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目:教育社會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科目:教育社會學"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空中大學 94 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正題】

科目:教育社會學

壹、選擇題:(共 10 題,每題 3 分,共佔 30%)

( C)1、以下何者為誤?(A)根據「知識社會學」的觀點,知識是社會性的產物,學校的教材呈現 了支配者的意識形態。(B)「新的教育社會學」興起後,許多實徵研究探討學校中的每日 生活的細節,以分析權威對教育實務的影響,並批判權威如何在學校的每日生活中運作;

(C)「規範性教育社會學」著重研究方法的嚴謹性;(D)在「證驗性教育社會學」時期,

大量的社會學者加入了探討者的行列。

( B)2、對教室中所發生事件的意義、規則、目的等進行深入探討的是:(A)功能論;(B)解釋取 向;(C)衝突論。

( A)3、為探討教室中的師生關係,研究者以參與觀察法來進行研究。這樣的研究所追隨的研究典 範是:(A)自然典範;(B)實證典範。

( D)4、以下何者為誤?(A) 「後現代取向的教育社會學」重視差異性的存在;(B)「女性主義 觀點的教育社會學」對性別關係中的女性主體經驗特別加以探討;(C)「後現代取向的教 育社會學」認為,教學時應提供給學生另一種思考的角度,讓不同的觀點有機會出聲;(D)

「女性主義觀點的教育社會學」不再重視社會結構與教育性別議題的關係。

( B)5、以下何者為誤?(A)台灣教育社會學的前身為社會中心教育;(B)台灣教育社會學在扎 根期進行了不少有關多元文化教育的探討;(C)台灣在解嚴過後,社會風貌改變許多,教 育社會學者的探究能量大為釋放,台灣的教育社會學於是邁入了狂飆期。

( A)6、以下何者為誤?(A)功能論者認為,社會階層化是優勢團體對弱勢團體剝削的結果;(B)

多數的教育社會學研究顯示,子女的教育成就受到了父母所屬社會階層高低的影響;(C)

社經地位是探討社會階層化所常用的指標。

( C)7、個人在相同或相似等級的社會階層之間流動,是屬於何種類型的流動?(A)垂直流動;(B)

代間流動;(C)水平流動。

( A)8、以下何者為誤?(A)個人社會階層的提升是基於自己的努力,此種社會流動是為「贊助性 流動」;(B)生產技術的變革可引起大規模的「結構性社會流動」;(C)教育功能取向的確 立會受到統治階層的功能期待的影響;(D)教育具有「政治社會化」的功能,即學校藉由 課程的實施,讓學生習得與政治相關的知識與信念。

( C)9、以下何者為誤?(A)由於學校文化係以多數族群文化為主,少數族群的子女進入學校後,

出現了文化斷層現象;(B)少數族群具有獨特的文化模式,因此影響了族群成員的教育價 值觀;(C)少數族群的子女能得到獎學金,普遍來說,其教育成就比較高。

( B)10、以下何者為誤?(A)社區、學校二者應建立互蒙其利的互動關係;(B)根據「學校社區 化」的概念,學校應要增高學校的圍牆,以成為社區的地標之一;(C)經濟對教育的影響 可以從教育的內容看出來;(D)根據「教育投資」的觀念,我們應要努力回學校唸書,並 繳交學費,取得較高的學歷後,求職時較能獲得高一點的收入。

貳、問答題:(共 4 題,共佔 70%)

一、請依序回答以下題目,以闡述家庭與教育的關係:(20%)

(一)請介紹「文化資本」、「社會資本」此二概念的意義。(10%)

z 答案參見教科書 pp.86-87。

(二)請就你自己(或你親友)的家庭狀況加以省思後,就如何增加你自己(或你親友)的家庭 的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請就此二種資本的增進,各寫出一個建 議)。(10%)

二、請解釋「文化再製」的意義,然後說明文化再製的教育歷程。(10%)

z 答案參見教科書 pp.98-100。

(2)

三、請依序回答以下有關「教育機會均等」的題目:(20%)

(一)請闡述「教育機會均等」的意義。(10%)

z 答案參見教科書 pp.60-63。

(二)請舉出二個影響「教育機會均等」的教育因素,並分別加以說明之。(10%)

z 答案參見教科書 pp.63-68。

四、請在以下二者(學校教育、當代媒體與教育的關係)之中擇一,然後從「功能論」與「衝突論」

加以析論。(20%)

z 有關功能論、衝突論:參見教科書 pp.10-1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 根據社會學家布魯默(H.Blumer)的分析,當社會運動所揭示的目標能形成政策或制 度,社會運動即可功成身退。為達到此目標,社會運動多半經由「預備」

教學目標 為社科院的學生所設計的課程,

重建社會 社會改革

1.緣起:走讀社區專 案計畫 2.目的:生活美學在 地連結 3.方式:走讀校園,.

變化。青少年次文化變得多樣,社會的 次文化也被帶入校園,學校鬆綁後學生 之間也會互相觀摩學習,次文化族群成 形,並成為社團,如 COSPLAY社、動

相異處 不強調學校能導引社 會變遷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 會改革..

註2 專責人員包括普通學校及特殊學校的教育心理學家、言語

年齡階段 N(2-3歲班) K1(3-4歲班) K2 (4-5歲班) K3 (5-6歲班) 生活經驗 家庭與學校 家庭與學校 學校與社區 家庭、學校與社區. 重點培養 孝 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