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PPGIS促進溝通之成效-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案例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PPGIS促進溝通之成效-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案例分析"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College of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PPGIS 促進溝通之成效 -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案例分析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of PPGIS -A Case Study of Meinong National Nature Park

林書楷 Shu-Kai Lin

指導教授:蔡博文 博士 Advisor: Bor-Wen Tsai, Ph.D.

中華民國 102 年 7 月

July, 2013

(2)
(3)
(4)
(5)

致謝

時光匆匆,轉眼間在台大的研究生涯也即將告一段落。能夠將論文順利完成,

首先要特別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蔡博文老師,感謝老師在課堂上的指導並提供參與 田野操作與考察的機會,促使我可以投入社區研究的領域當中,進而以 PPGIS 實 踐社區在公眾議題的討論;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感謝老師在理論與邏輯思辯上 的指導,讓研究的發問與架構能夠更加清晰明確;在日常生活上,感謝老師的無 私分享,讓我們時常領悟到小事情當中的大道理。總而言之,能夠成為老師的學 生,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其次也要感謝論文的口試委員盧道杰老師與簡旭伸 老師,多謝老師們在研究與口試過程當中所給予的建議與協助,讓我可以再次反 思研究當中的缺漏與未來研究的方向,使論文得以更順利的完成。最後我更要感 謝美濃帶給我的啟發與成長,感謝美濃所有的愛鄉愛土的 NGO 組織與夥伴,因為 有您們的努力,讓美濃得以成為台灣農村運動的新典範,因為有您們的包容與關 懷,讓我可以在美濃順利地完成論文,特別感謝靜慧、家維、孝伸老師、鐵均哥、

Home 大哥、老爹與都發局吳課長……等人的協助與合作,相信未來的高雄與美濃 一定會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同時也要感謝求學過程中一路支持我的家人與朋友,你們一個溫馨的小動作 或一句關懷的言語,都是支持我持續向前的動力。感謝爸、媽與家人在背後默默 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在求學的過程當中不曾感受壓力、感謝台大與 508 研究室的 每一位成員對我的關懷與鼓勵,感謝榮康、永清、明光、嘉男、淑珣、貝珊、藍 姆路與峻有學長、姐在研究過程中的教導與分享、感謝郁棉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 出的幫助與建議、感謝我的同窗好友韋超、宜珮、俊逸與詩瑜與我一同奮鬥與努 力到最後、感謝貽良、亞凡、曉平以及學弟、妹們的支持與鼓勵、感謝大學與高 中的好友總在需要陪伴與安慰的時候形影不離、感謝儲鑑兄在學術領域上的建議 與鼓勵、感謝毅寰與創裕協助論文校正。最後再次感謝求學過程中所有的老師、

家人與朋友們,沒有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我想這一路的苦澀難以回韻成今日的甘 甜,感謝您們陪伴著我的成長,讓我擁有這麼一段美好的回憶。

書楷 102 年 7 月 謹誌於台大地理所 508 室

(6)
(7)

中文摘要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PGIS) 的概念自 1996 年 National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NCGIA) 會議發想以來,已逐漸成為公、私部門在公眾議題討論上重要的溝通平 台。舉凡資源調查、社區監測與國土空間規劃等決策議題,皆可透過 PPGIS 的討 論機制,達成意見整合與凝聚共識的目標。藉由 PPGIS 工作坊,不僅能在討論過 程中呈現空間資訊外,還能將在地知識與公眾訴求即時地記錄下來,並促使決策 與討論更具全面性的考量。大部分關於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的研究中,明確指 出 PPGIS 為良好的溝通平台,有助於提升賦權 (empower)、公眾參與和凝聚共識 的成效,但對於 PPGIS 具有哪些促進溝通的影響要素以及如何促進有效的溝通卻 鮮少有所探討。因此,本研究試圖解構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規劃歷程,分析 PPGIS 導入的溝通過程中溝通模式與溝通網絡的變化,探究 PPGIS 促進民眾溝通並凝聚 共識的可能。研究結果顯示透過 PPGIS 的溝通循環模式,可達成資訊視覺化、在 地知識的再現與賦權、知識型態的轉譯以及溝通情境的重塑四大成效,並增進權 益關係人間雙向溝通的互動關係,提升民眾參與型態與共識的滿意度。是故,PPGIS 的溝通模式彌補了過往民眾參與過程中資訊不對稱的現象,促成權益關係人間的 互動與連結,有利於達成理性溝通願景下的共識凝聚。

關鍵字: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空間資訊、在地知識、溝通理論

(8)
(9)

ABSTRACT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of PPGIS -A Case Study of Meinong National Nature Park

Shu-Kai Lin

The Graduate Istitute of Geography National Taiwan Unversity

2013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PGI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facilitate consensus-building and decision-making in various public issues. Through PPGIS workshop, we do not only show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but also record local knowledge and visualize different public demands simultaneously.

Reviewing the current literatures about PPGIS, the focus tends to discuss empowerment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However, few articles have addressed the capa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PPGIS to achiev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By the case study of the proposed Meinong National Nature Park in Taiwan, we aim to examine how PPGIS,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 to a community scale consensus-building in defining boundaries. By conducting questionnaires to local residents and analyzing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we will make an evaluation of PPGIS in achieving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mak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Research result that we can achieve four effects though PPGIS. For exampl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he represent and empower of local knowledge, the translation of knowledge typ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ve scenario.

PPGIS can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of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takeholders, and improve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decision making in collaborative planning.

Keywords:PPGIS, spatial information, local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theory

(10)
(11)

目 錄

致謝 ... ii

中文摘要 ... iii

ABSTRACT ... iv

目 錄 ... v

圖目錄 ... vii

表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區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 7

第二節 溝通理論與架構 ... 16

第三節 公眾參與協同規劃 ...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 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操作 ... 34

第三節 研究角色與倫理 ... 41

第四章 美濃國家自然公園之形塑 ... 43

第一節 背景脈絡 ... 43

(12)

第二節 導入 PPGIS 促進共識凝聚 ... 48

第三節 民眾參與之共識凝聚 ... 53

第五章 PPGIS 對於溝通的影響 ... 62

第一節 PPGIS 溝通循環模式 ... 62

第二節 溝通網絡分析 ... 80

第三節 PPGIS 促進溝通之成效 ... 9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9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9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97

參考文獻 ... 98

附錄一 ... 102

附錄二 ... 105

(13)

圖目錄

圖 1-1 高雄市美濃區位置圖 ... 6

圖 2-1 Rudolph & Kathleen (1996) 溝通模式架構圖 ... 18

圖 2-2 正式溝通型態中的相異溝通網絡 ... 21

圖 2-3 非正式溝通型態中的相異溝通網絡 ... 23

圖 2-4 規劃典範轉型圖 ... 28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2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33

圖 4-1 美濃國家自然公園形成脈絡 ... 43

圖 4-2 美濃國家自然公園規劃案執行流程圖 ... 46

圖 4-3 美濃國家自然公園分區規劃圖... 61

圖 5-1 PPGIS 溝通循環模式架構圖 ... 63

圖 5-2 生態保護區於 PPGIS 工作坊產生之分區變化圖 ... 71

圖 5-3 鍾理和文學地景特別景觀區界變化圖 ... 73

圖 5-4 在地知識在 GIS 資訊系統的體現 ... 77

圖 5-5 規劃前期之溝通網絡圖 ... 83

圖 5-6 規劃期之溝通網絡圖 ... 85

圖 5-7 規劃後期之溝通網絡圖 ... 88

圖 5-8 以 Google Earth 軟體展示現地之土地利用狀況 ... 95

(14)

表目錄

表 2-1 GIS 與 PPGIS 之差異對照表 ... 12

表 2-2 傳統式與網路式 PPGIS 之比較 ... 15

表 2-3 織溝通網絡變數比較表 ... 22

表 2-4 Arnstein (1969) 的民眾參與階梯 ... 25

表 3-1 參與觀察場合一覽表 ... 35

表 3-2 半結構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對象表 ... 37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旨於揭示本研究之研究緣 起及形成脈絡。其中探討從前自然資源的管理制度多具有國家導向、由上對下的 特性,缺乏社會系統的討論,同時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亦可能出現許多問題。隨 著現代公民意識抬頭與對環境的重視,民眾參與自然保育的理念已經儼然成為政 策執行的基本訴求,進而提升國家政策發展的公平性與正義性。第二節為研究目 的,承接研究背景之鋪陳,勾勒出本研究之核心發問並具體擬定本研究之主要研 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區介紹,透過描述研究區域的現況與發展,呈現研究案例 的背景資訊,並顯示研究發問與研究區域的關聯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環境,為人類生存的依靠。但隨著經濟發展與人口倍增,許多自然環境的狀 況紛紛亮起了紅燈,甚至導致多數物種的滅亡。世界自然保育聯盟1 (IUCN) 針對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溫室效應…等現象,提出保育自然資源對於人類生存發展 的重要性,促使人們重視環境資源的保育。自然資源保育觀念始於 19 世紀,美國 學者馬爾惜 (George F. Marsh) 所發表的《人與自然》一書中指出「人類破壞自然 所引起嚴重後果,自然資源之保育應以全國長期福利為目的。」爾後,美國在 1872 年依據黃石法案 (Yellowstone Act) 成立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公園,為保 護區樹立了長久的典範,更成為當時許多國家與地區劃設保護區的遵循模式。

自然資源管理會因各地風俗民情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管理要件,若一味依 循黃石公園傳統的管理模式,未必能達到最佳的管理效益。傳統國家公園與保護 區的管理制度,大多是國家為導向的科技官僚主義為主,此種由上而下 (top down)、

菁英掌權且排除 (exclusive) 地方社群參與的管理模式,不僅在執行面上需要耗費 大量的人力與資源,且在設置保護區的過程當中亦夾帶著許多風險,造成在地文 化與現有自然資源管理體系的崩解,甚至可能導致生物多樣性資源的滅絕 (盧道

1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 ) 於 1984 年在法國的 Fontaine Bleau 由法國政府、瑞士自然保護聯盟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策 劃成立的保育組織。宗旨在於解決並推動有關世界保育及其相關工作,理性地利用科學智識,以達

(16)

杰,2004;Borrini-Feyerabend et al., 2007)。在自然資源管理與保育模式無法有效的 施展以及民主意識的抬頭的發展脈絡下,自然資源管理在近二十年來有了重大的 轉向,成為公部門政策治理與規劃所需克服之挑戰。

1980 年代 Habermas 溝通行動理論的提出,促使了溝通理性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的概念逐漸獲得規劃與公共領域的重視2,進而取代了計量革命後工具 理性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的思潮,溝通理性促使民主思維開始檢討過往代議 式民主的缺點,亦促使規劃與管理的發展也開始重視地方民意 (Thomas et al., 2000)。溝通理性民主化的思維發展,隨之影響了規劃、公共行政等相關學科對於 民眾參與之關注。公共議題的規劃過程中,若能考量相關權益關係人的訴求,營 造友善的溝通環境,將可促進決策更加滿足公眾的訴求與期望。然而,在這樣轉 變過程中,人民逐漸成為政府的主人,公部門的治理機制亦必須產生轉變,迫使 公共管理者努力尋求新興政策知識管理思維3的方向,以消弭公共決策民主化的過 程中,專家與公民相互對立之互動關係。

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育的管理政策,逐漸強調人與在地之影響要素。有別於傳 統封閉與排除地方的保護區圈地模式,轉變成為以人為導向 (people-oriented) 的 保育模式。因此,社區參與由下而上 (bottom-up)、涵括式 (inclusive) 的經營管理 取徑,成為近期國際保育社會的新興典範。納入社區作為參與規劃之對象,不僅 得以達成民眾參與和私有土地權益保障的需求,還可透過在地知識的連結,促使 社區更成為保護區經營管理的主體代表 (盧道杰,2006;李光中等,2012)。公眾 參與管理的政策,促使居民可延續常年與環境和諧共存的傳統生活制度,更凝聚 了在地居民家園守護與關懷的意識;另一方面,政府亦可透過在地居民的協同參 與,彌補過往保護區守護與調查人力與資源缺陷的狀況。因此,在規劃與政策治 理民主化的歷程中,公眾參與已儼然成為未來公、私部門於規劃與管理的必要目 標,並促使其發展各種誘發民眾參與的機制與工具。

2 Habermas 認為理性的溝通行為可以滿足決策上的公平(fairness) 與能力(competence)兩層面的理 想訴求。

3陳敦源 (2004) 在人民、專家與公共政策:民主理論下的「參與式知識管理」文章中,指出為了強 化現今公共管理者於強化民眾參與和專業責任的雙重任務之內涵,應建立平等參與、對話學習、審 議判斷、效率平衡與透明課則五項原則,這些原則之提倡與 PPGIS 促進公眾參與之原則亦有許多 異曲同工之妙。

(17)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PGIS) 為地理資訊科學發展的轉變,其延續了以往地理資訊分析、處理與展示資 訊等功能外,更將在地知識與公民參與納入討論的要素當中,成為一種公眾議題 討論與溝通的平台 (Sieber, 2004;蔡博文等,2004;Elwood, 2006;連美智,2008 )。

地理資訊系統民主化的歷程不僅限縮於技術與軟體的親民化,促進參與和權力的 流動過程亦為探討的主軸,使 PPGIS 成為誘發民眾參與和溝通的機制,進而廣泛 應用於公眾議題的研究中。透過 PPGIS 討論空間規劃與資源管理等議題,參與者 由下而上反應在地的需求,促使政府的決策更加合理、透明,進而降低決策過程 當中的外部成本4。除此之外,聯合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經營管理,不僅可以讓國土 環境得到該有的保障,還可促進民眾對於鄉土環境的認同與守護意識。故公眾參 與地理資訊系統逐漸成為公、私部門討論公眾議題的良善平台,更可透過此參與 討論的過程,促進組織的溝通與共識的凝聚。

回顧近年來環境議題的發展,公眾參與、理性溝通與由下而上的規劃理念逐 漸在公共決策過程中受到重視,更有明文加以規範民眾參與之正當性5。但並非形 式上通知民眾參與即可產生共識,Curtis 等人 (1999) 指出單純增加公眾參與的決 策,並不能完全解決衝突事件的產生,應該關注的是過程中增加民眾參與的效率 與溝通。延續過往協同式規劃與參與式知識管理的思維,揭櫫目前地方與公部門 溝通過程中,仍存有資訊傳遞與權益關係人間資訊不對稱的困境,且缺乏有系統 的對話平台與論證空間。因此,本研究以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為案例分析,希冀透 過 PPGIS 的溝通模式的實踐,討論 PPGIS 導入溝通規劃,是否可解決溝通歷程中 資訊傳遞的斷層,達成美濃國家自然公園中相關之權益關係人間對話的目的,以 凝聚出符合公共性與公平性的共識決策。同時,解構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規劃歷 程中,探討 PPGIS 之導入對於資訊傳遞與溝通網絡中的轉變,以了解規劃溝通的 過程中,PPGIS 於民眾參與溝通所扮演之角色與影響性。藉由公眾討論與空間資 訊的展現,達到社區意識凝聚的目標,進而產生符合在地居民管理與規劃的決策,

凝聚社區與政府共同治理自然資源的共同願景。

4 政策決定的外部成本係指公權力在違反個人意志或利益之下,做具有強制力的決定,造成國民所 產生的不滿情況 (陳敦源,2004) 。

5 「行政程序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程序之進行將影響第三人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者,行政機關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回顧過往有關 PPGIS 的研究中,皆討論到 PPGIS 工作坊是一個良好的溝通平 台,可促進共識的凝聚,達到權益關係人間意見整合的效果。然而,對於 PPGIS 利用空間資訊賦權於民的討論過程中,如何影響及促進共識的凝聚,卻缺乏相關 的著墨。因此,本研究主要的核心試圖透過溝通理論的模式與網絡,檢視 PPGIS 工作坊在溝通歷程中的溝通要素,並將溝通理論與 PPGIS 相互連結,提出 PPGIS 促進共識凝聚的溝通成效。本研究解構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規劃歷程,分析 PPGIS 溝通循環模式當中的空間資訊、在地知識、辯證與妥協等要素,如何影響討論過 程中訊息的傳遞。同時,透過溝通網絡的檢視,探討 PPGIS 溝通循環模式所形塑 的網絡模式型態與其他網絡型態的異同,進而歸納 PPGIS 於促進溝通與達成共識 凝聚的成效。藉由 PPGIS 可達成民眾參與和理性溝通的理念,促使規劃與決策更 能符合在地居民的訴求,同時亦可增加民眾對於環境與公共議題的認同與重視。

承接上述的討論,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以下三項:

一、 實踐 PPGIS 於參與溝通的應用

在規劃轉型與參與管理的思維中,透過導入 PPGIS 於公共議題討論的形式,

瞭解民眾於決策過程中的參與實踐,以及公部門與在地居民雙向溝通的促進,並 藉由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共識形塑,探討民眾參與規劃公共性與認同性的達成。

二、 探討 PPGIS 於溝通歷程中所扮演之角色

連結溝通理論與 PPGIS 的實踐架構,探討 PPGIS 於公眾參與討論的重要性。

首先,討論 PPGIS 溝通循環模式對於資訊傳遞與溝通管道的影響,進而分析 PPGIS 促進溝通之要素;其次,檢視不同時期之溝通網絡,了解權益關係人的互動與連 結,進一步分析 PPGIS 溝通循環模式對於溝通網絡之影響。

三、 分析 PPGIS 於公共議題溝通對話之利基與限制

藉由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規劃歷程,分析 PPGIS 的導入對於溝通過程中的成 效與限制。檢視 PPGIS 工具於社區尺度下,是否可解決公共決策過程中資訊不對 稱的困境,促進民眾共識與決策的凝聚,並提出相關的建議與展望。

(19)

第三節 研究區

美濃區位於高雄市之東北方,南北長約 15 公里、東西寬約 9 公里,面積約為 120 平方公里 (圖 1-1)。境內的美濃山脈是玉山山脈南向的最後餘脈,北隔月光山 脈與杉林區相鄰,東隔茶頂山系與六龜毗連,與屏東縣高樹鄉以荖濃溪為界。唯 一較無自然地形阻隔的出口為平原西南側之處,相鄰鄉鎮為旗山區。水系位於荖 濃溪與楠梓仙溪夾抱之沖積平原,構成一個完整的集水區系統,其中美濃溪上游 集水區介於海拔 100 至 500 公尺之丘陵地,此處溪谷係由雙溪、東勢坑溪兩條溪 流匯流而成,而雙溪為發誓坑、六秀坑二溪於甲河匯聚。

居民多以客家人為主,濃厚的客家色彩塑造出獨特的產業文化6,孕育出菸樓、

夥房、稻田、水圳網絡等獨特的文化景觀。1990 年代初期,政府計畫擬於美濃地 區興建美濃水庫,引發地方組織與社團強烈的反對聲浪,地方希冀以保存農村文 化地景與自然生態為觀點,提出「黃蝶翠谷生態公園」作為替代水庫的發展構想7。 2000 年政府宣布暫緩美濃水庫的興建,社區運動的重心逐漸轉移至社區經營與發 展議題,例如:保存菸業文化資產、再造農村地景、整治中正湖、推動黃蝶翠谷 生態公園等,成為台灣社區運動的發展典範。自 2002 年起,美濃部分地方組織開 始引介社區林業計畫,試圖藉由與林務單位的伙伴關係建構,建構黃蝶翠谷的保 育框架。

隨著國家公園法的修正8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正式設立9,美濃地區的地方社 群亦開始思考,能否藉由國家自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等制度性的治理工具,銜接 黃蝶翠谷的保育及周邊社區的發展議題,延續居民對於黃蝶翠谷保育的理念,連

6 Cohen (1976) 分析美濃地區的產業經濟時指出,因菸作產業的「交工組織」形成了美濃地區獨特 的「村落互助模式」,這種組織制度促使村落之間平常的婚喪喜慶互相協助的關係外,還更帶有「協 作」的共同勞動氣氛,加深了農民、土地與村落之間的情感連帶,也建構了集體的記憶(洪馨蘭,

1999)。

7 1997 年第三屆美濃黃蝶祭時所倡議,當年度並舉行「黃蝶翠谷生態公投」,開票結果高達百分之 九十五的投票者主張黃蝶翠谷設為「生態公園」,可見在地居民對於家鄉環境與社區自主的重視。

8國家公園法於民國 99 年 12 月 8 日修訂頒布,其針對國家自然公園的定義為:指符合國家公園選 定基準而其資源豐度或面積規模較小,經主管機關依本法規定劃設之區域。並同時訂定國家自然公 園計畫:指供國家自然公園整個區域之保護、利用及發展等經營管理上所需之綜合性計畫。

9「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於 100 年 12 月 6 日正式開園,為我國第 1 座國家自然公園,此為第一座由 下而上,經由地方民間保育團體發起推動而成立的國家自然公園。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範圍包含壽山、

半屏山、龜山、左營舊城及旗後山等自然地形與人文史蹟,在行政區域包含高雄市鼓山區、左營區、

(20)

結美濃獨特的自然地景與人文特色。過往的社會與自然衝擊凝聚了美濃居民的公 民意識,促進在地民眾對於公眾議題的關注與參與度。是故,美濃國家自然公園 之願景,即由在地團體向公部門所提出之訴求,透過公部門與地方舉辦多次的溝 通與協商,促使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願景呼之欲出。在地民眾與地方政府的協同 規劃理念的發想之下,居民更關注的是規劃的內容是否符合實質上的民意,而非 形式上的操作方式。同時公部門亦透過權力下放,委託美濃愛鄉文教基金會進行 規劃案的執行,符合參與式規劃的理念與精神。因此,本研究延續上述的討論,

以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規劃歷程作為研究討論的案例,希冀透過 PPGIS 凝聚一個 溝通的平台,整合不同權益關係人間的多元意見,開啟由下而上的集體共識,連 結發展與保育的對話關係,建構美濃由社區到區域的跨尺度治理連結,不僅創造 空間資訊與社區營造的結合,也具體回應了環境治理的議題與科技民主的實踐。

圖 1-1 高雄市美濃區位置圖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主要分為三個討論的面向:一、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探討公眾參 與地理資訊系統的發展與基本內涵,並分析相關案例應用與實踐之成效;二、溝 通理論與架構:首先回顧心理、教育與大眾傳播領域所關注的溝通理論,歸納出 溝通模式當中的影響要素;其次藉由溝通網絡的分析,探討 PPGIS 工作坊的討論 機制於溝通情境中所扮演之角色;三、公眾參與協同規劃:討論公民意識的崛起 後,民眾參與於決策的重要性。透過規劃的轉型及民主化的訴求,了解美濃國家 自然公園形塑的歷程中,PPGIS 工作坊對於民眾參與和溝通討論之影響性。

第一節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一、 GIS 到 PPGIS 之轉變與發展

地理學分為空間、人地與區域三大傳統,透過地理資訊系統的進行空間資訊 的應用分析,可將此三大面向的理論資訊加以整合討論,形成地理資訊科學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GIScience) (Goodchild, 2004)。自 1970 年代計量革 命思潮以來,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逐漸發展為資訊 科學的研究重心。其透過電腦科技可將相異屬性的資料加以整合,並有效地進行 資料的管理、分析與展示 (Obermeyer, 1998;Bussink, 2003)。地理資訊系統具備強 大的分析與展現的功能,在規劃與決策作業程序中可扮演重要的角色。Sieber (2006) 認為 GIS 於各領域學科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原因有以下三點:(一) 眾多領域的 討論皆隱含了空間的元素特性。(二) 權益關係人得到相關的空間資訊進行討論,

有利於資源的公開,可以促成更好的決策。(三)資訊以 GIS 進行空間的展示與分析,

有助於決策結果的概念傳達,並增加討論過程中的可信度。是故,在科學為基礎 的發展脈絡下,GIS 儼然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研究工具,廣泛應用於人與環境的互動 過程當中的議題探討。

雖然 GIS 在技術上與應用上具有強大的優勢,但於發展的過程中因技術門檻 高、軟硬體需求龐大、資料分享不易等現象,而被視為「資本主義社會下之菁英 科技 (elitist technology) 」(Pickles, 1999)。GIS 具有使用者技術門檻的限制,一般 大眾若沒有受過地理、製圖等專門學科的訓練,操作這項複雜的資訊系統是相對

(22)

困難。除此之外,GIS 在軟硬體的需求上相當龐大且昂貴,若非政府部門或具有能 力的私人企業,普遍的社會大眾與社團是難以負擔的。然而,公、私領域均認為 工具和數值資料的取得,為資訊民主化過程當中必備的項目,但因 GIS 在軟、硬 體設備與資訊技術缺乏可及性的限制,使得 GIS 成為了一種技術導向、菁英科技 的技術工具,透過由上而下的專家作業 (expert-top-down) 進行完全科學理性思維 的決策。社會大眾無法參與規劃的過程,同時也使得決策的權利掌握於少數人的 手中,產生「GIS 是資本控制與政府監視的表現,無法真正被民眾所利用」的批評 (Harris and Weiner, 1998;Sieber, 2006)。是故,如何公開資料並融入公眾參與的概 念於 GIS 的技術中,彌補過往規劃、決策過程中資訊不對稱與理解斷層的現象,

醞釀了往後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思維的發展。

反思 GIS 發展過程中所受到的批評與討論,促成地理資訊科學必須融入社會 推動的概念的省思10,希冀透過 GIS 呈現人類、空間與環境的互動歷程,成為了地 理資訊科學主要的討論範疇 (Sheppard etal., 1999)。因此,GIS 的發展開始關注民 眾的參與 (participation) 與由下而上 (bottom-up) 的思維,結合地理資訊系統與社 會脈絡成就科學發展的新管道,促成地理資訊系統於可利用性與可親性的發展,

更促使公眾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的發展逐漸茁壯。公眾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 (PPGIS) 概 念 起 源 於 1996 年 National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NCGIA)11的會議,當中致力架構出 GIS 次世代 (next generation of GIS) 或 第二代地理資訊系統 (GIS 2),倡議科技應與社會文化相互結合,使公眾能透過 GIS 的應用來擴大參與並影響政府決策,並使決策更加透明化為主要的目標 (Sieber, 2006)。藉由民眾參與和 GIS 融入社會科學的連結,提升 GIS 技術的普及 化,同時亦可賦權於過往未受重視的民眾與組織 (Obermeyer, 1998;鄭踴謙,2006)、

關注決策過程中賦予的地方性特色,提升在地文化、社會與政治對於公眾議題的 影響特性。

10 Goodchild et al. (1999) 根據資訊本質與屬性的科學原則,認為地理資訊科學是一門資訊科學,具 有三個主要的推動方向,包括科學的、技術的,以及社會的推動。

11NCGIA 成立於 1988 年,為美國之獨立的研究聯盟,致力於地理資訊科學及其相關技術研究與開 發。其研究包括地理資訊系統(GIS)的基礎研究與教育,為全球地理資訊系統重要的研究代表中 心。會議之後除了強調將人與社會納入於科學考量的重要因子外,更強調 PPGIS 於資訊流通公開 化與使用普及化兩大範疇的推廣。

(23)

二、 PPGIS 之概念與特性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PGIS) 在 NCGIA 會議中被定義為:以 GIS 空間決策技術的運用為基礎,結合社 會與人文面向的思維,讓權益關係人參與政府的決策 (Sieber, 2004)。Elwood 與 Ghose (2004) 進一步闡述 PPGIS 的研究範疇是透過軟、硬體與 GIS 分析空間資料 的應用過程,將社會與文化脈絡納入考量,連結科學與社會行為在特定的地理空 間上的集成。PPGIS 可謂為「GIS 民主化」歷程下的產物,讓 GIS 不再僅被少數 菁英所掌握,更成為社會大眾皆可自由使用的發聲工具。PPGIS 的本質強調「人」

為研究的主要核心,並透過工具輔助之研究方法。PPGIS 引介了公眾參與、賦權 與在地知識等取徑,建構地理資訊科學在社會參與的交集過程。另一方面,PPGIS 也透過空間資訊視覺化、網絡 GIS 等技術的革新,使 PPGIS 導向良好的使用介面,

讓社會大眾更容易取得並利用,提升地理資訊的可及性與可利用性。

Ball (2002) 提到 PPGIS 具有三大主要的原則,分別為可親近性 (accessibility)、

易理解性 (understandability) 和可解釋性 (accountability) 的體現。拜現今網路科 技的革新與 GIS 產業的成熟所賜,GIS 不再是昂貴且專業的產物,民眾可透過網 際網絡及開放式的軟體進行 GIS 資料的使用,使可親近性的目標得以達成。例如,

Google 公司所推行免費的地圖平台─ Google Earth,可透過 3D 地圖與衛星影像的 結合,輕鬆進行點、線與面的標記,且透過 KML (Keyhole Markup language) 檔案 格式得以快速的儲存與分享地理資訊,大幅降低了 GIS 在技術使用上的門檻。此 外,GIS 產業亦透過成熟的網路服務,發展出以開放式地理資訊系統 (OpenGIS)、

開放源碼地理資訊系統 (Open Source GIS) 及高解析度的空間資料,搭載網路服務 型態 Web 2.0 觀念的落實,讓 GIS 從原本限於專業領域應用,轉向日常生活上普 及化的應用模式 (廖炫銘,2006)。另一方面,地理資訊視覺化的發展,促使 PPGIS 具有易理解性與可解釋性的特性。視覺化 (visualization) 指人腦對某種事物所產生 的特定樣貌或圖像,此心智處理的過程促進了個體對事物的觀察力並建立概念 (Wood, 1994)。而 Crapo 等人 (2000) 則認為為資訊視覺化是將抽象資料透過可視 性地呈現,強化認知系統進行理解的過程。Brautigam (1996) 表示當人腦在處理沒 有任何視覺線索的資訊時,將花費一百毫秒到數分鐘的額外理解時間進行認知與 辨認的動作,進而延長了訊息回饋與決策的時間。因此,透過資訊視覺化的歷程,

(24)

人腦可以快速將資訊轉譯為個體概念,減少誤會與錯誤訊息干擾的狀況發生。事 故,在操作 PPGIS 工作坊過程當中,空間資訊透過地圖資訊的輔助,以文字與語 言加以描述與說明,將大幅增加資訊傳播的順暢度,更可促使空間認知達到標準 化的理解成效,達到溝通過程當中的認知成效。

PPGIS 為民眾參與實踐的過程,鼓勵參與者透過 PPGIS 平台提供或獲取訊息,

促使參與者共同學習、討論、溝通與妥協的機會,進而達到對群體或討論議題之 最大認同 (Geertman, 2002)。另一方面,Siber (2006) 認為 PPGIS 是讓 GIS 與其他 空間決策工具能被所有權益關係人取得的轉變途徑,其加入了「賦權」的概念,

希冀透過權力轉移的過程,提升權益關係人的認知並提升其於決策過中的重要性 與影響力(Carver, 2001;蔡博文等,2004)。因此,PPGIS 所重視的不僅止於參與作 圖的展現與繪製,參與者的社會學習與權益關係的轉移更為 PPGIS 所關注的重要 論述。另外,在 PPGIS 相關概念分析上,鍾明光 (2010) 討論 PPGIS 的發展過程 除了 GIS 系統介面的友善與提升外,還包含了促進參與 (encourage participation) 與賦權 (empowerment) 三大課題共同影響的因果歷程。整體來說 PPGIS 的概念建 構上具有 (一) 公眾參與及在地知識的再現;(二) 賦權概念與權益關係人觀點之引 用;(三) 著重過程與開放決策,三大主要概念與討論面向,以下將分別論述之:

(一) 公眾參與及在地知識的再現

PPGIS 主要精神在於透過社區每一份子的參與,使得在地知識、利益關係以 及文化脈絡透過參與討論的過程中得以顯現。而 PPGIS 的核心價值在於溝通,所 產出的資料必須經過群體討論及決策,透過在確認的動作作為後續決策之依據 (鄭 踴謙,2006)。將所有的當地知識轉變成數位產物,以組織及建構科學體系下難以 建立的相關資訊,透過 GIS 的技術能力來協助各群組決定政策 (Jordan, 1998)。透 過在地居民參與討論,不僅可以快速的將在地知識轉化成為規劃與決策的考量依 據外,更能夠維護在地傳統的生活模式,使決策得以創造出雙贏的局面。

(二) 賦權概念與權益關係人觀點之引用

當一個新的技術與驅動力進入社區之後,必定造成在地文化與價值的權力重 組,PPGIS 在討論與決策當中,影響了權益關係人間權力關係的重塑,經由賦權 於民的作法,可以讓決策更加的開放,但在此同時,誰將被賦權 (empowered),誰 將被奪權 (disempowered) 複雜的議題上,很可能亦會產生未預期的結果與變動

(25)

(Rambaldi et al., 2006)。例如以自然資源的規劃與保護來做討論,居民大多擁有在 地特殊的知識、經驗,當議題涉及自身利益時,就會特別關心而產生參與之動力,

並且願意對相關的後續經營付出;但是,並非所有權益關係人都對自然資源管理 感興趣,也不是每一個關係人都願意在經營管理的議題上付出努力,多數權益關 係人較關心自身利益 (Bussink, 2003)。並非所有的權益關係人皆願意針對公共事務 參與討論,這也就產生參與和溝通的權力轉變的研究課題。故 PPGIS 所造成的權 力轉移與變動亦為重要的研究過程,藉由權益關係人分析,可了解 PPGIS 是否為 相關的權益關係人帶來政治決策的參與機會。同時,蔡博文等 (2004) 研究中亦認 為 PPGIS 的賦權意義在於對既有弱勢權力關係的扭轉,包含對自我不利處境的理 解,與能力的提升、資源的增加以及政治過程的參與機會,進而改善權力不均等 的弱勢關係,這也是 PPGIS 與傳統 GIS 最大的不同之處。

連美智 (2008) 整理了 Elwood (2002) 針對 PPGIS 規劃的賦權議題提出三種 不同面向的改變,其中包括:1.分配改變 (distributive change):資源分配的改變,

注重結果的實質獲得;2.程序改變 (procedural change):過程的改變,讓民眾在決 策過程中的正當性及合法性;3.能力建構 (capacity building):民眾的自主行動,使 其有取得新知識來掌握自身環境的能力。對於賦權意義的探討,可得知其最重要 的價值在於自身能力與知識的提升,得以改善權力不均等的弱勢關係,這也是 PPGIS 與傳統 GIS 最大的相異之處。

(三) 著重過程與開放決策

Jordan (2002) 認為不能只視 PPGIS 為一個操作系統,更重要的是其過程 (process),而過程的重點就在於參與 (participation)。權益關係人從 GIS 平台獲取 並回饋資訊,透過彼此對於議題的開放參與及討論,開展一連串溝通與協調的過 程,讓決策成為一種彼此學習的過程,而參與的過程同時也促成了權益關係人間 的賦權效應。PPGIS 運用互動式搜集資料方法,將社區的空間資訊、自然資源利 用以及不同的社會經濟狀況與問題,透過公眾集體參與的方式繪製成圖像的一個 過程。PPGIS 為一個建構組織討論環境的過程、一個讓公眾達成共識的過程,更 是一個公眾學習的過程 (鍾明光,2010)。因此,導入 PPGIS 工作坊於決策與共識 凝聚的模式當中,最後的成果並不是主要的討論層面,共識凝聚的過程當中,何 人、何些事、何種原因等面向影響了共識與決策,方為 PPGIS 所討論的核心理念。

(26)

Siber (2003) 更針對了 GIS 與 PPGIS 特性上的差異提出比較,當中顯示出 PPGIS 與 GIS 最大的相異點在於「賦權於民」與「由下而上」的兩個操作模式,

透過 (表 2-1) 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加了解 GIS 與 PPGIS 所關注的相異面向與討論 要素。在傳統 GIS 與 PPGIS 之比較上,可以發現 PPGIS 由下而上與傳統 GIS 的 由上而下的概念差異。此概念不僅止於操作中,更是鑲嵌在研究及決策過程當中 (林俊強等,2005)。藉由各個相關的權益關係人彼此討論及協商,以取得共識並符 合多數人的期待之決策結果 (李永恆,2008)。PPGIS 提供民眾一個參與公共決策 的途徑,但同時必須是在 PPGIS 容易讓民眾接觸的情況之下,注意使用及操作方 式易於讓民眾瞭解,並保護少數人的利益,以避免對弱勢族群產生邊緣化的問題(林 俊強等,2005;連美智,2008)。呈上述之討論,權益關係人分析、賦權也是 PPGIS 重要的核心概念,然在相關的科學領域當中,PPGIS 之理念與操作模式有相當可 以相互呼應之科學語言,如何做跨領域的分析與討論,亦為 PPGIS 未來在分析研 究上的一大重點。

表 2-1 GIS 與 PPGIS 之差異對照表 (修改自鍾明光,2010)

地理資訊系統 (GIS)

面向 (Dimension)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PPGIS)

技術 焦點 人與技術

官方決策 目的 賦權社群

技術力推動 採納 需求驅動

刻板、階級和官僚的 組織架構 彈性和開放

由獨立專家所引導 應用 由特殊群體引領

由上而下 取向 由下而上

資本密集 費用 低費用的

著重分析與功能導向 工具 視覺化與人性化導向

(27)

三、 PPGIS 之操作方法與實踐

延續 PPGIS 的內涵討論,可以了解 PPGIS 不僅是共識討論的工具,其中還具 有權益關係、民主化歷程、社會學習與民眾參與等面向的研究取徑。是故,如何 透過 PPGIS 促進民眾參與溝通,亦成為了 PPGIS 發展的重要面向。隨著網路資訊 的發達,也促使 PPGIS 成就新的操作方式。以下將針對傳統式的 PPGIS 與網路式 PPGIS 進行分析與討論。

(一) 傳統式 PPGIS

傳統式 PPGIS 主要透過民眾共同討論的座談會或工作坊形式,廣邀各方權益 關係人加入。參與人員包括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地方社群、地方民眾及任何相 關的團體進行面對面 (face to face) 的討論。在操作的過程當中,主要有兩項基本 的組成份子。第一,群體討論的促進者 (facilitator):鼓勵民眾參與討論,引導民 眾透過空間資訊,傳遞在地居民的意見與想法;第二,技術的操作者 (chauffeur):

主要透過電腦資訊媒體的操作,連結討論過程當中的空間資訊與知識。討論的過 程當中,以 GIS 軟體為作業平台,整合地理資訊系統與多媒體,如各種視覺或聲 音影像,進行在地知識的收集;並利用可攜式儀器進行實際現地調查,如全球衛 星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最後以多媒體地理資訊系統進行空間資 料的儲存與展現,包括地圖影像、航空照片及聲音的收集與播放及質性資料的傳 達除此之外,為避免技術壟斷的情況產生,可廣邀在地民眾進行 GIS 或 Google Earth 基礎操作的訓練 (蔡博文等,2004),不僅可以增進在地居民對於資訊的掌握度,

還可促使 PPGIS 的討論機制在地方延續。

GIS 資訊得以連結聲音、照片、遙測影像等視覺、聽覺的多媒體資訊,能加深 參與者對資訊吸收的深刻程度,擴展其對於 GIS 及公共參與的知識基礎。除此之 外,即時的資訊辯證與協商,促成相關的權益關係人能有良好的溝通管道,是傳 統 PPGIS 技術最大的優點。但是,這樣面對面的討論方式亦是需要付出相當的決 策成本,如每次討論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資金與人力、空間的侷限性,以及如 何促進公眾參與的熱烈程度等,都是運用傳統式 PPGIS 時可能遇到的困難 (連美 智,2008)。在實踐面的討論中,秘魯的 Ampiyacu 河流域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內經 濟活動規劃利用,即為一個傳統式 PPGIS 的討論案例;加拿大令政府嘗試運用 PPGIS 於其原住民傳統領域調查與紛爭調解,以達到權力的平衡與衝突的排解;

(28)

台灣的原住民委員會所進行的「原住民傳統土地與傳統領域調查研究」亦為傳統 式 PPGIS 於在地知識的實踐應用面向上的討論 (張長義等,2003)。

(二) 網路式 PPGIS

近年來,隨著網路資訊的發達,促使 PPGIS 走向網路資訊的溝通平台,以促 進更多民眾的參與。Web2.0 鼓勵使用者透過分享,讓網路資源變得更豐富。GIS 與網路技術結合,權益關係人得以利用網路進行線上操作與討論,不必拘泥於時 間與空間的限制,因而促使網路式 PPGIS 的發展 (Kingston, 2002;Elwood, 2006)。

Kingston (2002)曾使用傳統式 PPGIS 與網路式 PPGIS 的研究手法,探討英國居民 對網路式 PPGIS 的回應。研究中指出網路式 PPGIS 在實際操作上具備較佳的優勢:

有別於傳統 PPGIS 的模式,利益關係人的參與不會受地理環境所限制,透過網路 的連接,使用者能在任何地點取得相關資訊。但是,針對目前的科技與參與狀況,

網路式 PPGIS 依舊存有許多的限制,如在網路上如何篩選出相關的權益關係人、

如何克服參與者在技術操作上的限制或如何將介面設計得更為親切易懂……等,

也都是網路式 PPGIS 所需面臨的挑戰。在操作的面向當中,李永恆 (2008) 透過網 路 PPGIS 的介面,進行澳門地區的城市意象凝聚的討論,並提出網路式的 PPGIS 有助於都市意象凝聚的可行性;葉吉雄 (2011) 亦針對透過網路式 PPGIS 討論民眾 參與之成效,發現此模式可以增加意見的整合與聚集,以減少傳統 PPGIS 所需耗 費的大量時間、人力與金錢。

上述針對傳統與網路式 PPGIS 的回顧,可以歸納出表 2-2 傳統式與網路式 PPGIS 比較。傳統式的 PPGIS 除了在時間與空間的花費成本較高外,在互動的方 式與意見的傳達都相較於網路式來的直接;網路式的 PPGIS 除了技術的限制與訊 息傳達的即時性外,時間與地點的成本皆可以節省。其中最特別之處為傳統式 PPGIS 可以針對不同群體進行階段式 PPGIS,爾後再透過群體的 PPGIS 以整合公 眾的意見。此模式不僅可以提高討論的效率,更可透過不同群體的意見與討論促 進社會學習的機會 (連美智,2008);相對的,網路式 PPGIS 的參與者較難以鎖定 其背景,因此在議題的討論過程中容易發散與失真。然而,不管是面對面座談或 網路 PPGIS 操作方式,都能達到公眾參與的目的,但是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參 與方法的選用必須考量參與目標及是否能夠提供協助的人力、金錢、物力,及當

(29)

地情況來做判斷,以找尋最符合 PPGIS 操作情境的參與方法,擴大參與的廣度與 深度。

表 2-2 傳統式與網路式 PPGIS 對照表 (修改自連美智,2008)

面向 傳統式 PPGIS 網路式 PPGIS 參與方式 公開座談 網路

時間限制 有 無

空間限制 有 無

人數限制 有 無

互動方式 直接 間接

意見傳達 直接 間接

技術限制 無 有

階段式操作 可 否

四、 小結

PPGIS 為 GIS 民主化的一個研究轉向,有別於傳統 GIS 專家科技、技術導向 與可及性低等缺陷,PPGIS 融入了社會行為與科學技術的討論,促使 GIS 使用介 面親和度的提升,進而促進民眾參與的機會,提供非專業者一個溝通平台來參與 公共政策的討論。尤其針對存有空間爭議的公眾議題,例如土地重劃、社區的資 源調查與相關建設與規劃的評估等,皆可透過 GIS 的空間資訊呈現,釐清空間的 問題與發展藍圖。藉由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促使共識的建立、降低權益關係人 之間的衝突,甚至可提供長久以來所討論的鄰避 (NIMBY) 爭議一種解套的契機 (Carver, 2001)。因此,公民意識抬頭的時代潮流當中,民眾參與已經是政府在未來 規劃與決策重要的討論對象,如何透過 PPGIS 的討論機制,營造出一個善良的溝 通環境以利民眾參與,將會規劃者與國家決策過程所需面臨的重大挑戰。本文將 於第二章節討論溝通的理論與結構,進一步分析 PPGIS 於溝通要素中所扮演的角 色,以分析 PPGIS 於溝通歷程當中所提供的契機與限制。

(30)

第二節 溝通理論與架構 一、 溝通理論之發展

溝通 (communication) 係藉著分享訊息、理念或態度,與人建立「共識」

(consensus) 的過程。其為人與人之間協調的一種方法,只要是減少二人以上的衝 突,追求妥協並建立彼此的共同性過程,即可以稱之為溝通。Harlow (1967) 與 Schramm (1983) 皆指出溝通的本質是發訊者與收訊者透過分享資訊和意圖的過程,

促進雙方在特定的消息上得到調和。另外林東泰 (1997) 更以雙方資訊交換的過程 討論溝通的本質,其認為資訊為單向的傳播過程,但溝通行為必須是雙向傳播迴 路,方能成就訊息上的交流。溝通包含了經驗的分享、情感的交流、共識的建立 等,此訊息傳遞過程是否成功有賴於發訊者對信念、態度、行事風格、語言選擇、

觀點、非語言線索、訊息內容、選擇傳遞訊息的管道與接收者的信念、態度及觀 點之間建立清楚的連結 (Hensley and Burmeister, 2004)。

Raymond (1983) 加入溝通中符碼的分類、選擇及發送的過程作為溝通的討論。

此過程得以協助收訊者精確地再創自我意識,了解送訊者的訊息意義。因此,訊 息的發送者與接收者在溝通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透過良好的溝通管道與媒介,

促使訊息的傳遞更加順暢與明確。藉由資訊媒體的輔助,收訊者更能清楚地了解 發訊者的原意,減少溝通傳遞過程中的干擾。此外,對於溝通程序的討論,Maclain (1978) 首先透過大眾傳播的角度檢視溝通之程序,其認為溝通係藉由發訊者將訊 息傳遞給收訊者接收,而收訊者再將此資訊再現回饋,形成二步流程 (Two-step Flow) 的訊息傳遞過程。隨後,Rudolph Verderber and Kathleen Verderber (1996) 更 將溝通程序具體化,歸納出影響人際溝通過程的情境、參與者、訊息、管道、干 擾和回饋等六種重要元素,進而了解溝通雙方的意見與感覺是否能有效的分享,

如圖 2-1。以下將分別討論溝通的程序與重要的影響因子:

(一) 溝通的參與者-發訊者 (Senders) 與收訊者 (Recievers)

溝通起源在於主要的目的解決與調和,而溝通主體有發訊者 (Senders) 與收訊 者 (Recievers),其角色可因訊息之回應而產生相互轉換,即發訊者變為收訊者;

原收訊者成為發訊者。然而,溝通主體的個人因素,如生理、心理、社會經驗、

知識技能以及性別與文化等差異,也會影響溝通的程度或形成溝通障礙的可能。

(31)

(二) 溝通工具-發訊機 (Transmitter) 及收訊器 (Receptors)

為使訊息能有效傳達及接受,須透過傳遞工具。包括發訊機及收訊器,這些 工具通常需藉助硬體設備。例如文字溝通者需藉助信函,而影像溝通需透過電腦 或圖片作為媒介,透過 GIS 資訊與軟體來進行訊息的傳遞工作。

(三) 溝通訊號-製碼 (Encoding) 與譯碼 (Decoding)

訊息的發送者希望將構想、觀念、情感或事實等意思傳送給另一方, 這些原 意 (Original Meaning) 需藉由製碼的動作,將原意轉變為文字或符號等方式,收訊 人接受訊息後,又將其轉譯為原意方能瞭解。經由傳遞和接受訊息,人際間的溝 通因而產生了意義。其中訊息的內容包含了代表特別意義的語言和非語言符號 (symbols)、溝通者編碼 (encoding) 和譯碼 (decoding) 之過程,以及訊息的形式 (form) 或組織 (organization)。同時,不同參與者之經驗與背景知識之不同,所產 生之訊息理解程度亦會有所不同。在轉譯的過程與動作越嚴謹,則越能達到溝通 的效果,意思較不會產生錯誤的理解。其中譯碼的過程易受四種條件的影響:技 巧、態度、知識及社會文化系統。通常譯碼者的編譯技巧會影響訊息被接受的品 質。而編譯者的態度、知識將會造成內容的差異。社會文化系統決定了編譯者的 身分與地位,進而影響編譯的方式、措詞及語氣。

(四) 溝通路徑-通路 (Channel) 及干擾 (Noise)

溝通管道是指傳遞訊息的方法。語言或非語言訊息形成後,包含符號訊息、

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經由光波和聲音傳遞。因此,必須透過人的各種知覺管 道來進行溝通。除此之外,根據溝通管道的不同,亦有學者將溝通區分為「語文 溝通」與「非語文溝通」(陳皎眉、鄭美芳,2006)。訊息傳遞的過程中,傳輸之訊 息已非原意,而是經過製碼之後所產生之符號。另一方面,干擾亦是在溝通管道 中,重要的影響元素。干擾大致來自於溝通者外在環境、內在情感思緒以及訊息 語意上譯碼錯誤三類。干擾將降低溝通訊息分享的有效性,王淑俐 (2005) 甚至認 為人際溝通的干擾可說是影響溝通成敗的因素。

(五) 回饋作用-反應 (Reaction) 及回饋 (Feedback)

回饋是溝通者對訊息的反應,反映出溝通者對原本訊息意義的瞭解。回饋是 溝通歷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溝通者任何一方停止回饋,溝通即會停止 (張德 銳等人,2005)。而假使訊息傳送者的訊息本意未被瞭解,原傳送者可以重新將個

(32)

人的意思再次編碼,此過程也是對訊息接收者的回饋。回饋作用當中雙方角色易 位,成為雙向溝通,以達到有效的溝通目的。回饋是溝通過 程中最後一個程序,

用來檢視發出的訊息被正確接受的程度,以確定訊息是否已被對方所瞭解。

(六) 溝通情境-整體的溝通歷程

所謂的情境包括了不同人、事、時、地、物的影響因子。溝通位置、環境、

時間等物理情境、不同成員之社會情境、過去事件和特定參與者之間所達成共識 之歷史情境等情境,皆對於溝通有相當的影響性。

圖 2-1 Rudolph & Kathleen (1996) 溝通模式架構圖

(引用曾瑞真、曾玲珉,2000)

二、 溝通架構與網絡

溝通的類型係由人際、組織、大眾等溝通網路的分類廣泛發展起。針對目前 的劃分方式主要根據溝通要素中的人、媒介、管道和回饋作用等面向,而當其存 在於組織之中時,更可因組織的結構、系統及對他人的影響方式產生多元的溝通 類型。探究學者們對溝通類型的標準,一般在組織溝通之研究,可依據組織溝通 網絡之特性作簡單之區分。如依組織結構區分組織溝通可分為正式溝通 (formal communication) 和非正式溝通 (informal communication);依據組織溝通網絡型態 區分正式溝通可分為鍊型、Y 型、輪型、金字塔型、環型、全管道型六種。透過 不同功能面向與形式面向考量,以下將分別以組織的結構與溝通網絡論述之:

(33)

(一) 溝通結構的區分

1. 正式溝通 (formal communication)

正式溝通是依循正式組織中層級運作產生之溝通管道,其透過組織的權 威階層貫穿整個組織架構。一般而言正式溝通所傳達的訊息多與工作有關,

其目的是要使組織成員瞭解組織的目的、目標、政策、計畫與應承擔之責任 (莊 蕭恩,2006)。正式溝通具有內容明確及具有效力等優點;缺點則是當組織成 員有歧見或衝突時,難以產生共識,繼而影響組織目標的達成。沿循組織層 級結構式的溝通,組織部門分工與層級所建立的報告系統,此系統包括由高 層級往低層級的下行溝通、由低層級往高層級的上行溝通、平行溝通、斜行 溝通。

(1) 上行溝通(upward communication):由較低階層流向較高階層的溝 通,多 屬決策事件之溝通。主要以傳達事實、意見、觀點或態度,通常是以報 告或建議的方式進行。

(2) 下行溝通(downward communication):上級階層流向較低階層的溝 通,

多屬命令、指示與工作執行之溝通,要求下級人員能有效配合,此種由 上而下的溝通也就是領導者傳訊給被領導者之歷程。

(3) 平行溝通(horizontal communication):組織中發生在同階層之橫向橋樑,

主要目的是解決問題、協調工作、分享資訊及化解衝突等。

(4) 斜行溝通(diagonal communication):組織體系中,跨越不同層級的單位或 人員,尤指不同單位裡層級不對等的人員所進行的聯繫溝通,其目的與 平行溝通一般,且可減少因層級節制所耗費之時間與作業流程。

2. 非正式溝通 (informal communication)

非正式溝通又稱為「小道溝通」,就如同一般所稱之傳言。Davis (1976) 稱非正式溝通為「人們所產生的自發 性社會關係溝通網」。非正式溝通的優 點是方便快速、提供成員抒發情感的管道,並可獲得正式溝通中難以取得的 訊息,以補充正式溝通的不足;缺點是易滋生謠言、影響成員向心力,運用 不當會降低正式溝通的功能。。

(34)

(二) 溝通網絡型態之區分

個體與團體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參與者的角色與溝通的管道分析,可以判斷出溝 通的網絡型態。透過參與者之間的網絡分析,以了解資訊在傳遞過程當中的易達性。如當 A 與 B 具有雙向且頻繁的溝通網絡的情況下,兩方的資訊亦將更為清晰明確的傳遞;反之 不具有連結關係的兩方,資訊不對稱的現象亦更加明顯。以下將針對一般正式溝通的組 織溝通型態的六種型式分析討論 (圖 2-3) :

1. 鍊型網絡:

溝通方向只有往左或向右,無法越級進行。整個網絡宛如鍊條,此種溝通可 見於高權威的組織中。如紀律嚴整的軍隊或一貫作業的生產線,即為鍊型溝 通網絡的相關例子。

2. 金字塔型:

早期機械型式、泰勒化、科層化的溝通型態。由組織代表者或上位者統籌管 理所有組織,屬於上行與下行之溝通模式,具正式、直接的溝通管道與途徑 (Hollins, 1991)。

3. 輪型網絡:

該網路溝通的進行由部屬向一位中心主管報告,部屬之間缺乏互動與交流,

溝通進行完全依賴輪軸中心主管之運作,其重要決策必須經中心主管同意。

4. Y 型網路:

其溝通方式正如同英文字母 Y 的寫法。部屬成員分別獨立報告給主管,然後 層層向上。成員當中具有明顯的階層關係,基本上為官僚體制的變化型態。

5. 環形網絡:

相鄰的成員間彼此間相互溝通,但卻與其他成員無互動關係。此種型式的溝 通網絡在現實狀況下的正式組織中較少見,其與辦公室中謠言之傳播型態頗 為類似,最後的相關訊息可能會回傳至最初的傳遞訊息者,但此訊息可能已 受到重新組織與再現。

6. 全管道型網絡:

此網絡允許每位成員彼此溝通傳遞訊息,無任何限制。網絡當中沒有突顯的 中心人物,組織中各成員的角色互相平等,成員可參與組織中之決策並表達 自己的意見。

(35)

圖 2-2 正式溝通型態中的相異溝通網絡 (資料來源:莊蕭恩,2006)

正式溝通中不同類型的溝通網絡,存有相異的影響因子與變數 (表 2-3) 。榮 泰生 (1997) 透過分析組織溝通過程中不同面向與目的溝通網絡,進一步了解溝通 網絡在速度、精確度、領導突顯度以及滿足度四項指標中呈現。其中速度是指訊 息在不同溝通網絡類型當中的傳播速度;精準度是指溝通過程當中,訊息傳達的 準確程度,避免誤解與相異認知的產生;領導突顯度為組織溝通過程當中,單一 領導者的有無;滿足度是指每位成員對於溝通的過程與結果的滿足程度。對於不 同的組織類型和網絡模式皆有其優缺點,可根據目的性以尋求不同的網絡型態。

如要突顯組織間的領導關係與提升溝通的精準度時,輪型模式也許就是一個良好 的溝通模式;相對欲達成眾人的協議,創造良好的溝通平台,全管道型即可視為 一個良善的溝通模式,特別是對於公眾議題的討論當中。

(36)

表 2-3 溝通網絡型態比較表 (資料來源:榮泰生,1997)

非正式的溝通模式亦存有非常錯縱複雜的溝通模式,如下列四項溝通模式:

1. 單線連鎖:

透過一長線通路傳遞新訊息,是一個單項的溝工管道。由一個人告訴另一個 人, 而後依次序相傳,例如:成員 A 告訴成員 B,再由成員 B 告訴成員 C,

最後傳回傳訊者。但由於社會網絡的聯結與封閉性,此種方式發生機率較少。

2. 密語連鎖:

即以閒談方式傳遞訊息,由特定中心人物傳遞訊息給眾人,此方式將以同步 散佈的方式進行,傳播的速度較快。

3. 機遇連鎖:

即沒有固定的通路,隨機告訴其他的人,也不一定要告訴所有的人,此模式 與個人之心情與社會網絡之影響有很高的關聯性。

4. 集群連鎖:

用群集傳播的方式來傳遞訊息,即由某些特定中心人物負責轉告 其他人知道,

例如:訊息傳遞成員 A、B、C 三人,再由成員 C 傳達給內部的團體成員,

而成員 E 再傳給其內部團體成員。

(37)

圖 2-3 非正式溝通型態中的相異溝通網絡 (資料來源:莊蕭恩,2006)

三、 小結

PPGIS 可視為公眾議題討論的溝通平台。如何透過資訊的公開與營造友善的 討論環境,促進每位權益關係人皆能參與其中,將是操作 PPGIS 工作坊所需注意 的重要元素。因此,透過溝通理論與民眾參與過程的分析,以了解 PPGIS 工作坊 是否達成多元且全方位的討論,將是論述有效溝通的重要依據。透過溝通理論與 架構的分析與探討,可以發現溝通的過程當中情境、參與者、訊息、管道、干擾 和回饋此六項影響溝通成效的因子,在溝通成效的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然而,

在 PPGIS 工作坊的操作過程中,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關注面向於溝通理論當中的 六大因子當中,將會是第五章所討論的一大重點。PPGIS 除了發展其於空間資訊 展示的親切度外,促進民眾參與和溝通亦為非常重要之研究取徑,在居民的參與 當中,直接透過正式溝通場域的建立,鼓勵參與者透過空間資訊表達其意見與看 法,同時亦間接地促使了非正式的溝通模式,透過地方社群與居民的社會網絡力 量,將訊息傳遞出去,達到訊息公開與擴散的功能,此亦為 PPGIS 於溝通模式討 論過程中相當重要的成效評估要素。最後,透過網絡型態的分析,以進行溝通過 程當中的評估依據。如在 PPGIS 的溝通目標當為希望參與者得以平等的表達自我 的意見,增加參與者間的互動關係並快速地傳遞資訊,在榮泰生 (1997) 的討論中,

可以發現檢視 PPGIS 的溝通成效中,希冀可以達到傳遞速度高、準確度高、無領 導突顯度以及成員滿意度高的目標。

(38)

第三節 公眾參與協同規劃 一、 民眾參與

良好的溝通有賴於參與的過程。透過不同的權益關係人的意見提供、辯證與 回應的過程中,可以促使參與者之間具有雙向溝通的效益。參與 (participation) 的 概念最初源自於社會學的發展研究,強調由下而上的決策模式對於人民的影響。

參與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希望透過操作的過程中培力民眾,將權力交給民眾,讓民 眾不僅能表達他們的需求與對作法意見,進而共同執行與管控 (盧道杰等,2010)。

在公民意識的抬頭與賦權於民的討論下,民眾參與已出現於不同的學科領域中。

例如,公眾參與 (public participation)、社區參與 (community participation)、市民 參與 (citizen participation)、公眾涉入 (public involvement) 等,這些名詞雖然在討 論的功能與形式上有不同的差異,但參與的核心意義在於民眾在決策的過程中有 意 義 地 表 達 想 法 與 意 見 , 並 能 長 期 地 共 同 執 行 的 理 念 是 不 容 置 疑 的 (Borrini-Feyerabend et. al., 2007)。

Arnstein (1969) 認為參與是權力的再分配,讓弱勢的民眾能在未來社會發展的 過程中參與,亦即民眾可以為推動社會改革盡一份心力,使其能夠分享富裕社會 的福祉。Glass (1979) 針對政府決策與民眾參與的層面上,提出民眾參與為提供民 眾參與政府決策或規劃過程的機會。隨後,Connor (1988) 則站在公共行政的角度 上,將民眾參與定義為「防止並解決民眾爭論」。民眾參與機制可以用來解決政府 在規劃上所產生之衝突,透過協議、調停、訴訟等模式來成就社會學習,政府的 規劃與決策制定應以面對面的溝通方式,並利用民眾參與的方式解決紛爭。是故,

公眾議題的規劃與討論需將公眾的意見作為考量依據,透過多方參與者的討論、

辯證的溝通模式,促使共識的達成與凝聚。

針對公眾參與的階段與分類,Arnstein (1969) 針對不同層次的參與區分八種民 眾參與階梯 (如表 2-4)。Arnstein 透過不同層次的參與等級,闡述了參與程度和參 與者行動兩者之間關係。從民眾無法參與的模式,到民眾掌控決策制定,每一階 段代表決策者與民眾之間參與互動的現象。由下而上的排列模式,等級愈高民眾 參與的程度與影響性亦愈高。藉由不同的參與模式,可以了解政府與民眾之間的 合作關係,同時透過參與階梯,以了解民眾於政策規劃上的影響程度。如在傳統 的政府規劃案當中,大多是透過國家機制與政府力量強制執行,民眾在參與的過

(39)

程中普遍是無參與的,但隨著時代潮流的改變與人民權益的影響下,政府於進行 影響在地居民的政策與規劃過程當中,皆需要徵詢民眾的意見,及透過象徵性與 民眾掌握的模式促進民眾參與。

表 2-4 Arnstein (1969) 的民眾參與階梯表

等級 參與方式 參與程度

8 Citizen control 民眾自主

民眾掌權

(完全參與)

7 Delegated power 授權

6 Partnership 共同參與 5 Placation 安撫

象徵性參與 4 Consultation 諮詢

3 Informing 告知 2 Therapy 治療偏差行為

無參與 1 Manipulation 政府操縱

隨後,Eidsvik (1978) 延續 Arnstein (1969) 的公眾參與階梯,進而提出五種民 眾參與規劃的模式:(一)通告模式 (Information Model):此規劃模式主要以政府 做決定,隨後再通知民眾結果,民眾幾乎沒有參與討論的機會;(二)說服模式 (Persuasion Model):完全由政府進行規劃,完成後再說服民眾接受政府之規劃,以 民眾的意願成就計畫的正確性;(三)諮商模式 (Consulation Model):首先由政府 定出主題,並徵詢民眾意見後再做出決定。此規劃模式與前兩項最大的不同在於 政府規劃前先進行民眾意見的蒐集,之後再完成規劃設計;(四)合夥模式 (Partnership Model):政府先說明規劃性質及相關法令及限制,再徵詢民眾意見並 合作;(五)人民控制模式 (Citizen Control Model):從規劃到做出決策完全由民眾 擬定,而後再交由政府來施行。除此之外,Wilcox (1994) 亦透過環境議題的參與 規劃、決策過程,討論出五大階段民眾參與規劃的過程:(一)支持 (supporting):

公民為主導;(二)一起行動 (acting together):規劃者與民眾共同執行規劃;(三)

一起決定 (deciding together):規劃者與民眾共同執行規劃之共識;(四)諮詢 (consultation):將民眾的意見納入考量;(五)告知 (information):最低的參與型

(40)

式,僅通知居民相關的規範與規劃結果。其後,Elcome et al. (1999) 更連結教育與 溝通的理念,延續 Wilcox (1994) 的五大參與階段12,其認為在告知階段,缺乏了 民眾參與與溝通討論的機會,對於社會教育與溝通的影響性較低;反之,支持階 段是以民眾為主導,對於社會教育和溝通,民眾的影響程度較高,進而形成社區 自決的參與型態。Dorcy 等 (1994) 則透過以計畫之決策為依據,訂定出民眾參與 程度階層,從告知民眾到民眾與決策制定者雙方共同參與政策。但其中更討論到 民眾參與的適宜性課題,研究中發現參與層次會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有些政策 決定的初步討論,民眾參與是必須的要素,然而有些政策計畫則在最後步驟才適 宜讓民眾參與。總而言之,無論參與時間與階段的差異,公眾參與已經儼然成為 了政府決策過程中的必要條件,不僅促進公民社會的民眾意識,同時亦增進了政 策制定的公共性與公平性。

除此之外,民眾參與方式的分類可以區分為傳統式、創新式與未來世界的公 民參與三種模式 (丁致成,1997) 。傳統的參與方式,如展覽、公聽會、說明文件 發行、問卷調查、媒體報導、構想徵求、公民投票、公眾審查…等;創新的參與 方式,如專家問卷法、名義討論小組、密集工作小組、場景寫作;未來世界的公 民參與。例如,透過網路科技的應用讓參與者可以線上討論,而不再僅能以面對 面的座談模式,此方式減少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進而擴大參與的範圍與程度。

本研究試圖透過 PPGIS 工作坊的引介,討論在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形塑過程中在 地居民的參與和溝通的成效。透過民眾參與的過程,將自然資源管理的科學議題 深化為地方的社會議題,達到在地資源管理的永續性。然而,參與的過程仍有風 險存在,如居民可能會因為本身利益,在參與討論過程中產生衝突與對立,尤其 是在較落後的地方,居民對參與的意義較無法掌握 (盧道杰等,2010)。不同參與 程度的背後亦代表著公共領域與社會意見之整合機制;媒體與中介者之資訊傳遞 特性;公眾參與架構之完善程度三面向的意涵 (莊永忠,2011)。因此,民眾參與 的規劃的模式,不僅可以促進規劃者與在地居民的共識凝聚,同時亦可解決規劃 過程當中的衝突事件,進一步凝聚未來社區與政府協同經營管理的合作模式。

12 Elcome et al. (1999) 也將公眾參與分為五種類型,包括:告知 (informing)、諮詢 (consulting)、

一起決議 (deciding together)、一起行動 (acting together) 與社區自決 (supporting independent community interests)。

數據

圖  2-1    Rudolph & Kathleen (1996)  溝通模式架構圖
圖  2-2    正式溝通型態中的相異溝通網絡  (資料來源:莊蕭恩,2006)  正式溝通中不同類型的溝通網絡,存有相異的影響因子與變數  (表 2-3)  。榮 泰生  (1997)  透過分析組織溝通過程中不同面向與目的溝通網絡,進一步了解溝通 網絡在速度、精確度、領導突顯度以及滿足度四項指標中呈現。其中速度是指訊 息在不同溝通網絡類型當中的傳播速度;精準度是指溝通過程當中,訊息傳達的 準確程度,避免誤解與相異認知的產生;領導突顯度為組織溝通過程當中,單一 領導者的有無;滿足度是指每位成員對於溝通的
表  2-3    溝通網絡型態比較表  (資料來源:榮泰生,1997)  非正式的溝通模式亦存有非常錯縱複雜的溝通模式,如下列四項溝通模式:  1.  單線連鎖:  透過一長線通路傳遞新訊息,是一個單項的溝工管道。由一個人告訴另一個 人,  而後依次序相傳,例如:成員  A  告訴成員  B,再由成員  B  告訴成員  C, 最後傳回傳訊者。但由於社會網絡的聯結與封閉性,此種方式發生機率較少。  2
圖  2-3    非正式溝通型態中的相異溝通網絡  (資料來源:莊蕭恩,2006)  三、  小結 PPGIS 可視為公眾議題討論的溝通平台。如何透過資訊的公開與營造友善的 討論環境,促進每位權益關係人皆能參與其中,將是操作 PPGIS 工作坊所需注意 的重要元素。因此,透過溝通理論與民眾參與過程的分析,以了解 PPGIS 工作坊 是否達成多元且全方位的討論,將是論述有效溝通的重要依據。透過溝通理論與 架構的分析與探討,可以發現溝通的過程當中情境、參與者、訊息、管道、干擾 和回饋此六項影響溝通成效的因子,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etwork(O*NET)就在這樣的因素下進行發展並計畫取代 DOT 這樣的職業資訊系統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發展 O*NET

Menou, M.著(2002)。《在國家資訊通訊技術政策中的資訊素養:遺漏的層 面,資訊文化》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自 1998 年起,教育局制訂了一系列資訊科技教育策略,促進學 校將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當中。於 2000

自我肯定 自我探索及概念 ,自尊感 及成敗歸因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技巧 ,情緒管理 團體互動 協作技巧及學習 ,溝通技巧

自我肯定 自我探索及概念 ,自尊感 及成敗歸因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技巧 ,情緒管理 團體互動 協作技巧及學習 ,溝通技巧

涵蓋層面,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而有諸多不同的論點,美國心理學之父 William James 於 1890 年出自我的向度,其認為自我概念由物質我(the material

“A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Function Toward a Theory for Information System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analysis results, the system satisfaction have nearly 43% variance explained by system quality, information quality, training experienc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