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 世居宗族與世居居民

「宗」意指同一祖先男系血統的連結狀態,其相互關係稱為同宗,同宗即為宗 族43。富利曼(Maurice Freedman)認為中國華南地區漢人宗族得以存在,其內部因 素是共同祖先的認定及其派下裔孫共同祖產的建立,水利與稻作經濟發達則是其外 在條件,但稻米生產力高易形成的剩餘資財能投入族產設立更鞏固宗族內部44。研究 區內,即鳳山溪流域一帶,存在許多閩南、客家族群的傳統宅院,這是本地世居宗 族之先祖開基於此的文化表徵,有些宗族枝葉繁茂興盛時,還進一步設置族產、建 立宗祠(家廟)以鞏固族人內部凝聚意識。

韋煙灶與張智欽的研究發現:宗族的渡臺祖不一定是該宗族在當地的開基祖,

他們將最早進入當地拓墾的移民稱為「先驅拓墾者」,而最早定居當地且留下來開 枝散葉的移民則為「開基拓墾者」。先驅拓墾者或能留於當地,繼續發展成為開基 拓墾者,但也可能死亡無後、返回祖籍地或再次遷徙到別處。而開基拓墾者既能久 居當地,且歷經多年發展而逐漸興旺,往往會成為當地的主要宗族45

本文為回溯清代閩、客族群空間分布的歷史面貌,定義世居當地的宗族(世居 宗族)為「該宗族開基當地迄今至少在120年以上」,即清末乙未割臺前已定居當地

39 呂佩如,〈清代竹塹東部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新竹:國立 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9)。

40 莊英章、林桂玲,〈清代竹塹山區一個客家地域社會的形成(1839-1878):以汶水坑為例〉,《客 家的形成與變遷》(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頁 3-35。

41 張炎憲、王世慶 李季樺主編,《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 田野研究室,1993)。

42 吳學明、黃卓權編,《古文書的解讀與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12)。

43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臺灣私法》第 2 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 365。

44 Maurice Freedman(1969)著,末成道男等譯,《東南中國之宗族組織》。引自:韋煙灶,《鄉土 教學及教學資源調查》(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2),頁 68。

45 韋煙灶、張智欽,〈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發展、聚落及宗族發展之探討〉,《地理研究報告》第 40 期(2004),頁 92。

的宗族。這些目前仍定居在鳳山溪流域各聚落的主要宗族,顯示自清代以來,即能 紮根於鳳山溪流域的空間之上,有些更發展為地方的豪族大戶,對族群分布、地域 文化有著較高程度之影響力量。

(二) 族群、音系(次方言)社群

本研究將清代臺灣原籍閩、粵兩省的漢移民,分為閩南、客家兩大族群。兩族 劃分指標是以方言使用為依據,並將代表閩、客族群的世居宗族所處之「歷史方言 區」來界定其族群屬性。研究區世居宗族開基祖的原籍位於客家話區即為客家人,

位於閩語區則為閩南人。

不過,在福建、粵東閩、客兩大方言群之下存在許多不同音系群體,本文將之 結合地緣關係而以「社群」稱之46,如閩南話泉州音系社群(本文簡稱泉州閩)、客 家話嘉應州音系社群(簡稱為四縣客)、客家話汀州音系社群(簡稱為汀州客)。

(三) 原鄉

本文所述「原鄉」一詞,概指漢移民遷離閩南、閩西與粵東等地的華南故鄉,

是閩、客族群入川地、下南洋與渡臺灣之先祖,在離鄉前所居住並賴以為生的地域 環境,也是鳳山溪流域各世居宗族渡臺祖的中國家鄉。

(四) 自然村

聚落的形成,大致可分為「自然發生」與「計畫設定」兩類47。人營建聚落,就 是創造屬於自己可安身立命的生存與生活場所,外顯目的是「待風雨、辟群害」,

其內蘊是人為求「存在於世的安全感」,營建生活領域將世界空間分為「內與外」、

「我的與他的」等雙重對立領域,因而「聚落」成焉48。清代漢人聚落是拓墾活動的 根據地,也是組織生活世界的據點49。所以聚落是渡臺漢移民安身立命之地,聚落中 部分移民後來成為有力之家,甚而發展為世居宗族。

本研究為蒐集世居宗族資料,以自然發生的村落(即自然村)作為基本的調查 單元。不過研究區的鄉村聚落多呈現散村型態,因此自然村的界線並非能明確劃立。

筆者參考韋煙灶界定臺灣北部地區自然村的操作型定義,作為界定自然村以進行田 野調查50

1.日治時期土名或小字名的聚落:如竹北市的新社、羊寮港,新埔鎮的上枋寮、

小茅埔,關西鎮的下南片、拱子溝等。

2.土地廟祭祀圈:其廟名冠有聚落名稱,通常可視為村廟,其祭祀圈則是傳統

46 施添福教授認為本文所述的音系社群一詞,應以「語族」代之(2013/04/27)。

47 陳國章,《人文地理學通論》(臺北:大中國圖書,1966),頁 272。

48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頁 177。

49 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 188。

50 韋煙灶、張智欽,〈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開發、聚落及宗族發展之探討〉,《師大地理研究報告》

第 40 期(2004),頁 95-97。

聚落的範圍,如照片 1-1、照片 1-2 所示的下枋寮大伯宮福德祠、馬麟厝聯 福宮。

3.聚落名冠主要姓氏者:閩南人、客家人稱呼某家族所居房舍的用詞,多以厝、

屋稱之,而研究區內的傳統聚落多有同姓宗族聚居的現象,因此聚落名便冠 以聚落內的優勢姓氏,且外庄人多知曉此聚落名。如竹北十興里「許厝」、

新埔寶石里的「潘屋」、關西鎮南和里的「陳屋」。

照片 1-1:新埔鎮下寮里下枋寮大伯公福德祠

說明:2010/01/17拍攝

照片 1-2:竹北市聯興里馬麟厝聯福宮

說明:2010/01/17拍攝

(五) 地方認同

「地方」具有地理、人文與社會心理之內涵。段義孚(Tuan)認為「地方」主 要功能在於令人產生歸屬感和依戀感51;Tajfel 則認為「認同」是個體歸順於特定社 會群體的歸屬感,與其身為其成員的情感和價值,所以「認同」是個體內部、主觀 之自我概念,且「認同」在動態的結構和過程,受記憶、意識的交互作用影響。52本 文將地方與認同合而論之而稱其「地方認同」,是指清代在臺漢人,其想法、偏好、

情感、行為趨勢與技能,與原鄉地理環境交互作用,產生對原鄉的地方歸屬感與情 感。而且此地方認同在移民內心具有連續性,使得漢移民在渡臺後,仍在記憶中保 留了對原鄉環境與文化景觀的依戀,使當下的自己能與過去相聯繫。

二、蒐集文獻資料

本研究為回溯世居宗族在清代時期閩、客族群身分,文中所述的世居宗族是以

「該宗族開基當地至今已經逾 120 年以上」為操作定義,並以自然村作為訪查之空 間單元,透過田野調查、文獻蒐整、網路檢索及抄錄日治時期戶口資料等方式,來 找出研究區內各自然村的世居宗族。調查方法分述如下:

(一) 查閱古籍文獻

51 Tuan, Y. F. (1977)。引自:莊春萍、張建新,〈地方認同:環境心理學視角下的分析〉《心理科學 進展》19 卷 9 號(2011),頁 1387。

52 Breakwell,G. M. (1986)。引自:同上註,頁 1387。

古籍方志中記載不少捐資題銀的豪門大戶,如:《新竹縣采訪冊》的〈津渡〉53 中記有:「嘉慶元年竹塹社屯千總錢茂祖、殷戶林先坤、王廷用、王廷昌、范昌睦 等捐施義租七十九石七斗」、「紳士陳朝綱稟官,請將原施斗崙溪義渡船一隻移設 天罡溝,責成渡夫撐駛照管;知縣葉意深批准立案,渡船錢四文」,「義渡船一,

光緒初紳士蔡景熙捐設」;以及〈碑碣〉54記載:「林祥徵題銀一百五十元。蘇景文 題銀一百三十元。...等」。由此可知上文中所指殷戶、紳士多是當地較具財力或名 望的人物,對地域發展的影響力較大,其家族居住地點若位在鳳山溪流域內,且後 裔子孫能延續家族興旺至清末,可被視為世居宗族。

(二) 蒐集宗族族譜

盛清沂認為臺灣地區的族譜是隨大陸移民而俱來,族譜成書會因作者學識水準 的差異而有良窳之分,但在研究開闢方面,應有它大大小小的貢獻55。中國不少學者 也持肯定族譜價值的看法,如陳支平認為譜諜雖存有假造、誇耀等問題,但亦具有 高度學術價值,為宗法制度、家族社會史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而且還對經濟史、

人口史、民族史等方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56;譚其驤也認為譜牒不可靠 是指誇耀不實、攀附名人作祖,至於譜牒中所載家族的轉徙紀錄,因為對家族聲望 與榮譽無所增損,所以此種材料是可靠的57;孫曉芬認為譜諜中部分詳實的記載,能 補正史、方志之不足,再經去偽存真,剔除糟粕,可以成為研究社會學、人口學、

歷史學等研究的珍貴資料58

所以筆者廣蒐各家族譜資料並進行爬搔梳櫛,從中能獲得不少宗族記載中國原 籍的訊息,還有渡臺過程與路徑的記錄,如新埔鎮照門里《張氏族譜》內頁(照片 1-4),詳細記載張氏宗族在中國的原籍為今日揭西縣河婆鎮、其渡臺祖張元可於乾 隆42年離鄉遷臺後,移入新埔開基立業。作者蒐整這些族譜資料,再與古籍文獻交 互輔助使用,當是可信度高的第一手資料。

(三) 統計村廟捐款記錄

土地廟可以反應自然村聚落的範域59,從廟中捐款記錄來檢閱聚落內部的主要姓 氏,以推知世居當地的宗族。如照片 1-5 所示,新埔鎮下寮里土地廟捐獻名單幾為林 姓,而照片 1-6 則能看出曾姓是此土地廟樂捐名單的首位。以上均可推知這些宗族捐

53 陳朝龍,〈津渡〉,《新竹縣采訪冊》(1894),史叢,頁 124-128。

54 同上註,頁 246。

55 盛清沂,〈國學文獻館藏臺灣地區族譜與其開闢資料之探討〉,《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

(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頁 112。

56 陳支平,《福建族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頁 371。

57 譚其驤,〈湖南人由來考〉,《長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頁 356。

58 孫曉芬《四川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頁 77。

58 孫曉芬《四川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頁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