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歌中的生活歷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民歌中的生活歷史"

Copied!
2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杜明城 先生

民歌中的生活歷史

以都歷阿美族人吳之義的民歌為例

研 究 生: 陳式寧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八 月

(2)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民歌中的生活歷史

以都歷阿美族人吳之義的民歌為例

研 究 生: 陳式寧 撰

指導教授:杜明城 先生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八 月

(3)
(4)
(5)
(6)

謝 誌

「學習」對工作已久的我,一直是增進我工作效率與熱情的最大動力來源,我明白在 職進修需要有很大的毅力及決心,尤其是就讀暑期班更是如此。除了平日的教學工作,到 了暑假還得來到東大當學生,其中的辛苦不足外人道也。曾有科任教授對我們笑說:「你 們這一班是『東大最快樂的一班』!」但我卻認為表面上看來快樂的我們,更是一群認真 上課的學生。進入研究所求學後,我非常珍惜每一次上課的機會,也珍視與同學間的情誼,

看到學有專精的同學,便覺自己所學甚淺,更激發自己努力求進,並期望有朝一日能與之 並駕齊驅。而老師與同學們的不吝提拔、指教,也正是我受益匪淺之處。

今日本篇論文得以順利完成,要感謝以下長輩與同儕。首先是 吳之義先生,願意在 長達一年的反覆訪談中,不斷地提供各種口述資料,讓我能夠了解過去阿美族人的生活點 滴。接著是莊新路先生、莊豐銘先生的協助,他們雖然平日工作繁忙,但總會抽空並耐心 指導,不厭其煩地回答我對阿美族文化的各種疑難雜症,最後要感謝的是 杜明城老師協 助我研究方向與架構確立、研究方法的探討,使我有如沐春風、受益匪淺之感,並得以在 寫作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建立系統化的完整架構概念,對往後相關事物的思考著實助 益不少,在此謹向各位老師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在論文口試期間,亦承蒙 董恕明教授、張子樟教授對本篇論文鉅細靡遺的審查,提 供了不少精闢的建議,使本論文得以更臻完善。論文寫作期間,同窗好友宮嫚、韶儀、晴 雯、詠中,更不時給予慰問及關心,使我在偶然感到灰心疲憊時,因得到他們的支持與幫 助,而能繼續堅持下去。在此亦一併致上最深的謝意。

最後,特別要感謝兒文所的所有同窗們,在進修的日子裡給我的鼓勵與指教,此間的 每一次合作,看到發揮同學們的專長,一同解決彼此在課業上的問題,腦力激盪後的快樂 是我最難以忘懷之處。而今日得修完所有的課程及完成本篇論文,這份同儕之情將長存我 心,永誌不忘。

陳式寧謹致 民國九十六年八月

(7)

民歌中的生活歷史

-以都歷阿美族人吳之義的民歌為例

研究生姓名:陳式寧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 要

吳之義(1949~)是生長在台東縣成功鎮都歷社區的阿美族人,自小出生、成長於 斯至今,平時以務農、漁撈維生,間以音樂伴奏為副業,其目睹時代與環境的變化,

也在個人興趣─音樂伴奏與搜羅、創作─寫下在原鄉的所見所聞。本論文即以其作品 中所呈現者做一深度分析。研究範圍方面,先以吳之義日常生活之自然地域、社會人 文範疇建構其環境背景,後以 1. 都歷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與文化;2. 都歷阿美族人如 何面對「外來文化」與「現代化」的衝擊,在吳之義作品上的呈現;3. 吳之義如何補 足「現代化」、「工業化」後阿美族傳統生活文化的「空洞化」;4. 吳之義的音樂創作是 否具備「使日常生活奇異化」的特質;5.吳之義的寫實風格與諷刺性,作為切入吳之義 作品的特殊角度。

作品分析中可見吳之義在原鄉生活的觀察與描繪、對時代風潮的敏感度、個人心 境與價值觀上的轉變,及都歷阿美族人生活文化變遷的痕跡。其最大特色是融合時代 予其的「連鎖反應與改變」,呈現了當時的「生活文化歷史」,也給了吳之義作品「重 要的意義」,驗證出文化的變遷與統合實是必然。尤其在特殊題材裡,看見族人努力將 生活中的陌生化為熟悉,不斷地在做選擇與統合,直至滿足現實生活所需,價值觀也 不斷地重複整合,以因應現代化生活的衝擊,以維持身心平衡等,這些都是其作品顯 現的特奇之處,也是吳之義在反映時代與阿美族生活文化上的貢獻。

另外,其作品在當時提供了族人情感宣洩與心態表達的管道,可見其在族人生活 進入「現代化」、「工業化」後,重新尋回屬於阿美族人文化精神的原生力量,及面對 阿美族傳統文化與心靈生活「空洞化」所做的努力。在此,亦可顯見他是阿美族生活 文化所培植出來的生活藝術家。

關鍵字:民歌、阿美族、都歷、生活文化、生活歷史

(8)

Life History in Folk Songs,

Via folk songs by Wu Ze-i of Tulik village of Amis tribe Chen Shih-N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obtain the life history re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folk songs via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reations of an Amis song-writer, Wu Ze-i. Wu is an Amis indigene who has spent his whole life in his hometown, Tuilik village, Taidong County.

Apart from doing farming and fishing as his way of life-surviving, Wu does music

accompaniment as a sideline occasionally, and his creation has thus grown. Wu’s inspiration has always been what he has observed close by, especially the changing of time and

circumstances that he witnessed.

The research first gives a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al region, social and cultural circumstances that have constructed the song-writer’s background. This introduction prepares for the further detailed analysis of Wu’s works and how Amis life history has merged within, analyzed from 5 different aspects as follows: 1. Daily life of Amis indigenes in Tulik. 2. How Wu has displayed in his works the way his tribe people confronted impacts of "the exterior culture" and "the modernization". 3. How Wu’s works have recruite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mis life culture resulted from “the moderniz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4. Whether Wu’s works acquire the quality of “making usual daily life exceptional.” 5. The descriptive style and the sarcastic tone adopted in Wu’s creation.

Through profound discussion, it can be seen that in his works, Wu shows his

observation his keen sense of social tendency, the transit of his states of mind and the transit of his values. Above all those mentioned, Wu gives us a trace how the life culture of Tulik Amis indigenes has changed. The trace, which consists the “the chain-reaction and the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his time,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Wu’s creation; the fruit of his creation has meanwhile proved that the transit and integration of culture is inevitable.

All the features of Wu’s creation can be recognized in some particular themes, From the overview Wu provides in his works, the vivid images of people constantly trying to accommodate to the unfamiliar exterior impacts could be easily revealed- Wu’s tribe people have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aking choices, adjusting values and adapting to the impacts along came with modernization so as to fulfill their material lives and to

maintain the basic balance, physical and mental. The unique virtue of Wu’s works, to sum up, is contributed by his illustrative reflection of time and of Amis life culture.

On the other side, Wu Ze-i’s works have provided an option of releasing fealings and expressing thoughts for his contemporary tribe people. Added to his contribution as a song-writer, what Wu has persistently pursued while confronted by modernization and

(9)

industrialization is to revive the deleting traditional Amis culture, to refresh the exhausting minds of his tribe people, and to recover the original spiritual strength inhered in the traditional Amis culture. To conclude, Wu Ze-i is a life artist nurtured by the Amis culture itself.

Key words: folk song , the Amis tribe , Tulik , life culture , life history

(10)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相關研究探討...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15

第五節 結語... 17

第貳章 都歷阿美族人生活環境與吳之義生平背景... 18

第一節 外在大環境-都歷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18

第二節 內在環境... 31

第三節 吳之義生平與生活自述... 37

第四節 結語... 56

第參章 吳之義的作品與分析... 59

第一節 原鄉類歌曲分析... 60

第二節 異鄉生活類歌曲... 80

第三節 戀情類歌曲... 88

第四節 結語... 110

第肆章 由作品看都歷阿美族人日常生活... 114

第一節 歌曲背景所顯現的阿美族日常生活特色... 114

第二節 特殊題材所反映的阿美族人生活觀點... 128

第三節 傳統與現代的拼貼與並置... 136

第四節 結語... 144

第伍章 總結 ... 146

第一節 吳之義的貢獻-反映時代與生活文化... 146

第二節 都歷阿美族人的生活歷史... 147

第三節 阿美族生活文化所培植出來的藝術家... 148

第四節 心得與建議... 149

參考書目 ... 151

(11)

圖 次

圖2-1 傳統馬克斯主義理論... 18

附 錄

附錄 一 台灣地質分布圖... 155

附錄 二 成功鎮位置圖... 156

附錄 三 成功鎮等高線地形圖... 157

附錄 四 成功鎮海岸性質分布圖... 158

附錄 五 成功鎮河流分布圖... 159

附錄 六 成功鎮海階分布圖... 160

附錄 七 台東州清丈圖冊 成功地區的土地紀錄... 161

附錄 八 日治後的現代化水利設施... 162

附錄 九 都歷阿美族人自古以來的遷徙情況、與他族文化或外來國家勢力 的互動情形... 163

附錄 十 阿美族的歷史記憶與異族觀... 188

附錄 十一 都歷部落歷代人物紀... 192

附錄 十二 都歷部落日治、國民政府初治時代之特殊人物紀... 193

附錄 十三 都歷部落各年齡階級組織名稱及由來... 193

附錄 十四 信義里任職地方首長暨各級民意代表名人錄... 195

附錄 十五 信義里歷任里長名錄... 196

附錄 十六 阿美族經濟生活的分期及特徵... 197

附錄 十七 吳之義專輯已發行之歌曲量與歌曲重複度... 199

附錄 十八 吳之義專輯裡的傳統生活舞曲... 200

附錄 十九 親屬組織、婚姻制度及相關生命儀禮... 202

附錄 二十 阿美族的禁忌PAYSIN與社會文化秩序... 206

(12)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筆者自小與家人舉遷西部後,對於台東家鄉一切猶如牽繩欲斷的風箏,放長假 回台東,也只是蜻蜓點水地沾染阿美族式生活,便又迅速地回到主流社會的忙碌 裡,我的母文化生活因此中斷、稀釋了將近二十年。當家鄉一切隨著現代化的腳 步迅速變遷後,想要體驗阿美族傳統生活,就只能透過父母輩、祖父母輩的口裡 敘說,以及從紀錄文獻上探尋,以想像悠遊其中。

言及此,昔往的阿美族人生活方式有何特殊,會令筆者如此悸動?

在長輩嘴裡的傳統阿美族人生活中,最顯眼處便是歌唱,而阿美族人的歌唱是 信手拈來,歌詞隨今日生活大小事的出現而詠,歌曲的重複不必過於拘執,因為 那只是發抒心情的工具,猶如中國的韻文宋詞、元曲有其固定的詞牌、曲牌,其 旋律固定、歌詞內容隨創作者而定的特質,在阿美族的生活歌謠裡亦如是。雖然 它的生命極為短暫,只存在於當下,如此「今朝有歌今朝唱」的阿美族人生活習 慣,卻是那沒有文字的、濡沫以對的年代裡,讓大家可豐富彼此精神生活的方式。

而筆者會將阿美族的傳統歌謠視為歷史的、文學的、文化的、日常生活的紀錄,

主要是因為過去的阿美族沒有文字,在傳統與經驗的傳承上,都需要靠口傳始能 延續,所以能夠口傳普及於族人間的神話、故事、史詩、歌謠、兒歌等等,筆者 認為都代表著能呈現阿美族文化風貌的面向之ㄧ。同樣的,在一般人眼中視之為 無物的「靡靡之音」,能夠深受族人的喜愛,甚至傳唱至各處,就不能忽略它的重 要性。因為今日所謂的靡靡之音,如同那些不斷傳唱、延續至今的昔日之音,經 過時間的淘汰、篩選後,明日將成為歷史,不僅承載著人們種種心情、感受,也 成了人們日後深刻不朽的記憶。

(13)

由此便可以想像古時沒有文字的阿美族人傳統的唱歌模式,是藉由前人的旋 律,加上個人化的隨機歌詞創作,完成其當下能夠表達心情的歌曲,這對筆者而 言,是打破一般人類學、社會學學者制式紀錄下的刻版印象,也是體會先人生活 方式、情感經驗的特殊契機。但是這種「今朝有歌今朝唱」的方式,卻也說明了 原創作者下次再唱時,歌詞的意義可能已經改變,更不曾留下任何紀錄,阿美族 生活文化藝術的多變與美妙有如曇花一現。

如首段言,很多原住民的母文化生活多因在前往大都會就學、工作後中斷、

被稀釋,因此母文化與我一輩人之間產生了莫大的距離,也致使我一輩人長久以 來苦於邊緣化的無奈情緒,對於自己的母文化,卻一直有一股懷舊情感牽連著,

無法割捨。在這種情形下,我輩原住民多是不近母語的母文化邊緣人,就算想要 深入其中,也是不得其門而入。母語的淡化是我這一代的可悲之處,因為現代化 促成傳統阿美族人的生活方式轉變太快,母文化來不及在我一輩身上留下太多文 化印記。而筆者因一次因緣際會,得知吳之義這一位阿美族流行音樂歌手歌藝精 湛,且出過音樂專輯數張,專輯流行時間迄今未止。不得其門而入的筆者,面對 探究母文化生活的難題,才有了轉機。

之前,筆者所知的吳之義,平時除了做農、捕魚以外,最大的樂趣就是和朋 友聊天、歌唱。如此看來,這樣的人其實與其同輩的阿美族人沒什麼不同,但他 有何過人不凡之處,引起筆者注意呢?透過一些朋友的輾轉言說,筆者始知這個 做過爆米香的小吃生意,也去過遠洋,當過打魚郎的吳之義,喜歡搜羅阿美族歌 謠,並將其生活寫照放入音樂創作裡,也喜與同好的分享。故基於其從生活中的 出發,這一點著實吸引筆者,並激起我莫大的好奇心,透過他的視野及書寫下,

筆者父母輩、祖父母輩的時代,究竟會呈現出何種阿美族人的生活風貌?

初步訪談後,筆者發現吳之義雖然只有小學畢業,家境貧寒無以提供繼續升 學,但在自學樂器中,他找到了安定心靈、抒發心情的方法。而立之年後,他依 然不改為創作而細心留意生活中的一切之習,並以此作為創作的基壤,並且持續

(14)

創作中。由昔至今,愛好音樂、與友分享的淳樸性情,更是令人敬愛……最最重 要的是,他在無形中寫出了他年輕時候,台灣東海岸地區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風 貌與個人觀點,我的好奇心再度激起,更令我想回到那純樸年代,同享阿美族生 活文化中豐富的精神食糧。

而吳之義的成長階段正是台灣經濟醞釀起飛前的貧苦時代,當時的他把握了 可能一閃而過的學習機會,學會了胡琴、揚琴、吉他及電子琴。在其一邊工作、

一邊練習的過程中,所呈現的年輕人圖像,其實是一個具有勵志意義的精神圖騰。

另外,筆者也發現,對於沒有文字的台灣原住民,生活中的歌一直是記錄族群歷 史的方式之ㄧ,尤其是生活史的部分。如果能透過吳之義作品的探究,或許阿美 族的下一代就不會侷限在是歷史文獻上的僵硬說明,而能在個人化情感、觀點的 作品中,看見更完整的阿美族人日常生活圖貌。如此一個保留平實、深入眼光,

並以實際紀錄呈現了阿美族人生活文化的吳之義,其音樂創作便不再是「今朝有 歌今朝唱」,也不只是拿來娛樂的玩意,而是一份更具有人情味的歷史見證。

人的一生,往往在很多關鍵時刻都具備其走向轉變的決定性,而今日的風貌、

內涵,其實就是昔日轉變的累積,文化也是如此,故筆者藉由吳之義的歌與生活 為切入點,欲試圖釐清、重塑西元1949 至 2005 年代間東部海岸阿美族人的日常 生活。一方面,是基於筆者的懷舊情感;二方面,是基於吳之義的成長歷程及音 樂創作裡,對於其時代變化之探究,有其獨到之處,或可謂藝術家的精細眼光;

三方面,在創作方式上,他兼具著阿美族傳統歌唱習慣,又吸收其時下流行的日 語歌遺風、台語流行歌、國語流行歌,呈現出的作品風格與內涵,實可謂其時下 阿美族人生活歷程與心境的縮影。

而吳之義音樂搜羅與創作中顯現的阿美族人生活觀,會是何種風貌?筆者亦 期待由接續的田野調查、質性分析中一一釐清,也希望在重塑的過程中,能夠體 驗到老一輩年輕時代的風華,對處在阿美族文化邊緣的人,此對吳之義的音樂創 作、蒐錄之內容探究,更成我們進入阿美族文化圈的門路。

(15)

第二節 相關研究探討

一、 林道生 (論文)

台灣阿美族民謠近百年的流變-馬關條約至今(1895-1995)以十首 阿美族民謠為例

其首先將之分為日本統治之「初、中、末期」,與國民政府期之「光復初期、

金馬砲戰期、台海平靜期、遠洋捕魚期、都市工作期、創業艱苦期」。

日本統治台灣原住民族群有其階段性與區域性政策。林發現初期(1895-1920)

日人與阿美族人的相處,以懷柔政策為主,除花蓮市近郊之「七腳川社番的討伐」

較為激烈外,日人多未與阿美族人有嚴厲懲戒性的上對下互動,甚至日人曾在阿 美族部落建立移民村,直接與阿美族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的日常生活與文化 傳統習慣,此時也有互動與影響。另外亦發現,初期時移民村的日人愛唱阿美族 民謠,且大多直接翻譯原有詞意而唱,對於阿美族的虛詞則以填新詞與虛詞的混 合來歌唱。中期(1920-1940)後,因應國際情勢,日人積極開發台灣成為日本經 濟的寶庫,而對台灣原住民族群地區施以現代化的建設,其造成的種種日常生活 影響也反映在歌謠的內容上,尤其在阿美族人傳唱的歌詞裡開始出現外來的新時 代產物名詞,如:「ka-so-ling 火車」即從英語「gasoline」轉化而來。末期(1940-1945), 因應國際情勢與1937 年的中日戰爭爆發,日人更以皇民化運動積極統治,並視台 灣為其國土,而非殖民地,所以在阿美族人傳唱的民謠裡出現了日化後的阿美族 人名,以及因當時戰事發展而送族人子弟遠去南洋長征之史實,歌詞裡反映的部 落日常生活不再是和平與歡樂,而多代之以哀戚、無望感。

到了國民政府統治階段,光復初期(1945)台灣各地糧食短缺,阿美族人卻 因此因禍得福,回復到未有現代化產物介入的初民時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切迅歸平靜、安祥。好景不常,後又因台海兩岸國、共兩黨的意識形態爭執,

(16)

阿美族人進入遠較日治期族人被徵召、長征南洋歷程更為激烈的金馬砲戰期

(1950),戰爭的民謠亦應景而生,連「光榮入伍」的紅色綵帶亦填入歌謠裡,成 為時代劇烈變遷的見證;台海平靜期(1960),一切又迅歸平靜,民謠內容又轉為 呈現樸實的日常生活境況,旋律亦轉輕快、活潑;政治、經濟漸趨穩定的台灣,

阿美族部落也進入遠洋捕魚期(1970)、都市工作期(1980)、創業艱苦期(1990),

歌謠亦反映出當時阿美族人為求生活水準提升,而大量出外工作的時代趨勢,其 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猶能顯現當時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情況與心情。

結論裡,林道生歸納出阿美族民謠旋律上雖夾雜時代流行元素,但基本仍保 有阿美族的風格,而在歌詞內容上亦忠實地呈現出時代劇烈變遷的景況。從此一 探究上,筆者認為林之論文實將百年來阿美族民謠的流變做一歷史性的詮釋。一 如林道生所言:「文化因社會的生存秩序從一種型態轉變成另一種型態,而引起變 遷。文化的變遷是永續的,不論任何族群、任何時間都永遠存在著。這種變異或 來自社會內部的演化,或因接觸外來文化的傳播而引起。因為人類的社會常因政 治體制、內政制度、疆域形勢、知識信仰、教育、法律、物質器具、生活消費等 方面或快或慢地在變化而引起文化的變遷。」(玉神學報第四期:156)其探究百 年來阿美族流行民謠之演變呈現出的意義可見重大,不僅忠實地呈現時代變遷,

亦說明當時日常生活境況與傳統文化轉變的社會環境因素。

因林道生的啟發,筆者將學習他的切入點,從生活大環境中的變遷方向,探 究吳之義作品。試圖在其個人日常生活與傳統文化、大社會環境變遷的三角關係 裡,分析其成長至今的時代過程,呈現出都歷人日常生活的演變樣貌,有何特殊 意義;而此演變,又帶給吳之義等都歷阿美族人何種影響。從此方向來看,筆者 亦認為似乎可從中找出吳作品在當代都歷阿美族人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並肯定他 在都歷阿美族文化中作為歷史見證的重要性,此皆有待筆者之探究與闡述中確定。

(17)

二、 周明傑 (論文) 蔡美雲歌曲呈現出的社會意涵

屏東縣潮東國小的教師周明傑,探究台灣原住民族群之排灣族歌者─蔡美雲─

錄製唱片的發展史,據其訪談探究,其認為蔡美雲的歌曲對於排灣族生活圈造成 一定程度的影響。周認為蔡之歌曲表達了他自己、部落及週遭族人的際遇,也可 看出那時代部落年輕人的戀愛方式、交友態度及部落的家庭關係、生活狀態,字 字句句都生動描繪出當時的社會現狀,故能在短時間之內,受到族人喜愛,進入 並影響部落人、事、物,甚至也受到平地族群的喜愛。周也認為對中生代的排灣 族人來說,蔡美雲自彈自唱式的音樂風格,曾經陪伴他們度過物資環境艱苦、被 冷落、被歧視的年代,故其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其論文主要有兩個構思方向,第一是音樂方面,包含唱片的搜集、出版媒體 的探究、歌詞的翻譯、曲調的觀察研究、還有對於其生長地區內文村的今昔音樂 對照等等;第二個方向是以音樂和社會相關問題為探討內容,其中包含了對蔡美 雲所處環境的觀察、唱片公司負責人的訪談、當時聽眾的看法、親人的評價,最 後是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其音樂所引發的社會效應。另外,其也認為蔡美雲唱片 的發行與唱片公司的生產機制、整體行銷息息相關,故試著從唱片公司ㄧ連串的 行銷手法當中,分析他們對蔡美雲形象的塑造,並且觀察歌者在整個行銷過程中 所處的地位及處境,由此客觀評論當時一個原住民歌者作為「歌星」的優劣得失。

其研究步驟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蒐集與訪談,蒐集的部份是有聲資料、

原住民歌者相關資料、所有與其主題相關的音樂與社會領域資料的蒐集;訪談則 是蔡美雲本人、部落村民、排灣族境內族人的抽樣訪談等等。第二層次是音樂與 社會相互影響的結果比較分析,如錄音帶的市場反應、聽眾與老闆對歌者的評價、

歌曲影響社會的深廣度、歌曲影響社會現象的利弊得失,以及對歌曲的深層意涵 的解析,藉由符號及音樂語意學的深入分析,幫助讀者了解為何在那個當下與環 境裡會有「蔡美雲熱」的現象及原因。

(18)

其論文架構是以蔡美雲歌謠的社會與人文背景、錄音帶的出版與外在形塑、

歌曲結構及特性分析、歌詞的研究、歌謠透露出的社會議題、歌曲的深層意義等 依次描述與分析。

周明傑此篇論文的結構與方式,初始給予筆者在探究吳之義作品的研究模式 上,具有高度的啟發性。然而細究其論文,筆者卻又發現其深度之不足以呈現蔡 美雲在排灣族地區的重大影響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周明傑在日常生活與傳統文 化、大社會環境變遷的三角關係上,並未做一深入的探討,而是僅就蔡美雲的專 輯作品去對當時的社會現象做一可能性的揣測,以反證蔡美雲的作品對當時排灣 族人的生活影響深遠。而筆者認為蔡美雲能發揮其高度影響性,其所處的日常生 活與內在環境、傳統文化精神、大社會環境的變遷等交相影響,是其創作的豐富 文化母壤,所以她才寫得出這種有感而發的作品以感動族人,其作品也才因此具 有部落歷史性的意義。這是周明傑的論文中未深入探討與補充者。故筆者將藉周 之論文著作有啟發性部分,如構思方向,包含唱片的搜集、出版媒體的探究、歌 詞的翻譯、曲調的觀察研究、還有對於其生長地區內文村的今昔音樂對照等等,

作為充實筆者論文基礎的出發點參考。而對「歌者與當代傳統文化、日常生活重 大影響、大社會環境變遷」的交互影響與緣起、產出的關係,筆者則將再闢疆野 深入探討之。

三、少多宜․篩代 (著作) Ina 的童年-從生活故事創作的兒童歌謠 少多宜˙篩代(漢名曾世賢,今已正名)如今被視為都歷阿美族人中生代中期 重要的一員。其在1999 年創立了「旮亙」樂團,團名的由來是取自古時阿美族男 子結婚前,以木琴等工具,通告村人將有喜事舉辦,通報的歷程便叫做旮亙

(kaken)。由此可見其以傳統文化為出發的用心。其創團的目標是挖掘阿美族的生 活文化傳統並嘗試創作,並成為族人與外人了解阿美族傳統生活文化的銜接點,

使未來的阿美族新生代亦能以此為基,創造未來阿美族文化的新風貌。所以其訪

(19)

談阿美族老人的過程中,特別珍惜他們曾經擁有的美好的、糢糊的往日記憶。其 深刻感受到,如不是老人在上一代傳授生活技藝文化的過程中努力,如果不是老 人傳唱這些古老的歌謠,今天的阿美族人就失去傳統文化的印記與精神寄託。

而其最引筆者注意的是,他運用 1910 至 1930 年代出生的阿美族人童年時期 的部落生活印象為其創作元素,創作了兒童歌謠-Ina 的童年,也呈現了那個時代 的生活歷史。尤其他的作品中有些敘述性的故事歌曲,如:起床囉、蝌蚪、我升 一年級、換醃肉、阿公的風箏、愛唱歌的鄰居-蟋蟀、害羞的我、番石榴、壞日 本人、檳榔葉鞘、漢人過新年、走訪部落、阿美頌等,具備現實生活、族人情感、

政治、社會事件、族人期待等各方面的日常生活特性,也顯見他的創作特色是對 傳統生活的重視與現代音樂元素的融合。即如林道生所言:「阿美族民謠在旋律 上,雖夾雜時代流行元素,但基本上仍保有阿美族的風格,而在歌詞內容上,卻 忠實地呈現出時代劇烈變遷的景況。」

在其探訪耆老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生活記憶的歌對阿美族來講是非常重要 的,並認為阿美族的歷史便是生活的歌,當歌不斷地傳唱,阿美族歷史才能延續。

因為歌裡充滿即興表達,心情、感情都在裡面,所以阿美族雖沒有文字,但歌就 是語音的歷史紀錄,藉由族人的傳唱,代代相傳,也層層衍生出對阿美族傳統的 文化記憶,更成為文化發展的契機。

自透過少多宜˙篩代的創作啟發後,筆者深覺融合著阿美族文化傳統與當代時 風的吳之義,其作法如同少多宜˙篩代,且早於少多宜˙篩代二十年,更有其階段代 表性。尤其吳之義長期住在原鄉、鮮少離開,除其日常生活方式及展現自我的本 土、在地特色相當濃厚外,他亦不自覺地將傳統歌謠與當下生活作為其主要內容,

即其在原鄉的生活長度與創作時的潛意識書寫,突顯其作品呈現阿美族人原鄉生 活與情感的寫實性。故當其「靡靡之音」鏗鏘有調地在鄉人口中傳唱時,也呼之 欲出地呈現他在展現阿美族人日常生活文化的重要性。

(20)

小結

綜合上述三者,林道生台灣阿美族民謠近百年的流變-馬關條約至今(1895

-1995)以十首阿美族民謠為例一文,給予筆者宏觀的視野與切入點,得以檢視 吳之義的個人創作在都歷阿美族人的文化中,有何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周明傑的 論文蔡美雲歌曲呈現出的社會意涵一文也給予筆者逆向思考的機會,讓筆者可以 就吳之義所處的日常生活與內在環境、傳統文化精神、大社會環境,由其種種變 遷、影響所產出的創作內容,來探討吳之義作品的歷史意義、現代美學意義、日 常生活的共同創造性、生活藝術特質等等。而都歷阿美族人少多宜˙篩代的著作 Ina 的童年裡所堅持的傳統精神與意義,更給予筆者在探討傳統的定義上,與「日常 生活」有了更重要的串聯,兒歌既起自於日常生活,「靡靡之音」又何嘗不是呢?

看似土氣十足的吳之義作品,實則顯現出都歷阿美族人在地的原創俗民色彩,這 也是他的作品難能可貴之處。

第三節 研究範圍

一、日常生活之自然地域

筆者本次的研究,自然地域部份乃以吳之義生長的地方-台東縣成功鎮信義 里中的都歷社區-為主要範圍,及其原鄉工作場域(成功鎮)為次要範圍。

形塑其自然地理的特色,探討文獻主要是以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副教授李玉芬 博士主撰的成功鎮誌地理篇,以勾勒出這塊土地的環境背景,包括地形與地質特 徵、水文及氣候條件、人口及交通發展、及天然災害等。目的是希望在此了解都 歷阿美族人在自然環境影響下,如何因應自然、形成其特有生活方式,以獲得生 存最大利益。另外,都歷阿美族長輩如此相傳,古早有一群阿美族人因聽聞都歷 海岸礁岩地區盛產一種海生貝類,所以嗜食海鮮的阿美族人,就帶著族人舉家遷 徙至都歷,從此定居下來,因而發展出因應當地自然環境的生活方式,及屬於都

(21)

歷阿美族人特有的文化習慣與語文俗諺。由此可見,自然環境的探究實有其必要 性。

二、日常生活之社會人文範疇

筆者在此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台灣整體大環境裡社會人文風貌的呈現與轉變 關鍵;二是都歷阿美族耆老口述當地傳統文化的風貌呈現與轉變關鍵;三是吳之 義口述其成長背景所呈現的都歷生活文化風貌。

本論文以受訪者─吳之義─為中心,此三層次間的互動與影響實乃環環相扣,

一因近四百年來台灣政權的多次轉換,其政策的方向及遷移人口的多寡,對台灣 本島上的原住民生存環境與文化皆有重大影響,故必須探討其相關政策與影響;

二因在外在大環境因素影響下,其生長環境的人文風貌變化、群體價值觀與意識 形態的演變等等,都足以影響吳之義的觀點與視野,故需探討其族傳統文化的風 貌呈現與轉變關鍵;三因藉由吳之義口述其成長背景,可與上述二者的人文環境 與風貌作三角對照,突顯出吳之義自述之真實性、客觀性與其個人觀點,對於本 論文後續吳之義作品研究,更可提出歷史性背景的對照,突顯出其作品的歷史意 義與價值,從而確立吳之義作品在當今都歷阿美族傳統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呈現都歷外在社會人文的大環境,筆者的探討文獻主要是以國立中興大學歷 史系副教授孟祥瀚博士主撰的成功鎮誌歷史篇、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黃宣 衛博士主撰的成功鎮誌阿美族篇等,概括出都歷阿美族人生活的外在大環境。接 著,筆者進一步訪問都歷阿美族耆老廖錦章、林學明先生,由其口述都歷自然與 人文的內在環境,試圖呈現出在大環境的變化中,都歷阿美族人是如何與外界互 動,阿美族的傳統生活文化與現代化生活又交揉出何種新風貌為筆者呈現要點。

筆者以為環境的變化適足以影響一個人對外在一切的觀點,當形塑出都歷內、外 在社會人文的大環境時,也就不難理解吳之義作品中的背景圖象與群體心態,且 不管他的作品是出於理性思考或感性表達,都可視為一時代的側寫角度,且了解

(22)

其影響吳之義的層面。而吳之義口述的呈現,筆者主要目的是藉由其個人觀點,

形繪出他所見、所感的外在社會環境與內部傳統文化的衝突與融合等等,藉而凸 顯出其作品可能的創作動機與背景,並與上述二大背景作一客觀性對照。

三、切入吳之義作品的特殊角度

(一) 都歷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與文化

要了解吳之義的創作意義及特殊處,在社會人文背景上,筆者認為須從各方 面來探討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為何。勾勒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面貌,就成了本研 究必須探討的根基。Ben Highmore 曾提及:「『日常生活』的意涵有其矛盾性。一 方面日常生活(中性地)指出生活中,我們一再重複的行為,以及我們久住的空 間。而它所指出的特色,均確實地編織了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它是最接近我們的 意象,也是世上最直接與我們相遇的景致。但是這些無數且可指涉的意義,卻漸 漸產生了其他如影隨形的意涵。1」即如社會學理論中採取微觀視角的學派,如俗 民方法論、符號互動論等也都認為,日常生活是由個人在生活中看似平凡、瑣碎、

無聊的點點滴滴,以動態、進行中、權宜的態度所互動出來。而日常生活特別處 其實就在於它沒有特別處。精確地來說,日常生活總是被忽略,不顯眼也不突出。

所以少有人重視當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例如「靡靡之音」的存在,由此又如何 能發現它所投射出的時代風貌與意義。

另從人類「文化」的本義來看,「文化」實是一群人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形 成了「生活模式」之後,所累積而成的結果與風貌。因此,即使日常生活看似枯 燥乏味,筆者仍認為要深入了解吳之義的創作,就必須探究此根本,才能從阿美 族人的文化深層意涵及日常生活風貌切入,深刻感受其創作中的生命體驗與美 好。所以筆者必須從中挖掘出其「日常生活」特性,才能進一步探討吳之義作品 之意涵,並定位出其作品在當代都歷地區阿美族人文化中的地位到底為何。

1 Ben Highmore: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周群英譯,韋伯文化國 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3,頁 2。

(23)

(二)「外來文化」與「現代化」的衝擊

當一切由陌生變成熟悉、不習慣的變成習慣、衝突的融合成新生的,以及適 應不同的生活等,日常生活記錄了這些過程的成功與失敗,也見證了大多數革命 性的創新,究竟是如何融入平凡的生活樣貌生活之中的。當代阿美族人的日常生 活,無可避免地一定會有「外來文化」與「現代化」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如果

「日常生活」是我們最熟悉、最能夠認得的事物,那麼當我們的世界被一種外來 的「陌生」─如面對不同統治勢力的進入、經濟生活的轉變等─所干擾與破壞時,

將會發生什麼事?如果對於此「新穎的震撼」動搖了日常生活的核心─如外來政權 政策對阿美族文化的影響,則我們對日常生活的熟悉感與認知感,又將會如何?

吳之義的出生與成長年代(1949 至今)正是二次大戰結束後,台灣衰落又興起的 時代。而一個曾經自給自足、封閉的阿美族文化地區,已經歷了日治時期的霸權 統治,進入了現代化的生活,再進入另一個新政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統治 後,在文化上被迫因應主流社會各方面的開放與交流,這是否已完全改變都歷地 區阿美族人的生活文化風貌?或動搖了其文化核心精神?其是否產生了另一種文 化應對機制?這在吳之義的創作中呈現出何種相應觀點與風貌?都是筆者亟欲探 討的部份。

(三)吳之義如何補足「現代化」、「工業化」後阿美族傳統文化的「空洞化」

自西風東漸之後,對都歷阿美族人日常生活的改變與影響都是急劇的,故從 現代化歷程中的工業化來看,如果西方的「現代化」,可以看成是由嶄新的時間經 驗所生產的事物,那麼這些大部分的經驗便與「工業化」的工作生活,及有系統 的操作程序有關。這樣標準化的作息,強化了日常生活的例行性與組織化。另外,

不論是哪種形式的連續生產,都遵循著現代工業資本主義的邏輯,該邏輯就是「產 出極大化」,並且藉由「一種連續的生產過程」來達到極大化產出的目的,其特徵 是「冷酷的紀律性,即工人必須跟上機械系統的節奏。」就像工作將「所有(創 意性)的內容」給「空洞化」了一樣。所以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看,「工業化」也

(24)

不限於工廠的生產活動,還包括發生在生活所有面向的事物,使得藏匿在效率與 便利等偽裝之下的工業與管理技術,得以進入到「家庭」之中,也就是進入我們 的日常生活之中。

如上所述,筆者則試圖分析吳之義成長過程中,其進入工業化時代的日常生 活內容,及其創作中呈現的生活面向,並思考進入「現代化」、「工業化」生活後 的阿美族人,在其生活上的轉變情況如何,或可得出吳之義的創作裡,透視、描 述族人生活的特殊性及可貴之處。因此,吳之義音樂創作是否具備為當代阿美族 人補足母文化空洞化的功能,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層面,更是筆者嘗試定位吳之 義作品在都歷阿美族文化中地位的基準條件。

(四)吳之義的音樂創作是否具備「使日常生活奇異化」的特質

何謂奇異化?此指產生驚奇的能力,以及引起驚奇的方法的各種變換,這在 許多的藝術形式中,都有這種共通的使用方式。例如:俄國形式主義美學家什克 洛夫斯基提出相對於「自動化」的「反常化」一詞,也就是奇異化的概念。他認 為:「反常化正是一種重新喚起人們對周圍世界的興趣,不斷更新人對世界感受的 方法。要求人們擺脫感受上的慣常化,突破人的實用目的,以驚奇的眼光和詩意 的感覺去看待事物。2」如上所言,藝術創作者以其特殊眼光進行創作的成品出現 時,除可顯現的是奇特與神祕的事物,但也證明其實這些都在日常生活中上演,

即「生活中的平凡事」亦充滿了奇特的事端。同樣地,有關非日常的、例外的生 活部份,也須在日常生活的核心中才能找到。

從這一點來看,吳之義的音樂之所以能在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有一席之 地與影響力,其在創作時是否具備上述所言之「使日常生活奇異化」的本領,其 中必有值得探討之處。

(五)吳之義作品中的寫實風格與諷刺性

筆者在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黃宣衛博士主撰的成功鎮誌阿美族篇裡,

2 Ben Highmore,前引書,頁 18-19。

(25)

蒐錄成功地區阿美族口傳文學選集,其中有「阿美族從何而來」、「沉沒的阿美族 文字」、「將天盤撐高的鳥王」、「肩挑雙擔的人」、「鄔慕斯的哀歌」、「麻荖漏事件」

等口傳故事3。其中涵括著神話、現實生活、族人情感、政治等各方面。同樣地,

在都歷阿美族人少多宜˙篩代的著作 Ina 的童年裡,筆者也發現一些敘述性的故事 歌曲,具有同樣的生活元素。由此呼應中,筆者以為原始社會的族群記錄日常生 活的方式與技巧,多以寫實性的描述與以其有限思維的合理化方式去呈現,其寫 實性多勝於虛構性,所以自古阿美族的神話、傳說、口傳文學、生活歌謠足以作 為其文化、歷史、文學、意識形態與思考模式等等的源頭,其重要性由此可見。

另外,在林信來《台灣阿美族民謠謠辭研究》一書中,搜羅各地阿美族人的傳統 歌謠,其分類中除敘述性歌曲具有上述同等性質,諷刺性的戲謔歌曲也不在少數。

從上述中可兼阿美族的藝術傳統實兼具著寫實風格與諷刺性,而筆者在吳之 義作品的初探中,不僅發現寫實風格,也發現有不少的諷刺性成分存在。由此來 看吳之義的創作與蒐錄,是否也沿襲此傳統脈絡,呈現都歷阿美族人真實的日常 生活也就更具客觀性與可信度。另外,其作品是否能呈現出其對都歷當代日常生 活及阿美族文化變化的種種觀感與評判,更值得吾人一窺其中奧妙。

由上述中,筆者明列出本研究主要的方向與範圍:

一、日常生活之自然地域 二、日常生活之社會人文範疇 三、切入吳之義作品的特殊角度

(一)都歷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與文化;

(二)都歷阿美族人如何面對「外來文化」與「現代化」的衝擊,在吳作品上 的呈現;

(三)吳之義如何補足「現代化」、「工業化」後阿美族傳統文化的「空洞化」;

(四)吳之義的音樂創作是否具備「使日常生活奇異化」的特質;

3《成功鎮誌阿美族篇》,2002,頁 240-272。

(26)

(五)吳之義的寫實風格與諷刺性。

筆者希望藉此環境、社會、個人的探究,呈現出吳之義所看到的阿美族人 日常生活全貌,即從其歌曲背景的探究上,對照、顯現當時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 環境;在其歌曲中的特殊題材上,能夠找出反映阿美族日常生活經驗的詮釋;亦 能在其創作之文學特質,呈現阿美族人美感經驗與想像,並試著在其內容意境反 映出都歷阿美族人生活觀點,找到吳作品中的阿美族文化精神特質等等。

從另一角度來看,吳作品也是都歷「阿美族文化」的縮影,筆者期待由吳作 品來看都歷阿美族人的生活藝術,嘗試尋出都歷阿美族人在日常生活的共同創造 性,為何能使阿美族人的生命有其重心目標,並得以不斷延續;在日常生活的種 種美感經驗中,又如何累積及經營日常生活,以作為當代特有的文化形成要素。

這些是否能夠在吳之義作品中尋得,筆者期待著。

研究中,筆者對吳的貢獻,始終有著反映時代與生活文化的定位預感,期望 能在筆者不斷的探究中,漸漸顯現出他的風華,並不負眾人對筆者探究的期望。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本論文主要有下列構思方向,首先是吳之義音樂作品的蒐錄方面,包含唱片 的搜集、歌詞的翻譯、歌曲背景的探究、還有對於其生長地都歷社區今昔民歌的 對照等等;第二個方向是以歌曲內容和日常生活、文化的呼應關連性為探討內容,

其中包含了對吳之義所處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觀察、族中耆老的訪談、老中青三代 聽眾的看法、親人的評價等等。

研究步驟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試圖建構吳之義生活環境的自然與人文層 面,客觀呈現出環境條件對其產生的可能影響,及其在此種環境條件下所可能會 有的應對模式,此應對模式便是其創作的範圍所必須離析者,離析出來的架構與 觀念,或可呈現出與吳之義同一時期的阿美族人共同的觀念與行為模式。第二層 次是蒐集與訪談,蒐集的部份是有聲資料、原住民歌者相關資料、所有與其主題

(27)

相關的音樂與社會文化領域資料的蒐集;訪談對象則是吳之義本人、部落村民、

阿美族境內族人的抽樣訪談等等。第三層次則是吳之義的創作與日常生活相互影 響結果的比較分析,如錄音帶的市場反應、聽眾對歌者的評價、歌曲呈現都歷社 會環境風貌的深廣度、歌曲呈現社會現象的種種,以及藉由民俗學與社會學、文 學來對歌曲的深層意涵深入分析,了解為何在那當下與環境裡,吳之義作品傳唱 各處、蔚然成風的原因。

總言之,筆者論文架構是以吳之義作品的自然社會人文背景、錄音帶的出版 與再版情況、歌詞的研究、歌詞透露的日常生活形象與模式、歌曲的深層意義與 日常生活的關係等等為基。

從以上來看,筆者的研究限制也出現在下列幾點:

一、訪談的時間長度與內容深度不一定成正比,有時會受限於訪談環境的惡劣、

受訪者親友的介入或干預等等,而使訪談中斷,甚至無任何意義可言。

二、受訪者的阿美語能力勝於中文能力,而筆者的阿美語能力又遠遜於中文,故 深度訪談時,仍需借助具阿美語與中文雙語能力皆佳的親友協助。

三、因紀錄都歷阿美族人文化的文獻不多,故筆者只能借助成功鎮誌等系列叢書,

形塑都歷的自然環境與社會人文環境,呈現當時受訪者的時代外在環境與部 落環境,並以訪談耆老的方式來描繪出受訪者成長至今階段裡的都歷部落文 化架構,而筆者以受訪者吳之義的音樂創作與成長歷程,做為切入、研究、

呈現都歷阿美族人日常生活的種種面貌,此都顯現出筆者在呈現整體架構上 的片面性與侷限性。

四、受訪者的家庭關係、工作時間亦常常影響訪談的進度,甚者受訪者亦偏好述 某部份的事蹟,而對於筆者的某些問題有忌諱,此或多或少影響訪談深廣度。

五、吳之義的作品在智慧財產權及著作權未立法之前,其與唱片公司的契約均是 買斷式,所以之後其作品及演唱掛他人名、一再被盜版的窘況不斷出現,年 歲漸大的吳之義亦常在此錯亂中,無法明確指出其真正的年代,而僅能以印

(28)

象時期做推算。

六、從事此論文研究,筆者所面對的不單單是已成形的「作品」,須定位、質性分 析,更難的是面對受訪「人物」的心理變化,及受訪者是否會因受訪而影響 對自己創作的原有詮釋,穿鑿附會之處亦在所難免。

第五節 結語

對筆者而言,沒有文字記錄的族群要追溯母文化的根源本是不易,而他者的 紀錄往往又存有刻板的預設立場,故如何客觀地呈現己文化風貌,一直是令人爭 議的地方。但追本溯源的工作仍是一個民族緬懷先人、了解自我的重要工作,寫 下自己的歷史,自己來做「自我生存時空的人類學」,對今日遭受現代化衝擊日速 的原住民而言,儼然成了必定要做的工作。

過去阿美族的生活歌謠被視為歷史的、文學的、文化的、日常生活的紀錄,

主要原因是過去的阿美族沒有文字,在傳統與經驗的傳承上,都需要靠口傳始能 延續,因此能夠口傳普及於族人間的神話、故事、史詩、歌謠、兒歌等等,都代 表著能呈現阿美族文化風貌的面向之ㄧ。從這一點上出發,筆者則專就一般人眼 中視之為無物的、日常生活中的「靡靡之音」探究,因為日常生活是與我們最貼 近、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的,故不能忽略它的重要性,也因為ㄧ般正史式的歷 史紀錄,並不會將此一小群人的弱勢存在視為必要,所以其作品有其重要性。

文化是經由人們一代傳一代的日常生活,經過眾人約定俗成的認同與定義、

衍伸,形成了習慣,也形成了傳統。因此日常生活就代表了時人當下對自然、社 會環境的詮釋與定義,其精神、心態如何也將從中現形,故筆者也認為挖掘吳之 義的靡靡之音在日復一日、平凡、單調的日常生活裡,扮演著何種舉足輕重的紀 錄角色,為筆者責無旁貸的重要任務,更是筆者進入母文化圈的門路。

(29)

第貳章 都歷阿美族人生活環境與吳之 義生平背景

第一節 外在大環境-都歷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一、自然環境與風貌

對自然環境的探究,可知人類聚落的基本經濟型態生成模式及其受限之處。

在未進入現代化歷程的原始部落裡,生產方式的運用會因應自然環境條件而有所 不同。為達到原始技能下所能擁有的最高生產效率,人力資源運用必須「制度化」, 或可言一部落便是一總生產單位,為使其總體生存,總體份子須盡其所能。此人 力制度化模式會慢慢擴及到生活其他層面,如宗教信仰與生活哲學(意識形態)、 道德規範(法律系統)、審美觀念與行為模式等文化核心與面貌。上述以詹姆遜

(Fredric R. Jameson)所整理出的傳統馬克斯主義理論圖示4之:

圖2- 1 傳統馬克斯主義理論

資料來源:《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Fredric R. Jameson 著,第 2 卷,王逢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社,頁157。

由此可見,自然環境的探究有利於了解都歷阿美族人的基本經濟型態生成模

4《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Fredric R. Jameson 著,第 2 卷,王逢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頁157。

上層建築

文化

意識型態(哲學、宗教等)

法律系統

政治上層建築和國家

基礎或基礎結構 經濟或 生產方式

生產關係(階級)

生產力(技術、生態、人口)

(30)

式及其受限之處,也能進一步了解其文化核心價值與面貌的生成基礎。故筆者在 此試圖建構其生活環境的自然層面,客觀呈現出環境條件對其可能的影響。

台灣是太平洋西緣琉球-台灣-菲律賓島弧群中的一員,就板塊構造模式而 言,台灣島位於其西的歐亞大陸板塊和其東的菲律賓海板塊的接合線上,因此台 灣可分為兩個主要的地質和地體構造區,此二者之間則為兩個板塊聚合碰撞後的 縫合線。其最東邊的構造區,由位於太平洋邊緣的狹長海岸山脈和位於太平洋中 的蘭嶼、綠島,及菲律賓海板塊前導邊緣上呂宋弧的一部分所組成5。都歷位於台 灣東部海岸山脈的南段,其地質屬於海岸山脈地質區(附錄一:台灣地質分布圖)。 地質有由火山島弧噴發作用所產生的「火山岩」,及其衍生的「火山碎屑沉積物」

和「石灰岩」,及與弧陸碰撞後,由大陸性沉積物所組成的「沉積岩」等6。該地區 地質現象中有崩塌、鹽泉的出現,成功位於大港口岩層上部的砂岩分布區內,崩 塌多為由河岸傾蝕所誘發7;鹽泉成形區則位在成功鎮嘉平附近的海岸山脈東側山 麓,如嘉平本是阿美族的「加只來社(kahciday)」聚落地區,為鹹泉之意,可說 明其廣佈的地域性,已為古阿美族人所知,故以其為名。

成功鎮(附錄二:成功鎮位置圖)南北狹長,東瀕太平洋,西側為海岸山脈,

地勢向東傾斜,絕大部分屬於山地及丘陵地,海岸平原狹小,僅成功鎮中心一帶 較為寬廣,且位於花東海岸三大海階之ㄧ。而成功地區的山脈是海岸山脈中最高 聳的一段,北自大庄越山、往南有成廣澳山、分水崙山、白守蓮山、新港山、麒 麟山、加只來山到都歷山,超過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峰便有十處,今日都歷後倚都 歷山,晴天九點時仍可見雲霧繚繞,豪雨天時常見「時雨瀑布」的出現8。成功地 形如(附錄三:成功鎮等高線地形圖)所示,都歷位在成功鎮最東側100-500 公尺 間的海階地形與海岸分布區,屬於「大馬斷層」(逆斷層)與都巒山層火山岩交界

5 何春蓀,《台灣地質概論》(中華民國經濟部,1975),頁 9-18。

6 宋聖榮、羅煥記,〈台灣東部海岸山脈火山岩及相關岩石之層序〉,《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 第四號,1990.12,頁 261。

7《成功鎮誌地理篇》,2002,頁26。

8《成功鎮誌地理篇》,2002,頁66。

(31)

帶上,地質上為階地堆積層及現代沖積層的分布區,亦是石梯坪石灰岩的分布區 內9,此也顯現在都歷阿美族人生活上,至今不管是地下水還是自來水,石灰質的 成分一直是個困擾。早期阿美族人也發現嘉平一帶海岸持續在後退中,後有學者10 研究驗證表示,海岸山脈的沉降帶分散於花蓮、水璉、成功與台東附近,各由海 岸向內陸深入數公里至二十公里不等,成功地區的沉降率最大,約45 公厘 / 年。

由此可見,古阿美族人發現了此種地形不宜久居的情況,故多居於較高的海階或 山坡地。

成功海岸的部份(附錄四:成功鎮海岸性質分布圖)11,可見都歷位於礁岸與 岩礁區,擁有廣闊的潮間帶,形成複雜棲地,使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增高12。由上述 山脈與海岸地形影響所及,可見古阿美族人尋求聚居生活地時,便已懂得充分利 用在山脈區狩獵、在海階地帶燒墾種植作物、在潮間帶漁撈海中生物為食,亦證 驗了都歷阿美族耆老說到氏族遷徙至該處後,發現有豐富的海藻、魚類、貝類食 物,所以選擇聚居該處的由來。

台灣的氣候深受位置、季風與地形的影響,而成功地區位於台東縣東北部、

花東海岸中央偏南的海岸山脈東麓,全境屬於北回歸線以南,屬於熱帶氣候,所 以高溫、豪雨、多風是其特徵13,所以古阿美族人來到此一帶,便選擇較好避風的 都歷舊社地(即今日東管處觀光區的坡地,阿美族語稱Katomayan,意指熊出沒的 地方)聚居。

再由都歷社區的河流分布情況(附錄五:成功鎮河流分布圖)14來看,雖有知 名溪、水無溪、莿桐溪、都歷溪在其境內,卻屬於獨立小流域,單獨匯入太平洋,

9《成功鎮誌地理篇》,2002,頁32。

10 陳惠芬,〈從三角點檢測成果見到的台灣的地盤升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3(1984),

頁 127。

11 石再添、鄧國雄,《東部海岸陸域資源調查及分析》,台灣省住都局市鄉規劃處,1989,頁 12;

張崑雄、鄭明修,《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海洋生態及景觀資源之調查分析》,台灣省政府住宅及 都市發展局,1990,頁 5-6。

12《成功鎮誌地理篇》,2002,頁140-142。

13 夏黎明、林玉茹等,〈氣候〉,《台東縣史地理篇》,台東:台東縣政府,1999,頁 205-207。

14《成功鎮誌地理篇》,頁90。

(32)

且皆發育於海岸山脈之東坡,因海岸階地狹窄,河川「坡陡流急」為最大特點15, 途經大港口層砂岩及階地堆積層後,造成源頭多崩塌地,入海口多峽谷,水濁程 度高,溪床亦嚴重淤積砂石的情況16。所以阿美族人也少以鄰近此區作為其居住生 存之地。

故從上所述,可驗證都歷阿美族耆老所言,早期族人在外來勢力尚未進入、

水稻耕作技術未引進的時代前,因應地質及其現象、水質、山脈、海階地、海岸 地的情況、地盤下降的危機、潮間帶、氣候、河流等等因素下,阿美族人選擇在 海階17(附錄六:成功鎮海階分布圖)與丘陵地帶為其所居之處,進行燒墾農作及 狩獵、漁撈的生活方式,古都歷阿美族人因應自然環境的文化風貌亦因應而生。

筆者以為對自然環境條件的運用方式及速度,會隨著人類文明發展,而加速 或減緩其效率及縮小或擴大其範圍。而台灣島上的原住民與外來文化接觸的頻繁 程度,對其經濟生產模式文化上的急劇影響性,由台灣西部平埔族人的受同化與 被迫遷徙可見一斑。同樣地,都歷阿美族人在清治勢力進入之前,便陸續與少數 中國大陸前來的漢人與來自台灣西部的平埔族人接觸,雖在生產模式與文化上的 侵擾不大,但也使都歷阿美族人大開眼界,並開始與其宿敵(泰雅族、布農族、

卑南族)外的外人頻繁互動。

近代史中可見,在牡丹社18事件後,清政府了解日本的野心,才陸續由沈葆楨 等人積極建設台灣各地的軍事建設及經濟發展,台灣東部也納入其管轄範圍內19, 也因清治初中期在台開發與治理的消極,對台灣的原住民原有生活地區與生活方 式的干擾並不高;但到了日治時,大量殖民政策與現代化建設的引進,反而影響

15 石再添,〈台灣東部花東海岸域的地形學計量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三期,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1977,頁 146-155。

16 張志欽,〈水文〉,《台東縣史地理篇》,台東:台東縣政府,1999,頁 260。

17 石再添、鄧國雄、許民陽、楊貴三,〈台灣花東海岸海階的地形學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

14 期,頁 21、23。(修繪)

18 牡丹社事件http://distance.shu.edu.tw/taiwan/ch16/ch16_sec05.htm,2007.08.07;《牡丹社事件的 真相》,林呈蓉,博揚出版社,2006。

19 孟祥瀚,《台東縣史開拓篇》,台東:台東縣政府,1997,頁 63-64。

(33)

了原住民族群在經濟生活型態上的轉變,日後進入國民政府時代,阿美族文化內 涵的急遽改變也產生了。

清治與日治時,對都歷阿美族人生產方式,尤以灌溉水利設施與水稻耕作的 引進與擴展,產生最大的影響與改變(附錄七:台東州清丈圖冊 成功地區的土地 紀錄)。由於當時各圳是由當地阿美族人引用各溪之溪水所興築,用以灌溉農田,

但因河岸地勢陡峻,築圳全靠人力,又無組織統治水利,故時常發生水利紛爭。

當時外人初闢東部各地,各庄耕地亦為零星分布,耕地間為荒蕪土地所隔,

但可想像的是此後漢人、平埔族人不斷進入拓墾,與當地阿美族人接觸日多,土 地持續開闢,逐漸形成帶狀分布。另外,在清廷推行「開山撫番」政策後,開放 漢人前來台灣東部拓墾,並確定漢人在東部的土地所有權,保障其拓墾的利益與 權利,對當地漢人社會的發展有相當助益。但對阿美族人來說,無異遭受如同西 部平埔族人所面臨的情況-生存空間日漸狹小。在阿美族傳統部落共有的財產觀 念下,這種私有財產的想法,卻形成了此後阿美族聚落內衝突的源頭。

上述所言皆意味外來者對土地的佔有與使用方式使阿美族人生存空間日小,

而阿美族人過去覓地燒墾種植的耕作方式也受到限制,只好學習水耕稻的種植,

以尋求最大的地利生產,養活人口。而以此推演,日後阿美族人無法單以漁獵、

務農方式維生,勢必得至外地以勞力工作換取貨幣的方式,始能生存,即阿美族 人由此漸漸納入貨幣經濟的體制裡,無法再如從前一般的自給自足。而當耕種水 稻已漸成族內普遍的生產方式時,對阿美族人之舊有以小米為聖物的傳統生活方 式及文化觀念,勢必也形成莫大影響。

進入日治與國民政府時期後,台灣的土地管理與運用的方式較清治時更趨積 極(附錄八:日治時期的土地規劃與建設),種種舉措皆使台灣的土地利用趨向國 家統一化,此雖使都歷阿美族人之間或與外族之間減少了生存紛爭,但也失去生 活自主權。且自1960 至 80 年代,國民政府積極推動工業化、商業化發展政策,

台灣各地鄉村人口流失情況嚴重,當時都歷地區阿美族青壯人口也多被吸引至遠

(34)

洋捕魚或至加工區工作,導致原鄉農業發展沒落,之後隨著農業收入偏低、原鄉 耕種人口年齡逐漸老化,國民政府的農業政策也漸轉向休耕,形成今日的農業經 營情況。

由上述可見,都歷阿美族人自過去自治階段,進入國家體制的清治、日治、

國民政府統治至今的經濟生活風貌變化,不僅自主權與生活、生產地域漸形縮小,

社群之間的生存競爭,國家勢力的介入與管轄、要求,也一再影響都歷阿美族人 的生活型態,其文化風貌更因此逐漸轉變,外力的影響可謂不小。

二、人文環境與風貌

在呈現都歷阿美族人生活環境中自然環境條件的同時,能夠了解其生產模式 及其可能受限之處,但也陸續呈現出外來勢力改變生活環境與方式的力量,不僅 改變自然環境,也改變了人類的文化精神風貌。以下便以「歷史」角度切入(附 錄九:都歷阿美族人自古以來的遷徙情況、與他族文化或外來國家勢力的互動情 形),概述都歷阿美族人自古以來的遷徙情況、與他族文化或外來國家勢力的互動 情形,呈現其人文環境風貌的轉變與影響。

(一)鐵器時代(1500B.C.)

可見成功鎮內之多重史前文化層疊與交會、過渡性,亦可發現成功地區一直 是成為聚落生活位置的最佳所在,此地的文化發展時空深度可遠溯至史前時代之 數千年前。

總言之,阿美族人早期的生活是依其現有生產方式的認知與限制,而不斷覓 地而居,故形成不同家族群或氏族群的四處遷徙。在遷徙的過程中,不論是內部 或外部而來的競爭團體壓力又不斷形成其遷徙的推力,這是在外來國家體制勢力 尚未進入前的情況。

(二)歐人海外拓殖風起

阿美族人對於生存勁敵的認知,則是又多了一個紅髮、綠眼、高鼻的異族,

(35)

如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附錄十:阿美族人的異族觀)

(三)明鄭時期(1662-1684)

台灣東部地區的原住民初見漢人的互動方式與情況,乃相對於面對荷人的競 爭與控制壓力,也因漢人以商貿的方式提供生活所需的便利,所以阿美族人早期 對漢人的印象與互動也較溫和。

(四)清治時期(1684-1895)

初期清治勢力雖未深入宰制原住民的生活,僅是依其管理下的明鄭遺人或有 可能反清的漢人,是否會造成管理上的問題來做決策,可也促成漢人走私日趨嚴 重。十六世紀前的大規模遷徙原因裡,可知東部阿美族人所面對生存勁敵有南部 卑南族、泰雅族與布農族等三股勢力。清治時台灣西部的平埔族人,因受漢人壓 力陸續遷往東部,當其逐步在東部地區建立部落時,也造成當地阿美族人再度遷 移,形成阿美族人與平埔族人交錯而居的情形,此是阿美族人所面臨的第四股生 存競爭勢力。在清之封山禁令的執行後,又因漢人在台灣西部的發展受限,其私 下前往東部拓墾的漢人漸漸形成第五股擠壓阿美族人生存空間的新興勢力。當時 前往台灣東部經商、移墾的少數漢人為求生存,其運用貿易商與通事的身分使其 得以在異族群中往來,亦成為溝通的橋樑20,如原籍福建的劉進來,便為一著名之 例。

總而言之,清政府治臺的態度可從朱一貴事件之前(1684-1721)、朱一貴事件 之後(1721-1874)和牡丹社事件(1874-1895)之後為重要的關鍵點與分期。朱一 貴事件之前,清政府消極治台。朱一貴事件後,清政府對台的東西分治,尚保存 了東部地區文化、生存地域的完整,卻也帶來更多的族群與阿美族競爭,當然漢 人私下進入東部台灣的腳步不曾停歇。牡丹社事件發生後,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 及列強侵逼中國的壓力,促使清政府越來越重視對台經營,對東部的開發也就越 積極,當時的漢人不再是個體戶私入東部,而是挾著清治的國家勢力,以團體與

20王河盛,<劉進來>,見施添福總編纂,《台東縣史.人物篇》,台東:台東縣政府,2001,頁 449。

(36)

武力的方式不斷擴張其土地版圖,當時的成廣澳(成功地區)表面上是一自然成 形分區的移民社會,但在清治壓力之下,在1724 年已是大社的都歷阿美族人,此 時生活地域與自主權已非往昔可比。

(五)日治時期(1895-1945)

日人初時「撫番」為其目標,沿用舊制、舊人的過渡手段。之後,警察開始 積極介入,取代了原有各漢人與平埔族的庄中與阿美族人社中的主導權。尤其課 稅與「蕃社役場」的設置與運作,日人不再視卑南族與阿美族為化外之民,其二 者原住民社會面臨新的急遽轉變。當台東廳再度調整地方行政區域,廳內之泰雅、

布農、魯凱、排灣等族之部落均設置「蕃務官吏駐在所」,但阿美族與卑南族社則 設置警察派出所,由此可見日人將此二族表面迅速現代化的過程,卻也導致後續 阿美族人進入國民政府時代後,因為沒有「保留地政策」的保護,務農不足以維 生,所以只好遠至外地工作維生的情況。

當警察的主導權也越來越大時,針對日本移民計畫所進行之田野調查協議 中,關於「收繳原住民武器;確定原住民耕地之後,其範圍內原住民土地之分割」

影響最大。此舉意謂著當地原住民不能再以傳統方式生活,因為除了自己的部落 耕地區域,使用他處皆為違法,也意味著破壞了阿美族傳統的狩獵生活方式與文 化傳統,增加了阿美族對土地的依賴,國家勢力則藉由對土地的掌控,更進一步 地滲入部落裡。土地整理後,原住民的土地產權觀念開始發生變化,傳統地方的 空間概念亦因而面臨重大重組,從此阿美族人的家族團體共有土地的互屬關係至 此終止,人與土地純粹歸於國家意志之行政組織下。而當日人開始大興土木,從 事各種現代化建設,開工所需勞力皆由阿美族人擔任,且隨著各項建設之迫切性 增加,阿美族人常需日夜趕工,但一日所得常不敷所出,生活苦況可見一斑。在 此可見阿美族人毫無機會搭上其現代化經濟的頭等列車,也只能尾隨其後,從事 基礎奠基的勞力工作,但自此也算是阿美族人學習現代化的開始。當新港開始成 為地方新興重心,其漢人移民人口數也因而逐年迅速增加,阿美族雖為人口之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