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研究區的地理環境

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

本研究區內最主要的河川-鳳山溪源於麥樹仁山(標高 758 公尺)北坡,主流 河長為 45.5 公里,由東往西流經尖石鄉、關西鎮、新埔鎮、湖口鄉與竹北市,沿線 主要支流有馬武督溪、牛欄河、霄裡溪與大平窩溪等。下游沿湖口台地南緣西出入 海,是桃園臺地與新竹平原、竹東丘陵之界河,也是今新竹縣境第二大河。68

鳳山溪在地質史上屬於古石門沖積扇的最南邊分流,後沖積扇隆起成為台地,

其上主要支流加以切割,逐漸成為丘陵。主流河長為45.5公里,平均坡降為29/1,000,

並經數次地殼變遷,關西鎮、新埔鎮境內皆有發達河階地形69 。低位河階地FT1主要 分布於關西老焿寮,新埔下樟樹林、旱坑子、新埔農場等地;低位河階地FT2多在關 西境內,如下三屯、坪林、新打坑,以及新埔下內立等地;新埔、犁頭山下等地則 為低位河階地FT3(圖2-2)。70

由於鳳山溪及其支流,如牛欄河、新城溪、下橫坑溪、霄裡溪、旱坑溪、大平 窩溪等切割河階地,地表演變為台地性丘陵,形成眾多狹小河谷平原散布流域內的 地形特徵。

頭前溪的河道由竹東向西北西流,平原呈扇形向西北開展;鳳山溪在竹北東側 的犁頭山附近出谷後,沿台地南緣西流,北為高差百公尺以上的台地崖。犁頭山是 從東南方往西延伸,形狀如犁頭尖,是分隔鳳山和頭前兩溪谷的分水嶺。鳳山溪與 頭前溪的下游河道呈網流(亦稱辮狀河系,braid river system),合此兩溪沖積所成 的新竹平原,形成於西部沿海地帶,新竹市與新竹縣竹北市主要建設於此平原上,

平原自犁頭山西緣約標高 40 公尺,逐漸降到竹北市區的 20 公尺左右71,沿海地區在 10 公尺以下,濱海一帶則不及 3 公尺。

68 楊貴三、沈淑敏,〈土地志.地形篇〉,《臺灣全志》卷 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

頁 62。

69 富田芳郎將此種階地分為高位階地(LT 面,高位階地實為紅土階地(laterite terrace)之英文縮寫)

與低位階地(FT 面,低位階地實為沖積階地(fluvial terrace)之英文縮寫)。高位階地之比高大 致 100 公尺以上,200-300 公尺者較多,甚至在 400 公尺以上,此種河階常帶有 1-3 公尺厚之紅土 層。而低位河階比高多為 20~40 公尺,甚少有高至 80 公尺者;階面無紅土,與高位河階容易區 別,而 其階崖下部常露出基盤岩層者即岩石階地。參考:同註 68,頁 37。

70 劉明錡認為鳳山溪北岸留有若干 LT5 高位河階,低位河階則以 FT1、FT3 較具完整且連續,南岸 則有連續寬廣的 FT。參考:劉明錡,《臺灣西北部河階之地形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博士論文,2004),頁 122。

71 同註 68,頁 356。

圖 2-2:鳳山溪流域河階地分布圖

改繪自:楊貴三、沈淑敏,〈土地志.地形篇〉,《臺灣全志》卷二(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頁 63。

二、氣候

清乾隆中期,巡察臺灣給事中永慶對北臺灣有如下的描述:「北路一帶地方,

查得諸羅、彰化二縣及淡水一廳在郡城之北,其地勢西北盡皆大海,...近北氣候稍 寒,常多雨霧72」。

研究區位居臺灣北部,冬季因緯度較高而略為寒冷。根據中央氣象局新竹氣象 站的歷年統計資料來看,新竹平原區年平均氣溫達22.6oC,最暖月(7月)均溫為29.0oC;

最冷月(1月)均溫為15.5oC,全年日照時數約1,850.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約1,718毫 米,屬副熱帶季風氣候73

再據柯本氣候分類,新竹地區則屬於Cfa氣候類型,是具大陸性質的海洋性氣候

74。但鳳山溪流域內各地降水受地形影響頗為明顯,新竹海埔地一帶年降水約 1,186mm75,往東進入沿海平原地區,年降水量約可達1,582 mm,再持續向東進入內 陸的關西地區可高達2,249 mm,呈現沿海低地往內陸山區逐漸增加的趨勢76。除了降 水空間不平均,降水時間亦是;本區降水明顯集中春、夏兩季,秋、冬降水較少是 為乾季。而年平均合理蒸發散量77呈現由東向西遞減的趨勢,但遞減梯度不大,境內 平均約在1,100~1,200mm之間78

新竹地區素以冬季多強風著稱,強烈東北季風對沿海農作物生長與收成影響甚 大,尤其會造成水稻葉片破損、穀粒變色、成熟期延滯、稔實率降低等問題,以致 稻米減產。79且受地形因素影響,鳳山溪中、上游地帶的新埔、關西,在冬春季節較 為避風,加上位於「水頭」地位,故插秧時程(約在3月上旬)較沿海地區(約在3 月中下旬)早約15-20日80

沿海平原地帶的狀況卻有不同,在 10 月至翌年 2 月盛行的東北季風,期間暴風 日數平均在 18.3 日81,每月平均風速可達 3.6 公尺/秒,對農業影響頗鉅,二期稻作

72 巡察臺灣給事中永慶(等),乾隆 29 年 3 月 22 日上奏〈為恭陳臺地北路雨水收成事〉,《宮中檔 乾隆朝奏摺第 20 冊》。引自: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貳輯第 24 冊

(臺北:遠流出版,2006),頁 301。

73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氣候統計資料,網址: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monthlyMean/Taiwan_tx.htm(2012/05/25 查詢);新竹氣象站在 1991 年由新竹市公園路遷至竹北市光明五街 60 號,兩站直線距離約 4 公里。

74 李鹿苹,〈新竹海埔地自然地理因素與土地利用的影響〉,《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頁 302。

75 同上註,頁 258。

76 黃旺成主編,〈土地志〉,《新竹縣志》卷 3(臺北:成文書局,1957),頁 104-105。

77 合理蒸發散量指利用 Thornthwaite 法求得之 ETa 值,與真正蒸發散量並不相等。

78 韋煙灶,《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頁 35。合理蒸發散量指利用 Thornthwaite 法求得之 ETa 值,與真正蒸發散量並不相等。

79 林孟輝,〈防風林對北部沿海農作物的重要性〉,《桃園區農業專訊》第 21 期(1997),頁 17-18。

80 韋煙灶,《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頁 40。

81 暴風日指當日最大風速達 10 公尺/秒。

尤以為然,故需廣植防風林,掩護農作生長82。再由於東北季風盛吹之時,常在濱海 地帶激起浪花,強風挾帶鹽分吹襲陸地會對農作物造成嚴重危害83。還有,冬季缺雨 時,除了第二期稻作會減收,也會因表層土壤乾燥,下層鹽份上升,連旱作也難以 栽培,油菜、大麥等農作皆然。84

研究區以南的頭前溪流域,在入秋後的降雨減少、強風漸增,但沿海地區強風少 雨的狀況甚於內陸85。再往南的苗栗沿海環境是「近海田園,五穀少實。蓋鹹水烟一 起,則秀者變而為槁矣」86,且涼秋雨少風多,風勢甚烈,以致「飛沙掃塵,十步內 不能見面87」。濱海者於亂石飛沙際,雖勉能開基立業,但是散處零星,反而不如近 山者能於層巒疊嶂間,形成村居錯雜之景象;如內陸的田藔莊四面皆為沃壤,收成 時期較早,且住民多富。88再向南到臺中、彰化沿海地區,即今大甲、大安、清水、

伸港、鹿港與福興等鄉鎮,在種植第二期稻作時,亦深受強風與其挾帶鹽分的水氣 落附著於稻株上,以致稔實率低,生產力只有第一期稻作的 60--70%。89

清代在沿海地區維生之人,其防風、防洪與洗鹵的技術較今日落後,農務必飽 受海風、鹽霧與高鹽份土壤所困,因此形成「海岸一帶,青泥每漲,壅於平原之上。

其土經漸漬而鬆,...加以海風揚沙,高矗半空,障翳益甚90」、「臺地依山臨海,

所有田園並無堤岸保障,海風稍大,鹹水湧入,田園滷浸,必俟數年鹹味盡去之後,

方可耕種91」的景象。即使進入日治時期,擁有新式技術的日人亦深覺臺灣中部以北,

包括新竹沿海一帶幾為「廣漠不毛飛砂地」,強勁季風盛吹常侵襲人畜、漫天砂 塵則掩沒耕地道路,因此為擋風防砂,需廣植林投、木麻黃和相思樹等林木。92

所以可以肯定,自新竹迄南至彰化的沿海地帶,農業條件不如少強風、無鹽害 的內陸;就如同韋煙灶早已指出,從氣候與用水來看,位居鳳山溪中、上游的新埔 與關西地區,其農業發展條件,並不比下游位於風頭水尾、春雨較少的竹北沿海來 得差。93

82 黃旺成主編,〈土地志〉,《新竹縣志》卷 3,頁 103-104。

83 林孟輝,〈防風林對北部沿海農作物的重要性〉,頁 17-18。

84 金城、湯麟武(1966),〈臺灣海埔地之洗鹽與灌溉排水〉,《臺灣之海埔經濟》 第二冊, 研 叢 82 種,頁 216-220。

85 蔡振豐等,《樹杞林志.苑裏志》(1898、1897),史叢,頁 102。

86 同上註,頁 119。

87 同註 85,頁 87。

88 同註 85,頁 15-16。

89 陳憲明,〈臺灣稻米生產力的區域特性〉,《地理學研究報告》第 8 期(1982),頁 179。

90 李禮讓(C.W.Le Gendre),《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論生番種類及風土、人情、互市等事(1868-1869)》

(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頁 45。

91 陳壽祺纂,《福建通志臺灣府(上)》,史叢,頁 158。

92 山本三生,《日本地理大系第十一卷.臺灣篇》(東京:改造社,1930),頁 79。

93 韋煙灶,《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頁 34、40。

圖 2-3:新竹氣候圖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中央氣象局氣候統計資 料(1981-2010 年)繪製。

圖 2-4:新竹、新埔、關西年均降水量比較圖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之降水統 計資料繪製。參考: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

會,《臺灣地區雨量紀錄-北部區域》(臺 北:經濟部,1989),頁 169、171、191。

說明 1:新竹測站站址在新竹市湳雅街 9 號。

新埔鎮測站站址在新埔鎮文山里 45 號。

關西鎮測站站址在關西鎮東安里 27-1 號。

說明 2:新竹測站自民國前 12 年到民國 73 年間統計。

新埔測站自民國 69 到民國 75 年間統計。

關西測站自民國 54 到民國 75 年間統計。

表2-2:鳳山溪流域三市鎮的氣候資料表

年平均 3月平均 11月平均

新竹測站

(竹北市) 2.1 2.7 2.1 1153.6 1782.7 28.8 15.1 新埔測站

(新埔鎮) 1163.9 1831.7 28.8 14.9 關西測站

(關西鎮) 0.4 0.6 0.5 1105.2 2577 28.9 14.8

說明2:3月為新竹地區一期稻作插秧時期,11月則為二期稻作收成時期。

資料來源:2011年風速數據引自:中央氣象局,《氣候資料年報(第一部分-地面資料)》(臺北:中央氣象局,

2011),頁151、153;其他項目資料引自:韋煙灶,《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畫分與水資源探討》(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2003),頁179、182、183。

2011年 風速(m/sec)

合理蒸發散量 (mm)

年平均降水量 (mm)

7月均溫平均 值(℃)

1月均溫平均 值(℃)

說明1:「-」表示資料未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