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校訂必修課程規劃與實施 / 127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校訂必修課程規劃與實施 / 127"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校訂必修課程規劃與實施

黃偉立 臺中市立清水高級中等學校校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一、前言

我國為因應網路及資訊發展快速、新興工作不斷增加、民主參與更趨蓬勃、 社會正義的意識覺醒,加上全球化與國際化所帶來的轉變等重要外在環境變化, 開始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程綱要(以下簡稱108 課綱)的規劃。學校在課 綱所賦予的課程發展空間內,在校訂必修課程、多元選修課程以及彈性學習時 間,可自主開發課程及規劃學生學習活動(教育部,2014)。 在108 課綱的規劃下,高級中等學校分為普通型、技術型、綜合型以及單科 型,本文以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為探討對象。依據108 課綱的設計,普通型高級 中等學校可考量自身發展願景、特色、學生程度、師資人力、家長期待等因素, 規劃四至八學分的校訂必修課程,以培養建構理想學生圖像之重要能力,並符合 學生多元展能之需求。校訂必修課程係延伸各領域/科目之學習,以專題、跨領 域/科目統整、實作(實驗)、 探索體驗或為特殊需求者設計等課程類型為主, 用以強化學生知能整合與生活應用之能力。例如:英語文寫作專題、第二外國語 文、自然科學實驗、社區服務學習、戶外教育體驗課程、公民實踐、學習策略、 小論文研究、本土語文、議題探索或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等(教育部,2014)。本 文嘗試探討校訂必修課程從規劃到實施的各個面向,以及學生素養的建構如何系 統規劃,協助學校以整體性的角度檢視校訂必修課程,落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 課綱重要精神。

二、課程規劃

(一) 規劃理念與實現 校訂必修課程以達成理想學生圖像與學校願景為目標,在學校整個課程結構 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以邁向國際化及培養學生具國際移動力為目標的學校,常 見以第二外語及國際議題探究為校訂必修課程,這類型學校如桃園市立大園國際 高中,以第二外語為校訂必修課程;以培養學生具科學探究能力與創造力為目標 的學校,則常見以專題研究為校訂必修課程,這類型學校如臺北市立麗山高中, 以專題課程為校訂必修課程。 在校訂課程的實施層面,需要特別留意的是,理想學生圖像以及學校願景是 如何產生,此攸關老師設計課程時,能否認同與具體掌握課程目標。當理想學生

(2)

圖像以及學校願景,是透過學校成員以團體共創的方式產生,教師較能夠理解其 形成的脈絡以及實質內涵,在課程設計端就比較容易具體落實培養學校本位學生 「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 識、能力與態度,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 結合(教育部,2014)。在教師能夠掌握理想學生圖像內涵的前提下,才能發展 出有別於系統性知識教授的方式,透過素養導向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協助學生在 知識的基礎上建立能力與培養態度。 (二) 課程特性 嘉義縣教育處課程督學紀志聰分析,109 學年度大多數的普通高中所開設的 校訂必修課程,有以下四大特色:(1)重視閱讀理解與表達能力;(2)強調外語能 力;(3)學會如何學習、問題解決能力;(4)培養跨域的探究實作力。校訂必修課 程的類別有:研究方法、閱讀策略、議題探究、第二外語、國際教育、學習策略、 領導學、專題研究、地方學、表達力以及科學素養等(未來family,2020)。 依上述課程類別以及查閱各校所公告之課程計畫,可顯示出校訂必修課程以 培養學生能力為導向的普遍特性。在課程內容與能力相關的部分,對於資料的接 收與分析,與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相關;對於意見的陳述以及與他人溝通,與表 達能力的建立相關;自主學習以及遇到問題時,需要學習的動機、方法與解決問 題的能力;對於議題以及環境的探究,則和研究能力與探究精神的建立有關。 (三) 與其他課程之關聯 108 課綱實施後,學校透過建立課程地圖,除了完整呈現課程架構,也讓學 生和家長清楚的瞭解高中的學習歷程如何設計,更提供課程諮詢教師完備的工具 以協助學生適性發展。在校訂必修課程、多元選修課程以及依據各科領綱所安排 之課程皆重視素養導向的前提下,考量學生能力的建構需有其脈絡性與系統性。 學校可依課程地圖的架構重新檢視課程安排的順序,使學生能力養成兼具縱向銜 接的系統性,以及各課程間的橫向關聯性。 例如,當學校於高一開設閱讀理解與表達的校訂必修課程,高二安排了自然 科學探究與實作和社會探究與實作課程。高一校訂必修課程為學生所建立的擷取 訊息、統整解釋、省思評鑑以及系統化表達的能力(未來 family,2018),對於 高二探究與實作課程中所進行的資料閱讀、發現問題、規劃研究、論證建模以及 表達與分享等課程內容(教育部,2018),是具有課程間能力銜接的縱向關係。

(3)

學生在高一課程所奠基的能力,在高二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習表現可以往更高層 次發展。且由於自然與社會探究實作課程皆開設於高二,課程設計的教師可以思 考的是,兩門課程的架構是否有相仿之處,課程之間能否建立橫向的合作機制。

三、 課程發展與評鑑

(一) 以教師社群支持課程發展 校訂必修課程的目標不僅是協助學生知識上的學習,在理想學生圖像的達 成、學校特色的發展以及學生多元能力的培養等方面,都需要透過課程的素養導 向化,協助學生逐步建構知識、能力與態度。對於建立教師具備素養導向課程設 計與實施之能力,許多學校透過「教師專業發展社群」的建立,來發展課程並協 助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前提是—改善學生學習成效的關 鍵,在於教育工作者需持續不斷地專業成長與學習(DuFour, DuFour, Eaker, Many, 2006)。社群的特徵有:(DuFour, & Eaker, 1998; DuFour, DuFour, & Eaker, 2008; Hord & Sommers, 2008; Huffman & Hipp, 2003)

1. 共同願景、價值觀與目標(Shared Vision, Values and Goals);

2. 協同合作,聚焦於學習(A Collaborative Culture with Focus on Learning); 3. 共同探究學習(Collective Inquiry);

4. 分享教學實務(Shared Personal Practice);

5. 實踐檢驗:有行動力,從做中學(Action Orientation: Learning by Doing); 6. 持續改進(Continuous Improvement); 7. 檢視結果(Results Orientation)。 (二) 課程評鑑制度建立

課程評鑑可以診斷並修正課程發展的問題,指出課程的內在價值,進行比 較與判斷結果,以便作成選擇與決定。進而協助教育人員以積極而健康的態度面 對課程發展所遭遇的問題,研擬可能解決課程問題的行動方案,展現課程發展的 專業績效(蔡清田,2005)。另依據「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評鑑實施要點」,學校課 程評鑑內容包括了:(1)課程規劃:學校就課程計畫規劃之項目,進行規劃、實 施及回饋之歷程與成果;(2)教學實施:有關教學準備與支援、教學模式與策略; (3)學生學習:有關學生學習過程、成效及多元表現成果(教育部,2019)。 對於校訂必修課程的評鑑,學校可就課程於整體課程規劃所扮演的角色、教 學實施以及學生學習予以檢視,並發展工具檢核成效。回到校訂必修課程扮演達

(4)

成理想學生圖像與學校願景重要角色的目標,評鑑的工具需以課程是否能夠建構 學生能力為基礎來做設計,且從學生學習、教師教學以及校訂必修課程在整體課 程架構所發揮作用的三個層次,做交叉比對,檢核教師在教學設計、實施與學生 學習成效是否有所落差,並確認課程是否足以扮演其在學校整體課程結構中的重 要角色。目前多數學校於新課綱實施後,將課程評鑑重點放在學校自行開發的課 程,如校訂必修及多元選修課程,未來將可逐步擴展至其他課程。從三個層次的 評鑑結果,可協助學校完整的自我檢視,為學校課程發展做整體性的評估與修正 規劃。

四、 結語

108 課綱實施後,創造了學校本位課程規劃與實施更大的空間,透過校內共 識的凝聚,規劃理想學生圖像以及擘劃學校願景,在培育學生素養為目標的核心 思維下,發展合宜的校訂必修課程,並建構校訂必修課程與其他課程的系統性架 構。課程結構建立後,校訂必修課程目標的達成,有賴教師對於理想學生圖像內 涵的具體掌握,以及透過增能與社群共備增進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能力。 對於課程實施的成效評估,則需透過學校所發展的檢核工具,在學生學習、 教師教學以至於學校課程結構設計等不同面向,予以檢視,協助教師教學以及學 校課程結構設計能夠滾動式的修正。展望未來,國家所賦予學校的課程發展空間 將持續增加,學校在具備現階段課程規劃與執行經驗的基礎上,會更加具備建構 脈絡性課程的能力,提供學生探索自我、適性學習,發展更具廣度與深度的學習 表現,建立面對未來世界的重要能力。 參考文獻  未來family(2018)。閱讀素養─從訊息到意義,從閱讀到素養在閱讀中向 未知前進。取自https://reurl.cc/L3r6ZK  未來family(2020)。看見未來教育21種教室新樣貌。取自https://reurl.cc/Y1ny W4 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bit.ly/2AFQP RK581357_62438.pdf 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 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63/pta_ 18538_240851_60502.pdf

(5)

 教育部(2019)。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評鑑實施要點。取自 https://edu.law.moe. 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894。

 蔡清田(2005)。課程評鑑之規劃取向與學校課程評鑑之途徑。教育研究與 發展期刊,1,80-81。

DuFour, R., DuFour, R., Eaker, R., & Many, T. (2006). Learning by doing:

A handbook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loomington, IN:

Solution Tree.

Dufour, R., & Eaker, R. (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uFour, R., DuFour, R., Eaker, R., (2008). Revisit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loomington, IN: Solution Tree.

Hord, S. M., & Sommers, W. A. (2008). Lead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Voices from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Huffman, J. B., & Hipp, K. K. (2003). Reculturing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如善用學時、課程和教學上運用「有機結合、自然連繫」等)設計學習任務外 [ 詳見分 章一︰學校課程持續更新──深化成果 迎變求進及分章二︰學校整體課程規劃──有 機結合

校本文化 文化 文化及 文化 及 及文學課程 及 文學課程 文學課程整體規畫 文學課程 整體規畫 整體規畫 整體規畫.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答1: 學校可藉著初中數學科修訂課程於 2020/21

可承認之非 本系學分數 上限包含外 系學分、課 程規劃中未 有之本系課 程、超修的 本系專業選 修學分或校 訂必修及選 修學分。.

興趣Motivation 是學習的原動力 John Biggs, 2009... 規劃課程時考慮三個條件: 教師動力、能力 學生能力

可承認之非 本系學分數 上限包含外 系學分、課 程規劃中未 有之本系課 程、超修的 本系專業選 修學分或校 訂必修及選 修學分。.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