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相關研究探討

在文檔中 民歌中的生活歷史 (頁 15-20)

一、 林道生 (論文)

台灣阿美族民謠近百年的流變-馬關條約至今(1895-1995)以十首 阿美族民謠為例

其首先將之分為日本統治之「初、中、末期」,與國民政府期之「光復初期、

金馬砲戰期、台海平靜期、遠洋捕魚期、都市工作期、創業艱苦期」。

日本統治台灣原住民族群有其階段性與區域性政策。林發現初期(1895-1920)

日人與阿美族人的相處,以懷柔政策為主,除花蓮市近郊之「七腳川社番的討伐」

較為激烈外,日人多未與阿美族人有嚴厲懲戒性的上對下互動,甚至日人曾在阿 美族部落建立移民村,直接與阿美族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的日常生活與文化 傳統習慣,此時也有互動與影響。另外亦發現,初期時移民村的日人愛唱阿美族 民謠,且大多直接翻譯原有詞意而唱,對於阿美族的虛詞則以填新詞與虛詞的混 合來歌唱。中期(1920-1940)後,因應國際情勢,日人積極開發台灣成為日本經 濟的寶庫,而對台灣原住民族群地區施以現代化的建設,其造成的種種日常生活 影響也反映在歌謠的內容上,尤其在阿美族人傳唱的歌詞裡開始出現外來的新時 代產物名詞,如:「ka-so-ling 火車」即從英語「gasoline」轉化而來。末期(1940-1945), 因應國際情勢與1937 年的中日戰爭爆發,日人更以皇民化運動積極統治,並視台 灣為其國土,而非殖民地,所以在阿美族人傳唱的民謠裡出現了日化後的阿美族 人名,以及因當時戰事發展而送族人子弟遠去南洋長征之史實,歌詞裡反映的部 落日常生活不再是和平與歡樂,而多代之以哀戚、無望感。

到了國民政府統治階段,光復初期(1945)台灣各地糧食短缺,阿美族人卻 因此因禍得福,回復到未有現代化產物介入的初民時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切迅歸平靜、安祥。好景不常,後又因台海兩岸國、共兩黨的意識形態爭執,

阿美族人進入遠較日治期族人被徵召、長征南洋歷程更為激烈的金馬砲戰期

(1950),戰爭的民謠亦應景而生,連「光榮入伍」的紅色綵帶亦填入歌謠裡,成 為時代劇烈變遷的見證;台海平靜期(1960),一切又迅歸平靜,民謠內容又轉為 呈現樸實的日常生活境況,旋律亦轉輕快、活潑;政治、經濟漸趨穩定的台灣,

阿美族部落也進入遠洋捕魚期(1970)、都市工作期(1980)、創業艱苦期(1990),

歌謠亦反映出當時阿美族人為求生活水準提升,而大量出外工作的時代趨勢,其 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猶能顯現當時阿美族人的日常生活情況與心情。

結論裡,林道生歸納出阿美族民謠旋律上雖夾雜時代流行元素,但基本仍保 有阿美族的風格,而在歌詞內容上亦忠實地呈現出時代劇烈變遷的景況。從此一 探究上,筆者認為林之論文實將百年來阿美族民謠的流變做一歷史性的詮釋。一 如林道生所言:「文化因社會的生存秩序從一種型態轉變成另一種型態,而引起變 遷。文化的變遷是永續的,不論任何族群、任何時間都永遠存在著。這種變異或 來自社會內部的演化,或因接觸外來文化的傳播而引起。因為人類的社會常因政 治體制、內政制度、疆域形勢、知識信仰、教育、法律、物質器具、生活消費等 方面或快或慢地在變化而引起文化的變遷。」(玉神學報第四期:156)其探究百 年來阿美族流行民謠之演變呈現出的意義可見重大,不僅忠實地呈現時代變遷,

亦說明當時日常生活境況與傳統文化轉變的社會環境因素。

因林道生的啟發,筆者將學習他的切入點,從生活大環境中的變遷方向,探 究吳之義作品。試圖在其個人日常生活與傳統文化、大社會環境變遷的三角關係 裡,分析其成長至今的時代過程,呈現出都歷人日常生活的演變樣貌,有何特殊 意義;而此演變,又帶給吳之義等都歷阿美族人何種影響。從此方向來看,筆者 亦認為似乎可從中找出吳作品在當代都歷阿美族人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並肯定他 在都歷阿美族文化中作為歷史見證的重要性,此皆有待筆者之探究與闡述中確定。

二、 周明傑 (論文) 蔡美雲歌曲呈現出的社會意涵

屏東縣潮東國小的教師周明傑,探究台灣原住民族群之排灣族歌者─蔡美雲─

錄製唱片的發展史,據其訪談探究,其認為蔡美雲的歌曲對於排灣族生活圈造成 一定程度的影響。周認為蔡之歌曲表達了他自己、部落及週遭族人的際遇,也可 看出那時代部落年輕人的戀愛方式、交友態度及部落的家庭關係、生活狀態,字 字句句都生動描繪出當時的社會現狀,故能在短時間之內,受到族人喜愛,進入 並影響部落人、事、物,甚至也受到平地族群的喜愛。周也認為對中生代的排灣 族人來說,蔡美雲自彈自唱式的音樂風格,曾經陪伴他們度過物資環境艱苦、被 冷落、被歧視的年代,故其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其論文主要有兩個構思方向,第一是音樂方面,包含唱片的搜集、出版媒體 的探究、歌詞的翻譯、曲調的觀察研究、還有對於其生長地區內文村的今昔音樂 對照等等;第二個方向是以音樂和社會相關問題為探討內容,其中包含了對蔡美 雲所處環境的觀察、唱片公司負責人的訪談、當時聽眾的看法、親人的評價,最 後是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其音樂所引發的社會效應。另外,其也認為蔡美雲唱片 的發行與唱片公司的生產機制、整體行銷息息相關,故試著從唱片公司ㄧ連串的 行銷手法當中,分析他們對蔡美雲形象的塑造,並且觀察歌者在整個行銷過程中 所處的地位及處境,由此客觀評論當時一個原住民歌者作為「歌星」的優劣得失。

其研究步驟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蒐集與訪談,蒐集的部份是有聲資料、

原住民歌者相關資料、所有與其主題相關的音樂與社會領域資料的蒐集;訪談則 是蔡美雲本人、部落村民、排灣族境內族人的抽樣訪談等等。第二層次是音樂與 社會相互影響的結果比較分析,如錄音帶的市場反應、聽眾與老闆對歌者的評價、

歌曲影響社會的深廣度、歌曲影響社會現象的利弊得失,以及對歌曲的深層意涵 的解析,藉由符號及音樂語意學的深入分析,幫助讀者了解為何在那個當下與環 境裡會有「蔡美雲熱」的現象及原因。

其論文架構是以蔡美雲歌謠的社會與人文背景、錄音帶的出版與外在形塑、

歌曲結構及特性分析、歌詞的研究、歌謠透露出的社會議題、歌曲的深層意義等 依次描述與分析。

周明傑此篇論文的結構與方式,初始給予筆者在探究吳之義作品的研究模式 上,具有高度的啟發性。然而細究其論文,筆者卻又發現其深度之不足以呈現蔡 美雲在排灣族地區的重大影響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周明傑在日常生活與傳統文 化、大社會環境變遷的三角關係上,並未做一深入的探討,而是僅就蔡美雲的專 輯作品去對當時的社會現象做一可能性的揣測,以反證蔡美雲的作品對當時排灣 族人的生活影響深遠。而筆者認為蔡美雲能發揮其高度影響性,其所處的日常生 活與內在環境、傳統文化精神、大社會環境的變遷等交相影響,是其創作的豐富 文化母壤,所以她才寫得出這種有感而發的作品以感動族人,其作品也才因此具 有部落歷史性的意義。這是周明傑的論文中未深入探討與補充者。故筆者將藉周 之論文著作有啟發性部分,如構思方向,包含唱片的搜集、出版媒體的探究、歌 詞的翻譯、曲調的觀察研究、還有對於其生長地區內文村的今昔音樂對照等等,

作為充實筆者論文基礎的出發點參考。而對「歌者與當代傳統文化、日常生活重 大影響、大社會環境變遷」的交互影響與緣起、產出的關係,筆者則將再闢疆野 深入探討之。

三、少多宜․篩代 (著作) Ina 的童年-從生活故事創作的兒童歌謠 少多宜˙篩代(漢名曾世賢,今已正名)如今被視為都歷阿美族人中生代中期 重要的一員。其在1999 年創立了「旮亙」樂團,團名的由來是取自古時阿美族男 子結婚前,以木琴等工具,通告村人將有喜事舉辦,通報的歷程便叫做旮亙

(kaken)。由此可見其以傳統文化為出發的用心。其創團的目標是挖掘阿美族的生 活文化傳統並嘗試創作,並成為族人與外人了解阿美族傳統生活文化的銜接點,

使未來的阿美族新生代亦能以此為基,創造未來阿美族文化的新風貌。所以其訪

談阿美族老人的過程中,特別珍惜他們曾經擁有的美好的、糢糊的往日記憶。其 深刻感受到,如不是老人在上一代傳授生活技藝文化的過程中努力,如果不是老 人傳唱這些古老的歌謠,今天的阿美族人就失去傳統文化的印記與精神寄託。

而其最引筆者注意的是,他運用 1910 至 1930 年代出生的阿美族人童年時期 的部落生活印象為其創作元素,創作了兒童歌謠-Ina 的童年,也呈現了那個時代 的生活歷史。尤其他的作品中有些敘述性的故事歌曲,如:起床囉、蝌蚪、我升 一年級、換醃肉、阿公的風箏、愛唱歌的鄰居-蟋蟀、害羞的我、番石榴、壞日 本人、檳榔葉鞘、漢人過新年、走訪部落、阿美頌等,具備現實生活、族人情感、

政治、社會事件、族人期待等各方面的日常生活特性,也顯見他的創作特色是對

政治、社會事件、族人期待等各方面的日常生活特性,也顯見他的創作特色是對

在文檔中 民歌中的生活歷史 (頁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