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談談如實觀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談談如實觀察"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談談如實觀察

林崇安

佛法的重點在於生起智慧,而智慧的生起在 於如實觀察身心或五蘊(色、受、想、行、識)。

《阿含經》中有多處提到如實觀察,例如,《雜 阿含65 經》中,佛陀說:「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 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此是 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

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此處佛陀指出,修 行者對五蘊的集滅要如實觀察。

《雜阿含121 經》中,佛陀告訴羅陀比丘說: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如實觀察非我、

非我所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無所 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此處佛陀指出,修 行者對五取蘊(五受陰)要如實觀察,最後可以 放下對世間的執著而證得涅槃。可知禪修的重點 在於如實觀察身心或五蘊的實相是無常、無我 等。

禪修者想要體證實相,修行必須貫穿到日常 生活中,時時覺知自己的身和心。對身的如實觀 察,在《大念住經》中,佛陀說:「比丘於行時,

了知:『我在行。』於住時,了知:『我在住。』

於坐時,了知:『我在坐。』於臥時,了知:『我 在臥。』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了 知之。…彼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

於身觀生滅法而住。於是覺知:唯有身…」可知 觀身時,禪修者不是去思維身體而只是覺知身體 正在呈現的狀態:行、住、坐、臥、仰、俯、

屈、伸等,最後將洞見身的實相是無常、苦、無 我、性空。

對心的如實觀察,在《大念住經》中,佛陀 說:「比丘心貪時,了知:『心貪。』心離貪時,

了知:『心離貪。』心瞋時,了知:『心瞋。』

心離瞋時,了知:『心離瞋。』心癡時,了知:

『心癡。』心離癡時,了知:『心離癡。』心集 中時,了知:『心集中。』心散亂時,了知:『心 散亂。』…彼於心觀生法而住,於心觀滅法而 住,於心觀生滅法而住。於是覺知:唯有心…」

可知觀心時,禪修者對於心中剛剛生起的任何 貪、瞋等狀態,只須隨著知道它(稱作隨觀),

而不是去壓制它或放任它,最後將洞見心的實相 是無常、苦、無我、性空。

禪修者於生活中,如實觀察的所緣或對象,

略說是身心(名色),細說是身受心法或五蘊、

六處等,《瑜伽師地論》說:「若有黠慧、諸根 猛利種類士夫補特伽羅,由思擇力如理作意,思 惟諸法,乃於涅槃得正信解。由此增上,發勤精 進;此增上故,能於身等所緣境界,安住正念;

此增上故,能於所緣,令心一趣;此增上故,於 一切法如實了知、如實觀見。由是因緣,能到究 竟。」可知禪修者先經由信解、精進,培養出正

念和正定(慧解脫者得到的是剎那定),於日常 生活將自動觀身或觀心,最後生起智慧,照見身 心的實相並抵達究竟解脫。

總之,由於正念、正定都是無我,因而在如 實觀察時不能以刻意的心態去修,要以輕鬆、喜 悅、覺醒的心來修。所謂如實觀察或如實觀照,

就是照見身心或五蘊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

性空,也就是修習毗婆奢那(內觀)。

115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不淫、不虛誑語、不離間語、不粗惡語、不雜穢語,在行住坐臥中都 能保持正念正知。第 9 段指出,食要如法。第 10-12 段指出,要獨一 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遠離五蓋,修出正定。第

(3)阿難在《增支部 4 集 170 經》中指 出,證得阿羅漢有四種方式: (1) 「比丘先止 後觀」 , (2) 「比丘先觀後止」 , (3) 「比丘止觀 雙修」 , (4)

經藏結集,依此顯出第三結集的經藏相同於第二結集,是集出《長阿 含》 、 《中阿含》 、 《雜阿含》 、 《增一阿含》

有種種性,種種國土人出家,用不正音壞佛經義,願世尊聽我用 闡提之論,正佛經義。佛言: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質朴不 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 14 (《大正藏》第

謂遠離味、解脫味、寂滅味,無所乖違。彼菩薩乘善男子等,若得如是三摩地 時,所演法門亦同一味,謂遠離味、解脫味、寂滅味,無所乖違。」(《大正 藏》第 7

為學生提供真實 的學習經歷,從 中了解如何實踐

• 透過觀察和實驗 透過觀察和實驗 透過觀察和實驗, 透過觀察和實驗 , , ,強化 強化 強化 強化、 、 、 、修訂 修訂 修訂

18 《瑜伽師地論》卷 21(大正 30,401a);另參,《瑜伽論記》卷 6 上(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