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親子離合關係的相關理論 親子離合關係的相關理論 親子離合關係的相關理論 親子離合關係的相關理論

本節依序探討離合關係研究的發展及相關理論,並整理離合關係的 定義與內涵,最後提出研究者對離合關係的理解與研究分析焦點。

壹 壹

壹 壹、 、 、 、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發展與不同觀點 發展與不同觀點 發展與不同觀點 發展與不同觀點 一 一

一 一、 、 、 、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之發展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之發展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之發展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之發展

離合關係研究始自心理分析學者,以心理動力派中客體關係論為基 礎,探討個體如何與父母分離的過程。Mahler(1975)觀察嬰幼兒時發 現,人類發展此時正進行分離-個體化現象,嬰兒開始分離自己與母親 之間的關係,之後學者 Blos(1979)延續 Mahler 概念提出,青少年時,

人生產生第二次分離-個體化歷程。子女透過此歷程與父母分離,進而 發展自主,成為獨立的個體。Josselson(1980)引用嬰幼兒的階段概 念,認為青少年時期也有類似的階段,個體在此時期逐漸去除與父母的 情感聯繫,同時追求一個自主而且釐清自我的過程。1984 年 Hoffman 結合了心理分析與家庭系統學者觀點,將青少年的心理分離概念分為功 能、態度、情感與衝突四個面向,使分離-個體化的內涵更為明確(孫 世維,1997;1998a)。

在心理學者對分離-個體化有豐富研究後,許多學者開始關注到離 合關係不只是「離」的過程,「離」的動作來自原有的「合」關係。Bowlby

(1969)提出依附理論後,許多學者利用親子依附來來描述親子間「合」

的關係(周麗玉,1999;孫世維,1994;1997;陳志賢,2005;蔡秀玲、

吳麗娟,1998;蔡淑鈴、吳麗娟,2003)。

近年來離合關係的研究逐漸產生一個整合的觀點,強調「分離-個 體化」歷程是在連結而非切斷的親子關係間達成,親子間的個別性

(individuality)與連結性(connectedness)並非對立,離合在持續 進行的關係網絡中,將發展個體的意識,整合兩種動力平衡親子關係

(Josselson, 1988;Grotevant & Cooper, 1986;引自劉惠琴,2000)。

(2)

關研究中。親子離合關係產生於家庭場域中,Bowen 家庭系統以自我分 化、家庭分化等概念,觀察與解釋個體在家庭系統中的自我分化情況象

(引自吳麗娟,1998)。

國外關注親子離合關係發展的研究已有近三十年,我國則約從 1991 陸續有學者關注相關議題(林惠雅,2007),綜觀相關研究可見其 研究方向多半以關注子女個體的發展為主,包括關注個體化發展(徐秋 央,2001;惠風,1995;孫世維,1997;1998;陳秉華,1995;譚偉象,

1999;2000a;2000b;譚偉象、吳琇瑩;2002),關注依附關係(邱慕 美、修慧蘭,2004;孫世維,1994;1998;蔡秀玲、吳麗娟,1998;蔡 淑鈴,2001;蔡淑鈴、吳麗娟,2003),及以家庭系統父母與子女分化 的關係(王行,1993;王嚮蕾,1994;吳麗娟,1998;栗珍鳳,1999;

賈紅鶯,1991;楊康臨,2003;2005a;2005b)。研究對象以離家青少 年、青少女(周麗玉,1999;陳志賢,2005;劉惠琴,2000),或是國 內大學生為對象(孫世維,1997,1998a,1998b;蔡秀玲、吳麗娟,1998)。 研究方法以量化的心理分離量表、依附量表、家庭分化量表,或是質化 焦點團體及深度訪談為主。

二 二 二

二、 、 、 、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之不同觀點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之不同觀點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之不同觀點 親子離合關係研究之不同觀點

研究心理分離-個體化概念有多個理論,孫世維(1997)提出分離- 個體化理論有兩個不同層次,「個人發展」與「家庭系統」,前者重視個 人人格,後者重視家庭系統特質。周麗玉(1999)在青少女離家的研究 中,將理論區分為「離」的理論與「合」的理論,其中「離」的理論可 由分離-個體化理論與自我認同發展表示,「合」的理論則以依附理論為 主體,無論「離」或「合」的理論,在周氏的研究中基本上都是「個人 發展」的層次。陳志賢(2005)分析 Erikson 的心理社會論中的自我認 同發展、Bowlby 依附理論、Mahler 心理分離-個體化理論以及 Bowen 家庭系統的自我分化等四種心理學的離合相關理論,認為除了家庭系統 自我分化論,將親子分離放在家庭系統下來思考,其餘理論仍然只有關 注個體的自主發展。

(3)

Grotevant 與 Cooper(1986)回顧西方的文獻中指出:反應個體 化的理論取向有三,第一種強調子女的「獨立」功能,減少親子依賴,

也就是「個體發展」取向;第二種強調親子間的情感連結,以安全感與 堡壘的概念為主,以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的形式 運作,也就是所謂的親子黏結,以「依附」取向為主;第三種則認為親 子關係是在結構性轉變中的持續情感連結,親子的關係結構在離合階段 經歷從單向、權威的影響,到雙向、平權的關係結構,這種觀點整合了

「分離-個體化」與「依附」的內涵,認為分離不應該只是個體的發展,

而是個體將在「關係中成為他們自己」,個體化發生在不斷修改轉化的 關係之中,可以視為「離合」中的「關係」取向。

貳 貳

貳 貳、 、 、 、 不同觀點下的親子離 不同觀點下的親子離 不同觀點下的親子離 不同觀點下的親子離合關係 合關係 合關係 合關係

整理文獻發現研究親子離合關係時,應用的理論如表 2-1-1。研究 者套用 Grotevant 與 Cooper 回顧文獻的三個取向,將應用在離合的相 關研究的理論分為三類,也就是「離」的觀點、「合」的觀點及「關係」

觀點。「離」的觀點包括心理動力論中的「分離-個體化」理論;「合」

的觀點以「依附理論」為其內涵,而「關係」觀點則包含「家庭系統」。

一 一

一 一、 、 、 、 「 「 「 「離 離 離 離」 」 」 」的觀點 的觀點 的觀點: 的觀點 : : :分離 分離 分離- 分離 -- -個體化理論 個體化理論 個體化理論 個體化理論

「分離-個體化」是研究離合最常見的取向,以強調個體的獨立自 主發展探討親子離合,認為離合是指子女在成長發展中尋求獨立自主,

並減少對父母的依賴。這樣的觀點將「離合」視為子女個人的事,以「個 體」心理發展轉變為焦點,強調親子之間會有「分離-個體化」的歷程。

客體關係學者 Mahler、Pine 與 Bergman 在 1975 年,經過多年對幼兒的 觀察,提出分離-個體化,成為觀點始祖(引自陳秉華,1995;周麗玉,

1999),而後眾多學者將研究立基於此一觀點提出修正,使得「分離- 個 體 化 」 成 為 研 究 個 體 分 離 獨 立 時 的 豐 富 觀 點 ( Blos,1979 ; Bloom,1980;Josselson,1980; Kroger,1989;Hoffman,1984)。

(4)

(一一一)一))) 第一次分離第一次分離第一次分離第一次分離----個體個體個體個體化化化化

Mahler 指出「分離-個體化」中,「分離」是個體自與母親共生融 合中,分開成為自己的內在心理成就;而「個體化」則標示個人獨特性 的行為,顯示個體有自主運作的能力。個體要達到這樣的發展,需經過 四個階段(Cashdan,1988;引自陳志賢,2005):

1.1.

1.1. 正常自閉階段正常自閉階段正常自閉階段正常自閉階段((((normal autistic phasenormal autistic phasenormal autistic phasenormal autistic phase))))

嬰兒未滿月前如封閉系統的運作與外界的聯繫為母親,心理上 與母親處於完全融合的狀態,沒有辦法分辨母親與自己。

2.

2.

2.

2. 共生階段共生階段共生階段共生階段(((symbiosis(symbiosissymbiosissymbiosis))))

二到五個月的嬰兒,意識到母親的存在,但未經驗獨立個體,

心理上與母親共生一體。

3.

3.

3.

3. 分離分離分離分離----個體化歷程個體化歷程個體化歷程個體化歷程((((SeparationSeparationSeparation-Separation---individuationindividuationindividuationindividuation)))) 五個月起,可以在分為三期:

(1111)))分化期)分化期分化期分化期((((differentiationdifferentiationdifferentiationdifferentiation))))

幼兒開始知覺世界,以手與嘴探索,自體與客體逐漸分化。

(2222)))練習期)練習期練習期練習期((((practicingpracticingpracticingpracticing))) )

幼兒開始爬行之後,有能力空間上的自主離開母親,但仍將母親視 為安全堡壘,需要母親的在場保證安全感。

(3333)))復合期)復合期復合期復合期((((rapprochementrapprochementrapprochementrapprochement))))

獲得語言能力的幼童,開始與外人互動,分離的感受明顯。此時與 母親的關係出現了矛盾的衝突與焦慮,在興致高昂探索外界的同 時,會不定時的回到母親身旁,尋求安全感,並確定安全堡壘不會 遺棄他。

4.

4.

4.

4. 客體恆常客體恆常客體恆常客體恆常(((self and object constancy(self and object constancyself and object constancyself and object constancy))))

兩歲後,兒童發展出穩定的母親概念,瞭解母親即使不在現場 仍然存在。此時對自我與他人都能形成穩定的概念。

「分離-個體化」指出兩個月內的嬰兒無法瞭解自己是獨立的個 體,而將母親與自己的自我概念混為一體。兩個月到兩歲之間,透過四 個階段,嬰幼兒將逐漸形成對自己穩定的概念。這樣的歷程有穩定一致 的順序。

(5)

(二二二)二))) 第二次分離第二次分離第二次分離第二次分離----個體化個體化個體化個體化

Blos(1979)等人奠基於 Mahler 分化論,主張為了發展獨立自主,

人類將「退化」以發展第二次的分離-個體化。第二次分離-個體化通常 始於青少年時期,可能在成年前期完成。Blos 對第二次的分離-個體化 發展,被學者們認為在「退化」的描述上不夠清晰,且沒有臨床的證據

(Kroger,1989)。後期學者 Bloom(1980)、Josselson(1980) 、Kroger

(1989)為補充此時模糊的分離-個體化內涵,相繼以臨床觀察等方式,

建立第二次的分離-個體化階段論,見表 2-1-2。

表 表 表

表 2222----1111----1111 第二次的分離 第二次的分離第二次的分離-第二次的分離---個體化發展階段論個體化發展階段論個體化發展階段論 個體化發展階段論

學者 學者 學者

學者 主張主張主張主張 內涵內涵內涵內涵 階段階段階段 階段

Bloom

1980

五階段 論

修正 Blos 的主張,描 述親子關係由開始個 體化到完成分離的歷 程,以個體出現情緒反 應或認知覺察作為分

1. 衝動的控制到保留依附。

2. 分離的認知覺察 3. 分離的情感反應 4. 認同雙方的獨立狀態

5. 兒童與成人間的親子關係減弱,

建立成人間的代間關係

Josselson

1980

分 離 - 個體化 四階段 論

強調重趨階段的重要 性,認為那是個體化工 作的關鍵時刻。

此階段子女在朝向自主獨立分離 的同時,隨時想要回頭確認父母永遠 會留在原處,如安全的港灣般提供愛 與認可

1. 分化(differentiation)

2. 練習(practicing)

3. 重趨(rapprochement)

4. 情感客體的恆常性(emotional object constancy)

Kroger 1989

內在心 理動力 變化過 程

以臨床經驗補充,描繪 年個體內在心理動力 與行為,經歷親子共生 邁向分割的歷程。

1. 自我陷溺:子女明知自己與母親 是兩不同個體,但無法切割與母 親的關係,依附母親而活。

2. 延期償付-區辨:子女能區辨自己 與母親不同,但情感無法獨立。

3. 延期償付-採取行動:採取行動展 示自己的存在與生存權。

4. 延期償付-友善關係:肯定自我,

有自由選擇的自我意識並與父母 保持友善的關係。

5. 成就階段:尊重、接納自己與父 母,彼此都能夠選擇自己想要的 生存方式,關懷而不互擾。

(6)

綜上所述,幾位學者提出不同的發展歷程階段,雖然階段的分野之 間有些微的差異,但大體而言都同意,子女在進入成年前期之前,從開 始個體化到取得個人與親子之間的平衡有類似的歷程。年輕成人在發展 獨立與自主時,會不斷的回首確定家仍然安全的存在,這樣的現象在子 女發展自我、心理分離上越有斬獲,就越需要回頭確認父母的支持、肯 定與保護,此歷程與嬰幼兒時期的分離-個體化大同小異。

孫世維(1997)指出青少年後的分離-個體化,相對於嬰幼兒時期 的分離-個體化歷程,此時的子女並非不知道自己與父母是兩個獨立個 體,然而從小的親密關係,讓親子之間密不可分。年輕成人必須去除對 自我中父母部分的情感依賴,才能順利的發展自我人格核心與自我認 同。與父母分離的過程中,父母不再是內心的指導,因此子女的自我特 別脆弱,常會有防衛或是退化的現象出現,這是自我重組前必經的辛苦 歷程。陳志賢(2005)認為在這個階段,子女一方面經歷害怕失去與父 母的連結,因此想要回到親密的連結關係中,然而又害怕被親密關係所 控制,同時想要保持距離與自由,在這樣的矛盾與衝突中,個體不斷的 來回擺盪,直到最後完成第二次的分離-個體化發展歷程。年輕成人既 想要展翅高飛,卻又不斷回頭確定巢穴永遠存在,這樣的矛盾通常會維 持數年成為親子關係運作的主要動力。

二 二 二

二、 、 、 、 「 「 「 「合 合 合 合」 」 」 」的取向 的取向 的取向: 的取向 : : :依附理論 依附理論 依附理論 依附理論

親子離合關係中「分離-個體化」強調的是親子間的界域分隔,依 附理論強調的是親子間的關係連結,在親子離合關係的研究中,依附與 分離一樣重要。孫世維(1994)指出運用依附理論,可以提供情感關係 的內涵,並解釋親子關係的形成。如果由生命的過程來看分離-個體化 和親子依附,是一種辯證互動的關係模式,看似矛盾卻相輔相成,但從 個體出生到死亡,兩種發展過程會互相影響,相互促進並達到平衡。

((

((一一一)一))) 依附關係的內涵依附關係的內涵依附關係的內涵依附關係的內涵

依附理論最初由 Bowlby(1969)提出,歷經許多實證研究的闡釋 與證明,至今已是人類發展學中探討親子情感關係相當重要的理論概 念。林麗玲(2006)指出「依附」名詞由 Bowlby 首用,意在表達個體 與親密伴侶之間的強烈情感關係,雖然一開始依附只是描述嬰幼兒,但

(7)

1988 年 Bowlby 修正理論,補充依附關係並非靜止,而是一種動力、貫 串完整人生的全部歷程,此修正改變了依附關係的只是描述靜止狀態的 侷限。嬰兒會為了獲得需求的滿足與照顧者形成情感依附,其他人際關 係也將建立在這個關係基礎上。Lopez(1995)認同 James 的研究,進 一步指出依附的基本目的是尋求親近和獲得安全感,且有以下特性,包 括尋求接近、基本安全、離別抗拒、受到威脅時產生、依附對象無法取 代、情感連結無法被意識控制、持久的關係、建立後不容易改變(引自 林麗玲,2006)。國內學者將依附關係定義:雙方緊密連結的情感表現,

有「嬰兒主動親近特定對象」、「分離焦慮」、「再見到特定對象時的喜 悅」,以及「注意特定對象的一切活動」的四個特徵(蘇建文等,1991)。

綜上定義與特性,依附是「個體與其特定對象之間一種主動、情深 的雙向關係以及情緒與生理間一生不斷變動的連結」(黃慧真譯,

1984)。對親子來說,形成依附關係是自然且必要的,其基本目的是為 了尋求親近與獲得安全感。

(二二二)二))) 依附關係的類型依附關係的類型依附關係的類型依附關係的類型

Ainsworth、Blehar、Waters 與 Wall(1978)建立在原來的理論 基礎上,利用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測驗,探索子女將母親 視為安全堡壘的情況,豐富了依附理論並指出安全依附(securely attached)、不安全逃避(avoidant)、不安全衝突(ambivalent)三種 類型。 Ainsworth 等人對依附的分類,成為研究親子依附關係時的重 要概念。實證研究顯示不同依附類型,安全依附的程度對個體的成長發 展、生活調適、人際關係等都有影響(吳麗娟,1998;孫世維,1994),

親子依附關係或類型延續與重組會影響依附品質,對個體的發展,無論 在心理、生理或是社會發展、人格發展、適應同儕關係、幸福感、情緒 等都有重要影響(林麗玲,2006)。

成年之前的親子依附關係為何呢?George、Kaplan 和 Main 等人,

以 Bowlby 及 Ainsworth 等人對依附的觀點,將邁向成年的青少年依附 關係分為四種類型(引自周麗玉,1999):

1.

1.

1.

1. 自主型自主型自主型自主型

自主型的依附關係是健康的與安全依附類似,能獨立自主且信任父

(8)

母並珍惜依附關係,子女與父母在一起時是安全的,同時具有的自主 性、彈性的。這樣的關係能夠幫助個體面對且適應新的環境。自主型的 個體心情較少心情紛擾、同儕關係好,能夠在有需要時懂得依賴他人。

2.

2.

2.

2. 過份投入型過份投入型過份投入型過份投入型

過份投入型的依附關係,容易陷於焦慮與矛盾的情感中。過份的投 入關係中,可能會用誇大的方法而失去客觀性,這種類型的容易情感異 常、戲劇性、邊緣人格異常,可能有逃避、焦慮的人格特質。

3.3.

3.3. 漠然型漠然型漠然型漠然型

漠然的子女會用輕視、否認的方法,偽裝依附經驗不太重要,或是 將父母理想化,否認父母的不支持。遺忘童年記憶以拒絕依附關係對自 己的影響,被別人認為有敵意。容易藥物濫用、反社會、自戀與偏執。

4.

4.

4.

4. 未解決型未解決型未解決型未解決型

未解決型依附,是因為幼年的創傷或失落經驗,因此無法統整依附 經驗,他認知的概念與事實間常常不一致。後設認知也易錯誤,對經驗 會有不理性的想法,內心有潛藏的害怕與罪惡感,會否認曾經發生的事。

依附理論是瞭解親子關係的重要理論,親子關係的內涵以及關係的 形成以及對個體發展與調適的影響,都與親子依附關係有關。親子依附 關係雖然主要以情感關係作為關注,但是認知上及對應的行為,也在專 注依附的議題中受到重視。依附理論除了能解釋親子關係的意義、特性 類型外,我們更可見透過依附關係瞭解親子在動態的關係發展中,對彼 此關係離合的位置與意義。

三 三

三 三、 、 、 、 「 「 「 「關係 關係 關係 關係」 」 」取向 」 取向 取向 取向: : : :家庭 家庭 家庭系統理論 家庭 系統理論 系統理論 系統理論

近年來離合關係的研究逐漸產生「關係」的觀點,強調分離-個體 化 歷 程 是 在 連 結 而 非 切 斷 的 親 子 關 係 間 達 成 , 親 子 間 的 個 別 性

(individuality)與連結性(connectedness)並非對立,而是在持續 進行的關係網絡中,整合兩種動力平衡親子關係(Josselson, 1988;

Grotevant & Cooper, 1986;引自劉惠琴,2000)。隨著此觀點,家庭 系統論逐漸被引用至親子離合關係的相關研究中。親子離合關係產生於 家庭場域中,Bowen 家庭系統以自我分化、家庭分化等概念,觀察與解 釋個體在家庭系統中的自我分化情況(引自吳麗娟,1998)。

(9)

(一一一)一))) BowenBowenBowenBowen 的家庭的家庭的家庭的家庭系統系統系統系統理論理論理論(理論(((Family system theoryFamily system theoryFamily system theory)Family system theory)))

家庭關係的議題持續被關注,其中最大的變革是個體心理的聚焦,

轉移到關切家庭脈絡發展中的家人關係,由系統觀點瞭解家人關係,是 家庭研究的新典範。Broderick 與 Smith(1979)提出以系統概念來解 釋家庭中的行為與現象,主要以個人與家庭成員間的互動來討論動態的 家庭結構與歷程(引自周麗端等,1999)。

Bowen(1978)承襲精神分析理論,以心理演化或過程為基礎認為 家庭是情緒系統,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學習「情緒自主」。隨著自 主能力的發展,個體必須理智分辨,自己與家庭中其他成員間的「情緒 界限」;但同時個體又必須與其他成員保持親密性。家庭是互動的,家 庭中的成員不能單獨運作,必須和其他成員互動,形成複雜的人際關 係,彼此之間會有思想、情感、行為的相互影響,最後建立一套互動規 則。這樣的取向不只是重視個人內在過程,也重視個人的關係系統,以 廣角觀點看待家人在家庭脈絡中的互動(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81)。

Bowen 認為家庭情緒系統中有兩種自然力量相互抗衡,分別是「個體 化與自主(individuality & autonomy) 」 ,對抗「群聚與親密(togetherness

& closeness)」的力量,這兩股力量會主導家庭的情緒過程,彼此的交互 作用會使個人的獨立自主持續的與家庭有連結,進而影響個體的人格發展 以及家庭關係(王嚮蕾,1994) 。親子離合關係的發展,正是系統中兩股 力量的平衡與調適。

((

((二二二)二))) 家庭系統的重要概念家庭系統的重要概念家庭系統的重要概念家庭系統的重要概念

Bowen 的家庭系統理論的重要概念包括自我分化、家庭分化、代間傳 遞等。 (王嚮蕾,1994;吳麗娟,1998;楊康臨,2005):

1. 1.

1. 1.

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 (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 ) ) : : : :自我分化是家庭系統理論的主

要概念,以系統取向觀點分析結構對個體的影響。家庭系統本身有維持

系統平衡穩定的功能,父母對子女的影響與父母原生的影響有關。因此

父母的自我分化良好,才能接受子女的獨立自主發展。自我分化用來描

述個體與家庭的分化程度,高自我分化者有良好的自主性,能與他人保

持適度的情感關係,在離合關係中有合宜的位置。

(10)

2. 2.

2. 2.

家庭分化

家庭分化 家庭分化( 家庭分化 ( (family differentiation ( family differentiation family differentiation family differentiation) ) ) ) : : : :家人間情緒互動模式及家人間 親密疏離的過程。家庭分化程度好的家庭,家人可以自由表意見,且對 自己的發展負責,會鼓勵並支持家人在對的年齡個體化(Allison &

Sabatelli,1988;引自楊康臨,2005) 。反之家庭分化差的家人間,會 過度融合或疏離,極端的情緒會阻礙家人正常個體化發展。

3. 3.

3. 3.

代間傳遞

代間傳遞 代間傳遞( 代間傳遞 ( (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 ) :青少年自我分化程度,

與父母及其原生家庭的分化程度有關。親子間的互動關係會代間傳遞,

因此父母原生家庭的自我分化,會影響子女的自我分化。未分化的父母 無法容許子女發展獨立自主。

家庭系統理論,由分化的概念來看子女的獨立自主。自我分化良好的 個體有較好的自主性,良好的家庭分化提供良好的自主發展環境。家庭系 統中家庭成員彼此相互影響,父母的自我分化會透過代間傳遞,影響子女 的自主發展。以家庭系統理論探討親子離合關係,不只探索個體的獨立自 主發展,也充分關心親子關係與家庭代間的影響。

「分離-個體化」與「分化」兩個名詞,在國內研究中常被視為互通 或類似,然兩者在位置與層次上有不同的意涵。 Anderson 與 Sabatelli

(1990)為了釐清兩者的差別,嘗試從 Bowen、Minuchin 的理論觀點區分 這兩者(引自魏珮文,2004)。發展理論學者重視個人個體化過程中,個 體重新調整自己與他人的心理依賴關係,追求分離與連結,這樣的歷程被 視為「個體化」 。 「自我分化」是家庭成員彼此調整心理距離的模式,包括 情感與理性功能的分化,以及與原生家庭關係的兩方面分化。因此「個體 化」是心理的歷程;「自我分化」是個體自我與家庭系統間分化或混淆的 程度。

參 參

參 參、 、 、 、 親子離合關係的定義與 親子離合關係的定義與 親子離合關係的定義與 親子離合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內涵 內涵 內涵

「離合」是中國人的語言,余德慧、蔡怡佳(1996)首次提出「離 合關係」一詞時,以認識論詮釋現象學的方法,建構親子離合關係的意 義。十餘年來本土的親子離合關係並未有進一步發展,對於「離合關係」

的定義並未有太多變化,然其中「離合關係」的認識論抽象意義,在實 徵研究上不易操作,因此研究離合關係時,仍會以分離-個體化、依附 關係等概念具體化其內涵,以下整理相關研究對離合關係的定義,並透 過文獻分析,描述研究者所謂之「離合關係」內涵。

(11)

一 一 一

一、 、 、 、 離合關係的定義 離合關係的定義 離合關係的定義 離合關係的定義

余德慧、蔡怡佳(1996)指出西方心理學用「依賴」與「獨立」作 為討論離合的對等概念,但這樣「二元分立分析」,並不適合本土的親 子關係。中國人親子中的獨立與依賴,有著不同的內涵。余氏與蔡氏在 直指:「『離合』是人在關係中不斷的接觸與交往,不斷透過對方完成自 己的理解過程,『它』永遠是關係之間未決的狀態,並非任何認知上清 晰的概念,亦非情感上清楚的聯繫與不聯繫,更無法訴諸明白的態度」。

建立在余氏與蔡氏的觀點上,「離合關係」的默會知之狀態,使得 相關研究缺乏明確、具體可操作應用的定義與內涵,周麗玉(1999)為 解決此研究上的侷限,將離合關係視為親子心理連結與獨立自主之間的 關係。陳志賢(2005)及陳志賢、戴嘉南(2006)採取相同觀點,定義

「離合關係」為:「個體在兒童期過度到成年期的發展歷程中,子女經 驗到和父母的心理連結(合),及個體尋求自主(離)的矛盾經驗。這 樣的經驗,會隨著生活經驗與事件,而影響親子離合關係,其過程是種 動態的發展歷程」。

根據上述學者的概念,研究者將離合關係界定為:「子女在自主發 展歷程中,經驗到尋求獨立自主(離),及維繫與父母的心理連結(合)

的矛盾經驗。這樣的經驗必須在親子雙方共構的脈絡現象場中討論,且 關係會受到生活經驗與事件影響,其過程是種動態的發展歷程。」

二 二 二

二、 、 、 、 離合關係的內涵 離合關係的內涵 離合關係的內涵 離合關係的內涵

余德慧、顧瑜君(2000)指出「離合」是個體「在關係中」的重要 課題,將人與人彼此對待的關係中,以心理認定的主體意識把彼此相連 或是分開。余德慧、蔡怡佳(1996)所謂人「在關係中」,指的並非在 他人裡面,而是互動的雙方彼此共構「這個世界」。建立在此觀點,余 氏與蔡氏認為西方的實徵研究,將親子兩個世界化約到同一個概念向 度,雖然解決了操作與內涵的問題,卻更遠離了瞭解「離合關係」的目 的。十餘年來研究仍分別以「個體發展」與「依附關係」,探索親子離 合關係。本土研究中「離合關係」的相關內涵究竟為何,以下整理本土 實徵研究中,瞭解離合關係的內涵如何具體分析。

(12)

(一 一 一 一) ) ) )

本土離合關係本土離合關係本土離合關係本土離合關係----變動的變動的變動的變動的階段階段階段階段歷程歷程歷程歷程

余德慧、蔡怡佳(1995)由參與離合的主體解釋敘說,歸納出親子 離合是動態情境的三層次視框,第一階段是青少女界域的移動,從父母 間相合的界域移到友輩的界域。第二階段父母的反離運動,第三階段則 是父母的反離引起的少女反動。余氏與蔡氏將「離合關係」以視框的移 動詮釋其關係改變的歷程。

周麗玉(1999)指出子女希望能與父母分離,自我狀態中呈現認知、

情感與行為反應的內涵稱為「離」,子女希望依附父母自我狀態中呈現 認知、情感與行為反應的內涵稱為「合」。研究根據認知、情感與反應 三面向的離合的情況組合,歸納親子離合關係,可見九種狀態:1.全然 的離 2.全然的合 3.形合實離 4.形離實合 5.離合模糊 6.離合矛盾 7.離 合混亂 8.離合協商 9.離合相融。其後陳志賢(2005)以「自主發展」

與「親子連結」兩者間的關係,組合出五個離合狀態分別是,離合矛盾、

趨向於離、離的狀態、趨向於合、離合調整;除此之外,離合平衡可能 是非普遍的第六個離合狀態。

以上關於離合關係的研究,雖然對於狀態與歷程有描述性解釋,但 對親子離合關係內涵的定義仍然模糊,量化研究對於離與合的分別測 量,提供了研究者瞭解離合內涵的具體內涵。

(二 二 二 二) ) ) )

本土離合關係本土離合關係本土離合關係本土離合關係----離合關係的測量離合關係的測量離合關係的測量離合關係的測量

離合概念中可見兩個向度,一是「自主獨立的能力」、二是「情感 需求平衡的能力」(呂麗雪,1997)。「自主獨立的能力」,是個體面臨自 主發展時,獨立思考與生活管理、生涯規劃與關鍵決策時,自我負責的 程度;「情感需求平衡的能力」則是面臨親子關係轉變時,個體與父母 情感重新平衡的程度。相關心理學研究已建構發展不同的量表,以下透 過量表及訪談的相關內容,瞭解此二能力的具體內涵。此外,家庭系統 觀點中也提出家庭分化、自我分化等內涵來瞭解離合關係。

1.1.

1.1. 自主獨立的測量自主獨立的測量自主獨立的測量自主獨立的測量

Hoffman(1984)結合心理分析與結構家庭治療概念,將分離-個體 化的概念整合為「心理分離」(psychological separation),論編制的

(13)

「心理分離量表」作為測量工具(蔡秀玲、吳麗娟,1998;孫世維,1997)。 此外,林惠雅(2007)分析自主發展時歸納的自主意涵,對於瞭解自主 獨立能力的內涵,有清楚的見解,如表 2-1-2。

表 表 表

表 2222----1111----2222 自主獨立的 自主獨立的自主獨立的測量自主獨立的測量測量測量內涵內涵內涵 內涵

內涵 內涵內涵 內涵 心理分離量表

心理分離量表 心理分離量表 心理分離量表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Inventory,簡稱 PSI)

將分離-個體化視為,子女在脫離父母的心理依賴上滿足個人獨立需 求的程度,分為四個面向

a. 態度:有自己的信念、價值觀(我和父母對誠實的看法相似)。

b. 情感:不過份依賴父母的贊同、親密與情緒支持(離開父母讓我 覺得孤單)。

c. 功能:不需要父母協助,能自己處理個人事務(碰到困難時我會 請求父母協助)。

d. 衝突:親子關係中沒有罪惡感、怨恨、焦慮與生氣等負向情緒(我 的某些問題應該歸咎父母)。

自主發展內涵 自主發展內涵 自主發展內涵

自主發展內涵 自主意涵包含主權、自由度、自我決定、負責、主見、判斷。

a. 個人層次的自主意涵結構分為兩個面向,範疇面向有經濟、生活 型態、人際關係、課業學習、生涯發展;層面面向有情感、思想、

行動、角色規範(主權與義務)、個人自主空間結構

b. 關係層次指的是關係中的親子對於權力界限的界定和對應。

資料來源:整理自林惠雅(2007)、孫世維(1997)與蔡秀玲、吳麗娟

(1998)

2.2.

2.2. 情感需求平衡情感需求平衡情感需求平衡情感需求平衡的測量的測量的測量 的測量

親子關係在面臨轉變時,需調整重新取得平衡,學者們應用依附、

行為反應、親子關係等量表,測量親子關係的情感需求,其內涵如下表:

表 表 表

表 2222----1111----3333 親子情感需求親子情感需求親子情感需求平衡親子情感需求平衡平衡平衡的的的測量的測量測量測量內涵內涵內涵 內涵

量表 量表 量表

量表 內涵內涵 內涵內涵

親子同儕依附量表 親子同儕依附量表 親子同儕依附量表 親子同儕依附量表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簡稱 IPPA)

親子依附情感與認知的量表,關注青少年將父母做為心理安全感 來源的情形:

a. 信任:父母信任我的判斷

b. 溝通:我會將問題與麻煩告訴父母 c. 疏離:在家中沒有受到太多注意

(14)

量表量表

量表量表 內涵內涵 內涵內涵 青少年依附量表

青少年依附量表 青少年依附量表 青少年依附量表

(AAS)

測量三個依附理論的成分對個體的重要程度:

a. 希望依附程度(特別是壓力下):我生病時,希望父母在身邊。

b. 依附的舒適安全感:當我需要父母時,可以依靠他們。

c. 無法依附對象時不舒適程度:接觸父母對我而言並不重要。

子女對父母行為看法 子女對父母行為看法 子女對父母行為看法 子女對父母行為看法

(CRPBI)

子女知覺的父母行為中的三個向度:

a. 接納:父母對子女支持、稱讚及情感表達的行為。

b. 心理控制:敵意、引發焦慮與罪惡的心理壓力控制子女。

c. 堅定控制:父母設定規則、懲罰方式直接控制子女行為。

行為情感反應量表 行為情感反應量表 行為情感反應量表 行為情感反應量表

(BERI)

測量衝突情境下,子女對父母的四個情緒反應,退縮、反擊、不 理睬及失控,情緒反應越高,表示個體化程度越低。

親子關係量表 親子關係量表 親子關係量表

親子關係量表 親子關係中的九種成分:

a. 知心感:父母能瞭解自己的心意或需求

b. 負向情感:對父母有憤怒、敵意或是焦慮與無奈 c. 敬佩感:尊敬、佩服父母

d. 依附感:希望靠近父母,父母的存在能安撫情緒,成為探索的 安全堡壘。

e. 缺乏自主感:父母讓自己覺得不能作主,無法發揮自我。

f. 回報壓力:覺得自己必須取悅、服務及順從父母心意。

g. 被重視感:覺得自己在父母心中很重要

h. 一體感:覺得父母與自己福禍相依、榮辱與共。

i. 工具功能:父母滿足自己需求(照顧保護、服務、資源)

資料來源:整理自孫世維(1994;1997;1998a)與蔡淑鈴、吳麗娟(2003)

由表 2-1-3 可見,親子關係間的成分相當複雜,而親子離合關係中 關注的情感平衡調整,在子女發展獨立自主過程中,親子間「接納、信 任」與「控制、壓力」兩個面向的互動,將會受到影響。子女必須調整、

平衡親子間的關係,在需要時能享受父母的接納、陪伴與溝通,並調節 應對父母形成的控制、壓力或疏離時的情緒反應。

3.

3.

3.

3. 離合關係離合關係離合關係離合關係在系統觀點下的在系統觀點下的在系統觀點下的在系統觀點下的測量測量測量測量

系統概念為主的研究將「家庭分化」或是「自我分化」量表,作為 探討離合關係的主要內涵,表 2-1-4 分析相關量表可見「分化」概念討 論親子離合關係時,關注代間對親子關係親密/凝聚或是分離/獨立的程 度。分離/獨立程度高者,表示親子關係較為平衡,個體化程度也較高。

(15)

表 表 表

表 2222----1111----4444 家庭系統觀點的家庭系統觀點的家庭系統觀點的測量家庭系統觀點的測量測量內涵測量內涵內涵內涵

量表量表

量表量表 內涵內涵內涵內涵 家庭分化量表

家庭分化量表家庭分化量表 家庭分化量表

(Th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Family system Scale,簡稱 DIFS)

測量家庭成員中的分化情形,分別測量各對親子關 係親密與分離容忍度

a. 親密的容忍度:父母告訴我該怎麼想,

b. 分離的容忍度:父母尊重我的隱私。

家庭系統個人威信問卷 家庭系統個人威信問卷家庭系統個人威信問卷

家庭系統個人威信問卷((自我分自我分自我分自我分

化)

(Personal Authority in the Family System Questionnaire,

簡稱 PAFS-QVC)

自我分化量表測量親子關係間自我分化程度,高分 表示親子情感黏結平衡,個體化程度高;低分表示 親子融合程度高,缺乏適當界線。

家庭環境量表 家庭環境量表家庭環境量表 家庭環境量表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簡 稱 FES)

家庭互動環境中瞭解家庭中獨立與凝聚的量表。

a. 獨立性:自我肯定、支持及自己做決定。

b. 凝聚性:家人間彼此奉獻、協助及支持。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孫世維(1998a)與楊康臨(2005)

本節探討親子離合關係的相關理論,包括考慮離開的「分離-個體 化」,強調連結的「依附理論」以及關係取向的家庭系統理論,並針對 本土對親子離合關係的相關研究定義與內涵,分析離合具有的內涵。參 考上述研究與量表,研究者認為親子離合關係內涵,必須包括「個體發 展獨立自主的分離」與「親子依附的連結」兩個面向,並且將兩者放回,

親子雙方共同建構出的家庭系統中討論。具體的主要內涵包括:子女知 覺在行為、情感、態度上,可以獨立自主不依賴父母的程度;具體的主 要內涵包括:子女知覺在功能、態度、情感上,可以獨立自主不依賴父 母的程度;子女在感受到與父母的親密依附和控制的平衡。這樣的內涵 應該透過子女與父母互動經驗中,從事件中探索親子在功能、態度與情 感上的離合情況,並反覆理解彼此的離合位置。

(16)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華人文化下 華人文化下 華人文化下的 華人文化下 的 的成年前期 的 成年前期 成年前期親子 成年前期 親子 親子離合 親子 離合 離合 離合關係 關係 關係 關係

親子離合關係是親子關係內涵的一部份,欲討論親子離合關係,必 須先瞭解親子間的互動關係。本節聚焦討論親子關係與代間關係,並探 討華人文化中親子關係特色,最後進一步分析華人文化中角色規範產生 的性別議題,對成年前期親子關係產生的影響。

壹 壹 壹

壹、 、 、 、 成年前期 成年前期 成年前期 成年前期的 的 的 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與代間關係 與代間關係 與代間關係 與代間關係 一

一 一

一、 、 、 、 親子關係與代間關係 親子關係與代間關係 親子關係與代間關係 親子關係與代間關係

親子關係是持續進展的關係,隨著年齡改變關係內涵(吳嘉瑜,

2004)。不論是在哪一個生命階段,親子關係都相當重要,親子間的親 密與依附關係隨著時間發展而有不同的變化。成年前期的子女在生理與 認知上逐漸成熟,因此不僅逐漸與父母分離、脫離羽翼的照顧與保護,

更因為認知及能力的增強逐漸能回饋、照顧父母。這樣的親子關係不只 是單向、上下依賴的關係,而涉及了資源移轉與互惠交換的代間關係(胡 幼惠,1995)。陳若琳與李青松(2002)指出隨著身心發展,子女應該 表現合宜的子職角色。華人文化的倫理思想中親子關係強調倫理,子女 的責任義務,強烈受到華人關係主義中對角色的規範以及孝道文化的影 響。而當邁入成年前期時,子女除了接受父母的照顧支持與協助外,本 身應該逐漸有能力回報父母,使得親子關係逐漸從垂直的上對下關係,

翻轉成較為平行的代間關係。

二 二 二

二、 、 、 、 代間連帶 代間連帶 代間連帶 代間連帶理論 理論 理論 理論

代間連帶理論在 1976 年由 Bengtson 等人提出,主張以社會連帶

(social solidarity)概念建構代間關係模式,包括了兩個主要的概 念,一為代間連帶的多面向建構,二則是不同連帶面向之間的關係架構

(林如萍、伊慶春,2007;林如萍,1997)。

(一一一)一)))代間連帶理論的六大面向代間連帶理論的六大面向代間連帶理論的六大面向代間連帶理論的六大面向::::

Bengtson 與 Schrader(1982)經過多次修正,整合家庭研究觀點,

將連帶理論整理為六大面向,分別為關聯、情感、一致、功能、規範與 結構連帶。

(17)

(1) 關聯連帶(associational solidarity):家庭間不同活動之 互動頻率及類型。

(2) 情感連帶(affectual solidarity):家庭成員間正向情感的 類型及程度。

(3) 一致連帶(consensual solidarity):親子間價值、態度與信 仰一致的程度。

(4) 功能連帶(functional solidarity):家庭成員之間彼此服務 或協助的程度。

(5) 規範連帶(nomative solidarity):家族規範的知覺。

(6) 代間家庭結構(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structure):家 庭成員的人數、性別組成、婚姻狀況、婚姻狀況及地理接近性。

(二二二)二)))代間連帶模式代間連帶模式代間連帶模式代間連帶模式

Robert 與 Bengtson (1990)提出老年父母與子女代間連帶模式(圖 2-2-1),標示出連帶面向間的關係。該模式指出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內 化的角色規範是代間連帶的核心,強烈的規範促使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

(引自林如萍、高淑貴,1999)。

圖圖

圖圖 2222----2222----1 1 1 1 代間連帶模式代間連帶模式代間連帶模式代間連帶模式

代間連帶理論,提供了明確的架構探討代間關係中的各面向議題。

親子離合關係的發展,可見在既定的結構連帶中,以規範為出發 ,觀 察其關聯、功能、情感以及一致連帶的互動關係。

(18)

親子離合關係是親子關係的一部分,子女從發展獨立自主開始,與 父母產生動態的離合關係。發展自主的子女與父母的關係與早期以親 權、親職為重心及後期照顧年老父母的子職重心不同,此時期親子的關 係比較平等、互惠。在家庭生命週期的中段,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不但是 互惠的情感關係,更有互助的行為事實。代間連帶模式及代間關係提供 了親子離合關係的完整面向,在探討親子離合關係時,在一致的結構控 制下(同住),探索親子代間關係的中的代間協助(生活互動)、代間情 感(情感互動)以及與代間孝道責任期待(經濟互動)來瞭解親子離合 關係的互動情境,做為研究離合關係最基本的場域。

貳 貳

貳 貳、 、 、 、 華人文化中 華人文化中 華人文化中 華人文化中家人 家人 家人 家人關係 關係 關係 關係

陳志賢(2005)指出東西方家庭文化的差異,都可能影響到親子離 合的變化。孫世維(1999)提到在親子分離過程中,不論是自我的釐清 或是親子關係的轉換,都需要藉著與社會文化環境,不斷進行協商來達 成。因此文化、時代背景、社會經濟條件、教育程度與職業等等不同,

使得親子離合沒有絕對的標準或是固定的角色與方式(Blos, 1967)。

華人家庭終生緊密互動讓親子持續緊密關聯,華人的傳統家庭特質 如何影響親子離合關係?對西方社會而言,自主及分離-個體化是其相 當重要的價值觀。由泛文化研究結果觀之,個體的獨立自主發展界定與 所處社會文化有關(林惠雅,2007)。我國傳統社會文化有異於西方社 會之處,國外心理分離-個體化的研究已有不少,然而不同文化下的親 子離合關係並不相同,國內以大學生為對象,研究分離-個體化時發現:

子女在追求獨立自主時會產生對父母的矛盾、沮喪、憤怒等等複雜的負 面情緒,以及自私、愧疚、罪惡感、背叛、不孝等羞恥感,導致尋求個 體化與連結的過程中產生衝擊與掙扎(陳秉華,1995;蔡秀玲、吳麗娟,

1997)。在家族主義、華人關係主義的影響下,中國人的親子離合情況,

可能與西方文獻有很大的差異。傳統中國文化孝道、父母權威、高度的 家庭凝聚,緊密的親子連結與依賴等集體主義價值,使個人的獨特性、

獨立自主並不被鼓勵,因此必然影響個體化的發展(孫世維,1998)。

(19)

一 一 一

一、 、 、 、 華人的家庭觀 華人的家庭觀 華人的家庭觀 華人的家庭觀

吳燕珠(2004)指出中國古代的家庭制度是「父權家長制」,家長 是家庭中的至尊。中國人的家庭式嚴密的社會組織,親情是凝聚家庭成 員的主要力量。楊國樞、葉明華(2005)提出家族主義是中國社會的根,

基本假設是家庭提供家人無條件的支持。父母提供子女費用時,也獲得 控制子女的權力,許多父母不與子女講求權利義務,也不認為他們擁有 權利,且父母願意完全犧牲自己來支持子女。這是絕對的相互依附,即 使子女長大成人,這樣的依附關係依然不會有改變。

黃光國(1998)指出家人在受到支持的同時,每個家庭成員都將受 到控制,中國人的支持與控制是一體兩面的。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離 合的個體化行為,要求獨立與自主的行為,違反了整個文化體系。中國 親子之間以「共和」的方式存在,並不允許「分離」的意識產生。西方 的「割斷父母子女的心理臍帶」並不是中國人的傳統,因為親子的分離 象徵親子撕裂,會悲傷得想到反饋失敗不孝感,養育失敗孽子感,以及 家門不幸的羞辱感(余德慧,1996)。

二 二 二

二、 、 、 、 華人 華人 華人 華人文化中的 文化中的 文化中的 文化中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

黃懿慧(2002)指出「關係」一直是被認為瞭解華人社會行為的核 心概念。以下針對楊國樞(1993)提出的關係取向,及葉光輝(2004)

為親子的關係主義修正做說明:

(一一一)一))) 華人華人華人華人關係主義關係主義關係主義關係主義

楊國樞(1993)指出關係取向是我國傳統人際網絡運作的主要方 式,強調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有五個重要特徵(表 2-2-1):

表 表 表

表 2222----2222----1 1 1 1 華華華人關係取向的五大重要特徵華人關係取向的五大重要特徵人關係取向的五大重要特徵人關係取向的五大重要特徵

特徵

特徵 特徵

特徵 內涵 內涵 內涵 內涵 關係形式

化、角色 化。

1. 以關係界定的身份稱為關係性身份,關係中角色落實名分 2. 角色有行為守則,使每個人在家庭內外有適當的位置 3. 各守本分,就能相安無事。

4. 五倫角色是不對等的角色行為規定

5. 每組關係都有兩套角色劇本,關係中的人必須依照劇本扮演。

(20)

關係互依 性、回報 性

1. 角色是對偶的,角色的界定與其對應角色密切關連 2. 角色的互惠可能是精神上或行為上或是物質上的互惠 3. 對偶角色既然互惠,彼此就會互相依賴

4. 角色互惠使得人際關係形成共生系統,兩造互補而不平等 5. 對應角色雖然是互惠互依,但是程度上可能會不同

關係和諧 性

1. 文化基本運作是人際關係和諧的追求

2. 傳統中國人對不和諧或衝突有一種焦慮或是恐懼

3. 社會關係想和諧,角色必須依照角色規範行事以滿足規範期望 關係宿命

1. 緣分信念,強調現實的人際關係之必然性與不可避免性 2. 命中注定只好逆來順受,認命的守在現有的關係中 3. 各種家人關係都是由緣所命定的,父子關係與夫婦都是 關係決定

1. 關係依照親疏可以分為家人、熟人與生人

2. 家人彼此要講責任、權力保護,無條件的相互依賴

3. 家人關係互動不良會有罪惡感、沮喪、焦慮、憤怒等等情緒 4. 因應的方法通常採壓抑、否認、怨尤、體徵化或是反性行為

資料來源:整理自楊國樞(1993:181-191)

葉光輝(2004)以「禮、義、仁、欲」的儒家觀點修正關係主義,

提出個體在角色互動關係時會有因「名位」下人際關係中的「分位」、「情 感」及「慾欲」三種感情成分。利用此三種感情成分,葉光輝(2002)

將親子互動關係分為「親慈子孝」、「親子中庸」、「親嚴子恣」、「親慈子 漠」以及「親嚴子孝」五種類型。慈孝型是傳統儒家倫理的理想類型,

是現代華人社會稱羨的親子關係。而對應的則是「嚴恣型」是華人家庭 中最容易產生衝突的親子關係。慈孝型有助於子女兩類的自主發展,「嚴 恣型」最不利兩種自主發展。

由表 2-2-1 及葉光輝的修訂可知,華人的關係有以上五大特徵,親 子關係是華人最重要的關係,相當符合關係主義的五大特徵。親子關係 的格式與角色規範,有多年來的傳統規範必須遵從。華人的親子離合關 係,「慈」與「孝」分別是親代與子代雙方應該展現的角色規範。

(21)

(二二二)二))) 孝道孝道孝道孝道

羅國傑(2002)指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道德中,「孝」有特殊地 位,維繫家庭團結並保持社會穩定。子女孝順父母有報恩的概念,恩情 有三方面,生育之情、養育之情以及教育之澤。葉光輝(1998)說明孝 的角色在文化的重要性,親子互動中角色成分相當重要。Hamilton 在 1984 年分析『孝經』,認為孝的角色,多半強調服從、順從與順服,並 認為個人必須將自己安置在對的角色中,對社會與個人才會有利(引自 葉光輝,1998)。

學者於「孝」的理解與分析,可見中國人認為子女須順從、順服,

父母對子女有恩,子女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體貼父母的心意,善事父 母,繼承、侍奉與隨侍在側。這些規範,將子女視為父母的延伸,必須 以父母的心意個人的目標,希望子女陪伴父母身旁,無論在思想或行為 上,不鼓勵子女發展獨立自我,使「孝」似乎成為獨立自主發展的阻礙。

然而,葉光輝(2004)研究結果卻指出相互性孝道信念,有助於子女個 體化及關係取向的自主性發展,而這樣的促進,主要透過子女相互性孝 道信念中,蘊含對父母的親密情感。權威性孝道雖然顯示,抑制子女個 體化取向的自主發展,但是促進關係取向的自主性發展。孝道對親子離 合關係發展的影響究竟為何,似乎受到「孝道」的不同內涵影響,需要 更多的研究證明。

參 參

參 參、 、 、 、 華人家庭中的親子 華人家庭中的親子 華人家庭中的親子 華人家庭中的親子離合 離合 離合關係 離合 關係 關係 關係

子女除了年幼時的順親敬親,隨年齡增長時的反哺與養育受到社會 規範的期待,親子在發展離合關係時在華人的家庭中有怎樣的特色呢?

一 一

一 一、 、 、 、 華人家庭中的親子 華人家庭中的親子 華人家庭中的親子 華人家庭中的親子離合 離合 離合關係特色 離合 關係特色 關係特色 關係特色

(一一一)一))) 長不大的華人小孩長不大的華人小孩長不大的華人小孩長不大的華人小孩

西方人的成長過程中,由孩子到大人的世界,他們的親子關係,也 逐漸轉為平行的朋友關係(Kuczynski,2003;引自林佩玲,2006)。在 中國倫常體系中,親子、長幼關係是不能變動的角色規範,會隨時間一 塊往前移動,而其間相對的關係是不能改變的(肖群忠,2002)。

(22)

劉凱申(1991)指出新一代中國人雖然已經越來越開放、獨立,但 從親子關係或教養態度來看「中國人永遠長不大」是個事實。中國父母 多半縱容孩子,孩子也理所當然黏著父母,彼此一輩子「願打願挨」。

在中國父母的眼中,不管是三歲或是三十歲永遠都是孩子。這種心態跟 中國人是子女為自己或家族生命的延續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過度保 護、照顧,使大部分中國人依賴性強獨立性弱,一輩子都不成熟,像個 長不大的小孩。

(二二二)二))) 親子共生黏結親子共生黏結親子共生黏結親子共生黏結

余德慧(1992)提及在我國傳統文化設計下,家庭內部是屬於共生 系,父母必須為子女負起行為責任,即撫育與責任二者合而為一的情份 與控制,而子代的順從回報則是規範法則,如此共生設計的「撫育-責 任-回報」是共生系成員所作的選擇。在親子共生的狀態下,父母對子 女的操控成為合法事實。

((

((三三三)三))) 親子間的怨親子間的怨親子間的怨親子間的怨尤尤尤尤

親子是共生黏結的一對關係,父母可以理直氣壯的用傷心、痛心等 情緒逼迫子女就範,也可以用無限的權利來支配子女事業、婚姻。年輕 的子女學習隱藏自己的想法,減少父母控制的方法變得陽奉陰違,然而 當寬容與忍耐無法解決問題時,家庭將產生怨。怨是中國人對親密的 人,最常產生的神經質情緒,不是來自心理失調,而是華人的文化設計

(余德慧,1996)。在親子關係中我們不希望看到「變心」,變心是對依 附的背叛,會傷害親子的雙方。中國人親密的依附關係,假設親子願意 為對方犧牲,因而有為對方做太多事的感覺。在這種「做過頭」的暗示 裡,強烈的希望對方給予相稱的回應。而如果對方的行為不符合期待,

就會在互動中產生了怨尤(余德慧,1987a)。

二 二 二

二、 、 、 、 華人文化中 華人文化中 華人文化中 華人文化中的 的 的 的性別議題與 性別議題與 性別議題與 性別議題與親子 親子 親子 親子離合 離合 離合 離合關係 關係 關係 關係

華人文化中父子軸為家庭秩序與倫理的基礎,長幼有序、男女有 別,是可以見到的文化特色。朱瑞玲(1997)則是分析代間關係為父子、

母子、父母/女三類,認為華人家庭的女性主體不強,因此女兒與其原 生父母親的關係,在文獻上呈現空白。

(23)

吳嘉瑜(2004)討論成年親子關係時,雖然也認為父女關係比起父 子關係較為單純而簡單,然而西方文獻中母女關係的研究多有著墨,足 以借鏡,因此以父子、母子、父女、母女四種組合,分析成年親子關係 的特色,並指出親子關係的矛盾來源。

(一一一)一))) 父子關係父子關係父子關係父子關係

父子關係是華人文化家庭中最核心的關係,是一種以血緣為基礎,

擁有傳承特性,具有上對下的權威關係(朱瑞玲,1997)。父子關係不 論是對男性或是對家庭而言都相當重要,中國的父子軸傳統,在傳宗接 代的法定關係與意識型態上主宰了中國的家庭關係(楊國樞,1997;引 自吳嘉瑜,2004)。在這樣的規範下父子關係,應該只有尊卑、順從關 係而不能有衝突,這樣的權威關係使得父子關係,並非親密的情感依附 對象,在親子離合關係發展中,似乎缺乏了一開始緊密相合的本質,因 此分離的調適過程是否存在,直到探究。

對兒子來說父親是什麼樣的角色呢?文化中父親對兒子的責任是 促發他獨立(吳嘉瑜,2004),因此也使父親與兒子之間,一開始就處 於一種疏離的狀態,常見兒子對父親保持距離,呈現相當的趨避關係甚 至有某種程度的敵意(胡幼慧,1995、Greene & Boxer, 1986)。這樣 的疏離、趨避甚至是有些敵意、衝突的父子關係,常來自父親對兒子的 要求與掌控,隨著子女的年齡成長,當兒子結婚、生子、成為社會規範 中的獨立個體時,也許是由於父親的責任已了,因此親子關係可能有所 改善。亦或是隨著年齡的成熟與發展,兒子能對父親的心態與觀點逐漸 瞭解,使得父子關係逐漸改善,父子之間由於同性別的興趣與相互同 理,彼此更能瞭解與互動(Nydegger & Mitteness, 1991;引自吳嘉瑜,

2004)。

(二二二)二))) 母子關係母子關係母子關係母子關係

相對於父子關係,母子關係的文化規範中顯得不太清楚。女性在家 庭中並不被視為傳承的主軸,且唯有婚姻才能讓女性在家族中擁有妻子 的位置,胡幼慧(1995)指出傳統家庭將母子關係界定為親密的情感連 結,且是終身的親密連結。母親對兒子來說是照顧、呵護的角色,這樣

(24)

的互動方式,並不會隨著兒子的成長而改變,終其一生母親都會為了兒 子而擔憂、與兒子保有親密的關係。婚姻對女兒來說,是離開家族的關 鍵時間,相對於女兒,兒子與父母能保持原來的互動模式。然而婚姻並 非對母子關係沒有影響,兒子與妻子的夫妻關係,緊密程度勝過母子 時,會促發母親悲傷使得兒子產生不孝的感覺(吳嘉瑜,2004)。

(三三三)三))) 女兒與父母的女兒與父母的女兒與父母的女兒與父母的關係關係關係關係

父系社會中女性的主體不彰,文獻中對父女關係的討論不多,華人 的父女關係通常只能在雜文或小說中有粗略的印象(朱瑞玲,1997)。

以往女性成年與結婚幾乎是同樣一件事,傳統文化中嫁出去的女兒潑出 去的水,也使得女兒與原生父母的關係,在傳統的中華文化中,一直呈 現模糊不明的情況。

1. 父女關係

傳統上父女關係較為單純,可能由於男性不善表達情感的特質,使 得男性與兒子女兒難以建立親密的情感,除此之外,父系社會中強調傳 承的觀點,使得女兒可能被指為賠錢貨,父親的權威在女兒中可能是標 準形象(朱瑞玲,1997)。趙梅如(2006)指出也許是由於角色的傳統 規範不明,現在的父女關係沒有父子關係複雜,父親對女兒的方式比較 鬆散,或是由於懼怕大逆不道的潛在焦慮,壓抑了自然的親情。父親對 女兒的主要責任是保護女兒確保幸福,這樣的責任並不會因婚姻而減 少,而可能轉變成對女婿的挑剔與干涉(吳嘉瑜,2004)。

2. 母女關係

西方研究指出母女關係是相互依存、酬賞、親近的(吳嘉瑜,2004), 然而傳統的母女關係是養育教化的關係,母親必須在女兒長大成人前,

教會女兒出嫁該熟習的家事,彼此之間可能有類似師徒的關係,而女兒 出嫁之後,就成為了別人家的,為了避免感情付出無法獲得回報,母女 之間感情是被刻意忽視的(朱瑞玲,1997)。這樣以教養為主要責任的 上對下關係,在女兒成年後擁有獨立的能力時,會有什麼不同呢?陳燕 錚(1999)指出婚後的母女情感會出現「依附反轉」的現象,兩代之間 相互母職化,同時在照顧過程中,在照顧的責任感上逐漸消長。

(25)

表 表 表

表 2222----2222----2 2 2 2 親子關係的特色與矛盾來源親子關係的特色與矛盾來源親子關係的特色與矛盾來源 親子關係的特色與矛盾來源 親子親子

親子親子 關係特色關係特色關係特色關係特色 父子 *複雜、迴避、充滿緊張

*對兒子的責任是促使其獨立

*由於性別的共通性,隨著年齡增加,相互尊重使得父子關係 改善

母子 *強烈關愛、溫暖的是父子關係的潤滑劑

*對兒子的責任是關愛、照顧

*母子關係與兒子的配偶有關 父女 *輕鬆但有距離感

*對女兒的責任是保護她,確保幸福

*由於彼此的情感支持,年齡增加關係會改善 母女 *相依、酬賞、親近

*對女兒的責任是社會化,影響生涯選擇與性的態度

*母女關係出現「依附反轉」

資料來源:整理自吳嘉瑜,2004

親子離合關係是親子關係的內容,探索親子離合關係的內涵,需由 此時期的親子互動情境觀察之。成年前期的親子關係在意義上接近親子 的代間關係,代間連帶理論明確的提供分析代間關係的六個面向,成為 本研究觀察親子離合關係的基本場域。華人文化下,受到華人家庭觀關 係主義影響,親子之間的互依與互惠特色,使得親子關係黏結共生,在 發展獨立自主的成年前期,可能形成阻礙,形成與西方獨立自主發展不 同的歷程與關係內涵。除此之外,由於父子軸的家庭文化特色,性別在 親子關係中的影響,在不同的親子性別組合中,已經被看見,父子、父 女、母子、母女親子離合關係,如何發展與互動,應該在研究中被聚焦 觀察。

(26)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家庭發展脈絡下的親子離合關係 家庭發展脈絡下的親子離合關係 家庭發展脈絡下的親子離合關係 家庭發展脈絡下的親子離合關係

親子離合關係應該被放回關係系統中討論,而親子的共同場域正是 家庭。家庭發展論將家庭視為有機體,黃迺毓(1988)指出家庭與個人 一樣是發展性、週期性的,家庭發展遵循著固定可預測的階段邁進。本 節以家庭發展理論為基礎,瞭解親子離合關係發展時的家庭發展階段,

除了家庭整體的發展中觀察親子離合關係,更從個體在家庭中的個人發 展(子女在成年前期及父母在中老年面對退休議題),瞭解在家庭與個 體公轉與自轉的關係中,親子離合關係發展的情境脈絡。

壹 壹 壹

壹、 、 、 、 家庭發展理論 家庭發展理論 家庭發展理論 家庭發展理論與親子離合關係 與親子離合關係 與親子離合關係 與親子離合關係 一

一 一

一、 、 、 、 家庭發展理論的基本概念 家庭發展理論的基本概念 家庭發展理論的基本概念 家庭發展理論的基本概念

家庭發展理論整合了鄉村社會學、心理學,最早透過經濟、人口學 家利用人口變項將家庭分出不同發展階段,關注家庭經濟面的變化(謝 秀芬,1986)。社會學家提醒的家庭發展理論應該強調家庭在歷史、社 會發展脈絡下,因此家庭發展理論將以個人、家庭及歷史的時間串連思 考,強調在社會、歷史脈絡下,家庭以及家人的變化。家庭的發展主要 概念有「發展與改變」、「發展任務」、「家庭轉變」(林如萍,2001)。

1.

1.1.

1. 發展與改變發展與改變:發展與改變發展與改變:::「發展」是家庭在經歷社會文化規範的事件過程

(所謂事件指適婚年齡結婚,婚後生小孩等符合規範的事 件)。「改變」則表示家庭內各方面變化,如成員增減面等。

2.

2.2.

2. 發展任務發展任務:發展任務發展任務:::家庭發展將家庭視為個體,特定階段也會面臨一些 任務。任務有兩個重點,一是任務在社會文化規範期許,個體 發展成熟時產生;二是任務凸顯了個體或家庭面對挑戰時必須 的回應。

3.

3.3.

3. 家庭轉變家庭轉變:家庭轉變家庭轉變:::「轉變」相對「階段」是急遽改變的時期。家庭轉 變包含事件、階段及時機三個因素。當家庭經歷重大家庭事 件,如退休、子女離家時,家庭可能發生角色重組或任務改變 等狀況,經歷這些轉捩點,進入另一個階段。每個家庭經歷的 轉變,因事件的產生及事件產生時是否符合社會規範,而可能 不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書總共分成六個章節: 〈第一章、擁有自信〉 ; 〈第二章、設定願景〉 ; 〈第三章、掌握行動力〉 ; 〈第四 章、建立人際關係〉 ;

二、為因應國內外環境、我國產業發展及人口結構之改變,勞動部推動

三、第二項係參照原優存辦法第二條第二 項規定,明定於九十九年十二月三十

因電導值與溶液中的離子濃度有關,滴定過程中溶液內的離子濃

王淑真: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退休教師 李信仲: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章念慈: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黃若玲:臺北市立明湖國小退休教師

(續下頁).. 報名資料若需修改(限於考生報名後更名、變更通訊方式及聯絡電話使用),期間若有

個人資料」、「職業退休豁免計劃指《職業退休計劃條例》所指的職業退休計

填表人 簽章欄 負責人 簽章欄 單位 印信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