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過往不少研究者曾論述形成「閩人近海,客家靠山」的原因,如《臺灣文化志》

記載清代漢移民拓墾臺灣的歷史中,由於泉籍移民來臺最早,得以優先佔領濱海平 原地帶,粵籍移民來臺較晚,只能耕墾於丘陵或河谷平原18。尹章義則認為分籍械鬥 是桃竹地區聚集大量客家移民的主因19;施添福認為移民受原鄉地理環境影響,所發

13 本文所述文化景觀皆指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交互作用,而演變成的一種以自然環境為背景而建立的 人為形式。在有人類活動的大部分地區,多是耕作景觀或整治景觀。參考:Richard Hartshorne 原 著(1946),葉光庭譯,《地理學的性質-當前地理學思想述評》,頁 200。

14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頁 36-39。

15 Hart, J. F.(1982)。引自:陳國川,《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1995),頁 175-177。

16 Richard Hartshorne(1946)原著,葉光庭譯,《地理學的性質-當前地理學思想述評》,頁 99。

17 同上註,頁 586-587。

18 如伊能嘉矩、戴炎輝。詳見:伊能嘉矩,〈臺灣に於ける移殖漢民原籍及拓地年代〉,《臺灣 文化志(下)》(日本東京:刀江書院,1928),頁 382-383;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 北:聯經出版,1979),頁 296-297。

19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89),頁 379-380。

展而成的傳統維生技能,是影響泉、漳、粵籍移民分布的主要因素20;羅烈師在《臺 灣客家的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論文中,以河流流域模式來描述閩、客 族群空間分布,但解釋不多21;呂佩如以《清代竹塹東部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 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 》論文,討論國家政策對墾戶勢力消長的影響,各族群 間存在著合作與競爭,認為內陸的山林資源是吸引客家移民的重要因素22

再來回顧有關竹塹地區歷史地理發展的相關文獻;李鹿苹曾分析地形、氣候等 地理因素對鳳山溪及頭前溪河谷地區聚落分佈的影響,認為早期聚落及主要市街多 在鳳山溪兩岸的河階地之上23。賴志彰以鳳山溪流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在〈新竹縣 鳳山溪沿岸客家人文地景之歷史變遷〉文中描述多偏於地景、村落的變遷,對於清 代族群空間分布的著墨甚少24;張翰璧主持〈客家族群產業經濟研究:以鳳山溪為例〉

計畫,在〈「客家區域」與「客家經濟」的動態關係:以鳳山溪茶產業為例〉文中,

以新竹州第二十統計書調查數據作為客家人與客家庄的空間分布概況,描述日治時 期客家族群與茶產業的聯結25

以鳳山溪流域為研究區域,探討閩、客兩族分布或互動的論文不多;但施添福 多年前以《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解釋全臺各籍漢民分布是 受到原鄉生活方式所影響,此書是以地理空間環境與文化歷史脈絡為經、緯,整合 史學與地學的作品;還有韋煙灶在《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

中,分析鳳山溪流域濱海與內陸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當時已指出中上游的關西、

新埔地區,在氣候與用水條件來看,其農業條件並不比下游沿海平原地區來得差26。 將鳳山溪流域作為研究主題的文獻並不多見,但以整個竹塹地區作為研究區界 的論文則頗為豐富,擇要分述如後。竹塹地區土地的拓墾過程是最先被關注的議題,

在1970年代,盛清沂已利用族譜和古文書進行本區土地拓墾史的重建27。施添福、莊

20 施添福當時已指出廣東潮、惠兩府籍的漢民並非全部使用客語,但因缺乏資料來判別客語與非客語 族群,且潮、惠兩府籍民與嘉應州籍者有聯合出現的傾向,所以將粵籍漢民皆視為客家族群。參 考: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頁13、179-181。

21 羅烈師,《臺灣客家的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頁61。

22 呂佩如,《清代竹塹東部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新竹:國立 交通大學,2009)。

23 李鹿苹,〈新竹海埔地自然地理因素與土地利用的影響〉,《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臺北:國 立編譯館,1984),頁 265-318。

24 賴志彰,《新竹縣鳳山溪沿岸客家人文地景之歷史變遷》(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

25 張翰璧,〈客家族群產業經濟研究:以鳳山溪為例〉,《台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四 溪計畫)》子計畫7(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2009)。

26 韋煙灶,《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 士論文,2003),頁34。

27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下)〉,《臺灣文獻》31 卷第 4 期、32 卷第 1 期(1980)。

英章與張炎憲於1989年提出的「清代竹塹地區聚落發展與土地租佃關係」研究計畫28, 使得竹塹研究蔚為風潮;後來,施添福又陸續發表六篇論文,並提出清代竹塹人文 地理區可分為漢墾區、保留區及隘墾區,此論述釐清清代竹塹地區的土地拓墾型態、

開墾組織的空間差異以及聚落的發展與分布狀態,更是提供日後研究竹塹地區的歷 史學、地理學與人類學等的重要基礎。29

1993年之後,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等陸續發表有關本地平埔族-竹塹社的 史料整理及研究論文,其間收集契約文書、族譜,整理淡新檔案、地方志書及日治 時期土地申告書,這些豐富史料是研究平埔族與閩客族群互動的良好素材30;陳國揚 以〈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分析清代竹塹漢人的移墾社會之發展歷程31;同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一以鄭林兩家為中心〉,描述鄭、林兩家 由經商起家而至士紳化的過程32;范瑞珍〈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 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一文,內容關注清廷政策對客家移民 的影響以及族群間互動關係33;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修 正以往對於郊商的含糊概念,闡述本地商人的崛起及其影響力34;李明賢〈咸菜甕鄉 街空間演變〉描述關西咸菜甕於乾隆末期以後的空間型態發展,受土地拓墾、社會 組織與國家力量所影響35;白順裕〈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內容探討竹塹地區水、陸 交通路線和狀況,以及交通與地理、政治、經濟、社會的關係36;陳志豪〈寺廟與地 方社會之研究-以關西太和宮為例〉,則著重地方開墾史與少數宗族研究37;韋煙灶 與曹治中從世居宗族的祖籍地與閩南語口音比對,發現桃園新竹沿海一帶存在能說 閩、客雙語的「半福老客」,為臺灣閩、客族群互動研究發掘新的角色38;呂佩如〈清 代竹塹東部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討論國家政策

28 計畫內容參考:張炎憲,〈清代竹塹地區聚落發展與土地租佃關係〉,《臺灣史研究通訊》第 13 期(1989),頁 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9 此六篇論文參考: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 化局,2001),頁 85。

30 張炎憲、王世慶 李季樺主編,《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 田野研究室,1993)。

31 陳國揚,《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5)。

32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一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

33 范瑞珍,《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

(臺中:東海大學碩士論文,1994)。

34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2000)。

35 李明賢,《咸菜甕鄉街空間演變》(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36 白順裕,〈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4)。

37 陳志豪,〈寺廟與地方社會之研究-以關西太和宮為例〉,《民俗曲藝》第 148 期(2005 年 3 月),

頁 201-259。

38 韋煙灶、曹治中,〈桃竹苗地區臺灣閩南語口音分布的區域特性〉,《地理學報》第53期(2008),

頁49-83。

的改變對墾戶勢力消長有著絕對的影響,拓墾與信仰之間有著高度依存關係,族群 之間則存在合作與競爭39;莊英章以新埔鎮汶水坑的客家村落為例,論述當地在不具 有頭家拓墾制度下,卻能以神明嘗組織建立地域認同,嘗會已扮演頭家角色40。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主編的《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41,吳學 明、黃卓權所編《古文書的解讀與研究》42,與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近年編纂之

《明清臺灣檔案匯編》、《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等書,皆提供有助研究清 代臺灣歷史與重建竹塹區域地理的豐富史料。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