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的建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節 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的建構 "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藉著理論及文獻探討,

歸納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及相關因素之架構,進而發展高職專業科 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問卷,並透過 Delphi 問卷調查結果,建構高職專業科目 教師之指標項目,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提昇教師教學品質之參 考。依據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結果,發展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 所 示。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理論基礎 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 學品質指標:

一、美國 二、我國

職業教育理論與現況 一、技職教學目標 二、技職課程規劃 三、技職教材內容 四、技職教學方法 五、教師素質及能力

Delphi(質的探討)

一、 專家學者 二、 職業學校教師

建構高職專業科目教 師教學品質之指標 一、教學目標 二、課程規劃 三、教學準備 四、教材內容 五、教學方法 六、教學環境 七、教學實施 八、教學評量與回饋 九、專業發展

(2)

第二節 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的建構

根據文獻探討國內外相關教師教學品質的理論及研究,並配合與職業教育 理論、現況相關之資料,再參考相關理論基礎後,發展出本研究教師教學品質 指標建構之概念架構及德懷術問卷。

本研究係將文獻中所探討的國內外相關指標,與實際職業教育現況之需 求,歸納分析並逐一分類後,形成本研究所將建構之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 質的初步指標。其指標內涵包含:教學目標、課程規劃、教學準備、教材內容、

教學方法、教學環境、教學實施、教學評量與回饋、專業發展等九個構面。另 外,本研究對於教師之人格特質不列入探討之範圍,其原因為教師之人格特質 是屬於每個人行為風格以及人際模式,在分析上較為複雜,且本研究探討的內 涵是以教學為主,深入研究分析之重點將放在教師教學的層面上,故關於教師 之人格特質部分將不列入探討範圍中。

茲將說明教師教學品質指標的九個構面與指標內涵,分述於下。

一、 教學目標方面:

係指教師對所任教科目的專門知識,應提供完整的知識架構。包括:擬定 教學目標、瞭解學生特質、確定課程大綱等。

二、 課程規劃方面:

係指教師應具備課程架構設計能力,以使學生獲得未來生活所應具備的各 種知識、技能與態度。包括:設計課程、瞭解課程內容、瞭解學科課程內容等。

三、 教學準備方面:

係指教師應具備通識、專業、專門學科等知識,並將相關之知識融入教學 之,且可以妥善安排教學內容的專業能力。包括:擬定教學計畫、妥善準備教 學相關內容、組織教學內容等。

四、 教材內容方面:

係指教師具備教學教材準備、教材編選能力、蒐集及整理教學資料的能

(3)

力。包括:編製教材、選用合適的教材、設計課程所需之教材等。

五、 教學方法方面:

係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應有運用各種教學方式的能力。包括:靈活運用 教學技巧、教具的使用、善用教學媒體、適時調整教學方式等。

六、 教學環境方面:

係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室氣氛的掌握及師生之間的互動情形。包 括:維持教室秩序、師生互動的情境、班級經營的情境、實習工場的管理等。

七、 教學實施方面:

係指將專業知識及專門學科知識實際運用到教學情境,以解決實務問題的 能力。包括教學策略、教學時間的管理、教學時的表達能力、掌握教學內容及 進度等。

八、 教學評量與回饋方面:

係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教學成效的評估。包括:多 元化的評量方式、改進教學歷程、教學的回饋等。

九、 專業發展方面:

教師工作是一種專業工作,而教師是持續發展的個體,教師須要透過持續 的學習來改善教學品質、創新教學技能以提昇其專業表現。教師專業係指教師 在教學中要求自我更具專業之表現,故不斷地提昇自我的學習與教學。包括:

可以指導技能檢定與技能競賽、具有專業能力及專精的技能等。

根據上述之各指標內涵,建構出本研究之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 的初步架構,如圖 3-2.2 所示。

(4)

圖 3-2.2 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建構之概念架構圖

根據上述之指標架構,茲列述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之項目,共 九個構面、五十六項如下:

一、 教學目標方面的指標項目:

(一) 單元目標與學科目標及學校教育目標可以密切銜接。

(二) 可以擬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並涵蓋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的 目標。

(三) 可以在於開學初分發課程大綱與進度並加以說明。

(四) 能掌握教學目標,並以其引導教學的設計和實施。

(五) 瞭解學生特質及學習狀況。

二、 課程規劃方面的指標項目:

(一) 瞭解學科課程的內容。

(二) 瞭解學生學習需求。

(三) 瞭解學科課程的設計原理與發展趨勢。

(四) 對學科課程具有系統性的思考模式。

(五) 可以設計學科課程,以符合學生需求。

(六) 可以設計教學活動配合教學目標,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 教學準備方面的指標項目:

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

教學

評量 與回

(5)

(一) 可以擬定教學計畫。

(二) 可以妥善準備教學相關內容。

(三) 可以有系統並符合邏輯的組織教學內容。

(四) 可以選擇適合學生的能力、興趣和經驗的教學內容。

(五) 可以使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相互結合。

四、 教材內容方面的指標項目:

(一) 可以編製所需的教材。

(二) 可以選用適合學生程度的教材。

(三) 可以蒐集及整理教學相關資料。

(四) 可以設計製作課程所需的教具。

(五) 可以選用切合教學主題的教學媒體。

五、 教學方法方面的指標項目:

(一) 可以使教學過程流暢,並涵蓋準備活動、發展活動、綜合活 動。

(二) 可以清楚教導學生學習概念、技態、態度和價值。

(三) 可以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的技巧。

(四) 可以適當的使用各種教具。

(五) 可以妥善的運用教學媒體。

(六) 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形,適當調整教學方式。

(七) 可以運用有效的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八) 可以引導學生蒐集並閱讀課程相關資料。

六、 教學環境方面的指標項目:

(一) 可以有效掌握班級上課秩序。

(二) 能建立和諧互動的班級氣氛。

(三) 能配合教學方法安排合適的教學空間。

(四) 可以有效運用與管理實習工場的環境。

(6)

(五) 能夠營造安全且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室環境。

(六) 善於運用各種可用的教學資源,如家長、社區、圖書等。

七、 教學實施方面的指標項目:

(一) 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具邏輯順序並清晰的表達。

(二) 在教學時間的管理上,可以切實掌握實際本課程教學內容與 進度。

(三) 在教學表達能力上,可以用清晰的口語明白清楚的表達課程 內容。

(四) 在教學過程中能善用補助教材、教具補充講義或資料以協助 教學。

(五) 在教學過程中能運用教學媒體以提昇教學成效。

(六) 重視學生個別差異,能適時給予建議與協助。

(七) 在課程中對於言行不檢或考試舞弊等偏差行為學生,能給予 與指正及輔導。

(八) 授完課程後,對於學生課後之問題能耐心指導。

(九) 課堂上或實習工場之緊急意外事故能妥善處理。

(十) 對於平時發生緊急事故,具有危機處理能力。

八、 教學評量與回饋方面的指標項目:

(一) 採用多元化的評量的方式。

(二) 可以評量學生表現並提供回饋指導。

(三) 可以根據教學評鑑結果改進教學歷程。

(四) 可以適時而正確的評估學生進步情形。

九、 專業發展方面的指標項目:

(一) 具有職業教育的相關理論與知識。

(二) 具專業能力及專精的技能。

(三) 可以精熟任教科目的知識。

(7)

(四) 可以指導技能檢定與技能競賽。

(五) 具有工廠實作的經驗。

(六) 可以不斷學習與吸收專業相關知識。

(七) 可以隨時注意並瞭解行業發展的趨勢。

據上述之各指標項目,建構出本研究之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初步指 標,如表 3-2.1 所示。

表 3-2.1 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初步指標表

指標構面 指標項目

1-1 單元目標與學科目標及學校教育目標可以密切銜接。

1-2 可以擬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並涵蓋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的目標。

1-3 可以在於開學初分發課程大綱與進度並加以說明。

1-4 能掌握教學目標,並以其引導教學的設計和實施。

1、教學目標方面

1-5 瞭解學生特質及學習狀況。

2-1 瞭解學科課程的內容。

2-2 瞭解學生學習需求。

2-3 瞭解學科課程的設計原理與發展趨勢。

2-4 對學科課程具有系統性的思考模式。

2-5 可以設計學科課程,以符合學生需求。

2、課程規劃方面

2-6 可以設計教學活動配合教學目標,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3-1 可以擬定教學計畫。

3-2 可以妥善準備教學相關內容。

3-3 可以有系統並符合邏輯的組織教學內容。

3-4 可以選擇適合學生的能力、興趣和經驗的教學內容。

3、教學準備方面

3-5 可以使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相互結合。

4-1 可以編製所需的教材。

4-2 可以選用適合學生程度的教材。

4、教材內容方面

4-3 可以蒐集及整理教學相關資料。

續下頁

(8)

接上頁

指標構面 指標項目

4-4 可以設計製作課程所需的教具。

4、教材內容方面

4-5 可以選用切合教學主題的教學媒體。

5-1 可以使教學過程流暢,並涵蓋準備活動、發展活動、綜合活動。

5-2 可以清楚教導學生學習概念、技態、態度和價值。

5-3 可以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的技巧。

5-4 可以適當的使用各種教具。

5-5 可以妥善的運用教學媒體。

5-6 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形,適當調整教學方式。

5-7 可以運用有效的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5、教學方法方面

5-8 可以引導學生蒐集並閱讀課程相關資料。

6-1 可以有效掌握班級上課秩序。

6-2 能建立和諧互動的班級氣氛。

6-3 能配合教學方法安排合適的教學空間。

6-4 可以有效運用與管理實習工場的環境。

6-5 能夠營造安全且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室環境。

6、教學環境方面

6-6 善於運用各種可用的教學資源,如家長、社區、圖書等。

7-1 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具邏輯順序並清晰的表達。

7-2 在教學時間的管理上,可以切實掌握實際本課程教學內容與進度。

7-3 在教學表達能力上,可以用清晰的口語明白清楚的表達課程內容。

7-4 在教學過程中能善用補助教材、教具補充講義或資料以協助教學。

7-5 在教學過程中能運用教學媒體以提昇教學成效。

7-6 重視學生個別差異,能適時給予建議與協助。

7-7 在課程中對於言行不檢或考試舞弊等偏差行為學生,能給予與指正及輔導。

7-8 授完課程後,對於學生課後之問題能耐心指導。

7-9 課堂上或實習工場之緊急意外事故能妥善處理。

7、教學實施方面

7-10 對於平時發生緊急事故,具有危機處理能力。

8-1 採用多元化的評量的方式。

8-2 可以評量學生表現並提供回饋指導。

8-3 可以根據教學評鑑結果改進教學歷程。

8、教學評量與回饋方面

8-4 可以適時而正確的評估學生進步情形。

續下頁

(9)

接上頁

指標構面 指標項目

9-1 具有職業教育的相關理論與知識。

9-2 具專業能力及專精的技能。

9-3 可以精熟任教科目的知識。

9-4 可以指導技能檢定與技能競賽。

9-5 具有工廠實作的經驗。

9-6 可以不斷學習與吸收專業相關知識。

9、專業發展方面

9-7 可以隨時注意並瞭解行業發展的趨勢。

(10)

第三節 研究工具的發展

本研究採用德懷術來建構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研究工具為研 究者自編調查問卷,其編製過程先做文獻探討有關教師教學品質的相關理論、

教師教學品質指標建構之相關研究、以及目前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之現 況分析,確定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建構之概念架構後,即根據概念 架構發展編製「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之德懷術專家第一次問卷。

第一次問卷(問卷內容見附錄一)即是根據文獻探討,擬定「高職專業科 目教師教學品質初步指標項目」之問卷,主要是諮問專家學者對於已建構出來 的各指標項目適切性之意見,問卷設計為每項指標依其適切程度,採五點量 尺,從非常適切到非常不適切,分別得 5 到 1 分。各專家學者就其觀點,依指 標的適切程度圈選 5,4,3,2,1。另外,亦可填入其他指標。本問卷內容分 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諮詢專家學者對於九個指標構面的適切程度。第二部分諮 詢專家學者對於五十六個指標項目的適切程度。在每一指標項目的最後,則列 有修正建議欄以供填寫。第三部分諮詢專家學者的綜合建議。請專家學者完成 作答後寄回。

第二次問卷的編製乃是綜合第一次問卷各專家學者之作答結果,進行統計 分析而形成第二次問卷,其內容增加呈現專家學者在第一次所填答的指標項目 適切性之平均數、眾數及次數分配以供參考。本次問卷旨在詢問專家學者對於 第一次填答與全體意見有差距的部分之修正意願,據以求得各專家學者之間的 共識。

第三次問卷的編製乃是綜合第二次問卷各專家學者之作答結果,進行統計 分析而形成第三次問卷,其內容增加呈現專家學者在第二次所填答的指標項目 適切性之平均數、眾數及次數分配以供參考。本次問卷旨在詢問專家學者對於 第二次填答與全體意見有差距的部分之修正意願,據以求得各專家學者之間的 共識。

(11)

本研究的德懷術專家問卷,前後往返共實施三次。首先將三次德懷術問卷 調查結果經統計分析再分別討論,其次使用第三次問卷調查資料,進行高職專 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適合度考驗,來顯示各指標項目的適切程度。最後進 行量與質的分析,以獲得「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完成本研究之 目的。

(12)

第四節 德懷術的運用與實施

德懷術係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之一。所以先對德懷術作一探討與了解。

Delphi 字源為古希臘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神殿,為能預卜未來的神諭(Delphi Oracle),德懷術則意指一種允許成員不必面對面互動或面質就能達成共識來解 決複雜問題的溝通方式(王雅玄,民 85)。最早在西元 1950 年代 Rand 公司接 受美國國防部委託,預測蘇聯以原子彈攻擊美國可能產生的結果,而發展出一 種藉由群體專家溝通歷程,以對不可知未來之預測,並得一致性之共識以為有 關當局所使用的研究法,且依阿波羅神殿之神諭而命名,故稱此研究法為德懷 術(吳雅玲,民 90)。由於應用的層面趨於廣泛,德懷術業已被視為一種團體 間的溝通技巧,或是一種專家間溫和的意見互動方式,而不只是侷限於未來事 件的預測(陳麗珠,民 87)。

傳統的問卷調查只要實施一次問卷,就算完成調查工作。而德懷術則需進 行一連串密集的問卷,才能完成調查研究。德懷術提供多次的回饋意見,具有 會議溝通的作用,但卻不像會議必須全體共聚一堂。換言之,德懷術是擷取問 卷調查和會議兩者之優點的一種研究法(游家政,民 85)。德懷術的使用為確 保個人的獨立思考、自主性與無壓力式的審查。

壹、德懷術的運用

大體而言,德懷術乃是專家團體間,針對某一主題,進行匿名的、不面對 面的意見溝通,藉著多次文字訊息的交流而逐步取得一項最後結論,其主要的 進行步驟如下:

一、 成立研究小組:

研究小組為執行與監督整個研究的進行,包括聯絡參與執行研究之專家 群、設計問卷、寄發問卷、統計分析詮釋回收之資料等。

二、 確定問題,設計問卷:

(13)

在進行預測或是意見溝通之前,首先必須確定所要探討的主題,然後再根 據主題編製問卷。對本研究來說,必須先擬定教師教學品質初步指標項目,發 展第一次調查之問卷。

三、 選取參與研究之專家:

由於專家對研究議題的共識是德懷術研究的重要結果,因此專家為德懷術 研究的靈魂。研究者須明瞭研究內容的本質,根據研究內容的性質選取適合參 與研究的專家群。此時專家群的專業知能與經驗在研究過程中是重要的,再 者,由於德懷術研究往往耗時兩~三個月以上,且每回問卷,專家需投入大量 心思與時間才能完成,故專家的參與熱忱及合作意願亦需考量。就本研究而 言,研究者以相關專業科目領域研究的學者與在高職具有專業科目教學經驗的 教師為德懷術諮詢之學者專家。

四、 進行反覆性的問卷調查:

一般德懷術問卷大致實施三~四回合,以求逐步達成共識為主。整體調查 狀況端視研究問題的本質與研究設計而定。

(一) 第一回合問卷之編製與調查:

德懷術第一回合問卷可採開放式或結構式問卷。傳統上開放式問卷是為萃 取各位專家的觀點及判斷,然由於開放式問卷不易作答,專家需花費較多的心 思,故可根據文獻編製結構式問卷或半開放式問卷。本研究第一回合之問卷,

即透過文獻探討而擬定的半開放式問卷。第一回合問卷的寄發,除問卷內容 外,還要附上「研究說明」,以確實地向德懷術專家群說明研究的流程與內容。

在問卷寄發一週後,研究小組應與專家群聯繫,以確定專家群是否收到問卷,

並確認專家是否瞭解研究實施的流程。第一回合之問卷回收後,研究小組須根 據專家回饋的意見加以歸納整理,以成為第二回合之問卷內容。

(二) 第二回合問卷之調查:

第二回合問卷的內容為整理歸納自第一回合問卷回饋的意見,其中附上第 一回合之簡單的統計資料,包括各題項之平均數、眾數與次數分配,讓德懷術

(14)

諮詢專家群瞭解題項整體評定分佈的情形。在第二回寄發一週後,研究者仍須 與專家聯繫,以確定專家群是否收到問卷,並確定專家是否瞭解問卷內容。第 二回合之問卷回收後,研究者即根據專家回饋的意見再次進行歸納與整理,以 成為第三回合之問卷內容。

(三) 第三回合問卷之調查:

第三回問卷的內容為整理歸納自第二回合問卷回饋的意見,其中附上第二 回合之簡單的統計資料,包括各題項之平均數、眾數與次數分配,讓德懷術諮 詢專家群瞭解題項整體評定分佈的情形。第三回合問卷之調查主要在確認專家 群最後一次對題項評定的結果,以凝聚專家群最後的共識。

五、 資料的統計與分析:

德懷術在終止溝通後,視研究需要來決定所需的統計處理方式,通常計算 平均數(平均數愈大,相對重要性愈大)。計算四分差(四分差愈小,專家群的 意見離散程度愈小)。以眾數作為最後結論的代表,亦即採取多數決定的原則。

德懷術資料統計與分析的方法,依性質分為質的分析與量的分析。

(一)質的分析:

對於德懷術三次來回問卷的內容,專家改變評定結果的理由與反應、修正 各題的意見,研究者將以內容分析的方法,將所得資料整理、分析並歸納。相 同或類似的意見,于以合併,並統計其次數;對於不同的意見,予以整理並分 析內涵。

(二)量的分析:

至於問卷中各題項「適切性之勾選排序」的集中量數與變異量數的分析,

研究共識性的達成及各題項重要性的判斷與排序則採量的分析。對於德懷術三 次來回各題項評定的結果,研究者應採取適當的統計方法加以分析,以符合研 究目的與研究設計。

(15)

貳、德懷術的實施

本研究根據相關文獻探討,擬定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項目。由 於此指標項目未經過信效度考驗,較具爭議性,故研究者將著手實施三次德懷 術問卷調查,藉以諮詢專家學者的意見,以探究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 標之適切性。茲就本研究進行德懷術之實施步驟,說明如下:

一、 問卷編製

本研究首先廣泛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以此資料擬定出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 學品質的初步指標,再據此以編製德懷術專家意見調查問卷。

(一) 第一次問卷:

第一次問卷採用半開放式問卷,並將內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列出高職 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的構面,計共有九個構面。第二部分列出高職專業 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的項目,計有五十六個項目。並設計成每項指標依其適 切程度,採五點量尺,從非常適切到非常不適切,分別得 5 到 1 分。各專家學 者就其對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的觀點,依指標項目的適切度圈選 5,4,3,

2,1。另外,亦可填入其他指標項目。第三部分諮詢專家學者的綜合建議。(問 卷見附錄一)。

(二) 第二次問卷:

第二次問卷(見附錄二)乃依據專家學者在第一次問卷中填答之情形,統計 分析各專家學者所填答的指標適切性之平均數、標準差、眾數及四分數。計算 標準差及四分位數以了解各專家學者意見的離散程度。計算眾數作為最後結論 的代表,亦即採取多數決定的原則。本次問卷最大的特色是每一份問卷都不相 同,第二次問卷的內容,除了呈現各專家學者於第一次問卷填答情形外,另呈 現整體專家樣本意見的統計結果,作為專家學者第二次填答的參考。

(三) 第三次問卷:

第三次問卷(見附錄三)乃依據專家學者在第二次問卷中填答之情形,統計

(16)

分析各專家學者所填答的指標適切性之平均數、標準差、眾數及四分數。計算 標準差及四分位數以了解各專家學者意見的離散程度。計算眾數作為最後結論 的代表,亦即採取多數決定的原則。本次問卷與第二次問卷相同的是每一份問 卷都不相同,第三次問卷的內容,除了呈現各專家學者於第二次問卷填答情形 外,另呈現整體專家樣本意見的統計結果,作為專家學者第三次填答的參考。

二、 確定專家

根據 Reza 和 Vassilis 的意見,德懷術的專家以 10 至 15 位參與意見即為 足夠(吳政達,民 88)。本研究主要以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的建構 為主,因此專家群則以相關專業科目領域研究的學者七位,與在高職中具有教 學經驗的教師七位,為德懷術諮詢之學者專家樣本,共計十四位,依姓名筆劃 分別列述如下:

(一) 學者(按姓氏筆劃排列,共 7 位) 吳國淳博士 (國立歷史博物館 研究員)

徐昊杲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陳瑜芬教授 (私立致理技術學院 會計系教授)

馮丹白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陽琪教授 (國立台北醫護學院 嬰幼兒保育系教授) 楊清田教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造形藝術系教授)

鍾志從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發展學系教授)

(二) 高中教師(按姓名筆劃排列,共 7 位) 王淑媛老師 (國立淡水工商 餐飲科教師) 林玟慧老師 (私立復興商工 美工科教師) 陳亭蓉老師 (國立曾文農工 畜產保健科教師) 彭凱莉老師 (市立士林高商 商經科教師) 莊雪玲老師 (國立中壢高商 商經科教師) 鍾武龍老師 (國立苗栗農工 畜產保健科教師)

(17)

劉豪老師 (市立內湖高工 資訊科教師)

以上德懷術諮詢小組委員分配情形,如表 3-4.1 所示。

表 3-4.1 高職相關專業科目領域專家群樣本

相關科系 工科 商科 農科 幼保 家事 (餐飲)

藝術

學者 2 1 1 1 2 教師 1 2 2 1 1

三、意見調查與溝通

確定專家名單後,研究者事先以電話與各專家學者進行聯繫,在取得每位 專家學者同意後,為其詳細介紹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及德懷術的進行程序、問卷 的內容及作答方式,隨即將設計好的問卷連同一些附帶說明以郵寄或親自遞送 的方式分送給每位專家學者,專家們便以匿名的方式對各項問題作出判斷。而 在整個進行過程中,每個專家並不知道其他參與的專家。

隨後研究者將每位專家學者的意見整合歸納,列成一表。同時,研究者也 根據專家們的意見,對原先的問卷進行適當修改。這些整理出來的結果將分送 給每位專家,請他們參考其他專家們的意見,再作必要的補正,而進行第二回 合的問卷諮詢。這樣的過程如此反覆進行至第三次截止。

四、 問卷的寄發與回收時間

德懷術問卷分三次實施,實施時間預定為民國 92 年 3 月 5 日至 4 月 15 日。如表 3-4.2 所示,為預估德懷術問卷調查實施進度。

表 3-4.2 預估德懷術問卷調查實施進度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問卷發放日期 92.03.05 92.03.21 92.04.08 問卷回收日期 92.03.12 92.03.29 92.04.15

(18)

(一) 第一次問卷:

第一次問卷於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五日寄出,隨函附上說明函詳細陳述本研 究之進行步驟及德懷術的意義,俾使參與專家能完全了解研究之目的及其重要 性,懇請仔細填答。並於期待於同年三月十二日,第一次問卷回收完畢。

(二) 第二次問卷:

依據第一次問卷調查之專家意見,研究者對第一次問卷進行適度修正,並 編製成量表形式,以五點量尺表示其適切性程度,成為第二回合問卷。第二次 問卷預計於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寄出,隨函除附上問卷填答方式說明、

研究之進行步驟及德懷術的意義外,並說明目前研究達成之進度,俾使參與專 家能掌握研究進行狀況,仔細作答。並於期待於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完成第二次問卷回收。

(三) 第三次問卷:

依據第二次問卷調查之專家意見,計算出每個指標項目適切性程度的平均 值、眾數、四分位數、標準差等。進行修正,並在每項指標之後附上其平均數、

眾數、次數分配的資料與「意見說明」一欄,成為第三次問卷。第三次問卷最 大的特色是每一份問卷都不相同,每位專家學者所收到的第三次問卷都附上其 第二次所填答的意見,針對每一個指標項目,參考所附上的整體意見再一次作 答。若個人意見仍與整體意見相差較大,則寫下理由。第三次問卷預計於民國 九十二年四月八日寄出,並期待於九十二年四月十五日,將第三次問卷回收完 畢。

第五節 資料處理分析

Delphi 視研究需要來決定所需的統計處理方式,通常計算下列統計數(簡 茂發、劉湘川,民 82):

一、 所有專家對各方案評價值的平均數。(平均數愈大,相對重要性愈大)

二、 計算各方案之評價滿分頻率。(滿分率愈高,相對重要性愈大)

(19)

三、 計算專家意見的離散程度(平均標準差,愈小愈好)與協調程度(愈 大愈好)-此法可篩低協調專家,以便排除之。

本研究針對專家對於各指標項目適切性的意見,統計處理方式採取平均數 以了解各項指標的適切性,採用四分差以了解各專家意見的離散程度,採取眾 數以了解各指標的滿分頻率。三次德懷術問卷的資料統計與分析方法,依性質 分為量的分析與質的分析兩類。茲分別敘述問卷的資料處理方式如下。

一、 量的分析

對於各次德懷術問卷之統計與分析的方法如下:

(一) 第一次問卷之資料分析:

第一次問卷的資料分析,主要將各專家學者對各指標項目的意見,針對每 一項指標歸類整理,並彙集出整體意見整合表,在處理程序上有下列三個步驟:

1、 專家學者意見的彙整:將回收的德懷術專家問卷之意 見,逐項指標歸類整理,並製成意見整合表。

2、 各項指標項目的修正與增訂:依據專家意見彙整表與原 指標項目作一對照,研究者利用內容分析並再次參閱相關文獻後,修正或增訂 指標。

3、 形成第二次問卷:經修正或增訂的指標項目,每一項目 指標均以 5 至 1 之五點量尺來諮詢專家學者對指標適切性的意見,形成第二次 問卷。

(二) 第二次問卷之資料分析

第二次問卷的資料分析為量的分析,統計所有專家學者對每項指標之適切 性得分的平均數、標準差、眾數與四分位數,據以了解整體意見的離散程度,

其處理程序大致有下列三個步驟:

1、 計分與統計數據:依專家填答之適切性程度計分,每項指 標如填答為非常適切得 5 分,適切得 4 分,沒意見得 3 分,不適切得到 2 分,

非常不適切得 1 分,統計並求出每項評鑑指標的平均數、眾數、四分位數。

(20)

2、 整體意見與個人意見之處理:整體意見以平均數、眾數、

四分位數呈現。在四分位差的呈現上,取第一個四分位數和第三個四分位數,

作為整體意見的聚合區段,個人意見若低於第一個四分位數或高於第三個四分 位數,則表示整體意見相差過大。

3、 形成第三次問卷:每份德懷術專家問卷均不同,各問卷中 均呈現每位專家學者在第二次問卷的作答情形。每項指標均呈現平均數、眾 數、次數分配,並註明專家必須填答之意見。「意見說明」一欄,是供專家個 人意見與整體意見相差較大時填寫。

(三) 第三次問卷之資料分析

第三次問卷的資料分析為量的分析,再次統計所有專家學者對每項指標之 適切性得分的平均數、標準差、眾數與四分位數,據以了解整體意見的一致程 度後終止德懷術的專家問卷,並形成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其處理 程序大致有下列三個步驟:

1. 計分與統計數據:依專家填答之適切性程度計分,每項指 標如填答為非常適切得 5 分,適切得 4 分,沒意見得 3 分,不適切得到 2 分,

非常不適切得 1 分,統計並求出每項評鑑指標的平均數、眾數、四分位數。

2. 指標項目之確定:本研究所建構之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 品質指標必須是專家學認為其適切性程度夠高,且所認定之適切性需在一定的 共識下產生。

3. 形成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項目。

二、 質的分析

對於德懷術問卷各項目的「意見說明」與最後的「綜合建議」,採內容分 析方法。將相同或類似的意見則予以歸併,對於不同的意見或看法予以整理歸 納,並參酌文獻資料分析其內涵。

數據

圖 3-2.2  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建構之概念架構圖  根據上述之指標架構,茲列述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之項目,共 九個構面、五十六項如下:  一、 教學目標方面的指標項目:  (一)  單元目標與學科目標及學校教育目標可以密切銜接。  (二)  可以擬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並涵蓋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的 目標。  (三)  可以在於開學初分發課程大綱與進度並加以說明。  (四)  能掌握教學目標,並以其引導教學的設計和實施。  (五)  瞭解學生特質及學習狀況。  二、 課程規劃方面的指標項目: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項目 指標 指標內涵及執行成果說明 3-3

主任、教師、熱心家長組成能源教育推動小組,研訂各項能源教育活

從小到大都在台中唸書,大學就讀 ○○ 大學國貿系,學習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後

對正多面體的較系統的研究始於古希臘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 他發現除了埃及人知道的三 種正多面體外, 還有正十二面體及正二十面體。

3.8.2 學校自評多以教師和學生的觀感作為成效 指標,流於主觀,學校及科組仍未能完全掌握運

飛馬座的這匹會飛的白馬名叫「皮葛色斯 ( Pegasus )」,在希臘神話中有不少的 傳說。相傳希臘神話的大英雄「伯修斯 ( Perseus )」(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

常識科的長遠目標是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勇於面對未來的新挑 戰。學校和教師將會繼續推展上述短期與中期發展階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