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教在台灣的傳承 ——台灣佛教美術史(五)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佛教在台灣的傳承 ——台灣佛教美術史(五)"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佛教在台灣的傳承

——台灣佛教美術史(五)

陳清香

第第

第第五章五章五章五章 清代佛寺的建築遺構清代佛寺的建築遺構清代佛寺的建築遺構清代佛寺的建築遺構 早期的中國佛寺是沒有宗派的區

分,僧人所住的處所,稱為伽藍,小 型的道場別稱為蘭若或精舍。至於對 佛寺的稱呼,原是源於漢代招待外賓 的所在地—鴻臚寺,因此最初的佛 寺,幾乎是指外籍僧侶的住所。

當佛教在中國流傳數百年以後,

由於宗派的分衍,佛寺的名稱也逐漸 因宗派不同而有禪宗的禪寺,專修天 台宗的講寺、專修律宗的律寺,專修 密宗的密寺,專修淨土宗的淨寺等等 不同的稱呼,但由於中唐以下,諸宗 式微,禪宗獨盛,禪寺遍及天下,禪 宗在中原的沃土上滋長,吸收中原的 本土文化,其修行方式逐漸形成特有 的規制,表現在禪修人的衣食住行 中,尤其在禪寺建築上,堂塔殿宇兼 具,院落參次,形成規模宏偉的叢林 格局。

清代台灣佛寺建築可分的佈局與 風格,承襲自福建、廣東,而福建、

廣東較著名的佛寺,為福州西禪寺、

鼓山湧泉寺、莆田廣化寺、泉州開元 寺、延福寺、承天寺、漳州南山寺、

潮洲開元寺等。這些佛寺大都遵循中 國南方叢林制度,其佈局採中軸線左 右對稱為原則,大規模的叢林佛寺,

寺內殿宇包含七殿以上,而中軸線 上,往往是水池、山門、天王殿、彌 勒殿、大雄寶殿、法堂、祖師殿等。

殿宇與殿宇之間,以庭院間格,且形 成合院式樣,整體串連之,成為院落 虛實的空間佈局。

台灣或由於地狹人稠,佛寺的縱 深殿宇數,往往不易達到七殿之數,

今舉立寺較早,而具代表性的佛寺遺 例如下:

一一

一一、、、、台南法華寺台南法華寺台南法華寺 台南法華寺

明鄭時代為李茂春的故居,稱「夢 蝶園」,一度改稱「准提庵」,康熙二

十三年台灣知府蔣毓英集資建寺,更 名法華寺。范咸《台灣府志》曰:

法華寺即李茂春夢蝶處,後僧人鳩 眾改建法華寺,康熙四十七年鳳山 知縣宋永清建前殿一座,祀火神,

置鐘鼓二樓,前後曠地,徧蒔花果,

起茅亭于鼓樓之後,顏曰息機。退 食之暇,時憇息焉。

可知法華寺於康熙 47 年

(1672),鳳山知縣宋永清到任時,捐 款建祀火神的前殿,又置鐘鼓二樓,

今法華寺內尚存有一口銅鐘, 鐘上有 銘文曰:

法華寺常住

歲康熙癸巳年菊月旦 當代住持比丘照明募造

故知為康熙 52 年 8 月,當時住持 比丘照明募款鑄造了一口銅鐘,推測 此銅鐘最初應是懸於宋知縣所建的鐘 樓之上。

到了乾隆 29 年(1764)知府蔣允焄 再重建,於寺前鑿南湖,湖畔建有南 湖書院與半月樓,成為當時文人雅集 的所在地。

現存之法華寺,有三條軸線,中 軸為三進,即山門後為天王殿、大雄 寶殿、大士殿等。寺內庭院有磚製拱 門、石拱廊橋,橋上鵝頸椅,饒有情 趣。

天王殿內兩壁供四大天王,中奉 布袋和尚,背後為韋陀護法。

大雄寶殿供釋迦佛三尊,兩側共 有十尊菩薩護法,分別為:騎麒麟觀 音、騎獅文殊、騎象普賢、騎龍狗彌 勒、韋陀護法、騎天狗大勢至、騎角 慶寶檀華、騎孔財金鋼索、騎麒貪藥 王、密跡金剛天尊等。

大士殿前懸「圓通寶殿」匾,供 水月觀音、准提菩薩、文殊普賢菩薩、

十八羅漢等。

(2)

大雄寶殿左右兩側有武聖殿與火 神殿,大士殿兩旁為土地祠與聚賢 堂,於是整體佈局形成三條軸線,三 條橫線的佈局。而正中軸線的殿宇 間,另築亭宇以相連接,而亭宇兩側 則別築拱門,花木栽植其間,別有庭 院幽深的美感。

法華寺殿宇雖在 1945 年 3 月,大 戰中被炸毀,但民國 38 年起便陸續依 原貌重建。而三條軸線殿宇中的三座 前殿,正中前殿屋頂為兩坡懸山式 頂,頂覆紅瓦,正面凹巣式入口,屋 身左右兩側斜前方,另築八字牆。左 右兩軸線殿宇前殿則採層級較高的歇 山頂,,,,且屋頂覆金黃色琉璃瓦。雖然正 中前殿高度較高,但仍然形成兩旁側 較高貴華麗,而中央較樸素簡單的次 序顛倒現象。推測兩旁的前殿必是後 來再翻修者。

中央前殿前有八字牆,兩側前殿 前也有八字牆,牆上白壁上有民族薪 傳獎得主潘麗水所畫的禪祖師傳法的 事跡,以傳統水墨畫的筆法畫成,黑 白相映,不加色彩敷染,表現了禪門 返樸歸真的本色。潘麗水的畫作也表 現在大雄寶殿的後牆外壁,面對著亭 宇,雖有部份遮簷,但仍然有損毀處,

實應多加保護措施。

整體看法華寺的建築遺構,在布 局和殿宇的規模上,應是保留較多初 建時的原貌,尤其紅瓦覆頂,正脊垂 脊不加多餘飾物,正脊兩端起翹只是 微副,沒有西施脊。因此殿宇雖是重 建,卻呈現出清初閩南式佛寺的古樸 風華。 二

二二、、、、台南開元寺台南開元寺台南開元寺 台南開元寺

開元寺最早的前身是鄭經奉母的 官邸,稱「北園別館」。初建於永曆 34 年(1680)。

其後施琅引清兵攻台,鄭克塽投 降,明鄭政權結束。清廷領有台灣後,

於康熙 25 年(1686),初代分巡臺灣 兵備道周昌在此地結亭築室,復建 了”北園別館”的故址,成為別墅,

且題名曰”至徹”。康熙 29 年(1690)

改別館為佛剎,稱「海會寺」。 依高拱乾的《臺灣府志》〈卷九外 志〉海會寺條曰:

康熙二十九年建,在府治北六里 許,舊為鄭氏別館,蕩平之後,總 鎮王化行,臺廈道王效宗因其故 址,建為寺宇,佛像最勝,住僧雲 集焉。

在清廷派任來台的武官王化行與

王效宗的推動之下,建起了佛剎,在 當時必是頗具規模,不久又募緣鑄銅 鐘,此鐘今尚懸大雄寶殿,是為台灣 第一古鐘。

到了乾隆 15 年(1750),曾改名為 海靖寺,當時供奉的佛像為釋迦佛,

並陪祀鄭成功神位。

到了乾隆 42 年(1777),在知府 蔣元樞的推動下,將中軸線上的大主 殿,即三川殿、彌勒殿、大雄寶殿、

大士殿等予以奠定下來,另外還興建 了左右廂房。此後開元寺雖經清代中 晚期以下的幾度重修,但大抵還是維 持蔣元樞的舊規模,當時修建完成尚 留下一塊「重修海會寺圖碑」,碑中石 刻記下了當時的建築佈局圖。

依此圖碑得知,當時的開元寺是 沿襲著明清時代傳統禪寺的縱軸式佈 局,,,,除了中軸四進外,在第一進山門前 立有旗杆,第二進彌勒殿左右亦有文 昌帝君殿及東岳殿,第四進大士殿左 側有箭亭,右側有官廳、廂房部分左 立鍾樓、十王殿等,右立鼓樓、註生 祠、土地祠等。

海會寺之名,在乾隆嘉慶之間,

幾度易名,而咸豐九年起正式定名 曰:「開元寺」其後沿用之。而在佛寺 之內,附設官廳,以及文昌、東岳、

註生、土地等諸神,應是因此寺初建 時是即由地方官吏主導,也符和了閩 南地方的習俗。

今日所見的開元寺,中軸線主要 建物為山門、哼哈殿、彌勒殿、大雄 寶殿、大士殿等。次軸線上,有配殿 及左右廂房,其中右側廂房,最後一 間為禪堂,又稱祖師殿,應為乾隆 42 年所增建的土地祠所更祀。寺後有寶 塔。是一規模宏大的叢林佛寺。

開元寺的寺宇雖歷經多次重修整 建,今日殿宇,雖大部份為戰後初期 重建或整修,但仍保持樸實外觀,幾 座中軸線上的主殿,除山門、大士殿 為較後期增建者外,其他三座,均為 單層單簷兩坡式屋脊,屋頂呈三川脊 式,屋脊平直,脊上飾物不多,正脊 不加高,兩端起翹弧度不大。屋頂覆 紅瓦而非琉璃瓦,古樸大方。殿宇屋 身凹巢形的入口、沒有石刻蟠龍的廊 柱,屋身立面六角或圓形的門框,充 滿了早期閩南式的建築語彙。

三 三三

三、、、、白河大仙寺白河大仙寺白河大仙寺白河大仙寺

大仙寺舊稱大仙岩,或火山大仙 岩,其座落地位於今台南縣白河鎮仙 草里,是台南縣的北端,此地在明鄭

(3)

時代屬天興縣(州)的範圍,清初為 台灣府諸羅縣所轄。

范咸在乾隆十二年(1747 年)所 完成的台灣府志,便載有:

大山岩,創建不知何年,嚴極峻聳,

頂圓平廣,可數畝,僧舍在焉,寒 花古木,遍列堦前,烟景溪山,俱 來目下。

大仙寺創建於康熙四十年,最早 的大殿位於今日的大山門前竹林間,

是第二代住持鶴齡所募款修建,時在 乾隆十二年(1747)。其後迭經修建,

較決定性一次是嘉慶十四年(1809)

太子太保王得祿將大殿遷建於今址。

以後又經多次的募捐修繕。而至於現 今大殿最後一次的大整修是由龍華齋 教的廖炭居士和住持德融禪師共同策 劃募款,廖炭曾考察日本的佛寺,獲 當局的許可才興工督造。

今日的大仙寺,共有重要建物二 十餘棟,中軸線上的建物,分別為外 山門、內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

三寶殿等。這些殿宇中,大雄寶殿是 日治中期,在清代建物既有基礎上,

加以改修,尤其屋頂原有燕尾起翹的 閩南式樣,改成了平直正脊屋頂的北 式樣,其他的殿宇則均在清代建物的 基處上,戰後重建,式樣也改變。其 中內山門集弧形彎曲變化豐富的線條 與詩畫於一爐,觀音殿與三寶殿都把 現代的佛教圖像語彙,裝飾在殿宇四 週。以單體建物觀之,那已是遠離了 清初的臺灣佛寺風格。但就整體佛寺 布局觀之,殿宇間距較長,殿宇眾多 而結構壯闊,仍然遺有傳統叢林佛寺 的恢弘氣勢。

四 四 四

四、、、、鹿港龍山寺鹿港龍山寺鹿港龍山寺 鹿港龍山寺

相傳創建於明末永曆年間(1646-- -1661),有泉州移民(或稱苦行僧肇 善),自安海龍山寺迎請觀音菩薩像,

至鹿港舊街仔(今大有街),結茅為 寺,是為龍山寺的初始。至於文獻所 載,則建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依

《彰化縣志》卷五〈祀典志〉:

龍山寺前大殿祀觀音佛祖,後祀北 極上帝,在鹿港,乾隆五十一年泉 州士民公建。

又依「重修龍山寺記」碑所載:

乾隆丙午都閫府陳君邦光,始偕其 郡人,改建今地,林君祖振嵩、許 君樂三實經營之。

可知是由泉州的武官都閫府陳邦 光的倡議,七郡人的響應,將寺遷成,

又得郊商日茂行林振嵩及許樂三的實

際經營,才將寺蓋成。

乾隆之後,嘉慶 3 年有修茸紀 錄,道光 9 年至 11 年(1829---1831)間 又一次大修,大修後已是三進二院,

並具備了山門、五門殿、戲臺、正殿、

後殿等院落。而今貌為道光咸豐年間 所建基楚,為清初與清中葉的混合風 格。

主要軸線上建物為:山門、前殿、

戲臺、拜殿、大殿、後殿等。山門屋 頂為重簷歇山式,正面三開間,進深 三開間,內側四圓木柱外側八方木 柱,計十二木柱,若加牆內二石柱,

則共十四根,使用減柱法與移柱法,

構造奇巧,是建築史上少見的山門外 貌。

前殿即天王殿,又稱三川殿或五 門殿,屋頂為三川脊,正脊兩端為燕 尾起翹,加次間、稍間與龍虎翼廊屋 頂,共三對起翹屋脊。殿身面寬正中 五開間,加兩側共七開間。左右兩側 另築八字牆。殿內雖無供奉大形立即 體四天王像,但次間門扉彩繪門神為 四大天王,翼廊牆堵也石刻浮雕四大 天王,符合了天王殿的殿格。此殿門 前兩根蟠龍石柱,名曰翻天覆地,兩 稍間上端牆堵上的木質透雕刻蟠螭文 等,均極具特色。前殿緊接的戲亭,

屋頂為「斷簷升箭口」式,亭內藻井 八角結網,十分華麗稀有。

戲亭向前為拜亭,拜亭三開間,

屋頂捲棚式,簷前八根柱,與大殿相 連。簷柱有咸豐二年的楹聯落款。

大殿重簷歇山頂,正脊飾以雙龍 護塔。面寬五開間,兩旁以八卦門連 接兩廂廊,殿宇高聳,近 12 公尺,共 用四十柱,加佛龕前二柱及拜亭八 柱,共五十柱。殿身十一棟架,架內 三通五瓜。從簷柱落款及屋瓦鈐印,

得知大殿為清道光年間的格局。

鹿港龍山寺,殿宇高廣,造形多 具變化,集所有臺灣寺廟屋頂之大 成,格局宏偉壯觀,是由從傳統叢林 佛寺演化下,代表清代中期的臺灣佛 寺典型。

臺灣在清代中期以前所創建具規 模的佛寺,遺例尚多,但多數均經後 世改建,難窺舊貌。以上所舉四例者,

雖也歷經累代重修,但至少還可補捉 到一絲絲清初叢林佛寺的餘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大致說來,以唐末五代為分界,中國佛教歷史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一千餘年,是從佛教傳入

並且,今年五月,集結有志之士,於台北府開設大日本台灣

  著有《台灣佛教一百年》、《重讀 台灣佛教—戰後台灣佛教(正、續 篇)》、《台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台 灣佛教史論》、《中國佛教會在台灣—.

李轂摩先生與佛教的淵源亦深,早在民國四十九年,南亭老和尚至台中佛教

印順 2

大雄寶殿外觀三簷歇山頂(圖二),面寬七間,進深五間,殿高三十三

倚坐岩石的觀音像,其背景往往以翠 竹清流為伴,以符合《華嚴經》 〈入法界 品〉所載善才童子五十三的故事情節,甚 至又加一隻鸚鵡或棲息林間,或飛翔雲間

薄植園林冷澹香, 也應伴薤頌琴堂, 昇 平無愧萬鐘養, 喫得根來百事康, 耐得 霜寒分清(按,漏一字) ,不施脂粉本天 成, 寫來別具悠閒味, 如水相交無限 情。 丙午迎春日畫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