竹子編製而成。

44

豆:祭器,裝盛食物的器具,以木頭製而成。

(36)

再從元、明兩代的樂名皆與宋代《凝安九成之樂》有著密不可分的相襲痕 跡,構成了三朝在樂名上的特徵。

小 結

綜合以上觀之,明代祭孔樂章的發展,在二千四百年的祭孔音樂歷史中,實

在是一個獨特的現象。雖僅有明洪武六年制訂的單一版本,卻足以流傳至六百餘

年後的今日,在台灣的祭孔,仍捨其餘眾多版本,獨鍾明朝之「大成樂章」 ,是

這一版本完美無瑕?還是已別無選擇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 «國際收支平衡表手冊» 第五版 (BPM5) 載有下列

這個部分是我最滿意的檔案資料,單元或學習任務完成時,我會 利用時間整理教學成果,並且及時寫下省思,這些省思有利於下

108課綱即將於108學年度開始實施。108課綱中的自然科領域的基本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觀無量壽經》是在宋元嘉年間(四二四-四五一)才譯出。因此,學者們普遍注意到《般 舟三昧經》對於慧遠念佛三昧觀念的影響。 [註 22] 在慧遠之前,《般舟三昧經》的各種譯本已

紅色框內部份須 由協作學校校長 或負責老師核實 活動實際的開辦 組數、每組節數 及每節時數。.

使用 MapleTA 做作業,是本課程的主要學習活動之一。今年 4—6 月課程進 行期間,NCUx 學習平臺可以和 Windows 伺服機上面的 MapleTA,以 LTI 介面 進行串接。可是,我們在 9

為要達成普通話科的整體學習目 標,學校每周安排 2-3 教節是最理 想的。但個別學校可能因為暫時的 困難,只能為普通話科安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