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冷暖天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冷暖天地"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溫度與熱

5-1 溫度與溫度計

1. 溫度的意義:物體的冷熱程度,即稱之為物體的溫度。簡單 的 說,物體愈熱,則表示物體溫度愈高。冷熱的感覺與日常生活息息相 關,但並非每個人對冷熱的感覺都一定相同;而且同一個人於不同 情況下,對冷熱的感覺也不一定相同。如, 假如有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溫水及一杯熱水。你將右手手指 先放在冷水一些時候,再放進溫水中;同時將左手手指放在熱水一 些時候,再放進溫水中;上述兩隻手指對這杯溫水的冷熱感覺是不 一樣的,前者(右手手指)覺得溫水是熱的,後者(左手手指)覺得溫水 是冷的。 2.溫度的測量與溫度計的製作:人類藉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因人 而異,是不客觀且不容易準確的;且因為感官的範圍太窄了(太高溫 或者太低溫都無法準確測知),再加上對於微小的溫度變化不易察覺, 因此就發展出些許工具幫助測量溫度。如,燒紅的鐵、沸騰的水、冷 凍的乾冰等過冷或過熱的物體,無法以手來探測其溫度。 所以,欲正確測量物體溫度,就需藉助某些對冷熱程度改變明 顯的物體。如,常溫下,大部份的物體都是熱漲冷縮,所以,可藉著 物質的體積隨溫度升降而改變的性質來測量溫度。 <範例>:簡易溫度計的製作: 液體常會發生熱漲冷縮的現象;當溫度升高時,液體體積會膨脹, 而溫度下降時,其體積會縮小。可由以下實驗證實: step1.錐形瓶裝滿冷水,並加入些許的紅色墨水,使其易於觀察。 (如圖一)把裝有玻璃管的橡皮塞,緊緊塞住錐形瓶。此時,可看見玻 璃管中有紅色液體上升,並於玻璃管後,貼上一劃有刻度的硬紙板 , 並記下其高度。 step2.將 step1 中的錐形瓶放入裝有冷水的燒杯中,可發現玻璃管的 水位下降(如圖二);若將錐形瓶改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則可發現 玻璃管的水位上升(如圖三)。

(2)

step3.因此可利用玻璃管水位的高低變化,簡易判斷物體的冷熱程 度;換句話說,可利用此特性測量物體的溫度。 <Note>: 當你將錐形瓶放入裝有冷水的燒杯中時,玻璃管中的水位會先上 升少許再下降(因為當錐形瓶接觸冷水時,其體積先縮小少許致使瓶 內水面先上升一點點,然後瓶內的水也因為冷而收縮體積,使得水 位下降);反之,若放入熱水中,則先降後升。 此為一簡易溫度計,實用性與準確性均不高,如,於 1000C 時會沸 騰,而於00C 時會結冰;且體積大又不易攜帶。 3.常見的溫度計:溫度計是利用物質的熱漲冷縮的性質來測量物 體冷熱的工具。常見的液體溫度計有水銀溫度計及酒精溫度計兩種。 水銀溫度計:利用水銀的熱漲冷縮來測量溫度;因為水銀較易傳 熱且膨脹率均勻,所以量度較準確且測量範圍較廣,溫度範圍是 -370C ~ 3570C。 酒精溫度計:利用著色酒精的熱膨脹來測量溫度,因為酒精加入 紅色染料較易觀察,溫度範圍-1140C ~ 780C,故測量溫度較低。 1. 溫度計的構造及使用注意事項: 一般溫度計是將一端成球形的細長玻璃管內盛入水銀或酒精 ,在將空氣抽出,封閉其開口,再定出其冰點與沸點。 醫師用的體溫計,是體積小、玻璃薄的水銀或酒精溫度計,其測量 範圍是350C ~ 420C。 不同溫度計,有著不同的測量範圍;使用時特別注意,溫度範圍 的限制。如,若將體溫計用沸水清洗或消毒,則容易使玻璃管破裂。 使用溫度計時,溫度計與待測物接觸,直到溫度計液面不再變化, 則此時所顯示的刻度,即是該物體的溫度。

(3)

溫度計的分度法: (1).攝氏(0C):沸點為 1000C,而冰點為 00C。 (2).華氏(0F):沸點為 2120F,而冰點為 320F。 (3).兩分度法的換算: 2. 常見溫度計的比較: 水 銀 溫 度 計 優 點 缺 點 1. 不會沾附管壁。 2. 液線清楚。 3. 導熱性非常好。 4. 對溫度變化的反應快。 1. 凝固點在-390C。 2. 不適宜測量極地的氣溫。 3. 有劇毒,打破了危險。 4. 價格比較貴。 酒 精 溫 度 計 優 點 缺 點 1.凝固點在-1150C。 2.適宜測量極地的氣溫。 3.比水銀容易膨脹,需要較寬的 玻璃管。 1.必須經過染色才容易觀看。 2.沾附到管壁上,液線很容易斷 開。 體 溫 計 優 點 缺 點 1.刻度放大,較易觀察。 2.在內側水銀球附近的玻璃管有 彎曲的設計,使用後水銀線斷了 而不會馬上下降,便於仔細觀察 溫度。 1.溫度測量範圍是 350C ~ 420C。 2.不可放冰箱也不能以熱水消毒。

(4)

<範例>: 1.將下列溫度改成攝氏溫度或華氏溫度:(1).-100C (2).5 0F

5-2 熱量

1. 熱量的基本概念:熱是能量的一種形式。物質之所以會有冷 熱 的變化,原因是由於有熱量進出物體之故。一般而言,除了物質發生 三態變化時,溫度不變化,否則,物質吸收熱量時,溫度上升,而 物質放出熱量時,則溫度下降。但物質於吸收或放出熱量時,其物質 本身質量並沒有改變。 例如,固體  液體  氣體,為吸熱過程,其溫度逐漸升高。但,由 00C 的冰變成 00C 的水,雖有吸熱,但溫度維持不變。 2. 如何求出熱量的變化?利用日常生活燒開水的經驗,可得知 物 質質量、加熱時間與溫度變化的關係。利用一穩定熱源,加熱某物質 使其溫度發生變化,則: 定量的水,若加熱時間愈長(表物質吸收熱量愈多),則溫度上升愈 多。 加熱時間 t(代表供給的熱量 H)和溫度變化(T1 – T2)成正比。 相同加熱時間,若水量愈多,則溫度上升愈少。水的質量(M)和溫

(5)

度變化(T1 – T2)成反比。 溫度相同的大、小兩杯水,同樣加熱至沸騰,則水量多者,需要加 熱的時間愈長。加熱時間 t(代表供給的熱量 H)和水的質量(M)成正比 由以上結果可知: H 正比於 M(T1 – T2)  並經由適當的單位選擇後,可得到下列關 係式:H = M(T1 – T2),熱量(H)的單位是卡(cal)。 3.熱量的定義與單位: 熱量的定義:使 M 公克的水,由 T10C 升到 T20C 時,所吸收的熱量 為H 卡。 即 H = M(T1 – T2) H:表熱量(卡) M 表水的質量(公克) T1T2表水的初溫與末溫 範例: (1).將 100C,100 公克的水,加熱至 200C,問需要吸熱多少卡? (2).500 卡的熱量可使 100 公克的水,溫度上升幾0C? 熱量的單位:常用的單位是卡(cal)或仟卡(大卡,kcal)。 (1).1 卡:能使 1 公克的純水升高 10C 的熱量。 (2).1 仟卡(大卡):能使 1 公斤的純水升高 10C 的熱量。 (3).1 仟卡 = 1000 卡。 <練習題>: 1.甲、乙兩杯水加熱時,溫度變化與 加熱時間關係圖如右所示,若熱源每分 鐘可提供50 卡,試求:(1).甲、乙兩 杯水質量各為若干公克? (2).乙杯水加 熱至180C,需時若干分鐘?

(6)

2.將 200 公克的水,由 150C 加熱至 850C 時,吸熱多少卡? 3.一杯水由 400F 升至 1300F 時,需熱量 30 仟卡,問水的質量是多少? 4.右圖為電熱器 A 加熱 2 公升之水及 電熱器B 加熱 3 公升之水的加熱時間 及溫度變化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1).加熱幾分鐘後,兩者溫度相同? (2).加熱 10 分鐘後,2 公升的水從電 熱器A 中得到多少熱量? (3).若無熱量損失,則相同時間內 A、B 兩電熱器產生的熱量比為何? 5.以同一熱源加熱不同質量的水, 可得到加熱時間與溫度變化關係圖 如右,試問:(1).如果 M1 = 300 公克, 則M2 為多少?(2).若加熱於質量 M1 + M2 的水,則其關係圖應在第幾區?

5-3 比熱

在街頭上常可看見販賣糖炒栗子的攤販,將栗子放在細沙中一起 炒,你知道為什麼?原來是因為沙子本身的比熱很小,能夠很快的吸 收熱量而升高本身的溫度,同時沙子顆粒又比較小,可藉著眾多沙 子將栗子包圍,於短時間內可使的每個栗子於沙中均勻的獲得熱量 而熟透了。 1. 比熱:使 1 公克的水升高 10C 所需的熱量稱為 1 卡。但是,使

(7)

1 公克的其他物質(如金屬、酒精或空氣等等)升高0C 所需的熱量,經 實驗證實,並非恰為1 卡。 對不同物質加熱時,物質質量與加熱時間雖相同,但是上升的溫 度並不相同,這顯示各種物質對於吸收或放出熱量的性質不同。 經實驗得知,要使 1 公克的鐵上升 10C,只需要吸收 0.113 卡的熱; 然而,使1 公克的水上升 10C,卻需要吸收 1 卡的熱。即, 對水而言:H = MT 對鐵而言:H = 0.113MT  0.113 = H / (MT) 經由更多的實驗證實,熱量(H)與質量、溫度差乘積(MT)的比值, 有下列特性:對同一物質而言,比值恆為一定值;不同物質其比值 亦不相同,故可知此比值為物質特性之一。因此就定義此比值為比熱 (S)。並可得下列關係式: S = H / (M T) = 吸收放出的熱量 / (物質質量 x 溫度變化) 其中,熱量的單位是卡(cal),物質質量單位是公克(g),升高或下降 溫度是0C,所以,比熱單位是卡 / 克 0C (cal / g 0C)。由以上可定義比 熱(S)為:使 1 公克物質上升或下降 10C 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一 般而言,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比熱;即使,同一物質在固態、液態、 氣態時的比熱也不相同,例如,冰 = 0.55 cal / g 0C,水 = 1.0 cal / g 0C,水蒸氣 = 0.48 cal / g 0C。 2. 物質比熱的探討:由比熱的定義,我們可將物質吸收或放出 熱 量而使溫度改變的關係寫成: H = M S T 例如,要使一個 500 公克的鐵鍋,溫度由 200C 上升到 2000C,問鐵 鍋吸收熱量若干? H = M S T = 500 x 0.113 x (200 - 20) = 10170 卡 物質的比熱不同,代表了物質對熱量的吸收或放出的特性不同。 加熱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若升高溫度的相同時,則所吸收的熱 量與該物質比熱成正比;即比熱大者吸熱多。 例如,分別加熱 100 公克的水與銅杯,使其由 200C 升至 800C,因 水的比熱較大,故水所吸收的熱量較大。 加熱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若吸收的熱量相同時,則升高的溫度 與物質比熱成反比;即比熱大的物質溫度不易上升或下降,比熱小 的物質溫度容易上升或下降。 例如,水的比熱比砂子大,故白天太陽照射時,海邊沙灘的溫度會

(8)

比海水高;而夜間時則相反,海水溫度較高一些。 取同質量的鋁塊與鐵塊,以相同熱源加熱相同時間,則因為鐵的比 熱小,所以溫度較高。 比熱大者,難冷難熱;比熱小者,易冷易熱。 <想想看>: 1. 水的高比熱,對氣溫的影響? <範例>: 1. 一鐵塊重 50 公克,吸收了 330 卡的熱量,結果溫度由 400C 上 升至1000C,求鐵的比熱為多少? 2. 某液體(密度為 1.2 公克 / 立方公分,比熱為 0.8 卡 / 克 0C) 100 毫升,加熱使其由 200F 升至 1010F 時,試問: (1).需要供給熱量多少? (2).此熱量可使 50 公克 100C 的水,溫度升高到幾0C? 3. 以等量的熱加於同體積的銅球(密度為 9.0 公克 / 立方公分, 比熱為0.09 卡 / 克 0C)和鋁球(密度為 2.7 公克 / 立方公分,比熱為 0.21 卡 / 克 0C),試求兩求上升溫度比? 4. 設有一熱源,4 分鐘可提供 200 卡的熱量,今以此熱源加熱

(9)

100 公克的某液體8 分鐘,可使其溫度由 100C 上升至 150C,若不計熱量 損失,則: (1).該液體的比熱是多少? (2).若想使該液體的溫度由 100C 升高到 300C,則需加熱多久? 5. 質量均為 200 公克,溫度均為 200C 的甲、乙、丙三物質,於同一熱源加熱 時,其關係圖如右,是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丙比熱大小的順序? (2).若溫度均上升至 500C 時,何者吸熱最多? (3).假設丙是水,則熱源每分鐘供給的熱量是 多少卡?又甲的比熱是多少? (4).將 500C 的甲、乙、丙三物質置於空氣中 ,何者最先降至300C? 6. 將 80 公克、200C 的冷水與 60 公克、900C 的熱水混合,問混 合後水溫是多少?(若無熱量的流失) 7.將 20 公克、300C 的冷水與 90 公克、700C 的熱水混合後,若最後 水溫為600C,則此系統有多少熱量的流失? 8.若沒有熱量流失,將 50 公克 200C 的水、10 公克 500C 的水及 40 公克800C 的水三者相互混合,求最後的水溫?

(10)

5-4 熱對物質的影響

物質受熱後可能的變化,有些只是外表的改變,有些則是本質上都 發生改變了。若不受熱時,有些會變化會恢復原狀,但有些著無法恢 復原狀。 1. 熱對物質的影響:熱會使物質(性質)的本質或狀態改變。 受熱後若僅外表形狀的變化,通常不再受熱時會恢復原狀;沒有 生成新物質。 稱之為物理變化。 例如,水、大部分的金屬等,受熱體積膨脹,但冷卻後則恢復原狀。 有些物質受熱後其本質發生改變,無法變回原來的物質;生成新 物質。 稱之化學變化。 例如,乾玉米粒受熱後爆開變成爆米花、烤蕃薯時傳出陣陣香味、生 米煮成熟飯、鞭炮爆炸等等。 物質發生變化時,都有能量的進出;有的吸熱、有的放熱。如,物 質燃燒時都會放出熱量;冰融化時吸收熱能。 有些物質受熱時顏色會發生改變。如, <範例 1>:氯化亞鈷粉末受熱。 無水氯化亞鈷粉末是藍色的,當加入少量的水後會形成含水氯化亞 鈷晶體且呈粉紅色;若加入大量的水後則會形成粉紅色的氯化亞鈷 水溶液。反之,若將粉紅色含水氯化亞鈷晶體加熱(除去水分),則變 成藍色的無水氯化亞鈷粉末。可由下列化學反應是表示: 含水氯化亞鈷晶體+ 熱 無水氯化亞鈷粉末+ 水 (粉紅色) (藍色) <範例 2>:硫酸銅粉末受熱,其情況類似氯化亞鈷。 無水硫酸銅粉末是白色的,當加入少量的水後會形成含硫酸銅晶體 且呈藍色;若加入大量的水後則會形成藍色的硫酸銅水溶液。反之, 若將藍色含水硫酸銅晶體加熱(除去水分),則變成白色的無水硫酸銅 粉末。可由下列化學反應是表示:

(11)

含水硫酸銅晶體+ 熱 無水硫酸銅粉末+ 水 (藍色) (白色) <補充>:水的檢驗,一般水的檢驗方法有兩種: 利用白色無水硫酸銅粉末:其原理如<範例 2>。 利用藍色無水氯化亞鈷試紙:其原理如<範例 1>。

5-5 熱的傳播

你是否留意到太空梭都是白色的外殼?其實,這其中的學問可不小, 宇宙中因為沒有空氣,因此沒有熱對流與熱傳導來調節溫度,但太 陽的熱輻射可就厲害了,太空梭向陽的一面溫度可能高達 1000C 以 上,而背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能低到-2000C,如果不設法調節,就 一般金屬的熱漲冷縮而言,於此溫度的範圍下,太空梭早就解體了, 而白色正是解決這難題的大功臣;你知道為什麼? 1.熱平衡:於自然的狀況下,熱量會由高溫傳到低溫,此種熱的 傳播將延續到整體的溫度都相等時才停止;這時稱之為熱平衡。 熱傳播一定是由高溫傳到低溫,而不一定是由含熱量多傳到含熱 量少的(即高溫的物體未必含有較多熱量)。 溫度計的使用,即是利用溫度計與被測物體所成的系統能達到熱 平衡的性質來測量物體的溫度。 在未達到熱平衡時,熱量由高溫傳到低溫的方式有三種:傳導、對 流、輻射。 2.熱的傳播方式: 傳導:熱量經由物體(介質),由高溫傳到低溫的傳熱方式。 (1).容易傳熱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大部分金屬都是熱的良導體, 如,我們利用鋁、鐵等易於導熱的金屬製成鍋、壺等廚房用具。而不 容易傳熱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大部分的非金屬都是熱的不良導 體,如木材或塑膠等。而鍋、壺等廚房用具大都裝有木柄或塑膠製手 柄,其目的是避免熱傳到手中。 (2).一般而言,熱的傳導速率是

(12)

固體(金屬大於非金屬) > 液體 > 氣體 以手摸 50C 的鐵塊及木塊,感覺鐵塊比較冰涼,因為鐵塊傳熱比較 快;反之,以手摸500C 的鐵塊及木塊,感覺鐵塊比較燙熱,因為鐵 塊傳熱比較快。 對流:熱量經由氣體或液體流動而由高溫傳到低溫的現象。 (1).對流的原理:液體或氣體的底部受熱時,下層的部分因受熱體 積膨脹而密度變小,所以,往上流動;上層的部分則因密度較大, 所以,往下流動。而利用這種循環的流動,可以使各部反覆受熱,而 將熱量傳至整體。 (2).日常生活中的對流範例:  冷氣機的放置。  白天吹海風,晚上吹陸風。  工廠的高大煙囪。  火災現場風特別大。  煮開水。 <想想看>:要使加熱的水全部都會熱,必須從底層加熱,而不能由 上層或中間,為什麼? 輻射:輻射作用是熱不需經由任何物質當媒介,即可由熱源直接 向所有方向傳送熱能的方法。如,太陽的熱傳播。 (1).任何溫度下的物體都會由表面輻射出能量,高溫的物體所輻射 出的能量較多。 熱量仍由高溫傳到低溫。 (2).熱輻射傳播的速度與光速相等,為 3108公尺秒,沿直線前進, 遇到障礙物時,則會發生反射或吸收。 (3).黑色、深色或表面粗糙的物體容易吸收亦容易放出輻射熱;而白 色、淺色或表面光滑的物體不易吸收亦不易放出輻射熱。如,  冬天多穿深色衣服,夏天則多穿淺色衣服。

(13)

 黑、白兩杯盛等量等溫的熱水,則黑杯中的水溫下降的比較快。 (4).物體吸收輻射熱後,溫度上升;能使輻射熱透過的物質,如玻 璃、水等,其本身不易吸收輻射熱,故溫度不易升高。如,高山積雪 終年不化。 3.保溫瓶(杯)的保溫原理:利用隔絕熱的傳播途徑達到保溫效果, 如右圖。 防止熱的傳導:軟木塞、不易導熱的 支架及抽成真空的夾層,均可以減少熱 由傳導而流失。 防止熱的對流:玻璃夾層抽成真空, 沒有空氣,可防止熱的對流損失。 防止熱的輻射:玻璃夾層內、外壁鍍 上銀,可以反射輻射熱,以防止輻射熱的散失。 燜燒鍋的設計與熱水瓶相同。 <科學小常識>: 1.一般而言,冷氣機都是置於較高的位置,為什麼? 2.為何棉被可保暖?且新棉被的保暖效果比舊的好? 3.如何可使熱咖啡不易涼?

5-6 熱污染

太陽是地球最主要的熱源,其功能有帶給人類溫暖、孕育所有生物。 大自然的熱是我們所需要的,但工商業發達的結果,過多的工廠而 產生了過多的熱,這些多餘的熱無法再利用,排放到空氣中,而造 成了熱污染。 1. 熱污染:而這些熱污染,卻也給地球帶來不可忽視的災害。 如, 工廠排放的廢水、發電廠的冷卻水等等,這些熱水流入河川或海洋中 使魚蝦難以生存,而海洋中更因為食物鏈的關係,使海洋生態受到 影響。最明顯的例子,發電廠附近外海的珊瑚白化、秘雕魚。

(14)

2. 熱污染來源: 工業廢水:流入海洋破壞其生態平衡。 工業廢氣: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 冷氣機普及:排放的廢熱,造成室外燠熱難耐。 汽、機車數量暴增:產生過多二氧化碳氣體。 3. 熱污染防治: 建立環境科學的知識,瞭解科學產物對環境的破壞。 研擬辦法妥善管理工廠對廢氣、廢水的排放。 盡量利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減少氣、機車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4. 溫室效應:一般玻璃有個特性,他能透射高溫的太陽輻射, 卻 不能讓低溫的輻射穿透。一般緊閉車窗置於太陽下的汽車都會有這個 現象,熱進的來出不去,導致無法將熱逸散,故車內溫度很高。所以 某些用玻璃或透明塑膠所蓋的溫室,乃是利用這種特性來升高室內 溫度,即稱之為溫室效應。 二氧化碳的吸收特性與玻璃一樣,所以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愈高, 則地球輻射量愈增加,地球的溫度亦跟著提高,而導致溫室效應。溫 室效應最直接的結果是使地球的平均溫度升高,除了立即感受到溫 度的上升外;亦可能造成全球海平面的上升,而導致人類生存面積 的減少。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固態 液態

物質 物質 能量 能量. 純物質 純物質

微觀 溶解速率 沉澱速率 溶解速率 沉澱速率

另一重要的基本分析為熱值 (heating value) 測量,藉 由熱卡計以得知該燃料單位質量反應後釋放之熱量;其 又分成高位發熱值 (higher heating value, HHV) 與低 位發熱值

Locke, 1632~1704) ,主張心物兩 種實體均存在,認為物體本身具有 性質(quality),如硬度、形狀、動

成癮元素 物質成癮- 吸毒 (毒癮) / 酗酒/ 吸煙. 生理上的渴求 強烈希望吸食/ 飲用,沒有能力控制使用量,雖然知

1.分離板塊邊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2.聚合板塊邊界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Ch2 造岩礦物及板塊構造學說 Ch2

 熱水可令喉管及裝置釋 出更多雜質,應避免從 熱水水龍頭取水飲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