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焓变 反应热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焓变 反应热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

Copied!
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3)

化学 · 选修 4

焓变 反应热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

(4)
(5)

第 5 页

焓变 反应热

1 .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 的变化常以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等形式表现出来。热能 电能 光能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 ______ 的变化。对化学 反应,以反应过程中放热或吸热为标准划分,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两种类型。有热量 ________ 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需要 _________ 热 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热量

放出 吸收

温故知新

(6)

第 6 页

焓变 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

数化合反应

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

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 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不相等

问题探究

(7)

第 7 页

焓变 反应热

总结感悟

1 .焓和焓变

(1) 焓 (H) :是一个与 有关的物理量.

(2) 焓变 (ΔH) : ΔH = . 内能

H( 生成物 ) - H( 反应物 ) 一、焓变 反应热

2 .反应热

(1) 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 ( 数 值上等于 条件下的焓变 ) ,用 表示。

(2) 单位:

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恒压 ΔH

kJ/mol

(8)

第 8 页

焓变 反应热

1.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 ( 宏观 ) 角度 看:

吸热反应:

ΔH < 0 或 ΔH 为“-” ΔH > 0 或 ΔH 为“+”

ΔH =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反应物

生成物

放热反应

反应物

生成物

吸热反应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放热反应:

总结感悟

(9)

第 9 页

焓变 反应热

问题探究

2. 从键能 ( 微观 ) 角度看:

ΔH =破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

如何计算此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

吸热反应:

ΔH < 0 或 ΔH 为“-” ΔH > 0 或 ΔH 为“+”

放热反应: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ΔH =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

http://www.jtyhjy.com/edu/ppt/ppt_playVideo.action?mediaVo.resId=55e3f853af508f0099b1ca00

分子碰撞动画

(10)

第 10 页

焓变 反应热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用化学键的观点分 析反应的本质过程。

(一)微观角度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原因

(11)

第 11 页

焓变 反应热

问题探究

知识回顾: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H2 + Cl2 = 2HCl H-H Cl-Cl

436KJ/mol吸收 吸收 243KJ/mol

H键断裂

H

Cl Cl +

+ 键形成

H-Cl

H-Cl 431KJ/mol 431KJ/mol

释放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ΔH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12)

第 12 页

焓变 反应热

反应过程 生成物

反应物

E1

E2

活化分子

反应热

∆H = E1-E2

反应过程 生成物 反应物

反应热

E1

E2

活化分子

∆H

E

(生成物的总能量)-

E

(反应物的总能

量)

ΔH =破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

总结感悟

(13)

第 13 页

焓变 反应热

当堂巩固

⑹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    )

× ×

⑷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放热 (    )

× ×

⑶ 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一定伴有焓变 (    )

⑴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 (    )

⑵ 需要加热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 ×

⑸ 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时,该反应放热 (    )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4)

第 14 页

焓变 反应热

问题探究

2 、对于放热反应 2H2(g) + O2(g)===2H2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成物 H2O 所具有的总焓高于反应物 H2 和 O2 所具有的总焓 B .反应物 H2 和 O2 所具有的总焓高于生成物 H2O 所具有的总焓 C .反应物 H2 和 O2 所具有的总焓等于生成物 H2O 所具有的总焓 D .反应物 H2 和 O2 比生成物 H2O 稳定

B

(15)

第 15 页

焓变 反应热

问题探究

3 . 已 知 H—H 键 的 键 能 为 436 kJ/mol , N—H 键 的 键 能 为 391 kJ/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 N2(g) + 3H2(g) 2NH3(g) ΔH =-

92.4 kJ/mol ,则 N≡N 键的键能是( )

A . 431 kJ/mol B . 946 kJ/mol C . 649 kJ/mol D . 896 kJ/mol

B

(16)

第 16 页

焓变 反应热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类型

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热量的化学反应 热量的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大于

放出 吸收

小于 总结感悟

(17)

第 17 页

焓变 反应热

总结感悟

  类型

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与化学键强弱的 关系

生成物成键时释放出的 总能量 反应物断键时 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成键时释放出的 总能量 反应物断键时 吸收的总能量

表示方法

大于 小于

ΔH < 0 ΔH > 0

(18)

第 18 页

焓变 反应热

二、学会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

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 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问题:

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9)

第 19 页

焓变 反应热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一下热化学方程式与一般的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20)

第 20 页

焓变 反应热

(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 为什 么? )

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

(2) 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固体 ( s ),液体(

l ),

气体( g ); (3) 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 ( 为什么要标出? )

(4) 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

数。

(21)

第 21 页

焓变 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及要求

归纳总结

s 、 l 、 g

、 aq

+ -

(22)

第 22 页

焓变 反应热 问题:

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

∆H 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 H 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 H(kJ/mol) 它表示

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 H 它的值与方程式中的 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

不同时,其 ∆ H 不同。

(23)

第 23 页

焓变 反应热

相关链接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普通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 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 不要求注明 ___________________

ΔH 正负

号及单位 无 必须注明

是整数,既表示微粒个数 又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

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 必须在分子式后注明

(24)

第 24 页

焓变 反应热

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遵循规律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变化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 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 中的能量变化

原子守恒 原子守恒和能量守恒

(25)

第 25 页

焓变 反应热 例 题

1 、当 1mol 气态 H

2

与 1mol 气态 Cl

2

反应生成 2mol 气

态 HCl ,放出 184.6KJ 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 的 热化学方程式。

H2(g) + Cl2(g) =2HCl(g) ∆H =-184.6KJ/mol

而这些书写也是对的

(26)

第 26 页

焓变 反应热

知识点 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及简单计算

1 .微观上——化学键角度

2 .宏观上——物质本身具有能量角度 3 . ΔH 的简单计算

(1)ΔH = Q

1

- Q

2

(Q

1

表示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Q

2

表示新键形 成放出的能量 )

(2)ΔH = H( 反应产物 ) - H( 反应物 )

本堂小结

(27)

第 27 页

焓变 反应热

知识点 2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 .常见的放热反应

2 .常见的吸热反应

知识点 3  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步骤

1 .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标明各物质的状态。

2 . 依据已知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在生成物右侧写出 ΔH

( 焓变 ) 的数值、单位及正、负号。

(28)

第 28 页

焓变 反应热 随堂检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焓变单位中 kJ·mol

- 1

,是指 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 能 量变化

B .当反应放热时 ΔH > 0 ,反应吸热时 ΔH < 0

C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 量时,反应放热, ΔH 为“-”

D .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

反应吸热, ΔH 为“+”

(29)

第 29 页

焓变 反应热

解析:焓变单位中的 kJ·mol - 1 ,是指每摩尔具体的反应,不一定指 参加反应的物质, A 错;在反应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减少,反应就 放热,反之就吸热, C 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 学键的形成,断键时吸收能量,成键时放出能量,所以 D 错。

答案: C

(30)

第 30 页

焓变 反应热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 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

B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 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C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

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D .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31)

第 31 页

焓变 反应热

解析: A 项,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 示微粒数,错误; B 项,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 强,则表示在 25 ℃ 、 101 kPa 下测得的数据,错误: C 项,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 质的聚集状态,正确; D 项,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 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

答案: C

(32)

第 32 页

焓变 反应热

解析: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1 mol 固态碳和 1 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 1 mol 一氧化碳气体和 1 mol 氢气,吸收 131.3 kJ 的热量,特别要指明水 的状态。

C  

3 .热化学方程式 C(s) + H

2

O(g)===CO(g) + H

2

(g)   ΔH = 131.3kJ·mol

- 1

表示 (    )

A .碳和水反应吸收 131.3 kJ 能量

B . 1 mol 碳和 1 mol 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 131.3 kJ 热量

C . 1 mol 固态碳和 1 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

吸热 131.3 kJ

D . 1 个固态碳原子和 1 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 131.3 kJ

(33)

第 33 页

焓变 反应热

化学 · 选修 4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量

(34)

第 34 页

焓变 反应热

温故知新

1 、什么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热效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呢?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热效 应是放热的。

2 、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0.50mol/L 50mL 盐酸与

0.50mol/L50mL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 1.4325kJ 的热量。

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H△ =-

57.3kJ/mol

(35)

第 35 页

焓变 反应热

问题探究

1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水时的反应热 叫做中和热。

2. 中和热的表示:(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

H+(aq)+OH-(aq)=H2O (1) H= -57.3kJ△ / mol 3. 要点:

Ⅰ 、条件:稀溶液 (浓溶液混合因稀释会放热)

Ⅱ 、反应物:酸与碱

注:弱酸或弱碱中和热小于 57.3kJ / mol (通常指测量),中和热不 包括电解质电离或沉淀等所伴随的热效应。

Ⅲ 、生成 1mol 水和可溶性盐 一、中和热

(36)

第 36 页

焓变 反应热

总结感悟

(3) 有弱酸或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其中和热的数值都小于 57.3 , 这是因为反应时弱酸或弱碱发生电离需要吸收热量。

中和热与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辨析

(1) 中和热指中和反应每生成 1 mol H2O 时的反应热,与强酸、强 碱的类别无关。

(2) 任何中和反应的中和热都相同,但是不同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可 能不同。

(37)

第 37 页

焓变 反应热

当堂训练

  含 1 mol Ba(OH)2 的稀溶液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114.6 kJ 。下 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双选 )(     )

A . Ba(OH)2(aq) + 2HCl(aq)===BaCl2(aq) + 2H2O(l) ΔH = + 114.6 kJ/mol

B . Ba(OH)2(aq) + 2HCl(aq)===BaCl2(aq) + 2H2O(l) ΔH = - 114.6 kJ/mol

C . Ba(OH)2(aq) + HCl(aq)===BaCl2(aq) + H2O(l) ΔH = - 57.3 kJ/mol

D . Ba(OH)2(aq) + HCl(aq)===BaCl2(aq) + H2O(l) ΔH = + 57.3 kJ/mol

B C

(38)

第 38 页

焓变 反应热

【实验 1 - 3 】哪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测出反应热呢?我们怎样将这 些数据转化为热量的变化呢?

Q = cm t △

Q :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C :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为常数。

m :反应混合物液的总质量

△t :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实验设计

(39)

第 39 页

焓变 反应热

 如何设计实验得到以上所需数据?

 实验装置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 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 处理数据时还需注意什么问题呢?

 实验误差的分析

二、盐酸与 NaOH 反应的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设计

(40)

第 40 页

焓变 反应热

影响实验精确度的主要因素

1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和量取的体积要取定值。

2 、准确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值。

实验设计

(41)

第 41 页

焓变 反应热

实验视频

(42)

第 42 页

焓变 反应热

实验装置和仪器

• 使用绝缘装置,避免热量散失到反应体系外 —— 保温杯……

•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液面上方的空间尽可能小 —— 上面盖纸板

• 整个反应体系的温度应保持均衡

—— 搅拌装置的设计

• 用什么量取溶液最准确?

—— 烧杯?量筒?

• 选取精确度高的温度计

实验设计

(43)

第 43 页

焓变 反应热

实验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 用量筒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盐酸和 NaOH 溶液

• 及时搅拌

—— 使反应充分进行,同时也是为了使反应体系的温度均衡

• 温度计的读数要准确

—— 什么时候开始读数?怎样读数才正确?

注: 1 、待温度计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

2 、测量盐酸的温度后,要将温度计冲洗再测量 NaOH 溶液的温度

实验设计

(44)

第 44 页

焓变 反应热

• C 为常数, 4.18J/(g· )

•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 ρ 近似取 1g/mL

质量 m 记为盐酸质量 m1 和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m2 之和,即 m=(m1+m2) Q=(m1+m2) ·C ·(t2-t1)   = 0.418 ( t2 - t1 ) kJ

实验数据的处理

想一想:此式是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是中和热吗?为什么?

ΔH=

  0.418 ( t2

t1 ) 0.025

kJ/mol

实验设计

(45)

第 45 页

焓变 反应热

① 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② 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金属 ( 不与酸反应 ) 质环形搅拌棒代替环 形玻璃搅拌棒

③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 进行实验

④ 实验中改用 100 mL 0.50 mol/L 盐酸跟 100 mL 0.50 mol/L NaOH 溶液进行实验

变 小

变 小

变 小

不 变

实验测定的结果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的损 失,所以在反应中要采取较好的绝热措施以减小实验误差。

当堂巩固

(46)

第 46 页

焓变 反应热

1、在 800 mL 的大烧杯中放入碎纸屑,把盛有 50 mL 0.50 mol·L - 1 盐酸的 200 mL 烧杯放到大烧杯中,两只

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用泡沫塑料板做成大烧杯盖,通过盖子插入一根 玻璃搅拌棒 ( 末端呈半圆环的玻璃棒 ) 和一只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 度。迅速往盐酸溶液中加入 50 mL 0.55 mol·L - 1 烧碱溶液,盖好,

搅拌溶液,观察温度的变化。当温度保持稳定时,记录读数,取出装 反应液的烧杯,倒出溶液,清洗干净,保持内外杯壁干燥。重复进行 三次实验。用这一实验可以粗略测定中和热。

当堂巩固

(47)

第 47 页

焓变 反应热

(1) 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要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烧杯如果不盖泡沫塑料板,所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________( 填“偏 大”、“偏小”或“无影响” ) 。

(4) 实验中若改用 60 mL 0.50 mol·L - 1 盐酸和 50 mL 0.55 mol·L - 1 烧 碱 溶 液 进 行 上 述 反 应 , 与 上 述 实 验 相 比 , 所 放 出 的 热 量 __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 ,所求中和热 ________( 填“相等”或

“ 不 相 等 ” )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三次平行操作测得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温度相同,而终止 温度与起始温度之差 (t2 - t1) 分别为① 2.3 ℃ ,② 2.4 ℃ ,③ 2.9

,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度差的平均值为 ________℃ 。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误差

偏小

不相等 相等

2.35

当堂巩固

(48)

第 48 页

焓变 反应热

2 、已知反应:

①101 kPa 时, 2C(s) + O2(g)===2CO(g)   ΔH =- 221 kJ/mol ;

② 稀溶液中, H (aq) + OH (aq)===H2O(l)   ΔH =- 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稀硫酸与稀 NaOH 溶液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 B .①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

C .稀硫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

D .稀醋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放出 57.3 kJ 热量 A

当堂巩固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

成癮元素 物質成癮- 吸毒 (毒癮) / 酗酒/ 吸煙. 生理上的渴求 強烈希望吸食/ 飲用,沒有能力控制使用量,雖然知

对于二元函数的自变量,我

肥大细胞内 Ca 2+ 增加可导致过敏介质释放, Ca 2+ 进入 胞浆也可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钙通道阻滞剂 ——抑制Ca

通常把这种过去时期的,具有滞后作用的变量 叫做 滞后变量(Lagged Variable) ,含有滞后变量

酵素動力學通常以 1mole 藥物與 1mole 的酵素反應,形成藥物 - 酵 素中間體,之後進一步產生反應產物。過程是以 Michaelis-.. Menten

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 程度的指标:

果蔬功能成分的提取 果蔬中含有许多天然植物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