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清代新竹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空間分布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清代新竹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空間分布之探討"

Copied!
18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十二屆教學碩士論文. 清代新竹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空間分布之 探討. 指導教授:韋煙灶 研究生:李科旻. 中華民國一 Ο 二年六月.

(2)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通過簽名表 系所別:地理學系(研究所) 姓 名:李科旻. 學號: 599231101. 碩士論文題目:清代新竹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空間分布之探討. 經審查合格,特予證明. 論文口試委員. 施添福 教授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許世融 博士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韋煙灶 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論文指導教授. 系主任(所長)簽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4 月 27 日.

(4)

(5)

(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教學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清代新竹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空間分布之探討 Stud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the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in the Fengshan Creek basin, Hsinchu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韋煙灶 研 究 生:李科旻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十一萬四千字,分六章,以七百字扼要說明。. 摘要 歷來解釋臺灣閩、客族群空間分布的立論基礎,有根據清代文獻記載,或日治 時期的「新竹州第一統計書」與「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兩項資料。但許多 研究者以漢民之原鄉省籍來界定族群屬性,將其中的福建籍(閩籍)視為閩南族群, 廣東籍(粵籍)則視為客家族群,會發生許多對行政區域、族群文化區及其方言能 力認知混淆的現象。 本研究利用查閱古籍文獻、宗族族譜,還有村廟捐款名單等方法,在研究區內 找出190筆世居宗族資料,且能回溯宗族之中國原籍至鄉鎮以下的行政層級;再將這 些宗族原籍置入以閩、客地名所繪製的歷史方言地圖中,即能界定宗族是閩或客。 原籍位處方言過渡帶,不易界定族群身份的宗族,經作者至閩、粵地區進行田野調 查,也進一步確認其族群屬性。世居宗族在清代的族群身份既已回復,就能重現清 代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的分布態勢。 鳳山溪流域橫跨施添福所主張的清代三個人文地理分區,流域內所屬漢墾區範 圍,泉州閩南人占據濱海平原,饒平客則趨近於土牛溝;保留區中,饒平客、海陸 客、四縣客散居其內,潮、惠兩府閩南人與客家族群出現交錯混居的現象;最後, 四縣客廣泛分布在保留區與隘墾區,在隘墾區的族群結構中出現高達五成以上的優 勢比例,且呈現比其他客家社群更深入上游河谷,緊鄰清代、日治時期生番領域之 特性。 研究區世居宗族祖籍地幾乎分布在今日閩南地區的泉州市、廈門市,還有粵東 地區的梅州市、潮州市、揭陽市與汕尾市,且集中在各地區主要水運線的沿岸鄉鎮, 尤其是粵東之韓江、黃岡河、榕江與螺溪,以及閩南的晉江。這些宗族同鄉或同姓 的比例相當高,顯見其渡臺前多具有地緣與血緣關係。 本文認為以「閩南人少近山,客家人不濱海」的觀點論述,更能解析清代閩、 客兩族在地表空間的分布特性。這是深受地理位置與國家政策交織而成的歷史脈絡, 以及原鄉生活方式所影響。 關鍵詞:族群、客家、閩南、新竹、鳳山溪流域、空間分布、宗族、竹塹社 I.

(7) II.

(8) 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has been always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two pieces of information. One is “household survey in Hsinchu County” and the other is “investigation the ancestral homes of Taiwan Hans”; both were developed to document the Han native’ ethnicity and the ancestral homes during the colonized time by Japan in order to define their group identity.People came from the Fujian Province were considered as the Southern Min ethnic group, while those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Hakka ethnic group. This was made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However, lots of confusion including districts, ethnic cultural regions and dialect abilities were found. This study methods included: ancient literature, clan genealogy and donation lists from the village temples to identify 190 native clan data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n divided their ethnic identity by using dialect. Those clans’ancestral homes were also traced back to the township district level. In addition, the historical dialect maps drawn by using the place names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and the supplement of field research were used to defin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clan in the ancestral homes. This stuy aimed to reappea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ituation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in the Fengshan Creek basin, Hsinchu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Fengshan Creek basin was across three geography divisions in Qing Dynasty, advocated by Prof. Shih . In Han reclamation range, the Southern Min ethnic groups from Quanzhou occupied the coastal plain and the Hakka from Raoping approached in the Tu’niu ditch. In the reserved areas, the four ethnic groups (the Raoping, Hailu, Sixian Hakkaneses, and the Southern Min dialect groups from Chaozhou and Huizhou) spread on both sides mainstream plain of the Fengshan Creek with Xiaoli Creek, and they intertwined in this territory. The settlement of Chaozhou and Huizhou Southern Min dialect groups was mixed with the Hakka Clan. Finally, the Sixian Hakkanese clan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reserved and reclamation area, and as high as more than 50% of advantageous proportion i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was found in the Reclamation area, indicating that they approached to inland valley more than the Raoping. andHailu. Hakkaneses. This is closer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ayal domain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s. The 190 Clans around the Fengshan Creek basin, migrated from homeland of China, III.

(9) where most were originally located in Quanzhou and Xiamen City in southern Fujian, as well as Meizhou City, Chaozhou, Jieyang City, and Shanwei City in eastern Guangdong. They were also originally concentrated in the river bank villages and towns of the primary water transportation line in each district, especially in Han River, Huanggang River, Rong River, and Luo Creek in eastern Guangdong, and Jin River in southern Fujian.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se clans had the same surname or homeland. These revealed that the ancestors of the clans should have obvious geopolitical or kinshiprelationships before emigrating to Taiwa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akka and Southern Minethnic groups around the Fengshan Creek in the Qing Dynasty time. Using the question if the Southern Min ethnic groups settled near the sea and the Hakka ethnic groups were close to the mountains, their geo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explored. Potential influence on the geospatial distribution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location intertwined with national policies over historical contexts and the ancestral homes’ lifestyles of the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Keywords:Ethnic groups, Hakka, Southern Min, Hsinchu, Fengshan Creek, Spatial distribution, Clan, ZhucianShe.. IV.

(10)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觀點………………………………………………………………….2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 第二章、 研究區的地理環境…………………………………………………………...17 第一節、 行政區沿革……………………………………………………………...17 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20 第三節、 族群競逐之地域………………………………………………………...25 第四節、 漢番之間的中介者……………………………………………………...34 第五節、 日治時期的族群調查…………………………………………………...39 第三章、 鳳 山 溪 流 域 的 閩 、 客 族 群 … … … … … … … … … … … … … … … . . . 4 3 第一節、 世居宗族的調查………………………………………………………...43 第二節、 閩、客族群的劃分指標………………………………………………...52 第三節、 世居宗族的族群身分界定……………………………………………60 第四章、 閩、客移民的渡臺背景……………………………………………………...63 第一節、 閩、客移民的原鄉地理環境與維生方式……………………………...63 第二節、 閩、客移民的原鄉推力………………………………………………...74 第三節、 世居宗族原鄉之血緣性及地緣性空間特性……………..…………….81 第四節、 閩、客移民東渡臺灣…………………………………………………...88 第五節、 閩、客各音系社群渡臺及入墾…....………................………………….97 第五章、 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之空間分布探討…………………………………...105 第一節、 閩、客各音系社群的空間分布………………………………………...105 第二節、 閩、客族群的空間分布型態…………………………………………...113 第六章、 結論……....………………………………………………………………….133 引用文獻...........................................................................................................................135 附錄一:竹北市各自然村世居宗族調查表……………………………………………149 附錄二:新埔鎮各自然村世居宗族調查表……………………………………………153 附錄三:關西鎮各自然村世居宗族調查表……………………………………………161 謝辭...........................................................................................................................168. V.

(11) VI.

(12) 圖次 圖 1-1. 世居宗族之族群屬性的四種類型……………………………….……………13. 圖 1-2. 研究區行政區劃圖…………………………………………………….………15. 圖 2-1. 研究區於日治時期之行政區圖(1921)……………………………..………19. 圖 2-2. 鳳山溪流域河階地分布圖……………………………………….……………21. 圖 2-3. 新竹氣候圖…………………………………………………………….………24. 圖 2-4. 新竹、新埔、關西年平均降水量比較圖…………………………….....………24. 圖 2-5. 清代竹塹地區的三個人文地理分區……………………...……….….………33. 圖 2-6. 清代鳳山溪流域三個人文地理分區圖……………...………………..………33. 圖 2-7. 大正 10 年(1921)研究區內福建人與廣東人的比例結構分布圖........…....…41. 圖 3-1. 研究區 190 個世居宗族分布圖…............……………………………………47. 圖 3-2. 清代臺灣漢籍移民主要移出地之行政區圖(1820)……………….....……49. 圖 3-3. 閩籍世居宗族在閩南地區的分布圖……..………...………………...….……50. 圖 3-4. 粵籍世居宗族在粵東地區的分布圖..……........…..…………………….……51. 圖 3-5. 臺灣言語分布圖(1907)……………………………………………….....……59. 圖 3-6. 福建閩、客歷史方言分區圖……………………………………………...……61. 圖 3-7. 粵東閩、客歷史方言分區圖………………..………………………..…...……62. 圖 4-1. 世居宗族之閩南原鄉祖籍地分布圖……….……………………...…….……72. 圖 4-2. 世居宗族之粵東原鄉祖籍地分布圖…………..…...………………...….……73. 圖 4-3. 鳳山溪流域閩、客世居宗族分布…........................……………………...……97. 圖 4-4. 鳳山溪流域閩、客式地名分布…….………………………………...…...……99. 圖 4-5. 世居宗族渡臺祖之渡臺時間序列……………….....………………..………101. 圖 4-6. 世居宗族移居鳳山溪流域之時間序列………...................................………103. 圖 5-1. 泉州閩世居宗族分布圖…………………………………………….......……105. 圖 5-2. 饒平客世居宗族分布圖…………………………………….......……………108. 圖 5-3. 海陸客世居宗族分布圖…………………………………….......……………110. 圖 5-4. 四縣客世居宗族分布圖……………………………………….......…………111. 圖 5-5. 潮州閩與惠州閩世居宗族分布圖……......………………….....……………113. 圖 5-6. 清代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入墾分期示意圖………………….………..…131. VII.

(13) VIII.

(14) 表次 表 1-1. 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1946)-新埔街部分抄錄資料……………………12. 表 1-2. 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1946)-關西街部分抄錄資料……………………12. 表 2-1. 日治時期研究區各庄轄域內大字(1920-1941)…...………………....……18. 表 2-2. 鳳山溪流域三市鎮的氣候資料表……………………….………......………24. 表 2-3. 清代竹塹地區的漢番族群時空關係……………………………......….……32. 表 2-4. 大正 10 年(1921)研究區內各大字福建人與廣東人統計………….......…40. 表 2-5. 昭和元年(1926)研究區之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40. 表 3-1. 世居宗族原籍與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比較……………….......……44. 表 3-2-1. 研究區世居宗族簡表………………………..…………………………..…..44. 表 3-2-2. 研究區世居宗族簡表……………..………………………………………....45. 表 3-2-3. 研究區世居宗族簡表……………..……………………..………………..…46. 表 3-3. 研究區三市鎮世居宗族原籍統計表……………………………......……….48. 表 3-4. 閩、客式地名用法之差異………………………………………......………...58. 表 4-1. 清代梅縣戶數與總人口數統計…………………………………......……….76. 表 4-2. 五華縣(長樂縣)在 1951 年前主要階層占有耕地詳析…………......………77. 表 4-3. 清代同安、晉江、南安、惠安、金門與永春地區大旱、饑歉年表……...........78. 表 4-4. 清代潮州府各縣饑荒年表(1685-1836 年)…………………………......…...79. 表 4-5. 清代嘉應州與惠州府饑荒年表(1689-1878 年)...…………….......………...79. 表 4-6. 研究區世居宗族之地緣與血緣統計分析表……………….....……......……82. 表 4-7. 清廷實施的赴臺民眾攜眷政策情況表……..…………………...…......……88. IX.

(15) X.

(16) 照片次 照片 1-1. 新埔鎮下寮里下枋寮大伯公福德祠……………………………..………… 8. 照片 1-2. 竹北市聯興里馬麟厝聯福宮..……….…………………………....…………8. 照片 1-3. 新埔鎮巨埔里曾汝拱、曾汝潮派下族譜封面…………………….......……10. 照片 1-4. 新埔鎮照門里張元可派下《張氏族譜》內頁………………………………10. 照片 1-5. 新埔鎮下寮里土地廟捐獻名單………………………………………….…10. 照片 1-6. 新埔鎮巨埔里福德宮樂捐名單………………….…………………………10. 照片 1-7. 新埔鎮新生里劉氏家廟……………………………….……………………11. 照片 1-8. 關西鎮南新里吳姓至德堂祖堂重建誌……………………………….……11. 照片 2-1. 新埔鎮南平里竹塹社錢家〈請祖公祖婆文〉……………………….....……29. 照片 2-2. 竹北市新國里竹塹社公廳正堂「采田福地」…………………….....………29. 照片 2-3. 竹北市溪州里防風林………………………………………….……........…31. 照片 2-4. 竹北市白地里防風林…….…………………………………….…….......…31. 照片 3-1. 揭陽市河婆鎮霖田祖廟正門……………...………………………..………55. 照片 3-2. 霖田祖廟〈三山祖廟簡介〉………………………………………….....……55. 照片 4-1. 潮州市的韓文公祠…………………………………………………...…..…87. 照片 4-2. 揭陽市的揭西車站…………………………………………...………..……87. 照片 4-3. 揭陽市五雲鎮的山林田園景觀……………………………...………..……87. XI.

(17) XII.

(18)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過去諸多學者曾對清代臺灣本島的閩、客族群2空間分布特性,提出來臺3先後、 分籍械鬥、原鄉生活方式、經濟活動等因素,來解釋清代「閩南族群近海而居,客 家族群靠山聚集」的現象4。而其立論基礎,有以清代史料記載,或以日治時期的《新 竹州第一統計書》(1921)與《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1926)兩項資料來 作為閩、客族群空間分布的依據。 施添福以上述兩項人口調查資料,探討清代閩、客族群的分布特色,提出「原 鄉生活方式」的解釋5。後來他在近年拋出「什麼是客家?」的議題,認為許多來自 粵東饒平、陸豐等地的宗族,其先祖的族群屬性無法以「縣」的行政層級來判斷, 因為這些宗族的原鄉祖籍地是位於閩南與客家文化區的過渡帶,需以更細緻的空間 尺度來探討族群屬性,才能論定其渡臺祖是閩或客。6韋煙灶等自 2008 年開始,陸續 發表數篇論文,調查各研究區內之世居宗族空間分布,能以更精確的空間層級來界 定族群屬性,並發現臺灣西北海岸的閩、客文化圈的過渡帶,存在著能使用閩、客 雙語的社群—半福老客,此事實的發掘為臺灣閩、客族群分類與互動研究加入新的 角色7。 「什麼是客家?」這個從事客家學研究必須先解決的問題,啟發筆者研究新竹 閩、客族群的動機,接著考慮清代漢移民拓墾荒埔必定仰賴灌溉水源,所以進墾活. 1. 2. 3. 4. 5. 6 7. 本文所引臺灣省文獻會所編「臺灣歷史文獻叢刋」,均簡稱為史叢;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 研究叢刋」簡稱研叢,「臺灣文獻叢刋」則簡稱文叢;大通出版社編「臺灣文獻史料叢刋」,簡稱 為文史叢;眾文出版社所出版的方志叢書,簡稱眾文本,成文出版社所出版簡稱成文本,遠流出版 社出版則簡稱遠流本。 本文所稱閩族、閩南人、閩民皆指使用閩南話為母語之族群;客族、客家人、客民皆指使用客家話 為母語之族群。 本文述及臺灣簡稱皆以「臺」示之,如渡臺、來臺等,但文中所引用的文書常有「臺、台」兩字混 用的情形,作者為忠於原書名或原文記載,故台、臺兩字皆有。 相關論述參考: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上卷》(東京:刀江書院,1928),頁 382-383;尹章義, 〈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89),頁 349-380;戴炎 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1979),頁 296;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 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頁 179-181;羅烈師,《臺灣 客家的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6),頁 61。臺灣民間俗 諺則有:「泉州人坐海口、開店舖;漳州人落平陽,收田租;客人走山尾,曝菜脯」的說法。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 頁 179-181。 施添福, 〈從臺灣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 ,《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刋號,1998,頁 12-16。 詳見:韋煙灶、林雅婷,〈桃園及新竹沿海地區閩、客移民分佈的地理意涵—以新屋及新豐的調查 為例〉,《台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北部場)》,頁 1-26,2008;韋煙灶、林雅婷、 李科旻,〈以地圖作為研究工具來解析臺灣閩、客族群分佈的空間關係—以桃園新屋與彰化永靖的 比較為例〉,《第十三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 1.

(19) 動可能會循著河川的下游至上游依序開展。再來,鳳山溪流域是新竹兩二大河流之 一,根據筆者生活經驗,境內閩、客族群似分占其地,空間分布鮮明呈現,這或能 成為研究清代漢移民拓墾歷程的縮影,釐清「閩人近海,客家靠山」的特殊現象。 所以筆者於2010~2012年間,在鳳山溪流域進行田野調查,並考量官方統計資料與行 政區完整性等因素,以流域上、中、下游的關西鎮、新埔鎮及竹北市作為本文之研 究區,進行區內世居宗族訪查,目前所得宗族資料共190筆。本文以這些宗族作為閩、 客族群之代表,探討清代鳳山溪流域之閩、客族群分布型態,並追溯世居宗族原鄉 祖籍地至鄉、鎮以下的空間尺度,更能確定宗族在原籍地的族群身份。 作者認為鳳山溪族群分布型態,並不是人數比例的差距,也非隨機分布的現象, 而是在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脈絡中,逐漸形塑本地的區域特色。就如姜道章所云: 「歷史地理學在研究過去地理的重建和時間上地理的變遷」8。 基於以上,本文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調查研究區閩、客世居宗族渡臺祖在渡臺初期,所歸屬的族群、方言群及 音系(次方言)社群的組成結構。 (二) 探討研究區閩、客族群及音系社群的空間分布特色。 (三) 探究影響研究區閩、客族群空間分布的重要因素。. 第二節. 研究觀點. 地理學是研究「地表各種空間分布與空間關係」的學科9,也是一門研究區域的 科學10。 「空間概念建立在經驗之上,而經驗取決於親身經歷與在特定社會中積累的文 化閱歷11」。本研究探討族群分布現象,以空間經驗論的科學觀作為方法論,分析鳳 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的幾何空間分布特性;此外,以歷史脈絡解析清代鳳山溪流域 在地理空間之上,所形塑的的區域特色也是本文主要論述議題。 法國地理學者維達爾.布拉什(Paul Vidal de La Blache)認為「人與自然互動產 生了生活方式而再經過歷史時間的演進構成『區域』12」;赫特納(Hettner)主張為 攝握彰顯區域獨特性,地理學者要考慮「時間」,即歷史脈絡中的因素;邵峨(Sauer). 8. 姜道章, 〈甚麼是歷史地理學?〉 , 《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第 7 卷(1996) ,頁 168-187。 Ackerman, E.A. et al(1965) 。引自:施添福, 〈地理學的空間觀點〉 , 《地理研究報告》16 期(1990), 頁 119。 10 Richard Hartshorne(1946)原著,葉光庭譯,《地理學的性質-當前地理學思想述評》(北京:商 務印書館,1996),頁 99。 11 David Harvey 原著,高泳源等譯,《地理學中的解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頁 274。 12 潘朝陽,〈地理學與人文關懷〉,《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出版, 2005),頁 105-106。 9. 2.

(20) 認為區域文化景觀13的內在性意義,在於「經由文化內涵和歷史脈絡的詮釋以彰顯」, 所形成的區域獨特性,正是地理學家凝心關注之所在。14 1982 年,美國地理學家學會會長哈特(John Fraser Hart)以「地理學家之藝術 的最高形式」為題,提出區域研究所選定的重要且具意義之論題,當需符合三個條 件15: 1.需具有時間上的深度:區域的當代景觀,是過去景觀的連續變化而來,因此透 過變遷過程的討論,才能理解現代景觀的情況; 2.需能反映研究區域的規模:較大的區域研究,因主題涵蓋範圍廣,細節描述較 少;反之,小區域研究因為關注的範圍較小,所以細節探究較深入; 3.需考慮自然環境的影響:自然環境是人類遂行各項活動、烙印各種浮雕的舞臺, 因此區域研究的主題,不可忽視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赫特納(Hettner)強調區域地理研究不僅要描述區域獨特性,也要理解各種重 要特徵相互關係之聯結16。區域地理學正是研究不同地區單元所存在的相聯繫特徵的 總和17。 本研究為理解鳳山溪流域在清代歷史脈絡中所形塑之區域特性,需以空間、時 間為經、緯,利用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方式,從地理環境、原鄉生活、國家政策、經 濟活動與族群互動等組織元素,來重建清代鳳山溪流域的族群空間分布,以及各族 群在此地所形塑的區域獨特性。因此,空間思考與區域研究是本文主要運用的地理 學研究觀點。.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過往不少研究者曾論述形成「閩人近海,客家靠山」的原因,如《臺灣文化志》 記載清代漢移民拓墾臺灣的歷史中,由於泉籍移民來臺最早,得以優先佔領濱海平 原地帶,粵籍移民來臺較晚,只能耕墾於丘陵或河谷平原18。尹章義則認為分籍械鬥 是桃竹地區聚集大量客家移民的主因19;施添福認為移民受原鄉地理環境影響,所發. 13. 14 15. 16 17 18. 19. 本文所述文化景觀皆指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交互作用,而演變成的一種以自然環境為背景而建立的 人為形式。在有人類活動的大部分地區,多是耕作景觀或整治景觀。參考:Richard Hartshorne 原 著(1946),葉光庭譯,《地理學的性質-當前地理學思想述評》,頁 200。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頁 36-39。 Hart, J. F.(1982)。引自:陳國川,《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1995),頁 175-177。 Richard Hartshorne(1946)原著,葉光庭譯,《地理學的性質-當前地理學思想述評》,頁 99。 同上註,頁 586-587。 如伊能嘉矩、戴炎輝。詳見:伊能嘉矩,〈臺灣に於ける移殖漢民原籍及拓地年代〉,《臺灣 文化志(下)》(日本東京:刀江書院,1928),頁 382-383;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 北:聯經出版,1979),頁 296-297。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89),頁 379-380。 3.

(21) 展而成的傳統維生技能,是影響泉、漳、粵籍移民分布的主要因素20;羅烈師在《臺 灣客家的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論文中,以河流流域模式來描述閩、客 族群空間分布,但解釋不多21;呂佩如以《清代竹塹東部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 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 》論文,討論國家政策對墾戶勢力消長的影響,各族群 間存在著合作與競爭,認為內陸的山林資源是吸引客家移民的重要因素22。 再來回顧有關竹塹地區歷史地理發展的相關文獻;李鹿苹曾分析地形、氣候等 地理因素對鳳山溪及頭前溪河谷地區聚落分佈的影響,認為早期聚落及主要市街多 在鳳山溪兩岸的河階地之上23。賴志彰以鳳山溪流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在〈新竹縣 鳳山溪沿岸客家人文地景之歷史變遷〉文中描述多偏於地景、村落的變遷,對於清 代族群空間分布的著墨甚少24;張翰璧主持〈客家族群產業經濟研究:以鳳山溪為例〉 計畫,在〈「客家區域」與「客家經濟」的動態關係:以鳳山溪茶產業為例〉文中, 以新竹州第二十統計書調查數據作為客家人與客家庄的空間分布概況,描述日治時 期客家族群與茶產業的聯結25。 以鳳山溪流域為研究區域,探討閩、客兩族分布或互動的論文不多;但施添福 多年前以《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解釋全臺各籍漢民分布是 受到原鄉生活方式所影響,此書是以地理空間環境與文化歷史脈絡為經、緯,整合 史學與地學的作品;還有韋煙灶在《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 中,分析鳳山溪流域濱海與內陸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當時已指出中上游的關西、 新埔地區,在氣候與用水條件來看,其農業條件並不比下游沿海平原地區來得差26。 將鳳山溪流域作為研究主題的文獻並不多見,但以整個竹塹地區作為研究區界 的論文則頗為豐富,擇要分述如後。竹塹地區土地的拓墾過程是最先被關注的議題, 在1970年代,盛清沂已利用族譜和古文書進行本區土地拓墾史的重建27。施添福、莊.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施添福當時已指出廣東潮、惠兩府籍的漢民並非全部使用客語,但因缺乏資料來判別客語與非客語 族群,且潮、惠兩府籍民與嘉應州籍者有聯合出現的傾向,所以將粵籍漢民皆視為客家族群。參 考: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頁13、179-181。 羅烈師,《臺灣客家的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頁61。 呂佩如,《清代竹塹東部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新竹:國立 交通大學,2009)。 李鹿苹,〈新竹海埔地自然地理因素與土地利用的影響〉,《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臺北:國 立編譯館,1984),頁 265-318。 賴志彰,《新竹縣鳳山溪沿岸客家人文地景之歷史變遷》(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 張翰璧,〈客家族群產業經濟研究:以鳳山溪為例〉,《台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四 溪計畫)》子計畫7(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2009)。 韋煙灶,《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 士論文,2003),頁34。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下)〉,《臺灣文獻》31 卷第 4 期、32 卷第 1 期(1980)。 4.

(22) 英章與張炎憲於1989年提出的「清代竹塹地區聚落發展與土地租佃關係」研究計畫28, 使得竹塹研究蔚為風潮;後來,施添福又陸續發表六篇論文,並提出清代竹塹人文 地理區可分為漢墾區、保留區及隘墾區,此論述釐清清代竹塹地區的土地拓墾型態、 開墾組織的空間差異以及聚落的發展與分布狀態,更是提供日後研究竹塹地區的歷 史學、地理學與人類學等的重要基礎。29 1993年之後,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等陸續發表有關本地平埔族-竹塹社的 史料整理及研究論文,其間收集契約文書、族譜,整理淡新檔案、地方志書及日治 時期土地申告書,這些豐富史料是研究平埔族與閩客族群互動的良好素材30;陳國揚 以〈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分析清代竹塹漢人的移墾社會之發展歷程31;同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一以鄭林兩家為中心〉,描述鄭、林兩家 由經商起家而至士紳化的過程32;范瑞珍〈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 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一文,內容關注清廷政策對客家移民 的影響以及族群間互動關係33;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修 正以往對於郊商的含糊概念,闡述本地商人的崛起及其影響力34;李明賢〈咸菜甕鄉 街空間演變〉描述關西咸菜甕於乾隆末期以後的空間型態發展,受土地拓墾、社會 組織與國家力量所影響35;白順裕〈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內容探討竹塹地區水、陸 交通路線和狀況,以及交通與地理、政治、經濟、社會的關係36;陳志豪〈寺廟與地 方社會之研究-以關西太和宮為例〉,則著重地方開墾史與少數宗族研究37;韋煙灶 與曹治中從世居宗族的祖籍地與閩南語口音比對,發現桃園新竹沿海一帶存在能說 閩、客雙語的「半福老客」,為臺灣閩、客族群互動研究發掘新的角色38;呂佩如〈清 代竹塹東部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討論國家政策.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計畫內容參考:張炎憲,〈清代竹塹地區聚落發展與土地租佃關係〉,《臺灣史研究通訊》第 13 期(1989),頁 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此六篇論文參考: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 化局,2001),頁 85。 張炎憲、王世慶 李季樺主編,《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 田野研究室,1993)。 陳國揚,《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5)。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一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 范瑞珍,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 (臺中:東海大學碩士論文,1994)。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2000)。 李明賢,《咸菜甕鄉街空間演變》(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白順裕,〈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4)。 陳志豪,〈寺廟與地方社會之研究-以關西太和宮為例〉,《民俗曲藝》第 148 期(2005 年 3 月), 頁 201-259。 韋煙灶、曹治中,〈桃竹苗地區臺灣閩南語口音分布的區域特性〉,《地理學報》第53期(2008), 頁49-83。 5.

(23) 的改變對墾戶勢力消長有著絕對的影響,拓墾與信仰之間有著高度依存關係,族群 之間則存在合作與競爭39;莊英章以新埔鎮汶水坑的客家村落為例,論述當地在不具 有頭家拓墾制度下,卻能以神明嘗組織建立地域認同,嘗會已扮演頭家角色40。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主編的《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41,吳學 明、黃卓權所編《古文書的解讀與研究》42,與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近年編纂之 《明清臺灣檔案匯編》、《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等書,皆提供有助研究清 代臺灣歷史與重建竹塹區域地理的豐富史料。.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名詞定義 (一) 世居宗族與世居居民 「宗」意指同一祖先男系血統的連結狀態,其相互關係稱為同宗,同宗即為宗 族43。富利曼(Maurice Freedman)認為中國華南地區漢人宗族得以存在,其內部因 素是共同祖先的認定及其派下裔孫共同祖產的建立,水利與稻作經濟發達則是其外 在條件,但稻米生產力高易形成的剩餘資財能投入族產設立更鞏固宗族內部44。研究 區內,即鳳山溪流域一帶,存在許多閩南、客家族群的傳統宅院,這是本地世居宗 族之先祖開基於此的文化表徵,有些宗族枝葉繁茂興盛時,還進一步設置族產、建 立宗祠(家廟)以鞏固族人內部凝聚意識。 韋煙灶與張智欽的研究發現:宗族的渡臺祖不一定是該宗族在當地的開基祖, 他們將最早進入當地拓墾的移民稱為「先驅拓墾者」,而最早定居當地且留下來開 枝散葉的移民則為「開基拓墾者」。先驅拓墾者或能留於當地,繼續發展成為開基 拓墾者,但也可能死亡無後、返回祖籍地或再次遷徙到別處。而開基拓墾者既能久 居當地,且歷經多年發展而逐漸興旺,往往會成為當地的主要宗族45。 本文為回溯清代閩、客族群空間分布的歷史面貌,定義世居當地的宗族(世居 宗族)為「該宗族開基當地迄今至少在120年以上」,即清末乙未割臺前已定居當地. 39. 40. 41. 42 43 44. 45. 呂佩如,〈清代竹塹東部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新竹:國立 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9)。 莊英章、林桂玲,〈清代竹塹山區一個客家地域社會的形成(1839-1878):以汶水坑為例〉,《客 家的形成與變遷》(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頁 3-35。 張炎憲、王世慶 李季樺主編,《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 田野研究室,1993)。 吳學明、黃卓權編,《古文書的解讀與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1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臺灣私法》第 2 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 365。 Maurice Freedman(1969)著,末成道男等譯,《東南中國之宗族組織》。引自:韋煙灶,《鄉土 教學及教學資源調查》(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2),頁 68。 韋煙灶、張智欽,〈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發展、聚落及宗族發展之探討〉,《地理研究報告》第 40 期(2004),頁 92。 6.

(24) 的宗族。這些目前仍定居在鳳山溪流域各聚落的主要宗族,顯示自清代以來,即能 紮根於鳳山溪流域的空間之上,有些更發展為地方的豪族大戶,對族群分布、地域 文化有著較高程度之影響力量。 (二) 族群、音系(次方言)社群 本研究將清代臺灣原籍閩、粵兩省的漢移民,分為閩南、客家兩大族群。兩族 劃分指標是以方言使用為依據,並將代表閩、客族群的世居宗族所處之「歷史方言 區」來界定其族群屬性。研究區世居宗族開基祖的原籍位於客家話區即為客家人, 位於閩語區則為閩南人。 不過,在福建、粵東閩、客兩大方言群之下存在許多不同音系群體,本文將之 結合地緣關係而以「社群」稱之46,如閩南話泉州音系社群(本文簡稱泉州閩)、客 家話嘉應州音系社群(簡稱為四縣客)、客家話汀州音系社群(簡稱為汀州客)。 (三) 原鄉 本文所述「原鄉」一詞,概指漢移民遷離閩南、閩西與粵東等地的華南故鄉, 是閩、客族群入川地、下南洋與渡臺灣之先祖,在離鄉前所居住並賴以為生的地域 環境,也是鳳山溪流域各世居宗族渡臺祖的中國家鄉。 (四) 自然村 聚落的形成,大致可分為「自然發生」與「計畫設定」兩類47。人營建聚落,就 是創造屬於自己可安身立命的生存與生活場所,外顯目的是「待風雨、辟群害」, 其內蘊是人為求「存在於世的安全感」,營建生活領域將世界空間分為「內與外」、 「我的與他的」等雙重對立領域,因而「聚落」成焉48。清代漢人聚落是拓墾活動的 根據地,也是組織生活世界的據點49。所以聚落是渡臺漢移民安身立命之地,聚落中 部分移民後來成為有力之家,甚而發展為世居宗族。 本研究為蒐集世居宗族資料,以自然發生的村落(即自然村)作為基本的調查 單元。不過研究區的鄉村聚落多呈現散村型態,因此自然村的界線並非能明確劃立。 筆者參考韋煙灶界定臺灣北部地區自然村的操作型定義,作為界定自然村以進行田 野調查50: 1.日治時期土名或小字名的聚落:如竹北市的新社、羊寮港,新埔鎮的上枋寮、 小茅埔,關西鎮的下南片、拱子溝等。 2.土地廟祭祀圈:其廟名冠有聚落名稱,通常可視為村廟,其祭祀圈則是傳統. 46 47 48 49 50. 施添福教授認為本文所述的音系社群一詞,應以「語族」代之(2013/04/27)。 陳國章,《人文地理學通論》(臺北:大中國圖書,1966),頁 272。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頁 177。 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 188。 韋煙灶、張智欽,〈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開發、聚落及宗族發展之探討〉,《師大地理研究報告》 第 40 期(2004),頁 95-97。 7.

(25) 聚落的範圍,如照片 1-1、照片 1-2 所示的下枋寮大伯宮福德祠、馬麟厝聯 福宮。 3.聚落名冠主要姓氏者:閩南人、客家人稱呼某家族所居房舍的用詞,多以厝、 屋稱之,而研究區內的傳統聚落多有同姓宗族聚居的現象,因此聚落名便冠 以聚落內的優勢姓氏,且外庄人多知曉此聚落名。如竹北十興里「許厝」、 新埔寶石里的「潘屋」、關西鎮南和里的「陳屋」。. 照片 1-1:新埔鎮下寮里下枋寮大伯公福德祠 照片 1-2:竹北市聯興里馬麟厝聯福宮 說明:2010/01/17拍攝. 說明:2010/01/17拍攝. (五) 地方認同 「地方」具有地理、人文與社會心理之內涵。段義孚(Tuan)認為「地方」主 要功能在於令人產生歸屬感和依戀感51;Tajfel 則認為「認同」是個體歸順於特定社 會群體的歸屬感,與其身為其成員的情感和價值,所以「認同」是個體內部、主觀 之自我概念,且「認同」在動態的結構和過程,受記憶、意識的交互作用影響。52本 文將地方與認同合而論之而稱其「地方認同」,是指清代在臺漢人,其想法、偏好、 情感、行為趨勢與技能,與原鄉地理環境交互作用,產生對原鄉的地方歸屬感與情 感。而且此地方認同在移民內心具有連續性,使得漢移民在渡臺後,仍在記憶中保 留了對原鄉環境與文化景觀的依戀,使當下的自己能與過去相聯繫。 二、蒐集文獻資料 本研究為回溯世居宗族在清代時期閩、客族群身分,文中所述的世居宗族是以 「該宗族開基當地至今已經逾 120 年以上」為操作定義,並以自然村作為訪查之空 間單元,透過田野調查、文獻蒐整、網路檢索及抄錄日治時期戶口資料等方式,來 找出研究區內各自然村的世居宗族。調查方法分述如下: (一) 查閱古籍文獻. 51. 52. Tuan, Y. F. (1977)。引自:莊春萍、張建新,〈地方認同:環境心理學視角下的分析〉《心理科學 進展》19 卷 9 號(2011),頁 1387。 Breakwell,G. M. (1986)。引自:同上註,頁 1387。 8.

(26) 古籍方志中記載不少捐資題銀的豪門大戶,如:《新竹縣采訪冊》的〈津渡〉53 中記有:「嘉慶元年竹塹社屯千總錢茂祖、殷戶林先坤、王廷用、王廷昌、范昌睦 等捐施義租七十九石七斗」、「紳士陳朝綱稟官,請將原施斗崙溪義渡船一隻移設 天罡溝,責成渡夫撐駛照管;知縣葉意深批准立案,渡船錢四文」,「義渡船一, 光緒初紳士蔡景熙捐設」;以及〈碑碣〉54記載:「林祥徵題銀一百五十元。蘇景文 題銀一百三十元。......等」。由此可知上文中所指殷戶、紳士多是當地較具財力或名 望的人物,對地域發展的影響力較大,其家族居住地點若位在鳳山溪流域內,且後 裔子孫能延續家族興旺至清末,可被視為世居宗族。 (二) 蒐集宗族族譜 盛清沂認為臺灣地區的族譜是隨大陸移民而俱來,族譜成書會因作者學識水準 的差異而有良窳之分,但在研究開闢方面,應有它大大小小的貢獻55。中國不少學者 也持肯定族譜價值的看法,如陳支平認為譜諜雖存有假造、誇耀等問題,但亦具有 高度學術價值,為宗法制度、家族社會史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而且還對經濟史、 人口史、民族史等方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56;譚其驤也認為譜牒不可靠 是指誇耀不實、攀附名人作祖,至於譜牒中所載家族的轉徙紀錄,因為對家族聲望 與榮譽無所增損,所以此種材料是可靠的57;孫曉芬認為譜諜中部分詳實的記載,能 補正史、方志之不足,再經去偽存真,剔除糟粕,可以成為研究社會學、人口學、 歷史學等研究的珍貴資料58。 所以筆者廣蒐各家族譜資料並進行爬搔梳櫛,從中能獲得不少宗族記載中國原 籍的訊息,還有渡臺過程與路徑的記錄,如新埔鎮照門里《張氏族譜》內頁(照片 1-4),詳細記載張氏宗族在中國的原籍為今日揭西縣河婆鎮、其渡臺祖張元可於乾 隆42年離鄉遷臺後,移入新埔開基立業。作者蒐整這些族譜資料,再與古籍文獻交 互輔助使用,當是可信度高的第一手資料。 (三) 統計村廟捐款記錄 土地廟可以反應自然村聚落的範域59,從廟中捐款記錄來檢閱聚落內部的主要姓 氏,以推知世居當地的宗族。如照片 1-5 所示,新埔鎮下寮里土地廟捐獻名單幾為林 姓,而照片 1-6 則能看出曾姓是此土地廟樂捐名單的首位。以上均可推知這些宗族捐 53 54 55. 56 57 58 59. 陳朝龍,〈津渡〉,《新竹縣采訪冊》(1894),史叢,頁 124-128。 同上註,頁 246。 盛清沂,〈國學文獻館藏臺灣地區族譜與其開闢資料之探討〉,《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 (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頁 112。 陳支平,《福建族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頁 371。 譚其驤,〈湖南人由來考〉,《長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頁 356。 孫曉芬《四川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頁 77。 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鄉土史與村莊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 北:臺原出版社,2000),頁 116。 9.

(27) 資踴躍,當在此聚落具有相當影響力。. 照片 1-3:新埔鎮巨埔里曾汝拱、曾汝 照片 1-4:新埔鎮照門里張元可派下《張氏 潮派下族譜封面 族譜》內頁,無頁碼。 說明:2010/01/21 拍攝。曾氏族人提供。. 說明:2010/01/13 拍攝。張智偉老師提供。. 照片 1-5:新埔鎮下寮里土地廟捐獻名單 照片 1-6:新埔鎮巨埔里福德宮樂捐名單 說明:2009/10/15 拍攝. 說明:2010/02/05 拍攝. (四) 調查各地家廟(宗祠)沿革誌、祖塔墓誌 山田賢認為中國移民從家鄉游離外地,最初是同鄉間的相互依托,形成地緣性 的同鄉村落,後又發展為由家所組成的家族,最後演變為聚族而居的血緣親族集團 宗族,並且在經濟鞏固後,修宗祠、編族譜60。. 60. 山田賢,〈清代的移住民社會-嘉慶白蓮教起義基礎的考察〉。引自: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 6 卷《清.民國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頁 106。 10.

(28) 清代閩、粵漢人移往四川、南洋與臺灣各地,常以地緣、血緣關係為紐帶,分 別成立會館、建立宗祠。宗祠是將同姓之人組織,作為同一位始祖的後裔,以男性 血緣為聯繫而結成宗族;宗祠的第一功能即是祭祀祖先,宗祠空間昔日多為名門望 族執行祖訓、家法與族人聚會的場所。因此《臺灣文化志》云:「凡殷紳之家必設 宗祠(祖先之靈廟)者61」。 鳳山溪流域的宗祠(家廟)眾多,能興建並維護得宜者,常是當地的殷戶大族, 追溯其家族歷史背景,許多是清代頗具影響力的世居宗族。如照片 1-7 是原籍饒平縣 石井鎮的新埔鎮劉姓宗族,於同治年間所建的家廟;照片 1-8 則是原籍蕉嶺縣藍坊鎮 的吳姓宗族祠堂重建誌,記錄自道光年間吳家開基當地,且裔孫傳承祖業至今。筆 者除記錄宗族成員口述家族歷史,也輔以文獻、族譜或家廟紀要等資料進行研判。. 照片 1-7:新埔鎮新生里劉氏家廟 說明:2009/08/26 拍攝. 照片 1-8:關西鎮南新里吳姓至德堂祖 堂重建誌 說明:2012/02/18 拍攝. (五) 運用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資料 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簿》具有詳實的戶口資料,施雅軒認為這份沿用到昭和 21年(1946)的戶籍資料,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手資料,有助於更細緻地處理客家區 域的建構歷程62。目前《戶口調查簿》多收藏於各鄉鎮市區的戶政事務所,可以學術 研究用途申請進行戶口資料抄錄,並將其歸納整理。本文將所抄資料進行歸納分析, 61. 62. 伊能嘉矩原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下卷》中譯本(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11), 頁 94。 施雅軒,〈客家歷史區域的新研究途徑〉,《環境與世界》第 12 期(2005),頁 132。 11.

(29) 從中挑選人丁眾多的家族63,再進行實地調查,亦是找出當地世居宗族的方法。 表 1-1: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新埔街部分抄錄資料 編號. 大字名. 戶長姓名. 番號. 前戶長姓名. 籍貫. 職 業. 戶籍人數. 1. 新埔. 嚴○○. 2. 嚴○○. 廣. 自動車運轉手. 6. 2. 新埔. 范氏○○. 2. 范○○. 廣. 苦力. 14. 3. 新埔. 廖○○. 5. 廖○○. 廣. 鍛冶. 6. 4. 新埔. 詹○. 8. 余○○. 廣. 豆腐製造. 10. 5. 新埔. 彭○○. 10. 彭○○. 廣. 地理師. 7. 6. 新埔. 徐○○. 13. 徐○○. 廣. 金銀細工. 15. 7. 新埔. 蘇○○. 14. 蘇○○. 廣. 米商. 8. 8. 新埔. 蔡○○. 22. 蔡○○. 廣. 貸地業. 9. 9. 新埔. 劉○○. 23. 劉○○. 廣. 雜貨商. 6. 10. 新埔. 邱○○. 83. 邱○○. 廣. 醬油販賣. 5. 11. 新埔. 戴○○. 85. 曾○○. 廣. 吳服商業主. 11. 12. 新埔. 鄭○○. 87. 鄭○○. 廣. 賣葯行. 8. 備註. √. √. √. √. 說明:作者於新埔鎮戶政事務所抄錄(2009/10/20) ,為顧及隱私,戶長名以「○○」表示。. 表 1-2: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關西街部分抄錄資料 編號. 大字名. 戶長姓名. 番號. 前戶長姓名. 籍貫. 職 業. 戶籍人數. 備註. 1. 關西. 彭○○. 16. 彭○○. 廣. 田作. 11. √. 2. 關西. 徐○○. 19. 徐范氏○○. 廣. 臺車后押人夫. 8. 3. 關西. 徐○○. 19. 徐○○. 廣. 日稼. 9. 4. 關西. 徐○○. 19. 徐○○. 廣. 小豚仲買. 14. 5. 關西. …. …. …. …. …. …. 6. 關西. 葉○○. 34. 葉○○. 廣. 貸地. 9. 7. 關西. 黃○○. 34. 黃○○. 廣. 茶園作. 11. √. √. 說明:作者於關西鎮戶政事務所抄錄(2009/11/17),為顧及隱私,戶長名以「○○」表示。. 三、族群與社群屬性認定方法 本研究的所指涉的族群主要為客家人與閩南人,並以世居宗族來臺祖之原籍所 屬的方言區,作為劃分閩、客族群之依據,因此行文中如未特別說明,均指世居宗 族渡臺之初的族群身分歸屬,而非現今的族群身分,故讀者不宜以今日閩、客族群 其他分類指標,或主觀自我認同等劃分方式,來質疑本研究的適切性。. 63. 以戶籍人數在 10 人以上,視為人丁眾多之家族,按此原則,表 1-2 中編號 1、4、7 均屬之。 12.

(30) 筆者查閱許多族譜記載,閩、客宗族的先祖在移入閩、粵兩省境內之後,不少 會在客家語與閩語區之間轉換居住地,出現不同區域間交錯遷徙混居。因此族群在 閩語、客語方言區之間多次遷徙,若從不同時空面向切入以界定身分歸屬,可能會 有截然不同的劃分結果,所以本研究調查世居宗族渡臺的遷徙路徑、並利用訪談與 地圖研判,來對閩、客族群進行的操作型定義分類,如圖 1-1 所示:. 圖 1-1:世居宗族之族群屬性的四種類型 本文將漢籍移民分為閩南人、客家人、閩底客家人與客底閩南人四種類型,但 如前所述,本研究以世居宗族渡臺祖遷離中國原鄉所屬的方言區,來界定其閩、客 身分,所以閩底客家人之先祖在渡臺之初可視為閩南族群,而客底閩南人則視為客 家族群。茲以下兩個例子說明: 原籍潮州府大埔縣清遠都岩上甲磜陽村(今大埔縣西河鎮)的張家,其渡臺祖 為大埔 12 世祖張志雲,他在雍正年間出生並長於原鄉,後與弟定雲兩人於乾隆年間 渡臺,輾轉遷徙後移入關西鎮牛欄河至今。64上述張氏渡臺祖原籍在大埔縣磜陽村, 該地為純客家話區,張志雲自幼應熟諳客話、客俗,後渡臺移入也是客家話區的關 西鎮仁安里,所以按本研究界定方式,張氏宗族是來自大埔縣的客家人,屬本研究 所指的大埔客家音系社群。 另一例,新埔鎮小茅埔《曾氏宗族族譜》中記載:曾氏一世祖允亮開基潮州府 澄海縣渡頭,至 12 世祖命其子曾汝拱東渡臺灣以求發展。爾後再命 13 世祖曾汝潮 率汝拱之子乃仕,同來臺灣開基立業,於 1737 年渡臺初居今臺北士林,後 14 世祖 曾乃仕移居新埔小茅埔至今,因此曾氏開基小茅埔已逾兩百年65。而族譜記載曾氏宗 64 65. 不著撰人,關西鎮牛欄河《張氏族譜》手抄本,無頁碼。張宇雯老師提供。 忠恕堂第三次修譜委員會編纂,〈族譜重建箴言〉,《汝拱、汝潮曾 公派下裔孫族譜》(1996), 頁 19。另外根據小茅埔《曾氏族譜》記載,曾氏來臺祖十三世汝拱初居士林,裔孫在清末才移入 小茅埔。參考:佚名,小茅埔《曾氏族譜》,頁人 100。 13.

(31) 族之來臺祖曾汝潮原居住在今日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上華鎮圖濠村渡頭,此地為純 潮汕話(屬閩南話的一支)區,所以曾氏宗族渡臺之初應該屬於潮州閩南人,後來 定居客家話區的新埔鎮小茅埔逾兩百年,故今日曾氏族人多以客語溝通。按本研究 界定方式,曾氏宗族是來自潮州的閩底客家人,屬本研究所指的潮州閩南音系社群。. 14.

(32) 圖 1-2:研究區行政區劃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楊貴三、沈淑敏,〈土地志.地形篇〉,《臺灣全志》卷二(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頁 62。. 15.

(33) 16.

(34) 第二章 研究區的地理環境 第一節. 行政區沿革66. 由於本文主要探討清領時期鳳山溪流域的歷史地理發展,並援引日治之《新竹 州第一統計書》(1921)與《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1926)兩項人口資料, 所以以下就研究區在 1941 年以前的行政區沿革作說明。 明鄭時期在臺設官施政僅及半線,竹塹地區(包括鳳山溪流域)尚無漢人政府 置官統治。明鄭降清後,康熙 23 年(1684)置諸羅縣,竹塹屬之。 雍正元年(1723),割諸羅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又增設淡水同知,稽查北 路捕務,兼掌彰化捕務。67淡水廳原擬設於竹塹,當時期卻與彰化同屬半線。雍正 9 年(1731)淡水廳除掌北路防務,及彰化捕務,並管理大甲溪以北的刑名錢穀。同 年竹塹設巡檢署,兼司獄,以代行淡水廳政務。雍正 11 年(1733)同知徐治民植竹 於竹塹為城;道光 9 年(1829),竹塹城以石築城竣工,並掘溝開護城河。直至光 緒年前,鳳山溪流域皆隸屬淡水廳管轄。 光緒元年(1875),淡水廳廢廳改縣,改置臺北府,府治初設於新竹,下轄新 竹、淡水二縣。新竹縣下轄六堡及五指山撫墾分局,其中竹北一堡包括竹塹城內外 鄰近村落、樹杞林、北埔、月眉、九芎林、新城、香山、舊港等處;竹北二堡包括 鹹菜甕、新埔、大湖口、紅毛港、蚵殼港、笨港、楊梅壢。因此鳳山溪流域下游歸 竹北一堡,中、上游則屬竹北二堡。 光緒 15 年(1889),劃中港溪以南為苗栗縣,新竹縣僅轄竹北一堡、二堡及竹 南一堡。後竹北一堡改竹塹堡,二堡改稱竹北堡,竹南一堡改稱竹南堡。所以鳳山 溪流域主要位於竹塹堡與竹北堡。 光緖 21 年(1895),日本領臺設總督府於臺北,原新竹縣改為新竹支廳。 明治 30 年(1897),新竹、苗栗兩支廳合併為新竹縣,共轄六堡,每堡設辨務 署。計有新竹、竹東、頭份、新埔、苗栗、苑裡、大甲。另設五指山、南庄、大湖 三撫墾署。 明治 31 年(1898)撤銷新竹縣,分設新竹與苗栗兩辨務署,同隸屬於臺北縣。 新竹辨務署轄新竹街與中港、頭份、南庄、樹杞林四支署。形成「縣—廳—辨務署」 三級行政制。. 66. 參考:黃旺成主編,〈沿革志〉,《臺灣省新竹縣志》卷 1,頁 1-10;徐勝一編纂,〈地理志〉, 《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卷 2(新竹:新竹縣政府,2008),頁 12-15;洪敏 麟編纂,〈住民志地名沿革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卷 3(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頁 245-250;陳國川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 14《新竹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 頁 1-8;曹永和總纂,《日據前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警治篇.政治篇》(臺北:台北市文獻委 員會,1985),頁 127-132、155-157、170-171、218-220、486、511-512。 67 《海東札記.臺灣紀事.東灜識略.臺陽見聞錄》合訂本,文史叢,頁 20。 17.

(35) 明治 34 年(1901)置廳廢縣,新竹辨務署改為新竹廳,轄頭份、南庄、北埔、 樹杞林、新埔五支廳,另鹹菜硼屬桃仔園廳下轄六支廳之一。至此,實施「廳—支 廳—區—街庄」的行政體系。 明治 42 年(1909),全臺 20 廳裁併為 12 廳,原苗栗廳一部分併入原新竹廳改 為新竹廳。 大正 9 年(1920),廢廳而設州郡,原新竹廳合併原桃園廳改為新竹州,共轄 新竹、竹東、竹南、苗栗、大湖、中壢、桃園、大溪八郡,新竹郡下轄舊港庄、六 家庄、紅毛庄、湖口庄、新埔庄、關西庄和山地 6 村社(馬武督社)。至此實施「州 (廳)—郡(支廳)—街庄(蕃社)—大字-小字」的行政體系。 昭和 16 年(1941),原舊港庄、六家庄合併成立竹北庄,原新埔庄升為新埔街, 原關西庄升為關西街。 表 2-1:日治時期研究區各庄轄域內大字(1920-1941) 庄. 大字 【舊港、槺榔、十塊寮、油車港】、新社、番子坡、豆子埔、馬麟厝、. 舊港庄. 溝貝、麻園、白地粉、溪洲、新庄子、大眉、貓兒錠。 共 15 大字 六家、鹿場、芒頭埔、十興、隘口、安溪寮、犁頭山下、三崁店、東海. 六家庄. 窟、斗崙、【二十張犁、九甲埔】。 共 12 大字 枋藔、犂頭山、新埔、田新、四座屋、五份埔、旱坑仔、大平窩、樟樹. 新埔庄. 林、內立、石頭坑、南打鐵坑、北打鐵坑、汶水坑、鹿鳴坑、照門、大. (1941 年升新埔街) 坪、大茅埔。 共 18 大字 關西、石崗仔、水坑、老焿寮、大旱坑、上南片、下南片、牛欄河、拱. 關西庄. 子溝、湳湖、店仔崗、三墩、十寮、十六張,湖肚、新城、苧仔園、燥. (1941 年升關西街) 坑、老社寮、石門、茅仔埔、坪林、上橫坑、下橫坑。 共 24 大字. 竹北庄 (1941 年,舊港、 六家併庄成立). 【舊港】、番子坡、豆子埔、新社、馬麟厝、溝貝、麻園、白地粉、溪 洲、新庄子、大眉、貓兒錠、六家、鹿場、芒頭埔、十興、隘口、安溪 寮、犁頭山下、三崁店、東海窟、斗崙。 共 22 大字. 資料來源:新竹州廳,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新竹州廳,1923) ,頁 8;詹益森編, 〈轄區範圍 的變遷〉 , 《竹北(風情)》 (新竹:新竹縣竹北市公所,2004) ,頁 5-6;黃國憲總編, 〈沿 革篇〉 , 〈 《關西鎮誌(稿本)》 (新竹:新竹縣關西鎮公所,2000) ,頁 11-16;林柏燕, 〈沿革誌〉, 《新埔鎮誌》(新竹:新竹縣新埔鎮公所,1997),頁 88、92-95。 說明 1:【 】內目前歸屬新竹市管轄,不在本研究區範圍。 說明 2:舊港庄大眉大字的坪頂厝小字未納入本研究區。 18.

(36) 圖 2-1:研究區於日治時期之行政區圖(1921) 資料來源:土牛溝與新番界位置參考下列兩者: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 38;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 熟番地權》,頁 18、327。. 19.

(37) 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 一、地形 本研究區內最主要的河川-鳳山溪源於麥樹仁山(標高 758 公尺)北坡,主流 河長為 45.5 公里,由東往西流經尖石鄉、關西鎮、新埔鎮、湖口鄉與竹北市,沿線 主要支流有馬武督溪、牛欄河、霄裡溪與大平窩溪等。下游沿湖口台地南緣西出入 海,是桃園臺地與新竹平原、竹東丘陵之界河,也是今新竹縣境第二大河。68 鳳山溪在地質史上屬於古石門沖積扇的最南邊分流,後沖積扇隆起成為台地, 其上主要支流加以切割,逐漸成為丘陵。主流河長為45.5公里,平均坡降為29/1,000, 並經數次地殼變遷,關西鎮、新埔鎮境內皆有發達河階地形69 。低位河階地FT1主要 分布於關西老焿寮,新埔下樟樹林、旱坑子、新埔農場等地;低位河階地FT2多在關 西境內,如下三屯、坪林、新打坑,以及新埔下內立等地;新埔、犁頭山下等地則 為低位河階地FT3(圖2-2)。70 由於鳳山溪及其支流,如牛欄河、新城溪、下橫坑溪、霄裡溪、旱坑溪、大平 窩溪等切割河階地,地表演變為台地性丘陵,形成眾多狹小河谷平原散布流域內的 地形特徵。 頭前溪的河道由竹東向西北西流,平原呈扇形向西北開展;鳳山溪在竹北東側 的犁頭山附近出谷後,沿台地南緣西流,北為高差百公尺以上的台地崖。犁頭山是 從東南方往西延伸,形狀如犁頭尖,是分隔鳳山和頭前兩溪谷的分水嶺。鳳山溪與 頭前溪的下游河道呈網流(亦稱辮狀河系,braid river system),合此兩溪沖積所成 的新竹平原,形成於西部沿海地帶,新竹市與新竹縣竹北市主要建設於此平原上, 平原自犁頭山西緣約標高 40 公尺,逐漸降到竹北市區的 20 公尺左右71,沿海地區在 10 公尺以下,濱海一帶則不及 3 公尺。. 68. 楊貴三、沈淑敏,〈土地志.地形篇〉,《臺灣全志》卷 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 頁 62。. 69. 富田芳郎將此種階地分為高位階地(LT 面,高位階地實為紅土階地(laterite terrace)之英文縮寫) 與低位階地(FT 面,低位階地實為沖積階地(fluvial terrace)之英文縮寫)。高位階地之比高大 致 100 公尺以上,200-300 公尺者較多,甚至在 400 公尺以上,此種河階常帶有 1-3 公尺厚之紅土 層。而低位河階比高多為 20~40 公尺,甚少有高至 80 公尺者;階面無紅土,與高位河階容易區 別,而 其階崖下部常露出基盤岩層者即岩石階地。參考:同註 68,頁 37。 劉明錡認為鳳山溪北岸留有若干 LT5 高位河階,低位河階則以 FT1、FT3 較具完整且連續,南岸 則有連續寬廣的 FT。參考:劉明錡,《臺灣西北部河階之地形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博士論文,2004),頁 122。 同註 68,頁 356。. 70. 71. 20.

(38) 圖 2-2:鳳山溪流域河階地分布圖 改繪自:楊貴三、沈淑敏,〈土地志.地形篇〉,《臺灣全志》卷二(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頁 63。. 21.

(39) 二、氣候 清乾隆中期,巡察臺灣給事中永慶對北臺灣有如下的描述:「北路一帶地方, 查得諸羅、彰化二縣及淡水一廳在郡城之北,其地勢西北盡皆大海,......近北氣候稍 寒,常多雨霧72」。 研究區位居臺灣北部,冬季因緯度較高而略為寒冷。根據中央氣象局新竹氣象 站的歷年統計資料來看,新竹平原區年平均氣溫達22.6oC,最暖月(7月)均溫為29.0oC; 最冷月(1月)均溫為15.5oC,全年日照時數約1,850.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約1,718毫 米,屬副熱帶季風氣候73。 再據柯本氣候分類,新竹地區則屬於Cfa氣候類型,是具大陸性質的海洋性氣候 74. 。但鳳山溪流域內各地降水受地形影響頗為明顯,新竹海埔地一帶年降水約. 1,186mm75,往東進入沿海平原地區,年降水量約可達1,582 mm,再持續向東進入內 陸的關西地區可高達2,249 mm,呈現沿海低地往內陸山區逐漸增加的趨勢76。除了降 水空間不平均,降水時間亦是;本區降水明顯集中春、夏兩季,秋、冬降水較少是 為乾季。而年平均合理蒸發散量77呈現由東向西遞減的趨勢,但遞減梯度不大,境內 平均約在1,100~1,200mm之間78。 新竹地區素以冬季多強風著稱,強烈東北季風對沿海農作物生長與收成影響甚 大,尤其會造成水稻葉片破損、穀粒變色、成熟期延滯、稔實率降低等問題,以致 稻米減產。79且受地形因素影響,鳳山溪中、上游地帶的新埔、關西,在冬春季節較 為避風,加上位於「水頭」地位,故插秧時程(約在3月上旬)較沿海地區(約在3 月中下旬)早約15-20日80。 沿海平原地帶的狀況卻有不同,在 10 月至翌年 2 月盛行的東北季風,期間暴風 日數平均在 18.3 日81,每月平均風速可達 3.6 公尺/秒,對農業影響頗鉅,二期稻作.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巡察臺灣給事中永慶(等),乾隆 29 年 3 月 22 日上奏〈為恭陳臺地北路雨水收成事〉,《宮中檔 乾隆朝奏摺第 20 冊》。引自: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貳輯第 24 冊 (臺北:遠流出版,2006),頁 301。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氣候統計資料,網址: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monthlyMean/Taiwan_tx.htm(2012/05/25 查詢);新竹氣象站在 1991 年由新竹市公園路遷至竹北市光明五街 60 號,兩站直線距離約 4 公里。 李鹿苹,〈新竹海埔地自然地理因素與土地利用的影響〉,《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頁 302。 同上註,頁 258。 黃旺成主編,〈土地志〉,《新竹縣志》卷 3(臺北:成文書局,1957),頁 104-105。 合理蒸發散量指利用 Thornthwaite 法求得之 ETa 值,與真正蒸發散量並不相等。 韋煙灶, 《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 ,頁 35。合理蒸發散量指利用 Thornthwaite 法求得之 ETa 值,與真正蒸發散量並不相等。 林孟輝,〈防風林對北部沿海農作物的重要性〉,《桃園區農業專訊》第 21 期(1997),頁 17-18。 韋煙灶,《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頁 40。 暴風日指當日最大風速達 10 公尺/秒。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 As an aside, I don’t know if this is the best way of motivat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Fourier transform, but I don’t know a better way and most sources you’re likely to check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hen they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design a questionnaire on diets and eating habit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hey have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in Part A, and with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Jin Dynasty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minorities migrated into Central Plain and established different regimes in north China. With the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