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应用数学(上册) - 万水书苑-出版资源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应用数学(上册) - 万水书苑-出版资源网"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 1 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学习目标】 理解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几何特性. z 理解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相关概念,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会 求函数的极限. z 理解函数与间断的概念,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 函数是微积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极限是应用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 研究微积分的重要工具.极限思想、极限方法贯穿于应用数学的始终,当大家学 完应用数学之后,就会深切体会到极限概念是微积分的“灵魂” .连续是函数的一 个重要性态.本章将在复习和补充函数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极限的概念、运算, 并用极限的方法讨论无穷小及函数的连续性,为微积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z. 1.1 函数 应用数学以变量为研究对象,函数关系是变量之间的最基本的一种依赖关 系.这里我们在回顾中学数学关于函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全新的视角来对 它进行描述并重新分类. 1.1.1 集合、区间与邻域 1.集合概念 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先通过几个简单例子来说明这个概 念.例如:一个教室里的所有课桌、代数方程 x 2 + 3 x + 2 = 0 的所有根、实数的全 体等等,分别组成一个集合.一般的,所谓集合(简称集)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 性的事物的总体,或是一些确定对象的汇总,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或个体称为该 集合的元素.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 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 a,b,c……表示集合 中的元素.如果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属于 A,记为 a ∈ A;如果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不属于 A,记为 a ∉ A 或 a ∈ A.一个集合,若它只含有有限个元 素,称为有限集;不是有限集的集合称为无限集. 集合的表示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列举法,即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 来.例如:由元素 a1 , a2 , ,an 所组成的集合 A ,可表示成 A = {a1 , a2 , ,an } ;另 一种是描述法 ,即用一个命题(或一句话)来描述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属性,若集.

(2) 2. 合 M 是由具有某种性质 p 的元素 x 的全体所组成,则该集合可表示成 M = {x | x具有性质p} .例如,集合 B 是方程 x 2 − 4 x + 3 = 0 的解集,就可表示成 应用数学(上册). B = {x | x 2 − 4 x + 3 = 0} .. 习惯上,N 表示所有自然数构成的集合, 称为自然数集.即 N = {0, 1, 2, , n, } ; 全体正整数的集合为: N + = { 1, 2, 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 Z,即 Z = { , −n,. , n,. , −2, −1, 0,1, 2,. };. , n, }.. 全体有理数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记作 Q,即 p Q = { | p ∈ Z , q ∈ N + 且p与q互质} q 全体实数构成的集合记作 R, R* 为排除 0 的实数集, R + 表示全体正实数. 若 x ∈ A ,则必有 x ∈ B ,则称 A 是 B 的子集,记为 A ⊆ B(读作 A 包含于 B) .如果集合 A 与集合 B 互为子集,即 A ⊆ B 且 B ⊆ A,则 或 B ⊇ A(读作 B 包含 A) 称集合 A 与集合 B 相等,记作 A=B.若 A ⊆ B 且 A≠B,则称 A 是 B 的真子集,记 作 A ⊂ B.例如,N ⊂ Z ⊂ Q ⊂ R.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 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有 3 种:并、交、差. 设 A、B 是两个集合,由所有属于 A 或者属于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A 与 B 的并集(简称并) ,记作 A ∪ B ,即 A ∪ B = {x | x ∈ A 或 x ∈ B} . 设 A、B 是两个集合,由所有既属于 A 又属于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A 与 B 的交集(简称交) ,记作 A ∩ B ,即 A ∩ B = {x | x ∈ A 且 x ∈ B} . 设 A、B 是两个集合,由所有属于 A 而不属于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A 与 B 的差集(简称差) ,记作 A \ B ,即 A \ B = {x | x ∈ A 且 x ∉ B} . 如果我们研究某个问题限定在一个大的集合 I 中进行,所研究的其他集合 A 都是 I 的子集.此时,我们称集合 I 为全集或基本集.称 I \ A 为 A 的余集或补集, 记作 CI A . 集合运算的法则: 设 A、B、C 为任意三个集合,则 (1)交换律 A ∪ B = B ∪ A , A ∩ B = B ∩ A ; (2)结合律 ( A ∪ B ) ∪ C = A ∪ ( B ∪ C ) , ( A ∩ B ) ∩ C = A ∩ ( B ∩ C ) ; (3)分配律 ( A ∪ B ) ∩ C = ( A ∩ C ) ∪ ( B ∩ C ) ,( A ∩ B ) ∪ C = ( A ∪ C ) ∩ ( B ∪ C ) ;.

(3) (4)对偶律 CI ( A ∪ B) = CI A ∩ CI B , CI ( A ∩ B) = CI A ∪ CI B .. 3.区间和邻域 区间是普遍使用的一类实数集合,可分为有限区间和无限区间. (1)有限区间:设 a < b ,称数集 {x | a < x < b} 为开区间,记为 (a, b) ,即 (a, b) = {x | a < x < b}. 类似地有,[a, b] = {x | a ≤ x ≤ b} 称为闭区间,[a, b) = {x | a ≤ x < b} ,(a, b] = {x | a < x ≤ b} 称为半开区间.. 其中 a 和 b 称为区间 (a, b) 、 [a, b] 、 [a, b) 、 (a, b] 的端点, b − a 称为区间 的长度.闭区间 [a, b] 和开区间 (a, b)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分别如图 1-1(a)与(b) 所示. (2)无限区间: [a, + ∞) = {x | x ≥ a} , (−∞, b) = {x | x < b} 等. 这两个无限区间在数轴上的表示分别如图 1-1(c)与(d)所示.. 图 1-1. 全体实数的集合 R 也可记作 (−∞, + ∞) ,也是无限区间.以后不需辨明是有限 区间还是无限区间时,我们就简单地称为“区间” ,且常用 I 表示. 下面引入在应用数学中常用的邻域概念. 以点 x0 为中心的任何一个小开区间称为点 x0 的邻域,记作 U ( x0 ) . 一般地设 δ 是一正数,则称开区间 ( x0 − δ , x0 + δ ) 为点 x0 的 δ 邻域,记作 U ( x0 , δ ) .即 U ( x0 , δ ) = ( x0 − δ , x0 + δ ) = {x || x − x0 |< δ }. 在 x0 的 δ 邻域中去掉 x0 ,所得集合记作 U 0 ( x0 , δ ) ,称为点 x0 的 δ 去心邻. 第 章 1. 其中点 x0 称为邻域的中心, δ 称为邻域的半径.. 函数、极限与连续. 域.即 U 0 ( x0 , δ ) = {x | 0 <| x − x0 |< δ }. 例如, U (1, 0.5) ={x || x − 1|< 0.5} 表示点 1 的 0.5 邻域,即是开区间 (0.5, 1.5) . U (1, 0.5) ={x | 0 <| x − 1|< 0.5} 表示点 1 的 0.5 去心邻域,它可用两个开区间的并表 0. 示为 (0.5, 1) ∪ (1, 1.5) . 3.

(4) 4. 1.1.2 函数的概念 应用数学(上册). 1.常量和变量 在观察某一现象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量.例如:身高、体 重、商品价格、学生人数、气温、产量等.这些量可以分为两种:一类在考察过 程中不发生变化,只取一个固定的值,我们把它称作常量.例如,圆周率π是个永 远不变的量,某种商品的价格,某班学生的人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这些量 都是常量;另一类量在考察过程中是变化的,也就是可以取不同的数值,我们则 把其称之为变量.例如,一天中的气温,生产过程中的产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它们都是变量. 习惯上,常量用字母 a, b, c, d 等表示,变量用字母 x, y, z 等表示. 变量所能取的数值的集合叫做这个变量的变动区域,如果变量的变化是连续 的,则常用区间来表示其变动区域. 在理解常量与变量时,应注意: (1)在变化过程中还有一种量,它虽然是变化的,但是它的变化相对于所研 究的对象是极其微小的,我们也把它看作常量.例如,人的身高在一天中也不完 全相同,但其变化微小,我们认为某人的身高就是常量. (2)常量和变量依赖于所研究的过程.同一个量,在某一过程中可以认为是 常量,而在另一过程中则可能是变量;反过来也一样.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在 一段时间内是常量,但在较长的时间内则是变量. 2.函数的概念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往往出现多个变量,这些变量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 互影响的,一个量或一些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如果这些影响是确定 的,是依照某一规则的,那么我们就说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例如,某 种商品的价格为 10 元,每天的销量用 x 表示,那么每天该商品的收入 y 与销量 x 之 间的关系为: y = 10 x .当销量 x 取一个值时,收入 y 都有确定的值和它对应,我 们就说收入 y 是销量 x 的函数.下面给出函数的精确定义: 定义 1.1. 设 x 和 y 是两个变量, D 是一个给定的数集,如果对于每个数. x ∈ D ,变量 y 按照一定法则 f 总有确定的数值与它对应,则称 y 是 x 的函数,记 作 y = f ( x) .. x 称为自变量, y 称为因变量或函数.f 是函数符号,它表示 y 与 x 间的对应 法则.有时函数符号也可以用其他字母来表示,如 y = g ( x) 或 y = F ( x) 等. 数集 D 称为函数 f ( x) 的定义域,也可记作 D f ,对应的函数值 y 的集合称为 函数 f ( x) 的值域,记作 R f . 如果自变量在定义域内任取一个确定的值时,函数只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 应,这种函数叫做单值函数,否则叫做多值函数.例如,设变量 x 和 y 之间的对应.

(5) 法则由方程 x 2 + y 2 = r 2 给出.显然,对每个 x ∈ [− r , r ] ,由方程 x 2 + y 2 = r 2 ,可 确定出对应的 y 值,当 x = r 或 x = −r 时,对应 y = 0 一个值;当 x 取 (−r , r ) 内任一 个值时,对应的 y 有两个值.所以该方程确定了一个多值函数. 由函数的定义可知,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 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 完全一致,我们就称两个函数相等. 1 例 1.1 求函数 f ( x) = 2 的定义域. x −4 解 要使 f ( x) 有意义,必须 x 2 − 4 ≠ 0 ,即 x ≠ ±2 .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D = (−∞, − 2) ∪ (−2, 2) ∪ (2, + ∞) 例 1.2 求函数 g ( x) = 1 − x 2 的定义域与值域. 解. 要使 g ( x) 有意义,必须 1 − x 2 ≥ 0 ,所以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D = [−1, 1] ,. 由 0 ≤ 1 − x 2 ≤ 1 ,所以函数 g ( x) 的值域为 Rg = [0, 1] . 在求函数定义域时应注意:若单纯地讨论用算式表达的函数时,可以规定函 数的自然定义域,即使算式有意义的一切实数组成的数集,以上两例所求定义域 就是自然定义域. 在实际问题中,函数的定义域根据实际意义确定. 3.函数的表示法 常用的函数表示法主要有 3 种:表格法、图形法和解析法(公式法) .其中, 用图形法表示函数是基于函数图形的概念,即坐标平面上的点集 G G = {( x, y ) | y = f ( x), x ∈ D} 称为函数 y = f ( x) 的图形(也叫图像).图形 G 在 x 轴上的垂直投影点集就是定义 域 D f ,在 y 轴上的垂直投影点集就是值域 R f ,如图 1-2 所示.. 第 章 1 函数、极限与连续. 图 1-2. 图 1-3. 下面举几个函数的例子: 例 1.3 常量函数 y = 2 的定义域是 (−∞, + ∞) ,值域为单点集 {2} .其图形为 与 x 轴平行的一条直线,如图 1-3 所示. 5.

(6) 6. 例 1.4 函数 应用数学(上册). ⎧ x x≥0 y =| x |= ⎨ ⎩− x x < 0 称为绝对值函数.其定义域为 D = (−∞, + ∞) ,值域为 R f = [0, +∞) ,图形如图 1-4. 所示. 例 1.5 函数 ⎧1 ⎪ y = sgn x = ⎨ 0 ⎪ ⎩ −1. x>0 x=0 x<0. 称为符号函数.其定义域为 D = (−∞, + ∞) ,值域为 R f = {−1, 0,1} ,图形如图 1-5 所示.. 图 1-4. 图 1-5. 1.1.3 函数的几种特性. 1.函数的有界性 定义 1.2 设函数 y = f ( x) 在区间 I 内有定义,如果存在一个正数 K ,使对任 一 x ∈ I ,对应的函数值 f ( x) 都满足不等式 | f ( x) |≤ K ,则称函数 f ( x) 在 I 内有 界.如果这样的 K 不存在,则称函数 f ( x) 在 I 内无界. 换句话说,函数 f ( x) 无界,就是对任意给定的正数 K ,总存在 x0 ∈ I ,使 | f ( x0 ) |> K .. 例 1.6 (1) f ( x) = sin x 在 (−∞, + ∞) 内是有界的,因为 | sin x |≤ 1 .. 1 在开区间 (0,1)内是无界的.因为,对于任意取定的正数 x 1 1 K ( K > 1) ,总有 x1 ∈ (0, 1) (如取 x1 = ),使 f ( x1 ) = = 2 K > K ,所以函数 2K x1 ( 2)函数 f ( x) =. 无界..

(7) 2.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 1.3 设函数 y = f ( x) 的定义域为 D,区间 I ⊂ D .如果对于区间 I 上任 意两点 x1、x2,当 x1 < x2 时,恒有 f ( x1 ) < f ( x2 ) ,则称函数 f ( x) 在区间 I 上是单调 增加的;反之,当 x1 < x2 时,恒有 f ( x1 ) > f ( x2 ) ,则称函数 f ( x) 在区间 I 上是单 调减少的.如图 1-6 所示.单调增加和单调减少的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 图 1-6. 如函数 y = x 2 在区间(−∞, 0]上是单调减少的,在区间[0, +∞)上是单调增加的, 在(−∞, +∞)上不是单调的. 3.函数的奇偶性 定义 1.4 设函数 f ( x) 的定义域 D 关于原点对称(即若 x ∈D,则 − x ∈D) ,如 果对于任一 x∈D,有 f (− x) = f ( x) ,则称 f ( x) 为偶函数; 如果对于任一 x∈D,有 f (− x) = − f ( x) ,则称 f ( x) 为奇函数.. 偶函数的图形关于 y 轴对称,如图 1-7 所示;奇函数的图形关于原点对称,如 图 1-8 所示.. 第 章 1 函数、极限与连续. 图 1-7. 图 1-8 7.

(8) 8. 例如:y = x 2 ,y = cos x 都是偶函数;y = x3 ,y =sin x 都是奇函数;y =sin x + 应用数学(上册). cos x 是非奇非偶函数. 例 1.7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f ( x) = x 4 − x 2 ; (2) f ( x) = e x − e− x . 解 (1)函数定义域为(−∞, +∞),关于原点对称,且有 f (− x) = f ( x) ,所以 f ( x) = x 4 − x 2 为偶函数;. ( 2 ) 函 数 定 义 域 为 (−∞, +∞) , 关 于 原 点 对 称 , 且 f (− x) = e − x − e x = −(e x − e− x ) = − f ( x) ,所以 f ( x) = e x − e− x 为奇函数.. 4.函数的周期性 定义 1.5 设函数 f ( x) 的定义域为 D ,如果存在一个正数 l ,使得对于任一 x∈D,有 ( x ± l ) ∈D,且总有 f ( x + l ) = f ( x) ,则称 f ( x) 为周期函数,l 称为 f ( x) 的 周期.通常我们说的周期指的是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周期函数的图形特点:在函数的定义域内,每个长度为 l 的区间上,函数的图 形有相同的形状,如图 1-9 所示.. 图 1-9. 1.1.4 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1.反函数 定义 1.6 设函 数 y = f ( x) 的 定 义域 为 D , 值 域为 R f . 如 果 对任 意一 个 y ∈ R f , D 内都有唯一确定的 x 与 y 对应,且此 x 满足 f ( y ) = x ,这时把 y 看作. 自变量, x 视为因变量,就得到一个新的函数,称为原函数 y = f ( x) 的反函数,记 为 x = f −1 ( y ) ,习惯上写作 y = f −1 ( x) . 注意:原函数的定义域是其反函数的值域,原函数的值域是其反函数的定义域. ⎡ π π⎤ 例如,当 x ∈ ⎢ − , ⎥ 时,函数 y = sin x ,值域为 [−1, 1] ,与其对应的反函数 ⎣ 2 2⎦ ⎡ π π⎤ 为 y = arcsin x ,定义域为 [−1, 1] ,值域为 x ∈ ⎢ − , ⎥ . ⎣ 2 2⎦ −1 把函数 y = f ( x) 和它的反函数 y = f ( x) 的图形画在同一坐标平面上,这两个 图形关于直线 y = x 是对称的.如图 1-10 所示..

(9) 图 1-10. 2.复合函数 在同一现象中,两个变量的联系有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另一个变量间 接联系起来的.例如,在商品销售中,假定商品价格保持不变,营业额 y 是销 量 x 的函数,而销量 x 又是时间 t 的函数,时间 t 通过销量 x 间接影响着营业额. y,所以营业额 y 也可以看成是时间 t 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就是一种复合函数 关系. 定义 1.7 设函数 y = f (u ) 的定义域为 D1 ,函数 u = g ( x) 在 D 上有定义且值域 Rg ⊆ D1 ,则由下式确定的函数 y = f [ g ( x)] , x ∈ D. 称为由函数 y = f (u ) 经函数 u = g ( x) 复合而成的复合函数,记作 y = f g ( x) ,定义 域为 D ,变量 u 称为中间变量. 关于复合函数做两点说明: (1)复合函数不只是有一个中间变量,也可以有多个中间变量,这些中间变 量是经过多次复合产生的. 例如: y = u , u = lg v, v = 1 + x 2 ,则 y = lg(1 + x 2 ) 是 x 的复合函数,中间. 函数、极限与连续. (2)要注意不是任何两个函数都可复合成一个函数的. 例如:y = arcsin u ,u = 2 + x 2 就不能复合成一个复合函数.因为 x ∈ (−∞, + ∞ ). 第 章 1. 变量为 u 和 v ,这就是说复合函数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函数经过复合而成.. 时,u ≥ 2 全部落在 y = arcsin u 的定义域 [−1, 1] 之外,使 y = arcsin(2 + x 2 ) 没有意义. 例 1.8 求复合函数 y = ln( x − 1) 的定义域. 解. 该函数由 y = u , u = ln v, v = x − 1 复合而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需. u ≥ 0 ,即 ln( x − 1) ≥ 0 ,亦即 x − 1 ≥ 1 ⇒ x ≥ 2 ,所以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2, + ∞) . 9.

(10) 10. 1.1.5 初等函数 应用数学(上册). 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函数都是初等函数,这些函数也是本 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初等函数是由基本初等函数所构成,下面先介绍基本初等 函数,这些大家在中学已比较熟悉.. 1.基本初等函数 我们最常用的有 6 种基本初等函数,分别是:常量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及反三角函数.下面我们用表格来把它们的图形与性质简单 总结一下: 表 1-1 函数名称. 常量函数. 函数的记号. 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函数的图形. 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值域为一点集,R f = {c} ;. y = c ( c 为常数). 3)与 x 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这里设 c = 2 ) 令a=. m n. 1 )当 m 为偶数 n 为奇数 幂函数. 时, y 是偶函数;. y = x a ( a 为任意实数). 2)当 m , n 都是奇数时, y 是奇函数; (这里只画出部分函数图形的 一部分). 3 )当 m 为奇数 n 为偶数 时, y 在 (−∞, 0) 无意义.. 1)其图形总位于 x 轴上方, 并恒过 (0, 1) 点; 指数函数. y = a x ( a > 0, a ≠ 1 ). 2)当 a > 1 时,在定义域内 单调递增;当 0 < a < 1 时, (这里设 a > 1 ). 单调递减.. 1)其图形总位于 y 轴右侧, 并恒过 (1, 0) 点; 对数函数. y = log a x ( a > 0, a ≠ 1 ). 2)当 a > 1 时,在定义域内 单调递增;当 0 < a < 1 时, (这里设 a > 1 ). 单调递减..

(11) 另外两类基本初等函数是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等,反三角函数包括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 反正切函数、反余切函数等,下面把它们的图像与性质总结如下: 表 1-2 函数名称. 函数的记号. 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函数的图形. 函数的性质. 1)正弦函数是以 2π 为周 正弦函数. y = sin x. 期的周期函数;. 2 )正弦函数是奇函数且 | sin x |≤ 1 . 1)余弦函数是以 2π 为周. 余弦函数. y = cos x. 期的周期函数; 2 )余弦函数是偶函数且 | cos x |≤ 1 .. 1 )正切函数是以 π 为周. 正切函数. y = tan x. 期的周期函数; 2)正切函数是奇函数; π π 3)在区间 (kπ − , kπ + ) 2 2 内,单调递增.. 1 )余切函数是以 π 为周. 期的周期函数; 余切函数. y = cot x. 2)余切函数是奇函数; 3)在区间 (kπ, kπ + π). 内,单调递减.. 1 )由于此函数为多值函. 多值性(下同); 2 )定义域为 [−1, 1] ,值. 函数、极限与连续. 反正弦函数 y = arc sin x. 第 章 1. 数,把函数值限制在主值 π π 区间 [− , ] 上,避免了 2 2. π π 域为 [− , ] ,图像为实 2 2. 线部分,是单调增加的奇 函数.. 11.

(12) 12 续表 函数名称. 函数的记号. 函数的图形. 函数的性质. 应用数学(上册). 1)定义域为 [−1, 1] ,值域. 为 [0, π] ; 反余弦函数 y = arccos x. 2 )在闭区间 [−1, 1] 上是. 单调减少的,图像为实线 部分.. 1 )定义域为 (−∞, + ∞) ,. 反正切函数 y = arctan x. π π 值域为 (− , ) ; 2 2 2 )在 (−∞, + ∞) 内,函数. 是单调增加的奇函数,图 像为实线部分.. 1 )定义域为 (−∞, + ∞) ,. 值域为 (0, π) ; 反余切函数 y = arc cot x. 2 )在 (−∞, + ∞) 内,函数. 是单调减少的,图像为实 线部分.. 2.初等函数 所谓初等函数是指由 6 类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和复合所构成 1 都是初等 x 函数.而在研究微积分的运算时,常需要把一个初等函数分解成一些基本初等函 2. 的能用一个式子表示的函数.如: y = ln( x + 1 + x 2 ) , y = e x + sin 2. 2 数(或者它们的和、差、积、商)来考虑.如上例 y = e x + sin 2 1 ,则可分解为 x.

(13) 1. v 2 2 y = u 2 , u = e + w , v = x , w = sin t , t = x −1. 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的分段函数为非初等函数,如符号函数: ⎧1, x > 0 ⎪ y = sgn x = ⎨0, x = 0 ; ⎪−1, x < 0 ⎩ ⎧ x x≥0 虽为分段函数,却能用一个式子 但 是 , 绝 对 值 函 数 y =| x |= ⎨ ⎩− x x < 0 y = x 2 来表示,因而 y =| x | 仍为初等函数.. 练习题 1.1 1.填空题 ⎛1⎞ (1)设 f ⎜ ⎟ = x + 1 + x 2 ( x > 0) ,则 f ( x) = __________. ⎝ x⎠ 1 (2)函数 f ( x) = + 5 −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 ln( x − 2). (3)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为 [0,1] ,则 f (ln x )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 (4)函数 y = (5)设 f ( x) =. x2 − 9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x−3 a x + a−x ,则函数的图形关于__________对称. 2. 2.选择题 (1)下列各对函数中,(. )是相同的.. A. f ( x ) = x 2 , g ( x ) = x. B. f ( x) = ln x 2 , g ( x) = 2 ln x. x2 − 1 , g ( x) = x − 1 x +1 (2 )设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为 (−∞, + ∞) ,则函数 f ( x) − f (− x) 的图形关于. C. f ( x) = ln x3 , g ( x) = 3ln x. A.单调减函数 C.偶函数 (4)函数 f ( x) = x. ax −1. ax +1 A.是奇函数. 函数、极限与连续. )对称. A.y=x B.x 轴 C.y 轴 D.坐标原点 (3)设函数 f ( x) 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则函数 f ( x) ⋅ f (− x) 是( ) .. 第 章 1. (. D. f ( x ) =. B.有界函数 D.周期函数 (a > 0, a ≠ 1) (. ).. B.是偶函数 13.

(14) 14. 应用数学(上册). C.既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是非奇非偶函数 1 1 ⎛ ⎞ (5)若函数 f ⎜ x + ⎟ = x 2 + 2 ,则 f ( x ) = ( ) . x⎠ x ⎝ A. x 2 C. ( x − 1) 2. B. x 2 − 2 D. x 2 − 1. 3.计算题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 4− x ; ln( x + 1). 2) y = 2 − 3 x 2 ;. 3) y = arcsin( x + 1) . ⎛1⎞ (2)已知 f ( x + 1) = x 2 + 2 x − 5 ,求 f ( x) , f ⎜ ⎟ , f (2) . ⎝ x⎠ (3)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x x ∈ (−1, 1) ; 2) y = lg 1) y = 3x 3 − 5sin x ; 1+ x 3) y =| x | .. 1 ( x ≠ 0) 单调性和有界性. x (5)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x +1 2) y = ; 1) y = 2 x 2 , x ∈ (0, + ∞) ; x −1 3) y = 1 + ln( x − 2) . (4)讨论函数 f ( x) = x +. (6)指出下列哪些函数为初等函数:. 1) y = lg(sin 2 x + 1) ; 2. 3. 3) y = 1 + x + x + x +. 2) y = x + x + x ; .. 1.2 极限 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说明了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规律.在研究函数关系时, 常常需要考察自变量在某一无限变化的过程中,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趋势,这就 是函数的极限问题,作为函数极限的特殊情形,我们首先研究一下数列的极限. 1.2.1 数列的极限. 1.数列的定义 定义 1.8 在某一对应规则下,当 n (n → ∞) 依次取 1, 2, 3, ,n, 时,对应的 实数排成一列数 x1 , x2 , xn , ,这列数就称为数列,记为 {xn } .其中 xn 称为该数.

(15) 列的通项或一般项. 数列也可理解为定义在正整数集 N + 上的函数 xn = f ( n) , n ∈ N + . 例如数列: 1 1 1 1 1, , , , , , n 2 3 4 −1, 2, − 3, 4,. 1, − 1, 1, − 1,. , (−1) n n,. 1 ; n 一般项 xn = (−1) n n ;. , (−1) n+1 ,. 一般项 xn = (−1) n +1 .. ,. 一般项 xn =. 2.数列的极限 下面先举一个中国古代有关数列的例子. 引例 1.1 战国时代哲学家庄周所著的《庄子 ⋅ 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 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一根长为一尺的木棒,每天截去一半,这样的过 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 把每天截后剩下部分的长度记录如下(单位为尺) : 1 1 1 1 第一天剩下 ;第二天剩下 2 ;第三天剩下 3 ;…;第 n 天剩下 n ;….这 2 2 2 2 样就得到一个数列 1 1 1 1 1 , 2, 3, , n, , 一般项 xn = n ; 2 2 2 2 2 虽然一尺的木棒永远取不完,但不难看到,若干天后,也几乎没有了,因为 ⎧1⎫ 数列 ⎨ n ⎬ 的通项随着 n 的无限增大而无限地接近于 0.这个例子反映了一类数列 ⎩2 ⎭ 的某种特性,下面我们再考察一下前面给出的几个数列,随着 n 的逐渐增大,它们 各自的变化趋势. 1 ⎧1 ⎫ 数列 ⎨ ⎬ ,当 n 无限增大时,一般项 xn = 无限接近于 0; n ⎩n⎭ 数 列 {(−1) n n} , 当 n 无 限 增 大 时 , xn = (−1) n n 绝 对 值 也 无 限 增 大 , 所 以 xn = (−1) n n 不接近于任何确定的常数;. 数时, xn = (−1) n +1 = −1 ,即 xn 不接近于任何确定的常数.. 函数、极限与连续.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到,数列 {xn } 的一般项 xn 的变化趋势有两种情形:无限. 第 章 1. 数列 {(−1) n +1} ,当 n 无限增大时,当 n 为奇数时, xn = (−1) n +1 = 1 ;当 n 为偶. 接近于某个确定常数或不接近于任何确定的常数.由此可得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 义如下: 定义 1.9 如果数列 {xn } 的项数 n 无限增大时,一般项 xn 无限接近于某个确定 的常数 a,则称 a 是数列 {xn } 的极限,此时也称数列 {xn } 收敛于 a,记作 lim xn = a n →∞. 或 xn → a(n → ∞) . 15.

(16) 16. 1 1 = 0 或 → 0(n → ∞) ; n n 1 1 lim = 0 或 n → 0(n → ∞) . n→∞ 2n 2 定义中“当 n 无限增大时,一般项 xn 无限接近于 a ”的意思是:当 n 充分大时, 由前面考察的数列可得, lim. n →∞. 应用数学(上册). xn 与 a 可以任意靠近,要多近就能有多近,也就是说 | xn − a | 可以小于任意给的正. 数,只要 n 充分地大. 当项数 n 无限增大时,数列 {xn } 的一般项 xn 不接近于任何确定的常数,则称 数列 {xn } 没有极限或称数列 {xn } 发散,记作 lim xn 不存在. n →∞. 例 1.9 考察下列数列的极限: ⎧⎪ 2n 2 + 1 ⎫⎪ ⎧ n − 1⎫ (1) ⎨ ⎬ ; (2) ⎨ ⎬; 2 ⎩ n ⎭ ⎩⎪ n ⎭⎪ 解. ⎧⎪ 2n 2 + 1 ⎫⎪ (3) ⎨ ⎬. ⎩⎪ n ⎭⎪. n −1 2n 2 + 1 = 1 ;(2) lim =2; n →∞ n n →∞ n2. (1) lim. 2n 2 + 1 不存在. n →∞ n 3.数列极限的性质 根据数列极限的定义显然有: 定理 1.1(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若数列 {xn } 收敛,则 xn 必有界.. (3) lim. 数列有界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例如,数列 {(−1) n +1} 是 有界的,但它却是发散的. 1.2.2 函数的极限 函数极限问题与自变量的变化过程密切相关,如果在自变量的某一变化过程 中,对应的函数值无限接近于某个确定的数,那么这个确定的数就称为函数在该 变化过程中的极限.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以下两种自变量的变化过程: 1.自变量 x 的绝对值 | x | 无限增大,即 x → ∞ 时,函数值 f ( x) 的变化情形;. 2.自变量 x 接近于有限值 x0 ,即 x → x0 时,函数值 f ( x) 的变化情形. 下面我们依次考察这两大类情况. 1. x → ∞ 时的情形 记号 x → ∞ 表示 x 取任意实数且| x |无限增大.若 x 取正数且无限变大,记作 x → +∞ ,当 x 仅取负数,且| x |无限变大,记作 x → −∞ . 定义 1.10 设函数 f ( x) 在 x > X ( X > 0) 时有定义,当 x 无限增大(记作 x → +∞ )时,对应的函数值无限接近于确定的常数 A,则称 A 是函数 f ( x) 当 x → +∞ 时的极限.记作 lim f ( x) = A 或 f ( x) → A( x → +∞) . x →+∞.

(17) 类似地可以定义函数极限 lim f ( x) = A 或 f ( x) → A( x → −∞) . x →−∞. 当且仅当 lim f ( x) = A 与 lim f ( x) = A 同时成立时, lim f ( x) = A . x →+∞. x →−∞. x →∞. 从几何上说, lim f ( x) = A 的意义是:作直线 y = A + ε 和 y = A − ε ,则总有 x →∞. 一个正数 X 存在,使得当 x < − X 或 x > X 时,函数 y = f ( x) 的图形位于这两直线 之间,如图 1-11 所示.. 图 1-11. 如果 lim f ( x) = A 或 lim f ( x) = A ,则直线 y = A 称为函数 y = f ( x) 图形的 x →+∞. x →−∞. 水平渐近线.. x −1 当 x → ∞ 时的极限. x+2 x −1 x + 2 − 3 3 3 = = 1− 解 因为函数 y = ,当 x → ∞ 时,式子 与0无 x+2 x+2 x+2 x+2 x −1 限接近,所以函数值 y 与常数 1 无限接近,因此 lim =1. x →∞ x + 2 例 1.11 讨论函数 y = sin x 当 x → ∞ 时的极限. 解 函数 y = sin x 是周期函数,其函数值随着 x 的变化在 −1 与 1 之间周而复 例 1.10. 论函数 y =. 始的摆动,即当 x → ∞ 时,函数 y = sin x 不会趋于一个确定的常数,所以函数 y = sin x 在 x → ∞ 时的极限不存在.. 引例 1.2 考察当 x → 1 时,函数 f ( x) =. 因为 x = 1 时, f ( x) 没有定义,而当 x ≠ 1 时, f ( x) =. 函数、极限与连续. 解. x2 − 1 的变化情况. x −1. 第 章 1. 2. x → x0 时的情形 在给出 x → x0 时函数的极限之前,我们先考察引例 1.2.. x2 − 1 = x + 1 ,故 f ( x) x −1. 的图形如图 1-12 所示. 不难看出,当 x → 1 ( x ≠ 1 )时, f ( x) 与 2 的差值越来越接近于 0,还可看 到 x 无论怎么趋向于 1 时, | f ( x) − 2 | 都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当 x → 1 时, f ( x) 以. 2 为极限. 17.

(18) 18. 应用数学(上册). 图 1-12. 注: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研究 x → x0 时函数 f ( x) 的极限,是指 x 充分接近 于 x0 时,函数值 f ( x) 的变化趋势,而不是求在 x0 处的函数值.因此,研究 x → x0 时函数 f ( x) 的极限问题,与函数 f ( x) 在 x = x0 这一点是否有定义无关. 下面给出 x → x0 时函数极限的定义: 定义 1.11. 设函数 f ( x) 在 x0 的某个去心邻域内有定义,A 为常数,如果在自. 变量 x → x0 的变化过程中,函数值 f ( x) 无限接近于 A,就称 A 是函数 f ( x) 当 x → x0 时极限.记作 lim f ( x) = A 或 f ( x) → A ( x → x0 ) .. x → x0. 注:记号 x → x0 表示 x 取任意实数而趋于有限数 x0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x 可 以从点 x0 的左侧( x < x0 ),也可以从 x0 的右侧( x > x0 ),还可以同时从点 x0 的 左右两侧趋近于 x0 ,但 x ≠ x0 ,即 x ∈ U 0 ( x0 ) .设 f ( x) 在 x0 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 意义,若 x 只是从 x0 的左侧趋近于 x0 时,记作 x → x0 − ,若 x 只是从右侧趋近于 x0 时,记作 x → x0 + .若 x 仅从 x0 的一侧,比如说左(右)侧趋近于 x0 时,函数的极 限存在,则称该极限为函数在点 x0 处的左(右)极限,左极限和右极限统称为单 侧极限,分别记作 lim− f ( x) 或 f ( x0 − 0) ; lim+ f ( x) 或 f ( x0 + 0) . x → x0. x → x0. 2. x −1 . x −1 由上述函数图像可知,当 x 无限趋近于 1 的时候,函数值无限趋近于 2,. 例 1.12 解. 求极限 lim. x →1. 所以 x2 − 1 =2. x →1 x − 1. lim.

(19) 例 1.13 解. 求极限 lim 3 . x→1. 函数 f ( x) = 3 为常函数,无论 x 怎样变化,函数值都恒为 3,所以极限 lim 3 = 3 x→1. 由此,我们可得. lim C = C , lim x = x0 .. x → x0. x → x0. 结论: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等基本初等函 数,在其各自的定义域内每点处的极限都存在,且等于该点处的函数值. 3.极限存在的判别法 定理 1.2 函数 f ( x) 当 x → x0 时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是左、右极限都存在且 相等,即 lim f ( x) = A. x → x0. ⇔ lim− f ( x) = lim+ f ( x) = A . x → x0. x → x0. 若左右极限中有一个不存在,或者各自都存在,但不相等,则函数在该点的 极限不存在. 例如:对于符号函数 y = f ( x) = sgn x , f (0 − 0) = −1 , f (0 + 0) = 1 ,所以 lim f ( x ) 不存在. x →0. ⎧ x − 1, x < 0 例 1.14 设函数 f ( x) = ⎪⎨0, x = 0 ,证明:在 x → 0 时, f ( x ) 的极限不存在. ⎪ x + 1, x > 0 ⎩ 证明 因 为 lim− f ( x) = lim− ( x − 1) = −1 ; lim+ f ( x) = lim+ ( x + 1) = 1 , 即 x →0. x→0. x →0. x →0. f (0 − 0) ≠ f (0 + 0) ,所以 lim f ( x) 不存在. x →0. ⎧⎪2 x , 0 ≤ x ≤ 1 ,求 lim f ( x) . 设函数 y = f ( x) = ⎨ x →1 ⎪⎩ x + 1, x > 1 因为 lim− f ( x) = lim− (2 x ) = 2 ; lim+ f ( x ) = lim+ ( x + 1) = 2 ,所以. 例 1.15 解. x →1. x →1. x →1. x →1. lim f ( x) = 2 . x →1. x → x0. x →∞. 第 章 1. 4.函数极限的性质 性质 1 (唯一性)如果极限 lim f ( x) (或 lim f ( x) )存在,那么这一极限. 函数、极限与连续. 唯一. 性质 2 (局部有界性)如果 lim f ( x) = A ,那么存在 x0 的某一去心邻域,在 x → x0. 此邻域内函数 f ( x ) 有界. 性质 3 (局部保号性)如果 lim f ( x) = A ,当 A > 0(或 A < 0 )时,则存在 x0 x → x0. 的某一去心邻域,在此邻域内函数 f ( x) > 0 (或 f ( x) < 0 ) . 注意:当 f ( x) > 0 (或 f ( x) < 0 )时, A 可以为 0. 19.

(20) 20. 1.2.3 无穷小与无穷大 应用数学(上册). 考虑自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因变量 X 的两种特殊变化趋势:其一是 | X | 无 限变小;其二是 | X | 无限变大.前者称为无穷小,后者称为无穷大.. 1.无穷小量 在讨论变量的极限时,经常遇到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例如,数列 ⎧⎨ 1 ⎫⎬ 当 n → ∞ ⎩ 2n ⎭ 时极限为 0;函数 1 当 x → ∞ 时,其极限也为 0.对于这些在自变量某一变化过程 x 中以零为极限的变量给出如下定义: 定义 1.12 如果函数 f ( x ) 当 x → x0 (或 x → ∞ )时的极限为零,那么称函数 f ( x ) 为当 x → x0 (或 x → ∞ )时的无穷小量(简称无穷小) . 1 1 = 0 ,所以函数 为当 x → ∞ 时的无穷小;因为 lim( x − 1) = 0 , x →1 x x 1 ⎧ 1 ⎫ 所以函数 x − 1 为当 x → 1 时的无穷小;因为 lim = 0 ,所以数列 ⎨ ⎬ 为当 n →∞ n + 1 ⎩ n + 1⎭ n → ∞ 时的无穷小.. 例如,因为 lim. x →∞. 注:(1)无穷小与一个很小的确定常数(如 10−24 )不能混为一谈. (2)讨论无穷小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变化过程, lim( x − 2) 2 = 0 , ( x − 2) 2 是 x→2. 2. x → 2 时的无穷小,而当 x → 1 或 x → 0 时 ( x − 2) 不是无穷小.. (3)因为 f ( x) ≡ 0 ,其绝对值可以任意小,在自变量任何一个变化过程中, 极限总为零,所以零可以作为无穷小唯一的常数.即常数零在自变量任何一个变 化过程中都是无穷小量,但无穷小量不是常数零. 无穷小与函数极限的关系: 定理 1.3 在自变量 x 的某一变化过程( x → x0 或 x → ∞ )中,函数 f ( x ) 具 有极限 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f ( x) = A + α ,其中 α 是在自变量 x 的同一变化过程中 的无穷小.. 2.无穷小的代数性质 性质 1 有限个无穷小之和仍为无穷小量. 性质 2 有界变量与无穷小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量. 推论 (1)常数与无穷小之积仍为无穷小; (2)有限个无穷小之积仍为无穷小. 特别地有 若 f ( x) → 0 ,则 [ f ( x)]n → 0 ( n ∈ N + ). 例 1.16. sin x . x →∞ x. 求极限 lim.

(21) 解. lim. x →∞. sin x ⎛1 ⎞ = lim ⎜ ⋅ sin x ⎟ = 0 (由性质 2 可得). x →∞ ⎝ x x ⎠. 3.无穷大 与无穷小量相反,有一类函数在自变量的某一变化过程中绝对值可以无限增 1 大.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函数 y = 当 x → 1 时的变化趋势: x −1 1 1 当 x 越来越接近于 1 时, 越变越大,当 x 无限接近于 1 的过程中, x −1 x −1 可以任意变大,所谓“任意变大”是指它可以大过事先指定的任意大的正数. 定义 1.13 在自变量 x 的某一变化过程( x → x0 或 x → ∞ )中,函数 f ( x ) 的 绝对值无限增大,则称 f ( x) 为在此变化过程中的无穷大量(简称无穷大).记作 lim f ( x) = ∞ ,其中“ lim ”是简记符号,是前述极限过程.. 注意:这里 lim f ( x) = ∞ 只是沿用了极限符号,并不意味着变量 f ( x ) 的极限 存在; 无穷大 ∞ 不是数,不可与绝对值很大的常数(如 1016 等)混为一谈;无穷大 是指绝对值可以任意变大的一个变量. 例 1.17. 下列变量中,哪个是无穷大,哪个是无穷小,为什么? 1. sin x π⎞ ⎛ (1)tan x ⎜ x → ⎟ ;(2) (4)2 x ( x → 0) . ( x → 0) ;(3)ln x( x → 0+ ) ; 1 + cos x 2 ⎝ ⎠ π 解 (1)因为 lim tan x = ∞ ,所以 tan x 是 x → 时的无穷大; π 2 x→ 2. sin x sin x (2)因为 lim = 0 ,所以 是 x → 0 时的无穷小; x →0 1 + cos x 1 + cos x (3)因为 lim+ ln x = −∞ ,所以 ln x 是 x → 0+ 时的无穷大(正无穷大); x →0. (4)因为 lim+ x →0. 1 2x. = +∞ , lim− x →0. 1 2x. =0. 1 ,所以 2 x ( x. → 0) 既不是无穷大,又不是. , xn ,. , 函数 f ( x) = x 与 1 = 1 : f ( x) x. 函数、极限与连续. 对于 x1 , x2 ,. 第 章 1. 无穷小. 4.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 当 x → ∞ 时, f ( x) = x → ∞ , 1 = 1 → 0 ;当 x → 0 时, f ( x) = x → 0 , f ( x) x 1 1 = →∞. f ( x) x. 由此可得无穷小与无穷大之间的关系,即 21.

(22) 22. 定理 1.4 在自变量的某一变化过程中: 应用数学(上册). (1)若 f ( x ) 为无穷大,则在同一变化过程中函数 1 为无穷小; f ( x) (2)若 f ( x ) 为无穷小,且 f ( x) ≠ 0 ,则在同一变化过程中函数 1 为无穷大. f ( x). 练习题 1.2 1.选择题 (1)下列数列收敛的有(. ).. A. {(−2) n }. B. {(−1) n }. ⎧⎛ 2n − 1 ⎞ ⎫ C. ⎨⎜ ⎟⎬ ⎩⎝ 2n + 1 ⎠ ⎭ (2)数列 {xn } 收敛是数列有界的(. n ⎫ ⎧ D. ⎨(−1) n ⎬ n + 1⎭ ⎩ ).. B.充分条件 A.充要条件 C.必要条件 D.无关条件. (3)函数 f ( x) 在 x = x0 处有定义,是 x → x0 时 f ( x) 有极限的(. ).. B.充分条件 A.充要条件 C.必要条件 D.无关条件 (4 ) f ( x0 − 0) 与 f ( x0 + 0) 都存在且相等是函数 f ( x) 在 x = x0 处有极限的 (. ) .. A.充要条件 C.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D.无关条件. 1 在点 x = 0 处( ) . x A.有定义且有极限 B.无定义但有极限 C.有定义但无极限 D.无定义且无极限 (6)下列函数在指定的变化过程中,( )是无穷小量. 1 sin x , ( x → ∞) A. x , ( x → ∞ ) B. x e. (5)函数 f ( x) = x sin. C. ln(1 + x), ( x → 1). D.. x +1 −1 , ( x → 0) x. 2.计算下列极限: 1 ⎛ (1) lim ⎜ 2 + 2 n →∞ ⎝ n. ⎞ ⎟; ⎠. ⎛ 1 + 2n (2) lim ⎜⎜ n n →∞ ⎝ 3. ⎞ ⎟⎟ ; ⎠.

(23) (3) lim(4 x − 1) ;. (4) lim. x →1. x→2. x2 − 3x + 1 x 2 + 4 x − 12. ;. x2 − x + 1 ; (6) lim ( x 6 − 2 x + 1) . x →1 x →∞ x −1 ⎪⎧2 x + 1, x ≤ 0 3.设函数 f ( x) = ⎨ 2 ,利用函数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判断极限 ⎪⎩ x + 1, x > 0 lim f ( x) 是否存在.. (5) lim. x →0. 4.在下列各题中,指出哪些是无穷小?哪些是无穷大? x +1 ( x → 2) ; (1) 2− x ( x → +∞ ) ; (2 ) 2 x −4 sin x ( x → ∞) ; (3) (4) ln | x | ( x → 0) . x. 1.3 极限的运算 1.3.1 极限的运算法则 利用极限的定义只能计算一些简单函数的极限,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可 以求一些较复杂函数的极限问题. 1.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在下面的讨论中,记号“ lim ”下方没有标明自变量的变化过程,实际上,下 面的定理对 x → x0 及 x → ∞ 都是成立的. 定理 1.5 设在自变量某同一变化过程中 lim f ( x) = A , lim g ( x) = B ,则 (1) lim[ f ( x) ± g ( x )] = lim f ( x) ± lim g ( x) = A ± B ; (2) lim[ f ( x) ⋅ g ( x)] = lim f ( x) ⋅ lim g ( x ) = A ⋅ B ; f ( x ) lim f ( x) A (3)当 B ≠ 0 时,有 lim = = . g ( x) lim g ( x) B 数的情形.根据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说明了“求极限”与“四则运算”的可换. 第 章 1. 其中定理中的(1)、(2)积与和、差的运算可以推广到有限个具有极限的函. 函数、极限与连续. 性,使用这些运算法则求极限时,应注意,参与运算的函数应为有限个,且各自 极限存在. 推论 若 lim f ( x) = A , C 为常数, n ∈ N + ,则 (1) lim [Cf ( x) ] = C lim f ( x) = CA ; (2) lim [ f ( x) ] = [ lim f ( x) ] = An . n. 例 1.18. n. 求 lim(3x − 1) . x →1. 23.

(24) 24. lim(3 x − 1) = lim 3x − lim1 = 3lim x − 1 = 3 × 1 − 1 = 2 .. 解. x →1. x →1. x →1. x →1. 应用数学(上册). 2. 例 1.19 解. 求 lim. x −2. . x − x +1 这里分母极限不为零,故 lim( x 2 − 2) lim x 2 − lim 2 x2 − 2 x →1 x →1 x →1 lim 2 = = x →1 x − x + 1 lim( x 2 − x + 1) lim x 2 − lim x + lim1 x →1. 2. x →1. x →1. 2. =. (lim x) − 2 x →1. 2. (lim x) − 1 + 1. =. x →1. x →1. x →1. 1− 2 = −1. 1 −1 +1. 由以上两例和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可知: lim P ( x) = lim (a0 x n + a1 x n −1 + + an ) = P ( x0 ) x → x0. x → x0. a x n + a x n −1 + P( x) = lim 0 m 1 m −1 x → x0 Q ( x ) x → x0 b x + b x + 0 1. lim P( x) = lim. x → x0. 例 1.20. 求 lim. ( x − 4). + an + bm. =. P( x 0 ) = R ( x0 ) (Q( x0 ) ≠ 0) Q( x0 ). 2. . x 2 − 16 解 当 x → 4 时,分子和分母的极限均为零,于是分子和分母不能分别取极 限.分子和分母中有公因子 x − 4 ,由于 x ≠ 4 ,所以 x − 4 ≠ 0 ,可约去这个不为零 的公因子,所以 x − 4) 0 ( x − 4) 2 x − 4 xlim( = lim = →4 = =0. lim 2 x → 4 x − 16 x→4 x + 4 lim( x + 4) 8 x→4. x→4. 例 1.21 解. 求 lim. x→4. x −2 . x−4. 因为分子、分母的极限都为 0,不能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求其极限,但将. 分子有理化得 lim. x→4. x −2 ( x − 2)( x + 2) x−4 1 1 = lim = lim = lim = . x → 4 ( x − 4)( x + 2) x → 4 ( x − 4)( x + 2) x→4 x + 2 x−4 4. 例 1.22. 求下列各极限:. (1) lim. 1 − x − 3x3. 3x 2 − 2 x − 1. ; (3) lim. 2 x3 + x 2 − 5. x →∞ x 3 − x 2 + 2 x →∞ x 2 − 3 x + 1 x 2 + 4 x3 3 (1)先用 x 同时除分子、分母,然后取极限,得 1 1 − 2 −3 3 1 − x − 3 x3 3 x x lim = lim =− . 1 x →∞ 1 + x 2 + 4 x 3 x →∞ 1 4 + +4 3 x x x →∞ 1 +. 解. ;(2) lim. ..

(25) n. 1⎞ ⎛ = ⎜ lim ⎟ = 0 ,其中 n = 1, 2,3, n x →∞ x ⎝ x→∞ x ⎠ 1. 这是因为 lim. .. n. 1⎞ ⎛ = a ⎜ lim ⎟ = 0 ,其中 a 为常数, n 为正整数. n n x →∞ x x →∞ x ⎝ x →∞ x ⎠ 3 (2)先用 x 除分子、分母,再求极限,得 3 2 3 − 2− 3 3x 2 − 2 x − 1 x x x = 0 =0 . = lim lim 3 2 1 2 x →∞ x − x + 2 x →∞ 1 1− + 3 x x a. 一般情形, lim. (3)先求 lim. = a lim. x2 − 3x + 1. x →∞. 2 x3 + x 2 − 5. 1. ,类似于第(2)小题,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x3 ,得. 1 3 1 − + x x 2 x3 0 = =0. lim 1 5 x →∞ 2 2+ − 3 x x 2 x3 + x 2 − 5. =∞. x2 − 3x + 1 一般的,当 a0 ≠ 0 , b0 ≠ 0 , n , m 为非负整数时,有. 由定理 1.4,得原极限 lim. x →∞. a0 x + a1 x m. lim. x →∞. m −1. +. b0 x n + b1 x n −1 +. ⎧ a0 ⎪ , 当m = n + am ⎪ b0 =⎨ . + bn ⎪ 0, 当m < n ⎪⎩ ∞, 当m > n. arctan x . x 解 当 x → ∞ 时,分子和分母的极限都不存在,因此关于商的极限运算法则 arctan x 1 1 不能应用.若把 视为 arctan x 与 的乘积,由于 是当 x → ∞ 时的无穷小, x x x π 而 | arctan x |< 是有界变量,由无穷小的性质得 2 arctan x 1 = lim ⋅ arctan x = 0 . lim x →∞ x →∞ x x 2.复合函数的极限法则 定理 1.6 设函数 y = f (u ) 与 u = ϕ ( x) 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 lim f (u ) = A ; 例 1.23. 求 lim. x →∞. 第 章 1 函数、极限与连续. u →a. (2)当 x ≠ x0 时, ϕ ( x) ≠ a ,且 lim ϕ ( x) = a . x → x0. 则复合函数 f [ϕ ( x)] 当 x → x0 时的极限存在,且 lim f [ϕ ( x)] = lim f (u ) = A . x → x0. u →a. 25.

(26) 26. 定理 1.6 表明:若函数 f (u ) 与 ϕ ( x) 满足定理的条件,则可以作代换 u = ϕ ( x) , 把求 lim f [ϕ ( x)] ,简化为求 lim f (u ) ,这里 a = lim ϕ ( x) . 应用数学(上册). x → x0. x → x0. u →a. 定理 1.6 只给出了复合函数的自变量和中间变量一种变化过程中的极限.把 lim ϕ ( x) = a 换 成 lim ϕ ( x) = ∞ 或 lim ϕ ( x) = ∞ , 而 把 lim f (u ) = A 换 成. x → x0. x → x0. x →∞. u →a. lim f (u ) = A ,可得类似的法则.. u →∞. 解. x→2. x2 − 4. x→2. x−2. 函数. 先求 lim. x−2. 求 lim. 例 1.24. x−2 x2 − 4. 2. x −4 = lim. x→2. .. 是由 y = u , u = ϕ ( x) =. x−2 x2 − 4. 复合而成.求本题极限时,. 1 1 1 x−2 1 = ,再求 lim u = ,于是 lim = . 2 1 x → 2 x+2 4 2 x −4 2 u→ 4. 1.3.2 极限存在准则与两个重要极限 利用极限运算法则,不难求有理函数及代数函数的极限,而对于一些超越函 数如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极限还是知之不多,为了 扩大初等函数求极限的范围,下面介绍判定极限存在的两个充分性准则,作为应 用准则的典型例子,将给出两个重要极限. 1.夹逼准则 定理 1.7 设在 x0 的某一去心邻域内, g ( x) ≤ f ( x) ≤ h( x) ,且 lim g ( x) = x → x0. lim h( x) = A ,则 lim f ( x) = A .. x → x0. x → x0. 特别的,若数列 {xn } 、{ yn } 、{zn } 满足 yn ≤ xn ≤ zn ,且 lim yn = lim zn = a , n →∞. 则 lim xn = a . n →∞. 例 1.25. 证明: lim. x →0. sin x = 1 (重要极限一) . x. 在图 1-13 所示的单位圆中,圆心角 sin x ∠AOB = x ,注意到, y = 为偶函数,不妨设 x π 0 < x < ,则有 BC = sin x ,AD = tan x ,AB = x , 2 由 SΔAOB < S扇形AOB < SΔAOD 得 证明. 图 1-13. 1 1 1 1 sin x x < ⇒ cos x < <1 sin x < x < tan x ⇒ 1 < 2 2 2 sin x cos x x 由 lim cos x = lim1 = 1 ,根据定理 1.7 得 x →0. x →0. n →∞.

(27) lim. x →0. 例 1.26 解. lim. x →0. 例 1.27. sin x =1. x. tan x . x →0 x. 求极限 lim. tan x sin x 1 sin x 1 = lim ⋅ = lim ⋅ lim = 1. x →0 x x cos x x →0 x x →0 cos x. 求极限 lim. 1 − cos x. x →0. x2. . 2. x x⎞ ⎛ 2 sin ⎟ ⎜ 1 2 = lim 2 = lim 1 ⎛ sin t ⎞ = 1 原式= lim ⎜ ⎟ ⎜ ⎟ 2 x →0 x →0 2 t →0 2 ⎝ t ⎠ 2 ⎛ x⎞ ⎜⎜ x ⎟⎟ 4⎜ ⎟ 2 ⎝ ⎠ ⎝2⎠ 2sin 2. 解. 例 1.28. (令 t =. x ). 2. 求下列各极限:. sin( x 2 − 4) . x →∞ x→2 x−2 sin x 解 (1)利用重要极限 lim = 1 计算时,注意当 x → 0 时, sin x 中的 x 与 x →0 x 1 分母中的 x 是相同的变量,求解时,令 t = ,当 x → ∞ 时, t → 0 ,因此 2x 1 3 1 3 sin t 3 lim 3 x ⋅ sin = lim 2 x ⋅ sin = lim = . x →∞ 2 x x →∞ 2 2 x 2 t →0 t 2. (1) lim 3 x ⋅ sin. 1 ; 2x. (2) lim. sin( x 2 − 4) ( x + 2) sin( x 2 − 4) sin( x 2 − 4) lim( x 2) lim = lim = + ⋅ = 4. x→2 x→2 x→2 x→2 x−2 x2 − 4 x2 − 4 1 例 1.29 求极限 lim x sin . x →0 x 1 解 lim x sin = 0 (有界变量与无穷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 x →0 x 一般地,重要极限一可以推广为: sin u ( x ) 若 x → x0 (或 x → ∞ )时, u ( x) → 0 ,则 lim = 1. x → x0 u ( x). (2) lim. 第 章 1. ( x →∞ ). 函数、极限与连续. 2.单调有界收敛准则 在数列极限部分讲过,收敛的数列必定有界,但有界的数列却未必收敛,因 此,有界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而下面的准则说明了:若一个数 列不仅有界,而且是单调的(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则该数列必收敛. 定理 1.8 若单调数列 {xn } 有界,则 lim xn 一定存在. n →∞. 27.

(28) 28. 应用数学(上册). 证明略.几何解释如下: 不妨设数列 {xn } 是单调递增的,从数轴上看 xn 只能向一个方向移动,所以只 (2)点 xn 无 有两种可能的趋势: (1)点 xn 沿数轴无限增大而移向无穷远 xn → ∞ ; 限趋近于某一定点 A,即 xn 趋于一个极限.若假定 | xn |≤ M ( M > 0) ,则第一种情 形就不可能发生,那么必有(2)发生,即 {xn } 趋于一个极限 A 且 A ≤ M .. 对于单调递减的数列,可作同样的解释.. 图 1-14 n. 例 1.30. ⎛ 1⎞ 求 lim ⎜ 1 + ⎟ . n →∞ ⎝ n⎠ n. ⎛ 1⎞ 设 xn = ⎜ 1 + ⎟ ,我们来证明数列 {xn } 单调增加并且有界.按牛顿二项公 ⎝ n⎠ 式展开,有. 解. n. ⎛ 1⎞ xn = ⎜ 1 + ⎟ ⎝ n⎠ n 1 n(n − 1) 1 n(n − 1)(n − 2) 1 n(n − 1) (n − n + 1) 1 = 1+ ⋅ + ⋅ 2+ ⋅ 3+ + ⋅ n 1! n 2! 3! n! n n n 1 ⎛ 1 ⎞ 1 ⎛ 1 ⎞⎛ 2 ⎞ 1 ⎛ 1 ⎞ ⎛ 2 ⎞ ⎛ n −1⎞ = 1 + 1 + ⎜1 − ⎟ + ⎜1 − ⎟ ⎜ 1 − ⎟ + + ⎜1 − ⎟ ⎜ 1 − ⎟ ⎜ 1 − ⎟, 2! ⎝ n ⎠ 3! ⎝ n ⎠ ⎝ n ⎠ n! ⎝ n ⎠ ⎝ n ⎠ ⎝ n ⎠ 类似的, n +1. 1 ⎞ ⎛ xn +1 = ⎜ 1 + ⎟ ⎝ n +1⎠ 1⎛ 1 ⎞ 1⎛ 1 ⎞⎛ 2 ⎞ = 1 + 1 + ⎜1 − ⎟ + ⎜1 − ⎟ ⎜1 − ⎟+ 2! ⎝ n + 1 ⎠ 3! ⎝ n + 1 ⎠ ⎝ n + 1 ⎠ 1⎛ 1 ⎞⎛ 2 ⎞ ⎛ n− 1 ⎞ ⎜1 − ⎟⎜ 1 − ⎟ ⎜1 − ⎟+ n ! ⎝ n + 1 ⎠⎝ n + 1 ⎠ ⎝ n + 1 ⎠. +. n ⎞ 1 ⎛ 1 ⎞⎛ 2 ⎞ ⎛ ⎜1 − ⎟ ⎜1 − ⎟ ⎜1 − ⎟ (n + 1)! ⎝ n + 1 ⎠ ⎝ n + 1 ⎠ ⎝ n + 1 ⎠ 比较 xn 、 xn +1 的展开式,可以看到除前两项外, xn 的每一项都小于 xn +1 的对. 应项,并且 xn +1 还多了最后的一项,其值大于 0,因此 xn < xn +1 这就说明数列 {xn } 是单调增加的,同时这个数列还是有界的.因为,如果 xn 的 展开式中各项括号内的数用较大的数 1 代替,得.

(29) xn < 1 + 1 +. 1 1 + + 2! 3!. +. 1 1 1 < 1+1+ + 2 + n! 2 2. 1 2n −1. 1 n 1 2 = 1+ = 3 − n−1 < 3 1 2 1− 2 这就说明数列 {xn } 是有界的.根据单调有界收敛准则,这个数列 {xn } 的极限 1−. 存在,且极限值为 e.即 n. ⎛ 1⎞ lim ⎜ 1 + ⎟ = e n →∞ ⎝ n⎠. 其中 e = 2.178 281 828 459 045 … x. ⎛ 1⎞ 可以证明,当 x 取实数而趋于 +∞ 或 −∞ 时,函数 ⎜1 + ⎟ 的极限都存在,且都 ⎝ x⎠ 等于 e. x. ⎛ 1⎞ 综上,有重要极限二: lim ⎜ 1 + ⎟ = e . x →∞ ⎝ x⎠ 1 利用 z = ,则当 x → ∞ 时, z → 0 .于是有 x 1. 1. lim(1 + z ) z = e 或 lim(1 + x) x = e . z →0. 例 1.31. x →0. ⎛ 1⎞ 求极限 lim ⎜1 − ⎟ x →∞ ⎝ x⎠. x. x. 解. .. ⎛ 1⎞ ⎛ 1⎞ lim ⎜1 − ⎟ = lim ⎜ 1 + ⎟ x →∞ ⎝ t →∞ ⎝ x⎠ t⎠. 例 1.32. ⎛ x+3⎞ 求极限 lim ⎜ ⎟ x →∞ ⎝ x − 1 ⎠. −t. = e−1. (令 t = − x ). x +1. .. 解 x +1. x −1+ 2 ⎤ ⎡⎛ 4 ⎞ = lim ⎢⎜ 1 + ⎥ ⎟ x →∞ ⎢⎝ x −1 ⎠ ⎣ ⎦⎥. 第 章 1. ⎛ x+3⎞ lim ⎜ ⎟ x →∞ ⎝ x − 1 ⎠. 例 1.33. 函数、极限与连续. ⎧⎡ ⎫ x −1 ⎤ 4 2 ⎪ ⎢⎛ 4 ⎞ 4 ⎥ ⎛ 4 ⎞ ⎪ = lim ⎨ ⎜ 1 + ⋅ ⎜1 + ⎟ ⎟ ⎬ x →∞ ⎢⎝ x −1 ⎠ ⎥ ⎝ x −1 ⎠ ⎪ ⎪⎢ ⎦⎥ ⎩⎣ ⎭ = e 4 ⋅1 = e 4 求极限 lim x 1 − 2 x . x →0. 29.

(30) 30 1. 解. 1. lim x 1 − 2 x = lim(1 − 2 x) x = lim[(1 − 2 x) − 2 x ]−2 = e−2 .. x →0. x →0. x →0. 应用数学(上册). 一般地,重要极限二可以推广为: 若 x → x0 (或 x → ∞ )时, u ( x) → 0 ,则 lim [1 + u ( x)] x → x0 ( x →∞ ). 1 u ( x). =e.. 1.3.3 无穷小的比较. 前面已说明了两个无穷小的和、差、积仍为无穷小.然而,两个无穷小之商 的情形比较复杂.如 sin x 1 − cos x 1 x x2 = 1,lim = , = ∞ , =0. lim lim x →0 x x→0 x →0 x 2 x →0 x 2 x2 lim. 由此可见,在自变量同一变化过程中,两个无穷小的商的极限,有不同的结 0 果,通常称这种极限为“ ”型未定式极限.上述未定式极限各不相同,反应了 0 作为分子和分母两个无穷小趋于零的“快慢”程度的不同. 比较两个无穷小在自变量同一变化过程中趋于零的“速度”是很有意义的, 并能为处理未定式极限问题带来一些具体方法. 1.无穷小的比较 设 α 和 β 是在自变量同一变化过程中的无穷小,即 lim α = 0 , lim β = 0 且. α ≠ 0 ,则在该变化过程中: β (1)如果 lim = 0 ,就说 β 是比 α 高阶的无穷小,记作 β = (α ) ,在 β ≠ 0 α 时,也说 α 是比 β 低阶的无穷小; β (2)如果 lim = C (C ≠ 0) 就说 β 与 α 是同阶无穷小; α β (3)如果 lim = 1 ,就说 β 与 α 是等价无穷小,记作 α ∼ β 或 β ∼ α . α 等价无穷小是同阶无穷小的特殊情形,即 C = 1 的情形. x2 = 0 ,所以当 x → 0 时, x 2 是比 2x 高阶的无穷小,即 x →0 2 x. 例如,(1)因为 lim. x 2 = (2 x)( x → 0) 或说 x → 0 时, 2x 是比 x 2 低阶的无穷小;. (2) 当 x → 1 时 , x 2 − 1 → 0 , x 2 − 3 x + 2 → 0 , lim. x →1 x 2. x2 − 1 − 3x + 2. ( x − 1)( x + 1) = −2 ,所以,当 x → 1 时, x 2 − 1 与 x 2 − 3x + 2 是同阶无穷小; x →1 ( x − 1)( x − 2). lim. =.

(31) (3)因为 lim. sin x 2 x2. x →0. = 1 所以 sin x 2 ∼ x 2 ( x → 0) .. 2.等价无穷小的性质 定理 1.9 ( 等 价 无 穷 小 的 替 换 原 理 ). 若在自变量同一变化过程中, β′ β β′ α , α ′, β , β ′ 都是无穷小,且 α ∼ α ′, β ∼ β ′ ,如果 lim 存在,则 lim = lim . α′ α α′ 证明. lim. ⎛ β β′ α′ ⎞ β β β′ α′ β′ = lim ⎜ ⋅ ⋅ ⎟ = lim ⋅ lim ⋅ lim = lim . ′ ′ ′ ′ ′ α β α α β α α α ⎝ ⎠. 例如, lim. x →0. sin mx mx m = lim = ( n ≠ 0 ). tan nx x →0 nx n. 但是下式的计算却是错误的, tan x − sin x x−x = lim 3 = 0 ,因为 tan x − sin x 与 x − x 不是等价无穷小. lim x →0 x →0 x x3 事实上 lim. x →0. tan x − sin x x. 3. = lim. x →0. sin x (1 − cos x) 3. x cos x. ⎛ sin x 1 − cos x 1 ⎞ = lim ⎜⎜ ⎟ x →0 cos x ⎟⎠ x2 ⎝ x. sin x 1 − cos x 1 1 x2 = = 1. lim lim lim x →0 x x →0 x 2 x →0 cos x 2 x→0 x 2. = lim. 即 tan x − sin x ∼. 1 3 x . 2. 也可以按下面方法计算出与分子等价的无穷小. 因 为 tan x − sin x = tan x(1 − cos x) , 而 x ∼ tan x, 1 − cos x ∼ sin x ∼. 1 2 x , 所 以 tan x − 2. 1 3 x . 2. 上例表明:在使用定理 1.9 时必须用同分子、分母整体(或某个因子)等价的 无穷小进行替换,而不是用各自非因子部分的等价无穷小进行替换. 第 章 1. 下面给出几个常用的等价无穷小. 当 x → 0 时, x ∼ sin x ∼ tan x ∼ arcsin x ∼ arctan x ∼ ln(1 + x) ∼ e x − 1 ; 1 2 x ; a x − 1 ∼ x ln a ; (1 + x) μ − 1 ∼ μ x( μ ≠ 0) . 2 例 1.34 验证当 x → 0 时, x ∼ ln(1 + x) .. 函数、极限与连续. 1 − cos x ∼. 1. ln(1 + x) = lim ln(1 + x) x = ln e = 1 x →0 x →0 x 所以 x ∼ ln(1 + x) ( x → 0 ). 证明. lim. (可根据定理 1.6 计算). 31.

(32) 32. 练习题 1.3 应用数学(上册). 1.计算下列各极限: x2 − 9 ; x →3 x − 3. (2) lim. (1) lim. (3) lim. x →∞. (5) lim. x →∞. x2 + 1 2x2 − 1. x →∞. x +1 3. x − x +1. ; n. ⎛ sin x ⎞ (4) lim ⎜ ⎟ ; x → 0 ⎝ 1 + cos x ⎠. ;. ( x − 1)10 (2 x + 3)5 15. 12( x − 2). ; (6) lim. x →0. 1+ x −1 . x. 2.利用重要极限一求下列极限: sin 2 x sin 3x (1) lim ; (2) lim ; x →0 x → 0 tan x x cos x sin 2 x − sin 2 a ; (4) lim ( a 为常数). π π x→a x−a x→ x − 2 2 3.利用重要极限二求下列极限:. (3) lim. x. ⎛ 2⎞ (1) lim ⎜ 1 − ⎟ ; x →∞ ⎝ x⎠. (2) lim (1 + tan x)cot x ; x →0. 1 x ⎞x. 1. ⎛1+ (3) lim ⎜ (4) lim (1 + 3 x) x . ⎟ ; x →0 x →0 ⎝ 1 − x ⎠ 4.利用等价无穷小的性质计算下列极限:. (1) lim. sin( x3 ). x → 0 (sin. x). 2. ;. (2) lim. x →0. tan x − sin x ln(1 + x3 ). .. 1.4 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 1.4.1 函数的连续性.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其数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特 点.比如: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通过的路程及运动速度 随时间的变化等.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不突然或不显著的变化认为是连续变化, 这些现象反映到数学中来,就是函数的连续性.这是与函数极限密切相关的另一 基本概念.连续函数是微积分中研究的主要对象,微积分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将 借助于函数的连续性..

(33) 1.函数在一点处的连续性. 所谓不突然改变,就是逐渐变化,也就是说,当自变量的改变量很微小时, 函数的改变量也很微小;当自变量的改变量趋于 0 时,函数的改变量是无穷小. 设函数 y = f ( x) 在点 x0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由 x0 变到 x 时,相应的 函数值由 f ( x0 ) 变到 f ( x) ,若记 Δx = x − x0 ,则称 Δx 为自变量在点 x0 处的改变 量 ( 增 量 ), 而 f ( x) − f ( x0 ) 称 为 函 数 相 应 的 改 变 量 ( 增 量 ), 记 作 Δy , 即 Δy = f ( x) − f ( x0 ) 或 Δy = f ( x0 + Δx) − f ( x0 ). 应该注意:这里的 Δx 、 Δy 分别表示自变量的增量和函数的增量,可能取正 也可能取负. 根据上述分析,这就有了下面的定义: 定义 1.14 设函数 y = f ( x) 在点 x0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当自变量的改变量 Δx → 0 时,函数相应的改变量 Δy → 0 ,即 lim Δy = 0 ,则称函数 y = f ( x) 在点 x0 Δx →0. 处连续. 在定义中 Δx → 0 ,表示 x → x0 ; Δy → 0 ,表示 f ( x ) → f ( x0 ) .因此,函数 y = f ( x) 在点 x0 处连续也可以作如下定义:. 定义 1.15 设函数 y = f ( x) 在点 x0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 f ( x) 在点 x0 的极限 存在且等于它在点 x0 处的函数值,即 lim f ( x) = f ( x0 ) ,则称函数 y = f ( x) 在点 x0 x → x0. 处连续. 由定义 1.15 得出函数 y = f ( x) 在点 x0 处连续的三要素:函数 y = f ( x) 在点 x0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 lim f ( x) 存在; lim f ( x) = f ( x0 ) . x → x0. x → x0. 下面给出单侧连续的概念. 若 f ( x) 在 ( x0 − δ , x0 ] 上有定义且 lim − f ( x) = f ( x0 ) ,则称函数 f ( x) 在 x0 处 x → x0. 左连续; 若 f ( x) 在 [ x0 , x0 + δ ) 上有定义且 lim+ f ( x) = f ( x0 ) ,则称函数 f ( x) 在 x0 处 x → x0. 第 章 1. 右连续. 显然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充要条件是函数在该点处左连续且右连续. P( x) 在 Q( x). 函数、极限与连续. 由定义不难验证:基本初等函数、多项式函数 P ( x) 及有理函数 R ( x) = 其定义区间内的任何点处都连续. 例 1.35 证明函数 y = x 2 在点 x0 处连续. 证明. 当自变量 x 在 x0 处的改变量为 Δx 时,函数 y = x 2 对应的改变量为 Δy = ( x0 + Δx) 2 − x0 2 = 2 x0 Δx + (Δx) 2 33.

(34) 34. lim Δy = lim [2 x0 Δx + (Δx) 2 ] = 0. Δx →0. Δx →0. 应用数学(上册). 2. 所以 y = x 在点 x0 连续. 例 1.36. 讨论函数 ⎧ 2 + x, ⎪ f ( x) = ⎨0, ⎪3 − cos x, ⎩. x<0 x=0 x>0. 在 x = 0 处的连续性. 解 因为 lim− f ( x) = lim− (2 + x) = 2 , lim+ f ( x ) = lim− (3 − cos x) = 2 ,所以 x →0. x →0. x →0. x→0. lim f ( x) = 2 .但 lim f ( x) ≠ f (0) ,故 f ( x) 在 x = 0 处不连续.. x →0. x →0. 2.区间上的连续函数 (1)若函数 f ( x) 在开区间 (a, b) (包括 a = −∞ 及 b = +∞ 的情形)内的每一. 点都连续,则称函数 f ( x) 在开区间 (a, b) 内连续.或者说函数 f ( x) 是 (a, b) 内的 连续函数,并称 (a, b) 为 f ( x) 的连续开区间. (2)若函数 f ( x) 在开区间 (a, b) 内连续,且在左端点 a 右连续,在右端点 b 左 连续,即 lim f ( x ) = f (a), lim− f ( x) = f (b). x→a+. x →b. 则称函数 f ( x) 在闭区间 [a, b] 上连续,或者说函数 f ( x) 是 [a, b] 上的连续函数, 并称 [a, b] 为 f ( x) 的连续闭区间.比如:有理函数是其定义域内的连续函数. 注意:连续函数的图形是一条连续而不间断的曲线. 例 1.37 讨论函数 y = sin x 的连续性. Δx ⎞ Δx ⎛ 对任一 x0 ∈ (−∞, + ∞ ) , Δy = sin( x0 + Δx) − sin x0 = 2 cos ⎜ x0 + ⎟ sin 2 2 ⎝ ⎠ Δx ⎞ Δx ⎛ 因为 cos ⎜ x0 + sin = 0 ,所以 lim Δy = 0 . ⎟ ≤ 1 有界,且 Δlim Δx →0 x →0 2 ⎠ 2 ⎝. 解. 因此 y = sin x 在点 x0 处连续,由于 x0 的任意性,故 y = sin x 在 R 内连续. 例 1.38. 讨论函数 ⎧ x, ⎪ f ( x) = ⎨ x − 1, ⎪0, ⎩. 0≤ x <1 1≤ x < 2 x=2. 的连续性. 解 因为 lim+ f ( x) = lim+ x = 0 = f (0) ; x →0. x →0. lim f ( x) = lim− x = 1 , lim+ f ( x) = lim+ ( x − 1) = 0 ;. x →1−. x →1. x →1. x →1.

(35) lim f ( x) = lim− ( x − 1) = 1 , f (2) = 0 ;. x → 2−. x →2. 所以函数 f ( x) 在 x = 0 右连续,在 x = 1, x = 2 处均不连续,即函数 f ( x) 在区 间 [0,1) ∪ (1, 2) 内连续. 1.4.2 函数的间断点及其类型. 1.间断点的概念 定义 1.16 若函数 y = f ( x) 在点 x0 处不连续,则说函数 f ( x) 在点 x0 处间断,. 并称 x0 为 f ( x) 的一个间断点. 由连续的定义可知:若函数 f ( x) 具备下列三种情形之一: (1)在 x = x0 点无定义,而在 x0 的去心邻域有定义; (2)虽在 x = x0 处有定义,但 lim f ( x) 不存在; x → x0. (3)虽在 x = x0 处有定义,且 lim f ( x) 存在,但 lim f ( x ) ≠ f ( x0 ) , x → x0. x → x0. 则称 x0 为函数 f ( x) 的一个间断点或不连续点. 2.间断点的分类. 根据间断点的情形,将间断点分为两类: 第一类间断点: f ( x0 − 0), f ( x0 + 0) 都存在,而 x0 为间断点. 第二类间断点: f ( x0 − 0), f ( x0 + 0) 中至少有一个不存在. 在第一类间断点中,若 lim f ( x) 存在,则其间断的原因可能是函数在 x0 处无 x → x0. 定义或极限值不等于函数值导致的.此时,补充函数在 x0 处定义或改变在 x0 处的 定义,可使函数在 x0 处连续,称此类间断点为可去间断点; 若 f ( x0 − 0), f ( x0 + 0) 都存在但不相等,即 f ( x0 − 0) ≠ f ( x0 + 0) ,则称 x0 为跳 跃间断点. 例如, x = 0 为 f ( x) =. sin x 的可去间断点.若补充 f (0) = 1 ,则补充后的函数 x. 再如, f ( x) =. x<0 x>0. ,因为 lim− f ( x) = −1 , lim+ f ( x) =1 ,所以 x = 0 x →0. x →0. 函数、极限与连续. | x | ⎧−1, =⎨ x ⎩1,. 第 章 1. 在 x = 0 处连续.. 为跳跃间断点. 1 2 − 的间断点类型. x − 1 x2 − 1 1 2 x −1 ,其图形如图 1-15 所示. − = f ( x) = x − 1 x2 − 1 x2 − 1. 例 1.39 解. 讨论函数 f ( x) =. 35.

(36) 36. 应用数学(上册). 图 1-15. 显然, x = ±1 时, f ( x) 无定义,故为间断点. 1 =∞; x +1 1 1 在 x =1 处, lim f ( x) = lim = . x →1 x →1 x + 1 2 故 x = −1 为无穷间断点(第二类间断点); x =1 为可去间断点.. 在 x = −1 处, lim f ( x) = lim x →−1. x →−1. 1 ⎧ ⎪ x sin x , ⎪ 例 1.40 设函数 f ( x ) = ⎨0, ⎪ 1 ⎪sin , ⎩ x 1 解 lim− f ( x) = lim− x sin = 0 x→0 x→0 x lim+ f ( x) = lim+ sin. x→0. x →0. x<0 x = 0 ,试判断其间断点. x>0. 1 不存在. x. 所以 x = 0 为 f ( x) 的第二类间断点(振荡间断点). 1.4.3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由函数的连续性定义可知,要求函数在连续点处的极限值,只要求出该点处 的函数值即可.这为我们求连续函数在其定义域中某一点的极限提供了一种极其 简单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说明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的任一点处都连续(或 者说初等函数是其定义区间内的连续函数),那么求初等函数定义区间内任一点处 的极值,都可以通过求函数值来实现. 已知基本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连续函数,若能证明连续函数的和、差、 积、商仍为连续函数,连续函数复合之后仍为连续函数,根据初等函数的构成, 则可说明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是连续函数(下面关于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就 说明了这个道理)..

(37) 1.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 定理 1.10 两个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分母不为 0)也为连续函数. 证明 这里仅证明和的情形,其他情形可作为练习. 若 lim f ( x ) = f ( x0 ) , lim g ( x) = g ( x0 ) ,考虑 F ( x ) = f ( x) + g ( x) ,根据极限的 x → x0. x → x0. 运算准则有 lim F ( x) = lim [ f ( x) + g ( x)] = lim f ( x) + lim g ( x) = f ( x0 ) + g ( x0 ) = F ( x0 ) . x → x0. x → x0. x → x0. x → x0. 利用归纳法,可将定理 1.10 推广到有限个函数的情形. 2.反函数的连续性 定理 1.11 若函数 y = f ( x) 在某区间上单调增加(或减小)且连续,则其反函 数 x = ϕ ( y ) 在相应的区间上单调增加(或减小)且连续.(证明略) ⎡ π π⎤ 例 如 , 三 角 函 数 y = sin x 在 ⎢ − , ⎥ 上 单 调 增 加 且 连 续 , 则 其 反 函 数 ⎣ 2 2⎦ y = arcsin x 在对应区间 [−1, 1] 上也是单调增加且连续.. 同理可说明:反三角函数 y = arccos x, y = arctan x, y = arc cot x 在其定义域内 都是连续的. 3.复合函数的连续性 定理 1.12 设函数 u = ϕ ( x) 在点 x0 处连续,函数 y = f (u ) 在 u0 = ϕ ( x0 ) 处连 续,则复合函数 y = f [ϕ ( x)] 在 x0 处连续. 即 lim f [ϕ ( x)] = lim f [u ] = f (u0 ) ,又 u0 = ϕ ( x0 ) = lim ϕ ( x) ,所以可将上式 x → x0. u → u0. x → x0. 改写成 lim f [ϕ ( x)] = f [ lim ϕ ( x)] ,这说明在求两个连续函数复合而成的复合函数 x → x0. x → x0. 的极限时,函数符号“ f ”与极限号“lim”可以交换次序,并且可以推广到多次 复合的情形. 4.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由前面的定理可得: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总是连续的.因而求初等函数 定义区间内任一点处的极限值,只需求出该点处的函数值即可. 例 1.41 求极限 lim ln sin x . 解. π 2. lim ln sin x = ln lim sin x = ln1 = 0 . x→. 例 1.42. x→. 求极限 lim. x →0. π 2. 函数、极限与连续. π 2. 第 章 1. x→. 1 + x2 − 1 . x. 2. 解. lim. x →0. 1+ x −1 ( 1 + x 2 − 1)( 1 + x 2 + 1) x = lim = lim =0 2 x →0 x→0 x x( 1 + x + 1) ( 1 + x 2 + 1). 37.

(38) 38. 1.4.4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应用数学(上册).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是我们今后用于分析和论 证某些问题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不加证明的给出这些性质. 1.最值定理 定理 1.13 (最值定理)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即若函 数 f ( x) 在闭区间 [a, b] 上连续,则必存在 x1 , x2 ∈ [a, b] ,对于任意的 x ∈ [a, b] ,恒. 有 f ( x1 ) ≤ f ( x) ≤ f ( x2 ) ,其中 f ( x1 ) 是最小值, f ( x2 ) 是最大值. 定理 1.14 (有界性定理)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一定在该区间上有界.即若 函 数 f ( x) 在 闭 区 间 [a, b] 上 连 续 , 则 对 于 任 意 的 x ∈ [a, b] , 存 在 m, M . 使 m ≤ f ( x) ≤ M ,其中, M , m 分别为 f ( x) 在 [a, b]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介值定理 定理 1.15 (介值定理) 若函数 f ( x) 在闭区间 [a, b] 上连续,且 f (a) ≠ f (b) ,. 又 μ 是 介 于 f (a) 与 f (b) 之 间 的 任 何 值 , 则 在 (a, b) 内 至 少 有 一 点 ξ , 使 得 f (ξ ) = μ .. 由图 1-16 可见,介值定理的几何意义为:介于直线 y = f (a ) 与 y = f (b) 之间 的任一直线 y = μ ( μ 为常数)与连续曲线 y = f ( x) 至少交于一点. 推论 1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必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任何值. 推论 2 (零点定理) 若函数 f ( x) 在闭区间 [a, b] 上连续,且 f (a) ⋅ f (b) < 0 则. 至少存在一点 ξ ∈ (a, b) ,使 f (ξ ) = 0 (即 ξ 是 f ( x) 的零点或 ξ 是方程 f ( x) = 0 的 根).. 图 1-16. 例 1.43 证明. 试证:方程 x3 − 4 x 2 + 1 = 0 在区间 (0, 1) 内至少有一实根. 设函数 f ( x) = x3 − 4 x 2 + 1 ,则函数 f ( x) 在闭区间 [0, 1] 内连续.又. f (0) = 1 > 0 , f (1) = −2 < 0 ,由零点定理知,该方程在 (0, 1) 内至少有一实根..

(39) 练习题 1.4 1.选择题 x +1 的连续区间为( ). x−2 A. [−1, + ∞) B. [2, + ∞). (1)函数 y =. C. [−1, 2) ∪ (2, + ∞). D. [−1, 2). ⎧⎪ x 2 + 1, 0 ≤ x ≤ 1 (2)函数 f ( x) = ⎨ 的连续区间为( 1< x≤2 ⎪⎩2 x, A. [1, 2] B. [0, 2]. C. [0, 1) ∪ (1, 2] ⎧ ⎪ (3)设函数 f ( x) = ⎨(1 − ⎪⎩a,. ).. D. [0, 1) 1 x) x ,. A.1 C. e −1. x ≠ 0 在点 x = 0 处连续,则 a = (. ).. x=0. B.e D. − 1. (4)函数 y = f ( x) 在点 x = x0 处有定义是 f ( x) 在 x0 处连续的(.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D.无关条件 C.充要条件 1 (5)函数 y = − 在区间 [1, 2) 内的最小值是( ). x 1 B. − A.1 2 D. − 1 C.不存在. (6)方程 x3 − 3 x 2 + 1 = 0 在开区间 (0, 1) 内(. x→0. 2. ⎛ sin x ⎞ (3) lim ln ⎜ ⎟ ; x→0 ⎝ x ⎠. (2) lim (cos 2 x)5 ; x →0. 函数、极限与连续. (1) lim x 2 − 2 x + 4 ;. B.至少有一个实根 D.无实根 第 章 1. A.恰有一实根 C.至少有两个实根 2.求下列各极限:. ).. (4) lim (1 + cos x) −2sec x .. 3.设函数 f ( x ) 在 [a, b] 上连续,且 f (a) < a,. x→. π 2. f (b) > b ,试证明至少存在一点. ξ ,使 f (ξ ) = ξ .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periodic sequence (with period n) that has exactly one of each 1 ∼ n in any group, we can find the least upper bound of the number of converged-routes... Elementary number

二、多元函数的概念 三、多元函数的极限

英國邏輯學家范約翰 英國邏輯學家范約翰 英國邏輯學家范約翰 英國邏輯學家范約翰 (John Venn 1834-1923).

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超过1亿元,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25万册,电子图书

试题管理界面左侧,按照试卷结构罗列出了 HSK(一级)至 HSK(六

上述定理, 即 Dini, Lipschitz, Dirichlet 判别法, 给出函数能展开成 Fourier 级数的充分条件... 下面罗列几个例子,

[r]

微积分的创立是数学发展中的里程碑, 它的发展 和广泛应用开启了向近代数学过渡的新时期, 为研究 变量和函数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运动物体的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