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得與建議

在文檔中 民歌中的生活歷史 (頁 160-200)

筆者在這次採訪與論文寫作的歷程裡,有不少感觸,其一是感受到生活中的 可喜可愛之處,不是快速的現代生活方式下所可體驗,它必須在緩慢中不斷回味、

沉澱、再回味,才能夠提煉出真正的生活滋味,過去阿美族人的生活歷經種種巨 變,如今仍能不改對生活的細細品味,這是祖先給我們的生活智慧。其二是阿美 族的文化精神並未完全失落,其未脫傳統的生活方式,是阿美族族人在現代工業 化生活下,狹縫中求生存的精神力量來源,即使阿美族年祭的風貌已大異於往昔,

但筆者認為只要族人有身為阿美族人的自覺與共識,文化的生命就不會斷絕。

在建議方面,筆者在過程中也有很多想法,其一是面對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

我這一輩人要如何延續阿美族的文化傳統?教育是一個途徑,生活教育對阿美族 文化而言,更是最重要的教學技巧,這是吳之義給筆者最大的啟示。其二是面對 各界紀錄台灣原住民文化的方式,無法深中阿美族人的生活面貌與精髓,筆者以 為須由族人自己來做「原鄉人類學」,做自我文化的記錄工作者與實踐者,才能夠 擁有真正的自我族群文化歷史紀錄。其三是時間流逝得快,未來其實不遠,面對 下一代阿美族人對母文化生活的疑問,筆者以為吳之義的作品是一個很好的阿美 族歷史文化入口,可作為當今阿美族鄉土教育的文化教材,其作品能開拓下一代 對阿美族文化的視野,從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傳統生活技能的教導,到傳統生活 情意的感受,無所不包。筆者亦認為阿美族人的生活歌謠實無年齡層限制,有太 多的阿美族人在成長階段以吳之義的歌為伴,生活中的情意教育亦多從中擷取,

故其歌可謂為阿美族的童謠延續亦不為過。

筆者以為文化的存在繫於一群人的生活態度是否依循著過去的傳統精神,筆 者在吳之義的身上獲得許多,也一開眼界,這是筆者的畢生至福,此研究歷程也 可以是未來每一個阿美族人可循的借鏡模式。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書

王曾瑛,《重修鳳山縣誌》,台北:文成出版社,1983。

台灣省台東農田水利會,《台灣省台東農田水利會會誌》,台灣省台東農田水利 會,1990,。

石再添、鄧國雄,《東部海岸陸域資源調查及分析》,台灣省住都局市鄉規劃處,

1989。

何春蓀,《台灣地質概論》,中華民國經濟部,1975。

李玉芬、吳玉竹、趙仁方、陳國芳、施炳霖、沈淑敏,《成功鎮誌地理篇》,臺東 縣成功鎮:東縣成功鎮公所,2002。

阮昌銳,《大港口的阿美族》(上冊),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69。

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

孟祥瀚,《台東縣史開拓篇》,台東:台東縣政府,1997。

孟祥瀚,《台東縣史開拓篇》,台東:台東縣政府,1997。

孟祥瀚、王河盛,《成功鎮誌歷史篇》,臺東縣成功鎮:東縣成功鎮公所,2002。

林呈蓉,《牡丹社事件的真相》,台北:博揚出版社,2006。

林信來,《台灣阿美族民謠謠辭研究》,自行出版,1981。

施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上冊,宜蘭:宜蘭縣立 文化中心,1996。

施添福編纂,《關山鎮誌》,下冊,台東關山:關山鎮公所,2002。

施添福總編纂,《台東縣史.人物篇》,台東:台東縣政府,2001。

胡傳,《台東州採訪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夏黎明、林玉茹等,(氣候),《台東縣史地理篇》,台東:台東縣政府,1999。

夏獻綸,《台灣輿圖》,台北:大通書局影印台銀文叢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三輯,台北:故宮博物院,1978。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

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

Ben Highmore,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

,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

Fredric R. Jameson,王逢振主編,《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社,2004。

Ruth Benedict:Patterns of Culture(Houghton. Mifflin and Company,1934)《文 化模式》,黃道琳譯,台北:巨流圖書出版,1976。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 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

三、期刊論文

石再添,〈台灣東部花東海岸域的地形學計量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1977,頁 143-169。

石再添、鄧國雄、許民陽、楊貴三,〈台灣花東海岸海階的地形學研究〉,《師大 地理研究報告》,1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1988,頁 1-50。

宋聖榮、羅煥記,〈台灣東部海岸山脈火山岩及相關岩石之層序〉,《經濟部中央 地質調查所特刊》,4,中華民國經濟部,1990,頁 261-270。

李文良,〈林野整理事業與東台灣土地所有權之成立型態(1910-1925)〉,《東台 灣研究》,第2 期,1997.2,頁 179。

周明傑,〈蔡美雲歌曲呈現出的社會意涵〉,《原住民教育季刊》,36,2004,頁 65-92。

孟祥瀚,〈日治時期東台灣成廣澳的林野整理與土地調查〉,《東台灣研究》,8,中 華民國經濟部,2003,頁 59-92。

東部集會區各村落名稱見中村孝志著,許賢瑤、吳密察譯,<荷蘭時代台灣番社 戶口表>,《台灣風物》,44:1,1994,頁 197-234。

林玉茹,〈戰時經濟體制下台灣東部水產業的統制整合-東台灣水產會社的成 立〉,《台灣史研究》,6:1,,2000,頁 71、85-86。

林登炎譯,林清財校注,<大庄沿革手寫文獻解說與摘譯>,《台灣風物》,37:

4,1987,頁 107-123。

林道生,〈台灣阿美族民謠近百年的流變—馬關條約至今 1895~1995 以 10 首阿美 族民謠為例〉,《玉山神學院學報》,4,1998,頁 1-20。

施添福 ,〈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區為例〉,

《臺灣史研究》,8:1,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1,頁 1-37。

施添福,<清代台灣東部的族群遷移>,宜蘭:地方考古人員訓練班第二期課程 講義,1995,頁 109-112。

陳惠芬,〈從三角點檢測成果見到的台灣的地盤升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特刊》,3,中華民國經濟部,1984,頁 127-140。

四、日文書籍

井出季和太,《南進台灣史考》,東京:誠美書閣,1943。

田代安定,《台東縣豫察報文》,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1900。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台灣之部》,東京:富山房,1909。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誌》,下卷,日本:南天書局,1994。

伊能嘉矩,《理番志稿》,第一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察本屬,1918。

伊能嘉矩,《理番志稿》,第一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察本屬,1918。

筒井太郎,《東部台灣案內》,台東街:東部台灣協會,1932,頁 215-216。

五、西文部份

Andr`e Breton, Manifesto of Surrealism , 1924 ,reprinted in Breton(1972a). Fairs,

1851-1939, Manchster: Manch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8.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6.

Siegfried Giedion, 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

AContribution to Anonymous History ,

New York:Norton , 1969.

六、網路資料

(牡丹社事件)http://distance.shu.edu.tw/taiwan/ch16/ch16_sec05.htm, 2007.07.30

〈1721 台灣民族英雄朱一貴事件大命革〉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3/19.htm , 2007.07.30

〈滿清對朱一貴起義所得之統治理念〉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3/20.htm , 2007.07.30。

附錄 一 台灣地質分布圖

台灣地質分布圖

資料來源:何春蓀,《台灣地質概論》,頁17(改繪)

附錄 二 成功鎮位置圖

資料來源:《成功鎮行政區域圖》,1993,成功鎮公所,改繪

附錄 三 成功鎮等高線地形圖

資料來源:台東縣政府,《台東縣行政區域圖(十萬分之ㄧ)》,1996(編繪)

附錄 四 成功鎮海岸性質分布圖

資料來源:石再添、鄧國雄,《東部海岸陸域資源調查及分析》,台灣省住都局市鄉規劃處,1989 頁 12。

張崑雄、鄭明修,《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海洋生態及景觀資源之調查分析》,台灣省政府 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90,頁 5-6。

附錄 五 成功鎮河流分布圖

資料來源: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成功鎮:五萬分之ㄧ地形圖》,1973。

附錄 六 成功鎮海階分布圖

資料來源:石再添、鄧國雄、許民陽、楊貴三,〈台灣花東海岸海階的地形學研究〉,《師大地理研 究報告》,14 期,頁 21.23。

附錄 七 台東州清丈圖冊 成功地區的土地紀錄

成功地區的灌溉系統自清光緒 3 年(1877)便已完成都歷圳;鹽濱、新港、

小港圳於清光緒4 年(1878)完成;大濱、都威、美山、白守蓮、芝田、跋便、

叭翁翁等圳亦於清光緒8 年(1882)陸續完成。由於當時各圳是由當地阿美族人 引用各溪之溪水所興築,用以灌溉農田,但因河岸地勢陡峻,築圳全靠人力,又 無組織統治水利,故時常發生水利紛爭。再依胡傳《台東州採訪冊》引用袁聞柝

《開山日記》所言,在光緒4 年(1878)1 月曾給予成廣澳以南阿美族各設農具及 種子事,至光緒6 年(1880)6 月阿美族各社已有申請丈量升科者。

另在清代的《台東州清丈圖冊》的紀錄中,值得注意之ㄧ是清代對於東部地 區聚落的名稱,沿用西部的「堡」、「庄」稱謂,可見清廷有意藉此整理東部地區 土地使用狀況的機會,在東部建立漢人社會的堡庄系統。新舊地名之間,透露出 若干拓墾的情況,舊地名應為當初至該地拓墾的民眾對該地的稱呼,與其當地地 形、開拓者或與前來開墾者的原居地有關。圖冊中亦顯示著各地初闢的情況,各 庄耕地亦顯示為零星分布,耕地之間為荒蕪土地所隔開,但可想像的是此後漢人、

平埔族人不斷進入拓墾,與當地美族人接觸日多,土地亦持續開闢,逐漸形成帶 狀分布的情況。

清丈圖冊中值得注意之二是,成廣澳堡一共登錄了 450 筆土地資料,分屬 255 人所有,受登記人皆稱為墾戶,即擁有土地所有權與向政府繳納租賦的業主。此 說明了在清廷推行「開山撫番」政策後,開放漢人前來台灣東部拓墾,並確定漢 人在東部的土地所有權,保障其拓墾的利益與權利,對當地漢人社會的發展有相 當助益。但對阿美族人來說,無異遭受如同西部平埔族人所面臨的情況-生存空 間日漸狹小。

清丈圖冊中值得注意之三是漢人或平埔族的土地分佈情況,在空間分布上,

其呈現明顯集中的現象,即言在成廣澳地區,身為地方領袖或擁有地方經貿經濟 控制權者,多擁有大量土地。

清丈圖冊中值得注意之四是,阿美族人的土地分佈多分散於各庄。其大致為 麻荖漏偏西南的位置,尤以靠近山緣的烏漏、草林、武勘為一線,次為觀音、里

清丈圖冊中值得注意之四是,阿美族人的土地分佈多分散於各庄。其大致為 麻荖漏偏西南的位置,尤以靠近山緣的烏漏、草林、武勘為一線,次為觀音、里

在文檔中 民歌中的生活歷史 (頁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