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移民的身影—試論《偶然生為亞裔人》的身份認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移民的身影—試論《偶然生為亞裔人》的身份認同"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移民的身影:試論〈偶然生為亞裔人〉的身份認同. 我們都是發明家。我們從片段的故事裡把自己拼湊起來。 劉柏川〈偶然生為亞裔人}. 1. 一、目 u 再. 二十一世紀的地球村,族群遷移與混雜現象紛紛出現,因外界力量或自我選 擇移居世界各地的移民,面對新環境,接觸不同族群和不同文化,不可避免引發. 文化碰撞與衝突,文化的差異總會出現「我是誰?」的身分認同問題,每一個「我 是誰?」問題正敘述一個歷史文化故事。亞裔美國文學學者兼作家林玉玲教授(Dr.. Shirley Geok-lin Lim)曾在訪談中表示:人的外表是無法改變、無法掩飾的。在美 國,白人等於美國人,美國人等於白人。不管走到哪裡,別人總是想問她的出身, 「你從哪裡來?」他們不是間來自洛杉磯或紐奧爾良或紐約﹔他們真正間的是, 從美國以外的哪一個地方來的,「你到輯是哪裡來?」但是這種對話不會發生在白. 種美國人身上2 。不僅在美國如此,很多住在歐洲的非白種人也經常遇到這樣的 典型對話。移居荷蘭多年的華裔印尼學者 IenAng3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你從哪 裡來?」「荷蘭」「喔,不。你真的從什麼地方來?」 IenAr璋的標準答案是:「我. 在印尼出身,但我的祖先是從中國來的。」 4這些事件說明了移民們不管多麼努 力,想要徹底融入主流社會裡是困難的。對於主流或強勢主體而言,並不存有認 同的問題﹔而對身份認同焦慮的是處在邊緣的弱勢群體和少數族群。. 當今移民是普遍的現象,移民、弱勢族群、文化差異己是全球性現象。移民 身份認同並不是簡單的,只有「你從哪裡來」或「我是誰」的表層問題,其多變. 性與複雜性越來越突出。斯圖亞特﹒霍爾 Stuart Hall 認為身分「認同不是建立在 固定的事物上,而是建立在一個不斷變動的過程當中,不是『我們是誰』或『我. 們來自哪裡』的問題,而是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被如何描述以及我們如何. l 劉柏)︱︱〈偶然生為亞洲人〉尹萍譯,台北:天下遠見, 2000 年 1 月, P.銜。 2林玉玲教授來自馬來西亞麻六甲的一個小鎮。一九六九年赴美深造。現定居加州,為加州大學 聖塔芭芭拉分校女性研究及英文系專任教授。資料來源:(林玉玲訪談錄)主訪人:張瓊惠,翻 譯:周薇,時間: 1999.1.11-13 和 2000.8.24 ,地點: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此篇訪談錄收錄於〈中. 外文學} 29:11=347 ,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2001 年 4 月, P.212-239 ° 3 Ien Ang, Professor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Cultur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Ien Ang born ( 1954) in Java, and educated in The Netherlands.Data from :. http://www.uws.edu.au/centre_for_cultur址_research/ccr均已ople/researchers/professor_ien_a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且en_Ang. 4 洪怡安 (lenAng) (不會說中國話論散居族裔之身分認同與後現代之種族性〉施以明譯,〈中 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七期 21:7=247. ' 1992 年 12 月, R兒。 1.

(2) 描述自己,所以認同是透過描述來構成的」 0 5他認為身分是缺之透明度的,它受. 限於歷史、文化與權力的運作6 。全球化時代,幾乎所有人處在多元文化中,沒 有人可能生活在同質性的單一文化語境下,認同的對象與事物不再是凝固不變. 的。在社會多元論述下,劉柏川在〈偶然生為亞裔人〉一文中,占發言位置的「我」. 貫穿其中追尋「我是誰?」’隨著時空的轉變,「我是誰?」交織著文化、種族、 膚色不斷質疑辨證’而產生不同的身分敘事。 在前人研究中,學者開一心在(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 人» 7一文中,透過記憶回溯敘事場景城郊的白人高級社區與城中亞裔陰暗聚 落,在敘事中凸顯美國社會的空間沿著性別、階級、種族分界而區隔的現實。從 記述特殊空間(如中國城)的經歷過程,檢視作家的身分認同。另一篇發表於. 2002 年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自我探尋的歷程:劉柏; r r {偶然 成為亞裔人〉中的多元文化觀卜作者劉盈谷以歷史角度回顧「亞裔」一詞的歷. 史脈絡,分析美國自 1990 年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以來 ,劉柏川個人的自我 的認同與亞裔認同辯證’指出劉柏川反對「亞裔」的緣由,並分析以劉柏; r r 「全 文化」的角度看待美國境內各族群的文化特色,還有劉柏川如何在偶然的事件中. 成為亞裔美國人。本文筆者欲探討劉柏川在〈偶然生為亞裔人〉一文 中的身份認. 同,開一心教授分析文本中的空間敘述,透過語文再現承載歷史文化的空間意 象,檢視〈偶然成為亞裔人〉作者劉柏川的身分認同,筆者認為固然一個地方或 是一個空間意象與其他地方或空間的差異,可以形構認同的屬性,但是置身在混 雜多變的後現代空間,其屬性認同不只是單純、本質性的認同,因為身分是流動. 的,隨時在變動的,它混雜著種族與族群、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未來。劉盈谷的 論文中指出劉柏川不認同「亞裔美國人」這個身份,認為以種族為基礎的亞裔,. 會促使種族意識高漲,延緩美國社會同化,影響美國社會的和諧,筆者以為隨著. 全球化發展和跨國婚姻,移民可以跨國認同多重選擇,無論是「華人」、「美國人」 「亞裔」的身分部可以同時存在不抵觸,故筆者從華人移民的歷史脈絡、華人特 質與全球化視角,透過作者被如何描述以及如何描述自己的敘事中,呈現發言的 立場,建構他的身分認同。. 二、從「落葉歸根」到「落葉生根」的認同 早期在中國出生第一代移民的華人,而且輩世世代代在土壤中耕讀田園,農 業故土種下「落葉歸根」的情結,祖國就是他們的「根」。即使因經濟關係,離. 5 Stuart Hall" Who Needs ‘Identity’?” 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ed. Stuart Hall and Paul du Gay,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1996 ' p.4 o 引自郝譽翔(我是誰?!:論八 0 年代台灣小說中的. 政治迷惘〉〈中外文學} 26 卷 12 期, 1998 ,頁 150-170 。. 6斯圖亞特﹒霍爾( Stuart. Hall ) ' (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年 9 月,頁 208 。. 7 開一心(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人〉〉〈中外文學} p.155-187 。. 2. 33:12=396 ' 2005 年 5 月,.

(3) 開祖國暫時前往他國打拚,最終還是希望回歸故里。華人跨越太平洋,來到美國, 捨棄了祖國的生活與語言,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即使擁有美國國籍,仍自覺是. 「獨在異鄉為異客」8的「客人」。對他們而言,「你從哪裡來」9(吉洛伊( Paul Gilroy) 的話)要比「你在哪裡」來得重要,因為「你從哪裡來」是他們心靈歸依的地方, 他們的民族情感歸屬是祖國的。 在美國接受教育的第二代,再也不可能擁有父祖輩的故園鄉土情懷,從小接 受美國同化教育,語言習慣漸漸偏離父祖輩,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陌生,成為黃皮. 白心的「香蕉人」 o 站在美國這塊土地上生活,國籍屬於美國,他們不再是匆匆. 過客,多數人願意或必須接受連根拔起移植異國的事實,這兒才是他們的家園。. 對他們而言,「你在哪裡」取代「你從哪裡來」’成為他們身心寄託之所在。 1日文 化認同自然從「落葉歸根」轉變為「落葉生根」’身分上也從「客人」變成「主 人」 0 雖然這些第二代華人在國籍上已是當地人,憑著勤奮與智慧也獲得不錯的. 社會地位﹔ 但面對美國強勢文化也會有缺之主體性的焦慮,缺乏作為 「主人」的 安全感。他們渴望成為真正的當地人,認同當地文化與政治,以便融入主流社會。. 二00八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錢永健11是華裔的第二代,當許多 中國記者問 他:「你是中 國人口馬」、「會不會說中文」的問題時,錢永健用英語回答: 「不會說」’. 「我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我不是中國科學家」 12 。他說,他是美國公民,從小 就不想當中國人,不吃中國菜,不學中國話,小時不想聽父母的話,家裡希望他. 學中文,他都藉口逃避﹔長大後,父母希望他娶中國人為妻,他也不從。他說, 血統出身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分,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必出於一個開放的社會,多. 元包容的價值是關鍵13 。另外,從華裔美籍作家湯亭亭〈女鬥士〉中描述自己成 長過程所遭逢的文化困境,看出她認同自己就是美國人,而且湯亭亭定義自我 時,強調去掉連字號的美國人,也就是說,認為自己是“ Chinese American,,’(身. 分主要是美國人,華裔只是形容他們祖先從何而來),兼顧了歷史淵源和現實情 境,而不是“ Chinese-American’,. Chinese". (中美所佔的比例各半),更不是“American. (美國華人) 14 。對於華人來說,這樣的態度或許讓人失望,因為我們喜. 歡把所有華裔歸在一個大家庭中。錢永健不學中文不吃中國菜,拒絕中國文化身 8出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首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 高處,遍插茱頁少一人。」 9. Virinder S. Kalra,Raminder Kaur,Jolm Hutnyk 作﹔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韋伯文化, 2008. 年 1 月, R的。. 10洪怡安( lenAng )作(不會說中國話論散居族裔之身分認同與後現代之種族性〉施以明譯〈中 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七期 21:7=247 , 1992 年 12 月, p兒。. II 錢永健教授 1952 年生於美國紐約,他的堂叔係擁有「中國飛彈之父」稱譽的錢學森教授,父 親錢學業先生則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機械工程師。 1972 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化學及物理學學 士學位, 1977 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電子報. http :.//newsletter. sinica. edu. tw/news/read news. php ?1世d=4288 12張茂森(得獎了中國捨沾光/錢永健:我不是中國科學家〉〈自由電子報} 2008 年 10 月 10 日 o. http://www.li bertytimes .com. tw /2008/new Ioctl 1 O/today-in t2 .h tm 13朱立群(錢學森娃兒不學中國話)〈中國時報} 2009.12.12 , http://n.yam.com/chinatimes/healthy/200912/2009121283647 4 .html 14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台北:麥田, 2000 年 9 月, P173 。. 3.

(4) 分認同﹔而湯亭亭強調自己美國人身分,這兩位學者的父輩都來自中國大陸,筆 者認為他們或許因為傾向美國自由人權、民主法治的政治認同,以致否認自由人. 權尚待努力的中國身分吧!. 〈偶然成為亞裔人〉作者劉柏;rr 卅生在美國, 1993 年應邀到內宮,為克林 頓總統撰寫演講稿。 1999 年獲得哈佛法學博士後又應邀到白宮擔任內政委員會. 副主委,同時也是總統的國內政策副顧問 1人他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是最接近白 宮政策核心的華裔人士。劉柏川說:「我是在同化氣氛裡長大,自小便認定這地. 方是我的。」 16對移民華人的第二代而言,美國是他們的家,已不如父輩對家鄉 故園深深眷戀,就像劉柏川說的典型的移民故事裡,第一代總是念念不忘祖國,. 第二代卻棄之如敝屜 o 劉柏; r r 「遲疑不肯以全心的感情擁抱『祖國』 0 」( P.135). 他毫無保留地宣示他的身分認同:「我是在中國優勢時代的華裔美國人」( P.119) 他認為自己不是華人,而是華裔美國人。當劉柏川第二次回中國時,他認為自己 沒有「想像 中移民之子應該會有的『歸鄉』激情」( P.135 ),也沒有出現回到. 同胞中的那份感動。他分析自己也許「我漫遊中國時覺得自己是美國人」 (P.136 )。 長期深受美國文化的黑陶的華裔第二代,美國的方式、環境與價值. 觀,已把他們形塑成白人文化的追隨者。 在第一代華人移民身上,中華文化認同是根深蒂固,是與生俱來的歷史文化 根源,當移民捨棄了回歸故里的意願’決定在美國永遠定居,從無根飄零轉為落. 地生根之後,就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美國化來適應新生活﹔而他們的下一代則成為. 典型的 ABC (在美國出生的華人)。這些華裔第二代一方面拒絕做「華人」,但內. 心深處又十分清楚自己並不被西方人視作「自己人」﹔外在的「黃皮膚黑眼睛」’ 和內在的傳統意識,讓他們的西方思維模式不認同父輩的傳統文化,無可避免地. 出現了文化觀念差異的代溝17 '兩代人在政治和文化認同方面出現差異和衝突, 容易引起了他們在主流強勢文化下的邊緣感受,這種邊緣疏離感產生身份認同的. 困惑。錢永健、湯亭亭和劉柏川身分認同的宣告,說明了華人移民的第二代從落 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歷程。他們的坦誠態度,代表了部分華裔的觀點,或許值得. 華人深思。. 三、華人的同化 據大英百科全書定義,「同化」( Assimilation )是指民族傳統不同的個人或. 群體被融入社會上古支配地位的文化的過程。 18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美國也是 15劉柏川〈誰為我鼓掌〉張定綺譯,台北:天下遠見, 2006 年 4 月 5 日,作者簡介。. 16劉柏)︱︱〈偶然生為亞洲人〉尹萍譯,台北:天下遠見, 2000 年 1 月, P.37 ° 以下本書出現的引 文僅標示頁數。 17§午1良光先生指出﹔有一類偏見是在美國的華人因為火化傳承之故而不得不使之緩和的。這就是. 代溝的問題。代溝的兩種表現方式就是把年老和落伍畫上等號,把年輕和反叛、疏離、無疑的進 步、全然的理想主義畫上等號。參見許股光〈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單德興譯,臺北市:. 南天, 1997 年 1 月, P.147 。. 18大英百科全書線上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04785&db=big5如=%A6%50%A4%C6 。 4.

(5) 一個將移民及其下一代融入美國社會與文化的國家。據僑委會文獻〈同化理論、. 人力資源理論與旅美華人社會經濟背景之分析〉研究指出:第二代移民是在美國 主流社會中受教育成長的,其同化的程度比第一代移民為高。美國是一個著重知 識的國家,移民的教育水準不僅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重要憑藉,教育丈憑的本身. 也可提高移民的社會地位,增進不同人種間的了解,從而打破種族間的藩籬,縮. 短移民與主流社會間的距離,增進移民的社會融合度。 1 9賽繆爾﹒杭廷頓( Samuel. Huntington)也提出同樣論點:一九六五年之後的移民團體同化程度與移民在來到 美國前的教育背景與職業,或許比起其他因素的相關性還要高。 20. 早期華人憑著積極開創的堅毅精神,再加上認真勤奮的特質,使華人都有優. 異的表現,以從事工、商業者最多。第二次大戰後隨著各國移民法案的修改,大 批有專業技術的華人移民世界各地。近年來,新一代華裔子弟及新移民由於教育 水準提高,在科技、學術專業領域有優異表現,且多能融入當地社會,提升了在. 美國之政治 、社經地位。 21 就以美國來說,美國人口普查局公佈的 2007 年社區 普查報告, 華裔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明顯高於美國平均水準。在 25 歲以上人群中, 華裔獲得本科學歷的占 25.9% ,碩士或以上學歷占 25.7% ,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口比例超過 50% ﹔而美國全國人口中具有本科學歷的只有 17.4% ,碩士以上學歷. 僅有 10.1% ,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不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2007 年全美華人家庭 (Household)全年收入是 6 萬 6118 美元,高於全美平均 5 萬零 740 美元的水準,白. 人為 5 萬 9 千美元,拉美裔約 3 萬 9 千美元,黑人 3 萬 3 千美元。 22 在文教科技 界中,華人更顯示出實力。現在的華裔美國人在美國的政治、法律、科技、文化、 商業等領域裡都有的傑出表現。年輕一代的華人若要發展自我潛能,勢必要突破. 父輩身分的限定,跳出華人封閉的思維,提升自己的社會政治地位。因此融入當 地主流社會是華人發展的必然趨勢,與其被動異化,不如主動同化。作者劉柏川 就是最佳例子。 劉柏川是在父母營造同化氛圍中長大,自小便認定這地方是他的,他不覺得. 自己的華人生活與美國生活中間有任何裂縫( P.37-39 ),他完全融入當地生活。 但是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意識到膚色、文化的差異,發現自己與同儕間的不同 對他不利。在那個「同質化」被認為是最高美德的成長階段,他不願自己格格不. 入,他不願自己「像留長辮子的傅滿洲那樣突出怪異」( P.42 ),或「像長了綠角. 的怪獸」’成了「社交的外邦人」( P.44 ),他以對抗亞裔刻板印象作為防禦策略, 以事實扭轉一般人對亞裔不良印象:劉柏川強迫自己的頭髮服貼,不再顯出「華. 人髮型」( P.41 ),在洋人同學家過夜或吃晚餐,小心敬謹地觀察、學習美國式禮 19王德育(同化理論、人力資源理論與旅美華人社會經濟背景之分析),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http://www.ocac.gov.tw/public/dep3topicpublic.asp?selno=2562&no=2562 。 2010 年 3 月 26 日瀏覽。. 2日賽繆爾﹒杭廷頓〈誰是美國人一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台北:左岸文化, 2008 年 12 月, p.l 抖。. 21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 http://www.gio.gov.tw/info/95roc/context/Ch04/040902.htm. 0. 2010 年 3 月 2. 日瀏覽。. 22 中國新聞網(美國華人達 354 萬教育水平高跨族裔通婚普遍> 2008.9.25 報導,. http://news.sina.eom.hk/cgi-bin/nw/show .cgi/121/111/884093/1.html 5.

(6) 儀,除了擅長數學與科學,並又多修歷史與政治課程,主編校刊、參加交響樂團、 贏得科學競賽、參加海軍陸戰隊軍官培訓,全方位發展作全才全能的通人,加入. 主流團體( P.44-50 )。努力學習上流社會文化修養( P.52 )如此苦心經營,己交換. 華人面貌,撕掉華人標籤,強烈企圖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但仍感受到膚色與階級 的差異。 在七年級的時候,他還是遭遇過種族歧視的場面,坐校車被去紙團、被辱罵. 為「清佬」( Chink) ( P.46 )幸好,白人朋友替他解圍,幫他維護了人的「尊嚴」。 他為了融入主流社會,極力磨除與美國文化的相異處,用心克服「與眾不同」的 困境與難題。例如華人有著「繁丈耨節」’美國人也有各種不同的禮儀,少年柏 川不會說「請」、「我可不可以」和「謝謝」的場面話,他也不懂得「寫謝卡」’. 以致遭朋友父母誤會,因為華人的家庭用不著如此客套拘謹( P.44 )﹔更擔心人 家叫他飯前「說禱詞」’因為家裡並不篤信宗教( P.45 ),如果,不想與「眾」不 同,他得努力學習美國文化。青春期他認同某一種人「他們多半是白 的,受過良. 好教育,富有 , 出入漂亮場所。. 在乎的是他們的評斷。 」( P. 46 ) ,劉柏川認. 為同化的本能是磨除相異處,以期成為無髮色、無膚色、無血統的世界大同。 悍的 9 )他跨越不同文化的差異,參加各種活動努力扮演社會角色, 期待加入 與歸屬,就是希望得到主流文化接納與認同。. 劉柏川努力爭取成就擠進領導階層、學習上層中產階級與激進份子保持距 離,他承認「我已經同化。我是主流。」(P.36)。對劉柏川而言,他的「同化」. 是受到父母的衷心支持,因為他們希望兒子在美國生活暢通無阻,他是在同化氣. 氛裡長大,他認同這塊土地上的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理念23 。劉柏川能夠樂於同 化,進入主流,其來有白,因為劉柏川父母五0年代高中畢業自台灣來美留學, 懷抱著對美國生活的好感而來的(盯 6 ),在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自然交會、接 觸之後,自由選擇留下,而且入境隨俗,舉凡語言、習俗、教育、娛樂,樣樣融 入當地生活。美國民族理論家高登指出,美國的外來移民在實現根本性的社會結. 構同化之前,常常首先完成文化同化即從語言、衣著飲食等方面像美國人24 。例 如,他父親擅常美式俗語「像熱心的收藏家似的,很快學會術語,但俗語」’學. 美國土語「很能欣賞挖苦話與鄉村幽默」( P.13 )﹔他父母在教堂結婚以英語盟誓,. 不焚香,不拜祖先,不採用中國傳統式禮儀( P.12 )﹔他們選擇住在郊區外圍安 靜的社區,而不是中國城,會主辦鄰里聚會(白人社區)談笑風生周旋賓客,處 於弱勢會據理力爭甚至不講情面( P.20 ),不像一般華人在白人面前拘謹沉默﹔. 他們也沒有像其他華人父母強逼兒女上進,上中文學校﹔而是像美國人一樣,要 求兒女做個好小孩就好,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自由,去選擇他們所遇到的任何文 化,( P37 )。柏川父母營造民主寬容的家庭氣氛,支持尊重孩子的抉擇,讓柏川. 23杭廷頓認為美國信念的原則. 自由、平等、民主、公民權、不歧視、法治即是如何組織社會. 的標誌。賽繆爾﹒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 {誰是美國人一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 台北:左岸文化, 2008 年 12 月, p.335 。. 24董娣(亞裔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信陽師范學院學報〉第 21 卷第 3 期 P.98-101 , 2001 年 7 月, P.99 。. 6.

(7) 在美國生活暢通無阻,得以自由發展天賦,使他在同化的氛圍中融入主流社會,. 認同自己的美國人「身分」。 從劉柏川的例子可以看出移民的第二代為了融入美國白人的主流社會,試圖 擺脫傳統文化心理的羈絆,然而卻舉步維艱 o 湯亭亭在〈女鬥士〉一書中明白揭 示她意識深處的認同障礙:「就算到了現在,中國還在我的腳上纏了雙層的裹腳. 布。」 25 ﹔劉柏川也說:「種族認同有時像腳鑽于銬,但它並不僅是一種束縛。」 (P.52 )傳統文化如影隨形隨著他們置身西方價值的思維中,「身分」之不同, 有時讓他們陷入認同的迷思。. 學者劉紹銘在研究美國的華人文學時,認為傳統文化因子,具體呈現在唐人. 街的意識型態裡,他指出:「唐人街不僅是一個地區,而且是一種心態。」 26老 一代海外華人普遍沒有文化,貧窮、落後、愚昧,備受當地社會的排斥,唯有在. 「唐人街」、「中國城」才獲得「心理安全感」,他們一輩子生活在其中。這些華 人社區,提供新移民生活上的方便和精神上的安全感,而且延續中華傳統文化, 凝聚海外華人的向心力與團結。但從另一方面看,它將華人限制、封閉在自己的 圈子裡,制約著他們融入當地的社會,這些都不利於華人在主流社會 中發展與開 拓。. 劉柏川筆下的中國城是落後、髒亂、廉價的地方,十二歲時全家到中國城採 購中國東西,要隨時緊張戒備街上的小混混,要小心注意人行道上的汙水. ( P.104 ),買完物品急忙回家即使遇到外婆也只逗留一會兒,不想久留,立即離 開髒亂落後讓人緊張的中國城,一心只想回到舒適自在的安全小窩。中國城是他. 開始區別我的世界與他們的世界。( P.106 )由此可以看見移民第二代覺得在非華 人社會中要比在保守隔絕的唐人街裡更加自由自在,在中國城戰戰兢兢如臨大敵 的心態,彰顯自己對華人負面印象的排斥與不認同。而且他描述自己,在郊區長. 大、講一口完美無腔的英語、吃青菜沙拉、聽美國廣播節目、娶白不重女人、很少 「有色的」好朋友(盯 3-34 ),他的青少年生活經驗幾乎都是要擺脫華人標籤, 隔絕社會對華人負面印象,最終目的融入美國式生活,得到主流欣然接納,同化 於美國社會。. 從劉柏川描述自己的美國式生活點滴,窺見大部分新一代華裔接受美國社會 的價值與文化,其語言、衣著、飲食等方面美國化,成功融入美國社會。固然同. 化融入於主流社會提升他們的社經地位。然而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發展促使這些 菁英提高對國際事務的高度參與,加上族群意識抬頭推崇多元文化,同化不再只. 是「美國化」一個單一選項,同化可以跨國界或是多重選擇的其他形式進行。華 人或其他移民融入美國社會,也可以同時發展肯定認同他們族裔歷史文化。也就 是他們擁有斯圖亞特﹒霍爾所謂的兩種「文化身份」立場。. 四、華人的「身份」與特質 25 湯亭亭,〈女鬥士卜景翔譯,台北:林白, 1977 年 2 月, P.61 ° 26 劉紹銘,〈渺渺唐山卜台北:九歌, 1983 年, P.60 。. 7.

(8) 文化研究學者斯圖亞特﹒霍爾( Stuart Hall)對「文化身份」(. Cultrue identity ). 看法有兩種,第一種「文化身份」定義為:. 一種共有的文化,集體的「一個真正的自我」......反映共同的歷史經驗和 共有的文化符碼,這種經驗和符碼作為「一個民族」的我們提供在實際歷史. 變幻莫測的分化和沉浮之下的一個穩定、不變和連續的指涉和意義框架。 27. 第一種立場的文化身分是指在民族歷史傳統中獲得固定源頭,亦即帶有民 族印記的文化本質特徵。然而這樣具有民族傳統文化的本源身分卻因自願或被迫. 選擇離開祖國移居他國,成為移民社群,移民隨著新環境新文化的衝擊,必然無 法回歸原有的、固定的本源身分,就必須重新定位文化身分,也就是從斯圖亞特﹒. 霍爾第二種文化身分的立場去思考: 文化身 ?既是「存在」又是「變化」的問題。它屬於過去 也 同樣屬於未來。 它不是 已經存在的、超越時間、地點、歷史和文化的東西。.. .. .. 它們也經歷 了不斷 的變化。它們決不是永恆地固定在某一本質化的過去,而 是屈從於歷. 史、文 化和權力的不斷「嘻戲」。 28. 身分和認同不僅只是關乎血緣,更是社會和文化作用的結果,身份是一種不. 斷流動、變化和建構的過程。劉柏川的父親是一九三六年南京出生,隨國民黨撤 退來到台灣的,一九五五年留學美國的(的- 7 ),錢永健湯亭亭的父親亦是移居. 到美國的華人,三位學者都屬於移民者,他們的父輩同是來自中國,並且在美國 度過餘生,依照霍爾所說的兩種文化身分,劉柏川、錢永健與湯亭亭都是以父系. 血緣作為第一種文化身分,從父系的歷史經驗與文化符碼建構本源身分。土生土 長的第二代華人身上帶著父輩族裔文化特質接受美國教育,現實環境下傾向於自. 己作為美國人的身份,而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漸趨薄弱。第二代移民在文 化身份的形成過程中,就如斯圖亞特﹒霍爾所謂的文化身份兩軸性29 ,成為置身 在延續和斷裂中掙扎的一群。儘管劉柏川、湯亭亭與錢永健己對自己的身分認同 明確表達,但從前面兩節討論看出劉柏川在〈偶然生為亞裔人〉顯現出面對身分. 定位時的質疑與辨證,他不斷在現實生活裡尋找自己的位置,在文化的對流和衝 突中擔當一個協調者,企圖受到社會主流文化的接納與認同,來尋找與建構他的. 第二種文化身分。 人類學教授陳奇祿先生在其〈民族與文化〉一書中指出:英國人類學創始人. 27斯圖亞特﹒霍爾,(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 2000 年 9 月, P.2的。 28斯圖亞特﹒霍爾,(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 2000 年 9 月, P. 211 °. 29斯圖亞特﹒霍爾,(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 2000 年 9 月, P. 213 。. 8.

(9) 愛德華泰勒( Edward. B.. Tylor )把文化定義為一個複雜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 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一切人類社會的能力與習慣。文化是人類由生活經驗 所獲得的智慧,文化是代代相傳的經驗累積,形成一個族群固定特有的生活方. 式。到中華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流,凡事講中庸之道,且對外來的宗教或文化都 樂於接收,彰顯中華文化寬容性。華人具有溫良恭儉讓的美德,著重人際關係,. 敦親睦鄰顯祖耀宗﹔與家族和諧相處,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對朋友誠信,尤其 最重孝道,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特色。尤其海外華人在世界各地能夠立足發展,. 皆因勤勉工作、努力上進光耀門楣,展現中華文化特色。. 傳統文化具體呈現在柏川和父親身上,他形容父親身上的華人文化特色:「他 的家族觀念濃厚,他重視教育,他尊敬長上﹔他律己甚嚴而致力學問﹔他個性溫. 和而不叛逆﹔他欣賞中國給畫,醉心中國詩詞﹔他愛讀、愛寫中文,愛吃中國菜。」 (P.9 )偶爾教導兒女祖先傳統與「教訓︱」’要求孩子趁暑假回台灣去「學習自己. 的文化」延續中國血統( P.134 )。劉柏川的成功,自然也是父母栽培的心血,柏 川母親涂曼麗女士說 :「 從小 , 我與婆婆一起帶小孩,可以想像 , 我們用的還是 中國人傳統的教育方法。注意到讓孩子從生活中體驗中國文化的精髓 ,增強自信. 心,使他能在洋人社會中找到定位。」 31他的家庭生活充滿了「中國風味」:父親 爬樓梯的竹拖鞋聲,祖父母談話的韻律,彩色中文報紙,爆炒蔥薑氣味,聖誕節. 收到紅包,中秋節吃月餅,過年吃年糕收紅包。( P.193 )即使是父親過世之後, 柏川也照樣晨昏一個電話給母親問候、定省,朋友稱他是儒家子弟,孝順母親,. 堪為典範(P.27)。劉家生活經驗呈現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中華文化特色。父輩體 內血液流著傳統文化的因子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基因訊息透過獨特文化一代傳一. 代,劉父家族觀念濃厚,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喜歡中國文化吃中國菜( P.9 ),劉 柏川也是對家人忠誠、是盡責的長子、肯負責任、盡義務、認為中國菜最好吃、. 尊敬中國文化( P.192-193 )代代相傳的生活經驗說明斯圖亞特﹒霍爾的第一種文 化身分的相似與延續。. 劉柏川認為「華人特質」實在不易界定,它是一種複雜內涵的簡化標籤。 (P.66 )心理教育家呂俊甫教授在〈華人性格研究〉一書中研究分析整體中國人 主要人格特質有:自戀愛面子、成就動機很高、權威專制、有毅力、有使命感和. 正義感等。他指出在美國的華人適應力強、實際有彈性、獨立、理性、外向、合 作、但是也有內向不善交際、被動、自憐、情緒不穩定覺得自己無法融入美國文. 化,自我身份混淆等等負面特質32 。劉柏川的父親身患重病寧願到遠方醫院治 療,而且要全家孤僻守密,柏川母親分析唯一的原因是父親太自負愛面子,不願 讓鄰居同事或華人朋友知道。( P.26 )以他們對父親生病的處境看來,他們一家. 人的反應正符合呂教授分析在美國華人一些特質:團結合作、多疑、心緒不寧而. 又太重面子。華人在美國是少數族群,美國仍存有種族歧視,雖然今日美國人已. 30陳奇祿〈民族與文化〉台北:黎明文化, 1981 年 12 月。 P.19-33 。 31 艾東方(替克林頓寫演講稿的華人學生〉〈中學語文} 1995 年 6 月, P.15 。 32 呂俊甫〈華人性格研究卜洪蘭、梁若瑜譯,台北:遠流, 2001 年 8 月 24 日, R 147-160 。 9.

(10) 改變了華人的看法,歧視已沒那麼嚴重。但是大多華人不論多麼成功地適應美國 文化,仍覺得與主流社會有些隔閔,即使劉柏川已成功進入政治核心,劉父也踏 入美國公司高階主管的位置,但仍不願失去顏面或尊嚴,讓他人知道生病之事,。. 人格是由遺傳與環境交互影響下所形成,華人人格特質在其他文化也可能有 類似的表現。以呂俊甫教授分析的華人性格特質,來檢視劉柏; r r 「華人特質」, 他雖然住郊區、講完美無腔的英語、聽美國廣播節目、娶猶太女人(盯 3-34). '. 劉柏川的母親與妻子凱若仍認為他有很強的「中國風味」’劉柏川說「我不大向. 人訴說」. 獨立有毅力﹔「我不喜歡有客來家」. 不善交際﹔「我擔心外表」. 自戀愛面子﹔「我勤奮工作」、「我追求均衡發展」 情上我抗拒改變」. 成就動機很高﹔「在小事. 強勢權威﹔「我對家人忠誠」、「我是盡責的長子」、「我. 肯負責任、盡義務」、「我認為中國菜最好吃」、「我尊敬中國文化」一有使命. 感和正義感。( P.192-193 )隨著現代化的潮流,華人接受西方教育,原本依賴親 屬家族的緊密關係轉變為獨立自主﹔內向不善交際、不喜歡參與公共事務的,也 能善用公共資源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對上可順從唯唯諾諾的, 也勇敢表達意 見爭取權益 ﹔樂意參與社區或「教會」活動﹔重視美國社會中的節慶活動,喜愛 西式時尚潮流,喜愛漢堡牛排甚於包子饅頭,覺得青菜沙拉比爆炒青菜爽口,熱 衷足球不亞於棒球,歡度耶誕節收副禮物的心情不亞於春節收到紅包的興奮。諸. 如種種生活習慣與思想模式的改變,可能削弱或消滅部分傳統華人文化與特質,. 當然仍有許多文化特質影響著華人的心理與行為。 置身美國社會,如果華人面臨對傳統文化適應不良,或者因為負面人格特質 帶來生活困擾,本能上勢必要改革甚或排棄傳統文化特質,同時強化正面人格特 質,例如:紀律、道德、節儉、刻苦耐勞、重視家庭等特質,要適應或融入主流. 文化社會就容易多了。接受西方文化的敦瑋(〈偶然生為亞裔人〉譯者尹萍的兒 子敦瑋,是第二代華人移民紐西蘭)和劉柏Jr 卜樣認為只要不忽略自己的文化遺 產,也主張融入主流,而且敦瑋理直氣壯認為「個人的人格當然應該可以超越種. 族和國籍這類人類自畫的疆界。人不應該受限於傳統。」(譯序 P.9 )這個和劉 柏川主張「各人隨其自由意志認定自己是何種人。我希望社會讓人自擇要不要歸. 屬於某個族裔」( P.67 )論點相似。這兩位華裔年輕子弟很幸運,一者得到家人 的支持,去選擇他們所遇到的任何文化,( P37 )﹔再者他們的文化經驗與社會適. 應,讓他們超越種族的藩籬,脫離傳統的因循,自由地在認同的「土地」上,選. 擇自己的第二種文化與「身分」。如今華裔成就很高、爬升很快,進了長春藤名. 校,表現出色,有人便以種族的因素來解釋。( P.163 )事實上,還是因為他們把 華人特質一起帶來美國,如勤奮工作、紀律、道德,學習、節儉、刻苦耐勞、重. 視家庭與教育,教育程度和職業水平高,因此容易融入美國社會。. 五、華裔美國人的自覺與身分 在〈偶然生為亞裔人〉一書劉柏川剖析了自己作為一名「華人」的心路歷程:. 10.

(11) 有時候我羨慕全心全意自認是亞裔美國人的人:他們是信仰者,對自己的存. 在有某種信念,不像我,生為亞裔人純屬偶然﹔偶然產生種族意識,之後卻 不知道該怎麼辨。 33. 雖然劉柏川宣示他的身分認同不是在美華人,他自由選擇自己的文化「身 分」,但是「中國是一塊大磁鐵,在我體內頑強悸動,要把我的靈魂底層掀出, 把我乾坤倒轉。」( P.119 )祖輩傳承的生活經驗與共同信念召喚他的族群集體. 意識﹔他深刻體認到「族群意識,例如『華人』意識,有必要存在,因為它關係 到文化的傳承與解釋。」’譯者尹萍的兒子敦瑋質疑:他的女同學(第二代波蘭 裔的紐西蘭人)沒有什麼內在的掙扎,也沒有想要去追尋文化的根源,這位女同 學徹底融入紐西蘭社會,不需要道義上的藉口。〈離散與混雜〉一書中說:. 白人在 他們的都會落腳處可以毫無困難地整合在一起.... ..。 從多 倫多到雪. 梨,白 人都可以維持其特權於不墜。......白人的地位光環使任何 非法事情顯. 得無足輕重。他們的隱匿性標籤使他們在任何地方都女口魚得水」 34. 這位波蘭女同學擁有的「白人」光環,讓她置身在以白人為主的紐西蘭,相 同的白膚色與臉型隱匿在主流社會裡’是不會招致主流的「注視」﹔再者,波蘭. 人和紐西蘭白人皆屬於拉丁文化圈35 、有共同的基督信仰,使用拉丁字母,相同 的古希臘與古羅馬文化源流,所以她沒有「同化」融合的問題存在,也沒有「在. 地人」與「異鄉人」異己存在的差別待遇。然而為什麼「類似的同化的過程沒有. 發生在華人身上?」 36華人的外在因子「膚色」、「髮色」和「眼型」是最明顯 的差異,不同膚色加上異於西方飲食、穿著、習慣、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招致. 異樣的「注視」’那是歧視的眼光。自工業革命之後,歐美白人主導的資本主義 社會挾其科技、流行文化、軍事力量等優勢,看待落後的黃種人,亞裔的單眼皮 黃皮膚特徵是文化同化障礙,即使他們聲明自己是美國人,行事風格像美國人,. 與美國人有同樣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但大部份美國人還是把他們看成外國人, 使他們仍多少受到主流社會排斥。 五、六0年代一些具有批判現實傳統的美國知識菁英,針對當時美國內外政. 策和社會問題,要求種族平等、反對越戰,讓被邊緣化的少數族裔在美國社會得 到空前的重視。一九六五年美國政府頒布實施新的〈移民法〉,亞洲移民數量增. 33 劉柏川〈偶然生為亞洲人〉尹萍譯,台北:天下遠見, 2000 年 1 月, P.的。 34. Virinder S. Kal間,Raminder Kaur扣hn Hutnyk 作﹔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韋伯文化, 2008. 年 1 月, P.1 惱。 3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4%B8%81 %E6%96%87%E5%8C%96%E5%9C%88 ° 2010. 年 3 月 25 日瀏覽。. 36 尹萍,(譯序:激流中的石頭),劉柏川著,尹萍譯,〈偶然生為亞裔人〉台北:天下遠見, 2000 年 1 月, P.7 。. 11.

(12) 多,素質提高,亞裔的社會經濟地位明顯上升37 。亞裔趁此時機反對種族歧視聯 合爭取社會平等,形成亞裔族群意識,建構自己的族裔身分,讓在美國生活的少. 數族裔轉化為亞裔美國人。一九六0年,由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亞裔知識菁英創 建、組織全美各地的「亞裔美國人政治聯盟」( Asian. American Political Alliance) '. 承認自己是「亞裔美國人」,而非「純正美國人」’表明亞裔在文化認同上,不 再追隨美國白人的價值標準﹔其次,否定「東方人」等帶有歧視的蔑稱,將亞裔 美國人跨民族聯合在一起,使他們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認識自己、界定自己,探. 尋作為一個亞裔美國人的真正意義38 。亞裔運動反映種族平等意識的覺醒。 劉柏川大學時期感覺自己渴求歸屬,加入幾個亞裔美國人組織,但是劉柏川 卻不太樂意以「亞裔美國人」自居,因為他認為「亞裔美國人」只是一個統計分 類,是一個標籤,而不是社會族群(p.70),這個社群內部相當的異質化,亞裔人 相似之處僅是皮膚、髮色、眼型等而己,但這些人的移民背景、宗教信仰、語言、 食物和風俗習慣,完全不一樣,這個社群沒有共同文化、語言、歷史和集體記憶。. 日本文化、 韓國文化、菲律賓文化或是越南文化各有其獨特發展的歷史時空,各. 族裔獨特文化無法讓「亞裔美國人」中發出一致的聲音,劉對亞裔美國人聯盟的 泛族裔性概念抱持懷疑的態度,他認為:. 亞裔美國人與其說是一個種族,不如說它是一個結盟......這是一個「社群」’ 包容幾十種族裔的一千萬人口,祖先來自美國各地與全世界,......他們的政 治理念橫跨全領域,有的是領救濟金的單親母親、有的是億萬富翁,有軍人、. 有醫生、有基督徒、有異教徒。在這一片雜音中,你得選擇其重點而聽之,. 才聽得出共同的聲音。 39. 二 o-o 年二月十四日晨曆春節,中國時報在紐約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上 任後,所發的第一份全球性的賀詞,就是向全球慶祝「亞裔農曆新年」的人賀年。 農曆春節的英文名稱美國人習慣稱「中國年」’韓裔抗議,「中國年」被迫正名 之後,華裔不開心。而且「亞裔新年」這名稱也惹惱了日本裔、泰國裔等,因為. 農曆年和他們不相干。幾年下來族裔不斷折衝,一些社團開始以「亞裔農曆新年」 為共識。 4日這則新聞報導說明亞裔聯盟的各族群文化各不同,僅僅一個「新年」. 名稱,就折騰二十年,出現許多雜音與抗議,沒有一個族群願意被大眾社會疏漏 或遺忘的。. 劉柏川強調亞裔美國人社群的多樣性與異質性,也承認亞裔美國人是共享 政治利益的,因為在政治上,這些亞洲移民有共同的恐懼。他們害怕被迫害、被. 37黃際英、簡明(論泛亞裔族群意識的覺醒. 「亞裔美國人」的文化含義〉〈長白學刊} 2004. 年 3 月, P.102 。 38黃際英、簡明(論泛亞裔族群意識的覺醒. 「亞裔美國人」的文化含義〉〈長白學刊} 2004 年. 3 月, P.104 。. 39劉柏)︱︱〈偶然生為亞洲人〉尹萍譯,台北:天下遠見, 2000 年 1 月, P.75 。 40王良芬,(韓裔反彈中國年正名亞裔農曆新年),中國時報的國際新聞版, 2010 年 2 月 14 日。. 12.

(13) 欺壓、被歧視,因此他認為,亞裔美國族群的身分被創造出來,共同對抗迫害與. 歧視。而且亞裔美國人的認同是建立在種族的基礎之上,種族不同,文化意涵也. 不同,所以他抗拒「亞裔美國人」身分,明白宣告自己為「華裔美國人」( P.119 )。 他認為向己生為「亞裔人」純屬「偶然」。有一次,他參加一個電視新聞評論節 目討論〈國家評論〉(指白白1al ReVIe 叫有一期雜誌的封面,把總統柯林頓畫成黃面. 孔,很像滿州人,來諷刺柯林頓與亞洲金錢之間利益輸送的關係 o 錄影的時候, 受到〈國家評論〉一位亞裔編輯言語挑釁,他很自然的扮演了「亞裔美國人」的. 這個角色捍衛自己的亞裔種族。但他事後反思,他覺得這個亞裔角色似乎純屬偶. 然 0 (p.62-64 )在別人的期望與一種危機意識自覺下,他的華人本源身分不自覺 浮起,讓他捍衛亞裔人的自尊(也是他的自尊),此時他也正是展現華人的使命 感與正義感的人格特質。 劉柏川不認同以種族為基礎「亞裔美國人」身分,卻強調身為「華裔美國人」 的價值。二十一世紀中國帽起,劉說:「在歷史發展到世界上重要的事非關中國, 便關美國的此時此刻,我身為華裔美國人,這身份使我特別有價值, 也使我特別. 脆弱。」( P .119 )劉柏川用羨慕的口吻敘述與他同是 ABC 的朋友,寧可放棄學業,. 開了一家投資銀行,專辦亞洲業務,做中國生意,獲益很大。他體認到身為華裔 美國人身分的價值,坦承指出華裔美國人身分的利益所在,正如〈離散與混雜〉 這本書所說的:. 在離散和混雜裡,中間人和合作性的力量相當強大,而跨國菁英們在調解跨. 國連結兩端的工作上,享有既得利益。......他們在文化帝國主義的重構氣候. 中,與全球資本合作無間。 41. 中國經濟優勢吸引不少海外華人朝向東方,劉柏川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 做中美之間的橋樑,協助溝通這兩個當代最大的強權。」( P.141 )「回中國去」. 不僅吸引劉柏川和華人對中國的向心力,也說明「四海華人」身分對他們的吸引 力( P.125 )。全球化發展讓海外華人得以和台灣、中國大陸保持經濟、社會與 政治上的密切互動。據僑務委員會指出:近年來,不少海外華人創立高科技公司, 積極與台灣科技產業互動,將產品移到台灣生產,或是回台灣尋求資金協助。台. 灣與美國形成一個高科技的產業網絡,而且擴及中國,以「台灣運籌、美國研發、. 中國製造」 42之網絡營運。再者早期台灣人才單向移民美國,近年來台灣高科技 產業發展迅速,北美之高科技華人和台灣展開交流互動,這些高科技華人在北美. 洲、台灣、中國之間往返,轉變了亞洲、美國乃至於全球科技產業的經貿型態。 而且海外華人為台灣、中國的延伸,建立彼此合作關係,讓他們在美國促進台灣、. 中國利益。除了技術、人才、資金與政治交流密切之外,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 吋irinder. S. Kalr孔,Raminder Kaur,John Hutnyk 作﹔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韋伯文化, 2008. 年 1 月, p.179-180 。. 42僑委會: http://www.ocac.gov.tw/dep3/profile/america 93/html/006 l.htm 13. 0. 2010 年 3 月 26 日瀏覽。.

(14) 四川地震,台灣和海外華人為災區捐款捐物奉獻愛心。二 00九年八月八日台灣. 風災,兩岸暨海外華人克服金融危機影響,同心協力脹災,凝聚全球華人向心力。 海外華人和兩岸的政府與社會保持經濟、社會與政治上的密切互動,正可給予海. 外華人包括「亞裔美國人」、「華裔美國人」對於「身分」認同的思考。. 、玄士至五 /\、 IP 口口口. 劉柏川置身在種族大熔爐的國度裡,經濟上融入中產階級,意識形態上認同 美國的社會制度和核心價值,追求同化晉身美國領導階層。如今二十一世紀中國. 帽起,華裔美國人面對文化差異探尋身分認同之際,作者指出「在今天文化、血 統和理念狂亂混合重組的時代,沒有一種身分認同是穩定的。」( P.83 ),因此學. 者開一心指出:「雖然劉柏川在書中試圖破除族裔文化階級意識,.......然而在 其記述中卻不自覺地一再呈現他繞陷於族裔身份分化迷思之中的矛盾 」 43 ,孩童 時期在同化氛圍長大的劉柏川,從沒有意識到美國生活和華人生活有何裂縫. ( P.39 )﹔直到青春期才發現身為華人的障礙( P.43 ),開始思考美國人的「身分」 認同,進入大學參加亞裔美國人組織,進一步對身份展開質疑與辨證 ﹔最後堅持 他是「在中 國優勢時代的華裔美國人」( P.119 )。這一路走來,照見他自 己對「身 分」的深思與認同。 在這個全球化時代,劉柏川期望重新思考美國人的身分認同,讚言午美國的獨. 特性能夠吸收、融合進入美國的各個種族與文化,超越了「國家」界線,成為 大融合體( P.131 ),同時肯定混同種族「身分」的出現,有助於消除陳腐的種. 族歧視( P.200 )。美國總統歐巴馬本身就是種族融合的象徵,我們可以從歐巴 馬身上看到一個黑白混血青年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美國社會成長,如何在教育上、. 工作上和政治上破除種族藩籬,進入主流社會。他的努力與成功,說明混雜身分 就是一種創造動能,混雜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可以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和諧分享. 對方的文化價值,可以創造全新的生存空間。「身分」的追尋是值得大家再思考. 探究的。. 參考資料 朱立立〈身份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8 年 3 月。. 呂俊甫〈華人性格研究> ;洪蘭、梁若瑜譯,台北:遠流, 2001 年 8 月 24 日。 施淑編〈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台北:麥田, 2007 年 9 月。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台北:麥田, 2007 年的月。.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台北:麥田, 2003 年 2 月。. 許恨光〈中國人與美國人〉徐隆德譯,臺北市:巨流, 1988 年 3 月。. 43 開一心(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人〉〉〈中外文學}. p.181. °. 14. 33:12=396, 2005 年 5. 月,.

(15) 言午1良光〈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單德興譯,臺北市:南天, 1997 年 1 月。 陳奇祿〈民族與文化〉台北:黎明文化, 1981 年 12 月。 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台北:麥田, 2000 年 9 月。 斯圖亞特﹒霍爾,(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卜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年 9 月。. 湯亭亭〈女鬥士〉景翔譯,台北:林白,民 66 年 2 月 10 日。. 劉柏; r r {偶然生為亞洲人〉尹萍譯,台北:天下遠見, 2000 年 1 月。 劉柏; r r {誰為我鼓掌〉張定綺譯,台北:天下遠見, 2006 年 4 月 5 日。 劉紹銘〈渺渺唐山卜台北:九歌, 1983 年。. 賽繆爾﹒杭廷頓( Samuel. Huntington). {誰是美國人一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 的危機〉台北:左岸文化, 2008 年 12 月。. Virinder S.. Kal凹,Raminder. Kaur,John Hutnyk 作﹔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韋. 伯文化, 2008 年 1 月。 艾東方〈替克林頓寫演講稿的華人學生〉〈中學語文> 199 5 年 6 月。 郝譽翔(我是誰?!:論八 0 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政治迷惘〉〈中外文學> 26 卷 12. 期 , 1998 年。 董娣〈亞裔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信陽師范學院學報〉第 21 卷第 3 期 P.98-101. ,. 2001 年 7 月。 黃際英、簡明〈論泛亞裔族群意識的覺醒. 「亞裔美國人」的文化含義〉. 〈長白學刊> 2004 年 3 月。 開一心(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人〉〉〈中外文學>. 33:12=396 '. 2005 年 5 月。 劉盈谷〈自我探尋的歷程:劉柏;r r {偶然成為亞裔人〉中的多元文化觀〉政治大 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2 年。. 邱立本(中美緣份的最新語境〉,〈亞洲週刊〉第二十三卷第四十七期, 2009.11.29 ° 張茂森(得獎了中國搶沾光/錢永健:我不是中國科學家〉〈自由電子報〉. 2008.l 0.10. °. 楊麗中〈芭若蒂﹒穆克寞的移民書寫:亞美抑或後殖民?〉〈中外文學〉第 29 卷. 11 期, 2001 年 4 月。 洪怡安( lenAng )作(不會說中國話論散居族裔之身分認同與後現代之種族. 性〉施以明譯〈中外文學〉第 21 卷第 7 期, 1992 年 12 月, P.48-69 ° 〈林玉玲訪談錄〉主訪人:張瓊惠,翻譯:周薇,時間: 1999.1.11-13 和 2000.8.24' 地點: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此篇訪談錄收錄於〈中外文學>. 29: 11 =347 '. 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2001 年 4 月。 王良芬〈韓裔反彈中國年正名亞裔農曆新年〉〈中國時報} A3 國際新聞版, 2010. 年 2 月 14 日。 張茂森(得獎了中國搶沾光/錢永健:我不是中國科學家〉〈自由電子報>. 年 10 月 10 日。. 15. 2008.

(16) http://www. libertytimes. com. tw /2008/new /oct/1 O/today-int2. htm 朱立群〈錢學森娃兒不學中國話〉〈中國時報> 2009.12.12 ' http://n.yam.com/chinatimes/healthy/200912/20091212836474.html 中央研究院電子報: http:/!newsletter. sinica.edu. tw /news/read_news. php ?nid=4 28 8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 http://www.gio.gov. tw/info/95roc/context/Ch04/040902.htm. 0.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 ?i=004 785 &db=big5&q=% A6% 50% A4%C6. 。.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 %89%E4%B8 %81 %E6%96%87%E5%8C%96 %E5 %9C%88 。 http:!/en. wikipedia.org/wiki/Ien_Ang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網頁: http://www.uws.edu.au/centre_for_cultural_research/ccr旬eople/researchers/professor _1en_ang. at1onal Chung Hsina Un. 16.

(1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民

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2 年提出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 同,以及承擔精神,作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首要培育的正 面價值觀和態度;並因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要,於

年級 教學重點 學科活動 價值觀及態度 三年級 主題:粵劇 中文科:認識粵劇的背景

 協助學校購買國旗及 可移動式的旗桿,以 便幼稚園在校舍內升 掛國旗及舉行升國旗

目前的課程改革優先強化學生五種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承擔

校園環境品質除是永續校園 重要的指標之一,其優劣與否更 是攸關教職員生的身體安全與健

假若香港政府欲專為強化傳統社會 的五倫關係,多設一天公眾假期, 現 正向香港市民諮詢意見, 試以中五 學生身份, 撰寫建議書一份,

假若香港政府欲專為強化傳統社會 的五倫關係,多設一天公眾假期, 現 正向香港市民諮詢意見, 試以中五 學生身份, 撰寫建議書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