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調查問卷(正式版) 指導教授:林幸台 教授
編 製 者:呂淑美 敬愛的特教先進您好:
非常感謝您抽空協助填答問卷。這份問卷旨在瞭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生涯 發展與專業成長的現況,期盼透過您豐富的學識與涵養,提供寶貴的意見作為 我日後修正問卷之參考。您的意見不僅對學術研究有幫助,且對特殊教育學校 教育實際之推展有助益。本問卷不具名也不作個別探究,請安心填答。再次的 感謝您!並祝福您
平安喜樂!萬事如意!
謝謝您的協助。敬祝 教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暑期行政碩士班 研究生:呂淑美 敬啟 E-mail :smleu168@yahoo.com.tw
聯絡電話:03-3647099 ext.200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九月 填答說明:本問卷分成三大部分,包含個人背景資料、教師生涯發展量表及自編 教師專業成長量表,請您依實際情況勾選填答。
【第一部份:個人背景資料】
1.性別:□(1)男 □(2)女
2.年齡:□(1)30 歲以下 □(2)31~40 歳 □(3)41 歲~50 歳 □(4)50 歳以上 3.目前婚姻狀況:□(1)已婚 □(2)未婚
□(3)分居 □(4)喪偶
4.特教背景:□(1)特教研究所畢業 □(2)特研所四十學分班結業 □(3)特教系畢業 □ (4) 特教學分班結業
5.特教服務年資:□(1)5 年以下 □(2)6~10 年 □(3)11~20 年 □ (4)20 年以上 6.服務學校類型:□(1)啟智類為主
□(2)非啟智類為主(啟明類、啟聰類、啟仁類等)
7.目前擔任職務:□(1)教師兼行政職務 □(2)教師兼導師 □(3) 專任教師
-請繼續填寫下頁量表-
95
【第二部份:教師生涯發展量表】
編製者:林幸台教授
以下的題目係完全採用林幸台教授所編的教師生涯發展量表。本問卷目的在了 解您從事特教工作以來,教學生涯發展的情形。請依您實際狀況在適當□內打ˇ作 答。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我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 □ □ □ □
2.我對所從事的的教學工作感到驕傲。 □ □ □ □ 3.我對於教學工作還要多加學習。 □ □ □ □ 4 我對教學工作愈來愈沒有興趣。 □ □ □ □ 5.如果從事教學以外的工作我會覺得更快樂些。 □ □ □ □
6.教學工作使我感到挫折。 □ □ □ □
7.我以教學工作為樂。 □ □ □ □
8.我感覺精力充沛。 □ □ □ □
9.教學日久有如例行工作。 □ □ □ □
10.盡心盡力卻無太多成就感,我只好作有限度的投入。 □ □ □ □ 11.對教學工作只求平穩心安,不再期待太多。 □ □ □ □ 12.我感覺無法承擔繁劇的工作壓力。 □ □ □ □ 13.我目前的情形只能說是維持現況而已,難以突破。 □ □ □ □ 14.我願意嘗試新的觀念和教學方法。 □ □ □ □
15.工作沒有太大的挑戰性。 □ □ □ □
16.我對教學工作抱持樂觀態度。 □ □ □ □ 17.我需要人幫助度過消沉的心境。 □ □ □ □ 18.我願意擔任兼課老師以便有時間做別的感興趣的事情。 □ □ □ □
19.我怕去上課。 □ □ □ □
20.我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工作。 □ □ □ □ 21.我對所教的科目/領域感覺頗能勝任愉快。 □ □ □ □ 22.學生對我的教學反應熱烈。 □ □ □ □ 23.我希望向別的老師多學習。 □ □ □ □ 24.我尚未透徹了解教學科目的內容。 □ □ □ □
25.我受學生的尊敬。 □ □ □ □
26.我正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 □ □ □ 27.我希望有更多機會參加研習或進修。 □ □ □ □ 28.每天的教學工作對我來說是愉悅的挑戰。 □ □ □ □ 29.我不斷研究、檢討各種教學方法。 □ □ □ □ 30.每天都有不同的問題挑戰性。 □ □ □ □
-請繼續填寫下頁量表-96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31.面對當前的教育問題使我有一股茫然的感覺。 □ □ □ □ 32.任教科目/領域缺乏變化,教學工作平淡無奇。 □ □ □ □ 33.我無法從教學工作中獲得成就感。 □ □ □ □
34.我從學生身上學習很多。 □ □ □ □
35.工作量大,不堪負荷。 □ □ □ □
36.學生衝突多,不勝其煩。 □ □ □ □ 37.從教學所獲得的經驗使我越來越覺得舒服安全。 □ □ □ □ 38.面對各種壓力,使我無所適從。 □ □ □ □ 39.我有力不從心無法達到自我期許的目標感覺。 □ □ □ □ 40.我喜歡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 □ □ □ 41.我懷疑教學工作性質是否與自己的人格特質相符。 □ □ □ □
42.我很熱衷教學工作。 □ □ □ □
43.我對人生方向感到懷疑。 □ □ □ □ 44.我對所從事的教學工作有榮譽感。 □ □ □ □ 45.我不滿意目前的教學條件與工作環境。 □ □ □ □
-請繼續填寫下頁量表-97
98
【第三部份:教師專業成長量表】
教師專業成長包含五個向度:一、「教育專業知能向度」;二、「學科知能 向度」;三、「一般知能向度」;四、「班級經營知能向度」與五、「人際關係知 能向度」等五個向度的成長。
以下各題乃在瞭解您的專業成長情形,請依據您目前在學校工作上的實 際情形,在您認為最適合的□中打「9」。
一、教育專業知能:包含教師能配合教育政策、因應教育改革趨勢、吸取教育新 知、熟練課程、從事相關教學研究與進修活動、發表與分享個人教學經驗與心 得、從事教學相關研究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能明瞭新的教育政策與教改趨勢 □ □ □ □ 2.能了解特殊教育法令規章 □ □ □ □ 3.能時常吸取教育新知 □ □ □ □
4.能熟練特殊教育課程 □ □ □ □
5.能有效建立教學檔案 □ □ □ □
6.能做好學生的個案管理 □ □ □ □
7.能主動參與第二專長進修 □ □ □ □ 8.能參加溝通技巧與衝突管理相關課程 □ □ □ □ 9.能主動參加校內、外進修研習活動 □ □ □ □ 10.能積極參與校內教學研究會 □ □ □ □
11.能從事教學相關研究 □ □ □ □
12.能與校內同仁分享個人教學經驗 □ □ □ □ 二、學科知能:指教師所任教之學科/領域方面的相關知能,包括能精熟課程和教
材、有效進行教學活動與教學內容設計、活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善用進步的教 學媒體以輔助教學、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有效進行教學評量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能熟悉任教階段的課程綱要 □ □ □ □ 2.能掌握所任教領域的教學目標 □ □ □ □ 3.能精熟教學科目/領域的內容 □ □ □ □ 4.能參與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 □ □ □ □
5.能使用適當的評量工具 □ □ □ □
6.能有擬定 IEP 的能力 □ □ □ □ 7.能有執行 IEP 的能力 □ □ □ □ 8.能針對學生的個別需求設計適性的教學內容 □ □ □ □
99
9.能運用合宜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 □ □ □ 10.能運用各種教具、輔具與教學媒體 □ □ □ □ 11.能有效運用校內、外教學資源 □ □ □ □ 12.能實施多元化的學習評量 □ □ □ □
三、一般知能:指教師在從事特教工作時所具備的一般知識與能力,包括:
人生哲學、生理衛生、心理衛生、醫療保健、理財規劃、休閒娛樂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能具有高度的教育熱忱與專業承諾 □ □ □ □
2.能有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 □ □ □
3.能有責任感 □ □ □ □
4.能規劃休閒活動來調劑自我身心 □ □ □ □
5.能重視自我身心的保健 □ □ □ □
6.能進行適切的自我生涯規劃 □ □ □ □
7.能有醫療保健的常識 □ □ □ □
8.能做好自身的理財規劃 □ □ □ □
9.能維護家庭的美滿與和諧 □ □ □ □ 10.能從特教工作中獲得快樂 □ □ □ □ 11.能瞭解自己的實務與能力限制,尋求適切的協助與
合作
□ □ □ □
12.遇到挫折與面對壓力時能有適當的抒解管道
-請繼續填答-
100
四、班級經營知能:指能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質、有效經營班級、營造和諧的班 級氣氛、做好學生各項輔導工作、透過師生間互動與互助來維護班級紀律、管 理學生生活規範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能掌握特殊學生的身心特質 □ □ □ □
2.能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 □ □ □ □
3.能營造和諧良好的班級氣氛 □ □ □ □ 4.能建立師生良好的互動關係 □ □ □ □ 5.能與學生共同訂定生活公約 □ □ □ □ 6.能與學生共同完成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室環境佈置 □ □ □ □ 7.能有效處理班級的偶發事件 □ □ □ □ 8.能掌控學生在校時上、下課的行蹤 □ □ □ □ 9.能妥善運用適當的輔導與管教方法 □ □ □ □
10.能瞭解學生的心聲 □ □ □ □
11.能依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個別輔導 □ □ □ □ 12.能即時發現學生心理或行為的問題 □ □ □ □ 五、人際關係知能:包括能與家長和同事間建立良好溝通與互動管道、發展和諧
互信的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表達與溝通能力、學習如何與家長溝通歧見或衝 突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能與家長維持良好的溝通與互動管道 □ □ □ □ 2.能樂於與校內同仁溝通合作並建立良好關係 □ □ □ □ 3.能運用學校行政資源來提升教學成效 □ □ □ □ 4.能提供學生家長適當的社會福利與衛生醫療等資訊 □ □ □ □ 5.能經常與家長討論學生的學習與身心狀況 □ □ □ □ 6.能針對學生的個別反應或需求提出建設性的回饋 □ □ □ □ 7.能與家長共同建立學生合宜的期望水準 □ □ □ □ 8.能積極邀請家長參與教學相關活動 □ □ □ □ 9.能透過適當的溝通方式來化解與家長間的誤解 □ □ □ □ 10.能坦然接受家長及同仁的批評與指正
-問卷結束,謝謝填答-
101
附錄二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需求之調查問卷專家效度名單
學者專家姓名 服務單位 職稱
林幸台教授 國立台灣師大特教系 教 授 盧台華教授 國立台灣師大特教系 教 授 柯平順教授 私立長庚大學教育學程
中心
教 授
葉瓊華教授 國立彰化師大特教系 副 教 授 游進年教授 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系 副 教 授 吳綉瑩校長 國立嘉義啟智學校 校 長 陳慶斌校長 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 校 長
冉昭華主任 國立台南啟聰學校 教務主任
林秀玲主任 國立花蓮啟智學校 教務主任
林文彬主任 國立林口啟智學校 輔導主任
古芳枝老師 國立桃園啟智學校 教 師
102
附錄三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調查問卷(預試版) 指導教授:林幸台 教授
編 製 者:呂淑美 敬愛的特教先進您好:
非常感謝您抽空協助填答問卷。這份問卷旨在瞭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生涯 發展與專業成長的現況,期盼透過您豐富的學識與涵養,提供寶貴的意見作為 我日後修正問卷之參考。您的意見不僅對學術研究有幫助,且對特殊教育學校 教育實際之推展有助益。本問卷不具名也不作個別探究,請安心填答。再次的 感謝您!並祝福您
平安喜樂!萬事如意!
謝謝您的協助。敬祝 教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暑期行政碩士班 研究生:呂淑美 敬啟 E-mail :smleu168@yahoo.com.tw
聯絡電話:03-3647099 ext.200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填答說明:本問卷分成三大部分,包含個人背景資料、教師生涯發展量表及自編 教師專業成長量表,請您依實際情況勾選填答。
【第一部份:個人背景資料】
1.性別:□(1)男 □(2)女
2.年齡:□(1)30 歲以下 □(2)31~40 歳 □(3)41 歲~50 歳 □(4)50 歳以上 3.目前婚姻狀況:□(1)已婚 □(2)未婚
□(3)分居 □(4)喪偶
4.特教背景:□(1)特教研究所畢業 □(2)特研所四十學分班結業 □(3)特教系畢業 □ (4) 特教學分班結業
5.特教服務年資:□(1)5 年以下 □(2)6~10 年 □(3)11~20 年 □ (4)20 年以上 6.服務學校類型:□(1)啟智類為主
□(2)非啟智類為主(啟明類、啟聰類、啟仁類等)
7.目前擔任職務:□(1)教師兼行政職務 □(2)教師兼導師 □(3) 專任教師
-請繼續填寫下頁量表-
【第二部份:教師生涯發展量表】
編製者:林幸台教授
以下的題目係完全採用林幸台教授所編的教師生涯發展量表。本問卷目的在了 解您從事特教工作以來,教學生涯發展的情形。請依您實際狀況在適當□內打ˇ作 答。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我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 □ □ □ □
2.我對所從事的的教學工作感到驕傲。 □ □ □ □ 3.我對於教學工作還要多加學習。 □ □ □ □ 4 我對教學工作愈來愈沒有興趣。 □ □ □ □ 5.如果從事教學以外的工作我會覺得更快樂些。 □ □ □ □
6.教學工作使我感到挫折。 □ □ □ □
7.我以教學工作為樂。 □ □ □ □
8.我感覺精力充沛。 □ □ □ □
9.教學日久有如例行工作。 □ □ □ □
10.盡心盡力卻無太多成就感,我只好作有限度的投入。 □ □ □ □ 11.對教學工作只求平穩心安,不再期待太多。 □ □ □ □ 12.我感覺無法承擔繁劇的工作壓力。 □ □ □ □ 13.我目前的情形只能說是維持現況而已,難以突破。 □ □ □ □ 14.我願意嘗試新的觀念和教學方法。 □ □ □ □
15.工作沒有太大的挑戰性。 □ □ □ □
16.我對教學工作抱持樂觀態度。 □ □ □ □ 17.我需要人幫助度過消沉的心境。 □ □ □ □ 18.我願意擔任兼課老師以便有時間做別的感興趣的事情。 □ □ □ □
19.我怕去上課。 □ □ □ □
20.我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工作。 □ □ □ □ 21.我對所教的科目感覺頗能勝任愉快。 □ □ □ □ 22.學生對我的教學反應熱烈。 □ □ □ □ 23.我希望向別的老師多學習。 □ □ □ □ 24.我尚未透徹了解教學科目的內容。 □ □ □ □
25.我受學生的尊敬。 □ □ □ □
26.我正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 □ □ □ 27.我希望有更多機會參加研習或進修。 □ □ □ □ 28.每天的教學工作對我來說是愉悅的挑戰。 □ □ □ □ 29.我不斷研究、檢討各種教學方法。 □ □ □ □ 30.每天都有不同的問題挑戰性。 □ □ □ □
3
-請繼續填寫下頁量表-10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31.面對當前的教育問題使我有一股茫然的感覺。 □ □ □ □ 32.任教科目缺乏變化,教學工作平淡無奇。 □ □ □ □ 33.我無法從事教學工作獲得成就感。 □ □ □ □
34.我從學生身上學習很多。 □ □ □ □
35.工作量大,不堪負荷。 □ □ □ □
36.學生衝突多,不勝其煩。 □ □ □ □ 37.從教學所獲得的經驗使我越來越覺得舒服安全。 □ □ □ □ 38.面對各種壓力,使我無所適從。 □ □ □ □ 39.我有力不從心無法達到自我期許的目標感覺。 □ □ □ □ 40.我喜歡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 □ □ □ 41.我懷疑教學工作性質是否與自己的人格特質相符。 □ □ □ □
42.我很熱衷教學工作。 □ □ □ □
43.我對人生方向感到懷疑。 □ □ □ □ 44.我對所從事的教學工作有榮譽感。 □ □ □ □ 45.我不滿意目前的教學條件。 □ □ □ □
4
-請繼續填寫下頁量表-10
105
【第三部份:教師專業成長量表】
教師專業成長包含五個向度:一、「教育專業知能向度」;二、「學科知能 向度」;三、「一般知能向度」;四、「班級經營知能向度」與五、「人際關係知 能向度」等五個向度的成長。
以下各題乃在瞭解您的專業成長情形,請依據您目前在學校工作上的實 際情形,在您認為最適合的□中打「9」。
一、教育專業知能:包含教師能配合教育政策、因應教育改革趨勢、吸取教育新 知、熟練課程、從事相關教學研究與進修活動、發表與分享個人教學經驗、從 事行動研究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能明瞭新的教育政策與教改趨勢 □ □ □ □ 2.能了解特殊教育法令規章 □ □ □ □ 3.能時常吸取教育新知 □ □ □ □
4.能熟練特殊教育課程 □ □ □ □
5.能有效建立教學檔案 □ □ □ □
6.能做好學生的個案管理 □ □ □ □
7.能主動參與第二專長進修 □ □ □ □ 8.能參加溝通技巧與衝突管理相關課程 □ □ □ □ 9.能主動參加校內、外進修研習活動 □ □ □ □ 10.能積極參與校內教學研究會 □ □ □ □ 11.能適時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教學心得或研究成果 □ □ □ □ 12.能從事教學相關的行動研究 □ □ □ □ 13.能與校內同仁分享個人教學經驗 □ □ □ □ 二、學科知能:指教師所任教之學科/領域方面的相關知能,包括能精熟課程和教
材、有效進行教學活動、活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善用進步的教學媒體以輔助教 學、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有效進行教學評量、教學內容設計、運用行為改變技 術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能熟悉任教階段的課程綱要 □ □ □ □ 2.能掌握所任教領域的教學目標 □ □ □ □ 3.能精熟教學科目/領域的內容 □ □ □ □ 4.能具有課程統整與編選教材的能力 □ □ □ □ 5.能參與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 □ □ □ □
6.能使用適當的評量工具 □ □ □ □
106
7.能有擬定 IEP 的能力 □ □ □ □ 8.能有執行 IEP 的能力 □ □ □ □ 9.能針對學生的個別需求設計適性的教學內容 □ □ □ □ 10.能運用合宜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 □ □ □ 11.能適時運用行為改變技術 □ □ □ □ 12.能運用各種教具、輔具與教學媒體 □ □ □ □ 13.能有效運用校內、外教學資源 □ □ □ □ 14.能實施多元化的學習評量 □ □ □ □
三、一般知能:指教師在從事特教工作時所具備的一般知識與能力,包括:
人生哲學、生理衛生、醫療保健、理財規劃、休閒娛樂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能具有高度的教育熱忱與專業承諾 □ □ □ □
2.能有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 □ □ □
3.能有責任感 □ □ □ □
4.能遵守教育相關法規 □ □ □ □
5.能規劃休閒活動來調劑自我身心 □ □ □ □
6.能重視自我身心的保健 □ □ □ □
7.能進行適切的自我生涯規劃 □ □ □ □
8.能有醫療保健的常識 □ □ □ □
9.能做好自身的理財規劃 □ □ □ □
10.能維護家庭的美滿與和諧 □ □ □ □ 11.能從特教工作中獲得快樂 □ □ □ □ 12.能瞭解自己的實務與能力限制,尋求適切的協助與
合作
□ □ □ □
-請繼續填答-
四、班級經營知能:指能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質、有效經營班級、營造和諧的班 級氣氛、做好學生各項輔導工作、透過師生間互動與互助來維護班級紀律、管 理學生生活規範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能掌握特殊學生的身心特質 □ □ □ □
2.能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 □ □ □ □
3.能營造和諧良好的班級氣氛 □ □ □ □ 4.能建立師生良好的互動關係 □ □ □ □ 5.能與學生共同訂定生活公約 □ □ □ □ 6.能與學生共同完成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室環境佈置 □ □ □ □ 7.能有效處理班級的偶發事件 □ □ □ □ 8.能掌控學生在校時上、下課的行蹤 □ □ □ □ 9.能妥善運用適當的輔導與管教方法 □ □ □ □
10.能瞭解學生的心聲 □ □ □ □
11.能依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個別輔導 □ □ □ □ 12.能即時發現學生心理或行為的問題 □ □ □ □ 五、人際關係知能:包括能與學生、家長與同事間建立良好溝通與互動管道、發
展和諧互信的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表達與溝通能力、學習如何與家長溝通歧 見或衝突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符 合
還 算 符 合
不 大 符 合
非 常 不 符 合 1.能與家長維持良好的溝通與互動 □ □ □ □ 2.能樂於與校內教師、同事溝通合作 □ □ □ □ 3.能與同事分享工作上的心得與經驗 □ □ □ □ 4.能運用學校行政資源來提升教學成效 □ □ □ □ 5.能與相關專業團隊合作 □ □ □ □ 6.能提供學生家長適當的社會福利與衛生醫療等資訊 □ □ □ □ 7.能經常與家長討論學生的學習與身心狀況 □ □ □ □ 8.能針對學生的個別反應或需求提出建設性的回饋 □ □ □ □ 9.能與家長共同建立學生合宜的期望水準 □ □ □ □ 10.能積極邀請家長參與教學相關活動 □ □ □ □ 11.能透過適當的溝通方式來化解與家長間的誤解 □ □ □ □ 12.能坦然接受他人批評與指正 □ □ □ □ 13.遇到挫折面對壓力時能有適當的抒解管道 □ □ □ □
7
-謝謝您的填答-10
附錄四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調查問卷(專家效度版) 指導教授:林幸台 教授
編 製 者:呂淑美 敬愛的教育先進您好:
為建立本研究工具之內容效度,期盼透過您豐富的學識與涵養,提供寶貴 的意見,作為我日後修正問卷之參考。
謹將各向度之特性及編製題目分別說明於下,懇請您針對本問卷之第一和 第三部分每小題之適用程度,在適當的□內打「3」。若有修正意見,也請您 不吝指正,書寫於該部分/該題之修正意見欄,以作為研究者修正之參考。謝 謝您的協助。敬祝
教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暑期行政碩士班 研究生:呂淑美 敬啟 E-mail :smleu168@yahoo.com.tw
聯絡電話:03-3647099 ext 200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
【第一部份:個人背景資料】
1.性別:□(1)男 □(2)女 □保留 □刪除 □修改意見:
2.年齡:□(1)30 歲以下 □(2)31~40 歳 □(3)41 歲~50 歳 □(4)50 歳以上
□保留 □刪除 □修改意見:
3.婚姻狀況:□(1)已婚 □(2)未婚
□保留 □刪除 □修改意見:
4.學歷:□(1) 研究所(含學分班) □(2)大學畢業
□保留 □刪除 □修改意見:
5.學校類型: □(1)啟智類 □(2)啟明類 □(3)啟聰類 □(4)肢障類 □(5)綜合型特殊教育學校
□保留 □刪除 □修改意見:
6.學校規模:□(1)10 班以下 □(2)11~20 班 □(3)20~30 班 □(4)31 班以上 □保留 □刪除 □修改意見:
7.特教服務年資:□(1)5 年以下 □(2)6~10 年 □(3)11~20 年 □ (4)20 年以上 □保留 □刪除 □修改意見:
8.特教背景:□(1)特教研究所畢業 □(2)特研所四十學分班結業 □(3)特教系畢業 □ (4) 特教學分班結業
108
□保留 □刪除 □修改意見:
9.任教階段:□(1)學前或國小階段 □(2) 國中階段 □(3)高中職階段
□保留 □刪除 □修改意見:
10.擔任職務:□(1)教師兼行政職務 □(2)教師兼導師 □(3) 專任教師
□保留 □刪除 □修改意見:
第一部份其他修正意見:
109
110
【第二部份:教師生涯發展量表】
編製者:林幸台教授
以下的題目係完全採用林幸台教授所編的教師生涯發展量表,您若有相關意見請書 寫於下頁之修正意見欄,謝謝!
非 常 不 符 合 1
不 大 符 合 2
還 算 符 合 3
非 常 符 合
4
1.我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 □ □ □ □
2.我對所從事的的教學工作感到驕傲。 □ □ □ □ 3.我對於教學工作我還要多加學習。 □ □ □ □ 4 我對教學工作愈來愈沒有興趣。 □ □ □ □ 5.如果從事教學以外的工作我會覺得更快樂些。 □ □ □ □
6.教學工作使我感到挫折。 □ □ □ □
7.我以教學工作為樂。 □ □ □ □
8.我感覺精力充沛。 □ □ □ □
9.教學日久有如例行工作。 □ □ □ □
10.盡心盡力卻無太多成就感,我只好作有限度的投入。 □ □ □ □ 11.對教學工作只求平穩心安,不再期待太多。 □ □ □ □ 12.我感覺無法承擔繁劇的工作壓力。 □ □ □ □ 13.我目前的情形只能說是維持現況而已,難以突破。 □ □ □ □ 14.我願意嘗試新的觀念和教學方法。 □ □ □ □
15.工作沒有太大的挑戰性。 □ □ □ □
16.我對教學工作抱持樂觀態度。 □ □ □ □ 17.我需要人幫助度過消沉的心境。 □ □ □ □ 18.我願意擔任兼課老師以便有時間做別的感興趣的事情。 □ □ □ □
19.我怕去上課。 □ □ □ □
20.我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工作。 □ □ □ □ 21.我對所教的科目感覺頗能勝任愉快。 □ □ □ □ 22.學生對我的教學反應熱烈。 □ □ □ □ 23.我希望向別的老師多學習。 □ □ □ □ 24.我尚未透徹了解教學科目的內容。 □ □ □ □
25.我受學生的尊敬。 □ □ □ □
26.我正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 □ □ □ 27.我希望有更多機會參加研習或進修。 □ □ □ □ 28.每天的教學工作對我來說是愉悅的挑戰。 □ □ □ □ 29.我不斷研究、檢討各種教學方法。 □ □ □ □ 30.每天都有不同的問題,很有挑戰性。 □ □ □ □
111
非
常 不 符 合 1
不 大 符 合 2
還 算 符 合 3
非 常 符 合
4
31.面對當前的教育問題使我有一股茫然的感覺。 □ □ □ □ 32.任教科目缺乏變化,教學工作平淡無奇。 □ □ □ □ 33.我無法從事教學工作獲得成就感。 □ □ □ □
34.我從學生身上學習很多。 □ □ □ □
35.工作量大,不堪負荷。 □ □ □ □
36.學生衝突多,不勝其煩。 □ □ □ □ 37.從教學所獲得的經驗使我越來越覺得舒服安全。 □ □ □ □ 38.面對課種壓力,使我無所適從。 □ □ □ □ 39.我有力不從心無法達到自我期許的目標感覺。 □ □ □ □ 40.我喜歡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 □ □ □ 41.我懷疑教學工作性質是否與自己的人格特質相符。 □ □ □ □
42.我很熱衷教學工作。 □ □ □ □
43.我對人生方向感到懷疑。 □ □ □ □ 44.我對所從事的教學工作有榮譽感。 □ □ □ □ 45.我不滿意目前的教學條件。 □ □ □ □
第二部份修正意見:
112
【第三部份:教師專業成長量表】
教師專業成長包含五個層面:1.「教育專業知能層面、」2.「學科知能層面」、
3.「一般知能層面」、4.「班級經營知能層面」與 5.「人際關係知能層面」等五 個層面的成長。
以下各題乃在瞭解您的專業成長現況,請依據您目前在教學工作上的實際情 形,對該項敘述的符合程度,在您認為最適合的□中打「9」。
一.教育專業知能:包括教師能配合教育政策、因應教育改革趨勢、建構自己的教育 理念、能了解課程設計原理與發展趨勢、能正確掌握教學目標、從事相關教學研究 與進修活動,並配合學校各處室之業務等項目。
題目內容
非 常 不 符 合 1
不 大 符 合 2
還 算 符 合 3
非 常 符 合 4
修正意見
1.能掌握新的教育政策與教
改趨勢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2.能熟讀特殊教育法令規章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3.能時時吸取教育新知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4.能熟練特殊教育課程設計
與教學之原理原則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5.能掌握所任教領域之教學
目標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6.能有效管理教學檔案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7.能做好學生的個案管理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8.能主動參與第二專長進修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9.能主動參加校內外進修研
習活動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0.能積極參與校內教學研究
會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1.能積極進行教學與研究工
作。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2.能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教學
心得或研究成果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3.能在校內作個人教學之經
驗分享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13
二.學科知能:學科知能層面:包含教師所任教之學科(領域)方面的相關知能包 括能精通課程和教材、能有效進行教學活動、能活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善用進步 的教學媒體以輔助教學、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能有效進行教學評量、活動內容設 計之知能、熟悉輔導學生技巧、運用行為改變技術、能從事行動研究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不 符 合 1
不 大 符 合 2
還 算 符 合 3
非 常 符 合 4
修正意見
1.能熟讀任教階段之課程綱要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2.能精熟教學科目/領域的內容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3.能具有課程統整與編選教材 的能力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4.能參與校本課程之發展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5.能使用適當的評量工具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6.能有設計與執行 IEP 的能力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7.能針對學生的個別需要設計 合宜的教學內容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8.能運用合宜的教學方法與策 略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9.能實施多元化的學習評量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0.能運用各種教具、輔具與教 學媒體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1.能有效利用校內、外教學資 源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2.能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 補救教學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3.能精通輔導學生之技巧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4.能適時運用行為改變技術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5.能從事教學相關的行動研究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14
三.一般知能:指教師在從事特教工作時所具備的一般性知識與能力,包括:
人生哲學、生理衛生、醫療保健、理財規劃、休閒娛樂等。
題目內容
非 常 不 符 合 1
不 大 符 合 2
還 算 符 合 3
非 常 符 合 4
修正意見
1.能熱愛工作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2.能有正確的人生觀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3.能有責任感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4.能有豁朗的與人相處哲學。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5.能遵守教師相關法規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6.能規劃休閒活動來調劑身心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7.能重視自我身心之保健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8.能預防自我疾病之產生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9.能進行適切的自我生涯規劃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0.能做好自身的理財規劃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1.能維護家庭之美滿與和諧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2.能從特教工作中獲得成就 感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3.能具有高度教育熱忱與專 業承諾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4.能瞭解自己的實務與能力 限制,尋求適切的協助與合 作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15
四.班級經營知能:指能了解學生的發展與學習心理、依個人專長能做好學生各項 輔導工作、透過師生間互動與互助來維護班級紀律、管理學生生活規範、能有效 經營班級、能營造和諧、良好的班級氣氛等項目。
題目內容
非 常 不 符 合 1
不 大 符 合 2
還 算 符 合 3
非 常 符 合 4
修正意見
1.能掌握特殊學生之身心特質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2.能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3.能營造和諧良好的班級氣氛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4.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5.能與學生共同完成良好的教 室環境佈置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6.能有效處理教室中的突發狀 況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7.能掌控學生在校上、下課的 行蹤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8.能有效運用教室管理的技巧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9.能善用適當的輔導與管教法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0.能依學生的個別差異來進 行輔導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1.能扮演好導師的角色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2.能尊重與關懷學生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3.能及早發現學生心理或行 為的問題。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4.能與學生營造良好的互動 氣氛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16
五.人際關係知能:包括能與學生、家長與同事間建立良好溝通與互動管道、發展和 諧互信的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表達與溝通能力、學習如何與家長溝通歧見或 衝突等項目。
題目內容
非 常 不 符 合 1
不 大 符 合 2
還 算 符 合 3
非 常 符 合 4
修正意見
1.能與家長維持良好的溝通與 互動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2.能樂於與校內教師同儕溝通 合作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3.能與校內各處室行政人員建 立良好的關係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4.能與同事分享工作上的心得 與經驗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5.能充分運用學校行政資源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6.能與相關專業團隊合作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7.能提供學生家長適當的社會 福利與衛生醫療等資訊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8.能經常與家長討論學生的學 習與身心狀況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9.能利用傾聽的技巧來瞭解學 生的心聲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0.能針對學生的個別反應或 需求提出建設性的回饋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1.能樂於參加溝通技巧與衝 突管理相關課程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2.能與家長共同建立學生合 宜的期望水準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3.能積極邀請家長參與相關 活動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4.能透過適當管道化解家長 的誤解
□ □ □ □ □保留 □刪除 □修改意 見:
117
第三部份其他意見:
118
附錄五
特教教師專業成長量表—預試之項目分析相關、決斷值與α係數
預試題號 決斷值(CR) 相關值 α係數 題目取捨
教育專業知能 E1
E2 E3 E4 E5 E6 E7 E8 E9 E10 E11 E12 E13
5.755***
4.169***
6.331***
5.988***
6.957***
9.220***
6.257***
6.074***
7.191***
7.188***
2.598*
5.714***
7.012***
.544***
.502***
.646***
.610***
.616***
.715***
.581***
.545***
.590***
.592***
.239**
.481***
.601***
.9798 .9798 .9796 .9796 .9796 .9794 .9797 .9798 .9797 .9797
.9809 .9801
.9797
刪除
學科知能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S13 S14
8.153***
8.466***
6.357***
6.892***
7.065***
6.848***
9.184***
10.637***
10.484***
9.645***
9.243***
6.973***
6.597***
6.648***
.722***
.727***
.641***
.628***
.636***
.638***
.696***
.727***
.742***
.768***
.706***
.687***
.661***
.601***
.9794 .9794 .9796 .9796 .9796 .9796 .9795 .9794 .9794 .9794 .9795 .9795 .9795 .9796
N=135 *P<.05 **P<.01 ***P<.001
119
特教教師專業成長量表—預試之項目分析相關、決斷值與α係數(續上頁)
預試題號 決斷值(CR) 相關值 α係數 題目取捨
G1 G2 G3 G4 G5 G6 G7 G8 G9 G10 G11 G12
7.995***
9.346***
9.743***
10.473***
7.798***
5.198***
7.390***
7.629***
5.628***
7.414***
7.872***
8.430***
.675***
.737***
.712***
.741***
.660***
.514***
.639***
.654***
.545***
.648***
.692***
.703***
.9795 .9794 .9795 .9794 .9795 .9799 .9796 .9795 .9798 .9796 .9795 .9795 班級經營知能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1 C12
11.804***
10.482***
11.566***
13.139***
10.473***
6.719***
10.835***
9.346***
11.337***
8.013***
11.668***
8.868***
.752***
.753***
.772***
.775***
.771***
.577***
.791***
.719***
.796***
.698***
.802***
.750***
.9794 .9794 .9794 .9793 .9793 .9798 .9793 .9794 .9793 .9795 .9793 .9794
人際關係知 能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13.806***
9.942***
9.942***
8.748***
7.700***
8.726***
8.309***
9.860***
9.824***
8.879***
13.509***
8.915***
8.428***
.798***
.759***
.759***
.734***
.699***
.683***
.733***
.795***
.782***
.773***
.808***
.715***
.736***
.9793 .9794 .9794 .9794 .9795 .9795 .9794 .9793 .9793 .9793 .9793 .9795 .9794
N=135 *P<.05 **P<.01 ***P<.001