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1節 大航海~清治的經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1節 大航海~清治的經濟"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拚經濟與求生存的人們 第一節 大航海~清治的經濟 一、荷治時期 (一)將臺灣視為轉口貿易基地 1.時間:1624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建立殖民地 荷治時期,土地多數為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所有, 稱為 「王田」,多數的漢人農民以佃農身分耕種「王田」。 至於位居高層的漢人商人與移民,則可擁有私人田產。

荷治時期的土地政策

2.目的:將臺灣打造成東亞海域的轉口貿易基地之一 1

(2)

3.特色: 鹿皮:開放漢人設陷阱,大規模捕獵梅花鹿徵收陷阱稅 砂糖: 最初從中國大陸進口,在臺灣轉口出售 之後直接招徠漢人來臺拓墾,鼓勵栽植甘蔗製糖 荷蘭人對來臺開墾的漢人農民,課以苛捐雜稅,引起漢人反 抗,例如1652年的郭懷一事件。由於荷蘭事先防範,郭懷一 以失敗收場。事件結束後,荷蘭人建造普羅民遮城(今赤崁 樓)防衛

郭懷㇐事件

(二)競爭對手 1.西班牙 非常仰賴馬尼拉總部運來的白銀與補給物 總部政策搖擺不定,補給常無法準時運達

對日貿易受阻

(1633年日本鎖國)

臺灣北部經濟

獲益有限

菲律賓南部穆斯林

西班牙人拆毀淡水

城堡減少駐軍

荷蘭於

1642出兵雞籠

西班牙守兵投降,退出臺灣

3

(3)

2.日本與漢人海商 日本

日商早於荷蘭人在臺活動

濱田彌兵衛事件

荷蘭對日商課稅

引發衝突

1.時間:1626、1628年 2.起因:日商濱田與荷蘭當局發 生衝突,遭軟禁 3.結果: 日本封閉荷商館報復 荷蘭道歉 A.將臺灣長官諾伊茲引渡至 日本監禁、送禮物 B.日本恢復荷蘭在日商貿 4.後續:日本鎖國荷蘭成歐洲 對日貿易贏家 漢人海商:最大的對手為鄭芝龍 鄭芝龍接受明帝國招降 勢力迅速擴張

荷蘭人不願鄭氏壟斷貿易

(1)尋求其他合作對象

(2) 武力相向

1633年金門料羅灣海戰 荷蘭戰敗 奠定鄭芝龍海上霸主地位 荷蘭只好與之合作 荷蘭人不願鄭氏壟斷貿易 尋求漢人海商(劉香)合作 武力相向

首開東方國家擊敗西方殖民帝國先例!

5

(4)

二、鄭氏政權 ◎1661~1662年,鄭成功結束荷蘭人在臺灣的殖民統治 (一)屯田與墾殖 林鳳營 新營 左營 前鎮 後勁 接收荷治 時代王田

衝擊平埔族原有生活

(二)對外貿易 1.海上起家 背景:鄭氏政權本就是從海上貿易起家 挫折: 1659年,鄭成功北伐失敗後被迫退到金廈 1664年,鄭經連金廈都不保 沿海貿易據點完全喪失 清帝國採取海禁、遷界政策 突破:以買通清帝國邊將的方 式,維繫貿易線運作 7

(5)

2.貿易夥伴 日本:雖已步入鎖國時期,但仍允許鄭氏集團赴日貿易 輸出:臺灣蔗糖、鹿皮、稻米 輸入:軍事物資、金屬(銀)自用或轉運至東南亞 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經簽訂通商條約 雙方的期待 A.鄭氏:希望英方提供槍砲、火藥等武器 B.英國:期待透過和鄭氏合作取得與日本貿易的機會 結果不如預期 A.日本拒絕其設立商館 B.鄭氏政權控制商品嚴格,利潤下降 因鄭清⾧期對峙,來自中國大陸的商品供應不穩,也使得 鄭氏政權海上貿易的優勢不再。 9

(6)

三、清治時期 (一)開港前:區域分工 1.貿易的變化 • 日本鎖國,清廷對外也採取較封閉的政策 • 採行「為防臺而治臺」的消極政策

國際貿易體系

逐漸納入清帝國的沿海貿易圈

正港 臺灣島內的南北交通海運 兩岸之間的交通正港對渡 「正港的」引申為 形容品質良好、如假包 換的上等貨。 八里坌隨著臺北盆地的開 發逐漸被新莊取代,後因 新莊淤淺,艋舺成為重要 港市。 11

(7)

郊商 「郊」的定義:貿易商人或同業商人所形成的商業組織 郊的種類: A.以貿易地為名: a.臺南北郊(與江、浙以北)、南郊(與閩、粵) b.鹿港泉郊、廈郊 B.以特定商品命名:糖郊、布郊

中國

臺灣

米、糖 日用品棉布、絲織品、針線、 乾貨、鐵器 2.土地開墾與產業發展 一田多主 原住民 官方

漢人

墾戶

申請開墾執照 取得耕作權 無主地 番 地 13

(8)

墾號可以是獨資向官府申請 墾照,也可以聯合多人合股 開墾,像是開墾臺北盆地的 陳賴章墾號,就是由五名泉 州人合組而成。

什麼是「墾號」?

開墾趨勢

大 規 模 向 南 、 北 二 路 擴 張

漢人拓墾通常具有

武裝性質

臺南

臺南

時間 拓墾 地區 入墾者 十八世紀初 (康熙晚期) 新竹 王世傑 大佳臘 (臺北) 陳賴章 墾號 乾隆年間 (1736-1795) 雲、彰 中、竹 早期濁水溪以北多鹿群活動

隨著漢人開墾漸成良田

15

(9)

產業發展 主要農產: A.水稻:種植於水田(中部較多) B.甘蔗:種植於旱地(南部較多) 農業商品化:依市場貿易需求選擇作物 A.米價較佳時投資水圳,灌溉旱田成水田 B.糖價較佳時轉作行情較佳、成本較低的甘蔗

彰化:八堡圳

臺中:貓霧捒圳

臺北:瑠公圳

高雄:瑠公圳

圳名 灌溉 地區 經 過 瑠公圳 臺北 地區 1.完工年代:乾隆初年 2.修築者:郭錫瑠父子 3.引用水源:新店溪支流青潭湖 4.灌溉範圍:今臺北市基隆河以南 5.功能: 使台北盆地南區一帶得到充分水源灌溉 成為臺北地區地下水道雛形 17

(10)

圳名 灌溉 地區 經 過 八堡圳 彰化 平原 1.完工年代:康熙年間 2.修築者:施琅族親-施世榜 3.引用水源:濁水溪 4.名稱:灌溉面積涵蓋當時 彰化縣八堡,故稱 「八堡圳」 5.特色:清代臺灣規模最大 水利工程 6.功能:彰化平原成為臺灣重要穀倉 圳名 灌溉地區 經 過 曹公圳 鳳山地區 1.完工年代:道光年間 2.修築者:鳳山知縣曹謹及本地鄉紳 3.引用水源:高屏溪(下淡水溪) 4.特色: 清代臺灣南部最大水利設施 清代唯一官方修築水圳 1841年曹謹調任淡水 廳,適逢鴉片戰爭期 間英軍犯臺,曾率士 兵抵抗英艦有功 19

(11)

圳名 灌溉地區 經 過 貓霧拺圳 (葫蘆墩圳) 臺中盆地 1.完工年代:雍正年間 2.修築者:岸裡社通事張達京等人集資 3.引用水源:大甲溪 4.特色:利用原漢合作、割地換水方式 5.功能:奠定臺中盆地開發的基礎 番仔駙馬張達京 中、北部近山地區: A.樟腦藥材、香料、殺蟲 21

(12)

B.大菁(藍靛)做成染料,進行染布

大菁藍染

農村

中國大陸

市鎮

港市

生產

郊商

需求

出 口

郊行

進 口

批發商

各地零售商

中國大陸

消費者

需求

販 賣

米、糖等農產品

進口商品

3.交易網絡 23

(13)

鄉村民家

生產、需求

銷售、採購

鄉村民家

生產、需求

定期市集

臺灣早期的牛墟

(二)開港後 1.重回國際貿易體系 原因:英法聯軍之役戰敗 1858年〈天津條約〉開放府城(安平)、滬尾(淡水) 1860年〈北京條約〉開放雞籠(基隆)、打狗(高雄) 後續:成立海關、派駐領事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25

(14)

列強在臺設立據點英國最重要 怡和洋行:最早成立

德記洋行:促成臺灣茶葉貿易

德記洋行與安平樹屋

這些當年都是德記洋行代理的

(15)

2.產業變化 三大國際貿易商品  茶:北部丘陵(原產甘薯、大菁)茶園 樟樹:中北部山區推動漢人往內山墾殖 糖:促使下淡水溪(高屏溪)進一步開發 帶動北部開發 因氣候、地形適合生產茶、樟腦,成為新興繁榮市鎮 以茶葉為例:英商都德引進 A.產地:北部丘陵農家栽種 B.集散地:三角湧(新北三峽)、大嵙崁(桃園大溪) C.加工出貨:大稻埕(台北市大同區一帶)

大稻埕茶葉加工廠

沈葆楨來臺後,鑒於北臺灣 日漸重要,建議增設臺北府 29

(16)

對社會的影響 買辦:受雇於外商洋行,仲介本地商務自立門戶 A.大稻埕李春生(茶) B.高雄陳福謙(糖) 地主豪紳家族:投入新產業、與官府合作 A.霧峰林家林朝棟中法戰爭時率領「棟軍」立下戰功 B.板橋林家林維源中法戰爭時捐助餉銀20萬兩 客家人:因位於茶、樟腦產區,社經地位提升

取代郊商

與劉銘傳關係密切,取得開發土地、經營樟腦的權利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經濟部國際貿 易局核發輸出 伊朗貨品證明 書作業要點 經濟部國際貿 易局核發輸出 伊朗貨品證明

相較於美國,歐元區復蘇的步伐顯得較為遲緩,區內消費需求持續疲弱,二零零四年第 一季工業生產減少了

 為協助廠商因應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及自由貿易協定 之衝擊,提升產品出口競爭力,經濟部已協調財政 部針對進口關稅 4.3 %以上之產品,恢復外銷品出

4.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之種苗 業登記證、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規定 之農民或農民團體證明文件、具備蘭花產 業經營事實之事業單位證明、具備食用蕈

二、為因應國內外環境、我國產業發展及人口結構之改變,勞動部推動

國內經濟部分,11 月份的工業生產、出口以及商業營業額均較上月減 少、較上年同月增加,預期 12 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將與 11 月相近,商業營 業額可望高於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5 年:許多農業生技公司開始投入研發以迄 1995 年第 一個產品上市。Monsanto 為此時期最早的投資者,且為第一個將農業生技產 品上市的公司,其他如 Syngenta 與

 法國農業四個機構跨業合作研發成功的 Pl@ntNet App, 目 前已經可以辨識八百多種歐洲植物,中長期目標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