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研究區的地理環境

第一節、 行政區沿革

由於本文主要探討清領時期鳳山溪流域的歷史地理發展,並援引日治之《新竹 州第一統計書》(1921)與《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1926)兩項人口資料,

所以以下就研究區在 1941 年以前的行政區沿革作說明。

明鄭時期在臺設官施政僅及半線,竹塹地區(包括鳳山溪流域)尚無漢人政府 置官統治。明鄭降清後,康熙 23 年(1684)置諸羅縣,竹塹屬之。

雍正元年(1723),割諸羅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又增設淡水同知,稽查北 路捕務,兼掌彰化捕務。67淡水廳原擬設於竹塹,當時期卻與彰化同屬半線。雍正 9 年(1731)淡水廳除掌北路防務,及彰化捕務,並管理大甲溪以北的刑名錢穀。同 年竹塹設巡檢署,兼司獄,以代行淡水廳政務。雍正 11 年(1733)同知徐治民植竹 於竹塹為城;道光 9 年(1829),竹塹城以石築城竣工,並掘溝開護城河。直至光 緒年前,鳳山溪流域皆隸屬淡水廳管轄。

光緒元年(1875),淡水廳廢廳改縣,改置臺北府,府治初設於新竹,下轄新 竹、淡水二縣。新竹縣下轄六堡及五指山撫墾分局,其中竹北一堡包括竹塹城內外 鄰近村落、樹杞林、北埔、月眉、九芎林、新城、香山、舊港等處;竹北二堡包括 鹹菜甕、新埔、大湖口、紅毛港、蚵殼港、笨港、楊梅壢。因此鳳山溪流域下游歸 竹北一堡,中、上游則屬竹北二堡。

光緒 15 年(1889),劃中港溪以南為苗栗縣,新竹縣僅轄竹北一堡、二堡及竹 南一堡。後竹北一堡改竹塹堡,二堡改稱竹北堡,竹南一堡改稱竹南堡。所以鳳山 溪流域主要位於竹塹堡與竹北堡。

光緖 21 年(1895),日本領臺設總督府於臺北,原新竹縣改為新竹支廳。

明治 30 年(1897),新竹、苗栗兩支廳合併為新竹縣,共轄六堡,每堡設辨務 署。計有新竹、竹東、頭份、新埔、苗栗、苑裡、大甲。另設五指山、南庄、大湖 三撫墾署。

明治 31 年(1898)撤銷新竹縣,分設新竹與苗栗兩辨務署,同隸屬於臺北縣。

新竹辨務署轄新竹街與中港、頭份、南庄、樹杞林四支署。形成「縣—廳—辨務署」

三級行政制。

66 參考:黃旺成主編,〈沿革志〉,《臺灣省新竹縣志》卷 1,頁 1-10;徐勝一編纂,〈地理志〉,

《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卷 2(新竹:新竹縣政府,2008),頁 12-15;洪敏 麟編纂,〈住民志地名沿革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卷 3(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頁 245-250;陳國川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 14《新竹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

頁 1-8;曹永和總纂,《日據前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警治篇.政治篇》(臺北:台北市文獻委 員會,1985),頁 127-132、155-157、170-171、218-220、486、511-512。

67《海東札記.臺灣紀事.東灜識略.臺陽見聞錄》合訂本,文史叢,頁 20。

明治 34 年(1901)置廳廢縣,新竹辨務署改為新竹廳,轄頭份、南庄、北埔、

樹杞林、新埔五支廳,另鹹菜硼屬桃仔園廳下轄六支廳之一。至此,實施「廳—支 廳—區—街庄」的行政體系。

明治 42 年(1909),全臺 20 廳裁併為 12 廳,原苗栗廳一部分併入原新竹廳改 為新竹廳。

大正 9 年(1920),廢廳而設州郡,原新竹廳合併原桃園廳改為新竹州,共轄 新竹、竹東、竹南、苗栗、大湖、中壢、桃園、大溪八郡,新竹郡下轄舊港庄、六 家庄、紅毛庄、湖口庄、新埔庄、關西庄和山地 6 村社(馬武督社)。至此實施「州

(廳)—郡(支廳)—街庄(蕃社)—大字-小字」的行政體系。

昭和 16 年(1941),原舊港庄、六家庄合併成立竹北庄,原新埔庄升為新埔街,

原關西庄升為關西街。

表 2-1:日治時期研究區各庄轄域內大字(1920-1941)

庄 大字

舊港庄

【舊港、槺榔、十塊寮、油車港】、新社、番子坡、豆子埔、馬麟厝、

溝貝、麻園、白地粉、溪洲、新庄子、大眉、貓兒錠。

共 15 大字

六家庄

六家、鹿場、芒頭埔、十興、隘口、安溪寮、犁頭山下、三崁店、東海 窟、斗崙、【二十張犁、九甲埔】。

共 12 大字

新埔庄

(1941 年升新埔街)

枋藔、犂頭山、新埔、田新、四座屋、五份埔、旱坑仔、大平窩、樟樹 林、內立、石頭坑、南打鐵坑、北打鐵坑、汶水坑、鹿鳴坑、照門、大 坪、大茅埔。

共 18 大字

關西庄

(1941 年升關西街)

關西、石崗仔、水坑、老焿寮、大旱坑、上南片、下南片、牛欄河、拱 子溝、湳湖、店仔崗、三墩、十寮、十六張,湖肚、新城、苧仔園、燥 坑、老社寮、石門、茅仔埔、坪林、上橫坑、下橫坑。

共 24 大字

竹北庄

(1941 年,舊港、

六家併庄成立)

【舊港】、番子坡、豆子埔、新社、馬麟厝、溝貝、麻園、白地粉、溪 洲、新庄子、大眉、貓兒錠、六家、鹿場、芒頭埔、十興、隘口、安溪 寮、犁頭山下、三崁店、東海窟、斗崙。

共 22 大字

資料來源:新竹州廳,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新竹州廳,1923),頁 8;詹益森編,〈轄區範圍 的變遷〉,《竹北(風情)》(新竹:新竹縣竹北市公所,2004),頁 5-6;黃國憲總編,〈沿 革篇〉,〈《關西鎮誌(稿本)》(新竹:新竹縣關西鎮公所,2000),頁 11-16;林柏燕,

〈沿革誌〉,《新埔鎮誌》(新竹:新竹縣新埔鎮公所,1997),頁 88、92-95。

說明 1:【 】內目前歸屬新竹市管轄,不在本研究區範圍。

說明 2:舊港庄大眉大字的坪頂厝小字未納入本研究區。

圖 2-1:研究區於日治時期之行政區圖(1921)

資料來源:土牛溝與新番界位置參考下列兩者: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 38;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 熟番地權》,頁 18、327。

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